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8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的炭疽杆菌DNA分型及其地理分布 被引量:23
1
作者 王秉翔 SmithKL +3 位作者 Keys C Coker P Keimp Jones M H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2年第1期14-17,共4页
炭疽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 ,特别是西部地区 ,并经常造成人畜疾病。在一项合作研究中 ,用多位点VNTR分析 (MLVA)对从 195 2~ 1998年自中国主要地理流行区域分离的病人、病畜和土壤等来源的炭疽杆菌进行了基因分型。MLVA分析结果揭示了 2 ... 炭疽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 ,特别是西部地区 ,并经常造成人畜疾病。在一项合作研究中 ,用多位点VNTR分析 (MLVA)对从 195 2~ 1998年自中国主要地理流行区域分离的病人、病畜和土壤等来源的炭疽杆菌进行了基因分型。MLVA分析结果揭示了 2 1种新的基因型 ,其等位基因组合在以前世界范围分离物的研究中未曾发现。此外 ,分离物的分群显示 ,A3b组是地理上最广泛分布的基因组 ,说明该组可能是中国的“地方流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杆菌 分子流行病学 VNTP MLVA DNA分型 地理分布 中国
下载PDF
2005-2016年甘肃省炭疽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吕卫民 于德山 +2 位作者 周卫忠 刘东鹏 杨勇 《疾病监测》 CAS 2017年第5期402-404,共3页
目的掌握甘肃省炭疽流行病学特征及疫情趋势,为制定该省炭疽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16年甘肃省及炭疽高发地区甘南藏族自治州(甘南州)炭疽报告病例的疾病类型、人群、地区、时间分布等流行病学特点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全省12... 目的掌握甘肃省炭疽流行病学特征及疫情趋势,为制定该省炭疽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16年甘肃省及炭疽高发地区甘南藏族自治州(甘南州)炭疽报告病例的疾病类型、人群、地区、时间分布等流行病学特点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全省12年共报告炭疽病例956例,其中疑似炭疽375例、临床诊断558例、实验室诊断33例;临床分型中皮肤型炭疽949例,占总数的99.3%(949/956),未分型病例7例,死亡4例。年报告病例数在46~131例之间波动,2016年最高为131例。病例主要分布在甘南州830例(86.82%)、临夏回族自治州80例(8.37%)等8市(州)24个县(区),夏秋季高发,以青壮年男性牧民为主。结论甘肃省炭疽疫情高发,疫区范围广,流行风险高,应引起高度重视,强化监测,积极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 流行特征 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从俄罗斯炭疽疫情谈我国炭疽防控措施 被引量:19
3
作者 李伟 《疾病监测》 CAS 2017年第3期179-183,共5页
比较2016年俄罗斯西伯利亚炭疽疫情的防控措施和我国现行的不同,阐述新形势下炭疽防控一些因势利导的措施手段。概括我国炭疽流行现状,分析我国炭疽流行因素和高发原因。总结出我国炭疽防控的关键在于源头控制目标下的综合措施实施,即... 比较2016年俄罗斯西伯利亚炭疽疫情的防控措施和我国现行的不同,阐述新形势下炭疽防控一些因势利导的措施手段。概括我国炭疽流行现状,分析我国炭疽流行因素和高发原因。总结出我国炭疽防控的关键在于源头控制目标下的综合措施实施,即加强动物炭疽疫苗接种,加强对病死畜的管理,教育农牧区群众不屠宰、不剥食、不销售病死牲畜,加强炭疽监测、科学彻底地消除炭疽芽胞。如果炭疽防控的各项措施能落实,我国也能达到有效控制炭疽的目的,在一些地区还可以达到控制消除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 芽胞杆菌 暴发流行
原文传递
陕西省一起炭疽暴发疫情的调查处置及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刘峰 邓勇 +14 位作者 张志成 梁旭东 张恩民 马国柱 周体操 曹磊 柴自超 石一 马琳 齐光明 贺莉 贺江 魏建春 李伟 刘东立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50-854,共5页
目的分析陕西省甘泉县炭疽暴发流行病学特征,提出控制措施。方法对甘泉县炭疽暴发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收集暴发地区历史疫情资料,采集病例标本及环境样本开展实验室检测,对炭疽病例个案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描述病例三间分布,分析影响暴发... 目的分析陕西省甘泉县炭疽暴发流行病学特征,提出控制措施。方法对甘泉县炭疽暴发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收集暴发地区历史疫情资料,采集病例标本及环境样本开展实验室检测,对炭疽病例个案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描述病例三间分布,分析影响暴发流行的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结果甘泉县炭疽疫情暴发系一次同源感染的多点暴发,共计19例病例,以青壮年为主,分子分型为MLVA15-31基因型。结论及时发现疫情,采取扑杀病畜、隔离治疗病人、环境消毒等综合措施是快速扑灭炭疽疫情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 暴发 流行病学调查 病原学分析
下载PDF
Reproduction numbers of infectious disease models 被引量:17
5
作者 Pauline van den Driessche 《Infectious Disease Modelling》 2017年第3期288-303,共16页
This primer article focuses on the 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ℛ0,for infectious diseases,and other reproduction numbers related toℛ0 that are useful in guiding control strategies.Beginning with a simple population mode... This primer article focuses on the 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ℛ0,for infectious diseases,and other reproduction numbers related toℛ0 that are useful in guiding control strategies.Beginning with a simple population model,the concept is developed for a threshold value ofℛ0 determining whether or not the disease dies out.The next generation matrix method of calculatingℛ0 in a compartmental model is described and illustrated.To address control strategies,type and target reproduction numbers are defined,as well as sensitivity and elasticity indices.These theoretical ideas are then applied to models that are formulated for West Nile virus in birds(a vector-borne disease),cholera in humans(a disease with two transmission pathways),anthrax in animals(a disease that can be spread by dead carcasses and spores),and Zika in humans(spread by mosquitoes and sexual contacts).Some parameter values from literature data are used to illustrate the results.Finally,references for other ways to calculateℛ0 are given.These are useful for more complicated models that,for example,take account of variations in environmental fluctuation or stochasti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 Disease control West Nile virus CHOLERA anthrax Zika virus
原文传递
2015-2020年全国炭疽流行统计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吴萌萌 张栋良 +2 位作者 孙彩虹 李罡 董钊 《畜牧兽医杂志》 2022年第6期45-51,共7页
炭疽(anthrax)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各种家畜、野生动物及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人感染主要发生于经常接触病畜及畜产品人员。炭疽常呈地方性流行,有明显季节性,多发于吸血昆虫多、雨水多的... 炭疽(anthrax)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各种家畜、野生动物及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人感染主要发生于经常接触病畜及畜产品人员。炭疽常呈地方性流行,有明显季节性,多发于吸血昆虫多、雨水多的夏季。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炭疽的发生情况,分析影响炭疽发生的各种因素,对2015-2020年我国农业农村部(农业部)《兽医公报》中发布的全国畜间炭疽疫情,以及国家卫健委《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公报》公布的全国人间炭疽疫情,整理后统计分析,旨在为本病的防控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 发生 流行
下载PDF
2010—2013年云南省炭疽监测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王跃兵 杨向东 +6 位作者 杨发莲 杨慧 张青 于彬彬 李志强 彭海燕 杨秋菊 《疾病监测》 CAS 2014年第9期741-743,共3页
目的掌握云南省炭疽流行现状,评估疫情风险,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搜集全省炭疽疫情信息,建立病例个案数据库,重点分析疾病分布规律和危险因素,评估疫情发生风险,进而提出防控措施。结果近几年全省炭疽疫情总体平稳,无暴发疫情... 目的掌握云南省炭疽流行现状,评估疫情风险,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搜集全省炭疽疫情信息,建立病例个案数据库,重点分析疾病分布规律和危险因素,评估疫情发生风险,进而提出防控措施。结果近几年全省炭疽疫情总体平稳,无暴发疫情发生。57例病例分布于13个历史疫区县,高温、潮湿多雨的夏秋季多发,以青壮年农民为主,男性多于女性。病例均为皮肤炭疽,实验室诊断病例占14.03%。疫区群众健康知晓率为35.09%,及时就医率为45.61%,96.49%的病例为在接触病、死牲畜的过程中通过破损皮肤感染。结论云南省炭疽疫源地长期持续存在,较为活跃,疫区群众健康意识差,疫情风险评估为"高风险"级别,有发生其他类型炭疽流行和疫情点状暴发的可能。加强疫情监测和健康教育,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建立联防联控机制是今后防控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 监测 云南
原文传递
84个炭疽暴发案例流行病学调查文献系统评价 被引量:15
8
作者 许汝福 沈渝菊 +5 位作者 林辉 李亚斐 向颖 许斌 张耀 黄国荣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854-1857,共4页
目的探讨国内炭疽暴发案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感染原因,为炭疽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检索电子数据库中符合纳入标准的84个炭疽暴发案例流行病学调查文献资料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84个炭疽暴发案例均发生在农村或牧区,涉及患者990例,治愈970例... 目的探讨国内炭疽暴发案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感染原因,为炭疽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检索电子数据库中符合纳入标准的84个炭疽暴发案例流行病学调查文献资料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84个炭疽暴发案例均发生在农村或牧区,涉及患者990例,治愈970例,死亡20例,男女比为4.2∶1,15~60岁占87.2%,农牧民占92.4%,西北、西南和华南地区占79.5%,5~9月份占87.8%;最短潜伏期中位数2 d,最长潜伏期中位数8 d;首发病例诊断时间中位数4 d;病畜、病死畜肉接触患者占98.3%,屠宰病死家畜者的相对危险度显著高于食用病死畜肉者(RR=55.47,95%CI=26.03~118.21,P<0.000 01)。77个案例的疫情控制中位数时间10 d。结论炭疽暴发疫情多发生在农村和牧区,青壮年及农牧特征明显;屠宰病死家畜或接触病死畜肉是感染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 暴发 流行特征 潜伏期 相对危险度
下载PDF
2005—2011年甘肃省炭疽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刘东鹏 刘新凤 +1 位作者 魏孔福 杨建军 《中国健康教育》 2012年第7期544-546,550,共4页
目的分析甘肃省近年炭疽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甘肃2005—2011年炭疽疫情报告情况及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年来甘肃省每年均有炭疽病例发生,累计报告发病306例,发病率在0.07/10万~0.25/10万之间波... 目的分析甘肃省近年炭疽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甘肃2005—2011年炭疽疫情报告情况及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年来甘肃省每年均有炭疽病例发生,累计报告发病306例,发病率在0.07/10万~0.25/10万之间波动,年平均发病率为0.17/10万;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征,主要发病在牧区,甘南州发病率最高(4.88/10万);发病季节多见于夏秋季的6—9月,占总发病数的54.58%;男性(67.65%)多于女性(32.35%),年龄以青壮年为主;以皮肤型炭疽最为多见,占98.37%。结论甘肃省仍然是我国炭疽高发省份之一;认真做好炭疽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强相关部门间合作,及时发现并处理疫情是防治本病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 流行病学 分析
下载PDF
牛布鲁氏菌病、结核、炭疽、口蹄疫、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副流感、传染性鼻气管炎可视化基因芯片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5
10
作者 魏春霞 孙淼 +8 位作者 赵炜 陈延飞 刘怀东 张敏 李岭 陈建 才学鹏 曾巧英 薛青红 《中国兽药杂志》 2019年第4期6-15,共10页
针对现有牛病病原检测方法指标单一,操作复杂的现状,拟建立一种可高效检测牛布鲁氏菌病、结核、炭疽、口蹄疫、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副流感、传染性鼻气管炎的基因芯片技术。根据已公布的各病原核酸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利用多重PCR方法... 针对现有牛病病原检测方法指标单一,操作复杂的现状,拟建立一种可高效检测牛布鲁氏菌病、结核、炭疽、口蹄疫、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副流感、传染性鼻气管炎的基因芯片技术。根据已公布的各病原核酸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利用多重PCR方法扩增目的片段,扩增产物与探针特异性杂交,芯片反应显色后肉眼观察进行检测结果判定。优化反应条件、建立检测方法,同时对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可重复性、特异性、保存期等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该基因芯片检测方法单一病原灵敏度检测可达1.0×10^(-6) ng/μL,混合病原灵敏度检测可达1.4×10^(-5) ng/μL;各病原间无交叉反应,检测健康牛血清、组织,牛流行性热病毒也均无响应;针对同一阳性质控品,芯片重复率达100%。保存期试验表明,芯片在2~8℃至少可保存6个月。检测30份临床样本,结果与标准方法结果一致。实验建立的方法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等特点,可在3 h内完成同时对七种牛重要疫病的检测,在牛群疫病诊断、净化及流行病学调查等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布鲁氏菌病 结核 炭疽 口蹄疫 病毒性腹泻黏膜病 副流感 传染性鼻气管炎 多重PCR 基因芯片
下载PDF
2000-2015年云南省炭疽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杨向东 袁庆虹 吴汝环 《疾病监测》 CAS 2018年第7期590-593,共4页
目的分析云南省2000—2015年炭疽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炭疽的防治策略,降低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云南省2000—2015年的炭疽疫情资料,采用SPSS 17.0软件对炭疽的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及疾病的地理、季节和人群分布进行描述性... 目的分析云南省2000—2015年炭疽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炭疽的防治策略,降低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云南省2000—2015年的炭疽疫情资料,采用SPSS 17.0软件对炭疽的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及疾病的地理、季节和人群分布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6年间云南省每年均有炭疽病例发生,累积发病400例,以皮肤炭疽为主。全省炭疽疫情平稳,呈下降的趋势。年发病率在0.01/10万~0.15/10万之间波动,总病死率为2.25%;文山州发病数最多,占24.31%;发病季节多见于6—8月高温多雨的夏季,占总发病数的49.75%;发病人群多为30~50岁的青壮年(58.25%),职业以农民为主(83.00%),男女性别比为4.03∶1,男性(80.11%)明显多于女性(19.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7.652,P=0.001)。结论云南省炭疽疫情平稳,多发于7月,以农民为主,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加强疫区群众的健康教育,提升基层炭疽的检测能力,及时发现并处理疫情是防治该病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 流行病学 云南省
原文传递
2000-200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炭疽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赛娜瓦尔 王效俊 《疾病监测》 CAS 2008年第3期195-196,共2页
目的回顾2000-200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炭疽的监测工作,方法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新疆)2000-2006年炭疽疫情资料进行宏观分析。结果新疆炭疽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无死亡,多为散发,时有暴发,南疆的喀什地区仍是高发区,新疆炭疽属于... 目的回顾2000-200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炭疽的监测工作,方法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新疆)2000-2006年炭疽疫情资料进行宏观分析。结果新疆炭疽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无死亡,多为散发,时有暴发,南疆的喀什地区仍是高发区,新疆炭疽属于农业型,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为夏秋季流行;年龄分布有2个高峰,主要是儿童和青壮年;职业分布主要是农民。结论人间炭疽流行之前往往先有畜间炭疽的发生和流行,因此应加强畜间炭疽流行的监测;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防治炭疽的工作,把危害降到最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 流行病学分析 新疆
下载PDF
2006—2015年全国动物炭疽流行分析及防控 被引量:14
13
作者 周宇 张熙 +2 位作者 李香 乔华 郭抗抗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36-340,共5页
为掌握我国炭疽疫情动态,降低发病率,协助有关部门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控计划,现对2006--2015年农业部兽医公报中的炭疽疫情报告以及文献报道的炭疽疫情进行总结,并用Excel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我国动物炭疽年均发病为22... 为掌握我国炭疽疫情动态,降低发病率,协助有关部门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控计划,现对2006--2015年农业部兽医公报中的炭疽疫情报告以及文献报道的炭疽疫情进行总结,并用Excel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我国动物炭疽年均发病为22.9次,年均发病数为221.3头,每起疫情平均发病数为9.66,全国89.68%的疫情集中于西北及西南地区的青海、云南、贵州、宁夏、甘肃及内蒙古6个省(自治区),其他疫情在全国散在零星分布。近10年,我国炭疽的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逐步降低。除2012年疫情略有反弹外,总体从2006—2015年每年疫情数逐步降低。炭疽一年四季均有病例报告,发病有明显季节性,随着气候的变暖和雨水的增多,发病率呈现明显的上升,主要集中在4—10月份,疫情数占总数的81.48%,其中7—8月份占34.72%。炭疽疫情发生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在疫区做好疫情处置、疫病监测、疫情预警及免疫接种工作对炭疽防控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 炭疽芽胞杆菌 流行 防控
原文传递
炭疽杆菌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3
14
作者 刘炬 徐俊杰 陈薇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09-815,共7页
炭疽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烈性传染病,其病原体为炭疽芽孢杆菌。炭疽芽孢杆菌在我国公布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中被列为第二类病原微生物(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其芽孢可作为生物战剂和生物恐怖的原材料,因此,发展灵敏、高效的... 炭疽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烈性传染病,其病原体为炭疽芽孢杆菌。炭疽芽孢杆菌在我国公布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中被列为第二类病原微生物(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其芽孢可作为生物战剂和生物恐怖的原材料,因此,发展灵敏、高效的炭疽杆菌检测方法十分重要和紧迫。按检测的靶标分类,针对炭疽杆菌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四大类:针对炭疽杆菌芽孢的检测方法,针对细菌繁殖体的检测方法,针对炭疽杆菌基因的检测方法和针对炭疽毒素蛋白的检测方法。其中,针对炭疽杆菌芽孢和细菌繁殖体的检测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方法,但其在特异性以及临床的实用性方面难以令人满意;针对炭疽杆菌基因的检测技术在特异性和灵敏度上有较大的提高,但在临床诊断等方面还有欠缺;而针对炭疽毒素蛋白的检测技术的发展,使得直接对炭疽杆菌的主要致病因子的检测成为可能,这对于临床诊断以及流行病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当前炭疽杆菌检测方法的最新进展做了简要的归纳,关注了不同检测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检测能力,并展望了相关领域的发展趋势,希望能为从事炭疽杆菌检测方法研究的同行提供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 炭疽芽胞杆菌 检测 芽孢 毒素
原文传递
多花黄精主要病害发生规律调查 被引量:12
15
作者 周先治 苏海兰 +3 位作者 陈阳 高晖 唐建阳 单寄坪 《福建农业科技》 2017年第10期25-27,共3页
为了解多花黄精主要病害叶枯病、炭疽病和茎腐病的发生规律,分别于2016年和2017年在光泽县3个多花黄精种植基地对3种病害的发病规律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多花黄精出苗期只有炭疽病发生,叶枯病和茎腐病在苗期未见发生,茎腐病在展叶期仍未... 为了解多花黄精主要病害叶枯病、炭疽病和茎腐病的发生规律,分别于2016年和2017年在光泽县3个多花黄精种植基地对3种病害的发病规律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多花黄精出苗期只有炭疽病发生,叶枯病和茎腐病在苗期未见发生,茎腐病在展叶期仍未见发生;随着多花黄精的生长,这3种病害呈逐步加重的趋势,叶枯病、炭疽病在结实期达到发病高峰期,茎腐病在地上部枯死期达到发病高峰期,2017年总体发病情况比2016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黄精 叶枯病 炭疽病 茎腐病
下载PDF
炭疽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12
16
作者 梁旭东 于德山 +1 位作者 吕卫民 王占忠 《疾病监测》 CAS 2017年第4期278-281,共4页
针对当前我国炭疽防控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做好我国炭疽防制提供启示和对策建议。选择2015年全国炭疽报告病例数最高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炭疽监测点为调查对象,对该地区炭疽的疫情报告和工作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表明... 针对当前我国炭疽防控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做好我国炭疽防制提供启示和对策建议。选择2015年全国炭疽报告病例数最高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炭疽监测点为调查对象,对该地区炭疽的疫情报告和工作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尽管目前我国炭疽的防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不足。特别是在疫情报告上,现行炭疽监测指导性文件中的部分要求与基层实际情况存在偏差,炭疽诊断标准规定的指标是要求确诊病例分离到病原菌,但实际上基层采集样本的病原阳性检出率极低,致使炭疽疫情报告存在错报和漏报现象;在疫情监测上,基层防疫单位工作条件艰苦和技术力量薄弱,导致工作松懈和效率不高;在疫情处置上,缺乏人与动物疫控系统的联动机制,致使发生的多数疫点未得到彻底处理,造成了新老疫点交替发病的恶性循环。综上所述,特别提出建议,首先继续加强炭疽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防病意识;其次从修订炭疽监测方案入手,使其更加科学化,根据炭疽临床表现的典型特征和有明确接触史的流行病学调查基本可以确诊为临床诊断病例,建议将疑似病例报告归入临床诊断病例报告,可能更符合基层工作实际现状和疫情报告管理;最后充分落实畜间预防接种等保护措施,建立健全人与动物疫控系统的信息互通渠道,并切实加强基层实验室技术能力的建设和提高基层防疫人员的待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 存在问题 对策
原文传递
基于CiteSpace的全球炭疽研究演化及其热点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陈静飞 王怀璋 梁婷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161-2171,共11页
最新研究估算全球约有18.3亿人生活在炭疽风险区域内。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全球炭疽研究成果数量丰硕且总量在增长。【目的】对全球炭疽研究文献进行探析,以获取其研究领域演化趋势及热点变化。【方法】基于WOS来源文献,运用科学计量方法,... 最新研究估算全球约有18.3亿人生活在炭疽风险区域内。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全球炭疽研究成果数量丰硕且总量在增长。【目的】对全球炭疽研究文献进行探析,以获取其研究领域演化趋势及热点变化。【方法】基于WOS来源文献,运用科学计量方法,对1998–2018年全球炭疽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综合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中文献共被引、文献突现、关键词共现等工具,探析全球炭疽研究领域演化趋势及其热点变化。【结果】全球炭疽研究可分为1998–2004年"多维暴发"、2005–2013年"持续探索"和2014–2018年"新兴热点"3个研究阶段。【结论】炭疽快速实时痕量检测和新型炭疽疫苗有可能成为未来全球炭疽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 可视化分析 研究综述 CITESPACE WOS数据库
原文传递
Anthrax: A disease of biowarfare and public health importance 被引量:9
18
作者 Ajay Kumar Goel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15年第1期20-33,共14页
Bioterrorism has received a lot of attention in the first decade of this century. Biological agents are considered attractive weapons for bioterrorism as these are easy to obtain, comparatively inexpensive to produce ... Bioterrorism has received a lot of attention in the first decade of this century. Biological agents are considered attractive weapons for bioterrorism as these are easy to obtain, comparatively inexpensive to produce and exhibit widespread fear and panic than the actual potential of physical damage. Bacillus anthracis(B. anthracis), the etiologic agent of anthrax is a Gram positive, spore forming, non-motile bacterium. This is supposed to be one of the most potent BW agents because its spores are extremely resistant to natural conditions and can survive for several decades in the environment. B.anthracis spores enter the body through skin lesion(cutaneous anthrax), lungs(pulmonary anthrax), or gastrointestinal route(gastrointestinal anthrax) and germinate, giving rise to the vegetative form. Anthrax is a concern of public health also in many countries where agriculture is the main source of income including India. Anthrax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human history for a very long time and regained its popularity after Sept 2001 incidence in United States. The present review article describes the history, biology, life cycle, pathogenicity, virulence, epidemiology and potential of B. anthracis as biological weap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hrax BACILLUS ANTHRACIS Biological warfare EPIDEMIOLOGY Infection PUBLIC health
下载PDF
2004-2009年四川省炭疽疫情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汪立茂 李帆 +2 位作者 祝小平 魏敏 吴建林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792-796,共5页
目的分析四川省炭疽疫情动态及流行因素,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疫情资料及暴发疫情现场流调报告,对疫情资料进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09年四川省共报告炭疽病例712例,发病呈现小的上升趋势,流行表现形式以常年散... 目的分析四川省炭疽疫情动态及流行因素,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疫情资料及暴发疫情现场流调报告,对疫情资料进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09年四川省共报告炭疽病例712例,发病呈现小的上升趋势,流行表现形式以常年散发伴局部地区小暴发为主,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征,主要发病在牧区和半农半牧地区,阿坝州较高(9.33/10万)、高于甘孜州(1.96/10万)和凉山州(0.46/10万),发病季节多见于夏秋季的7~9月(55.90%),发病年龄以农牧民中的青壮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结论四川省炭疽疫情呈小上升趋势,应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加强对畜间的免疫和监管,卫生、畜牧部门相互配合,及时发现和处理疫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 疫情分析 流行因素
原文传递
ZGM80G型中速辊式磨煤机出力不足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被引量:11
20
作者 崔树忠 《宁夏电力》 2007年第A01期99-101,共3页
对包头二电厂ZGM80G型中速辊式磨煤机出力不足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关键词 中速辊式磨煤机 排渣量 磨辊辊套和磨盘 煤粉细度 加载压力 风环风速 碾磬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