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被引量:17
1
作者 任自文 《天津医药》 CAS 2016年第8期932-934,共3页
心律失常种类繁多,十分常见,临床中常将其分为缓慢和快速心律失常两大类,每类各有其共同的治疗原则。对于缓慢心律失常,迄今尚无可长期应用的有效口服药,起搏器依然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措施。目前,导管消融已经应用到几乎每种类型的快速心... 心律失常种类繁多,十分常见,临床中常将其分为缓慢和快速心律失常两大类,每类各有其共同的治疗原则。对于缓慢心律失常,迄今尚无可长期应用的有效口服药,起搏器依然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措施。目前,导管消融已经应用到几乎每种类型的快速心律失常。由于治疗效果满意,导管消融是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心房扑动的首选治疗措施。而对于其他类型的快速心律失常,特别是心房颤动和各种类型的过早搏动(早搏),大部分患者仍然接受药物治疗。胺碘酮、普罗帕酮、索他洛尔和美西律是我国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本文概述了这些常见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治疗原则及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性 抗心律失常药 药物疗法 快速心律失常 缓慢心律失常 心房颤动 过早搏动 胺碘酮
下载PDF
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初始房性早搏指数的节律机制及意义探讨 被引量:7
2
作者 杨亚莉 刘文通 +2 位作者 向晋涛 叶丽娟 陈元秀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1年第2期134-138,共5页
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发作初始房性早搏(简称房早)指数(I)的节律机制及意义。方法先期从8000多份动态心电图中建立了阵发性房颤病例及与之相匹配的对照病例数据库各61例。以此数据为基础,对照组中病例数不变,在61例阵发性... 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发作初始房性早搏(简称房早)指数(I)的节律机制及意义。方法先期从8000多份动态心电图中建立了阵发性房颤病例及与之相匹配的对照病例数据库各61例。以此数据为基础,对照组中病例数不变,在61例阵发性房颤中增加一些病例(从新增的2000多份病例中寻找),作为本研究的对象。入选标准:房早诱发阵发性房颤之前的两个基础心搏为窦性P波,以便计算I值(房早联律间期/房早之前的窦性PP间期),除外房早二、三联律和房早未下传、P波不清楚的病例。采用时间RR间期散点图逆向出房早诱发的房颤片段心电图,截屏并以JPG格式保留,采用Windows照片放大器阅读心电图,计算I值。用目测法测量房颤发作之前窦性节律的QT间期,并采用Hodges和QTcMod公式计算QTc间期。结果入选阵发性房颤52例(房颤组),对照组51例。房颤组I值为0.475±0.088;I值>0.5,26例(男16例,女10例),I值<0.5,26例(男17例,女9例)。房颤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心率、QT间期以及QTc间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与I>0.5亚组比较,I<0.5亚组的心率明显减慢[(56±10)次/分vs(75±10)次/分];QT间期明显延长[Ⅱ导联:(447±59)ms vs(410±50)ms;V2导联:(440±57)ms vs(402±54)ms;P均<0.05];而校正的QTc间期,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I>0.5亚组中房早发生在前一窦性心搏T波之后;I<0.5亚组中房早表现为P on T现象。结论不同的早搏指数引起的房颤其发生的节律机制不同,可能分别对应于"迷走"和"交感"性房颤;故其处理策略应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阵发性心房颤动 房性早搏 早搏指数
原文传递
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的启始节律特征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丁世芳 向晋涛 杨伶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3年第2期115-121,共7页
目的观察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发作的启始节律特征。方法由动态心电图(Cardio Trak动态分析软件,杭州百慧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记录,并由时间RR间期(t-RR)散点图及相应心电图确诊为阵发性房颤的14例患者,再通过t-RR散点图及逆向技术追... 目的观察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发作的启始节律特征。方法由动态心电图(Cardio Trak动态分析软件,杭州百慧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记录,并由时间RR间期(t-RR)散点图及相应心电图确诊为阵发性房颤的14例患者,再通过t-RR散点图及逆向技术追溯出相应房颤启始节律的诊断心电图,采用手工测定的方法,测定房颤启始前的5个波形,4个心动周期,计算早搏指数[房性早搏(简称房早)联律间期÷其前面的一房性心动周期长度],分析房颤的启始节律特征。在5个波形中,S表示窦性心房波,P示房早波,P'示第2个房早波,P1为异位心房波。结果 14例共发生45次阵发性房颤;其中①以S→S→S→S→P方式(窦性房波基础上)26次,占57.8%;②以P→S→P→S→P或S→S→P→S→P方式(房早二联律)10次,占22.2%;③以P→S→S→S→P或S→P→S→S→P或P→P→S→S→P方式(不纯性窦性房波基础上)7次,占15.6%;④以P1→P1→P1→P1→P方式(房性心动过速)2次,占4.4%。在①中,I<0.5(n=19)者有短长短周期现象,I>0.5(n=7)者有房波频率增快趋势,是另外因素(联律间期较短,P'波、房性并行心律)辅助诱发了房颤。在②中系房早二联律造成了短长短现象,使I<0.5,房早诱发了房颤。在③中存在房波频率快→慢→快的变化,即使I>0.5,亦能发生房颤。在④中房早终止房性心动过速时发生了房颤。结论不同启始节律的房早诱发房颤的房波发生的性质不同,其基础房波的变化慢快也不一致,此决定了其房颤节律启始控制的方法也应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房颤动 启始节律 房性早搏 联律间期
下载PDF
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周炳炎 高春梅 秦永文 《心电学杂志》 2005年第2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阵发性心房颤动诊断和疗效判断的意义。方法分析78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和80例对照组的24h动态心电图。统计单个期前收缩总数、心房颤动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心房颤动相关的偶联间期、非心房颤动患者房性期前收缩的...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阵发性心房颤动诊断和疗效判断的意义。方法分析78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和80例对照组的24h动态心电图。统计单个期前收缩总数、心房颤动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心房颤动相关的偶联间期、非心房颤动患者房性期前收缩的偶联间期及24h房性期前收缩总数。结果心房颤动组:共发作33314阵心房颤动,其中36例11173阵发生在8∶00至22∶00,74例22141阵发生在22∶00至8∶00。平均24h房性期前收缩8242±1245个,心房颤动456±122阵。诱发心房颤动的,17例为单一房性期前收缩的偶联间期,33例为两种房性期前收缩的偶联间期,28例为两种以上房性期前收缩的偶联间期。发作前与发作相关的房性期前收缩偶联间期为0.429±0.089s,54例房性期前收缩伴心室内差异性传导,平均心率175±41次/min,64例6284阵心房颤动时伴有心悸、胸闷等症状,而69例27026阵发作时前无明显症状。对照组无心房颤动发生,35例有短阵房性心动过速,24例有频发房性期前收缩,56例有偶发房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偶联间期0.633±0.014s,明显长于心房颤动组发作前与心房颤动相关的房性期前收缩及未下传的房性期前收缩偶联间期(P<0.01)。结论动态心电图监测是阵发性心房颤动诊断和疗效评价方面可靠、高效、重复性好的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心房颤动 动态心电图分析 房性期前收缩 24h动态心电图 心室内差异性传导 短阵房性心动过速 心房颤动患者 偶联间期 动态心电图监测 疗效判断 方法分析 持续时间 平均心率 检查手段 对照组 发作前 相关 min 发作时
下载PDF
房性早搏诱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动态心电图特征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曾小丰 高汉华 刘遂欢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6期232-234,共3页
目的 探讨房性早搏诱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动态心电图特征分析.?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房性早搏患者184例,所有患者给予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 发生阵发性心房颤动92例,发生率为50%;心房颤动患者房性早搏前周期... 目的 探讨房性早搏诱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动态心电图特征分析.?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房性早搏患者184例,所有患者给予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 发生阵发性心房颤动92例,发生率为50%;心房颤动患者房性早搏前周期(815.65±80.66)ms明显长于未诱发房颤患者(700.54±70.21)ms,心房颤动患者房性早搏联律间期(331.45±30.23)ms明显短于未诱发房颤患者(500.45±51.64)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房性早搏前120s的房性早搏频率明显高于未诱发房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2例心房颤动患者中有50例不适感,有不适感的患者平均房颤持续时间(44.21±1.23)s、房颤时平均心室率(145.65±10.64)bpm明显高于无不适感的患者(22.31±2.65)s、(112.31±12.58)bp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检测能够有效检查房性早搏患者的阵发性心房颤动,且房性早搏前周期、房性早搏联律间期和房性早搏前120s的房性早搏频率具有明显特征,心室率快,持续时间长的房颤患者不适感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房性早搏 阵发性心房颤动 房性早搏联律间期
下载PDF
心电散点图在交界性早搏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6
作者 孙星星 朱映红 +1 位作者 景永明 杜琼颍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8年第2期97-101,110,共6页
目的探讨心电散点图在交界性早搏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两例分别误诊为频发房性早搏(房早)及成对房早的动态心电图病例,分析其散点图特征,并结合逆向技术修正诊断结论。结果一例心电散点图符合频发室性早搏(室早)的散点图特征,另一例... 目的探讨心电散点图在交界性早搏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两例分别误诊为频发房性早搏(房早)及成对房早的动态心电图病例,分析其散点图特征,并结合逆向技术修正诊断结论。结果一例心电散点图符合频发室性早搏(室早)的散点图特征,另一例符合室性并行心律伴插入性室早的散点图特征。结合逆向技术,将原诊断分别修正为频发交界性早搏和插入性交界性早搏。结论交界性早搏的心电散点图特征类似于频发室早的散点图特征,而插入性交界性早搏的心电散点图特征类似于插入性室早的散点图特征。心电散点图是快速鉴别交界性早搏与房早的"秘密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散点图 交界性早搏 房性早搏 插入性早搏 并行心律 动态心电图
下载PDF
心房晚电位预测老年人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李郁 严静 +3 位作者 虞意华 任爱华 谢海宝 金宏义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心房晚电位预测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价值。方法:以P波触发体表信号平均心电图记录技术测试55例老年人(正常组),35例有单发房性早搏者(房早组)及5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房颤组)的心房晚电位(包括滤波后P波时限,P波终末20 ms、30 m... 目的:探讨心房晚电位预测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价值。方法:以P波触发体表信号平均心电图记录技术测试55例老年人(正常组),35例有单发房性早搏者(房早组)及5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房颤组)的心房晚电位(包括滤波后P波时限,P波终末20 ms、30 ms、40 ms的电压均方根值)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滤波后P波时限:较之正常组与房早组,房颤组的显著延长(P<0.01),正常组与房早组无显著差异(P>0.05)。P波终末20 ms电压均方根值:正常组为(5.89±2.07)μV,房早组为(5.03±2.04)μV,房颤组为(3.96±1.80)μV,较之正常组与房早组,房颤组的显著降低(P<0.01,P<0.05),正常组与房早组无显著差异(P>0.05);P波终末30 ms电压均方根值:较之正常组、房早组,房颤组的显著降低(P<0.01.P<0.05).房早组亦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P波触发体表信号平均心电图记录心房晚电位可作为预测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一个快速、无创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正常 阵发性心房颤动 房早 心电图 P波 体表 无创性 记录技术 患者
下载PDF
对心房颤动以外的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的认识
8
作者 廖欢燕 程思源 +8 位作者 韩宇臣 李琰 李峰 汪雪松 牛海涛 卢喜烈 李自成 姚焰 郭军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58-165,共8页
过去临床普遍认为,房性早搏(简称房早)、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等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以外的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并无重要临床意义。但近年来,随着检测手段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发现,房早、房速等除房颤以外的心房异位活动与脑... 过去临床普遍认为,房性早搏(简称房早)、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等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以外的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并无重要临床意义。但近年来,随着检测手段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发现,房早、房速等除房颤以外的心房异位活动与脑卒中的风险相关,并可能进一步导致死亡率升高。同时,此类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次数与房颤、缺血性脑卒中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其机制可能与亚临床心房心肌病的介导作用有关。对该类心律失常的临床临界值和室上异位活动,目前仍无明确定义。因此,通过动态心电图等手段、遵循规范化流程,对房颤以外的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进行规律检测和处理至关重要。本文介绍此类房性心律失常与心源性脑卒中的关系,以及对此类心律失常的检测在心源性脑卒中评估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性早搏 房性心动过速 心房心肌病 心源性脑卒中
下载PDF
阵发性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后早期房性早搏负荷对房颤晚期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程烨 陶海龙 +7 位作者 王丹 尹倩 孟哲 辜和平 赵江涛 朱揆 和银行 颜小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9期3471-3474,共4页
目的探讨阵发性房颤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术后早期房性早搏负荷对房颤晚期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其术后第2天房性早搏负荷。术后3个... 目的探讨阵发性房颤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术后早期房性早搏负荷对房颤晚期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其术后第2天房性早搏负荷。术后3个月开始随访,将房颤晚期复发者纳入复发组(19例),余纳入未复发组(79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2天房性早搏负荷与术后晚期复发的关系。结果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患者术后第2天房性早搏负荷分别为1 327(169,5 508)、221(38,1 287)个/d,复发组患者房性早搏负荷大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房性早搏负荷≥816个/d是预测房颤晚期复发的切点,ROC曲线下面积为0.697(95%CI:0.562~0.831,P<0.05)。结论导管射频消融术后房性早搏负荷与房颤的晚期复发有关,房性早搏负荷≥816个/d时,房颤复发的可能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房颤 房性早搏 期前收缩 导管射频消融术
下载PDF
宁心汤治疗心律失常频发房性早搏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煜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8期133-136,共4页
目的 研究自拟宁心汤联合西药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倍他乐克)对心律失常频发房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到吉林工商学院校医院进行治疗的心律失常频发房性早搏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 目的 研究自拟宁心汤联合西药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倍他乐克)对心律失常频发房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到吉林工商学院校医院进行治疗的心律失常频发房性早搏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宁心汤。8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的变化和心电图、血常规等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对不良反应等进行观察。结果 经过1个疗程之后,治疗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3.3%(28/30),优于对照组的76.7%(23/30)。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3.3%(25/3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6.7%(20/30)(P<0.05);治疗组动态心电图早搏总有效率为76.7%(23/30),高于对照组的53.3%(16/30)。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73.3%(22/30),高于对照组的40.0%(12/30)(P<0.05)。治疗组在改善患者出现的情绪抑郁、胸胁或少腹胀痛、善太息等肝郁气滞的症状积分方面,积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离子指标和用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自拟宁心汤联合西药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心律失常频发房性早搏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悸 心律失常 房性早搏 肝郁气滞证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宁心汤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对老年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诊断效果
11
作者 金林林 邹菲菲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6期31-33,共3页
目的探究存在心律失常、心肌缺血问题的老年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经过动态心电图检查后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老年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时间段为2022年1月至2024年2月,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各43例,分别接受常规心电图... 目的探究存在心律失常、心肌缺血问题的老年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经过动态心电图检查后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老年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时间段为2022年1月至2024年2月,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各43例,分别接受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诊断。结果观察组的心房颤动、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以及心肌缺血检出率更高(P<0.05);观察组的临床诊断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运用动态心电图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准确检测出所存在的心律失常、心肌缺血问题,进而提高临床诊断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动态心电图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心律失常 心房颤动 房性早搏
下载PDF
健心平律丸治疗糖尿病心肌病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文妍 彭少林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0年第5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健心平律丸对糖尿病心肌病心律失常患者心律失常类型及发生率的影响,观察临床疗效,以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深圳市中医院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糖尿病心肌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 目的探讨健心平律丸对糖尿病心肌病心律失常患者心律失常类型及发生率的影响,观察临床疗效,以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深圳市中医院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糖尿病心肌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心平律丸(深圳市中医院院内制剂)6g/次,3次/d,两组均治疗60 d为1个疗程。观测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电图机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心律失常类型及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次数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最快心率、最慢心率、RR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传导阻滞、室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P<0.05),心动过速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心平律丸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心肌病患者的心律失常,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临床疗效良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病 健心平律丸 心律失常发生率 临床疗效 房性早搏 室性早搏 糖尿病 心率
下载PDF
心电散点图分析技巧之散点漂移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景永明 张芳芳 李世锋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2年第1期32-36,共5页
长周期的出现使原有的心律失常散点图复杂化,而散点漂移法是破解此类病例的"秘密武器"。长周期相关的特征点集与无长周期的同名特征点集有相似性,相当于由后者"漂移"而来。Lorenz散点图的漂移规律:前周期延长向右移... 长周期的出现使原有的心律失常散点图复杂化,而散点漂移法是破解此类病例的"秘密武器"。长周期相关的特征点集与无长周期的同名特征点集有相似性,相当于由后者"漂移"而来。Lorenz散点图的漂移规律:前周期延长向右移,后周期延长向上移,前后均延长右上移。差值散点图的漂移规律:前周期延长向左移,后周期延长向上移,中间周期延长右下移。本文以二度房室阻滞散点图为例,总结长周期相关点集与基础点集的位置关系,推广到早搏相关的特征点集,旨在通过探讨长周期心电散点图的解析技巧,为快速分析动态心电图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散点图 LORENZ散点图 差值散点图 二度房室阻滞 房性早搏 散点漂移法
下载PDF
早搏发生部位与血流动力学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中健 邢适颖 +4 位作者 徐金义 潘运萍 苑帅 李世锋 井艳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7年第9期12-13,19,共3页
目的研究早搏发生部位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经同步12导联心电图诊断为房性早搏(48例)及室性早搏(51例)的患者,检测心功能,并通过信号处理技术对早搏桡动脉图计算积分面积。结果在早搏提前率相同的情况下,左房与右房早搏桡动... 目的研究早搏发生部位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经同步12导联心电图诊断为房性早搏(48例)及室性早搏(51例)的患者,检测心功能,并通过信号处理技术对早搏桡动脉图计算积分面积。结果在早搏提前率相同的情况下,左房与右房早搏桡动脉图积分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与右室早搏桡动脉图积分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房性早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与早搏的发生部位无关,室性早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与早搏的发生部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性早搏 室性早搏 桡动脉图 血流动力学 心电图
下载PDF
稳心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频发房性期前收缩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志民 李晋新 +2 位作者 胡强 毛颖 李红建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0年第4期408-410,共3页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频发房性期前收缩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28例COPD伴频发房性期前收缩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稳心颗粒组77例和普罗帕酮组51例,采用动态心电图结果及临床症状评定治疗4周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频发房性期前收缩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28例COPD伴频发房性期前收缩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稳心颗粒组77例和普罗帕酮组51例,采用动态心电图结果及临床症状评定治疗4周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稳心颗粒组与普罗帕酮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6.62%和82.35%,治疗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别(P>0.05),但稳心颗粒组的不良反应较低(P<0.05),而且无心脏方面的不良反应,普罗帕酮组与心脏有关的不良反应占所有不良反应的25.00%。结论稳心颗粒在COPD患者中治疗房性期前收缩疗效确切,不良反应低,无致心律失常作用,适合在COPD患者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心颗粒 普罗帕酮 房性期前收缩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无人区电轴对房颤伴宽QRS波心电图的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秀红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6年第2期95-96,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心房颤动(房颤)伴宽QRS波群的心电图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120例房颤合并宽QRS波群心电图患者。经体表心电图Ⅰ、aVF导联目测心电轴,分析RR间期变化的范围、QRS波群形态及心室率。结果120例中房颤合并室早或室速54例;房颤合... 目的分析探讨心房颤动(房颤)伴宽QRS波群的心电图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120例房颤合并宽QRS波群心电图患者。经体表心电图Ⅰ、aVF导联目测心电轴,分析RR间期变化的范围、QRS波群形态及心室率。结果120例中房颤合并室早或室速54例;房颤合并室内差传66例。30例存在无人区电轴者均为房颤合并室早或室速。66例房颤合并室内差传者无一例出现无人区电轴。结论房颤合并宽QRS波伴无人区电轴时,提示房颤合并室早或室速,无人区电轴可作为房颤合并室早或室内差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一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区电轴 心房颤动 室性早搏
下载PDF
无人区电轴对房颤伴宽QRS波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格社 王红艳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0年第6期434-436,共3页
目的探讨无人区电轴与兔耳征对心房颤动(AF)伴宽QRS波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65例AF合并宽QRS波者,经综合判断为AF合并室性期前收缩(PVS)40例,AF合并室内差异传导(差传)25例。经体表心电图I、aVF导联目测心电轴,根据V1导联QRS波形态判... 目的探讨无人区电轴与兔耳征对心房颤动(AF)伴宽QRS波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65例AF合并宽QRS波者,经综合判断为AF合并室性期前收缩(PVS)40例,AF合并室内差异传导(差传)25例。经体表心电图I、aVF导联目测心电轴,根据V1导联QRS波形态判断有无兔耳征。结果 65例中,11例存在无人区电轴者均发生于AF合并PVS,无一例出现于AF合并差传者。13例左兔耳征者亦均发生于AF合并PVS。两者诊断AF合并PVS的特异性均达100%。22例右兔耳征者中有15例为AF合并差传。结论无人区电轴及左兔耳征均可作为鉴别AF合并PVS或差传的指标,两者特异性均很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敏感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区电轴 兔耳征 心房颤动 室性期前收缩 室内差异传导
原文传递
“自拟滋心汤”异病同治阴虚火旺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金禄 朱齐樑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7年第8期53-54,共2页
"自拟滋心汤"由生地、麦冬、黄连、制首乌、当归、川芎、党参、龙眼肉、桂枝、木香、酸枣仁、远志、茯神、夜交藤组成,滋阴降火,补气养血,调和营卫,交通心肾,养心安神,用于多种阴虚火旺病症,异病同治,可获满意疗效。附失眠(... "自拟滋心汤"由生地、麦冬、黄连、制首乌、当归、川芎、党参、龙眼肉、桂枝、木香、酸枣仁、远志、茯神、夜交藤组成,滋阴降火,补气养血,调和营卫,交通心肾,养心安神,用于多种阴虚火旺病症,异病同治,可获满意疗效。附失眠(阴虚火旺)、心悸(阴虚火旺,房颤、房早)、盗汗(阴虚火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舌体麻木(阴血亏虚,肝脾不和)验案4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虚火旺 自拟滋心汤 异病同治 心悸 房颤 房早 盗汗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舌体麻木 医案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评价房性早搏诱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唐小英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7年第3期193-194,共2页
目的用24h动态心电图观察房性早搏所诱发的房颤,探讨其发生的机制及与长短周期现象的关系。方法对100例常规心电图检查发现有房性早搏的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房性早搏诱发房颤时的长短周期时间及特点。结果100例房性早搏患者动... 目的用24h动态心电图观察房性早搏所诱发的房颤,探讨其发生的机制及与长短周期现象的关系。方法对100例常规心电图检查发现有房性早搏的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房性早搏诱发房颤时的长短周期时间及特点。结果100例房性早搏患者动态心电图监测出现阵发性房颤21例(21.0%)、短阵房速26例(26.0%),动态心电图监测发现阵发性房颤100%由房性早搏诱发。结论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发现房性早搏患者房颤发生率较高,加强对房性早搏的认识,减少房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房性早搏 阵发性房颤
下载PDF
心房纤颤伴宽QRS波群无人区心电轴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红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1463-1464,共2页
目的探讨无人区心电轴对心房纤颤(房颤)伴宽QRS波群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100例房颤合并宽QRS波群患者的心电图表现。结果房颤伴室性早搏或室性心动过速(室速)41例,房颤伴心室内差异传导59例。18例无人区心电轴均为房颤伴室性早搏或室速... 目的探讨无人区心电轴对心房纤颤(房颤)伴宽QRS波群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100例房颤合并宽QRS波群患者的心电图表现。结果房颤伴室性早搏或室性心动过速(室速)41例,房颤伴心室内差异传导59例。18例无人区心电轴均为房颤伴室性早搏或室速,59例房颤伴心室内差异传导者无一例位于无人区电轴。无人区心电轴发生率右束支传导阻滞型室早高于左束支传导阻滞型室早(P<0.01)。结论无人区心电轴可作为房颤伴室性早搏或室内差异传导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区电轴 心房纤颤 室性早搏 宽QRS波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