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核抗体两种检测方法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诊断性能比较 被引量:23
1
作者 高启健 向波 刘忠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98-1502,共5页
目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和线性免疫印迹技术(LIA)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核抗体(ANA),评价和比较两种方法辅助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性能。方法:收集近两年同时使用两种方法检测血清ANA的病例共597例,记录检测结果及临床诊断... 目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和线性免疫印迹技术(LIA)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核抗体(ANA),评价和比较两种方法辅助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性能。方法:收集近两年同时使用两种方法检测血清ANA的病例共597例,记录检测结果及临床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统计两种方法针对SLE的诊断性能指标,包括: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进行统计学检验;分析ANA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ELISA法与LIA法检测ANA用于诊断SLE的灵敏度分别为79.3%、86.6%,特异度分别为81.7%、77.3%,准确度分别为81.4%、78.6%,阳性预测值分别为40.9%、37.8%,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1%、97.3%,两种方法的以上诊断性能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符合率为81.4%,判断一致性κ=0.55,具备较好的一致性;在SLE组中两种方法的一致性κ=0.403。结论:ELISA法和LIA法检测A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诊断性能无统计学差异,联合应用两种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酶联免疫吸附法 线性免疫印迹法
下载PDF
抗核抗体和疱疹病毒IgG类抗体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若英 袁薇 +3 位作者 朱晓萍 余芳 曾丽 左丽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261-263,共3页
用ELISA间接法检测了人血清中的CMV和HSVⅠIgG类抗体,48份间接荧光免疫技术检测的ANA阳性血清和57份ANA阴性血清,CMVIgG类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9%和39%。31份免疫印迹法检测的ENA抗体阳性血... 用ELISA间接法检测了人血清中的CMV和HSVⅠIgG类抗体,48份间接荧光免疫技术检测的ANA阳性血清和57份ANA阴性血清,CMVIgG类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9%和39%。31份免疫印迹法检测的ENA抗体阳性血清和62份ENA阴性血清,CMVIgG类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1%和42%,两类抗核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间CMVIgG类抗体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但HSVⅠIgG类抗体水平在这些抗核抗体阴性、阳性组间的差异不具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 抗体 抗核抗体 IGG抗体 ENA抗体
下载PDF
抗线粒体抗体阴性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及免疫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周磊 谢军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8年第20期3084-3086,共3页
目的探讨抗线粒体抗体(AMA)阴性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及免疫学特征。方法对1993年1月—2007年1月临床及病理确诊的83例PBC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通过对比AMA阴性及AMA阳性患者的一般资料、病程、临床表现、免疫学、生物... 目的探讨抗线粒体抗体(AMA)阴性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及免疫学特征。方法对1993年1月—2007年1月临床及病理确诊的83例PBC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通过对比AMA阴性及AMA阳性患者的一般资料、病程、临床表现、免疫学、生物化学及病理学特征来研究AMA阴性PBC的临床及免疫学特征。结果83例经临床及病理诊断确诊为PBC的患者中14例患者血清AMA/AMA-M2检测结果呈阴性,AMA阴性的PBC患者其抗核抗体(ANA)的阳性率(86%)显著高于AMA阳性的PBC患者(35%)(P=0.0042),抗平滑肌抗体(ASMA)的阳性率(43%)也显著高于AMA阳性的PBC患者(6%)(P=0.035)。AMA阴性患者和AMA阳性患者之间在年龄、性别比例、临床表现、肝功能试验、组织学表现以及病理分期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AMA阴性PBC患者血清ANA及ASMA阳性率较高,但AMA阴性PBC患者与AMA阳性患者在临床表现、生化改变、肝脏病理进展及预后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抗线粒体抗体 抗平滑肌抗体 抗核抗体
下载PDF
浅析间接免疫荧光法筛查抗核抗体与特异性抗体检测的相互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高艳 《智慧健康》 2017年第13期25-26,共2页
目的研究间接免疫荧光法筛查抗核抗体与特异性抗体检测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8月-2016年1月间680例送检血清标本的抗核抗体,将所有标本分为A、B、C 3个小组,其中A组为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标本,B组为疑似AID标本,C组为非AI... 目的研究间接免疫荧光法筛查抗核抗体与特异性抗体检测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8月-2016年1月间680例送检血清标本的抗核抗体,将所有标本分为A、B、C 3个小组,其中A组为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标本,B组为疑似AID标本,C组为非AID标本;所有标本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进行筛查,并通过线性免疫印迹法(LIA)检测特异性抗体,观察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所有标本通过检测后显示,两种方法均表现为阳性的标本有304例(44.71%),均表现为阴性的有173例(25.44%),两种方法的抗核抗体检测符合率为(70.15%)。结论抗核抗体采用IIF进行筛查易造成一些特异性抗体出现漏诊,而只检测特异性抗体,易造成抗核抗体漏诊,应给予患者综合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抗体 特异性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法 免疫印迹法
下载PDF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的性能验证 被引量:2
5
作者 苏荣 唐秀英 +2 位作者 张玉蓉 王菊英 杨宝珍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的性能验证。方法对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的重复性(批内重复性、批间重复性、批批重复性)和准确度进行评价。结果批内重复性、批间重复性、批批重复性及100份患者标本的阴性、阳性符合率均为1... 目的探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的性能验证。方法对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的重复性(批内重复性、批间重复性、批批重复性)和准确度进行评价。结果批内重复性、批间重复性、批批重复性及100份患者标本的阴性、阳性符合率均为100%。准确度验证阴性、阳性符合率均为100%,Kappa为1.0。结论本室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的重复性、准确度能满足实验性能验证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抗体 重复性 准确度
下载PDF
抗核抗体谱检测对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慧娟 梁宗夏 +3 位作者 廖少羽 杨海 钟羡 罗伟军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1期56-57,74,共3页
目的通过抗核抗体谱检测结果对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患者临床诊断进行评价。方法回顾分析246例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和160例非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住院患者自身抗体检测结果。结果在各种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中抗核抗体谱阳性检出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通过抗核抗体谱检测结果对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患者临床诊断进行评价。方法回顾分析246例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和160例非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住院患者自身抗体检测结果。结果在各种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中抗核抗体谱阳性检出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抗ds DNA抗体阳性率为44.1%,抗Sm抗体阳性率为47%;在混合性结缔组织病中抗UIRNP抗体阳性率达96.4%;在干燥综合征患者中抗SSA和抗SSB抗体阳性率为68.2%和59.1%;在系统性硬化病患者中抗Scl-70抗体阳性率为41.4%;重叠综合征抗ds DNA、抗Sm、抗UIRNP、抗SSA抗体的阳性率为45.4%、18.2%、45.4%、18.2%。结论抗核抗体谱检测对各种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抗核抗体
下载PDF
不同浸泡时间对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结果的影响
7
作者 刘玲玲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26期48-49,共2页
目的 探讨不同浸泡时间对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5月我院接收的符合研究选取标准的41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41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抽取... 目的 探讨不同浸泡时间对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5月我院接收的符合研究选取标准的41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41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抽取所有研究对象空腹状态下静脉血10.0 ml,将血清标本分成三组,分别浸泡5.0min、15.0 min、25.0 min,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进行检测。对比两组研究对象不同浸泡时间ANA检测结果。结果 浸泡5.0 min时,研究组ANA检测敏感度为100.00%、特异度为78.05%,对照组为7.32%、0.00%;浸泡15.0 min时,研究组ANA检测敏感度为100.00%、特异度为10.00%,对照组为0.00%、0.00%;浸泡25.0 min时,研究组ANA检测敏感度为80.49%、特异度为10.00%,对照组为0.00%、0.00%。研究组浸泡15.0 min时敏感度(100.0%)高于浸泡25.0 min时敏感度(80.49%),特异度(100.0%)高于浸泡5.0 min时特异度(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浸泡15.0 min时间接免疫荧光法对抗核抗体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可有效提高检测准确率,降低假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浸泡时间 间接免疫荧光法 抗核抗体
下载PDF
8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核抗体谱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0
8
作者 王淑英 王峰 +1 位作者 王贞美 张影秋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第3期422-424,共3页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谱(ANAs)中12项抗体检测结果对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线性免疫分析法(line immuno assay LIA)检测86例SLE患者(SLE组)、81例其他风湿性疾病患者(疾病对照组)...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谱(ANAs)中12项抗体检测结果对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线性免疫分析法(line immuno assay LIA)检测86例SLE患者(SLE组)、81例其他风湿性疾病患者(疾病对照组)和9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的血清ANAs中12项抗体,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对检测结果分析。结果健康对照组中针对12项抗原的抗体未被检出,SLE组和疾病对照组中12项抗体有不同程度的阳性被检出,抗双链DNA抗体(dsDNA)、抗核小体抗体(Nucleosome)、抗核糖核蛋白粒子抗体(Sm)、抗PO抗体(P0)、抗组蛋白抗体(Histone)、抗Ro/SS-A抗体(52 KD)等7项抗体在SLE组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5.12%、53.49%、33.72%、43.02%、47.67%、37.21%、58.14%均明显高于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对照组与健康对照组间所检测抗体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组单项抗体检测与多项抗体联检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对照组单项抗体检测与多项抗体联检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As的12项抗体联检有助于提高SLE的阳性检出率,可为疾病的筛查、诊断、分类、病情观察等方面提供有价值的实验室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核抗体谱 线性免疫分析法 风湿性疾病
下载PDF
抗核抗体谱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牧 王芳 +5 位作者 唐之俭 王金金 邓燕燕 曲浩 梁爱凤 龚倩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0期2545-2547,共3页
目的探讨免疫印迹法抗核抗体谱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LE组)、44例疾病对照患者(疾病对照组)和24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抗核抗体谱(15项),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免疫印迹法抗核抗体谱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LE组)、44例疾病对照患者(疾病对照组)和24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抗核抗体谱(15项),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SLE组患者的抗史密斯(Sm)抗体、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核小体(AunA)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rRNP)抗体阳性率预测值为100.0%、92.9%、95.8%、100.0%,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在并联组合中,组合抗Sm+抗dsDNA+抗AunA和组合抗Sm+抗dsDNA+抗AunA+抗rRNP的灵敏度56.9%和58.5%。抗rRNP抗体单独阳性率12.5%,在4种抗体中最低。结论 SLE疑似患者推荐联合检测项目为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抗AunA抗体。联合检测可以相互补充,提高检出率避免漏诊、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抗体谱 系统性红斑狼疮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抗核抗体谱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检测意义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思荣 陈艳芝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9年第2期205-207,219,共4页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谱(anti nuclear antibody spectrum,ANAs)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间康复免疫科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3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另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期...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谱(anti nuclear antibody spectrum,ANAs)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间康复免疫科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3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另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的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ANAs。比较两组ANA阳性情况,类风湿性关节炎ANA阳性核型分布情况,及两组ANAs各项阳性情况。结果研究组ANA阳性率(60.19%)明显高于对照组(5.00%),且有统计学差异(P<0. 05)。类风湿性关节炎ANA阳性核型分布中,以胞浆颗粒型、核均质型和核颗粒型为主。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3例中,ANAs阳性71例,阳性率为68.93%;对照组80例中,ANAs阳性0例,阳性率为0.00%。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以抗Ro-52、抗SS-A和抗SS-B为主。研究组抗Ro-52、抗SS-A、抗SS-B、抗nRNP和抗dsDNA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抗核小体、抗CENPB、抗Sm、抗Scl-70、抗Jo-1、抗Histone和抗PCNA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 ANAs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明确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种类,具有重要临床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抗体谱 类风湿性关节炎 检测意义
下载PDF
可提核抗原多肽抗体谱的临床检测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唐书谦 叶庆佾 钟白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44-346,共3页
应用免疫印迹技术(IBT),对临床63例常见免疫性疾病进行了检查。其中,疾病组48例,主要为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对照组15例。同时观察了荧光ANA、dsDNA、LBT的结果。疾病组抗ENA抗体阳性率为58.3%,... 应用免疫印迹技术(IBT),对临床63例常见免疫性疾病进行了检查。其中,疾病组48例,主要为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对照组15例。同时观察了荧光ANA、dsDNA、LBT的结果。疾病组抗ENA抗体阳性率为58.3%,同一患者可有2~3种抗体。FANA阳性率为54.2%,dsDNA阳性率为18.8%,LBT阳性率为50%,对照组1例阳性(6.7%)。SLE33例中ENA阳性率为66.7%,主要是RNP和Sm抗体。其中Sm抗体与FANA斑点型显著相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多肽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核抗体
下载PDF
健康人群与系统性硬化症抗核抗体、抗核抗体谱及甲襞微循环检查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于春艳 徐建 +1 位作者 张磊 张旗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2期1868-1871,共4页
目的分析健康人群及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T)患者抗核抗体、抗核抗体谱检测及甲襞微循环检查的差异。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SSc患者95例作为研究组,根据PHT诊断标准将其分为PH... 目的分析健康人群及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T)患者抗核抗体、抗核抗体谱检测及甲襞微循环检查的差异。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SSc患者95例作为研究组,根据PHT诊断标准将其分为PHT组(35例)和非PHT组(60例),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行抗核抗体、抗核抗体谱检测(包括抗RNP抗体、抗Scl-70抗体、抗Ku抗体、抗着丝点抗体、抗PM-Scl抗体)检测和甲襞微循环检查,对各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SSc患者甲襞微循环检查积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所有人选者总积分由低到高依次为健康对照组<非PHT组<PHT组,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分析单项检查结果,PHT组患者形态积分与非PH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毛细血管流态积分、周围状态积分以及总积分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HT组抗RNP抗体及抗Sc1-70阳性例数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非PHT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余抗核抗体谱指标及抗核抗体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Sc合并PHT抗核抗体谱检测结果异常,甲襞微循环改变特征明显,因此SSc患者应给予抗核抗体谱检测及甲襞微循环检查,为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肺动脉高压做好筛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抗体 抗核抗体谱 甲襞微循环 系统性硬化症 肺动脉高压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自身抗体相关实验室指标分析 被引量:37
13
作者 陈水绵 俞翀曌 +3 位作者 李恩灵 朱昊明 陆靖波 郑冰 《检验医学》 CAS 2018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等相关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的差异对于不同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 905例AID患者ANA、抗可提取核抗原(ENA)抗体、抗双链DNA(dsDNA)抗体和抗核小体(Nuc)抗体检测结果以及4 433名健康体...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等相关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的差异对于不同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 905例AID患者ANA、抗可提取核抗原(ENA)抗体、抗双链DNA(dsDNA)抗体和抗核小体(Nuc)抗体检测结果以及4 433名健康体检者的ANA核型、滴度分布。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中位数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诊断效能评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ANA核型以混合型及胞浆颗粒型为主,其他AID以均质型、核颗粒型、混合型为主;强直性脊柱炎(AS)、类风湿性关节炎(RA)、炎症性肌炎(IM)患者ANA滴度(中位数)≤1∶160,其余AID患者以高滴度(≥1∶320)为主。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ANA滴度与抗ds-DNA抗体呈正相关(r=0.394,P<0.01);成人SLE组(898例)女性占比及ANA、抗ds-DNA抗体、抗Nuc抗体、抗尿嘧啶1低分子量核糖核蛋白(U1RNP)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小儿SLE组(103例,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当AID组和健康体检组ANA滴度分别为1∶80、1∶160时,ANA的敏感性分别为97.1%、80.1%,特异性分别为38.7%、80.8%。结论不同AID患者ANA阳性率和滴度存在差异,通过某些特殊核型分析可为AID(如PBC/AIH)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SLE患者中ANA滴度与抗ds-DNA抗体呈正相关。建议将ANA 1∶80、1∶160分别作为健康体检筛查和AID诊断的临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抗体 自身免疫性疾病 健康体检人群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产生自身免疫的研究 被引量:25
14
作者 林晓梅 潘钦石 +3 位作者 张文辉 陈月平 刘欢乐 吴莲凤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89-891,共3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导致机体产生自身免疫的情况。方法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16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白球蛋白比...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导致机体产生自身免疫的情况。方法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16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白球蛋白比值(A/G)、碱性磷酸酶(ALP)及γ谷氨酰酶(γ-GT);HBV-DNA含量的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抗核抗体(ANA)及抗双链DNA抗体(Ads-DNA)。结果166例CHB患者血清中总自身抗体检出率为36.7%,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分布以低滴度为主;ANA阳性组的ALT、AST显著高于ANA阴性组(P<0.05),而A/G比值明显低于ANA阴性组(P<0.05);ANA阳性组的HBV-DNA含量显著高于ANA阴性组(P<0.01),且随着HBV-DNA拷贝数的升高,CHB患者ANA的阳性率亦随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BV感染可导致自身免疫的发生;HBV感染引发的自身免疫性反应与CHB患者的肝功能损害程度和病毒复制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自身抗体 抗核抗体 乙型肝炎病毒DNA
原文传递
间接免疫荧光法筛查抗核抗体与特异性抗体检测的相互关系 被引量:23
15
作者 胡朝军 李俊 +5 位作者 张道强 张蜀澜 李丽君 董晓娟 张奉春 李永哲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1年第3期179-185,共7页
目的分析以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IIF)筛查的大样本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结果与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的相互关系,以确定其临床意义及临床实践中二者是否能够相互代替。方法采用IIF筛查2026份临床连... 目的分析以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IIF)筛查的大样本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结果与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的相互关系,以确定其临床意义及临床实践中二者是否能够相互代替。方法采用IIF筛查2026份临床连续送检血清标本的ANA,采用线性免疫印迹法(line immunoassay,LIA)检测ANAs特异性抗体,将2026份标本分为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s,AID)组、疑似AID组、非AID组,分析检测结果的相互关系和临床意义。结果 2026份标本中,IIF阳性/LIA阳性882份,占43.53%;IIF阳性/LIA阴性266份,占13.13%;IIF阴性/LIA阴性507份,占25.02%,IIF阴性/LIA阳性206份,占10.17%。IIF与LIA检测ANA的结果总体符合率为68.56%(K=0.472,P<0.01),2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21,P<0.01)。IIF阴性/LIA非阴性组中,抗Ro-52、抗干燥综合征抗原A(SS-A)、抗双链DNA(dsDNA)、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抗史密斯抗原(Sm)、抗干燥综合征抗原B(SS-B)、抗核糖核蛋白/史密斯抗原(nRNP/Sm)和抗组氨酰tRNA合成酶抗原(Jo-1)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6.00%~34.94%;IIF阴性/LIA非阴性的312例患者中,AID患者116例,占37.18%,高于非AID患者(22.1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7,P<0.01)。IIF阳性/LIA非阳性的325例患者中,AID患者156例,占48.00%,高于非AID患者(22.15%),而且AID患者在IIF-ANA滴度1:80、1:160~1:320和≥1:640各组中的比例均高于非AID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96、χ2=7.89、χ2=19.42,P<0.01)。结论 IIF筛查ANA容易导致AID患者部分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ANA特异性抗体漏检,而ANA特异性抗体检测因其测定的抗体数量有限也容易导致AID患者的ANA漏检。IIF-ANA筛查和LIA-ANAs特异性抗体检测不能相互代替,对需要通过检测ANA来排除AID的患者标本应同时进行IIF-ANA筛查和ANAs特异性抗体的检测,以避免仅采用1种方法进行检测时导致的AID患者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免疫荧光法 抗核抗体 免疫印迹法 敏感性 特异性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F、ANA、CCP、Ig及炎症因子的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0
16
作者 李岚 蔡枫 +2 位作者 茅婷婷 王江丽 袁佳健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30期5912-5916,5852,共6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类风湿性因子(RF)、抗核抗体(ANA)、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免疫球蛋白(Ig)、补体(C3、C4)以及炎症因子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65例RA患者为RA组,其中RA活动期...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类风湿性因子(RF)、抗核抗体(ANA)、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免疫球蛋白(Ig)、补体(C3、C4)以及炎症因子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65例RA患者为RA组,其中RA活动期患者93例(RA活动组),RA缓解期患者72例(RA缓解组),并于同期随机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各组血清RF、IgM、IgG、IgA、C3、C4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血清CCP抗体,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白介素-6(IL-6)、化学发光法检测白介素-8(IL-8)。免疫荧光法检测ANA。比较不同组别各检测指标水平,并分析RA患者RF、ANA、CCP抗体、Ig、C3、C4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结果:RA活动组、RA缓解组血清RF、ANA、CCP抗体、IgM、IgG、IgA、IL-6、IL-8水平高于对照组,且RA活动组血清RF、ANA、CCP抗体、IgM、IgG、IgA、IL-6、IL-8水平高于RA缓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A活动组、RA缓解组血清C3、C4水平低于对照组,且RA活动组血清C3、C4水平低于RA缓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RA活动期和缓解期患者血清RF、ANA、CCP抗体、IgM、IgG、IgA与炎症因子IL-6、IL-8呈正相关关系(P<0.05),血清C3、C4与炎症因子IL-6、IL-8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RA患者体内RF、ANA、CCP抗体、Ig及IL-6、IL-8水平明显较高,C3,C4水平明显较低,活动期RA患者更为显著,联合检测可早期辅助诊断RA及判断病情进展,在临床上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性因子 抗核抗体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免疫球蛋白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RF、Ig、ANA与抗ENA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诊断及预后分析中的价值 被引量:18
17
作者 赵婵媛 闻苗苗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1年第23期3408-3411,共4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RF)、免疫球蛋白(Ig)、抗核抗体(ANA)、抗可提取性核抗原多肽(ENA)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71例RA患者(RA组)、55例非RA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非RA...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RF)、免疫球蛋白(Ig)、抗核抗体(ANA)、抗可提取性核抗原多肽(ENA)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71例RA患者(RA组)、55例非RA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非RA组)为研究对象,并选取3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RA组患者接受3个月的标准化治疗,根据疗效分为缓解组(n=45)、活动组(n=26)。抽血检测RA组患者治疗前后及非RA组、对照组入院时血清RF、IgA、IgG、IgM、ANA、抗ENA抗体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RF、IgA、IgG、IgM、ANA、抗ENA抗体对RA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RA组患者血清RF阳性率明显高于非RA组患者及对照组,而血清ANA、抗ENA抗体阳性率虽高于对照组,但明显低于非RA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组患者血清IgA、IgG、IgM水平明显高于非RA组患者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组患者血清RF、ANA、抗ENA抗体阳性率及IgA、IgG、IgM水平均明显低于活动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RF、IgA、IgG、IgM、ANA、抗ENA抗体联合检测对RA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RF、Ig、ANA与抗ENA抗体检测可用于RA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且当上述指标联合检测时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因子 免疫球蛋白 抗核抗体 抗可提取性核抗原多肽抗体 类风湿关节炎
下载PDF
161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相关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谭立明 王园园 +5 位作者 李华 明凤 陈娟娟 王外梅 熊金旺 魏明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61-1064,共4页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161例自身免疫性肝病[其中自身免疫性肝炎(AIH)68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41例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52例]、276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间接免...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161例自身免疫性肝病[其中自身免疫性肝炎(AIH)68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41例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52例]、276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抗核抗体(ANA)、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抗平滑肌抗体(SMA)和抗线粒体抗体(AMA)等自身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抗MPO抗体,并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1例AILD检测ANA、ANCA、SMA、抗MPO抗体及AMA结果显示其阳性率分别为42.9%、46.6%、29.2%、30.1%、42.2%,与病毒性肝炎及对照组比较,均P<0.01。各种肝病对自身抗体的检测结果显示AIH较高;AIH中ANCA及p-ANCA检出率与其他肝病组及对照组相比,除PSC外P<0.01,有非常显著意义。结论肝病相关自身抗体的联合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检出、诊断、鉴别诊断、临床分型有重要临床价值,对提高自身免疫性肝病在临床上同病毒性肝炎鉴别诊断和指导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病 抗核抗体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抗平滑肌抗体 抗线粒体抗体
下载PDF
不明原因不孕患者血清中抗核抗体、抗心磷脂抗体和抗β_2糖蛋白I抗体的检测价值 被引量:16
19
作者 曾勇 梁佩燕 +5 位作者 刁梁辉 赵明 黄春宇 陈伟洪 金燕 陈现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998-1002,共5页
目的 探讨抗核抗体(ANA)谱、抗心磷脂抗体(aCL)和抗β2糖蛋白I抗体(aβ_2-GPI)是否可作为不明原因不孕(UI)患者行体外IVF-ET前病因筛查的检测指标。方法 收集2015年1月~4月在本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IVF-ET标准方案的UI患者(UI组... 目的 探讨抗核抗体(ANA)谱、抗心磷脂抗体(aCL)和抗β2糖蛋白I抗体(aβ_2-GPI)是否可作为不明原因不孕(UI)患者行体外IVF-ET前病因筛查的检测指标。方法 收集2015年1月~4月在本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IVF-ET标准方案的UI患者(UI组,108例)和正常已孕妇女(对照组,24例)为研究对象,收集血清,采用多重微珠免疫法检测ANA谱,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aCL和aβ_2-GPI抗体。结果 UI组ANA总阳性率为14.8%(16/108),而对照组无一例阳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I组aCL总阳性率为38.0%(41/108),显著高于对照组[8.3%(2/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I组aβ2-GPI总阳性率为9.3%(10/108),高于对照组[8.3%(2/2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A和aCL阳性可能是引起不明原因不孕的重要因素,检测两者水平将有助于分析其病因并给予恰当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抗体 抗心磷脂抗体 抗Β2糖蛋白I抗体 不明原因不孕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血清中不同抗核抗体型别的分析 被引量:17
20
作者 尤欣 刘炜 +1 位作者 张烜 张奉春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8-170,共3页
目的分析抗核抗体(ANA)不同荧光型别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和单纯原发性干燥综合征(SS)的表达,研究ANA型别在PBC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了61例PBC、28例原发性SS和11例PBC合并SS病人的血清,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 目的分析抗核抗体(ANA)不同荧光型别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和单纯原发性干燥综合征(SS)的表达,研究ANA型别在PBC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了61例PBC、28例原发性SS和11例PBC合并SS病人的血清,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的表达,并分析比较了PBC和SS病人抗核抗体型别的差异。结果PBC组ANA阳性率为85.2%,型别有核包膜型(37.7%)、散点型(21.3%)、斑点型(18.0%)、多核点型(8.2%)和板层素型(4.9%);原发性SS组的ANA阳性率为89.3%,主要为斑点型(89.3%)和散点型(3.6%);PBC合并SS的ANA阳性率为100%,核型与PBC相似:核包膜型(45.5%)、斑点型(18.2%)、散点型(18.2%)、板层素型(18.2%)和多核点型(9.1%)。与单纯原发性SS相比较,PBC组核包膜型和多核点型ANA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236,3.781,P〈0.01,〈0.05)。结论PBC的ANA型别不同于原发性ss,核包膜型和多核点型仅见于PBC而不是原发性SS病人,是PBC的较特异的抗体型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干燥综合征 抗核抗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