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分裂症及攻击行为与离子型谷氨酸受体-6基因多态性关联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汪作为 刘人申 +4 位作者 张少平 周天骍 陈银娣 方贻儒 江三多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6年第2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离子型谷氨酸受体-6(GluR6)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及攻击行为是否关联。方法收集40个精神分裂症核心家系(包括20个患者有攻击行为和20个患者无攻击行为),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离子型谷氨酸受体-6(GluR6)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及攻击行为是否关联。方法收集40个精神分裂症核心家系(包括20个患者有攻击行为和20个患者无攻击行为),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GluR6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rs6922753T/C和rs2227283G/A分型,进行传递不平衡检验(TDT)。结果rs6922753多态性(2=4.67,υ=1,P<0.05)、rs2227283多态性(2=11.11,υ=1,P<0.01)及单体型TG(2=11.27,υ=1,P<0.01)、CA(2=6.33,υ=1,P<0.05)与精神分裂症相关联;rs2227283多态性与攻击行为显著相关联(2=8.89,υ=1,P<0.01)。结论在中国汉族人群中GluR6基因或邻近基因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易患基因之一,并可能影响患者攻击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攻击行为 离子型谷氨酸受体-6 基因 多态性
下载PDF
捕食和食物交互作用条件下根田鼠季节性波动种群攻击水平及其行为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聂海燕 刘季科 +1 位作者 苏建平 边疆晖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139-2147,共9页
在捕食和附加食物交互作用条件下,以恐吓、进攻、追逐、争斗及回避5类行为为变量,以恐吓、进攻、追逐计数之和的平均值作为攻击水平,测定根田鼠种群不同波动时期成体的攻击水平。发现根田鼠的攻击性与种群波动时期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 在捕食和附加食物交互作用条件下,以恐吓、进攻、追逐、争斗及回避5类行为为变量,以恐吓、进攻、追逐计数之和的平均值作为攻击水平,测定根田鼠种群不同波动时期成体的攻击水平。发现根田鼠的攻击性与种群波动时期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种群3个波动时期,4种处理种群两性攻击型个体比例差异显著。除预防捕食者无附加食物(-P,-F)种群的雌体外,其它处理种群增长期和高峰期雌性和雄性攻击型个体的比例高于其衰减期。其中,预防捕食者附加食物(-P,+F)种群-、P,-F种群及未预防捕食者附加食物(+P,+F)种群,雄性攻击型个体的比例均为增长期>高峰期>衰减期;在未预防捕食者无附加食物(+P,-F)种群,雄性攻击型个体比例为高峰期>增长期>衰减期。各处理种群雌性攻击型个体比例的格局与雄体的不同。其中,-P,+F种群及+P,+F种群为增长期>高峰期>衰减期,+P,-F种群为高峰期>增长期>衰减期,而-P,-F种群攻击型个体比例为高峰期>衰减期>增长期。虽不同处理种群雌体及雄体的5类行为变量与种群密度的相关性不一致,而具有明显攻击性的恐吓、进攻及争斗3类行为则分别与种群密度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其结果与Chitty多态行为假设预测的一致;验证了所提出的特定假设:种群外部因子捕食和食物交互效应介导的攻击行为选择,是引起田鼠类种群季节性波动的主要内部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攻击行为 行为多态性 捕食 食物 根田鼠(Microtus oeconomus)
下载PDF
5-HT基因多态性与暴力攻击行为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华锋 刘丽丽 +4 位作者 李波 李为群 史杰萍 陈兆杰 刘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10-913,共4页
目的:探讨五羟色胺(5-HT)基因多态性与攻击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技术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的方法,检测92名某监狱服刑人员(攻击组)和101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的5-HT基因家族中的5-HT1B基因rs6296位点和5-HT2A基因的rs6314... 目的:探讨五羟色胺(5-HT)基因多态性与攻击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技术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的方法,检测92名某监狱服刑人员(攻击组)和101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的5-HT基因家族中的5-HT1B基因rs6296位点和5-HT2A基因的rs6314位点的基因型。应用SPSS 13.0分析基因多态性与暴力攻击行为的关联性。结果:攻击组与对照组人群2个SPNs的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5-HT1B基因rs6296位点和5-HT2A基因的rs6314位点在攻击组和对照组中的频数分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5-HT1B基因rs6296位点和5-HT2A基因的rs6314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暴力攻击行为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攻击行为 5-HT基因 多态性 单核苷酸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与5-HT2A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陈丽萍 李冰 +1 位作者 许俊亭 陈巧灵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5年第4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与5-HT2A受体基因T102C和A1438G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定,MAOS评分≥5分为研究组,MOAS≤4为对照组。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断...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与5-HT2A受体基因T102C和A1438G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定,MAOS评分≥5分为研究组,MOAS≤4为对照组。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检测103例伴发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研究组)和99例非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5-HT2A基因型,并分别比较两组5-HT2A受体基因T102C位点多态性和A1438G位点多态性差异。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T102C位点多态性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布统计学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基因型T/T频率和等位基因T频率均高于对照组(χ2=10.126,P=0.006),(χ2=8.176,P=0.004);A1438G位点多态性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等位基因A频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5-HT2A受体基因T102C位点和A1438G位点的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攻击行为均具有相关性,其等位基因T和A可能增加患者攻击行为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5-HT2A受体基因 多态性 攻击行为
原文传递
木蜂的巢内行为和交配策略 被引量:3
5
作者 贺春玲 牛泽清 +2 位作者 罗阿蓉 朱朝东 吴燕如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47-1054,共8页
木蜂Xylocopa作为蜜蜂科的一个重要类群,用来研究昆虫社会进化早期阶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木蜂的营巢习性、社会性行为和交配策略的研究进展。木蜂巢的建筑与巢内巢室的分布、巢室的大小、贮备蜂粮的效率和被寄生的敏感性... 木蜂Xylocopa作为蜜蜂科的一个重要类群,用来研究昆虫社会进化早期阶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木蜂的营巢习性、社会性行为和交配策略的研究进展。木蜂巢的建筑与巢内巢室的分布、巢室的大小、贮备蜂粮的效率和被寄生的敏感性等均有一定的关系。在筑巢地点,随着木蜂种群数量的增加,同种雌蜂之间的资源存在着竞争,木蜂对巢室的守卫加强,更多地表现为对同种雌蜂的守卫以及防御其他的天敌入侵。其社会多态性由独栖性向社会性演化,主要表现为独栖性、亚社会性、半社会性、共生性和准社会性等方式,甚至同一种群内会出现不同的社会性行为。在交配策略上,木蜂的雄蜂在外部形态特征上具有适应交配和寻找雌蜂的进化特征,并且具有复杂的领地行为。这些研究理论对于我们深刻理解木蜂的行为生物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进行更深层次的社会性蜂类演化进程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蜂 社会性行为 巢内行为 社会多态性 交配策略 领地行为
下载PDF
15个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与攻击行为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杨春 巴华杰 +3 位作者 余海鹰 高志勤 赵汉清 孙剑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1-105,共5页
目的探讨攻击行为与15个短串联重复序列( short tandem repeats, STRs) 基因座的关联情况。方法应用AmpFlSTR Identifiler^TM荧光标记复合扩增体系对541例攻击行为者(研究组)与459名非攻击行为个体(对照组)的15个STR基因座(CSF1P... 目的探讨攻击行为与15个短串联重复序列( short tandem repeats, STRs) 基因座的关联情况。方法应用AmpFlSTR Identifiler^TM荧光标记复合扩增体系对541例攻击行为者(研究组)与459名非攻击行为个体(对照组)的15个STR基因座(CSF1PO、D2S1338、D3S1358、D5S818、D7S820、D8S1179、D13S317、D16S539、D18S51、D19S433、D21S11、FGA、TH01、TPOX、vWA)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复合扩增,然后应用ABI3130XL型基因分析系统对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和基因检测,观察两组15个STR基因座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的差异。结果15个STR基因座中,D2S1338、D19S433基因座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在两组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D2S1338基因座等位基因16及基因型19-22、22—24和D19S433基因座基因型13—14.2的频率分布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8、P=0.0001、P=0.0003、P=0.0000),OR值分别为7.380(95%CI:1.701~32.028)、0.051(95%CI:0.007~0.388)、13.933(95%CI:1.845~105.717)、0.349(95%CI:0.216~0.564);其他STR基因座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2S1338和D19S433基因座与攻击行为的发生可能相关联;D2S1338基因座等位基因16、基因型22—24可能为攻击行为发生的易感因素,D2S1338基因座的基因型19—22和D19S433基因座基因型13—14.2可能为攻击行为发生的抗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攻击行为 短串联重复序列 遗传多态性 病例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Innate phase behavior in the desert locust, Schistocerca gregaria 被引量:1
7
作者 Moshe Guershon Amir Ayali 《Insect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6期649-656,共8页
Detailed aspects of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solitarious to the gregarious phase in the framework of locust ecology are undoubtedly most important for understanding locust phase polyphenism. Nevertheless, due to obviou... Detailed aspects of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solitarious to the gregarious phase in the framework of locust ecology are undoubtedly most important for understanding locust phase polyphenism. Nevertheless, due to obvious difficulties in studying the solitarious phase in nature, such information is limited and mostly available from research carried out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In the current study, we examined the dispersal patterns of newly hatched locust nymphs in a laboratory setup that simulated seminatural conditions. This was carried out with no previous manipulation of the nymphs other than controlling their parental density. We comparatively teste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newly hatched nymphs on perches located at different ranges within an emergence arena, and the expected Poisson (random) distribution. Hatchlings were found to disperse among the perches in a pattern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expected by random. Irrespective of their parents' phase, the observed distributions of all nymphs were clearly clumped, similar or close to those expected for gregarious locusts. It seems that rather than emerging with a parentally derived and predetermined phase, hatchlings have an independent default or innate behavioral state, which reflects at least tolerance if not attraction to conspecifics. The typical phase behavior may later become dominant under the appropriat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ese results imply novel perspectives on locust phase transformation, which contribute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formation of locust crowds under field conditions. These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any rationale for developing a preventative management strategy of locust popu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sert locust HATCHLINGS innate behavior phase polymorphism
原文传递
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与色氨酸羟化酶基因及单胺氧化酶A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从辉 石玉中 +2 位作者 王丽莉 田甜 甄龙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2年第6期400-402,共3页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与色氨酸羟化酶(TPH)、单胺氧化酶A(MAOA)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症诊断标准患者212例,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17分,其中64例患者有自杀或自杀未遂行为(有自杀...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与色氨酸羟化酶(TPH)、单胺氧化酶A(MAOA)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症诊断标准患者212例,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17分,其中64例患者有自杀或自杀未遂行为(有自杀行为组),148例患者无自杀行为(无自杀行为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TPH、MAOA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进行关联分析。结果:TPH基因型频数和等位基因频率上有自杀行为组与无自杀行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58,P=0.048;χ2=4.774,P=0.029),有自杀行为组A/A基因型和等位基因A频率分布显著高于无自杀行为组(P<0.05)。MAOA基因型频数和等位基因频率上有自杀行为组与无自杀行为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22,0.898;P均>0.05)。结论:TPH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患者的自杀行为存在关联,MAOA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可能无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自杀行为 色氨酸羟化酶 单胺氧化酶A 基因 多态性
下载PDF
DRD4基因rs752306多态性与蒙古族学龄儿童攻击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燕 《绿色科技》 2018年第1期220-223,共4页
为了解DRD4基因rs752306多态性与蒙古族学龄儿童攻击行为的相关性,选取内蒙古赤峰市天山镇蒙古族实验小学302名7~12岁蒙古族儿童为调查对象,运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评价了儿童攻击行为得分;采集所有儿童口腔上皮细胞并提取DNA... 为了解DRD4基因rs752306多态性与蒙古族学龄儿童攻击行为的相关性,选取内蒙古赤峰市天山镇蒙古族实验小学302名7~12岁蒙古族儿童为调查对象,运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评价了儿童攻击行为得分;采集所有儿童口腔上皮细胞并提取DNA,采用iMLDR法测定了位点基因型;利用广义线性模型(GLM)检验了主效应及交互作用大小。研究结果发现:DRD4基因rs752306位点有三种基因型GG、GA、AA,携带A等位基因的蒙古族学龄儿童攻击行为得分高于其他两种基因型;蒙古族学龄儿童年龄和父亲职业对蒙古族儿童攻击行为有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蒙古族儿童年龄和rs752306多态性的主效应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蒙古族儿童攻击行为有显著影响(P<0.05)。因此,DRD4基因rs752306多态性与蒙古族儿童攻击行为问题可能存在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 学龄儿童 攻击行为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猪油基单甘酯对棕榈硬脂结晶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苏爽 罗鑫 +4 位作者 丁术轩 张日馨 李冰 李琳 张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25-33,共9页
为控制脂肪晶体网络结构的形成,优化最终产品的质量,以本实验室自制的猪油基单甘酯(lard-based monoacylglycerol,L-MAG)作为结晶改良剂加入到棕榈硬脂(palmstearin,PS)中并与之充分混合,研究不同结晶温度(4、15、20℃)下L-MAG对PS的等... 为控制脂肪晶体网络结构的形成,优化最终产品的质量,以本实验室自制的猪油基单甘酯(lard-based monoacylglycerol,L-MAG)作为结晶改良剂加入到棕榈硬脂(palmstearin,PS)中并与之充分混合,研究不同结晶温度(4、15、20℃)下L-MAG对PS的等温结晶动力学、微观结构、热性质、晶型以及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L-MAG与PS的脂肪酸组成种类相同,含量有所不同。L-MAG的添加可以降低PS的结晶速率和结晶程度,但是,这一作用受结晶温度和L-MAG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晶温度越高,L-MAG降低PS的结晶速率和平衡时固体脂肪含量越明显。当L-MAG质量分数在1%~4%范围内,L-MAG对PS结晶程度的降低作用与浓度呈正比。差示扫描量热仪和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L-MAG可以促进PS中低熔点组分的结晶,而不会引起晶型的改变(为β’型)。此外,L-MAG可以促使PS形成更加紧密有序、空间填充度大的结晶网络,从而增加样品的硬度。通过调控结晶温度和L-MAG的浓度,可以调控PS的结晶行为,从而调控其相关食品体系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油基单甘酯 棕榈硬脂 等温结晶 热性质 晶型
下载PDF
紫藤传粉昆虫与花粉多型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同欣 刘林德 +2 位作者 张莉 潘成臣 贾兴军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共5页
定位观测了紫藤的访花昆虫种类及觅食行为,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花粉形态。结果表明:紫藤的主要访花昆虫为膜翅目的黄胸木蜂和意大利蜂,两者都有传粉行为,属传粉者。意大利蜂除有传粉行为外还有偷蜜行为。花粉在形态上表现出多型性:长球形(... 定位观测了紫藤的访花昆虫种类及觅食行为,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花粉形态。结果表明:紫藤的主要访花昆虫为膜翅目的黄胸木蜂和意大利蜂,两者都有传粉行为,属传粉者。意大利蜂除有传粉行为外还有偷蜜行为。花粉在形态上表现出多型性:长球形(赤道观长椭圆形,极面观近三裂圆形),三孔沟;三菱锥形(赤道观近三角形,极面观近三角形),六孔沟;赤道观近三角形,极面观近菱形,四孔沟。外壁纹饰均为橘皮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藤 传粉昆虫 觅食行为 花粉多型性
原文传递
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与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春 巴华杰 +3 位作者 谭兴起 赵汉清 张书友 余海鹰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01-904,共4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与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STR)基因座的关联情况。方法应用PowerPlex 21 System荧光标记复合扩增体系对123例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与489例无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20个STR基因座...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与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STR)基因座的关联情况。方法应用PowerPlex 21 System荧光标记复合扩增体系对123例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与489例无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20个STR基因座(D3S1368、D1S1656、D6S1043、D13S317、Penta E、D16S639、D18S51、D2S1338、CSF1PO、PentaD、TH01、vWA、D21S11、D7S820、D5S818、TPOX、D8S1179、D12S391、D19S433、FGA)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复合扩增,应用AB3500xL型基因分析系统对扩增产物进行基因分型,观察2组基因座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的差异。结果20个STR基因座均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P〉0.05);PentaD基因座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分布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等位基因:P=0.042;基因型:P=0.014),其余19个STR基因座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PentaD基因座等位基因10和基因型10-12的频率分布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7,P=0.0001),OR值分别为1.81(95%CI:1.22-2.67)和4.33(95%CI:1.95-9.59)。结论PentaD基因座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发生可能相关联;PentaD基因座等位基因10和基因型10-12可能为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发生的易感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攻击行为 短串联重复序列 遗传多态性 病例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患者抉择加工的关联性研究
13
作者 徐小静 王淑玲 郭宗君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40-844,共5页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NET)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患者抉择加工之问的关联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对145例脑梗死患者及188例健康对照者进行NET基因T182C和G1287A多态性检测。所有受试者均完成6种抉择情境问题的测试...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NET)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患者抉择加工之问的关联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对145例脑梗死患者及188例健康对照者进行NET基因T182C和G1287A多态性检测。所有受试者均完成6种抉择情境问题的测试。结果脑梗死组和对照组NET—T182C基因型分布(χ2=4.437,P:0.049)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χ2=4.363,P=0.037,OR=0.625,95%CI:0.436~0.895)和NETG1287A基因型分布(χ2=8.435,p=0.038)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χ2=2.765,P=0.036,OR=1.520,95%CI:1.053~2.193)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梗死组NETT182C三种基因型及携带T/C等位基因在6种抉择情境下,各方案选择概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脑梗死组NET-G1287A及携带G/A等位基因在高风险与无风险损失情境(抉择情境4)下,其方案选择概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R=1.657,95%CI:1.149~2.390),GG基因型患者选择高风险损失的概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种基因型患者,G等位基因患者选择高风险损失方案的概率明显低于A等位基因的患者(P〈0.05),余5种抉择情境下各方案选择概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ET—G1287A多态性可能影响脑梗死患者抉择加工。GG基因型、G等位基因携带者,在高危险与无风险损失情境条件下,表现为更加损失风险规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选择行为 去甲肾上腺素质膜转运蛋白质类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原文传递
反社会行为的遗传基础:基因多态性和DNA甲基化
14
作者 姜振丽 张明浩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75-287,共13页
反社会行为是受遗传与环境共同影响的不良行为。分子遗传学和神经生物学的研究发现,基因以基因多态性和DNA甲基化的方式影响脑结构、功能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产生和释放,进而影响反社会行为的发生发展。本文从基因多态性和DNA甲基化两方面... 反社会行为是受遗传与环境共同影响的不良行为。分子遗传学和神经生物学的研究发现,基因以基因多态性和DNA甲基化的方式影响脑结构、功能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产生和释放,进而影响反社会行为的发生发展。本文从基因多态性和DNA甲基化两方面整理了5-HTT、MAOA、OXTR等8个候选基因与反社会行为的关联。并提出未来研究需进一步探讨基因、脑和神经递质对反社会行为的联合作用。同时,扩展多基因位点、基因多态性与DNA甲基化、积极环境与基因交互作用对反社会行为影响的研究,以全面探索反社会行为发生的遗传基础,进而更加有效的预防反社会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社会行为 基因多态性 DNA甲基化
原文传递
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G1947A多态性与吸烟行为相关性的Meta分析
15
作者 殷晓霖 杨孝荣 +2 位作者 张同超 满金宇 吕明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0-116,共7页
目的探讨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G1947A多态性与吸烟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检索自建库至2018年11月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进行Meta分析计算组合效应值及其95... 目的探讨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G1947A多态性与吸烟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检索自建库至2018年11月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进行Meta分析计算组合效应值及其95%可信区间(CI)。进行亚组分析探讨性别和种族之间的差异。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6篇,其中包括7565名当前吸烟者、6 491名已经戒烟者、9 370名从未吸烟者、14 535名吸过烟者和16 140名当前不吸烟者。在显性模型中发现,COMT基因G1947A中的等位基因A可以降低总体人群吸过烟的风险(OR=0. 92,95%CI=0. 85~0. 98,P=0. 014),尤其是亚洲人群(OR=0. 77,95%CI=0. 62~0. 93,P=0. 025)。COMT基因G1947A多态性与目前是否吸烟和戒烟状态的关系在3种模型中均无显著差异(P> 0. 05)。敏感性分析、影响性分析对现有结果无实质影响,且没有检测到发表偏倚。结论 COMT基因G1947A中的A等位基因对总体人群初始不吸烟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 基因 多态性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朝鲜族、鄂伦春族醇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酒依赖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范建华 崔玉华 +10 位作者 田成华 周儒伦 周朝凤 王晶 单松丘 康正姬 滕旭东 夏国岩 姚万国 魏晓杰 周蒙寅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09-212,共4页
目的了解醇脱氢酶(ADH)和醛脱氢酶(ALDH)基因多态性与朝鲜族和鄂伦春族酒依赖发病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耳血聚合酶链反应及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杂交方法,检测ADH和ALDH基因型在酒依赖患者(朝鲜族55例,鄂伦春... 目的了解醇脱氢酶(ADH)和醛脱氢酶(ALDH)基因多态性与朝鲜族和鄂伦春族酒依赖发病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耳血聚合酶链反应及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杂交方法,检测ADH和ALDH基因型在酒依赖患者(朝鲜族55例,鄂伦春族31例)与正常对照者(朝鲜族50名,鄂伦春族37名)人群中的分布频率。结果在酒依赖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朝鲜族仅ALDH2基因频率的分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而鄂伦春族的ADH3基因频率分布和ALDH2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和显著性(P<0.01,P<0.05),两个民族的ADH2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提示朝鲜族酒依赖的发生与ALDH2基因有关,鄂伦春族则为ALDH2和ADH3基因共同影响酒依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依赖 醇脱氢酶 醛脱氢酶 基因多态性 朝鲜族
原文传递
色胺酸羟化酶2基因rs11178997多态性与汉族人群单相抑郁及自杀行为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杨艳杰 王琳 +7 位作者 马靖松 杨秀贤 邱晓惠 乔正学 石晶 宁南 张思佳 赵娜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84-686,共3页
目的 探讨色氨酸羟化酶2(TPH2)基因rs11178997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单相抑郁症及自杀行为的关系.方法 提取中国北方地区汉族300例单相抑郁患者和300例健康对照者基因组DNA,采用TaqMan探针SNP基因分型技术测定包含TPH2基因rs11178997位点... 目的 探讨色氨酸羟化酶2(TPH2)基因rs11178997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单相抑郁症及自杀行为的关系.方法 提取中国北方地区汉族300例单相抑郁患者和300例健康对照者基因组DNA,采用TaqMan探针SNP基因分型技术测定包含TPH2基因rs11178997位点的基因组DNA片段,来检测病例组及对照组的基因型的多态分布.应用SPSS 17.0分析基因多态性与单相抑郁症及自杀行为的关联性.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SNPs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单相抑郁患者TPH2rs11178997基因型A/A、G/G、A/G的频率分别为75.7% (227/300)、6.0% (18/300)、18.3%(55/300),而健康对照者的频率分别为39.7%(119/300)、56.3%(169/300)、1.3%(4/300),单相抑郁患者和健康对照者TPH2 rs11178997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例组中携带rs11178997位点AA基因型的个体数高于正常对照组;病例组内有、无自杀行为的个体携带基因型A/A、G/G、A/G的频率及rs11178997位点等位基因T、G频率两组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H2基因rs11178997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单相抑郁症有明显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抑郁症 自杀行为 色氨酸羟化酶2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原文传递
5-HT2A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单相抑郁及其自杀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8
18
作者 许国勤 李一峰 《上海精神医学》 2006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单相抑郁患者及其自杀行为与5-HT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281例单相抑郁患者组和219名对照组5- HT2AT102C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析患者组和对照组之间以及患者组内有无自杀行...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单相抑郁患者及其自杀行为与5-HT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281例单相抑郁患者组和219名对照组5- HT2AT102C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析患者组和对照组之间以及患者组内有无自杀行为之间该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差异。结果患者组中5-HT2AT102C基因型和等位基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未见显著性,但患者组内有自杀行为的个体携带C+的基因型(A1/A2和A2/A2)的明显高于C-(A1/A1)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5-HT2AT102C基因多态性与单相抑郁症的自杀行为有关,C等位基因可能是单相抑郁症患者中有自杀行为的风险因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自杀行为 5-HT2A受体 多态性
下载PDF
单胺氧化酶A基因多态性与暴力行为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华锋 刘丽丽 +5 位作者 于婷 刘晓岚 李波 方芳 王继萍 刘娅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01-1003,共3页
目的探讨单胺氧化酶A(monoamine oxidaseA,MAO—A)基因rs5906893、rs1137070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暴力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检测92名某监狱暴力犯罪人员(暴力组)和102名正常... 目的探讨单胺氧化酶A(monoamine oxidaseA,MAO—A)基因rs5906893、rs1137070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暴力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检测92名某监狱暴力犯罪人员(暴力组)和102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的MAOA基因家族中的rs5906893位点和rs1137070位点的基因型。应用SPSS13.0分析基因多态性与暴力行为的关联性,应用遗传统计学软件进行2个SNPs的双位点联合分析。结果MAOA基因rs5906893位点暴力组、对照组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3.0%、63.4%,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7.0%、36.6%,频数分布无统计学意义(X^2=0.002,P=0.963,p〉0.05);rs1137070位点暴力组、对照组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0.2%、36.6%,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9.8%、63.4%,频数分布无统计学意义(x^2=0.262,P=0.609,P〉0.05);双位点联合分析结果显示,MAO—A基因的rs5906893位点和rs1137070位点T—T等位基因在暴力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F=9.351,P=0.002)。结论MAO—A基因rs5906893位点、rs1137070位点单个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暴力行为无关。但双位点分析显示两位点的T—T单倍型可能与暴力行为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行为 单胺氧化酶A 单核苷酸多态性
原文传递
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与健康人群生活行为习惯及基因多态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洁 汪宁 +4 位作者 刘宁杰 胡小旭 韩燕梅 张东焕 温昌明 《华南预防医学》 2022年第10期1196-1200,共5页
目的比较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与健康人群生活行为习惯及基因多态性。方法以2021年1—12月某医院收治的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17例作为病例组,按照性别、年龄1∶1比例匹配同期医院进行体检健康者617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中青年缺... 目的比较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与健康人群生活行为习惯及基因多态性。方法以2021年1—12月某医院收治的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17例作为病例组,按照性别、年龄1∶1比例匹配同期医院进行体检健康者617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与健康人群生活行为习惯及基因多态性的差异,生活行为习惯包括控制体重、吸烟、饮酒、睡眠时间、体育锻炼、饮食健康,基因多态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和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纤维蛋白原(FGB)G(-455)A、内皮细胞-白细胞黏附分子(ELAM)ser128arg、细胞黏附分子-1(ICAM1)gly214ar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G(-308)A、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thr26asn。结果病例组患者617例中男性396例,女性221例;年龄37~64岁。健康对照组617人中男性396人,女性221人;年龄37~64岁。2组性别分布、平均年龄、舒张压和收缩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控制体重、吸烟、饮酒、睡眠时间、体育锻炼、饮食健康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FGB G(-455)A、ELAM ser128arg、ICAM1 gly214arg、TNFαG(-308)A、TNFβthr26asn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FGB G(-455)A、ELAM ser128arg、ICAM1 gly214arg、TNFαG(-308)A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TNFβthr26asn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具有遗传因素,与TNFβthr26asn多态性可能存在一定关联,寻求遗传病因学证据及建立良好生活行为习惯,如控制体重、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坚持体育锻炼和健康饮食等,有利于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中青年 健康人群 生活行为习惯 基因多态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