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修辞视界的“把字结构” 被引量:3
1
作者 徐桂梅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25-128,共4页
对外汉语教学是汉语研究的试金石。用这一试金石检验“把字结构”的研究,便可发现我们的许多认识尚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反映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则是教材和教师只讲“把字结构”的语法构成方式而回避为什么和在什... 对外汉语教学是汉语研究的试金石。用这一试金石检验“把字结构”的研究,便可发现我们的许多认识尚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反映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则是教材和教师只讲“把字结构”的语法构成方式而回避为什么和在什么语境下用该结构,学生只会造“把字句”,但在交流中回避使用该结构。从修辞的角度探讨操汉语的中国人创造和选择这一言语结构形式在文化、民族心理以及表达习惯等诸方面原因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把字结构 修辞 平衡美 结果强调 音韵美
下载PDF
母权,一种社会逻辑:母系氏族、经济渗透力、权力非持平和女性阴柔美建构历程 被引量:3
2
作者 谷继建 《晋阳学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3-118,共6页
我们一直承认父权、母权之分,但不同意母权被父权替代的首要决定因素是经济因素(仅限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及以前的社会形态),母权向父权社会更替的过程中起关键因素的当属生殖崇拜到生殖淡化或生殖转移,父权确立以后,经济的渗透力... 我们一直承认父权、母权之分,但不同意母权被父权替代的首要决定因素是经济因素(仅限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及以前的社会形态),母权向父权社会更替的过程中起关键因素的当属生殖崇拜到生殖淡化或生殖转移,父权确立以后,经济的渗透力才是关键因素,它造成父权、母权之间的权力非持平,这种不平衡逐渐形成一种社会逻辑结构,它一旦形成,很难改变目前母权低下的状况;再者,当所有综合因素起作用时,女性的阴柔美在长期的这种社会逻辑下形成了一种状态、一种美、一种心理结构,且不易改变。要改变父权对母权的优势地位,只有从经济渗透力对父权、母权权力非持平和对女性阴柔美建构历程的决定作用入手,以社会逻辑的内生性来构建父权、母权未来权力持平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权重建 社会逻辑内生 女性阴柔美 经济渗透力 权力非持平 均衡
下载PDF
美在和谐——经亨颐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的美学观照 被引量:2
3
作者 任为新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3期105-110,共6页
"美在和谐"的教育理念以辩证哲学为基础,以审美要素虽异质、对立而又可维持在某时空统一体为理想状态,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矛盾、多样性之协调为价值取向。经亨颐的学术思想、办学实践、艺术成就充分体现了这一... "美在和谐"的教育理念以辩证哲学为基础,以审美要素虽异质、对立而又可维持在某时空统一体为理想状态,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矛盾、多样性之协调为价值取向。经亨颐的学术思想、办学实践、艺术成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美学思想。他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春晖中学的教育活动,将"美在和谐"的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这对当下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诉求、对改变中小学美育滞后的现状有重大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经亨颐 卢梭 美在和谐 执两用中
下载PDF
阮籍、嵇康人格美的心理解读 被引量:2
4
作者 邵秋艳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26-29,共4页
阮籍、嵇康在追求精神解脱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不同的人格美,阮籍表现出一种悲苦沉郁之美,嵇康表现出一种悲壮清峻之美。文章从社会心理的角度解读阮籍、嵇康在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人格美,并结合有关的一些文化因素——哲学思潮、政... 阮籍、嵇康在追求精神解脱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不同的人格美,阮籍表现出一种悲苦沉郁之美,嵇康表现出一种悲壮清峻之美。文章从社会心理的角度解读阮籍、嵇康在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人格美,并结合有关的一些文化因素——哲学思潮、政治状态进行分析,以求对二者的悲剧人生及不同的人格美的产生原因、内在本质有一个较为客观全面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美 心理平衡 玄学
下载PDF
从空间形态角度对设计美的分类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黔 《设计艺术研究》 2014年第2期1-5,49,共6页
可以将设计美从空间形态的范畴划分成三个类型,即"大气"、"小巧"与"中和"。"大气"是指对象以大的体量使审美主体产生一种心灵震撼的审美形态;"小巧"是指对象以较小的体量和尺度、精... 可以将设计美从空间形态的范畴划分成三个类型,即"大气"、"小巧"与"中和"。"大气"是指对象以大的体量使审美主体产生一种心灵震撼的审美形态;"小巧"是指对象以较小的体量和尺度、精巧细密的工艺传达出一种能让人持久把玩、身心愉悦且轻松和谐的审美形态;"中和"是指对象以适中体量面世而可以让欣赏者产生一种物我和谐感的设计美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美 审美类型 大气 小巧 中和
下载PDF
浅析明清文人仕女画的感伤特点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冬 《德州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100-102,共3页
感伤的气氛,病态的形象是明清仕女画的重要特点,笔者认为原因有二画家借情感失意的女性寄托自己怀才不遇之感;柔弱,病态的女性形象因境遇的相似能够获得中下层边缘文人画家的认同。
关键词 仕女画 “美人香草” 心理平衡
下载PDF
论当代建筑空间内对称美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璐 辛卓暄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8年第6期56-58,共3页
对称手法普遍应用于各个领域,由于对称易于形成稳定结构的特性带来的平衡之美经久不衰,对称作为主流设计手法之一延续下来。而空间设计作为一门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学科,探索对称设计在其中的应用对当代建筑空间设计的多元化发展有着积极... 对称手法普遍应用于各个领域,由于对称易于形成稳定结构的特性带来的平衡之美经久不衰,对称作为主流设计手法之一延续下来。而空间设计作为一门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学科,探索对称设计在其中的应用对当代建筑空间设计的多元化发展有着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美 建筑空间设计 视觉平衡 不对称 艺术
原文传递
汉英回文(环)修辞格浅析
8
作者 纪苏娜 《琼州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138-139,158,共3页
本文对汉英回文(环)修辞格的相关问题加以论述。
关键词 汉英 回文(环) 平衡美
下载PDF
《红玫瑰与白玫瑰》的审美构建
9
作者 王帆英 《写作》 2022年第1期112-119,共8页
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留给读者摩登、精美、艳丽之感,这种感觉一方面来自显性的语言层面,作品刻画的独特女性美和掺杂在文本中的意境美,于“言不尽意”中引导读者想象而获得审美快感;另一方面来自文本隐性的内在结构层面,文本中... 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留给读者摩登、精美、艳丽之感,这种感觉一方面来自显性的语言层面,作品刻画的独特女性美和掺杂在文本中的意境美,于“言不尽意”中引导读者想象而获得审美快感;另一方面来自文本隐性的内在结构层面,文本中的角色相互对照,在角色内在矛盾的参照中建构出一种平衡和谐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玫瑰与白玫瑰》 女性美 意境 结构平衡
下载PDF
谈科技期刊版面设计的原则
10
作者 张文才 《唐山师专学报》 2000年第1期71-72,共2页
版面设计是期刊编辑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传播最新科研成果和科技信息载体的科技期刊同样应重视版面设计工作。科技期刊的版面设计要遵循实用、美观、平衡三个原则。
关键词 科技期刊 版面设计 设计原则 美观性原则
下载PDF
论医疗美容纠纷的消费者保护路径 被引量:8
11
作者 夏晓宇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21年第2期78-97,共20页
受传统医疗关系理论影响,医疗美容纠纷采用消费者保护路径存在理论障碍,司法实务中也出现了裁判结果冲突、法律适用分歧、获赔范围不一的情形。相较于一般的医疗行为,医疗美容行为在性质、目的、对象、定价、宣传、服务者能力、就医者... 受传统医疗关系理论影响,医疗美容纠纷采用消费者保护路径存在理论障碍,司法实务中也出现了裁判结果冲突、法律适用分歧、获赔范围不一的情形。相较于一般的医疗行为,医疗美容行为在性质、目的、对象、定价、宣传、服务者能力、就医者自主权等方面有显著差异,应当反映在法律适用上,不宜与一般的医疗行为相同对待。医疗美容服务是生活消费关系,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范围。医疗美容就医者处于弱者地位,将其纳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契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宗旨。此外,传统合同法和侵权责任法在过错认定、损害认定、赔偿范围、主体资格规则上不利于就医者。基于利益平衡,以及保护医疗美容就医者合法权益的现实需要,医疗美容纠纷存在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美容服务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利益平衡 诉讼路径
原文传递
美学语言学视域中的言语交际求美倾向 被引量:5
12
作者 罗迪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6年第3期36-39,共4页
以美学语言学为视域,人在言语交际过程中是按照美的规律来选择与使用语言,其突出特征在于言语交际的求美倾向。本文首先简要地分析交际意图在和谐全息机制的影响下如何让位于交际的终极目标即实现人体与交际系统的和谐全息,然后以美学... 以美学语言学为视域,人在言语交际过程中是按照美的规律来选择与使用语言,其突出特征在于言语交际的求美倾向。本文首先简要地分析交际意图在和谐全息机制的影响下如何让位于交际的终极目标即实现人体与交际系统的和谐全息,然后以美学语言学理论为视角,从言语交际在合作与表面“不合作”中、在维护礼貌中、在选择与使用间接言语中等三方面来考察它们所体现出来的求美倾向。求美倾向的内在表现是实现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心理动态平衡、体验真实生命与和谐全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求美倾向 美学语言学 动态平衡 和谐全息
下载PDF
汉字的线条美和结构和谐均衡美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苹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58-60,共3页
以甲古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为对象,从这五种汉字形体的演变谈起,着重论述了汉字作为一种方块表意文字所呈现出的变化多样的线条美,及其在结构上所追求的一种和谐均衡美。
关键词 汉字 演变 线条 结构和谐均衡美
下载PDF
形式美法则在针织面料设计中的运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卞小燕 郭熙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1-34,共4页
基于形式美对比法则、均衡法则、韵律法则的内涵及其在针织面料设计中的应用规律,从深浅、虚实、肌理、曲直、高低等视角选取典型案例对针织面料进行分析,得出针织面料在形式上具有的独特意趣与艺术价值,并探讨其形式美及审美意义。通... 基于形式美对比法则、均衡法则、韵律法则的内涵及其在针织面料设计中的应用规律,从深浅、虚实、肌理、曲直、高低等视角选取典型案例对针织面料进行分析,得出针织面料在形式上具有的独特意趣与艺术价值,并探讨其形式美及审美意义。通过分析针织技术与形式美法则之间的关联,探寻针织面料中形式美法则的作用及其基本规律与原理,以此指导针织面料的设计,为现代设计师灵活运用形式美法则进行艺术创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美法则 针织面料 对比 均衡 韵律
下载PDF
论禅宗美学与中国书法的内在理路之融通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佳兵 郑珮 《宜宾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53-56,共4页
关于禅宗和书法关系的研究,一般从禅宗和书法的相互影响去切入。本文尝试从另外一种角度,即禅宗美学的特质和中国书法艺术的内在理路的相通之处去研究。禅宗美学主要有四个特质:自由之美、空寂之美、圆融之美和顿悟之美,而这些在书法(... 关于禅宗和书法关系的研究,一般从禅宗和书法的相互影响去切入。本文尝试从另外一种角度,即禅宗美学的特质和中国书法艺术的内在理路的相通之处去研究。禅宗美学主要有四个特质:自由之美、空寂之美、圆融之美和顿悟之美,而这些在书法(无论是创作还是理论)的理路中都能找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美学 书法 理路 自由之美 空寂之美 国融之美 顿悟之美
下载PDF
论物理学的对称美与物理素质教育 被引量:1
16
作者 温坚 陈雪星 周善东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42-45,共4页
简述物理科学美的对称美的表现,讨论对称美与物理素质教育的关系,从物理学史的角度研究对称美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 物理科学美 对称美 素质教育
下载PDF
热力学的理论美
17
作者 陈雪星 温坚 周善东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51-56,共6页
从经典热力学的发展、经典热力学的理论结构和理论内容来分析其所蕴含的科学美感,在理论公式、定律、定理及物理意义和影响等方面进行讨论其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统一美、外在的形式美和内在的内涵美,并论述了热力学的审美在科学创造中... 从经典热力学的发展、经典热力学的理论结构和理论内容来分析其所蕴含的科学美感,在理论公式、定律、定理及物理意义和影响等方面进行讨论其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统一美、外在的形式美和内在的内涵美,并论述了热力学的审美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美 美感 对称美 和谐统一美 完整美
下载PDF
“忠、优、美”翻译原则和“体”“神”“表”平衡模式暨汉诗英译实例分析与评估 被引量:15
18
作者 黄俊雄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41,共7页
针对罗选民指出的“中国译界目前仍然没有科学方法可以评估译文”的问题,本文提出并定义“忠优美”的翻译原则和配套的可用于译文质量评估的“体神表”平衡模式,并对中国翻译名家的六个汉诗英译例子进行示范分析与评估。
关键词 “忠优美” “体神表” 平衡模式 译文质量分析与评估 汉诗英译
原文传递
绿色生态设计在农村小微水体改造中的应用研究
19
作者 梁冰怡 叶晨曦 +2 位作者 彭煜伦 郑丹萍 杨国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6期69-72,共4页
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路,以“打造美丽中国建设的浙江样板”为目标,深入实施“五水共治”,利用绿色生态技术进行小微水体改造,构建乡村小型人工湿地,用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以及维持农村水体生态生物多样性,是实现美丽... 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路,以“打造美丽中国建设的浙江样板”为目标,深入实施“五水共治”,利用绿色生态技术进行小微水体改造,构建乡村小型人工湿地,用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以及维持农村水体生态生物多样性,是实现美丽乡村的重要保障。该文对乡村小型人工湿地的构建、小微水体缓冲带构建模式、小微水体人工湿地水生植物的筛选原则及小微水体景观模式进行总结,希望能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生态技术在小微水体污染治理中的价值和潜力,并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生态 小微水体 美丽乡村 污水治理 生态平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