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辽宁地区辽代著名文学艺术家的成就 被引量:5
1
作者 都兴智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73-176,共4页
为研究辽代境内各族文人的艺术成就,通过大量历史材料的查阅和对比分析认为:汉族的代表人物有梁援和马人望、张孝杰、张琳等;渤海族代表人物有王继远、大公鼎、裴?等;契丹族则有耶律倍、耶律良、萧孝穆及道宗宣懿德皇后萧观音等。本文... 为研究辽代境内各族文人的艺术成就,通过大量历史材料的查阅和对比分析认为:汉族的代表人物有梁援和马人望、张孝杰、张琳等;渤海族代表人物有王继远、大公鼎、裴?等;契丹族则有耶律倍、耶律良、萧孝穆及道宗宣懿德皇后萧观音等。本文对他们的生平及文学艺术成就进行探讨和评论。同时分析了辽代文学艺术的时代特点及其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艺术 绘画书法 耶律倍 萧观音 海山大师
下载PDF
“津门画派”艺术特征初探 被引量:4
2
作者 崔之进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2期166-171,共6页
长久以来,天津的书画艺术没有在创作理念与绘画形式上形成统一的风格。就天津、就国内外美术界而言,也没有对"津门画派"的研究予以足够重视。因此,采用实地采证、采访实录等方法,收集了第一手材料;采用归纳分析、总结演绎、... 长久以来,天津的书画艺术没有在创作理念与绘画形式上形成统一的风格。就天津、就国内外美术界而言,也没有对"津门画派"的研究予以足够重视。因此,采用实地采证、采访实录等方法,收集了第一手材料;采用归纳分析、总结演绎、对比、举例等分析方法,论述了对"津门画派"艺术特征进行研究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津门画派” 高雅文化 天津 书画艺术
下载PDF
画坛又谱广陵散——林纾书画艺术论 被引量:2
3
作者 卢仁龙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409-414,437,共7页
林纾在书画艺术上的成就长期被忽视。考察林纾的绘画经历,分析其创新之处,认为他在绘画上有三大特点:一是师承有自而重造化自然;二是挥毫越甲子,勤于作画;三是笔墨独特,自创新法。此外,题画诗和画论亦是林纾独特而有价值的艺术贡献。
关键词 林纾 书画艺术 画论 艺术史
下载PDF
传统书画精英对西方现代绘画传播的因应——以黄宾虹《新画训》为中心 被引量:3
4
作者 方茜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5-100,共6页
20世纪早期,中国艺术现代转型适逢西方现代绘画在中国进行跨文化传播,二者交织并进,彼此深刻影响。本文结合美术史与传播学研究方法,细致梳理其中以黄宾虹为代表的传统书画精英因应西方现代绘画传播而发表的相关著述,进而指出,黄宾虹在... 20世纪早期,中国艺术现代转型适逢西方现代绘画在中国进行跨文化传播,二者交织并进,彼此深刻影响。本文结合美术史与传播学研究方法,细致梳理其中以黄宾虹为代表的传统书画精英因应西方现代绘画传播而发表的相关著述,进而指出,黄宾虹在率先作出积极回应之中,就古今中外艺术发展基本规律、整体趋向作出科学预判,不仅以"借西喻中"方式表达其捍卫传统书画价值精髓的坚定主张,更协同艺术界新老同盟合力宣扬"返本开新"艺术发展策略。他在坚守中国本位文化立场的前提下,主动参与建构世界艺术跨文化交流格局,身体力行地展现了中国艺术传统内生现代发展趋向对传统书画现代转型的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现代绘 跨文化传播 传统书画 现代转型 黄宾虹
原文传递
视觉传达设计对传统书画元素的借鉴与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卓玲 《黑河学院学报》 2022年第11期176-178,共3页
传统书画艺术包含水墨、印章、书法等三种艺术形式,是根植于传统文化之中,为国人所广为接受的一种艺术形式。我国传统文化的复苏,人们对于传统书画艺术元素的接受度和认可度也日渐提高。作为集现代性与民族性于一体的视觉传达设计而言,... 传统书画艺术包含水墨、印章、书法等三种艺术形式,是根植于传统文化之中,为国人所广为接受的一种艺术形式。我国传统文化的复苏,人们对于传统书画艺术元素的接受度和认可度也日渐提高。作为集现代性与民族性于一体的视觉传达设计而言,传统书画元素的融入既有效拓展了当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思路,同时,也为我国视觉传达艺术的发展指明了一条更为宽广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传达设计 传统艺术 书画元素
下载PDF
2016—2020年南京艺术展览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顾颖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9-55,共7页
本文以大量一手数据为筑基,对2016—2020年这5年间南京所举办的艺术展览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全面、准确分析数据、爬梳信息的基础上,从场数、所涉门类、举办地、展期、参展人及策展人等方面,多维度揭示了近年南京艺术展览在江苏集中程度... 本文以大量一手数据为筑基,对2016—2020年这5年间南京所举办的艺术展览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全面、准确分析数据、爬梳信息的基础上,从场数、所涉门类、举办地、展期、参展人及策展人等方面,多维度揭示了近年南京艺术展览在江苏集中程度最高、数量持续扩张、书画类比重最大、展览生态多元、展期多数较短、南京本土书画家最为活跃及民营场馆较国有场馆更加倚重策展人等显著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展览 南京 区域文化 书画 策展人
下载PDF
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后殖民主义倾向
7
作者 白鹤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6-71,共6页
近年来,中国书画艺术中出现了一种后殖民主义倾向,它具有以丑偷换拙的概念,以怪偷换变的概念,以脏偷换厚的概念,以"简"偷换空灵的概念,以模式偷换风格的概念等等一系列特征。对此加以分析和批判,对弘扬中国的传统民族艺术,坚... 近年来,中国书画艺术中出现了一种后殖民主义倾向,它具有以丑偷换拙的概念,以怪偷换变的概念,以脏偷换厚的概念,以"简"偷换空灵的概念,以模式偷换风格的概念等等一系列特征。对此加以分析和批判,对弘扬中国的传统民族艺术,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内在特性与本质有着较为深刻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 当代艺术 传统艺术 书画艺术
下载PDF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在明代书画中的演绎与传播
8
作者 续鹏 《都市文化研究》 2022年第2期138-155,共18页
《春夜宴桃李园图》是画家根据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以想象的形式来重现李白当时宴饮的情况。通过对明人绘事文献的考察发现,《春夜宴桃李园图》在明代盛行,不仅和绘画风格、艺术形式的演进有关,同时与明代崇唐的复古文学思潮... 《春夜宴桃李园图》是画家根据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以想象的形式来重现李白当时宴饮的情况。通过对明人绘事文献的考察发现,《春夜宴桃李园图》在明代盛行,不仅和绘画风格、艺术形式的演进有关,同时与明代崇唐的复古文学思潮、社会世俗的审美形态等诸多因素也密切相关。明画家在创作过程中,有选择性地借鉴和挪移了宋人李公麟《西园雅集图》中的元素,结合时代风尚,融入日常生活情景,以“雅集”来替代李白原作中的“夜宴”场景。画作的主题从传统的文人雅集向富有情节和趣味的日常生活情景衍化,这样的创作有助于迎合当时大众世俗审美的标准,扩大并提升作品的受众和传播力度。与此同时,人们对李白及其作品的接受和解读形式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图重构 书画艺术 李白接受史
原文传递
笔落惊风雨:视觉艺术中的李白 被引量:1
9
作者 朱易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66,共6页
以图画艺术的形式再现人们心目中的李白,是历代文人解读李白和接受李白的重要方式。早期的真品后世已不得见,多因诗文的吟咏而保存信息,诗文记载中的李白图画可以分为李白写真、李白的传说及主题画、各代文人赏玩的题画诗以及李白诗歌... 以图画艺术的形式再现人们心目中的李白,是历代文人解读李白和接受李白的重要方式。早期的真品后世已不得见,多因诗文的吟咏而保存信息,诗文记载中的李白图画可以分为李白写真、李白的传说及主题画、各代文人赏玩的题画诗以及李白诗歌的诗意图。这些艺术品提供给后世的信息是多元的,不仅是历代李白接受史的组成部分,也是一部李白绘画艺术史。而诗与画的密切关系,从想象与视觉的双重空间重构了李白的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艺术 书画 李白接受史
下载PDF
城市纪念性公园的规划设计——以甘肃省通渭县秦嘉徐淑公园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唐小刚 董刚刚 +1 位作者 齐浩云 刘映辉 《甘肃林业科技》 2016年第2期47-52,共6页
以甘肃省通渭县秦嘉徐淑公园的规划设计为例,探讨了纪念性公园规划设计中的纪念主题与形象表达问题,强调场所塑造与情感对话是纪念性园林规划设计的关键。总体设计力求简洁大方,经济适用,既能表现素雅古典的通渭民风,又能体现朝气蓬勃... 以甘肃省通渭县秦嘉徐淑公园的规划设计为例,探讨了纪念性公园规划设计中的纪念主题与形象表达问题,强调场所塑造与情感对话是纪念性园林规划设计的关键。总体设计力求简洁大方,经济适用,既能表现素雅古典的通渭民风,又能体现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时代特征。建筑整体以秦汉风格为主,花架等小品适当结合现代元素,发扬由古到今古为今用的优良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规划 乡土植物 地域文化 书画艺术
下载PDF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论钱选的士气说及对当代书画艺术的现实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啸平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65-67,共3页
元代书画家钱选的士气说提出之后 ,后人解释甚多 ,然多未解其精义。本文论述了钱选的士气说提出的时代背景 ,并从历史艺术观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同时 ,阐述了钱选的士气说对当代书画艺术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选钱 士气说 书画艺术 现实意义
下载PDF
民国时期京津地区书画交易的定价研究
12
作者 宗娅琮 《艺术探索》 2013年第4期37-42,4,共6页
民国以来,近代经济的发展进程推进了京津地区书画市场的繁荣。鬻卖书画的生存观念被书画家们普遍接受,他们开始积极主动地参与市场,发布润例。民国时期明码标价的书画价格不仅代表了书画作品已经作为商品直接参与到市场交易中去,更代表... 民国以来,近代经济的发展进程推进了京津地区书画市场的繁荣。鬻卖书画的生存观念被书画家们普遍接受,他们开始积极主动地参与市场,发布润例。民国时期明码标价的书画价格不仅代表了书画作品已经作为商品直接参与到市场交易中去,更代表了书画市场的交易逐步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书画市场 书画交易 书画定价
下载PDF
关于书画艺术与“传统”的思考
13
作者 毛选选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74-77,共4页
中国书画艺术界关于传统与创新的争论常常不绝于耳。实际上,艺术传统从来都是多元的,也是发展变化的,并且有极大的包容性。侈谈传统与侈谈创新都于事无补,优秀传统最本质的精神是"继往开来"。
关键词 书画艺术 艺术传统 艺术创新 多元性 中国
下载PDF
论郑板桥书画的艺术特色
14
作者 郑祖玉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99-101,共3页
郑板桥是清代中叶杰出的书画家,扬州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推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观点,主张“师法自然”、不泥古法。其领异标新、自立门户、作主子文章、不断自我超越、不断创新的艺术特色表现在其书画的方方面面,对当时及后世... 郑板桥是清代中叶杰出的书画家,扬州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推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观点,主张“师法自然”、不泥古法。其领异标新、自立门户、作主子文章、不断自我超越、不断创新的艺术特色表现在其书画的方方面面,对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板桥 书画艺术 领异标新
下载PDF
浮云朝露 甘瀮丹青——和志坚书画艺术赏析
15
作者 陈登宇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年第3期102-109,114,共9页
和志坚, 民国时期丽江纳西族著名书画家, 山水兼能, 博采众长, 熔东、 西方艺术于一炉, 是云南较早接受西方绘画的人, 是纳西族接受西方绘画之第一人. 由于历史的原因, 其艺术方面的研究, 还是一片空白, 尚需长期不断的收集、 整理.
关键词 本土书画家 作品风格 书画艺术 中西合璧
下载PDF
从大千食单看张大千烹饪艺术的现实意义
16
作者 尹敏 乔兴 熊军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7-9,13,共4页
张大千是中国书画的一代宗师,他爱好美食鉴赏、美食制作。张大千综合中外饮食文化精髓,结合中国书画艺术创造了"大风堂酒席",其食单由大千融合书画艺术、烹饪艺术亲笔书写。大千食单是艺术品,能从中研究张大千的烹饪艺术,同... 张大千是中国书画的一代宗师,他爱好美食鉴赏、美食制作。张大千综合中外饮食文化精髓,结合中国书画艺术创造了"大风堂酒席",其食单由大千融合书画艺术、烹饪艺术亲笔书写。大千食单是艺术品,能从中研究张大千的烹饪艺术,同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大千 食单 书画艺术 烹饪艺术 现实意义
下载PDF
以多层次的街区空间带动“步行区”的发展——上海市绍兴路“书画艺术街”保护规划探讨 被引量:4
17
作者 阮仪三 张艳华 《城市规划汇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5-57,共3页
绍兴路地处上海市中心地段 ,环境优雅 ,如何有效地保护它的特色环境 ,发挥其文化底蕴 ?本规划设计把握住绍兴路的街区庭院空间特征 ,提出了“步行区”的概念 ,并开发利用沿街两侧的庭院开放空间 。
关键词 “书画艺术街”步行区 多层次空间共享 上海 规划设计
原文传递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日传播与回流——以古代书画艺术的中日交流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叶磊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5-171,176,共8页
在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潮流中,中国书画艺术造就了日本书画艺术,而日本书画艺术在传承和受容中国书画艺术精华并历经本土化发展后,又通过回流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可以说,中日古代书画艺术的传播交流是一... 在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潮流中,中国书画艺术造就了日本书画艺术,而日本书画艺术在传承和受容中国书画艺术精华并历经本土化发展后,又通过回流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可以说,中日古代书画艺术的传播交流是一种双向互动的交流模式,东传与西渐几乎贯穿了两国传播交流活动的始终,中国文化的东传、日本的传承吸收、民族创意的改造、书画的西渐传播构成了两国书画艺术交流史的发展主线。在数千年来的传播交流中,形成了传承与改造并重、东传与西渐并行、艺术与宗教并进、成就与遗憾并存的基本特征。中日书画艺术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传播与交流是国家文化艺术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通过传播交流和学习借鉴,才能推动人类艺术的向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 书法艺术 绘画艺术 中日书画艺术 传播交流
下载PDF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中国书画展研究(1973—2023)
19
作者 李嘉璐 《博物院》 2023年第6期59-68,共10页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作为“亚洲之外最大的中国艺术展区”50年来举办了多场中国书画展,为海外中国艺术研究补充了新内容。围绕大都会博物馆中国书画展的相关研究,不仅丰富了海外中国书画史视觉链,而且考察了中国书画研究在西方的学术...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作为“亚洲之外最大的中国艺术展区”50年来举办了多场中国书画展,为海外中国艺术研究补充了新内容。围绕大都会博物馆中国书画展的相关研究,不仅丰富了海外中国书画史视觉链,而且考察了中国书画研究在西方的学术坐标。总体看来,作为海外中国艺术展,大都会博物馆以“收藏收藏家”的思路,形成了“百科全书式”的收藏,并以“中国书画展”为载体进行文化诠释,阐释了中国艺术的美学特征、艺术规律以及作品背后的社会文化意义等,是跨时空、跨文化互动与互鉴的重要案例,塑造了海外中国书画的艺术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中国书画展 异质性 跨文化研究
原文传递
以艺见道与“雅人深致”——沈曾植书画文学要义
20
作者 张毅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8-195,215,共9页
中国社会千年未遇之大变局始于晚清民初,如何在世事板荡中保持一份“雅人深致”,乃当时“同光体”诗人沈曾植念兹在兹的文艺宗旨。他提出的通“三关”之说,所标榜的“雅致”,既是宋诗派的创作取向,又是作者个性意识、学问路径与文化修... 中国社会千年未遇之大变局始于晚清民初,如何在世事板荡中保持一份“雅人深致”,乃当时“同光体”诗人沈曾植念兹在兹的文艺宗旨。他提出的通“三关”之说,所标榜的“雅致”,既是宋诗派的创作取向,又是作者个性意识、学问路径与文化修养的表现,并在以艺见道的书画文学创作中得到了充分彰显。道乃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精神所系,作为体现作者胸襟、气韵和风度的“雅人深致”,沈增植的书画题咏蕴含着历经沧桑的深沉情感,以及遭遇劫难时士志于道的文化坚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艺见道 雅致 书画 沈曾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