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艺术学刍议 被引量:8
1
作者 黄鸣奋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35-42,共8页
新兴的网络艺术呼唤与之相适应的理论、评论与史学研究。网络艺术学正是顺应这一要求而建立的新兴学科。它的基础是网络媒体与艺术之间的价值关系,其重点则是对网络艺术基本特性及历史演变的考察。
关键词 网络艺术 艺术理论 网络媒体 信息科技 因特网
下载PDF
当代艺术与新媒体:数字鸿沟,还是混合话语?
2
作者 爱德华·A.尚肯 李镇(编译) 《艺术当代》 2024年第2期80-87,共8页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主流当代艺术与新媒体艺术之间一直存在着话语分歧.新媒体艺术在寻求合法性的过程中发展出了一个自主和孤立的新媒体艺术的艺术界.本文深入分析了主流当代艺术与新媒体艺术之间趋同和分歧的中心点.通过讨论平行...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主流当代艺术与新媒体艺术之间一直存在着话语分歧.新媒体艺术在寻求合法性的过程中发展出了一个自主和孤立的新媒体艺术的艺术界.本文深入分析了主流当代艺术与新媒体艺术之间趋同和分歧的中心点.通过讨论平行艺术界、后媒介状况、进一步挑衅,对克莱尔·毕晓普、罗莎琳·克劳斯、尼古拉斯·伯瑞奥德等人的观点以及主流当代艺术界的权力结构进行了批判.进而提出弥合裂隙,建构一种混合话语,在和解中对艺术史的正典以及新兴的艺术和文化形式形成新见解的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当代艺术 新媒体艺术 数字艺术 后媒介
原文传递
艺术存在的家园——艺术语言之于艺术的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李荣启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9-83,共5页
艺术语言是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最根本的物质载体和符号媒介,是艺术存在的家园。任何艺术作品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艺术语言也是人类艺术思维的工具,各门艺术都以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体系来体验和把握世界。艺术语言本身也具有内容性,它... 艺术语言是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最根本的物质载体和符号媒介,是艺术存在的家园。任何艺术作品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艺术语言也是人类艺术思维的工具,各门艺术都以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体系来体验和把握世界。艺术语言本身也具有内容性,它既是手段与工具,又是艺术的对象与内容,而且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随着人类语言和艺术实践的发展,艺术语言也会不断丰富,有新的创造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作品 艺术语言 艺术思维 符号媒介 形式要素 审美价值 艺术创造
下载PDF
人工智能的艺术创作可能吗? 被引量:3
4
作者 周丰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9-90,共12页
人工智能与人脑的差异意味着人工智能主体性的缺失:计算的本质和机械的一级同构信息处理方式意味着人工智能只有一个信息输出端口,而人类的信息加工却同时具有机体端口和意识端口的输出,且两者具有原型同构关系。意识端口是与机体端口... 人工智能与人脑的差异意味着人工智能主体性的缺失:计算的本质和机械的一级同构信息处理方式意味着人工智能只有一个信息输出端口,而人类的信息加工却同时具有机体端口和意识端口的输出,且两者具有原型同构关系。意识端口是与机体端口相伴随的认识或评价,指向自我。人工智能计算的本质决定了其艺术创作是机械的。因此,从传统的艺术本质论来看,人工智能的作品并不是艺术;但从艺术体制论来看,它又可成为艺术。然而,这种表达的主体并非人工智能,而是它背后的推动者。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工智能只是媒介。人工智能可以作为一种技术媒介表达主体性,但这需要人工智能正视主体性问题,才能发挥作为媒介的长处从而进行艺术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艺术创作 机械性 主体性 媒介
下载PDF
跨媒介性 被引量:2
5
作者 但汉松 《外国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6-110,共15页
“跨媒介性”日益成为当前文学、传播学和艺术研究的热门术语,它似乎可用于描述一切跨越传统媒介边界的表达或再现。然而,由于“媒介”概念本身的含混,当代文学与艺术研究在征用跨媒介性这一衍生概念时,常常陷入混乱与悖谬。到底何为跨... “跨媒介性”日益成为当前文学、传播学和艺术研究的热门术语,它似乎可用于描述一切跨越传统媒介边界的表达或再现。然而,由于“媒介”概念本身的含混,当代文学与艺术研究在征用跨媒介性这一衍生概念时,常常陷入混乱与悖谬。到底何为跨媒介性?跨媒介性在不同历史语境中有怎样不同的形式特征和文化政治诉求?跨媒介性作为一种具有改变效力的事件,会带来怎样的美学后果与政治挑战?如何看待跨媒介性的限度与风险?本文以文学与造型艺术为本位,试图厘清该关键词的概念特质及意义变迁,并着重思考在数字媒介技术的变革时刻,跨媒介性如何为“后印刷”时代的文学带来新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 跨媒介性 艺术 文学 数字媒介
原文传递
沉浸式设计在艺术疗愈领域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刘建军 纪雨晴 《包装与设计》 2023年第6期176-177,共2页
作为新兴的疗愈方式,沉浸式艺术疗愈依托科技为用户带来多感官疗愈体验,可以有效地提升艺术疗愈效果.本文首先阐述了沉浸式设计的理论基础以及相关技术支持,然后分析了沉浸式设计应用于艺术疗愈中的优势,据此从感官体验、操作体验、交... 作为新兴的疗愈方式,沉浸式艺术疗愈依托科技为用户带来多感官疗愈体验,可以有效地提升艺术疗愈效果.本文首先阐述了沉浸式设计的理论基础以及相关技术支持,然后分析了沉浸式设计应用于艺术疗愈中的优势,据此从感官体验、操作体验、交互体验、参与式体验四个维度提出沉浸式艺术疗愈产品设计策略研究希望为沉浸式设计在艺术疗愈产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浸式设计 艺术疗愈 用户体验 艺术媒介
原文传递
以影像之名——电影艺术与建筑实践 被引量:4
7
作者 闫苏 仲德崑 《新建筑》 2008年第1期19-25,共7页
试图考察电影艺术与建筑实践的关联性及其对建筑实践的影响,电影作为独立的艺术门类,不仅能给建筑提供具体风格或形式上的灵感和借鉴,更为深刻的方面在于电影关联和组织媒介的方式。电影早已不仅是被观看的再现式活动图像,它对我们身处... 试图考察电影艺术与建筑实践的关联性及其对建筑实践的影响,电影作为独立的艺术门类,不仅能给建筑提供具体风格或形式上的灵感和借鉴,更为深刻的方面在于电影关联和组织媒介的方式。电影早已不仅是被观看的再现式活动图像,它对我们身处的时空所进行的创造性实践,开启了思维与影像的可能维度。其实践不仅使自身发展成为独立的艺术,而且,电影的表达手段和建构策略也成为时代性的认知和感知方式。如今,再现现实的技术手段发展为解放了的影像文化,对具象空间的拟仿成为实践着的思维策略。电影反作用于现实,开拓了新的空间向度,这一实跋中的媒介美学,显然亦能给建筑实践带来深层次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电影术 蒙太奇 媒介 策略
下载PDF
网络传播媒介对当代美术批评方法论的拓展 被引量:4
8
作者 宋文翔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9期67-71,共5页
从建构传统美术批评体系中的批评家与批评话语权之间的关系入手,就当下社会生活中的网络传播媒介对传统美术批评体系的解构现象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从网络美术批评语言的重构、批评话语权的平民化方式、批评的学理完整性和依据以及批评的... 从建构传统美术批评体系中的批评家与批评话语权之间的关系入手,就当下社会生活中的网络传播媒介对传统美术批评体系的解构现象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从网络美术批评语言的重构、批评话语权的平民化方式、批评的学理完整性和依据以及批评的思维方式等方面对当代美术批评方法论的拓展进行了思考性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批评 网络传播媒介 批评话语权 批评方法论
下载PDF
以植物为媒介的生态艺术发展趋势探究
9
作者 魏文轩 《流行色》 2023年第2期130-132,共3页
为明确基于植物媒介的生态艺术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文章结合国内外相关案例,从媒介发展、时代思潮以及色彩特征的角度分析了植物媒介思维下的生态艺术实践。得出随着生态学、生物科技以及智能传感技术的发展,致使当前的生态艺术转... 为明确基于植物媒介的生态艺术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文章结合国内外相关案例,从媒介发展、时代思潮以及色彩特征的角度分析了植物媒介思维下的生态艺术实践。得出随着生态学、生物科技以及智能传感技术的发展,致使当前的生态艺术转向跨学科和多感官交互的发展范式,并朝着植物智能、植物新能源方向探索。为未来的生态艺术创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艺术 植物 媒介
下载PDF
艺术活动的第五个基本要素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玉臣 孟凡静 《唐山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58-60,66,共4页
对艾布拉姆斯提出的艺术活动四要素进行了新的探究。从艺术活动的整体性来考查,认为艺术媒介同样是艺术活动的最基本的因素之一,它与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四个要素在基础理论建设中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构成艺术活动的基本“五个要素艺... 对艾布拉姆斯提出的艺术活动四要素进行了新的探究。从艺术活动的整体性来考查,认为艺术媒介同样是艺术活动的最基本的因素之一,它与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四个要素在基础理论建设中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构成艺术活动的基本“五个要素艺”,忽视或削减这个要素的理论作用,艺术的基本理论建设就会出现重大的缺失。文章认为艺术媒介还有助于对“艺术生产”“艺术消费”理论的建设,对重建艺术发展史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并且有助于为艺术分类提供直接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布拉姆斯 艺术媒介 五要素 艺术生产 重建艺术发展史
下载PDF
游走于时尚的纤维——基于当代艺术语境下时装艺术跨媒介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娜 《设计艺术研究》 2021年第5期29-31,共3页
时装艺术在当代艺术语境下不断超越对其现有的认知。特别是在与高科技、新媒体相融合过程中,在全球化语境相互交融的共存中,从材料选择到呈现方式到创作理念都展现了其多元性、兼容性、宽泛性的艺术特性。通过多维度研究,发现时装艺术... 时装艺术在当代艺术语境下不断超越对其现有的认知。特别是在与高科技、新媒体相融合过程中,在全球化语境相互交融的共存中,从材料选择到呈现方式到创作理念都展现了其多元性、兼容性、宽泛性的艺术特性。通过多维度研究,发现时装艺术在渐进的发展过程中,更是将纤维艺术、装置、影像、交互、声音、光,甚至是行为等新媒介、新表达方式融合到创作中,为人们带来更为全方位、立体化和多感官的跨媒介多元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装艺术 当代艺术 跨媒介 多元 纤维
下载PDF
从“语言学转向”到“图像转向”:生产性批评演进的再考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方弘毅 甘锋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4-100,共7页
进入20世纪至今,批评作为一种主要的意义生产方式,使得艺术在社会历史形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内学界对20世纪以来生产性批评的梳理较多采用逻辑线索显见而完整的西马批判路径;较少关注将艺术视为符号系统的结构主义艺术生产... 进入20世纪至今,批评作为一种主要的意义生产方式,使得艺术在社会历史形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内学界对20世纪以来生产性批评的梳理较多采用逻辑线索显见而完整的西马批判路径;较少关注将艺术视为符号系统的结构主义艺术生产论形态下的视觉艺术生产性艺术批评问题。然而,随着20世纪60年代人类社会逐步进入"读图时代",视觉艺术日趋成为艺术的主流形态进而成为艺术批评的主要对象。因此,系统梳理20世纪以来结构主义符号学框架下视觉批评的理论范式、话语生产方式及其发展脉络对于建构和反思当代视觉艺术批评的方法论体系十分必要。批评的生产属性缘起于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因而符号学主导的生产性批评理论形态与批判理论框架下的生产性批评理论具有复杂的相互关系:一方面,在指向、语境、特征、运作机制等方面两种生产性批评形态存在巨大差异;另一方面,二者在生产性内涵上又存有深厚的渊源与紧密的联系。文章在明晰"生产性批评"与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内蕴联系的始基之上,沿着视觉文化的发展趋势,全面梳理从"语言学转向"到"图像转向"的生产性批评理论迁转与范式递变并展开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转向” 生产性 艺术批评 媒介
下载PDF
装饰艺术与材料情结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如画 《长春大学学报》 2005年第3期88-91,共4页
材料作为一种新兴学科,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材料作为造型艺术的语言之一,并不是简单的纯技术的问题,材料是艺术创作者可看、可触、可感的精神载体,具有社会性,时代性与人文性,作为艺术载体的材料是艺术创作中最为重要的因素。
关键词 装饰艺术 材料情结 物质媒介
下载PDF
1986年“波普热”前后的媒介意识
14
作者 王志亮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14,共5页
在新时期的中国美术界,媒介何以成为问题?面对该问题,本文认为以1986年兴起的"波普热"为切入点,能够得到一定的解释。对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美术界来说,1985年的劳森伯格个展犹如一针催化剂,直接触发了美术实践和理论研究从关... 在新时期的中国美术界,媒介何以成为问题?面对该问题,本文认为以1986年兴起的"波普热"为切入点,能够得到一定的解释。对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美术界来说,1985年的劳森伯格个展犹如一针催化剂,直接触发了美术实践和理论研究从关注艺术的主题性意义,转而开始讨论新的艺术媒介。当时美术界兴起的"波普热"现象,反映出80年代中后期逐渐展开的媒介拓展实验潮流,并促使国内美术界在没有经历一个典型的媒介时代之前,就跨越到了后媒介时代或混合媒介时代。在这一过程中,现成品组合的偶然性被赋予了中国传统的"禅"、"道"思想,从而具备了文化合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普热 劳森伯格 媒介 新时期艺术
原文传递
论文学的艺术品性
15
作者 张晶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4-91,共8页
作为美学的分支或新兴学科,文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与美学规律。这是与传统文艺学的明显区别之处,同时也可以视为其存在合法性所在。然而,以文学与艺术并列而泛论,而未能深入腠理地揭示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的具体同... 作为美学的分支或新兴学科,文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与美学规律。这是与传统文艺学的明显区别之处,同时也可以视为其存在合法性所在。然而,以文学与艺术并列而泛论,而未能深入腠理地揭示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的具体同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也正是文艺美学研究在目前阶段处于停滞状态的重要原因。现提出"文学的艺术品性"的命题,旨在探讨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的审美属性的同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美学 文学 艺术门类 艺术媒介 审美享受
下载PDF
论艺术创造的符号逻辑
16
作者 施旭升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1-87,共7页
艺术创造的最后一个重要阶段就是形式符号的创造,艺术创造动力的价值实现最终也体现在艺术符号形式的表达之中,从而,艺术创造对于符号逻辑的遵循也就显得尤为必要;而艺术符号的创造,既关乎艺术家的技术手段、技能修养及技巧的运用,又体... 艺术创造的最后一个重要阶段就是形式符号的创造,艺术创造动力的价值实现最终也体现在艺术符号形式的表达之中,从而,艺术创造对于符号逻辑的遵循也就显得尤为必要;而艺术符号的创造,既关乎艺术家的技术手段、技能修养及技巧的运用,又体现为一种非常个性化的艺术符号的建构与生命形式的表现,体现为艺术符号的不断地协调与修正以及艺术符号表现的简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符号 形式与媒介 传达与技巧 简约化
下载PDF
论审美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苏君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6-63,共8页
关于审美与艺术的关系 ,中外美学史上历来存在政教中心论与审美中心论之争。但两者都没有给审美找到在艺术中的正确位置。确立审美在艺术中的地位的两条途径是 :其一 ,为了包容不是以“美”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各种现代艺术 ,应该把“美的... 关于审美与艺术的关系 ,中外美学史上历来存在政教中心论与审美中心论之争。但两者都没有给审美找到在艺术中的正确位置。确立审美在艺术中的地位的两条途径是 :其一 ,为了包容不是以“美”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各种现代艺术 ,应该把“美的艺术”扩大到“审美的艺术” ,但“美的艺术”仍是艺术的主流。其二 ,为了纠正审美中心论忽视审美与艺术中的其他因素以及审美与艺术之外的其他社会因素的联系这一理论错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 艺术 中心 中介 政教中心论 审美中介论
下载PDF
重新聚焦媒介:东亚录像艺术的兴起 被引量:1
18
作者 金曼 《当代美术家》 2021年第2期74-77,共4页
展览“重新聚焦媒介:东亚录像艺术的兴起”首次汇集来自日本、韩国和中国,开创了录像艺术实验之先河的重量级艺术家,旨在重新审视艺术家在东亚录像艺术兴起之时对于这一媒介的处理方式,并以期为跨国性当代艺术媒介的录像艺术在全球范围... 展览“重新聚焦媒介:东亚录像艺术的兴起”首次汇集来自日本、韩国和中国,开创了录像艺术实验之先河的重量级艺术家,旨在重新审视艺术家在东亚录像艺术兴起之时对于这一媒介的处理方式,并以期为跨国性当代艺术媒介的录像艺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历史梳理做出贡献。《当代美术家》对话策展人金曼,对展览主题、策展思路等话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录像艺术 媒介 当代
下载PDF
社会文化行为研究之逃避自由——在娱乐至死中隐没自我 被引量:1
19
作者 蒿帆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91-95,117,共6页
埃里希·弗罗姆在《逃避自由》中指出现代文化和社会危机最要紧的一个方面,即自由对现代人的含义。在自由与民主化的现代社会里,个体化进程飞速发展。一心追求自由的人因为无法承担自由带来的孤立与无能为力之感选择了逃避自由。尼... 埃里希·弗罗姆在《逃避自由》中指出现代文化和社会危机最要紧的一个方面,即自由对现代人的含义。在自由与民主化的现代社会里,个体化进程飞速发展。一心追求自由的人因为无法承担自由带来的孤立与无能为力之感选择了逃避自由。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提出的娱乐的方式成为了人们逃避自由的机制。人们最终以爱的艺术克服孤立与自由的矛盾,不再逃避,获得真正积极的自由。审视这些关于自由的问题,积极摆脱人类成为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的窘境,在《爱的艺术》中探寻解决矛盾的方法,将对现代人的自由发展和媒介环境的改善具有深刻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逃避自由》 《娱乐至死》 《爱的艺术》 隐没 媒介
下载PDF
崛起的当代西方英特网艺术对传统艺术材料媒介的解构
20
作者 顾浩 周军 《中国陶瓷工业》 CAS 2006年第5期49-51,共3页
英特网艺术家有相近的创作基础思维:材质媒介必须是一种能将经验转化成新形式的隐喻方式,并可将之转换传达给观众。网络空间对他们而言是最好的包容的民主的媒介材质。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艺术媒介的诞生同时,可能预示着一个网络艺术家... 英特网艺术家有相近的创作基础思维:材质媒介必须是一种能将经验转化成新形式的隐喻方式,并可将之转换传达给观众。网络空间对他们而言是最好的包容的民主的媒介材质。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艺术媒介的诞生同时,可能预示着一个网络艺术家将会是程序设计师工程师以及其他相关知识混合新概念的作者。网络艺术的出现,在对原有艺术的材料媒介的解构同时,不得不面临新的建构。未来的艺术家最关心的是什么?未来的艺术家会是怎样?未来的艺术家需要掌握何种技艺?这将是未来英特网艺术必须给自己明确的前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特网艺术 材料媒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