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本土性特征 被引量:9
1
作者 余鑫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89-92,共4页
中国的艺术歌曲创作一方面借鉴了外国艺术歌曲的表现手法,另一方面则更加注重与我国的民族语言、民族气质和民族情感表达方式相契合,将中国诗歌文学、民歌与中国传统音乐技法、欧洲传统音乐技法、现代音乐创作技法等进行融合,形成了丰... 中国的艺术歌曲创作一方面借鉴了外国艺术歌曲的表现手法,另一方面则更加注重与我国的民族语言、民族气质和民族情感表达方式相契合,将中国诗歌文学、民歌与中国传统音乐技法、欧洲传统音乐技法、现代音乐创作技法等进行融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和风格的艺术歌曲。本文主要从歌词、音乐语言、结构安排等方面入手,管窥中国艺术歌曲极其显著的特征之一———本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艺术歌曲 中国传统音乐 创作技法 现代音乐 音乐语言 歌词 民歌 本土性 中国诗歌 文学
下载PDF
意境的创构与人格生命的自觉——宗白华美学思想核心简论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德胜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9-53,共5页
宗白华从意境创构、层次结构两个方面对艺术意境作出独特分析,站在了美学的现代高度。他对中国艺术意境的追求与其个人的艺术美观念有着内在联系,主张"芙蓉出水"是意境创构的最高目标,是中国艺术的理想的美感类型。对艺术意... 宗白华从意境创构、层次结构两个方面对艺术意境作出独特分析,站在了美学的现代高度。他对中国艺术意境的追求与其个人的艺术美观念有着内在联系,主张"芙蓉出水"是意境创构的最高目标,是中国艺术的理想的美感类型。对艺术意境的追求,涵容着宗白华的人格精神追求。把美学视界主要落在中国美学,特别是中国艺术意境的研究上,是宗白华内心个体生命感受的现实展现,是他生命本真的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白华 意境创构 人格精神 生命自觉
下载PDF
中西艺术精神比较 被引量:11
3
作者 邓晓芒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56,共13页
本文主要从中西比较的角度,论述对中西艺术精神的思考。中西思想文化的比较不仅仅局限在哲学、历史方面,还涉及到审美意识和艺术方面的一些区别,从这些方面看中西方文化,几乎是从根子上所不同的格局。但实际上人类都是相通的,哪怕存在... 本文主要从中西比较的角度,论述对中西艺术精神的思考。中西思想文化的比较不仅仅局限在哲学、历史方面,还涉及到审美意识和艺术方面的一些区别,从这些方面看中西方文化,几乎是从根子上所不同的格局。但实际上人类都是相通的,哪怕存在巨大的文化差异,原则上说也是可以了解的。这种了解建立在比较之上,我们要了解西方人和西方的文化,艺术和审美这个环节是不可或缺的。同样,西方要了解中国这个历史悠久、古老的文化,艺术和审美的研究也必然要深入到我们文化心理的深处。关于《中西艺术精神的比较》这个主题,本文分两个层次展开论述。第一个层次是从哲学和美学这个层次来谈谈中西艺术精神的结构。除了要从外部的使用材料或者技法做些比较,而且还要从两种文化心理的内在区别这个方面进行一种比较深入的、层次较高的分析。第二个层面就是要从中西各个艺术门类分别比较它们的特色,并分析中国的诗歌、美术、音乐、书法、戏剧、雕刻、建筑和西方相应的艺术门类之间的区别和特色究竟何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艺术精神 文化特征 比较
下载PDF
当代中国文化建设背景下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10
4
作者 楚小庆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51,83,共19页
新时期的全球文化发展和理论走向,各种新兴艺术业态的不断更新、涌现,都在不断推动中国的艺术学学科走向开放的概念,现实生活的迫切要求也在不断赋予艺术学理论以新的实践性社会意义和应用性社会价值,并逐步创造出新的中国式话语。建设... 新时期的全球文化发展和理论走向,各种新兴艺术业态的不断更新、涌现,都在不断推动中国的艺术学学科走向开放的概念,现实生活的迫切要求也在不断赋予艺术学理论以新的实践性社会意义和应用性社会价值,并逐步创造出新的中国式话语。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有着尤其突出的必要性和紧迫感。在当代中国,艺术学理论自身社会价值的实现方式应该是"引领",所坚守的价值底线应该是超越现实的理想价值理念,社会意义应该是"构建核心价值"。艺术学理论应高扬现实主义精神,时刻站在社会时尚思潮的最前端,成为引领全社会整体艺术发展的鲜明旗帜,以达到能够采用文化和艺术的方式影响和塑造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最终成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决定性内在推动力量的宏伟目标。真正实现理论研究的"三贴近",是实现其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强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的理论前提是从文化自觉逐步走向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高度实现自身发展的学科自觉、学科自信、学科自强,从而得以担负起历史赋予的社会担当、时代担当和民族担当。艺术学理论研究拥有特定的对象和领域,拥有宏观的视角,科学实证的方法,求实、求是的理论诉求,化育灵魂、浇铸精神的终极目的。艺术学理论不仅旨在找寻支配艺术现象的根本原因,探索其发生发展的基本共通规律,而且关乎对外文化交流和国家艺术形象,以及国家有关宏观文化发展战略与艺术政策的制定、实施,以至国家意识形态对社会文化思潮与价值观念的控制和把握。以宏观缜密、逻辑严密、活泼而理性、着重于思想文化层面的把握和梳理而著称的艺术学理论必须坚持不断创新,以保持自身理论建设的先进性、先觉性和超越性,敏锐地触及到思想的前沿。在此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文化建设 艺术学 艺术学理论 学科建设 理论创新 引领 文化自觉 核心价值 艺术精神
下载PDF
复合展示元素 营造场所精神——永安国家地质博物馆展示空间的氛围设计 被引量:10
5
作者 华炜 易俊 《新建筑》 2010年第3期132-135,共4页
有艺术和文化氛围的博物馆设计不仅能加强观众的互动和参与性,也能产生很好的艺术和审美效应。结合永安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实践项目深入分析氛围设计的内涵、设计要素等,旨在为当今地质博物馆的氛围设计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 氛围 展示空间 意境 情感 场所精神
下载PDF
诗性与童话——关于艺术精神的一种理解 被引量:9
6
作者 徐岱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2-19,共8页
对艺术精神的重新理解,是构建后形而上学文论的一个重要思想平台;而重审艺术与童话的关系,则是重启这个诗学命题的一个良好的视角。穿越欲望的童话写作对“月光文化”和“母性文化”的张扬,体现了艺术之爱对于生命存在的关切与怜悯,也... 对艺术精神的重新理解,是构建后形而上学文论的一个重要思想平台;而重审艺术与童话的关系,则是重启这个诗学命题的一个良好的视角。穿越欲望的童话写作对“月光文化”和“母性文化”的张扬,体现了艺术之爱对于生命存在的关切与怜悯,也从根本上奠定了以“人文关怀”为宗旨的艺术实践的价值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实践 艺术精神 童话叙事
下载PDF
真善美及其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诠释 被引量:8
7
作者 荣先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4-95,共2页
将现代景观设计的评价标准“实用、经济、美观、生态”与真善美对应起来,并阐述真善美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体现。
关键词 真善美 科学精神 伦理精神 艺术精神 评价标准
下载PDF
《庄子》中“工匠精神”的原初形态 被引量:8
8
作者 王慧玉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1-117,共7页
"工匠精神"体现着一种劳作中的精神状态,是指劳动者专注于劳作,既得到精妙绝伦的产品,又伴随着心灵的愉悦和精神境界的提升。"工匠精神"的文化渊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先秦,《庄子》中有对"工匠精神"淋漓尽致... "工匠精神"体现着一种劳作中的精神状态,是指劳动者专注于劳作,既得到精妙绝伦的产品,又伴随着心灵的愉悦和精神境界的提升。"工匠精神"的文化渊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先秦,《庄子》中有对"工匠精神"淋漓尽致的展现,"工匠精神"的本质是艺术精神,是解除了主体与自身、对象及世界之间的对抗,超脱了功利束缚的自由精神,它也代表了道家最高人格理想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工匠 工匠精神 艺术精神 人格理想
下载PDF
维摩经变所体现的中国艺术精神的嬗变 被引量:8
9
作者 谭淑琴 《中原文物》 2003年第6期57-63,共7页
维摩诘经变是佛教美术中普遍而又独特的题材,对中国文化思想乃至艺术精神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从审美的角度结合石窟、造像碑及壁画中有关考古材料,对我国维摩经变从西秦到宋代的嬗变过程进行系统的研究,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审美意识... 维摩诘经变是佛教美术中普遍而又独特的题材,对中国文化思想乃至艺术精神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从审美的角度结合石窟、造像碑及壁画中有关考古材料,对我国维摩经变从西秦到宋代的嬗变过程进行系统的研究,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对维摩诘经变的影响,充分挖掘该经变中所体现的中国艺术精神的丰厚内涵,从而揭示出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美术 艺术精神 维摩诘 玄学 文化内涵
原文传递
全球化格局与中国戏曲发展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8
10
作者 楚小庆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24,共8页
全球化过程对世界各民族戏剧发展是一次无法回避的挑战。面对全球化格局,中国戏曲艺术既要发扬其优秀的艺术传统,又要善于吸收新的艺术因素,在创新中求得发展机遇。如何处理继承与创新的矛盾,是中国戏曲在近现代以来的现代化历史进程中... 全球化过程对世界各民族戏剧发展是一次无法回避的挑战。面对全球化格局,中国戏曲艺术既要发扬其优秀的艺术传统,又要善于吸收新的艺术因素,在创新中求得发展机遇。如何处理继承与创新的矛盾,是中国戏曲在近现代以来的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特别是在全球化影响下东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生长的格局中长期存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创新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中国戏曲的创新应着力于剧目、表演程式和科技进步影响下舞美服饰的创新、发展以及戏曲传播途径、方式的创新这三个方面。中国戏曲独特的艺术魅力足以引起我们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在当代中国,戏曲艺术要努力引领文化建设的艺术发展方向,要以厚重的中华戏曲传统文化和艺术精神为依托,在全球化的今天为重建中国文化的主体性作出应有的努力,要通过戏曲舞台艺术的精品创作鼓舞和重建我们对民族文化的自信,进而在构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伟大事业中贡献力量。真正实现戏曲艺术创作的"三贴近",是实现中国戏曲艺术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与戏曲表现古代题材的成就相比,中国戏曲在表现现代题材方面尚需更多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戏曲艺术 当代中国 传统文化 艺术精神 继承 创新 发展
下载PDF
丰子恺培植“艺术心”的美育观 被引量:1
11
作者 姜莉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197-202,共6页
丰子恺的以培植和永葆“艺术心”为宗旨的艺术教育思想,在20世纪美学史上独树一帜。本文围绕丰子恺倡导的“艺术心”作细致分析,揭示其“艺术心”美育观的丰富内涵和艺术观、艺术教育观的基本要点以及对于现实的启发性。
关键词 丰子恺 艺术心 艺术教育 艺术精神 美育 美育观 童心 艺术
下载PDF
中国古代画论中的“四时”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晶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3-128,共6页
春夏秋冬的不同物色变化,是宇宙自然的生命力的呈现,在诗论文论与画论中都有许多相关的论述。画论中的"四时",以唐宋时期的王维、郭熙和韩拙等的画论经典为重心,一方面是宇宙自然的生命力的勃发,另一方面,则是山水画很多法式... 春夏秋冬的不同物色变化,是宇宙自然的生命力的呈现,在诗论文论与画论中都有许多相关的论述。画论中的"四时",以唐宋时期的王维、郭熙和韩拙等的画论经典为重心,一方面是宇宙自然的生命力的勃发,另一方面,则是山水画很多法式的积淀。二者的融合,成为画论中"四时"问题的美学蕴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画论 四时 宇宙自然 法式 艺术精神
下载PDF
《红楼梦》叙事话语中的节俗文化精神 被引量:5
13
作者 戴冠青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44-46,共3页
节俗文化活动是《红楼梦》叙事话语的基本立足点。狂欢与消解,可以说是注重节俗文化表现的中国经典叙事话语最突出的艺术精神之一,也是中国传统笑文化的一个最重要的内涵。因此,《红楼梦》本质上是一种笑文学,体现出中国传统笑文化狂欢... 节俗文化活动是《红楼梦》叙事话语的基本立足点。狂欢与消解,可以说是注重节俗文化表现的中国经典叙事话语最突出的艺术精神之一,也是中国传统笑文化的一个最重要的内涵。因此,《红楼梦》本质上是一种笑文学,体现出中国传统笑文化狂欢化的鲜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俗文化 《红楼梦》 笑文学 狂欢与消解 艺术精神
下载PDF
马克思何以推荐巴尔扎克《玄妙的杰作》
14
作者 和建伟 《天中学刊》 2024年第4期99-107,共9页
《资本论》交付印刷后,马克思向恩格斯推荐巴尔扎克的《玄妙的杰作》,称其充满“值得玩味的讽刺”。该小说讲述弗朗霍费潜心钻研现代主义绘画,却遭受同行的误解与打击,最终焚毁作品并自杀。马克思推荐此小说,正是因为《资本论》大量运... 《资本论》交付印刷后,马克思向恩格斯推荐巴尔扎克的《玄妙的杰作》,称其充满“值得玩味的讽刺”。该小说讲述弗朗霍费潜心钻研现代主义绘画,却遭受同行的误解与打击,最终焚毁作品并自杀。马克思推荐此小说,正是因为《资本论》大量运用现代艺术技巧,充满现代性批判,艺术风格与弗朗霍费的绘画颇有相似;而后者的创新以“失败”告终,也暗合马克思对《资本论》命运的担忧,该小说可谓《资本论》创作心路的沉重表达。与小说中为谋生而向市场妥协的画家不同,马克思与弗朗霍费拥有坚定的创作志向,表征艺术人文精神对资本主义市场法则的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巴尔扎克 《资本论》 《玄妙的杰作》 艺术精神
下载PDF
艺术的精神价值之维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岳川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8-24,共7页
艺术精神的问题是触及到人的本体存在和精神生成的深层次问题。西方艺术精神大体可分为四个层次:文本精神;个体精神;文化精神;天地精神。在人的精神成长史上,人的存在与艺术精神在本体论上连为一体,从而使人获得诗意栖居的可能性。
关键词 西方 艺术精神 文化心理
下载PDF
琢时光之美 把时代脉搏——王怀庆谈艺术人生
16
作者 冀枞 王怀庆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3-127,共5页
本期【时代人物】推荐艺术家王怀庆,曾用名王怀,1944年出生于北京。是北京画院国家一级画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他的艺术历程与作品的呈现横跨了半个世纪。在王怀庆的创作中,不仅能感受到他... 本期【时代人物】推荐艺术家王怀庆,曾用名王怀,1944年出生于北京。是北京画院国家一级画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他的艺术历程与作品的呈现横跨了半个世纪。在王怀庆的创作中,不仅能感受到他敏于时代变化。同时,还能从他对于视觉媒介的多元尝试中,感受到其多维艺术脉络。无论是具象的表达、抽象的设计、肖像的刻画,还是对椅子的拆解,其转换均非单纯为“形式”的产物,更多的是思考和情绪叠加,是对现实和人的思考。王怀庆的视觉表达融合多元媒介,不断删繁就简,走向当代。以创作构建具备中国传统文化命脉的当代符号、纯粹的情怀和自由的精神。从有形到无形,从进入画框到跳出画框,通过媒介和艺术语言的转换,将传统与当代结合,在对于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换中,王怀庆坚定地在70年从艺生涯中,“走一条路”“说一句话”“做一件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感性 当代语境 人的性灵
原文传递
论中华传统武术的最高着意点和艺术表现——“神” 被引量:4
17
作者 薛辉 《福建体育科技》 2007年第5期44-45,共2页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分析讨论了中华传统武术在搏击和套路演练中,神与形的相互关联以及神在传统武术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传统武术对人类"神"的潜能的挖掘与充分发挥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
关键词 传统武术 最高着意点 艺术表现
下载PDF
民间武术生存困境的历史归因与应对策略研究
18
作者 彭雪燕 崔怀猛 《武术研究》 2024年第6期33-36,共4页
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与背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导致困境的历史因素做详细探讨。结果表明:民间武术一直没有摆脱生存危机的困扰,但从未出现过类似于古希腊奥林匹克那种断代传承的现象。
关键词 民间武术 困境 策略 艺术暴力 尚武精神
下载PDF
中国艺术的“大通”精神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心峰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6年第2期48-53,共6页
中国古代文明中的有机整体主义宇宙观,为中华传统美学和艺术提供了哲学基础,使中华古典美学与传统艺术形成了一种核心的观念与精神。这就是美学与艺术中与整个中华古典文化一脉相承的"通"或"大通"的观念与精神。中... 中国古代文明中的有机整体主义宇宙观,为中华传统美学和艺术提供了哲学基础,使中华古典美学与传统艺术形成了一种核心的观念与精神。这就是美学与艺术中与整个中华古典文化一脉相承的"通"或"大通"的观念与精神。中华古典美学与传统艺术中所谓的"通"或"大通",表现在很多不同的思维层面与文化维度上,是一种全局性、整体性的观念与精神,而不是局限于某些个别领域的观念,在整个中华美学与艺术的发展进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艺术之通于万物,具体说来,可分两个层次:首先,是艺术通于天地,即艺术通于自然——艺术与自然之间的贯通为一;其次,便是艺术与人伦道德、法律制度、人文创造等人间社会的各个领域无不相通,而绝无鸿沟相隔。应该看到,西方近代以来的自律艺术观已渐渐走入死胡同。艺术不能与生活、与人生、与天地自然相隔绝,各门艺术相互之间也不能关闭相互沟通、交流、融合、借鉴的大门。这一点已成为今天艺术理论界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的共识。就此而言,中国传统艺术的"通"或"大通"的观念在今天愈益显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艺术 大通精神 有机整体主义 艺术精神 通律论
下载PDF
情感积淀与生命的体悟——论中国传统建筑砖石雕刻艺术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程 《设计艺术研究》 2014年第3期101-103,113,共4页
传统砖石雕刻艺术是一首优美动听的乐章,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它都能够带领人们进入一个无与伦比的美妙画卷之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它体现了历史与文化的高度结合,因而形成了古拙、厚重、细腻的风格。它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也是... 传统砖石雕刻艺术是一首优美动听的乐章,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它都能够带领人们进入一个无与伦比的美妙画卷之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它体现了历史与文化的高度结合,因而形成了古拙、厚重、细腻的风格。它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也是石雕艺术承载深厚"本外文化"使命的凸显。又由于具有强烈的艺术精神和内在的丰富想象、外在的率真独特性情,所以将情感、闲适、娱乐以及孤芳自赏等因素附着于外在的艺术形式但却脱离了本体牢笼的束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建筑 砖石雕刻 艺术精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