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法益恢复现象”:适用范围、法理依据与体系地位辨析 |
刘科
|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31
|
|
2
|
汉代的罚金和赎刑——《二年律令》研读札记 |
高叶青
|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
2004 |
13
|
|
3
|
叙事认知中的暴力与救赎——评麦克尤恩的《赎罪》 |
邹涛
|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7
|
|
4
|
“误读的焦虑”——麦克尤恩《赎罪》中的真实与误读的真实 |
曾艳钰
|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0
|
|
5
|
叙事理论的新发展:2006-2015 |
詹姆斯.费伦
林玉珍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8
|
|
6
|
《追风筝的人》主题的认知诗学解读 |
佘丹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4 |
8
|
|
7
|
情天恨海中的诺亚方舟——对徐訏婚恋题材小说的一种阐释 |
刘华
|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03 |
2
|
|
8
|
词汇衔接的重构与英汉语篇翻译质量——以小说Atonement的翻译为例 |
施秋蕾
|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9
|
精神的囚禁与解脱——论库切小说《耻》中的生存异化 |
周桂君
|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10
|
缺损与弥补——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 |
彭小霞
|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4
|
|
11
|
电影改编叙事缺失了什么?——从麦克尤恩的《赎罪》说起 |
黄一畅
|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5
|
|
12
|
《红字》中阿瑟·丁梅斯代尔的赎罪历程 |
李果
|
《唐山学院学报》
|
2006 |
5
|
|
13
|
从元小说到主题——解读麦克尤恩的《赎罪》 |
赵喜梅
|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
4
|
|
14
|
理性还是情感:论《赎罪》中的正义问题 |
张晓琳
奚茜
|
《外国语言与文化》
|
2023 |
0 |
|
15
|
《赎罪》中布里奥尼的生存困境和自我拯救 |
范悦
|
《红河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6
|
竹内好“言说鲁迅”与“鲁迅言说”之偏离辨析——以竹内好《鲁迅》为中心 |
蔡秋培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17
|
“虚”与“实”的较量:解读《赎罪》的元小说特征 |
阮晓静
|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23 |
0 |
|
18
|
伊恩·麦克尤恩小说中的伍尔夫元素——以《赎罪》为例 |
朱子琪
辛雅敏
|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23 |
0 |
|
19
|
汉代军事犯罪的类型及其特点 |
张功
|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
2008 |
2
|
|
20
|
胡家草场汉简所见汉文帝时期赎刑调整 |
刘智明
|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
202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