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oning and sequencing of a DNA fragment encoding N37 apoptotic peptide derived from p53
1
作者 Yan-xia Bai1,Qing-yong Ma2,Guang-xiao Yang31. Department of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Medical Schoo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710061 2. Department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Medical Schoo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710061 3. Xi’an Huaguang Biological Limited Company,Xi’an 710025,China.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SCIE CAS 2009年第2期109-113,共5页
Objective It was reported that p53 apoptotic peptide (N37) could inhibit p73 gene through being bound with iASPP,which could induce tumor cell apoptosis. To further explore the function of N37,we constructed the cloni... Objective It was reported that p53 apoptotic peptide (N37) could inhibit p73 gene through being bound with iASPP,which could induce tumor cell apoptosis. To further explore the function of N37,we constructed the cloning plasmid of DNA fragment encoding p53 (N37) apoptotic peptide by using DNA synthesis and molecular biology methods. Methods According to human p53 sequence from the GenBank database,the primer of p53(N37) gene was designed using Primer V7.0 software. The DNA fragment encoding p53 (N37) apoptotic peptide was amplified by using self-complementa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method and cloned into the pGEM-T Easy vector. The constructed plasmid was confirmed by endonuclease analysis and sequencing. Results The insertion of objective DNA fragment was confirmed by plasmid DNA enzyme spectrum analysis. p53(N37)gene was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chemically in vitro. The sequencing result of positive clone was completely identical to the human p53(N37) sequence in GenBank using BLAST software (http://www.ncbi.nlm.nih.gov/cgi-bin /BLASTn). Conclusion The cloning of DNA fragment encoding p53(N37) apoptotic peptide was constructed by using DNA synthesis and pGEM-T Easy cloning methods. With the constructed plasmid,we could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function of N37 pept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N37) P73 apoptotic peptide gene clon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下载PDF
具有穿膜功能的嵌合型AVPI-低分子量鱼精蛋白/DNA共给药系统的抗肿瘤研究
2
作者 谭娇 王雅萍 +4 位作者 王慧欣 梁剑铭 张梦 孙逊 黄永焯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18-1723,共6页
本文旨在合成具有穿膜活性的促凋亡AVPI-低分子量鱼精蛋白嵌合多肽(AVPI-LMWP),制备安全有效的AVPI-LMWP/p TRAIL基因共给药系统,通过凋亡肽AVPI与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基因(p TRAIL)联合用药来发挥抗肿瘤作用。采用标准固相合... 本文旨在合成具有穿膜活性的促凋亡AVPI-低分子量鱼精蛋白嵌合多肽(AVPI-LMWP),制备安全有效的AVPI-LMWP/p TRAIL基因共给药系统,通过凋亡肽AVPI与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基因(p TRAIL)联合用药来发挥抗肿瘤作用。采用标准固相合成法合成嵌合型多肽AVPI-LMWP。基于静电吸附作用,AVPI-LMWP可与DNA药物形成AVPI-LMWP/p TRAIL复合物,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其细胞摄取效率和抗肿瘤增殖能力。结果表明,采用共孵育法成功制备了AVPI-LMWP/p TRAIL复合物,随着AVPI-LMWP/p TRAIL质量比的增加,复合物的平均粒径逐渐减小,zeta-电位变化较小。凝胶电泳实验结果表明,当两者质量比大于15∶1时,AVPI-LMWP能完全包裹和压缩质粒p TRAIL。体外细胞摄取实验显示,随着二者质量比的增加,细胞摄取效率有所提高。体外细胞毒性实验表明,AVPI-LMWP/p TRAIL(W∶W=20∶1)复合物抑制He La细胞增殖的效果显著强于p TRAIL、AVPI-LMWP及LMWP/p TARIL复合物。研究显示,AVPI-LMWP/p TRAIL基因共给药系统能将质粒高效递送到He La细胞内,并能有效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是具有联合治疗应用价值的多肽/基因共给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膜肽 凋亡肽 基因给药 细胞凋亡 TRAIL AVPI 肿瘤治疗
原文传递
抗凋亡蛋白肽对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靳占峰 陈鹤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72-673,共2页
目的探讨重组构建的抗凋亡蛋白肽对脂多糖(LPS)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28只随机分4组(7只/组):对照组、LPS组、抗凋亡蛋白肽高剂量组和抗凋亡蛋白肽低剂量组。对照组腹腔注射抗凋亡蛋白肽溶剂0.1 mL/只,LP... 目的探讨重组构建的抗凋亡蛋白肽对脂多糖(LPS)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28只随机分4组(7只/组):对照组、LPS组、抗凋亡蛋白肽高剂量组和抗凋亡蛋白肽低剂量组。对照组腹腔注射抗凋亡蛋白肽溶剂0.1 mL/只,LPS组气管内注射4 mg/kg LPS,抗凋亡蛋白肽高、低剂量组在给予LPS前2 h腹腔注射浓度分别为125μg/kg和25μg/kg的抗凋亡蛋白肽。给予LPS 24 h后,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肺湿/干质量比、TUNEL、caspase-3的表达和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抗凋亡蛋白肽高剂量预处理组BALF白蛋白和肺湿/干质量比显著降低(p<0.05),肺泡壁细胞的凋亡指数明显下降(P<0.05),肺组织学病变明显减轻(P<0.05)。结论抗凋亡蛋白肽高剂量预处理对脂多糖诱导的大鼠肺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凋亡蛋白肽 脂多糖 急性肺损伤 凋亡
下载PDF
热沉淀纯化对促凋亡铁蛋白纳米粒活性的影响
4
作者 帅真青云 姜佳 余蓉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设计促凋亡铁蛋白纳米粒BAK-HFn,并探究热沉淀纯化对其活性的影响。方法设计与构建促凋亡活性蛋白纳米粒BAK-HFn,验证其成功可溶表达,采用热沉淀纯化以及非热沉淀纯化两种方式对其进行纯化,并用动态光散射法测定纯化后纳米粒的粒径... 目的设计促凋亡铁蛋白纳米粒BAK-HFn,并探究热沉淀纯化对其活性的影响。方法设计与构建促凋亡活性蛋白纳米粒BAK-HFn,验证其成功可溶表达,采用热沉淀纯化以及非热沉淀纯化两种方式对其进行纯化,并用动态光散射法测定纯化后纳米粒的粒径,采用CCK-8法检测纯化后BAK-HFn对肿瘤细胞C6的细胞毒性。结果用热沉淀纯化后的BAK-HFn蛋白几乎不抑制C6细胞的生长,而非热沉淀纯化法获得的BAK-HFn蛋白促凋亡的活性明显提高。结论热沉淀纯化会使经过BAK修饰的促凋亡铁蛋白纳米粒降低甚至丧失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沉淀纯化 铁蛋白 促凋亡肽 蛋白纳米粒 BCL-2家族 蛋白质纯化 变性 CCK-8 重组蛋白
原文传递
重组凋亡素组合肽(B9)的纯化及抗U251胶质瘤活性的研究
5
作者 郭帅利 陈奕冰 +3 位作者 董兴丽 刘兴汉 张丽秋 王志国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207-213,共7页
目的构建凋亡素组合肽(B 9)基因工程菌,建立重组凋亡素组合肽的纯化方法,在细胞水平上研究重组凋亡素组合肽抗U 251胶质瘤细胞活性。方法以PE T 28a质粒为表达载体构建凋亡素组合肽基因工程菌;经过等电点沉淀、PA A沉淀和阳离子交换层... 目的构建凋亡素组合肽(B 9)基因工程菌,建立重组凋亡素组合肽的纯化方法,在细胞水平上研究重组凋亡素组合肽抗U 251胶质瘤细胞活性。方法以PE T 28a质粒为表达载体构建凋亡素组合肽基因工程菌;经过等电点沉淀、PA A沉淀和阳离子交换层析纯化重组凋亡素组合肽;获得的充足凋亡素组合肽处理U 251细胞,检测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及侵袭。结果建立了以等电点沉淀、PA A沉淀和阳离子交换层析为核心技术的纯化重组凋亡素组合肽的方法,纯化的凋亡素组合肽纯度达到了电泳纯。重组的凋亡素组合肽能诱导U 251细胞凋亡,抑制U 25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结论建立了纯化重组凋亡素组合肽的实验方法,重组凋亡素组合肽在细胞水平上诱导U 251细胞凋亡,抑制U 25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素组合肽 聚丙烯酸 离子交换层析 251胶质瘤细胞
原文传递
抗肿瘤多肽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韩笑 李娜 杜培革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3-98,共6页
近些年,具有抗肿瘤生物活性的人工合成多肽受到广泛的关注。尽管受技术条件的制约,目前多数抗肿瘤肽类药物的半衰期较短,但抗肿瘤肽类药物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它们分子量小、抗肿瘤特异性高、免疫原性低,并且易于合成和改造。目前,多种抗... 近些年,具有抗肿瘤生物活性的人工合成多肽受到广泛的关注。尽管受技术条件的制约,目前多数抗肿瘤肽类药物的半衰期较短,但抗肿瘤肽类药物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它们分子量小、抗肿瘤特异性高、免疫原性低,并且易于合成和改造。目前,多种抗肿瘤肽及其衍生物已上市或进入临床研究,以肽为基础的治疗不仅高效低毒,还可以增加肿瘤对其他治疗方法的敏感度,对于肿瘤的临床治疗将具有重要价值。综述了诱发肿瘤坏死活性肽、细胞凋亡肽及功能阻断肽等几种新型天然抗肿瘤活性肽诱发肿瘤死亡的作用,并归纳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多肽 诱发肿瘤坏死活性肽 细胞凋亡活性肽 功能阻断肽
原文传递
冠心病患者血清RPs、RBP4、HN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魏亚倩 陈兴龙 张璐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16期2295-2300,共6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网织血小板(RPs)、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抗凋亡多肽(HN)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于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治疗的13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网织血小板(RPs)、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抗凋亡多肽(HN)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于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治疗的13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Gensini评分分为轻度病变组(63例)、中度病变组(48例)和重度病变组(27例),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是否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分为发生MACE组(34例)和未发生MACE组(104例)。比较轻度病变组、中度病变组、重度病变组患者(术前),发生MACE组和未发生MACE组患者(术前、术后7 d)的血清RPs、RBP4、HN水平、心肌缺血总负荷(TIB)、Gensini评分,采用Pearson分析术前患者血清RPs、RBP4、HN与TIB及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RPs、RBP4、HN水平联合检测对冠心病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分析术前、术后7 d各指标不同水平冠心病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度。结果轻度病变组患者的血清RPs、RBP4水平、TIB、Gensini评分<中度病变组<重度病变组,轻度病变组患者的血清HN水平>中度病变组>重度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IB、Gensini评分与术前血清RPs、RBP4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HN水平呈负相关(P<0.05);术前、术后7 d,发生MACE组患者的血清RPs、RBP4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MACE组,HN水平明显低于未发生MAC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术后7 d血清RPs、RBP4、HN水平联合预测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9、0.816,最佳预测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2.35%、65.38%和94.12%、69.23%,高于各指标单一预测(P<0.05);经危险度分析发现,术前血清RPs、RBP4、HN高水平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度是低水平的2.095、3.330、0.538倍(P<0.05),术后7 d血清RPs、RBP4、HN高水平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网织血小板 视黄醇结合蛋白4 抗凋亡多肽 预后 相关性
下载PDF
脂肪组织与大脑对话——杰出科学成就奖获奖演说介绍 被引量:1
8
作者 萧建中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9年第4期224-225,共2页
体重在下丘脑摄食/饱食中枢的调节下保持精确的平衡,瘦素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当脂肪组织增多时,瘦素分泌也增加,从而抑制摄食中枢减少摄入,获得新的平衡。而在肥胖的动物,由于瘦素抵抗,这种平衡被打破。这可能与脂肪酸作为内... 体重在下丘脑摄食/饱食中枢的调节下保持精确的平衡,瘦素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当脂肪组织增多时,瘦素分泌也增加,从而抑制摄食中枢减少摄入,获得新的平衡。而在肥胖的动物,由于瘦素抵抗,这种平衡被打破。这可能与脂肪酸作为内源性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激动剂导致中枢瘦素抵抗有关。脂肪组织的扩张与其可塑性有关,后者与微血管增生有关,抑制微血管增生的促凋亡肽可抑制脂肪的扩张,同时通过脂肪组织发出的某种信号,导致摄食减少,为肥胖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组织 瘦素抵抗 PPARΓ 促凋亡肽 中枢神经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