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PMC人工肌肉的特性及其应用 被引量:22
1
作者 谭湘强 钟映春 杨宜民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0-52,共3页
介绍了IPMC人工肌肉致动器的制备、致动特性和应用 。
关键词 离子交换膜金属复合材料 制备 致动性 致动器 人工肌肉 IPMC
下载PDF
基于人工肌肉的机器人驱动关节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应申舜 秦现生 +2 位作者 任振国 冯华山 王战玺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2-146,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人工肌肉的新型驱动关节设计方法,用于提高机器人的驱动性能.通过定义关节结构的笛卡儿坐标系统,建立了反映关节结构参数与工作空间、结构强度、动力学特性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目标规划算法对驱... 提出一种基于人工肌肉的新型驱动关节设计方法,用于提高机器人的驱动性能.通过定义关节结构的笛卡儿坐标系统,建立了反映关节结构参数与工作空间、结构强度、动力学特性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目标规划算法对驱动关节进行优化设计,并给出相应的设计变量、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和求解方法.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某四足机器人髋关节的设计过程.仿真结果表明,基于人工肌肉的新型驱动关节具有良好的强度、灵巧度和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肌肉 驱动关节 多目标规划 运动解耦
下载PDF
六关节三指苹果抓取机械手的自适应柔性分析 被引量:23
3
作者 章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0-144,共5页
为适应抓取大小苹果的需要,设计了1种灵活的3指6关节苹果抓取机械手结构,3根手指呈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活页双铰链关节手指由单根轴向膨胀型人工肌肉驱动。建立了抓取力与驱动压力间的关系式,通过全局优化方式,得到2种扭弹簧的弹性参数和... 为适应抓取大小苹果的需要,设计了1种灵活的3指6关节苹果抓取机械手结构,3根手指呈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活页双铰链关节手指由单根轴向膨胀型人工肌肉驱动。建立了抓取力与驱动压力间的关系式,通过全局优化方式,得到2种扭弹簧的弹性参数和预紧角度。计算结果表明:在设定系统压力下,无需压力反馈,满足抓取大小苹果且不损坏最大横径苹果的受力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结构 机械手 机器人 苹果抓取 人工肌肉
下载PDF
气动柔性五指机械手的运动学及抓持能力 被引量:22
4
作者 赵云伟 耿德旭 +1 位作者 刘晓敏 张金涛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1-178,共8页
根据人手仿生学结构,采用2种自主开发的柔性关节,研发了气动柔性仿人机械手.该机械手有5根手指,每根手指由关节本体和驱动装置复合一体的3个柔性关节组成.首先采用参数化齐次坐标变换矩阵,建立了机械手运动学方程.而且分析了机械手的工... 根据人手仿生学结构,采用2种自主开发的柔性关节,研发了气动柔性仿人机械手.该机械手有5根手指,每根手指由关节本体和驱动装置复合一体的3个柔性关节组成.首先采用参数化齐次坐标变换矩阵,建立了机械手运动学方程.而且分析了机械手的工作空间,并对机械手摆出复杂手势和取物进行了仿真.相应的实物样机实验通过机械手气动平台完成,验证了该机械手的灵活性及其功能.测试了柔性手指在不同通气方式下手指各关节的夹持力.该机械手具有较高灵活性,能够完成抓、握、捏、夹和拧等13种取物模式,对物形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复合弹性体 人工肌肉 柔性关节 仿人机械手
原文传递
导电聚合物人工肌肉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新贵 张瑞锐 +1 位作者 黄美荣 李荣贵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8-131,共4页
具有π -共轭结构的导电聚合物如聚苯胺、聚吡咯和聚噻吩等在电化学氧化还原过程中表现出显著的体积伸缩性能 ,能直接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做功 ,在人工肌肉方面获得了飞速的发展。本文系统论述了导电聚合物人工肌肉的性能特性 ,比较了导... 具有π -共轭结构的导电聚合物如聚苯胺、聚吡咯和聚噻吩等在电化学氧化还原过程中表现出显著的体积伸缩性能 ,能直接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做功 ,在人工肌肉方面获得了飞速的发展。本文系统论述了导电聚合物人工肌肉的性能特性 ,比较了导电聚合物人工肌肉与自然肌肉的特点。指出导电聚合物人工肌肉具有驱动电压低、产生应力大、功率密度大等性能特点 ,是一种极有发展潜力的智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聚合物 人工肌肉 智能材料 功率密度 伸缩率
下载PDF
气动人工肌肉伺服平台的建模 被引量:13
6
作者 朱笑丛 陶国良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056-1060,共5页
为克服传统液压或电气驱动并联平台的不足,提出了将气动人工肌肉应用于并联伺服平台的驱动关节,实现平台位姿控制.通过对平台系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结合气动人工肌肉的充气压力-伸缩力-伸缩比三者的关系,建立了气动人工肌肉并联伺... 为克服传统液压或电气驱动并联平台的不足,提出了将气动人工肌肉应用于并联伺服平台的驱动关节,实现平台位姿控制.通过对平台系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结合气动人工肌肉的充气压力-伸缩力-伸缩比三者的关系,建立了气动人工肌肉并联伺服平台位姿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输入一定电压来控制气动人工肌肉的充气压力,可实现伺服平台的二自由度转动,而且系统运动平稳.同时分析了在相同输入电压和初始位姿条件下,不同惯性负载和力矩负载对伺服平台响应速度和稳态位姿的影响.所得模型及仿真分析为气动肌肉系统的高精度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人工肌肉 伺服平台 数学模型 仿真
下载PDF
基于人工肌肉的仿生机器鱼关节机构设计与力学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章永华 马记 +2 位作者 何建慧 吴月 杨杰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0-44,共5页
在深入分析活鱼解剖结构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人工肌肉驱动的鱼关节结构,介绍了形状记忆合金(SMA)人工肌肉元件的设计方法.对鱼的尾鳍摆动进行了力学建模,并加以简化.基于摆动过程的力矩平衡方程,对SMA驱动力矩与阻力矩、流体阻尼力矩及... 在深入分析活鱼解剖结构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人工肌肉驱动的鱼关节结构,介绍了形状记忆合金(SMA)人工肌肉元件的设计方法.对鱼的尾鳍摆动进行了力学建模,并加以简化.基于摆动过程的力矩平衡方程,对SMA驱动力矩与阻力矩、流体阻尼力矩及机构(流体)惯性力矩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各个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式.通过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为仿生机器鱼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肌肉 仿生 形状记忆合金(SMA) 机器鱼 动力学分析
下载PDF
Manufa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Ionic Polymer-Metal Composites 被引量:14
8
作者 Min Yu Hui Shen Zhen-dong Dai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07年第3期143-149,共7页
Ion-exchange Polymer Metal Composites (IPMC) are a new class of intelligent material that can be used effectively as actuators and artificial muscles. IPMC was fabricated and its displacement and force characteristi... Ion-exchange Polymer Metal Composites (IPMC) are a new class of intelligent material that can be used effectively as actuators and artificial muscles. IPMC was fabricated and its displacement and force characteristic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respect to voltage, frequency and waveform of the controlling signal. A square waveform input generated slightly larger displacement and force than sinusoidal or triangular waveform. When the voltage was increased and the frequency was decreased, displacement and force were both increased. However, although the bending deformation of IPMC was large, the output force was much lower than we expected. Improvement of the force output is key and is the main obstacle to be overcome in order to make IPMC of practical u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MC artificial muscle
下载PDF
Artificial meat? Feasible approach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from cell culture studies 被引量:12
9
作者 Arkadiusz Orzechowski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2期217-221,共5页
This short review is to list pros and cons which are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and personal experience in cell culture studies related to possible commercial production of artificial meat as functional food. The general... This short review is to list pros and cons which are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and personal experience in cell culture studies related to possible commercial production of artificial meat as functional food. The general view of muscle composition and determinants of meat quality are shortly described. Principles of muscle cell propagation in culture and mutu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different cell types present in this organ are briefly discussed. Additionally, the effects of some cytokines and growth factors for muscle cell growth and muscle tissue development are indicated. Finally, conclusion remarks related to detrimental consequences of meat production to natural environment as well as personal opinion of author on the prospects of artificial meat production are decla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ificial meat cell and tissue cultures muscle growth muscle composition
下载PDF
一种离子交换树脂金属复合材料(IPMC)的力学参数测定 被引量:9
10
作者 唐运军 唐华平 殷陈锋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08-511,共4页
对一种新型的人工肌肉材料——离子交换树脂金属复合材料(IPMC)的力学性能参数进行了测试研究。进行了精密拉伸实验,测定了其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υ,确定了其本构关系,证实了其具有各向同性特性。测试研究为开展IPMC人工肌肉和其应用研... 对一种新型的人工肌肉材料——离子交换树脂金属复合材料(IPMC)的力学性能参数进行了测试研究。进行了精密拉伸实验,测定了其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υ,确定了其本构关系,证实了其具有各向同性特性。测试研究为开展IPMC人工肌肉和其应用研究提供了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肌肉 离子交换树脂金属复合材料(IPMC) 本构关系
下载PDF
介电弹性体致动器及其应变响应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魏源远 冯志华 +1 位作者 刘永斌 张平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01-504,共4页
用介电弹性体制作的致动器,具有变形量大、能驱动较大的负载、可塑性很好的特点。给出了一种使用介电弹性体制作基本致动器的方法,对电极、预应变等对该方法制作的致动器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电极的柔软度必须与材料的性质... 用介电弹性体制作的致动器,具有变形量大、能驱动较大的负载、可塑性很好的特点。给出了一种使用介电弹性体制作基本致动器的方法,对电极、预应变等对该方法制作的致动器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电极的柔软度必须与材料的性质匹配。太硬的电极会使应变变小,而太柔的电极会使薄膜易于击穿。预应变虽减弱了单位电压下的变形量,但却能提高致动器的最大应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电弹性体 人工肌肉 致动器 电敏感聚合物
原文传递
面向机器人驱动的人工肌肉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苏生荣 应申舜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34-840,共7页
综述了几种典型人工肌肉的工作原理、技术现状及其在机器人驱动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面向机器人驱动的人工肌肉技术几个关键性的研究问题,如人工肌肉的研制问题、驱动器的设计问题、人工肌肉驱动的控制问题和驱动方式等问题。在此基础上... 综述了几种典型人工肌肉的工作原理、技术现状及其在机器人驱动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面向机器人驱动的人工肌肉技术几个关键性的研究问题,如人工肌肉的研制问题、驱动器的设计问题、人工肌肉驱动的控制问题和驱动方式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比较了不同人工肌肉的驱动特性及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肌肉 形状记忆合金 气动人工肌肉 聚合物 机器人
下载PDF
三自由度气动柔性驱动器结构功能与形变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赵云伟 耿德旭 +2 位作者 刘晓敏 刘洪波 郑永永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92-401,共10页
设计了一种采用伸长型气动人工肌肉的三自由度柔性驱动器,该驱动器的驱动装置与本体复合一体,主要由3根对称分布的人工肌肉并联组成。根据力和力矩分析,考虑了驱动器伸长量、弯曲方向和弯曲角度的综合影响,建立了驱动器伸长量、弯曲方... 设计了一种采用伸长型气动人工肌肉的三自由度柔性驱动器,该驱动器的驱动装置与本体复合一体,主要由3根对称分布的人工肌肉并联组成。根据力和力矩分析,考虑了驱动器伸长量、弯曲方向和弯曲角度的综合影响,建立了驱动器伸长量、弯曲方向和弯曲角度的非线性理论模型。通过试验对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获得了柔性驱动器在不同通气方式下的形变性能。结果表明:该柔性驱动器弯曲时近似圆弧状,具有较高灵活性,能够实现轴向伸长和空间内任意方向弯曲,可作为执行部件应用于农业机器人和果蔬采摘机械手等仿生机械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肌肉 气动柔性驱动器 空间弯曲 形变特性
下载PDF
三自由度人工肌肉驱动器的静力学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荣 宗光华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60-164,共5页
本文是关于以纤维增强橡胶为材料制成的,用流体驱动的三自由度柔性微型驱动器力学性能的基础研究。文章借助圆弧模型简化问题,依据矢量合成法求得作用于人工肌肉上的外力及外力矩。最后,利用微体变形原理推导了纤维旋转角。α=0... 本文是关于以纤维增强橡胶为材料制成的,用流体驱动的三自由度柔性微型驱动器力学性能的基础研究。文章借助圆弧模型简化问题,依据矢量合成法求得作用于人工肌肉上的外力及外力矩。最后,利用微体变形原理推导了纤维旋转角。α=0°条件下的4个变形公式,取得了比文献[5]更接近实测值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器 人工肌肉 静力学
下载PDF
人工肌肉纤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玉莲 邸江涛 李清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3-195,共13页
人工肌肉领域是一个高度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在过去30年中发展迅速。人工肌肉是指一类材料在受到外部刺激如电压、电流、温度、压力、光线、湿度等产生响应,通过自身结构的变化而产生形变的材料,其在软体机器人、假肢、外骨骼及温度调节... 人工肌肉领域是一个高度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在过去30年中发展迅速。人工肌肉是指一类材料在受到外部刺激如电压、电流、温度、压力、光线、湿度等产生响应,通过自身结构的变化而产生形变的材料,其在软体机器人、假肢、外骨骼及温度调节服等多种应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工肌肉根据其宏观表现形态一般可分为膜状和纤维状。纤维状人工肌肉可将外界刺激导致的体积膨胀通过其螺旋结构转换为纤维径向的转动和轴向的收缩,从而形成旋转驱动和伸缩驱动,其能量转换效率、功率密度以及做功都远高于现有的一些膜状驱动器。另外,纤维状人工肌肉不仅可以完成伸缩、转动等运动,还可通过并股和编织等方式实现更复杂的运动,因其力学性能优异、柔韧性好,且在形式上更接近自然生物肌肉,从而更具优势。人工肌肉纤维还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进行驱动,包括温差驱动、溶剂/气体吸附或渗透驱动、电化学驱动以及气压驱动。近年来,基于柔性纤维状材料的人工肌肉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人工高分子纤维(如尼龙线)、人工无机纤维(如碳纳米管纤维、石墨烯纤维等)、天然纤维(如蜘蛛丝、蚕丝等)因具有本征柔性的特征,在人工肌肉纤维的原材料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综述了人工肌肉纤维的研究进展,分别对人工肌肉纤维的驱动材料、工作机制、驱动方式、评价参数及智能织物方面进行了总结,并在最后对人工肌肉纤维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肌肉 纤维 纱线 驱动器 织物
下载PDF
Self-sensing actuators with programmable actuation performances for soft robots 被引量:6
16
作者 JIAO ZhongDong YE ZhiQiu +3 位作者 ZHU PingAn TANG Wei YANG HuaYong ZOU Jun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3070-3079,共10页
Designing soft robots that are able to perceive unstructured,dynamic environments and their deformations has been a long-term goal.Previously reported self-sensing soft actuators were mostly constructed via integratin... Designing soft robots that are able to perceive unstructured,dynamic environments and their deformations has been a long-term goal.Previously reported self-sensing soft actuators were mostly constructed via integrating separate actuators and sensors.The actuation performances and the sensing reliability are affected owing to the unmatched materials and weak connections.Realizing a seamless integration of soft actuators and sensors remains a grand challenge.Here,we report a fabrication strategy to endow soft actuators with sensing capability and programmable actuation performances.The foam inside the actuator functions as actuator and sensor simultaneously,effectively addressing the conformability and connection reliability issues that existed in current self-sensing actuators.The actuators are lightweight(a decrease of 58%in weight),powerful(lifting a load of 433 times of its own weight),and versatile(coupling twisting and contraction motions).Furthermore,the actuators are able to detect multiple physical stimuli with high reliability,demonstrating their exteroception and proprioception capability.Two self-sensing soft robotic prototypes,including a bionic bicep and a bionic neck,are constructed to illustrate their multifunctionality.Our study opens up new possibilities for the design of soft actuators and has promising potential in a variety of applications,ranging from human-robot interaction,soft orthotics,to wearable robo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ft robot twisting actuator self-sensing actuator artificial muscle soft actuator soft sensor
原文传递
复式套索人工肌肉驱动的下肢外骨骼的运动控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琦 田梦倩 +2 位作者 李伟强 甘振波 王兴松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4-223,共10页
设计了复式套索人工肌肉驱动的下肢外骨骼系统,并研究了外骨骼关节精密运动控制问题.首先,介绍了复式套索人工肌肉驱动的下肢外骨骼系统.其次,建立了复式套索人工肌肉的传递模型,并基于拉格朗日法建立了下肢外骨骼动力学模型.然后,基于... 设计了复式套索人工肌肉驱动的下肢外骨骼系统,并研究了外骨骼关节精密运动控制问题.首先,介绍了复式套索人工肌肉驱动的下肢外骨骼系统.其次,建立了复式套索人工肌肉的传递模型,并基于拉格朗日法建立了下肢外骨骼动力学模型.然后,基于该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一种滑模控制方法.进行了滑模控制与比例-微分(PD)控制外骨骼膝关节运动的对比实验,证明了该滑模控制算法具有更高的运动控制精度.最后,完成了下肢外骨骼的被动训练实验,其关节角度跟踪误差低于3.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索传动 人工肌肉 外骨骼 滑模控制 传递模型
原文传递
气动人工肌肉的模糊小波神经网络控制 被引量:7
18
作者 昝鹏 颜国正 +1 位作者 黄标 于莲芝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5566-5569,共4页
针对一种应用于医疗机器人领域的三自由度人工肌肉的非线性特性,结合模糊理论与小波神经网络,提出一种模糊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对人工肌肉驱动器进行控制。利用模糊小波神经网络的学习能力,采用梯度法搜寻控制器的最优参数。将采用模糊... 针对一种应用于医疗机器人领域的三自由度人工肌肉的非线性特性,结合模糊理论与小波神经网络,提出一种模糊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对人工肌肉驱动器进行控制。利用模糊小波神经网络的学习能力,采用梯度法搜寻控制器的最优参数。将采用模糊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与采用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及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的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说明模糊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有效地改善了驱动器的静动态特性,具有更快的训练速度和更好的控制效果,是一种理想的气动人工肌肉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 小波神经网络 人工肌肉 控制
下载PDF
人工肌肉驱动器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9
19
作者 邢志广 林俊 赵建文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1,共11页
人工肌肉通常是指能够在外界物理或化学刺激下发生伸缩、膨胀、弯曲、扭转等运动并对外做功的柔性材料或器件,借助人工肌肉驱动可大幅提高机器人的柔顺适应能力和人机力学交互的舒适性。人工肌肉的发展已有超过六十年的历史,其激励方式... 人工肌肉通常是指能够在外界物理或化学刺激下发生伸缩、膨胀、弯曲、扭转等运动并对外做功的柔性材料或器件,借助人工肌肉驱动可大幅提高机器人的柔顺适应能力和人机力学交互的舒适性。人工肌肉的发展已有超过六十年的历史,其激励方式也包括电、热、内压等多种形式;尝试从人工肌肉种类、驱动原理、性能指标、应用场合、发展趋势等方面对人工肌肉相关内容予以较全面的综述,以期为机器人或其他领域感兴趣的学者提供参考和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驱动器 人工肌肉 软驱动器 软体机器人
原文传递
Review on ultra-lightweight flapping-wing nano air vehicles:Artificial muscles,flight control mechanism,and biomimetic wings 被引量:5
20
作者 Liang WANG Bifeng SONG +1 位作者 Zhongchao SUN Xiaojun YANG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6期63-91,共29页
Flying insects are capable of flapping their wings to provide the required power and control forces for flight.A coordinated organizational system including muscles,wings,and control architecture plays a significant r... Flying insects are capable of flapping their wings to provide the required power and control forces for flight.A coordinated organizational system including muscles,wings,and control architecture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which provides the sources of inspiration for designing flapping-wing vehicles.In recent years,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and meso-scal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es,advances in components technologies have directly led to a progress of smaller Flapping-Wing Nano Air Vehicles(FWNAVs)around gram and sub-gram scales,and these air vehicles have gradually acquired insect-like locomotive strategies and capabilities.This paper will present a selective review of components technologies for ultra-lightweight flapping-wing nano air vehicles under 3 g,which covers the novel propulsion methods such as artificial muscles,flight control mechanisms,and the design paradigms of the insect-inspired wings,with a special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riving technologies based on artificial muscles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biomimetic wings.The challenges involved in constructing such small flapping-wing air vehicle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several possible future directions in terms of component technology enhancements and overall vehicle performance are also discussed in this paper.This review will provide the essential guidelines and the insights for designing a flapping-wing nano air vehicle with higher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uators artificial muscle Biomimetic wings Flapping wing Flight control mechanism Nano Air Vehicles(NAV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