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targeting the renin angiotensin system in portal hypertension 被引量:9
1
作者 Chandana B Herath Josephine A Grace Peter W Angus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Pathophysiology》 CAS 2013年第1期1-11,共11页
Portal hypertension is responsible for the bulk of th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Drug therapy to reduce portal pressure involves targeting two vascular beds.The first approach is to reduce int... Portal hypertension is responsible for the bulk of th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Drug therapy to reduce portal pressure involves targeting two vascular beds.The first approach is to reduce intra hepatic vascular tone induced by the activity of powerful vasocontrictors such as angiotensin Ⅱ,endothelin-1 and the sympathetic system and mediated via contraction of perisinusoidal myofibroblasts and per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The second approach is to reduce mesenteric and portal blood flow.Non-selective b-blockers are widely used and have been shown to prolong patient survival and reduce oesophageal variceal bleeding in advanced cirrhosis.However many patients are unable to tolerate these drugs and they are ineffective in a significant proportion of patients.Unfortunately there are no other drug therapies that have proven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of portal hypertension and prevention of variceal bleeding.This review briefly outlines current therapeutic approaches to themanagement of portal hypertension,and the evidence supporting the role of the renin angiotensin system(RAS) and the use of RAS blockers in this condition.It will also outline recent advances in RAS research that could lead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reatments focusing in particular on the recently discovered "alternate axis" of the R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iotensin-(1-7) Portal hypertension Intrahepatic resistance Mesenteric vasodilatation Variceal bleeding Non-selective β-blockers Renin angiotensin system Mas receptor Angiotensin receptor Cirrhosis
下载PDF
采脂资源变化与技术革新 被引量:8
2
作者 余昌茂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79-83,共5页
本文论述了我国马尾松松脂资源变化的趋势,指出我国南方主产脂区马尾松成、过熟林已所剩无几,本世纪末中龄马尾松人工林将成为采脂的主力军,但采脂技术水平低下,管理落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适合于中龄林采脂的新技术及集约化中龄... 本文论述了我国马尾松松脂资源变化的趋势,指出我国南方主产脂区马尾松成、过熟林已所剩无几,本世纪末中龄马尾松人工林将成为采脂的主力军,但采脂技术水平低下,管理落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适合于中龄林采脂的新技术及集约化中龄林采脂基地管理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资源 人工林 采脂 管理
下载PDF
晨笛网压缝合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疗效及对患者生殖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卢晓红 李佳琦 王晨迪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1042-1044,1048,共4页
目的:探讨晨笛网压缝合术在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生殖系统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68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子宫动脉结扎术组)34例和观察组(晨笛网压缝合术组)34例。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晨笛网压缝合术在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生殖系统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68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子宫动脉结扎术组)34例和观察组(晨笛网压缝合术组)34例。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的出血量、卵巢血流动力学指标、生殖激素指标及子宫复旧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2、24 h的出血量构成优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2个月及3个月的卵巢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生殖激素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术后1、3、5 d的宫底高度优于对照组,术后3周及6周的恶露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晨笛网压缝合术在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且对卵巢及子宫等生殖方面的影响更为积极,因此在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晨笛网压缝合术 难治性产后出血 应用效果 出血量 卵巢血流动力学 生殖系统
下载PDF
兰索拉唑联合奥曲肽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4
作者 刘国庆 《中外医疗》 2023年第6期126-130,共5页
目的 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奥曲肽联合兰索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聊城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12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盲选法将其分参照组(采用兰索拉唑治疗)与研究组(采... 目的 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奥曲肽联合兰索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聊城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12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盲选法将其分参照组(采用兰索拉唑治疗)与研究组(采用奥曲肽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每组60例。对比两组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胃液pH值、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评分。结果 研究组住院时间与止血时间短于参照组,输血量少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378、66.771、41.785,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高于参照组的1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3,P>0.05)。治疗前,两组胃液pH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06,P>0.05);治疗后,研究组胃液pH值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73,P<0.05)。治疗前,两组GQOLI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5,P>0.05);治疗后,研究组GQOLI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66,P<0.05)。结论 奥曲肽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升临床整体治疗效果,改善胃液分泌,进一步保障治疗安全,提升日常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出血 消化系统 兰索拉唑 奥曲肽
下载PDF
737NG发动机引气系统故障浅析 被引量:3
5
作者 佘登凤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54-57,共4页
引气系统是发动机非常重要的一个系统,但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故障,影响航班的正常运营。本文以波音737NG(CFM56-7B)为例,从原理入手,进行分析,并总结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引气系统故障,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引气系统 故障 分析
下载PDF
新生儿凝血功能及出血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吴雨蒙 赵晓晨 韩向飞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8期2629-2633,共5页
目的研究新生儿凝血系统的发育情况,探讨新生儿出血性疾病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该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分娩的新生儿相关临床基本资料和出生2 h及1、2、3、4、5、7、14 d时的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 目的研究新生儿凝血系统的发育情况,探讨新生儿出血性疾病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该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分娩的新生儿相关临床基本资料和出生2 h及1、2、3、4、5、7、14 d时的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APTT测定值比率(APTT-ratio)、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检测结果,将符合研究条件的新生儿分为健康新生儿(A组)611例和出血性疾病新生儿(B组)124例,比较2组凝血功能指标的差异,分析新生儿出血性疾病的危险因素。结果A组出生后2周内PT-INR、APTT-ratio、TT逐渐下降,而FIB水平逐渐上升,大约在1周左右PT-INR、APTT-ratio、TT、FIB均达到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B组PT、APTT较A组延长,APTT-ratio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孕周<37周)、母亲患有子痫前期/HELLP综合征及低体质量儿(<2500 g)为新生儿出血性疾病的危险因素[OR=3.35(95%CI:1.62~5.79)、1.56(95%CI:1.14~3.23)、1.89(95%CI:1.28~6.33),P<0.05]。结论认识到新生儿凝血系统的发展特征及新生儿出血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早产、母亲患有子痫前期/HELLP综合征、低体质量儿)有助于对新生儿出血性疾病进行迅速诊断和适当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出血性疾病 凝血系统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下载PDF
NUMERICAL RESEARCH ON IMPACT OF AIR SYSTEM BLEEDING ON COMPRESSOR PERFORMANCE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斌 李绍斌 +1 位作者 李秋实 周盛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11年第1期38-47,共10页
Bled air from the high pressure compressor takes up 3%—5% in the air system.However,there are not many studies on the compressor performance after bleeding.By analyzing the low-speed single-stage compressors,six blee... Bled air from the high pressure compressor takes up 3%—5% in the air system.However,there are not many studies on the compressor performance after bleeding.By analyzing the low-speed single-stage compressors,six bleeding structures are presented according to their influence mechanism on the compressor performance,and five kinds of bleeding rate are applied to one of the structures.A numerical simulation is performed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bleeding rates and structures on the compressor performance.The results show that for the stators with the large flow separation in the corner,bleeding a small amount of air from the end-wall region can improve the total pressure increase and the stability margin.Moreover there is an optimum value of the bleeding rate in the stator cas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ressors bleeding air system bleeding structure bleeding rate
下载PDF
An intelligent electronic capsule system for automated detection of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被引量:2
8
作者 Hong-ying LIU Gang WANG +4 位作者 Kang WEI Xi-tian PI Lan ZHU Xiao-lin ZHENG Zhi-yu WEN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12期937-943,共7页
In clinical practice,examination of the hemorrhagic spot (HS) remains difficult.In this paper,we describe a remote controlled capsule (RCC) micro-system with an automated,color-based sensor to identify and localize th... In clinical practice,examination of the hemorrhagic spot (HS) remains difficult.In this paper,we describe a remote controlled capsule (RCC) micro-system with an automated,color-based sensor to identify and localize the HS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GI) tract.In vitro testing of the detecting sensor demonstrated that it was capable of discriminating mimetic intestinal fluid (MIF) with and without the hemoglobin (Hb)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Hb in MIF was above 0.05 g/ml.Therefore,this RCC system is able to detect the relatively accurate location of the HS in the GI tra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rt capsule Intestinal bleeding Color sensor Biomedical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BioMEMS)
原文传递
基于B767HPC非计划拆换分析及维护对策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旭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3-106,共4页
针对B767飞机高压级控制器在日常运行中已发生多次非计划拆换及航材缺乏的问题,以可靠性管理为中心的维修思想,通过处理相应的故障数据,建立寿命、航材量等模型,提出相对合理维修方案、维修周期以及航材的库存量,以达到降低发生故障概率... 针对B767飞机高压级控制器在日常运行中已发生多次非计划拆换及航材缺乏的问题,以可靠性管理为中心的维修思想,通过处理相应的故障数据,建立寿命、航材量等模型,提出相对合理维修方案、维修周期以及航材的库存量,以达到降低发生故障概率,提高飞机安全性能的目的。经分析处理后,初步估算出波音767飞机高压级控制器的使用寿命、送修情况等相关信息,并对维修方案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气系统 高压级控制器 寿命估算 航材管理
下载PDF
首钢京唐公司降低高炉煤气放散率的实践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鹏 姚海峰 《钢铁研究》 CAS 2015年第1期37-39,共3页
由于首钢京唐公司高炉煤气放散率居高不下,通过对高炉煤气系统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找出放散系统中可以优化的部分,并优化了3根放散管的运行方式,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措施。改进后煤气放散率降到1%以内,可获得年经济效益673万元。
关键词 高炉煤气 放散系统 放散率
原文传递
干气密封压缩机开车过程中油气呼吸阀冒油的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杜荣林 《广东化工》 CAS 2009年第6期199-199,270,271,共3页
分析循环氢压缩机组在原始开车过程中现场油气呼吸阀大量冒油的情况,找出问题。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方案,解决冒油问题。
关键词 油气呼吸阀 冒油 润滑油路 回油阻塞
下载PDF
高炉煤气放散系统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翟超超 《冶金动力》 2019年第7期25-27,37,共4页
针对高炉煤气放散系统存在的缺陷,进行全方面分析和解剖,提出了完整的优化措施,针对存在问题进行一一整改,确保高炉煤气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 放散系统 优化 逻辑
下载PDF
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联合瑞替普酶对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纤溶系统的影响
13
作者 邢成文 侯明 +1 位作者 李玉鹏 张奕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9年第7期1379-1382,共4页
目的探讨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联合瑞替普酶对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8年1月在青海仁济医院诊治的消化道大出血患者73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33例,均采用生长抑素治疗方法,对照组给... 目的探讨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联合瑞替普酶对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8年1月在青海仁济医院诊治的消化道大出血患者73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33例,均采用生长抑素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治疗,所有患者都用药观察3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止血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的情况,检测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同时在治疗前后进行血小板黏附率与聚集率的测定。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8%,观察组为97.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止血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都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小板黏附率、聚集率高于治疗前,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小板黏附率、聚集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两组的D-二聚体和FIB值均低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联合瑞替普酶治疗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能改善纤溶系统的变化,增加血小板活性,从而更加有效发挥止血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 瑞替普酶 消化道大出血 纤溶系统
原文传递
米非司酮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66
14
作者 王敏华 陈丽萍 吕美雅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09-412,共4页
目的评价米非司酮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LNG-IUS)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2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治疗组放置LNG-IUS的同时联合使用米非司酮(置环后即予米非司酮100 mg口... 目的评价米非司酮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LNG-IUS)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2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治疗组放置LNG-IUS的同时联合使用米非司酮(置环后即予米非司酮100 mg口服,后每30 d口服1次,共3个月,总剂量400 mg)治疗,对照组单纯放置LNG-IUS治疗。治疗1、3、6个月后随访,观察比较两组不规则阴道出血例数、月经量、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治疗1、3个月后,治疗组月经间期不规则阴道出血例数、月经量PBAC评分和子宫内膜厚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上述指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41),与对照组(17%,7/41)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满意度(93%)高于对照组(71%),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LNG-IUS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安全有效,依从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左炔诺孕酮 围绝经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宫内节育系统
原文传递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联合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54
15
作者 沈育红 刘延 龙雯晴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2期197-200,共4页
目的探讨在临床中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联合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的方法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妇科诊疗的100例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 目的探讨在临床中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联合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的方法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妇科诊疗的100例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中口服地屈孕酮结合诊断性刮宫,观察组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联合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的方法。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1、3、6、12个月的有效率、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治疗后1、3、6、12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100%、100%、98.0%、90.0%)明显高于对照组(94.0%、96.0%、80.0%、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1、3、6、12个月时观察组PBAC评分为(61.15±6.35)、(45.63±4.56)、(26.65±4.72)、(24.83±3.91)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70.59±8.91)、(58.75±7.31)、(39.24±5.62)、(37.42±4.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6.0%)明显低于对照组(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选择治疗方法时,可采取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和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相结合的方法,疗效确切,安全性更高,且能明显降低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 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
下载PDF
曼月乐和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2
16
作者 李华淑 王清津 +1 位作者 潘许花 徐智林 《中华全科医学》 2013年第8期1211-1212,1270,共3页
目的比较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商品名:曼月乐)和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疗效。方法将95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n=48例)和曼月乐组(n=47例),比较两组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子... 目的比较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商品名:曼月乐)和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疗效。方法将95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n=48例)和曼月乐组(n=47例),比较两组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变化。结果曼月乐组的有效率为95.74%,米非司酮组有效率为79.1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均变薄,尤以曼月乐组为著;两组治疗后血红蛋白均显著增加;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曼月乐和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均安全、有效,但以曼月乐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米非司酮
原文传递
米非司酮与曼月乐用于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疗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44
17
作者 詹海珠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800-2802,共3页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和曼月乐(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围绝经期妇女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120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曼月乐组(40例)、间断给药组(40例)和连续给药组(40例),对3组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和...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和曼月乐(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围绝经期妇女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120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曼月乐组(40例)、间断给药组(40例)和连续给药组(40例),对3组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变化、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曼月乐组的有效率为92.5%,间断给药组有效率为70.0%,米非司酮持续给药组有效率为67.5%,曼月乐组与米非司酮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均变薄,尤以曼月乐组最为显著;3组治疗后血红蛋白显著增加,曼月乐组较其他两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断给药组与连续给药组疗效、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曼月乐和米非司酮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安全、有效,尤其以曼月乐治疗疗效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米非司酮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原文传递
危险性分级护理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情绪及BRS积分的影响 被引量:33
18
作者 许芳 吴海珍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年第3期363-366,共4页
目的 分析危险性分级护理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UGIH)患者情绪及Blatchford入院危险性积分(BRS)的影响.方法 选择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3月—2015年7月收治的93例AUGI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及观察组45例... 目的 分析危险性分级护理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UGIH)患者情绪及Blatchford入院危险性积分(BRS)的影响.方法 选择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3月—2015年7月收治的93例AUGI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及观察组45例,分别施以常规护理及危险性分级护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及BRS分级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人际关系、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惧、神经质均分及总均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BRS〈6分患者比例(73.33%,33/45)多于对照组(52.08%,2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9,P〈0.05).结论 危险性分级护理对缓解AUGIH患者负性情绪及减低患者BRS评分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分级护理 情绪 Blatchford入院危险性积分
原文传递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救治研究现状 被引量:32
19
作者 董丽丽 周荣斌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3-208,共6页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为临床常见急症,近几年来国内关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推荐指南、共识不断更新,但由于我国地域医疗水平及医疗资源发展的不均衡,急救体系尚待健全,院内快速多学科合作模式有待完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救治应遵循"...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为临床常见急症,近几年来国内关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推荐指南、共识不断更新,但由于我国地域医疗水平及医疗资源发展的不均衡,急救体系尚待健全,院内快速多学科合作模式有待完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救治应遵循"降阶梯"思维,应建立规范的诊治流程。2020年春季启动的中国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救治快速通道建设,将对规范诊疗、简化流程、缩短早期救治时间,切实提高救治成功率,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救治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急救 急救医疗系统
原文传递
三种评分系统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20
作者 苏争艳 孙超 +4 位作者 蒋肸慧 王雅 邓优 王邦茂 姜葵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5-110,共6页
目的探讨MELD(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GBS(glasgow-blatchford score)、AIMS65评分系统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and 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EGVB)患者风险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天津医... 目的探讨MELD(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GBS(glasgow-blatchford score)、AIMS65评分系统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and 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EGVB)患者风险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内科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3月1日入院的182例肝硬化EGVB患者进行回顾分析,依据MELD、GBS、AIMS65评分系统标准针对每例患者进行评分,评估各评分系统正确将肝硬化EGVB归为"高风险患者"的能力,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采用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估各评分系统针对不同临床结局(输血、再出血、住院死亡)的预测能力,AUC>0.7认为有较高准确性。结果临床结局包括输血113例(62.1%)、再出血31例(17.0%)、死亡11例(6.0%)。MELD评分得分为7~25分,其中得分<9分4例(2.2%);GBS评分得分为3~16分;AIMS65评分得分为0~3分,其中得分0~1分139例(76.4%,0分68例、1分71例)。MELD、GBS、AIMS65评分系统预测输血的AUC分别为0.514(95%CI:0.439~0.589)、0.681(95%CI:0.608~0.748)、0.669(95%CI:0.596~0.737);预测再出血的AUC分别为0.525(95%CI:0.449~0.599)、0.528(95%CI:0.453~0.602)、0.580(95%CI:0.505~0.652);预测住院死亡的AUC分别为0.642(95%CI:0.567~0.711)、0.581(95%CI:0.505~0.653)、0.786(95%CI:0.719~0.843),AIMS65优于MELD(P=0.0836)和GBS(P=0.0470)。结论GBS能正确将肝硬化EGVB患者归类为"高风险人群",优于AIMS65和MELD评分系统。对于肝硬化EGVB患者,3种评分系统对输血和再出血的预测价值均不高,AIMS65对住院死亡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后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评分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