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力学分析对诊治骨骼与脊柱损伤具有重要作用 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特邀报告 被引量:1
1
作者 崔京浩 张吉林 卢达溶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20-47,共28页
本文旨在阐述力学在骨骼与脊柱损伤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上所起的作用及其重要性。全文共四部分:第1部分论述骨骼与脊柱的生物力学基础包括骨骼与脊柱的构造和组成、生物力学基础知识、骨及脊柱生物力学参数及其测定、椎间盘韧带等软组... 本文旨在阐述力学在骨骼与脊柱损伤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上所起的作用及其重要性。全文共四部分:第1部分论述骨骼与脊柱的生物力学基础包括骨骼与脊柱的构造和组成、生物力学基础知识、骨及脊柱生物力学参数及其测定、椎间盘韧带等软组织的力学性能、应变速度对骨力学性能的影响;第2部分论述不良力学行为是引发骨骼与脊柱软组织损伤的主要因素.包括人体力学行为的属性及不良力学行为引发脊柱损伤的力学机理及简单分析计算;第3部分论述中医传统推拿按摩治疗的力学机理、优点及其局限性,包括颈椎、腰椎、肩关节等传统正骨推拿手法的力学机理、独到的优点和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以及必须改进的方向:第4部分是针对一部治疗腰椎病的医疗机械进行的实时量测和评判,指出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是传统中医无创伤外科的发展方向;最后第5部分是结束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骨骼与脊柱 椎间盘突出 推拿按摩手法
下载PDF
原发性脊柱恶性淋巴瘤的X线平片、CT、MRI研究 被引量:32
2
作者 陈应明 江波 +2 位作者 马玲 孟悛非 黄兆民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22-526,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脊柱恶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评价X线平片、CT、MRI诊断的作用。资料与方法12例原发性脊柱恶性淋巴瘤患者均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均有X线平片和MRI平扫加增强扫描。5例CT检查,其中3例有增强扫描。结果12例均为非霍奇金... 目的探讨原发性脊柱恶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评价X线平片、CT、MRI诊断的作用。资料与方法12例原发性脊柱恶性淋巴瘤患者均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均有X线平片和MRI平扫加增强扫描。5例CT检查,其中3例有增强扫描。结果12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颈椎1例,胸椎7例,腰椎2例,胸腰椎受累2例,共有30个椎体受累。附件受累4例,软组织肿块10例,椎管内、硬膜外肿块6例,病理性骨折3例。X线平片表现为椎体骨质破坏、椎弓根影消失、椎体压缩性骨折。CT示椎体为溶骨性骨质破坏,平扫肿瘤为中等密度,增强扫描肿瘤轻至中度强化。MRT1WI上肿瘤呈略低及等信号,T2WI上呈低、等、高多种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呈轻至中度强化。结论(1)原发性脊柱恶性淋巴瘤绝大多数为非霍奇金淋巴瘤;(2)肿瘤可侵犯相邻多个椎体,软组织肿块常较大且极少坏死,增强扫描肿瘤轻至中度强化;(3)MRT2WI上肿瘤信号较低可能与肿瘤细胞密集和含较多纤维组织有关;(4)肿瘤较易侵入椎管内沿硬膜外向上、下呈袖套状生长;(5)X线平片对发现病变及定性诊断价值有限,MRI显示骨内病灶较CT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恶性淋巴瘤 原发性 非霍奇金淋巴瘤 椎体压缩性骨折 增强扫描 软组织肿块 X线平片表现 骨质破坏 T1WI 影像学表现 MRI诊断 MRI平扫 病理性骨折 病理证实 CT检查 T2WI 纤维组织 肿瘤细胞 诊断价值 椎管内 胸腰椎 硬膜外
下载PDF
X-Tube下后路腰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 被引量:5
3
作者 张亚东 王嘉 +4 位作者 蔡振宇 陈豪杰 张向阳 吴宁 曹德良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37-340,共4页
目的:探讨X-Tube下后路椎间螺纹状cage置入加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04年6月~2006年2月在X-Tube下行后路椎间螺纹状cage置入加植骨融合治疗33例患者,男18例,女1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17例;腰椎Ⅰ度滑脱3例;... 目的:探讨X-Tube下后路椎间螺纹状cage置入加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04年6月~2006年2月在X-Tube下行后路椎间螺纹状cage置入加植骨融合治疗33例患者,男18例,女1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17例;腰椎Ⅰ度滑脱3例;腰椎管狭窄症11例;椎间盘源性腰痛2例。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采用ODI及VAS评估患者功能,在X线片上观察患者椎间隙高度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术中发生硬脊膜损伤2例,其中1例术中应用明胶海绵及生物蛋白胶封堵硬膜,术后出现低热,应用抗生素2周后症状消失;另1例术中行硬脊膜修补,术后未出现脑脊液漏及神经损伤症状。失访3例,30例患者随访6~22个月,平均14.4个月,ODI评分术前为39.64±2.72分;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7.58±3.29分和4.50±1.60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VAS评分术前为8.17±0.79分;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4.67±0.78分和1.54±0.90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椎间隙高度术前为8.97±0.81mm,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4.53±0.57mm和12.79±0.91mm,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1例患者术后11个月时影像学检查未见骨融合,余29例患者均获椎体间植骨融合,未见cage移位或脱出。结论:X-Tube下行后路椎体间cage置入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可取得满意效果,是可供选择的微创治疗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 脊柱融合术 X—Tube
下载PDF
后路Ⅰ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椎、胸腰段脊柱结核 被引量:5
4
作者 李祥炎 徐皓 +4 位作者 姚晓东 陈建梅 唐焕章 李金泉 刘君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0年第1期21-24,32,共5页
目的探讨后路Ⅰ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椎、胸腰段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6年1月~2009年1月共治疗胸椎及胸腰段脊柱结核37例,对其中椎体破坏较严重、有明显后凸及侧弯畸形的17例患者采用后路Ⅰ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矫正畸... 目的探讨后路Ⅰ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椎、胸腰段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6年1月~2009年1月共治疗胸椎及胸腰段脊柱结核37例,对其中椎体破坏较严重、有明显后凸及侧弯畸形的17例患者采用后路Ⅰ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矫正畸形。术前神经功能评价按Frankel分级标准:B级1例,C级8例,D级7例,E级1例。结果随访12~36个月,平均18个月。局部疼痛和下肢放射性麻痛症状均缓解,术后Frankel分级明显改善(C级1例,D级5例,E级11例),植骨均达骨性融合标准。脊柱后凸Cobb角从术前的(36.8±9.0)°降至术后的(17.5±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未见明显矫正丢失(与术后比较,P>0.05)。结论后路Ⅰ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能够彻底清除病灶,矫正后凸畸形,可用于治疗部分重度胸椎、胸腰段脊柱结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脊柱 清创术 骨移植 脊柱融合术
下载PDF
胸腰椎肿瘤手术中脊柱稳定性的重建 被引量:3
5
作者 胡豇 曾建成 +1 位作者 宋跃明 刘仲前 《四川医学》 CAS 2003年第4期333-335,共3页
目的 评价胸腰椎肿瘤术中脊柱稳定性的重建。方法 分析 1 981~ 1 997年胸腰椎肿瘤术中重建脊柱稳定性者 1 2 6例 ,其中椎体肿瘤前路切除后行椎体间植骨融合术 7例 ,椎体间植骨与椎体钉固定术 1 4例 ,椎体间骨水泥填塞与椎体钉固定 36... 目的 评价胸腰椎肿瘤术中脊柱稳定性的重建。方法 分析 1 981~ 1 997年胸腰椎肿瘤术中重建脊柱稳定性者 1 2 6例 ,其中椎体肿瘤前路切除后行椎体间植骨融合术 7例 ,椎体间植骨与椎体钉固定术 1 4例 ,椎体间骨水泥填塞与椎体钉固定 36例 ,人工椎体转换术 7例 ;椎弓肿瘤后路切除Luque环固定术 2 4例 ,双Harrington撑开棒与椎板下节段钢丝固定 2 1例 ,经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术 7例。椎体与椎弓肿瘤后路切除Harrington棒与Luque环和椎板下节段钢丝固定各 3例 ;行全脊椎肿瘤切除 ,前方椎体间植骨 ,后方Harrington棒或CD棒固定术 4例。平均随访 5 3年 ,通过临床与影像学检测脊柱重建的稳定性。结果 脊柱稳定性良好者 1 0 8例 (85 7% ) ,其中无瘤生存 37例 ,带瘤生存 9例 ,死亡 62例 ;稳定性丧失 1 8例 (1 4 3 % ) ,其中内固定器松动移位 9例 ,内固定器折断 7例 ,植骨块移位 2例。结论 维持或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是治疗脊柱肿瘤的一项重要措施 ,可明显提高生活质量。重建稳定性的丧失与肿瘤复发 ,内固定器选择不当 ,安放不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脊柱 胸腰椎 外科手术 重建稳定性
下载PDF
老年人腰椎压缩性骨折调查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其刚 边平达 +1 位作者 应奇峰 陈锦平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第5期973-974,共2页
目的 调查老年人发生腰椎压缩性骨折(下称腰椎骨折)的原因,分析减少老年人腰椎骨折的途径.方法 对817例老年人[男524例,女293例;年龄60~98,平均年龄(83±4)岁]的腰椎骨折史(包括腰椎骨折发生年龄和诱因)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 目的 调查老年人发生腰椎压缩性骨折(下称腰椎骨折)的原因,分析减少老年人腰椎骨折的途径.方法 对817例老年人[男524例,女293例;年龄60~98,平均年龄(83±4)岁]的腰椎骨折史(包括腰椎骨折发生年龄和诱因)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0岁腰椎骨折发生率(7.59%)明显高于〈60岁(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老年女性腰椎骨折发生率(11.95%)明显高于老年男性(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诱发老年人腰椎骨折的常见诱因有步行滑倒、抬提重物、被车碰撞倒地和踩空等.结论 老年人(特别是老年女性)易发生腰椎骨折,而积极预防跌倒、被车碰撞倒地和踩空,避免抬提重物,可能是减少老年人腰椎骨折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腰椎 跌倒 老人
下载PDF
经皮骨移植增强对椎体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余斌峰 张力成 +2 位作者 杨国敬 吴立军 付亚兰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633-1635,共3页
目的 利用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评价经皮骨移植增强(Optimesh(R))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 L1~L2的三维脊柱功能单位的有限元模型由脊柱尸体标本CT扫描后形成.功能脊柱单元有限元模型有23446实体单元和310纤维单元组成,共36009个节点.... 目的 利用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评价经皮骨移植增强(Optimesh(R))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 L1~L2的三维脊柱功能单位的有限元模型由脊柱尸体标本CT扫描后形成.功能脊柱单元有限元模型有23446实体单元和310纤维单元组成,共36009个节点.模拟经皮骨移植增强(Optimesh(R))过程在L2椎体中置入松质骨粒,分析轴向压缩、前屈和后伸3种加载状态下手术前后椎体应力和应变的变化.结果 在压缩、前屈和后伸3种加载状态下,松质骨粒增强模型强化区最大的Von Mises应力分别为0.333、0.436、0.321 MPa,应变分别为0.335%、0.438%、0.322% 骨质疏松模型相应区域最大的Von Mises应力分别为0.174、0.239、0.161 MPa,应变0.512%、0.709%、0.474%.与术前(骨质疏松)模型相比,松质骨粒增强模型强化区最大的Von Mises应力增加1倍,应变下降1/3左有.结论 经皮骨移植增强(Optimesh(R))能有效地恢复椎体的生物力学性能,可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经皮椎体成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移植 脊柱 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染氟兔椎体骨组织形态计量参数与MRI信号强度相关性的研究
8
作者 徐海峰 齐进 +7 位作者 王晋申 徐向阳 周琦 赵振国 陆勇 陈克敏 张永利 邓廉夫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1195-1203,共9页
目的 分析染氟兔腰椎椎体骨和骨髓组织形态计量参数的特点及其与MRI信号强度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40例3月龄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染氟组(30只)和对照组(10只),每组雌雄各半。用城市自来水每升加入100 mg氟化钠(氟含量100 mg/L)作为... 目的 分析染氟兔腰椎椎体骨和骨髓组织形态计量参数的特点及其与MRI信号强度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40例3月龄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染氟组(30只)和对照组(10只),每组雌雄各半。用城市自来水每升加入100 mg氟化钠(氟含量100 mg/L)作为饮用水对染氟组兔染氟180 d,30只中获完整资料24只(雄性10只,雌性14只);用相同城市自来水(氟含量〈0.9 mg/L)作为对照饮用水,10只中获完整资料8只(雌雄各半);依腰椎MRI信号强度对染氟并获完整资料的24只分为敏感型和抵抗型。分析椎体骨组织形态计量参数及其与MRI信号强度的相关性,以及MRI诊断早期氟骨症的敏感度和预测氟骨症易感性的可行性。结果 椎体骨小梁容积(trabecular volume,BV)、骨髓造血细胞容积(hemopoietic volume,HV)和间质积液容积(fluid volume,FV)分别与总海绵组织容积(total spongy tissue volume,TV)的比值为18.3%±2.6%、45.2%±6.0%和10.4%±5.7%,对照组分别为14.5%±2.8%、36.3%±7.3%和6.2%±2.1%,染氟组各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脂肪细胞容积(adipocyte volume)与TV的比值,染氟组(26.0%±8.0%)明显低于对照组(43.3%±5.6%)。染氟的24只兔中发现敏感型2只(8.3%,2/24),抵抗型22只(91.7%,22/24)。BV/TV、HV/TV和FV/TV值,从大到小依次为敏感型、抵抗型、对照组,AV/TV值的变化则相反。MRI信号强度,敏感型T1加权成像(T1 weighted imaging,T1WI)的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最小,其次是抵抗型,对照组最大。脂肪饱和法T2加权成像(fat-saturated T2 weighted imaging,FsT2WI)的CNR变化则相反。T1WI与AV/TV值呈正相关,与FV/TV和BV/TV值呈负相关;FsT2WI与FV/TV、BV/TV值呈正相关,与AV/TV值呈负相关。T1WI诊断早期氟骨症椎体CNR界值取≤ 23.2,其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100%;FsT2WI的CNR界值取 ≥5.7,其敏感度为45.8%,特异度100%。结论 早期氟骨症的特点主要是骨髓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骨症 磁共振成像 骨髓 脊柱
原文传递
榫状植骨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义生 翟福英 许建中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70-72,共3页
目的:在颈椎前路减压手术中采用榫状植骨,以取得更好的植骨效果。方法:86例采用环锯法完成相应颈椎节段前路扩大减压,2或3个间隙者,去除两减压孔间的椎体骨,沟通成一长槽,在槽两端的椎体边缘中部各开一个小凹槽。取自体髂骨... 目的:在颈椎前路减压手术中采用榫状植骨,以取得更好的植骨效果。方法:86例采用环锯法完成相应颈椎节段前路扩大减压,2或3个间隙者,去除两减压孔间的椎体骨,沟通成一长槽,在槽两端的椎体边缘中部各开一个小凹槽。取自体髂骨或同种异体骨制成榫状,使榫状植骨块的突出榫部正好卡在上述小凹槽中。术后用皮革颈围领或石膏颈围领固定。结果:随访0.5~8年,平均4.5年,均无植骨块移位、脱出或陷入,一般在术后2~3个月内植骨完全融合。结论:榫状骨块卡入牢固,增加了骨块的抗旋转与屈伸应力;在术中击入植骨块时或术后,该榫状植骨块不会陷入压迫脊髓,且植骨愈合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榫状植骨 颈椎 前路减压术 应用
下载PDF
补肾壮骨汤联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肾阳虚)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伍文耀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9年第6期13-17,共5页
[目的]观察补肾壮骨汤联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肾阳虚)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53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二甲双胍,0. 5g/次,3次/d;格列吡嗪,5mg/次,2次/d;碳酸钙维D3元素片,1粒/次,1次/d... [目的]观察补肾壮骨汤联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肾阳虚)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53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二甲双胍,0. 5g/次,3次/d;格列吡嗪,5mg/次,2次/d;碳酸钙维D3元素片,1粒/次,1次/d,嚼服。治疗组27例补肾壮骨汤(骨碎补20g,山茱萸、丹参各15g,熟地黄20g,怀牛膝、山药各10g,杜仲15g),水煎400mL,1剂/d,早晚温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血清钙、血清磷、腰椎正位的骨密度、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1个月),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3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 30%;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0. 3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FPG、2hPG、Hb Alc、IGF-1两组均有改善(P <0. 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 <0. 01)。血清钙、BMD两组均有改善(P <0. 05,P <0. 01),血清钙两组无显著差异(P> 0. 05),BMD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 <0. 01),血清磷治疗组有改善(P <0. 05)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 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补肾壮骨汤联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肾阳虚),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痿 补肾壮骨汤 二甲双胍 格列吡嗪 空腹血糖 餐后2H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血清钙 血清磷 腰椎正位的骨密度 中药复方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载rhBMP-2人工骨促进家兔脊柱融合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仲荣洲 费琴明 +5 位作者 张键 陈统一 刘昌胜 龙作林 俞瑞传 黄河清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1-234,共4页
目的探讨CPC作为rhBMP-2载体促进家兔脊柱融合的作用及效果。方法取1 mg rhBMP-2分别与1 g CPC、体积为6.0 cm×2.0 cm×0.5 cm的医用明胶海绵(absorbable gelatin sponge,AGS)吸附复合,冻干制备rhBMP-2/CPC、rhBMP-2/AGS生物... 目的探讨CPC作为rhBMP-2载体促进家兔脊柱融合的作用及效果。方法取1 mg rhBMP-2分别与1 g CPC、体积为6.0 cm×2.0 cm×0.5 cm的医用明胶海绵(absorbable gelatin sponge,AGS)吸附复合,冻干制备rhBMP-2/CPC、rhBMP-2/AGS生物材料。45只24周龄新西兰兔,体重2.5~3.5 kg,随机分为A(n=17)、B(n=11)、C(n=17)3组。暴露L5、6横突,将L5、6横突后缘骨皮质磨除,露出松质骨,行后路双侧L5、6横突间植骨,A、B、C组分别植入rhBMP-2/CPC、rhBMP-2/AGS、CPC 3种材料。于术后4、8、24周,行大体、组织学观察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术后4、8周脱钙组织切片,A组均见明显骨痂连接;B组仅见小片骨痂;C组见纤维连接,局部少许软骨。术后4周A、B、C组脱钙组织切片评分分别为(7.30±0.76)、(3.68±1.60)和(1.75±0.54)分,术后8周分别为(8.32±1.11)、(3.75±1.23)和(1.47±0.23)分;各时间点A、B组以及A、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脱钙硬组织切片术后4、8周A组均见类松质骨样骨组织再生,C组植入物周围见纤维连接,少许成骨。术后4周单位面积内成骨面积A、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A、C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重建CT评分A、B、C组分别为(2.50±0.57)、(1.00±0.00)和(1.00±0.00)分,C组与A、B组以及A、B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C作为rhBMP-2载体能够促进家兔脊柱骨性融合,可作为一种新型的人工骨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BMP-2 医用明胶海绵 骨诱导 CPC 脊柱融合
原文传递
经伤椎椎弓根固定结合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苗胜 王永东 +2 位作者 郭政 范磊 沙广钊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7期774-776,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经伤椎椎体内植骨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04年3月~2006年10月间经后路减压横突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61例作为研究对象且分为两组:(结合经伤椎椎弓根... 目的探讨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经伤椎椎体内植骨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04年3月~2006年10月间经后路减压横突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61例作为研究对象且分为两组:(结合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椎体内植骨者27例为A组,仅行后路减压横突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者为B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访2~2.5年,观察两组间术后2周及内固定物去除后伤椎椎体高度、Cobb角的变化;同时评价内固定的失败率。结果Cobb角及伤椎体高度在术后2周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内固定去除后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内固定去除后腰背痛发生率较低且未发现内固定失败。结论经伤椎椎弓根固定结合伤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可以降低术后矫正角度的丢失及内固定的失败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椎固定 椎体内植骨 胸腰段 脊柱骨折
下载PDF
定量CT测量分析髋部脆性骨折患者腰椎与股骨近段骨密度的相关性
13
作者 卜令贤 徐肖肖 +1 位作者 刘鹏 刘晓芝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 探讨定量CT测量分析髋部脆性骨折患者腰椎与股骨近段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00例髋部脆性骨折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均接受定量CT测量骨密度,同时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分析... 目的 探讨定量CT测量分析髋部脆性骨折患者腰椎与股骨近段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00例髋部脆性骨折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均接受定量CT测量骨密度,同时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分析腰椎与股骨近段骨密度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患者腰椎L_(1)、L_(2)、L_(3)、L_(4)定量CT骨密度检测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股骨近段CT骨密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部脆性骨折患者股骨近段定量CT骨密度与腰椎L_(1)、L_(2)、L_(3)、L_(4)定量CT骨密度检测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 定量CT可给予髋部脆性骨折患者较精确的骨密度检查,其中腰椎与股骨近段骨密度的关系为正相关,即腰椎骨密度低则股骨近段骨密度越低,髋部脆性骨折发生风险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脆性骨折 腰椎与股骨近段骨密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寰椎前弓双皮质螺钉固定相关解剖学测量 被引量:1
14
作者 卢方舟 奚春阳 +5 位作者 姬烨 刘新顶 周长龙 由长城 陈光华 闫景龙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9-134,共6页
目的 :通过测量寰椎前弓双皮质螺钉固定相关解剖结构数据,为设计出更契合寰椎解剖结构的双皮质可调螺钉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8年8月门诊及住院部行上颈椎CT三维重建检查的就诊患者99例。其中男性54例,年... 目的 :通过测量寰椎前弓双皮质螺钉固定相关解剖结构数据,为设计出更契合寰椎解剖结构的双皮质可调螺钉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8年8月门诊及住院部行上颈椎CT三维重建检查的就诊患者99例。其中男性54例,年龄31~81岁,平均56.67±10.56岁,身高159~180cm,平均172.24±4.95cm,体重55~90kg,平均70.24±7.57kg;女性45例,年龄46~77岁,平均59.84±8.29岁,身高154~171cm,平均163.11±5.24cm,体重40~80kg,平均59.31±8.48kg。通过三维测量软件,对前结节中点与齿状突后缘中点距离(前后距离)、双侧垂直钛板螺钉孔方向置钉长度(垂直长度)、双侧向齿状突后缘中点方向置钉长度(斜行长度)、双侧向齿状突后缘中点方向置钉尾端外倾角度(尾端外倾角度)和双侧置钉处前弓高度等进行测量。按照不同性别将患者分组,两组定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齐)或Satterthwaite t′检验(方差不齐);左右侧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年龄和各数值的相关性采用简单线性回归分析,身高、体重和各数值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和简单线性回归描述。结果:垂直长度、斜行长度、尾端外倾角度及置钉处前弓高度的左右侧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前后距离、垂直长度、斜行长度、尾端外倾角度、置钉处前弓高度的均数分别为21.33±1.12mm、8.92±1.48mm、8.37±1.49mm、13.20°±0.93°、12.44±0.48mm;女性前后距离、垂直长度、斜行长度、尾端外倾角度、置钉处前弓高度的均数分别为20.01±1.33mm、8.18±1.56mm、7.67±1.58mm、13.88°±1.38°、12.08±0.75mm;男性患者垂直长度、斜行长度、前后距离及置钉处前弓高度大于女性患者,女性患者尾端外倾角度大于男性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身高和垂直长度及斜行长度在不同性别组中均无相关性(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身高和尾端外倾角度在不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前弓 测量 骨脊柱重建 双皮质可调螺钉
下载PDF
基因修饰细胞和成骨蛋白在脊柱融合中作用比浇 被引量:1
15
作者 邹俊 姜为民 +3 位作者 毛海青 朱雪松 干旻峰 杨惠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630-1632,共3页
目的 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诱导大鼠脊柱融合的能力,并与已广泛商品化使用的BMP-2蛋白比较.方法 分别将携带BMP-2和β-半乳糖苷酶的腺病毒转染BMSCs,在大鼠脊柱融合模型中建立5个实验组,每组8... 目的 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诱导大鼠脊柱融合的能力,并与已广泛商品化使用的BMP-2蛋白比较.方法 分别将携带BMP-2和β-半乳糖苷酶的腺病毒转染BMSCs,在大鼠脊柱融合模型中建立5个实验组,每组8只,分别植入:Ⅰ组,5×106个BMP-2转染细胞 Ⅱ组,5×106个β-半乳糖苷酶转染细胞 Ⅲ组,10μgBMP-2蛋白 Ⅳ组,5×106个未转染细胞 Ⅴ组,单独的胶原海绵.8周后处死大鼠,进行各项观察.结果 手触力学评价显示Ⅰ、Ⅲ组全部达到骨性融合,而其他组均未融合.X线评分Ⅰ组(5.02)和Ⅲ组(4.21)也明显高于其他组.Micro-CT和组织学切片显示Ⅲ组的新骨骨量较少,骨小梁较细.结论 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很好地诱导脊柱融合,诱导效果要好于商品化的BMP-2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形态发生蛋白 脊柱融合 基因
原文传递
定量CT骨密度测量预测椎体压缩强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肖越勇 华伯勋 +3 位作者 刘亚群 马素贞 李传福 马祥兴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72-75,共4页
笔者对32个椎体用SiemensSomatomHIQCT机做了三种不同扫描方法的定量测量,并用材料测试机做了椎体单轴压缩负荷试验。通过对三种QCT测量所得BMD值与椎体压强的相关回归性研究证实三种方法所测的BMD值(... 笔者对32个椎体用SiemensSomatomHIQCT机做了三种不同扫描方法的定量测量,并用材料测试机做了椎体单轴压缩负荷试验。通过对三种QCT测量所得BMD值与椎体压强的相关回归性研究证实三种方法所测的BMD值(mg-CaHa/ml)与椎体的压强(N/cm2)均呈正比,相关性显著(P<0.01),其中椎体中部10mm层厚单层扫描所测BMD值与椎体压强的回归效果最好(R2=0.604),椎体压强与BMD值间存在平方回归关系,其最佳方程为γ=222.52.354χ+0.017χ2。笔者认为QCTBMD测量作为一种非创伤性的方法,以其高度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可以预测椎体的压缩强度,从而达到预测椎体的压缩性骨折,其中以椎体中部10mm层厚单层扫描对椎体压缩强度的预测最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 密度测定 X线 脊柱 CT 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
下载PDF
一例胸椎肿瘤全椎体切除的手术配合
17
作者 姚明 曾爱民 《科教文汇》 2012年第6期137-137,共1页
目的:探讨肿瘤全椎体切除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配合体会。方法:加强术前访视、术中护理配合,积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预防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手术配合默契,术后病情好转,出院3个月随访,患者功能恢复良好,未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 目的:探讨肿瘤全椎体切除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配合体会。方法:加强术前访视、术中护理配合,积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预防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手术配合默契,术后病情好转,出院3个月随访,患者功能恢复良好,未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术前完善的准备、术中紧密的医护配合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肿瘤 全椎体 切除 手术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