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正常人足三里和关元穴中枢效应的fMRI脑功能成像比较 被引量:34
1
作者 方继良 王小玲 +9 位作者 王寅 洪洋 刘河生 刘军 王雷 薛超 周科华 宋明 刘保延 朱兵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6-52,共7页
目的:利用fMRI脑功能成像,比较电针时位于肢体的足三里穴及腹部的关元穴激活的脑功能区及其功能区网络连接的异同。方法:21名健康志愿者参加电针足三里穴、关元穴时的fMRI试验。分别在针刺前静息状态、留针、电针(15Hz,3次30s,间隔1min... 目的:利用fMRI脑功能成像,比较电针时位于肢体的足三里穴及腹部的关元穴激活的脑功能区及其功能区网络连接的异同。方法:21名健康志愿者参加电针足三里穴、关元穴时的fMRI试验。分别在针刺前静息状态、留针、电针(15Hz,3次30s,间隔1min)、拔针后静息态采集fMRI脑功能数据,并记录电针任务时针感。采用t检验及卡方检验分析针感,SPM 2、短程和长程"中心度"法分析脑激活功能区及其之间的功能网络连接。结果:在电针电流无显著性差异条件下,电针足三里穴较关元穴诱导出了更强的胀满感及麻木感。电针两穴均产生了相似的前下扣带回-额叶内侧回网络的显著负激活效应,留针及电针能改变脑静息态脑功能默认功能模式,于额叶内侧回、扣带前回前下部短程脑功能网络出现了明显的即时针刺后效应。足三里穴较关元穴产生了更强的短程脑功能网络连接。结论:针刺足三里、关元穴具有显著相似的对脑边缘叶-额叶内侧皮层脑网络的调制作用,但也存在小的差异,体现穴位脑效应的相对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FMRI 脑功能连接 穴位特异性 关元穴 足三里穴
原文传递
针刺对颈型颈椎病患者疼痛-情感相关脑区fMRI的影响 被引量:26
2
作者 沈巍 邹蓓蕾 +5 位作者 李丹丹 王乙翔 王华成 杨澳龙 魏彬彬 孙曌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06-912,共7页
目的: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观察针刺对颈型颈椎病患者疼痛–情绪调控区域的脑功能连接的影响。方法:受试者32例,其中16例颈型颈椎病患者为观察组,16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予针刺天柱、颈百劳、肩中俞、阿是穴治疗,留... 目的: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观察针刺对颈型颈椎病患者疼痛–情绪调控区域的脑功能连接的影响。方法:受试者32例,其中16例颈型颈椎病患者为观察组,16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予针刺天柱、颈百劳、肩中俞、阿是穴治疗,留针30 min。观察组患者在针刺治疗前后采集静息态fMRI数据;对照组不进行治疗,仅需采集一次静息态fMRI数据。记录观察组针刺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针刺前疼痛灾难化量表(PCS)评分。比较观察组针刺前与对照组、观察组针刺前后静息态脑功能成像特点。基于种子点区域的脑功能连接分析针刺对颈痛患者情绪调节脑区中脑岛(insula)及中脑腹侧被盖区(VTA)功能连接的影响,并分析其功能连接改变与观察组患者VAS、PC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针刺后VAS评分为(1.94±1.12)分,低于针刺前的(5.62±1.20)分(P<0.05)。观察组患者针刺前PCS评分为(19.18±8.42)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针刺前与insula功能连接增高的区域有双侧背外侧前额叶和右侧中扣带回,与VTA功能连接增高的区域有右侧中央后回和右侧insula。观察组患者左侧insula和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的连接系数(r=0.438,P<0.05)、右侧insula和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的连接系数(r=0.483,P<0.05)与VAS评分呈正相关;观察组患者右侧insula和右侧中扣带回的连接系数(r=–0.560,P<0.05)、右侧VTA和右侧insula的连接系数(r=–0.525,P<0.05)与PCS评分呈负关联。针刺后,与insula功能连接降低的区域有双侧中央后回、右侧中央前回、中扣带回、左侧胼胝体,双侧枕下回和左侧小脑与右侧insula功能连接增高;与VTA功能连接降低的区域有双侧背内侧前额叶、左侧前扣带回、右侧颞中回、左侧前扣带回。观察组患者针刺后左侧VTA-左侧背内侧前额叶、左侧前扣带回脑功能连接(r=–0.548,P<0.05)和右侧VTA-双侧背内侧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型颈椎病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针刺 脑功能连接 脑岛 中脑腹侧被盖区 情绪调控
原文传递
运用fMRI观察电针关元及中脘穴相对特异性的脑功能网络 被引量:16
3
作者 方继良 洪洋 +9 位作者 王小玲 刘河生 王寅 刘军 王雷 薛超 周科华 宋明 刘保延 朱兵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66-372,共7页
目的:比较电针关元和中脘穴激活的脑功能区及其功能区网络连接的异同。方法:21名健康志愿者参加电针关元穴、中脘穴时的fMRI配对试验,在针刺前静息状态、留针、电针(15 Hz,3次30 s,间以1 min)、拔针后静息态采集fMRI脑功能数据,并记录... 目的:比较电针关元和中脘穴激活的脑功能区及其功能区网络连接的异同。方法:21名健康志愿者参加电针关元穴、中脘穴时的fMRI配对试验,在针刺前静息状态、留针、电针(15 Hz,3次30 s,间以1 min)、拔针后静息态采集fMRI脑功能数据,并记录电针任务后的针感。采用t检验及卡方检验分析针感,SPM 2、短程和长程"中心度"法分析脑激活功能区及其之间的功能网络连接。结果:关元穴显示更强的胀满感。电针两穴均产生了额叶内侧部的明显负激活,留针及电针能改变脑静息默认功能模式,额叶内侧回、扣带前回前下部及海马区(脑边缘叶-旁边缘叶-新皮层系统)脑功能网络出现了明显的即时针刺后效应。两穴位脑效应存在较小的差异。结论:针刺关元、中脘穴均具有对脑边缘叶-旁边缘叶-新皮层网络的调制作用,但也存在较小的差异,显示了穴位脑效应相对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FMRI 脑功能连接 穴位特异性 关元穴 中脘穴
原文传递
基于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的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单侧上肢训练和双侧上肢训练脑网络功能连接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田婧 刘珏 +5 位作者 何志杰 范晨雨 李浩正 杨青 吴毅 余克威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97-501,共5页
目的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NIRS)比较上肢运动功能障碍脑卒中患者单侧和双侧上肢运动时的脑网络功能连接差异。方法2021年4月至6月,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40例分别行患侧单侧和双侧上肢运动,运动前后各采集fN... 目的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NIRS)比较上肢运动功能障碍脑卒中患者单侧和双侧上肢运动时的脑网络功能连接差异。方法2021年4月至6月,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40例分别行患侧单侧和双侧上肢运动,运动前后各采集fNIRS数据8 min,基于氧合血红蛋白,分析前额叶(PFC)、上肢与手功能区(H)以及初级躯体感觉区(S1)的功能活动和功能连接。结果单侧任务后,患侧H区功能活动较运动前增强(t=-3.135,P<0.05),患侧H区与患侧S1区、患侧H区与健侧S1区、患侧S1区与健侧S1区间功能连接强度较任务前增强(|t|>3.218,P<0.05)。双侧任务后,各区功能强度和各区间功能连接均无显著性差异(|t|<2.385,P>0.05)。单侧任务对患侧H区功能连接的增强效应高于双侧任务(t=2.026,P<0.05)。结论相比双侧任务,脑卒中患者单侧上肢训练对强化相应功能脑区的即时效果更好,可对脑功能连接产生更明显的调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 运动功能障碍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 脑功能连接
下载PDF
Modulatory effect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 Scalp Acupuncture on brain activation in the elderly as revealed by resting-state fMRI 被引量:10
5
作者 Wai-Yeung Chung Song-Yan Liu +7 位作者 Jing-Chun Gao Yi-Jing Jiang Jing Zhang Shan-Shan Qu Ji-Ping Zhang Xiao-Long Tan Jun-Qi Chen Sheng-Xu Wa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12期2126-2131,共6页
The specific mechanisms by which acupuncture affects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re unclear. In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Scalp Acupuncture system, acupuncture needles are applied at the middle line of the vertex, an... The specific mechanisms by which acupuncture affects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re unclear. In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Scalp Acupuncture system, acupuncture needles are applied at the middle line of the vertex, anterior parietal-temporal oblique line, and the posterior parietal-temporal oblique line. We conducted a single-arm prospective clinical trial in which seven healthy elderly volunteers (three men and four women;50–70 years old) received International Standard Scalp Acupuncture at MS5 (the mid-sagittal line between Baihui (DU20) and Qianding (DU21)), the left MS6 (line joining Sishencong (EX-HN1) and Xuanli (GB6)), and the left MS7 (line joining DU20 and Qubin (GB7)). After acupuncture, 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emonstrated changes in the 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s and regional homogeneity in various areas, showing remarkable enhancement of regional homogeneity in the bilateral anterior cingulate, left medial frontal gyrus, supramarginal gyrus, right middle frontal gyrus, and inferior frontal gyrus.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based on a seed region at the right middle frontal gyrus (42, 51, 9) decreased at the bilateral medial superior frontal gyrus. Our data preliminarily indicates that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scalp acupuncture in healthy elderly participants specifcally enhanc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brain regions involved in cogni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brain network regulation system and the surrounding adjacent brain regions. The study was approved by the Ethics Committee of the China-Japan Union Hospital at Jilin University, China, on July 18, 2016 (approval No. 2016ks0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ve REGENERATION 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ternational Standard SCALP Acupuncture acupoint specificity brain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healthy elderly volunteers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 regional homogeneity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合谷穴与合谷配太冲针刺即时效应和后遗效应的脑功能网络连接差异 被引量:12
6
作者 周海燕 黄思琴 +3 位作者 朱晓委 韩小轶 吴巧凤 杨馨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1-7,共7页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观察电针针刺正常人的合谷、合谷配太冲时的即时效应和取针后的后遗效应的脑功能网络响应差异。方法:将20例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合谷组和合谷配太冲组,每组10...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观察电针针刺正常人的合谷、合谷配太冲时的即时效应和取针后的后遗效应的脑功能网络响应差异。方法:将20例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合谷组和合谷配太冲组,每组10例。合谷组仅针刺合谷穴,合谷配太冲组则需在合谷、太冲穴同时针刺,皆得气后连上电针。采用fMRI收集针灸前、针灸中和针灸后的图像数据。脑功能连接分析的感兴趣区为面口运动区(Face Motor Area,faceMOT)、默认网络前部(Anterior Default Mode Network,aDMN)和后部(Posterior Default Mode Network,pDMN)。结果:合谷组与合谷配太冲组比较,在faceMOT针刺时双侧颞上回、中央沟盖和右侧颞上极功能连接加强,右侧中央前、后回、左侧脑岛则降低(P<0.05);而取针后右侧岛盖部/三角部额下回、双侧楔前叶功能连接增强(P<0.05)。在aDMN针刺时双侧楔前叶功能连接减弱(P<0.05);而取针后右侧颞下回、枕下回脑功能连接增强,右侧额下回则下降(P<0.05)。在pDMN针刺时右侧舌回、楔前叶、距状回脑功能连接加强,双侧距状回、楔叶则降低(P<0.05);而取针后右侧舌回、距状回增强,双侧距状回、楔叶减弱(P<0.05)。结论:合谷单穴和合谷配太冲穴在针刺时和取针后的脑功能网络响应具有差异,针刺时合谷比合谷配太冲更突出表现在听觉语言、视觉的脑区响应,而合谷配太冲更突出在面口区、运动、内脏功能和情感的脑区功能响应;取针后合谷的针刺后遗效应更多表现在情感、思维、运动语言、内脏相关脑区的响应,而合谷配太冲则表现在视觉的脑区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谷 合谷配太冲 电针 功能磁共振成像 脑功能连接
下载PDF
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静息态脑功能连接模式改变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博宇 范国光 +1 位作者 刘虎 商秀丽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81-884,890,共5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扣带回后部(PCC)的脑功能连接模式改变及其病理意义。资料与方法收集29例帕金森病(PD)患者,包括10例认知功能正常患者(PD-CN组)和19例认知功能障碍患者(PD-CI组),以23例健康志愿者(HC组)作对照,对其进...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扣带回后部(PCC)的脑功能连接模式改变及其病理意义。资料与方法收集29例帕金森病(PD)患者,包括10例认知功能正常患者(PD-CN组)和19例认知功能障碍患者(PD-CI组),以23例健康志愿者(HC组)作对照,对其进行功能MRI扫描,并用功能连接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得到组间及患者亚组间全脑中与PCC功能连接改变的区域,并分析PD组的功能连接强度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PD-CN组相比,PD-CI组与PCC连接减弱的脑区分布在右侧内侧额上回及双侧顶下小叶,连接增强的脑区主要分布在小脑、右侧额上回及右侧枕叶舌回(P<0.05)。PD组PCC与双侧顶下小叶(右:r=0.838,P<0.05;左:r=0.776,P<0.05)、右侧内侧额上回(r=0.839,P<0.05)及颞上回(r=0.840,P<0.05)的功能连接强度与Mo CA评分呈正相关,而PCC与右侧背外侧额上回(r=-0.785,P<0.05)的功能连接强度与Mo CA评分呈负相关。结论 PD-CI患者静息状态下PCC与右侧内侧额上回、双侧顶下小叶、右侧颞叶功能连接受损,而右侧背外侧额上回、右侧舌回及小脑可能参与了代偿,这些功能连接模式改变可能与帕金森病痴呆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认知障碍 磁共振成像 静息状态 脑功能连接
下载PDF
肝性脑病患者基于静息态fMRI的全脑功能连接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郑罡 李强 +6 位作者 张丽萍 柯文炜 娄亚先 潘之颖 罗松 张龙江 卢光明 《放射学实践》 2014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肝性脑病患者全脑功能网络连接改变机制。方法:采集13例慢性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和17例健康志愿者的静息态血氧依赖水平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数据,采用自动化解剖标记(AAL)模板计算90个脑区的两...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肝性脑病患者全脑功能网络连接改变机制。方法:采集13例慢性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和17例健康志愿者的静息态血氧依赖水平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数据,采用自动化解剖标记(AAL)模板计算90个脑区的两两间功能连接情况。结果:肝性脑病患者有15条功能连接出现异常,其中12条功能连接显著下降(P<0.01),3条显著升高(P<0.01),且其中9条异常连接出现在皮层下区域与皮层区域之间,且改变的功能连接与神经心理学测试存在一定相关性。结论:肝性脑病患者的基底节-丘脑-皮层回路受损,功能连接的改变与肝性脑病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脑病 脑功能连接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早发性精神分裂症脑功能连接的功能磁共振(英文) 被引量:8
9
作者 周炳 谭长连 +1 位作者 唐劲松 陈晓岗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24,共8页
目的:探讨早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静息状态下是否存在脑功能连接异常以及异常区域的定位。方法:采用第4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fourth edition,DSM-IV)诊断标准诊断早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9... 目的:探讨早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静息状态下是否存在脑功能连接异常以及异常区域的定位。方法:采用第4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fourth edition,DSM-IV)诊断标准诊断早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9例。对19例早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及19例正常对照分别进行静息状态下的功能磁共振( fMRI)检查。选取扣带回为感兴趣区,对早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对照进行静息状态下全脑的磁共振脑功能扫描。比较两组的脑区与扣带回之间的功能连接的差异,对处理后的两组功能连接的图像,以体素为基础,进行两样本t检验。结果:早发性精神分裂症在静息状态下存在功能连接的异常,包括功能连接减低和功能连接增强。功能连接减低的脑区包括双侧小脑后叶、额上回、额中回、直回、海马、楔回、梭状回、枕中回、枕下回、右侧颞下回、右侧颞中回、右侧角回。而功能连接增强的区域为左侧颞中回和左侧颞下回。结论:早发性精神分裂症在静息状态下存在脑区与扣带回的功能连接异常。静息状态下的fMRI将在精神分裂症的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性精神分裂症 功能磁共振 静息状态 脑功能连接
下载PDF
Resting-state network complexity and magnitude changes in neonates with severe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被引量:4
10
作者 Hong-Xin Li Min Yu +4 位作者 Ai-Bin Zheng Qin-Fen Zhang Guo-Wei Hua Wen-Juan Tu Li-Chi Zha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4期642-648,共7页
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has revealed disrupted brain network connectivity in adults and teenagers with cerebral palsy. However, the specific brain networks implicated in neonatal cases rema... 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has revealed disrupted brain network connectivity in adults and teenagers with cerebral palsy. However, the specific brain networks implicated in neonatal cases remain poorly understood. In this study, we recruited 14 termborn infants with mild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and 14 term-born infants with severe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from Changzhou Children's Hospital, China. 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ata showed efficient small-world organization in whole-brain networks in both the mild and severe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groups. However, compared with the mild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group, the severe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group exhibited decreased local efficiency and a low clustering coefficient. The distribution of hub regions in the functional networks had fewer nodes in the severe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mild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group. Moreover, nodal efficiency was reduced in the left rolandic operculum, left supramarginal gyrus, bilateral superior temporal gyrus, and right middle temporal gyru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topo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network in children with severe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is clearly distinct from that in children with mild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and may be associated with impaired language, motion, and cognition. These data indicate that it may be possible to make early predictions regarding brain development in children with severe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enabling early interventions targeting brain function. This study was approved by the Regional Ethics Review Boards of the Changzhou Children's Hospital(approval No. 2013-001) on January 31, 2013. Informed consent was obtained from the family members of the children. The trial was registered with the Chinese Clinical Trial Registry(registration number: ChiCTR1800016409) and the protocol version is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ve REGENERATION NEONATES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brain networks SMALL-WORLD organization brain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local efficiency clustering coefficient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电针心经穴与非经非穴对rs-fMRI脑功能连接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石文英 李平 +7 位作者 常小荣 娄必丹 李金香 黄洁 范磊 罗容 刘鼎 章薇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9-234,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心经穴与同节段非经非穴时脑功能连接的不同变化,为临床运用电针心经穴治疗相关疾病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电针心经穴组10例和电针非经非穴组10例,电针心经穴组电针右侧下极泉、少海、... 目的:观察电针心经穴与同节段非经非穴时脑功能连接的不同变化,为临床运用电针心经穴治疗相关疾病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电针心经穴组10例和电针非经非穴组10例,电针心经穴组电针右侧下极泉、少海、灵道、神门穴,电针非经非穴组电针右侧同节段非经非穴,以双侧后扣带回为种子点,采用静息态动能磁共振成像,分析两组不同状态脑功能连接的差异。结果:两组电针前静息状态下的脑功能连接未发现存在明显差异的脑区。电针心经穴与非经非穴时两组脑功能连接中相同的脑区为双侧中央后回、右顶下小叶、右额下回;电针心经穴组功能连接中特异性增强的脑区为左侧颞下回、右侧海马旁回,特异性新激活的脑区为左侧中央前回、右侧顶叶楔前叶、左侧顶叶角回、左侧枕下回、左侧脑岛(P<0.05);电针非经非穴组功能连接特异性新激活脑区为左颞上回(P<0.05)。结论:大脑在无任务的安静、清醒状态下存在一定的功能活动。两组脑功能连接中相同的脑区主要与初级感觉区及精细感觉控制区密切相关,提示电针刺激均可引起一般体感觉区和精细感觉控制区的激活。电针心经穴组功能连接特异性增强和新增脑区主要与认知、情感、记忆等高级认知功能相关,也包括与心血管功能相关的脑区,这些脑区的功能与心经穴的功能主治有紧密联系,推测电针心经穴对与高级认知功能及心血管功能等相关脑区功能连接的影响可能是其治疗精神、神志类及心血管疾病的中枢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脑功能连接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手少阴心经穴
原文传递
基于子时段呼吸暂停和睡眠阶段的脑网络分析与分类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今朝 刘铭 +8 位作者 江秀全 史维友 娄宜泰 冷建材 徐舫舟 冯超 杨清波 唐吉友 鲁珊珊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24年第1期40-45,共6页
睡眠分期是评估睡眠质量的基础。然而,睡眠呼吸暂停(sleep apnea,SA)会改变测试者的睡眠结构,进而影响对睡眠分期的准确评估。因此,在评估睡眠质量时,准确检测睡眠呼吸暂停和睡眠分期至关重要。为准确评估睡眠分期,本研究通过研究脑区... 睡眠分期是评估睡眠质量的基础。然而,睡眠呼吸暂停(sleep apnea,SA)会改变测试者的睡眠结构,进而影响对睡眠分期的准确评估。因此,在评估睡眠质量时,准确检测睡眠呼吸暂停和睡眠分期至关重要。为准确评估睡眠分期,本研究通过研究脑区之间的功能连接,探讨了脑功能连接的相互作用关系。采用锁相值(phase locking value,PLV)在不同时间段上进行特征提取,构建功能连接网络;然后利用多个时间段的PLV进行特征融合,并通过LibSVM(library for support vector machines,LibSVM)结合分类性能优化策略的方法进行睡眠分期。同时,本研究还分析了睡眠呼吸暂停和正常呼吸对脑网络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睡眠呼吸暂停时的各脑区连通紧密程度大于正常呼吸时,并在子时段数为30时,睡眠分期的分类准确率达到了88.87%,呼吸暂停的检测准确率达到了93.64%。该算法在睡眠分类和呼吸暂停检测方面表现出良好性能,有助于推动脑电睡眠分类和呼吸暂停检测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图 睡眠阶段 分类 脑功能连接 锁相值 睡眠呼吸暂停
下载PDF
MRI静息态脑功能成像对颈型颈椎病针刺后镇痛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沈巍 李健强 +4 位作者 王乙翔 邹蓓蕾 李丹丹 王小龙 孙曌 《针灸临床杂志》 2021年第8期10-15,共6页
目的:利用fMRI脑功能成像技术观察针刺对颈型颈椎病患者针刺后镇痛效应的脑功能连接改变。方法:16例颈型颈椎病患者手法捻针针刺治疗,比较颈疼患者与正常人对照者及针刺前后静息态脑功能成像特点。观察针刺后效应对疼痛相关矩阵中前扣带... 目的:利用fMRI脑功能成像技术观察针刺对颈型颈椎病患者针刺后镇痛效应的脑功能连接改变。方法:16例颈型颈椎病患者手法捻针针刺治疗,比较颈疼患者与正常人对照者及针刺前后静息态脑功能成像特点。观察针刺后效应对疼痛相关矩阵中前扣带回(ACC)的功能连接的调节作用。结果:对比颈疼患者与正常人静息态脑功能成像的功能连接改变发现l-ACC功能连接增高的区域有背外侧前额叶、脑岛和丘脑,功能连接下降的区域有颞中回;与r-ACC功能连接升高的区域有PAG、颞中回。双侧ACC种子点均无显著脑功能连接下降的区域。颈痛患者疼痛的程度与l_ACC-dlpfc脑功能连接改变相关(r=0.508,P<0.001)。针刺后,患者l_ACC功能连接升高的区域有左侧腹侧前额叶、右侧颞中回,功能连接降低的区域有左侧丘脑;与r_ACC功能连接升高的区域有左侧颞中回、右侧枕下回,降低的脑区有右侧丘脑。治疗前后疼痛的降低程度与l_ACC-vmpfc脑功能连接相关(r=0.619,P<0.001)。结论:颈疼患者的功能连接疼痛上行传导通路中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丘脑、脑岛、背外侧前额叶与前扣带回的功能连接活动增强,背外侧前额叶与前扣带回的功能连接反映了疼痛的严重程度。而针刺不仅有即时效果还有后效应,后效应能维持降低丘脑到前扣带回信号输入,并且增强腹内侧前额叶和扣带回的功能连接产生镇痛作用。负责疼痛信号编码ACC是针刺干预的重要节点,针刺镇痛的主要机制可能为通过腹内侧前额叶下行抑制疼痛的传导,从ACC下调其与丘脑疼痛信号的兴奋性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后效应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颈型颈椎病 脑功能连接 前扣带回
下载PDF
观察电针健康受试者不同经穴对Resting-state fMRI脑功能连接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石文英 李平 +7 位作者 娄必丹 李金香 范磊 罗容 唐健 周有君 廖玲 章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029-3032,I0017,共5页
目的:观察比较电针心经穴与心包经穴时激活脑区的功能连接变化差异,为临床运用针刺心经、心包经穴治疗相关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9例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电针心经穴组14例和电针心包经穴组15例,以双侧后扣带回为种子... 目的:观察比较电针心经穴与心包经穴时激活脑区的功能连接变化差异,为临床运用针刺心经、心包经穴治疗相关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9例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电针心经穴组14例和电针心包经穴组15例,以双侧后扣带回为种子点,采用功能连接作为观察指标,分析两组电针刺激状态下脑功能连接的差异。结果:两组电针前静息状态下的脑功能连接比较未发现存在明显差异的脑区。电针心经穴与心包经穴时脑内功能网络均发生改变,前者出现功能连接增强的区域为右侧额下回、左侧颞下回、右侧顶下小叶、右侧海马旁回,新激活脑区为双侧中央后回、左侧中央前回、右侧楔前叶、左侧角回、左侧枕下回、左侧脑岛(P<0.05);后者出现功能连接增强的区域为右侧顶上小叶,新激活脑区为左侧小脑舌、左侧顶叶楔前叶、右侧枕下回、左侧豆状核、右侧脑岛(P<0.05)。结论:(1)大脑在无任务的安静、清醒状态下存在一定的功能活动。(2)电针心经、心包经穴广泛激活的脑区主要与精神、神志、智力等密切相关,为临床上选用二者治疗与上述脑区相关的精神、神志类疾病提供了重要的客观依据。电针心经激活的中央前回为皮质运动前区,与对侧肢体运动功能密切相关,它的激活为临床上治疗中风肢体功能障碍选用手少阴心经穴提供了佐证。两组均激活的脑岛与心血管的功能关系密切,为临床上选用心经、心包经穴治疗心血管病提供了部分影像学依据。两条经脉的主治有交叉性,均可用于治疗心脑相关疾病,同时又各有偏颇,心包经多用于治疗与心相关疾病,而心经更多用于治疗精神神志类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心经 心包经 Resting—state fMRI 功能连接
下载PDF
胃俞募配穴针刺对胃扩张状态下受试者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后扣带回功能连接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蔡荣林 管媛媛 +3 位作者 武红利 徐春生 胡玲 申国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230-4234,共5页
目的:观察胃俞募配穴针刺对胃扩张状态下受试者静息态后扣带回功能连接的影响及其与胃运动变化的相关性,探讨胃俞募配穴针刺效应的后扣带回功能整合机制。方法:24名健康受试者在不同的时间分别纳入中脘组、胃俞组和胃俞配伍中脘组,在水... 目的:观察胃俞募配穴针刺对胃扩张状态下受试者静息态后扣带回功能连接的影响及其与胃运动变化的相关性,探讨胃俞募配穴针刺效应的后扣带回功能整合机制。方法:24名健康受试者在不同的时间分别纳入中脘组、胃俞组和胃俞配伍中脘组,在水负荷胃扩张状态下分别接受针刺干预,针刺前后对受试者进行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扫描和胃电图检测,分析各组受试者针刺前后静息态后扣带回功能连接网络变化及胃运动变化情况。结果:针刺胃俞募配穴后,受试者后扣带回与双侧脑干、丘脑、额上回、楔前叶,右小脑后叶功能连接增强,后扣带回与双侧前扣带回、枕中回功能连接减弱;与针刺胃俞穴比较,胃俞募配穴针刺引起了受试者后扣带回与双侧楔前叶功能连接增强,与双侧前扣带回、左额上回功能连接减弱;与针刺中脘穴比较,胃俞募配穴针刺引起了受试者后扣带回与双侧丘脑、楔前叶功能连接增强,与双侧颞下回,左额下回、顶下小叶、中央前回,右缘上回功能连接减弱。胃俞募配穴针刺引起的后扣带回-小脑后叶、后扣带回-前扣带回功能连接变化与胃运动变化呈正相关。结论:胃俞募配穴针刺可引起后扣带回与其他脑区功能连接显著改变,后扣带回与楔前叶的功能连接增强与胃俞募配穴针刺的脑功能整合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俞募配穴 针刺 脑功能连接 胃扩张 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健康中老年人肾功能、脑功能连接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16
作者 李雨晴 李慧 +4 位作者 朱婉秋 汪文睿 叶伟 陆运 李晓舒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1-1025,共5页
目的 探索用多模态MRI观察在健康中老年人群中肾功能、脑功能连接(FC)及认知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49名认知正常的健康中老年参与者进行静息态高分辨率MRI扫描和标准化神经心理学评估;基于体素水平行FC分析;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血... 目的 探索用多模态MRI观察在健康中老年人群中肾功能、脑功能连接(FC)及认知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49名认知正常的健康中老年参与者进行静息态高分辨率MRI扫描和标准化神经心理学评估;基于体素水平行FC分析;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肾功能指标。采用相关性分析和中介分析观察认知功能、肾功能及脑FC的关系。结果 健康老年人的左侧海马和右侧中央前回的FC值与血尿素浓度呈负相关;左侧海马和左侧眶部额中回、右侧楔前叶、右侧眶部额下回、右侧岛盖部额下回、左侧额中回、右侧顶下回的FC值,右侧海马旁回和左侧额中回、双侧眶部额下回、右侧枕上回、左侧距状裂周围皮层、右侧顶下缘角回、左侧楔前叶、左侧中央前回、双侧颞上回的FC值与尿酸呈负相关(r=-0.546~-0.724,P均<0.05)。左侧海马和左侧眶部额中回的FC值与词语流畅性测验(VFT)呈负相关(r=-0.388,P=0.008)。中介分析发现左侧海马和左侧眶部额中回的FC可部分介导尿酸对VFT的效应,中介效应值0.0265[95%CI(0.0062,0.0581)]。结论 在健康中老年人中肾功能水平与认知功能及脑FC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人 肾功能指标 脑功能连接 脑-肾轴 认知功能
原文传递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网络功能连接变化与脑脊液病理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
17
作者 龚乘丙 朱正阳 +5 位作者 许婧娴 宋文婷 陈海峰 秦若梦 赵辉 徐运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6,共9页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网络功能连接(FC)变化与脑脊液(CSF)中病理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内科自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认知障碍患者39例,其中AD患者23例(AD组)、非AD患者16例(非AD组...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网络功能连接(FC)变化与脑脊液(CSF)中病理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内科自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认知障碍患者39例,其中AD患者23例(AD组)、非AD患者16例(非AD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采集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数据,采用独立分量分析2组患者脑网络间FC、网络内FC的差异,采用相关性检验分析患者脑网络间FC、网络内FC与CSF中β-淀粉样蛋白1-42(Aβ_(1-42))、Tau蛋白浓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非AD组相比,AD组患者CSF中Aβ_(1-42)浓度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AD组比较,AD组患者视觉网络(VN)和后扣带皮层(PCC)之间、左额顶叶网络(lFPN)和前默认网络(aDMN)之间的FC明显较多,lFPN和小脑网络(CEN)之间的FC明显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AD组比较,AD组患者的aDMN、VN和感觉运动网络(SMN)内FC均较低,lFPN内FC明显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患者SMN内FC和CSF中总Tau蛋白、磷酸化Tau181蛋白浓度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VN与PCC之间的FC和CSF中总Tau蛋白浓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AD组患者aDMN、VN内FC和CSF中Aβ_(1-42)浓度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FPN内FC和CSF中Aβ_(1-42)浓度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AD患者大脑出现多个脑网络内部和网络之间FC的特征性变化,这些变化与CSF中Tau蛋白和Aβ_(1-42)的浓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脑网络功能连接 Β-淀粉样蛋白 TAU蛋白
原文传递
脑电图信号在疲劳驾驶检测中的应用与挑战
18
作者 宗少杰 董芳 +5 位作者 程永欣 喻大华 袁凯 王娟 马宇欣 张飞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45-1669,共25页
当前快节奏生活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特别是在驾驶过程中容易出现疲劳困倦的情况。因此,疲劳驾驶检测技术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本文将介绍基于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 当前快节奏生活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特别是在驾驶过程中容易出现疲劳困倦的情况。因此,疲劳驾驶检测技术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本文将介绍基于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信号的疲劳驾驶检测方法。本文首先概述基于EEG信号的疲劳驾驶检测的总体流程,包括信号采集、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分类等步骤。然后,详细介绍EEG信号中与疲劳相关的特征及其在疲劳驾驶检测中的应用。这些特征包括频域特征、时域特征、拓扑特征等,通过分析这些特征可以有效地识别出驾驶员是否处于疲劳状态。接下来,探讨目前已有的疲劳驾驶检测模型的性能评估和评价指标。针对基于EEG信号的疲劳驾驶检测,常用的指标包括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等。本文分析不同模型在这些指标上的表现,并比较它们的优劣。本文还简单介绍了EEG信号分类方法及其应用现状。常见的分类方法包括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贝叶斯分类器等,这些方法在疲劳驾驶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针对目前基于EEG信号的疲劳驾驶检测面临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例如,统一数据标注标准、增加被试数量等。最后,在总结全文内容的基础上讨论了基于EEG信号的疲劳驾驶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未来,可以进一步提升疲劳驾驶检测技术的准确性和实用性,以更好地应对快节奏社会给驾驶员安全带来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图信号 疲劳驾驶检测 脑功能连接 传统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下载PDF
CI-WGAN:融合临床指标和WGAN的孤独症个体化脑功能连接网络生成
19
作者 孙海林 严加栋 +2 位作者 张嵘 KENDRICK Keith 蒋希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3-826,共14页
脑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网络作为潜在的脑影像标志物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的辅助诊疗研究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现有的FC生成方法大多仅基于脑影像数据,未充分考虑个体的临床指标从而易丢失疾... 脑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网络作为潜在的脑影像标志物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的辅助诊疗研究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现有的FC生成方法大多仅基于脑影像数据,未充分考虑个体的临床指标从而易丢失疾病的特异性信息。而且,ASD作为一种谱系障碍,其临床指标存在显著的个体化差异。因此,仅基于脑影像数据的传统生成模型在生成准确的且能反映个体化临床指标的ASD个体FC的任务上存在挑战。针对上述挑战,提出了个体化临床指标引导的沃瑟斯坦生成对抗网络模型(Clinical-indicator-aware Wasserstein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CI-WGAN),用于生成孤独症个体化FC网络。该模型引入个体化临床指标引导机制,实现了高精度ASD患者FC网络的生成。基于全世界最大孤独症脑影像公开数据集之一的ABIDE I数据集进行实验,CI-WGAN生成FC与真实FC的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to-noise ratio,PSNR)、结构相似度(Structural similarity,SSIM)与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分别达到19.037、0.236与0.178,相较于其他FC生成模型分别提升了3%、12%与2%。此外基于生成FC和独立临床验证指标的表征相似度分析(Representational similarity analysis,RSA),CI-WGAN生成的FC相较其他模型生成FC最少提高了0.1倍和3.7倍,证明了CI-WGAN生成的FC包含更多的ASD个体特异性信息。本文提出的CI-WGAN模型实现了高质量个体化FC的生成,为ASD的早期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大脑功能连接 生成对抗网络 临床指标引导机制 梯度惩罚机制
下载PDF
应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自闭症者脑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智 田婧 朱紫桥 《现代特殊教育》 2020年第10期64-72,共9页
脑功能的研究主要探索认知和情绪的神经基础。近年来,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以其造价低、便携性好、无噪音、对头部运动的容忍度较高等优点越来越得到研究者的青睐。从自闭症谱系障碍患者的前额叶皮层、颞下回等区域的异常激活和... 脑功能的研究主要探索认知和情绪的神经基础。近年来,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以其造价低、便携性好、无噪音、对头部运动的容忍度较高等优点越来越得到研究者的青睐。从自闭症谱系障碍患者的前额叶皮层、颞下回等区域的异常激活和脑功能区的连接问题两方面,对国外近10年间发表的27篇应用fNIRS探究自闭症谱系障碍者脑功能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发现:自闭症谱系障碍者在不同任务状态下功能脑区的激活程度较低;自闭症谱系障碍者局部脑区的连接过度,而脑区间的远距离功能连接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 自闭症谱系障碍 脑区激活 脑功能性连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