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经》出土文献和古籍整理 被引量:14
1
作者 夏传才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6-75,共10页
王国维综合利用当时新发现的各种文字对《诗经》作了广泛的考释,而且提出"二重证据法"理论,起了奠基者的作用。20世纪考古发现的许多新材料,如甲骨卜辞、敦煌卷子、金文和平山三器、鲁诗石经和鲁诗镜、吐鲁番《毛诗》残卷、... 王国维综合利用当时新发现的各种文字对《诗经》作了广泛的考释,而且提出"二重证据法"理论,起了奠基者的作用。20世纪考古发现的许多新材料,如甲骨卜辞、敦煌卷子、金文和平山三器、鲁诗石经和鲁诗镜、吐鲁番《毛诗》残卷、阜阳汉简《诗经》、郭店楚简、战国楚竹书等,必将对诗经学产生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出土文献 二重证据法 古籍整理
下载PDF
安徽霍山戴家院遗址自然变形遗迹的发现及其特征初探 被引量:11
2
作者 姚大全 朔知 +1 位作者 陈安国 沈小七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54-459,共6页
古遗址、古墓地发掘过程中的自然变形研究是反演或充实历史和史前变形历史记录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近期我省地震部门会同省文物考古部门,对皖西霍山戴家院考古现场进行专题发掘调查,发现了与构造运动有关的地裂缝,其中充填有砂线、砂脉... 古遗址、古墓地发掘过程中的自然变形研究是反演或充实历史和史前变形历史记录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近期我省地震部门会同省文物考古部门,对皖西霍山戴家院考古现场进行专题发掘调查,发现了与构造运动有关的地裂缝,其中充填有砂线、砂脉.初步研究显示包括两期变形,且均显示高速变形特征,代表两次地震事件.发生时代约相当于西周晚期和春秋中晚期,前者规模较大,含砂裂缝长轴方向平行于近侧的地震活动断裂方向.本次发现及初步分析填补了东部地区西周到春秋期自然变形事件研究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家院 考古 西周至春秋期 地震变形
下载PDF
大地湾考古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程晓钟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36,47,共10页
大地湾遗址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大型聚落遗址,它的发现对研究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产生、发展以及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历史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其年代分期、一期文化相关问题、房屋建筑、出土器物、F411地画等五个方面进行... 大地湾遗址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大型聚落遗址,它的发现对研究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产生、发展以及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历史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其年代分期、一期文化相关问题、房屋建筑、出土器物、F411地画等五个方面进行研究和述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湾遗址 相关问题 考古研究
原文传递
从马王堆看中国汉代的“竹子文明” 被引量:8
4
作者 蓝晓光 《竹子研究汇刊》 2003年第1期70-75,共6页
20世纪 70年代发掘的马王堆汉墓 ,是西汉初车大候利仓家族的墓葬 ,是中国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完整、出土文物最丰富的一座汉墓群 ,堪称本世纪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竹子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大象征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惊叹道 :中国曾是... 20世纪 70年代发掘的马王堆汉墓 ,是西汉初车大候利仓家族的墓葬 ,是中国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完整、出土文物最丰富的一座汉墓群 ,堪称本世纪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竹子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大象征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惊叹道 :中国曾是“竹子文明”的国度。研究马王堆里的竹 ,可以惊奇地发现 ,随葬的竹制品种类之多、数量之大 ,涉及面之广、工艺之精和价值之高 ,同样也是前所未有的 ,用地下“竹子博物馆”来称呼它一点都不为过。据统计 ,马王堆出土的竹笋制品共计 2 7个种类 ,80 0多件 ,其中竹简 62 0多枚 ,涉及劳动工具、生活用品、工艺品、书籍、乐器、兵器、饮食和体育等领域。现依托考古发掘和学者们的研究成果 ,试图透过马王堆里的竹 ,去寻觅中国古人们“不可一日无此君”的真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汉代 马王堆汉墓 竹子文明 竹制品 种类 竹笋制品 考古
下载PDF
解构与重建:历史类博物馆展陈中考古文物信息的跨学科解读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林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1-167,共7页
考古文物是我国历史类博物馆的核心展品,在其主要社会职能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随着考古学阐释理念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物证史法、情境展示法、关联阐释法等已被逐渐应用到博物馆展陈中。但以传统考古学为核心的阐释方法在公众传播... 考古文物是我国历史类博物馆的核心展品,在其主要社会职能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随着考古学阐释理念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物证史法、情境展示法、关联阐释法等已被逐渐应用到博物馆展陈中。但以传统考古学为核心的阐释方法在公众传播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单一视角与多元需求的矛盾、学科思维与展陈逻辑的矛盾、学术规范与启发教育的矛盾。对于历史类博物馆而言,基于考古文物的文化传播需要探索一种多学科、多层次、多角度的综合性研究思路,从信息解构、阐释方法和故事重建等方面入手,以适应愈加多元化的博物馆展示传播需求。构建跨学科阐释模式将在完善和发展学科体系、提升公众传播效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而使考古文物发挥最大的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类博物馆 展览 考古文物 信息阐释 跨学科研究
原文传递
中条山地区先秦冶铜遗址调查与初步认识
6
作者 戴向明 田伟 +2 位作者 崔春鹏 王晓毅 李延祥 《文物季刊》 2024年第2期11-35,共25页
晋南中条山富含铜矿,是先秦时期中原重要的铜产地。自本世纪初以来数家考古单位合作,在中条山地区进行了多次规模不等的考古调查,发现并确认出18处先秦冶铜遗址,其中多数属于夏到早商时期,只有少数几处可能存在两周时期的冶铜遗存。本... 晋南中条山富含铜矿,是先秦时期中原重要的铜产地。自本世纪初以来数家考古单位合作,在中条山地区进行了多次规模不等的考古调查,发现并确认出18处先秦冶铜遗址,其中多数属于夏到早商时期,只有少数几处可能存在两周时期的冶铜遗存。本文对每处遗址的概况和冶铜遗存的发现情况作了介绍,并简要分析了本地区先秦冶铜活动的兴衰演变过程和原因。这些资料的发表和初步的认识,将有助于学界了解青铜时代中原王朝崛起与晋南铜矿资源之间的重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条山 先秦时期 冶铜遗址 考古调查 初步认识
下载PDF
试论秦安大地湾地画的考古背景
7
作者 郭志委 《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3-105,共13页
对考古出土图像类材料的解读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类研究中,史前时期的图像研究相对特殊,面临的困难包括缺乏对当时社会的清晰认识、缺少同时期文献的支持等。因此,对于史前时期图像研究而言,考古背景是重要基础。目前已有... 对考古出土图像类材料的解读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类研究中,史前时期的图像研究相对特殊,面临的困难包括缺乏对当时社会的清晰认识、缺少同时期文献的支持等。因此,对于史前时期图像研究而言,考古背景是重要基础。目前已有的图像研究多重视分析图像本身,对其考古背景关注不够。有鉴于此,本文拟从秦安大地湾遗址出土地画的考古背景着眼,对其特点、性质、内涵等问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秦安县 大地湾地画 考古背景 图像研究
原文传递
世界遗产视野下的泉州古窑址考古与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栗建安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1年第3期40-47,共8页
在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为主题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构成中,包含磁灶窑(金交椅山窑址)、德化窑(元代屈斗宫窑址、宋元时期尾林·内坂窑址)两处推荐的遗产点,它们是此次申遗主题遗产价值的重要支撑。根据考古发现,磁... 在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为主题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构成中,包含磁灶窑(金交椅山窑址)、德化窑(元代屈斗宫窑址、宋元时期尾林·内坂窑址)两处推荐的遗产点,它们是此次申遗主题遗产价值的重要支撑。根据考古发现,磁灶窑、德化窑在宋元时期达到其窑业生产高峰,通过学习先进工艺、仿烧南北名窑、创新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把握市场信息、定向海外需求,形成适应海洋贸易的生产机制。两处窑址均进行过考古发掘,已初步建立文物保护、展示体系。回顾泉州地区窑业史研究,从考古资料和世界遗产视野出发,重新认识泉州沿海地区与内陆山区窑业的不同工艺技术体系传承和各自产业发展历程,及其在窑业生产结构、产品消费市场方面形成的共存互补关系。二者共同烧造的大量不同档次的陶瓷器,部分满足了当地城镇市场需求,部分经泉州港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输往海外,其影响重大而深远。如泉州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未来将继续以世界遗产视野开展泉州地区窑业的考古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遗产 泉州窑业 考古发现 遗产研究
下载PDF
以考古材料为视角的贵州地区宋代葬俗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吴敬 杨洪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3-128,共6页
贵州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一个多民族聚居区,从秦汉至隋唐,土著民族的文化因素在这一地区占据了主流。南宋时期,随着大量中原地区人口的南迁,贵州北部地区出现了新的葬俗。这种葬俗和川渝地区的同类墓葬相同,都是汉文化的丧葬习俗。... 贵州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一个多民族聚居区,从秦汉至隋唐,土著民族的文化因素在这一地区占据了主流。南宋时期,随着大量中原地区人口的南迁,贵州北部地区出现了新的葬俗。这种葬俗和川渝地区的同类墓葬相同,都是汉文化的丧葬习俗。这些葬俗的发展和演变直至元明时期一直在贵州地区繁衍不息,是贵州地区民族融合的考古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地区 宋代葬俗 考古学研究
原文传递
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汤倩颖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6年第1期33-36,共4页
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分析、论证遗址公园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的重要技术性文件。本文从相关概念界定入手,探讨了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目的、原则和基础,并对编制考古遗址公园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进... 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分析、论证遗址公园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的重要技术性文件。本文从相关概念界定入手,探讨了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目的、原则和基础,并对编制考古遗址公园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遗址公园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
原文传递
论蚕丛与蜀 被引量:2
11
作者 冯广宏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7-11,共5页
"蜀"是蚕丛族的图腾,其原始形象为野蚕,后代追忆蚕丛则为吐丝的蚕。据《蜀王本纪》所记,古蜀曾历时三、四千年之久,蚕丛时代距今约6000年左右,这个时间与茂县营盘山遗址的考古结果也基本吻合。考古证据表明,"蚕"是... "蜀"是蚕丛族的图腾,其原始形象为野蚕,后代追忆蚕丛则为吐丝的蚕。据《蜀王本纪》所记,古蜀曾历时三、四千年之久,蚕丛时代距今约6000年左右,这个时间与茂县营盘山遗址的考古结果也基本吻合。考古证据表明,"蚕"是表意,"丛"是表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蜀史 考古研究 巴蜀文字 蚕丛
下载PDF
国家起源研究中历史性事实对考古学证据意义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维扬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4-29,127,共8页
虽然在国家起源研究中援用人类学概念和模式进行分析是必要的,但这些分析对个案研究有一定局限性,因此,需要重视个案的完整研究,尤其是对个案中国家形成和生存情况的长时段的历史性事实的关注。中国国家起源研究中对一些重要考古学证据... 虽然在国家起源研究中援用人类学概念和模式进行分析是必要的,但这些分析对个案研究有一定局限性,因此,需要重视个案的完整研究,尤其是对个案中国家形成和生存情况的长时段的历史性事实的关注。中国国家起源研究中对一些重要考古学证据意义的分析,运用的以物化证据标准衡量的方法还不具备真正的科学性,以此来认定考古学资料可能具有的表明国家存在的意义存在一些缺陷,需要重视历史性事实对于考古学证据意义形成的作用。在对近年学术界高度关注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意义的认定上,研究者应重视一些在中国早期历史发展中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性事实的作用,如能直接表现国家制度运作的历史性事实、对于国家制度作为合法政治传统存在和发展的事实、国家制度发展的长期性后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起源研究 历史性事实 考古学证据 人类学概念和模式 个案研究 物化证据
原文传递
夏代早期的历史及其考古学考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昭峰 王春鸣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14-118,共5页
夏代早期的历史多语焉不详,甚或互有抵牾。对夏代早期历史的基本脉络作一梳理,并以考古资料为基准,探讨了夏代早期启、益之争,太康失国,后羿代夏,寒浞篡位,帝相东逃,少康复政,有穷覆亡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在考古学文化上的反映,并... 夏代早期的历史多语焉不详,甚或互有抵牾。对夏代早期历史的基本脉络作一梳理,并以考古资料为基准,探讨了夏代早期启、益之争,太康失国,后羿代夏,寒浞篡位,帝相东逃,少康复政,有穷覆亡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在考古学文化上的反映,并尝试复原了夏代早期的这段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代早期 历史 考古学考察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水域两汉六朝古墓群考述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华山 李峻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6期5-9,共5页
南水北调中线水域是古墓群集中的地区,考古工作者自上个世纪丹江口水库修建伊始即对该地区的古墓群进行了考古发掘和研究。其中两汉至六朝的古墓有其特殊的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反映了当时当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水平与特征。
关键词 丹江口水库 古墓群 考述
下载PDF
先秦时期毛笔书写的考古学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余力 《洛阳考古》 2021年第1期15-20,共6页
本文从考古学的视角切入,以新的研究思路,对先秦时期毛笔的出现及书写问题进行分析。战国时期,发现了毛笔实物。战国竹简上的文字,可以确定是用毛笔书写的。观察战国竹简上的文字,可以发现毛笔书写的几个特征。用这些特征来考量新石器... 本文从考古学的视角切入,以新的研究思路,对先秦时期毛笔的出现及书写问题进行分析。战国时期,发现了毛笔实物。战国竹简上的文字,可以确定是用毛笔书写的。观察战国竹简上的文字,可以发现毛笔书写的几个特征。用这些特征来考量新石器时期的一类刻画符号,发现它们亦具备这些特征。因此,这些符号应该是用毛笔书写的。新石器时代是毛笔书写的肇始期,商周时期是毛笔书写的发展期,春秋战国时期是毛笔书写的成熟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毛笔 毛笔书写 考古学观察
原文传递
金代铜镜制作的成就与问题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英 《阴山学刊》 2005年第6期59-62,共4页
以往的考古界和美术界都对汉唐铜镜十分重视,这方面的著录及文献资料堪称丰富,而对于金代的铜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中国古代铜镜的铸造高峰是汉唐,而到了金时又迎来了另一个高峰。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可以从金代铜镜... 以往的考古界和美术界都对汉唐铜镜十分重视,这方面的著录及文献资料堪称丰富,而对于金代的铜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中国古代铜镜的铸造高峰是汉唐,而到了金时又迎来了另一个高峰。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可以从金代铜镜的研究上折射出金一代政治、经济、军事和民俗的若干问题,特别是通过它的纹饰和铭文所反映出的一些政治、经济、文化内容早已远远超出了铜镜本身所具有的实用价值和工艺美术的审美价值,对于北方民族文化艺术研究的拓展无疑提供了更多的实用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 金代 女真人 铜镜 形制
下载PDF
包头地区的文物与考古综述
17
作者 吕喜林 《阴山学刊》 2005年第6期114-117,共4页
纵观包头地区文物与考古和历史沿革,可以看出包头地区的文化特色有:从新石器时代到近现代,各个时期的文物出土与考古发掘虽不平衡,但前后相连,基本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文物链;体现了鲜明的从农耕文明到畜牧文明的过渡特色;体现了中华文明... 纵观包头地区文物与考古和历史沿革,可以看出包头地区的文化特色有:从新石器时代到近现代,各个时期的文物出土与考古发掘虽不平衡,但前后相连,基本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文物链;体现了鲜明的从农耕文明到畜牧文明的过渡特色;体现了中华文明民族融合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头 文物 考古
下载PDF
从考古学本体看学科目标的实现 被引量:1
18
作者 桑栎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39-249,共11页
本文从宏观角度梳理了中外考古学阶段性发展的历程,通过对比分析,明确了两者在学术发展与学科体系上的差异。中国考古学需在实践和研究中总结优势,重新厘定学科发展方向。通过考古学的本体论研究,思考主观与客观间的转化、科学与人文因... 本文从宏观角度梳理了中外考古学阶段性发展的历程,通过对比分析,明确了两者在学术发展与学科体系上的差异。中国考古学需在实践和研究中总结优势,重新厘定学科发展方向。通过考古学的本体论研究,思考主观与客观间的转化、科学与人文因素的融合、过去与现在"鸿沟"的弥补等核心层次的问题,解决综合研究滞后、学科发展不均衡的现象。进而,通过理论与方法的完善、批判思维的养成、高校教育的改革等途径,来改造现有的学科体系;并在越来越多的国际交流中,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新一代从业者,以实现构建中国特色学术体系、拥有国际话语权这一学科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学理论 本体论研究 学科发展目标
原文传递
清代遗骸Y-STR检验1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佑英 高林林 +2 位作者 朱琳 张怀才 黄震烈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2-133,共2页
法医学实践中经常遇到对骨骼DNA检验的案例,但对保存超过100年的骨骼样本的检验报道较少。本文成功提取到150年前土埋遗骸的骨骼DNA,采用Y-filer试剂盒在9700型扩增仪上进行扩增,3130XL型遗传分析仪进行检测,得到遗骸Y-STR分型,并与对... 法医学实践中经常遇到对骨骼DNA检验的案例,但对保存超过100年的骨骼样本的检验报道较少。本文成功提取到150年前土埋遗骸的骨骼DNA,采用Y-filer试剂盒在9700型扩增仪上进行扩增,3130XL型遗传分析仪进行检测,得到遗骸Y-STR分型,并与对照样本比对,确认了遗骸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物证学 清代遗骸 Y—STR 考古研究
原文传递
宋元时期北方地区海港体系的考古学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敬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7-144,共8页
宋元时期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期,沿海地区的各港口在这一时期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作用。从考古的视角,可以发现我国北方地区宋元时期的海港不仅兴衰有时,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或已构成了对外贸易和对内转运的两大体系。但是,宋元时期北方... 宋元时期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期,沿海地区的各港口在这一时期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作用。从考古的视角,可以发现我国北方地区宋元时期的海港不仅兴衰有时,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或已构成了对外贸易和对内转运的两大体系。但是,宋元时期北方地区政治形势不稳定,在北宋和辽、南宋和金以及元代三个时期,北方海港存在着功能和区位的转换,并最终在元代以直沽港的兴起而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元时期 北方地区 海港体系 考古学探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