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金属粉末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宇农 何建军 龙小兵 《粉末冶金工业》 CAS 2004年第1期34-39,共6页
纳米金属粒子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材料以其独特的性质 ,在现代工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而受到人们的青睐。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纳米金属粒子研究发展情况 ,包括纳米金属粒子的基本效应、表征、应用、制备、表面改性等方面 。
关键词 金属粉末 纳米粉末 表面改性 表征 制备 研究进展 功能材料
下载PDF
金属纳米粒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宇农 何建军 龙小兵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5-50,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金属纳米粒子研究发展情况,包括金属纳米粒子的基本效应、表征、应用、制备、表面改性等方面,并对其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金属纳米粒子 基本效应 表征 应用 制备 表面改性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低相对分子质量硫酸软骨素的制备及其性质 被引量:8
3
作者 史敏娟 熊双丽 +1 位作者 王莹莹 姚小蕾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88-1092,共5页
以过氧化氢+铜离子(Ⅱ)体系自由基法降解制备了低相对分子质量(简称分子量,下同)硫酸软骨素,并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原子力显微镜进行了结构表征和物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铜离子催化氧化降解后硫酸软骨素重均分子量从56 596降到6 9... 以过氧化氢+铜离子(Ⅱ)体系自由基法降解制备了低相对分子质量(简称分子量,下同)硫酸软骨素,并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原子力显微镜进行了结构表征和物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铜离子催化氧化降解后硫酸软骨素重均分子量从56 596降到6 906,己糖醛酸、氨基己糖及硫酸根等主要成分变化不大,差异不显著,降解前后热分解特性一致。原子力显微镜分析发现,降解前后硫酸软骨素在水中均以多股螺旋棒状形式存在,降解过程中,螺旋链部分断裂。结合红外光谱图,可以推测自由基引起的降解主要是造成硫酸软骨素二糖间β-1,4糖苷键断裂,而对β-1,3糖苷键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量硫酸软骨素 制备 基本性质 结构表征 医药与日化原料
下载PDF
驴乳粉蛋白的特性、结构与组成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樊雨梅 帖航 +4 位作者 解晓 史传超 周广运 苏宁 廖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21-227,共7页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圆二色谱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研究德州驴乳粉蛋白质的性质、结构和组成,为德州驴乳的深层次开发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驴乳粉蛋白质量分数为16.10%,等电点均匀分布在4.5~6.5之...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圆二色谱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研究德州驴乳粉蛋白质的性质、结构和组成,为德州驴乳的深层次开发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驴乳粉蛋白质量分数为16.10%,等电点均匀分布在4.5~6.5之间,分子质量主要集中在10~20 kDa和53~78 kDa的乳清蛋白区域,以及28~36 kDa酪蛋白区域。通过与马科蛋白图库进行对比,检索出386种可识别的蛋白,其中有139种蛋白首次在驴乳中发现,为揭示驴乳的生理功效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驴乳粉 基本特性 结构表征 蛋白质组分
下载PDF
三明炼钢粉尘的基本物性及酸浸回收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徐瑞 杨丽梅 +1 位作者 黄松涛 徐政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8-54,共7页
采用化学分析、XRD、湿式筛分、显微镜观察、SEMEDS等方法系统研究了三明炼钢粉尘的元素组成、粒度分布、物相、表面形貌及元素分布等基本物性;并进行其酸性浸出条件实验,考察了初始酸浓度、MnO2加入量、温度、浸出时间等因素对矿浆终... 采用化学分析、XRD、湿式筛分、显微镜观察、SEMEDS等方法系统研究了三明炼钢粉尘的元素组成、粒度分布、物相、表面形貌及元素分布等基本物性;并进行其酸性浸出条件实验,考察了初始酸浓度、MnO2加入量、温度、浸出时间等因素对矿浆终点pH值、过滤性能及Zn,Fe,SiO2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初始酸浓度26.6g/L、加MnO20.4g、浸出120min后,矿浆pH=3.5~3.7,粉尘中Zn的浸出率达98%,而Fe和SiO2浸出率分别为0.22%和9%,且矿浆的过滤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钢粉尘 物性分析 酸性浸出 ZN
原文传递
有机硅水泥水化作用及基本性能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冯博文 刘杰胜 +2 位作者 陈耀华 付弯弯 谭晓明 《有机硅材料》 CAS 2022年第2期5-11,共7页
将硅烷偶联剂引入水泥浆,通过流动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孔隙率和水化程度实验,研究有机硅对水泥浆水化反应的影响。同时,利用氮吸附实验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水泥浆微观结构表征。实验表明:有机硅的引入能改善水泥浆的... 将硅烷偶联剂引入水泥浆,通过流动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孔隙率和水化程度实验,研究有机硅对水泥浆水化反应的影响。同时,利用氮吸附实验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水泥浆微观结构表征。实验表明:有机硅的引入能改善水泥浆的流动性、延长凝结时间、提高孔隙率、降低水化程度以及标准稠度用水量。同时,氮吸附实验和SEM揭示了改性水泥水化作用以及宏微观性能之间的影响关系:有机硅的引入促进水泥中孔隙的生成,并致使吸收更多氮气,SEM印证了这一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 基本性能 孔隙率 水化程度 微观表征
下载PDF
一类非正性Lupas-Kantorovich型算子的点态逼近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林鹭 陈文忠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15-321,共7页
利用Polya基函数系和三对角线无穷方阵,构造一类非正性Lupas-Kantorovich型算子,并给出其点态逼近特征.
关键词 基函数 无穷方阵 L-P型算子 逼近特征
下载PDF
聚合物共混体系界面层厚度的表征方法
8
作者 陈绪煌 陈新泰 +2 位作者 龙鹏 黄碧伟 张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5-118,共4页
聚合物共混体系的界面层厚度取决于聚合物分子相互扩散的程度,与两相体系的相容性、微相分离程度、分子量及其分布有关。界面层厚度的结构表征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精确的测量聚合物界面层厚度,对研究多相聚合物的性能有着重要意义。文... 聚合物共混体系的界面层厚度取决于聚合物分子相互扩散的程度,与两相体系的相容性、微相分离程度、分子量及其分布有关。界面层厚度的结构表征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精确的测量聚合物界面层厚度,对研究多相聚合物的性能有着重要意义。文中介绍了界面层厚度测量的基本原理和表征方法,这些测定方法是:小角X散射法、小角激光散射法和椭圆偏振法三种,列出了每种方法的理论计算公式,对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进行了简单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层 力学性能 基本原理 表征方法
下载PDF
学校教学世界失衡的基本表征研究
9
作者 茹红忠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80-184,共5页
教学均衡的提出来自于对失衡的教学现状的忧虑,因此,对学校系统内部教学失衡现象的考察是研究的起点。如果说外延性的教育失衡是物质层面的条件性失衡,那么内涵型的教学失衡则是人这个主体层面的实践性失衡。教学失衡的基本表征体现在... 教学均衡的提出来自于对失衡的教学现状的忧虑,因此,对学校系统内部教学失衡现象的考察是研究的起点。如果说外延性的教育失衡是物质层面的条件性失衡,那么内涵型的教学失衡则是人这个主体层面的实践性失衡。教学失衡的基本表征体现在教学资源的分配、教学实践的追求、教学主体的行为、教学组织形式四个方面,它们构成了失衡的教学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失衡 基本表征 教学资源 教学实践 教学主体行为 教学组织形式
下载PDF
超声改善国槐叶纤维对碱性品红的吸附行为
10
作者 陈莉 李新 杨林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7207-7212,共6页
为改善国槐叶纤维的功能特性,经超声波辅助酸处理的不溶性膳食纤维进行改性处理,用以提高对碱性品红的吸附能力。考察了改性国槐叶对碱性品红的影响因素,进一步二次回归正交旋转优化得碱性品红溶液浓度200 mg/L、吸附时间130 min、加入... 为改善国槐叶纤维的功能特性,经超声波辅助酸处理的不溶性膳食纤维进行改性处理,用以提高对碱性品红的吸附能力。考察了改性国槐叶对碱性品红的影响因素,进一步二次回归正交旋转优化得碱性品红溶液浓度200 mg/L、吸附时间130 min、加入量1.2 g时有最大吸附率99.06%,实测98.53%。BET及SEM分析可知,改性后表面褶皱加剧且比表面积大,孔道效应易发挥,有助于吸附进行;EDS及FTIR分析得,吸附过程中多是羟基、羧基等起作用且有离子交换;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及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说明其吸附过程是以化学吸附为主的多活性位点吸附;改性国槐叶的去除率在1%水平上极显著地优于活性炭、大孔树脂和硅藻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国槐叶 碱性品红 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结构表征 吸附机制
原文传递
基于超分子化学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方法探讨(1)中药归经 被引量:31
11
作者 贺福元 邓凯文 +4 位作者 杨岩涛 周逸群 石继连 刘文龙 唐宇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624-1629,共6页
在超分子化学对中医药基本理论特殊影响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中药归经的历史沿革、中药生物体的自然本源,阐述中药成分群与人体经络脏腑的超分子"印迹模板"空穴通道结构自主作用的普遍规律:作为天然超分子"印迹模板&q... 在超分子化学对中医药基本理论特殊影响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中药归经的历史沿革、中药生物体的自然本源,阐述中药成分群与人体经络脏腑的超分子"印迹模板"空穴通道结构自主作用的普遍规律:作为天然超分子"印迹模板"聚集体的中药,进入人体后,必然寻找到与自身"印迹模板"相吻合的人体经络脏腑的超分子主体发生自识别、自组织、自组装与自复制作用,从而产生针对经络脏腑的特异性药效,宏观上表现出中药归经现象。这种作用规律可采用体外、体内实验方法进行研究,体外方法主要采用超分子化学结构分析、动力学与热力学参数测算方法;体内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客体成分分布、谱效动力学参数、网络谱效动力学参数分析方法,其中穴药法能化简超分子主客体关系的研究。因此,中药归经是揭示自然界生物体主客体大小分子按"印迹模板"相互交流的普遍规律,是阐明中医药理论物质基础的第一道屏障,是实现中医药基础理论现代化的突破口,在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超分子化学 归经 中医药基础理论 物质基础 气析 中药药理学 中医药现代化 经络脏腑 数理特征化 子拓扑学 分子连接性指数
原文传递
碱性离子液体催化的Claisen-Schmidt缩合反应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媛媛 宫欣欣 戴立益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470-1473,共4页
合成了6种以N-甲基咪唑为基体的碱性离子液体,以其作为催化剂,在无溶剂条件下,成功催化了Claisen-Schmidt缩合反应.采用Hammett指示剂法对碱性离子液体的碱性强度和碱量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此系列碱性离子液体对Claisen-Schmidt缩合... 合成了6种以N-甲基咪唑为基体的碱性离子液体,以其作为催化剂,在无溶剂条件下,成功催化了Claisen-Schmidt缩合反应.采用Hammett指示剂法对碱性离子液体的碱性强度和碱量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此系列碱性离子液体对Claisen-Schmidt缩合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反应条件温和,产物产率较高,离子液体经简单处理后可多次循环使用,催化活性未见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离子液体 Claisen—Schmidt缩合反应 碱性表征 催化
下载PDF
碳化法制备碱式碳酸锌过程的热力学分析及其产物表征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保平 张金龙 +1 位作者 唐谟堂 杨声海 《湿法冶金》 CAS 2005年第4期199-202,共4页
分析了碳化法制备碱式碳酸锌过程的热力学,并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锌以ZnCO3·2Zn(OH)2·H2O形式析出,片状,平均粒径在1 μm左右,分解温度在150~300 ℃范围内,分解时直接放出CO2和H2O,没有中间过程.
关键词 碱式碳酸锌 热力学分析 表征
下载PDF
制备参数对碱式碳酸铜形成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吴永娟 赵大洲 +3 位作者 费菲 李飒英 王福民 刘忠文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28-33,共6页
采用IR、XRD、SEM、摄相等技术详细研究了以碳酸钠和硫酸铜为反应原料,2者的物质的量之比、反应温度、溶液pH、原料滴加顺序和滴加速度等参数对碱式碳酸铜(Cu2 (OH)2CO3)形成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2CO3与Cu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采用IR、XRD、SEM、摄相等技术详细研究了以碳酸钠和硫酸铜为反应原料,2者的物质的量之比、反应温度、溶液pH、原料滴加顺序和滴加速度等参数对碱式碳酸铜(Cu2 (OH)2CO3)形成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2CO3与Cu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1.4、温度328~353 K、以CuSO4滴入Na2 CO3溶液(正滴,滴速2.0 mL/min)时可以得到浅绿色Cu2(OH)2CO3,反应体系的最终pH为8.90~9.15.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控制、原料滴加顺序及滴加速度对生成产品物相有重要的影响.当溶液pH控制为7时可以得到Cu2(OH)2CO3.当溶液控制pH为8~9时得不到Cu2(OH)2CO3.在与正滴顺序相反的情况下,即将Na2CO3滴入Cu-SO4溶液、滴速为2.0 mL/min得不到Cu2(OH)2CO3,但当Na2CO3滴加速度降为0.5 mL/min可得到纯相Cu2(OH)2C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式碳酸铜 制备 表征 机理
下载PDF
基于基元模型的产品使用方式表征与重构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明 薛澄岐 汤文成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92-997,共6页
为了满足工业产品安全、舒适、高效的人机交互目标和以人为本的可用性要求,提出基于基元模型的产品使用方式创新设计方法.针对产品使用方式的时间性、空间性等特点,运用可拓学理论,构建基于事元的使用方式的基元模型,研究行为过程的动... 为了满足工业产品安全、舒适、高效的人机交互目标和以人为本的可用性要求,提出基于基元模型的产品使用方式创新设计方法.针对产品使用方式的时间性、空间性等特点,运用可拓学理论,构建基于事元的使用方式的基元模型,研究行为过程的动态规律和转换机制,形式化表征基于时间和空间的产品交互行为序列和行为动作,并采用置换、聚分、增删、扩缩等规则对其予以重构,从而实现产品使用方式的改良和优化.最后以手机转型设计为例,采用增重构得到8种具有代表性的手机使用方式创新方案,由其衍生的产品形态满足设计要求和目标,从而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实用性和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元模型 使用方式 表征 重构 产品设计
下载PDF
页岩油中碱性氮化物对催化裂化反应的阻滞作用及其结构表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楠 王斌 +1 位作者 杨朝合 陈小博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6,共6页
通过以不同浓度盐酸对页岩油中的碱性氮化物进行分离及定量添加碱氮模型化合物的方法,辅以高分辨质谱对不同样品中碱性氮化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页岩油中碱性氮化物对其裂化反应的阻滞作用。结果表明:页岩油中碱性氮化物主要为带烷... 通过以不同浓度盐酸对页岩油中的碱性氮化物进行分离及定量添加碱氮模型化合物的方法,辅以高分辨质谱对不同样品中碱性氮化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页岩油中碱性氮化物对其裂化反应的阻滞作用。结果表明:页岩油中碱性氮化物主要为带烷基侧链的吡啶、环烷基吡啶,而且盐酸浓度越高,所富集出的碱性氮化物类型越多;碱性氮化物的去除有利于页岩油催化裂化反应的发生,且除含量外,碱性氮化物的结构对页岩油裂化过程也存在较大的影响,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缩合程度越高的碱性氮化物越不利于页岩油催化裂化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催化裂化 碱性氮化物 结构表征
下载PDF
碱式钒酸铜粉体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
17
作者 尹贻彬 邵鑫 +2 位作者 刘艳青 郭允锋 崔瑞婷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1期35-37,共3页
以原钒酸钠和硝酸铜为原料,醋酸钠为添加剂,采用水热与模板法结合的方法较短时间内制备出了六角形碱式钒酸铜微纳米结构,研究了醋酸钠的加入量、水热时间对碱式钒酸铜制备的影响.利用XRD衍射仪表征碱式钒酸铜的晶型结构,采用SEM观察其... 以原钒酸钠和硝酸铜为原料,醋酸钠为添加剂,采用水热与模板法结合的方法较短时间内制备出了六角形碱式钒酸铜微纳米结构,研究了醋酸钠的加入量、水热时间对碱式钒酸铜制备的影响.利用XRD衍射仪表征碱式钒酸铜的晶型结构,采用SEM观察其形貌特征.结果表明,醋酸钠的加入对碱式钒酸铜微纳米结构的生长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在180℃下反应8h左右得到了六角形的碱式钒酸铜微观形貌,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碱式钒酸铜以六角形中心为轴向各个方向生长,直至多角形晶体解离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式钒酸铜 制备 表征
下载PDF
从历史演化看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 被引量:1
18
作者 汪锋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6-142,共7页
先秦汉语的语素组合都具有递归性,语素即为基本结构单位;现代汉语中的语素组合既有递归性的,也有非递归性的,后一类组合中的语素不是基本结构单位,只是基本结构单位的组成成分。从历史演化的角度看,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的构成层次发生了... 先秦汉语的语素组合都具有递归性,语素即为基本结构单位;现代汉语中的语素组合既有递归性的,也有非递归性的,后一类组合中的语素不是基本结构单位,只是基本结构单位的组成成分。从历史演化的角度看,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的构成层次发生了变化,由单层发展为双层,在这一变化中,"一个字·一个音节·一个概念"的强势关联制约着整个语法格局的形成,通过字化现象和用字策略表现出来。英语等其他多音节语言常用的"增音节策略"在汉语中不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递归性 基本结构单位 用字策略 增音节策略 字化
原文传递
SDBS含量对碱式氯化镁晶须的影响及其表征
19
作者 郭子超 司伟 丁超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期12-14,共3页
以氯化镁、氨水、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原料,采用液相沉淀法,考察SDBS的含量对产物形貌及物相结构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选区电子衍射、能谱分析等表征手段,证实添加1 mL、0.05 mol/L的SDBS后,可获得碱式氯... 以氯化镁、氨水、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原料,采用液相沉淀法,考察SDBS的含量对产物形貌及物相结构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选区电子衍射、能谱分析等表征手段,证实添加1 mL、0.05 mol/L的SDBS后,可获得碱式氯化镁为主晶相的晶须,其直径50~100 nm,长度5~10μm。晶须表面平直光滑,为单晶结构。当SDBS添加量增大后,反而会在颗粒表面形成胶束状结构,不利于晶须的生成。对该碱式氯化镁晶须进行乙二胺水热处理,可获得自组装结构的纯相六方片状氧化镁,其形貌规则,尺寸均一,厚度约25 nm,直径约300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BS 碱式氯化镁 晶须 表征 自组装
下载PDF
碱性橙Ⅱ-D_5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仲杰 卢伟京 +3 位作者 孙雯 卢浩 颜章伟 江浙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3-85,共3页
以苯胺-D5为前体,经重氮化后和间苯二胺偶合,然后高温转位得到标题化合物。按消耗的苯胺-D5计算,其收率为75.8%。产品结构经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等表征确定,纯度99.2%,氘同位素丰度99.1 atom%D,可作为食品安全领域检测用内标试剂。
关键词 同位素标记 碱性橙Ⅱ-D5 表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