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卫星遥感监测大气臭氧总量分布和变化 被引量:18
1
作者 张艳 王维和 张兴赢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3-29,共7页
利用卫星紫外仪器TOMS、OMI和TOU的臭氧总量数据(1979—2014年),研究了全球及关键地区臭氧总量的分布及变化。讨论了南北半球臭氧总量分布和变化的差异,探讨了影响臭氧分布和变化的可能因子。重点分析了中国区域、青藏高原和极地的臭氧... 利用卫星紫外仪器TOMS、OMI和TOU的臭氧总量数据(1979—2014年),研究了全球及关键地区臭氧总量的分布及变化。讨论了南北半球臭氧总量分布和变化的差异,探讨了影响臭氧分布和变化的可能因子。重点分析了中国区域、青藏高原和极地的臭氧变化,并利用FY-3数据对南极臭氧洞和北极臭氧低值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臭氧总量的分布和变化在中高纬度地区具有很强的不均匀性,极地臭氧损耗依然明显,青藏高原的臭氧增长大于同纬度其他地区,其机制更加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总量 南极臭氧洞 北极臭氧 青藏高原
原文传递
未来甲烷排放增加对平流层水汽和全球臭氧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谢飞 田文寿 +2 位作者 李建平 张健恺 商林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55-567,共13页
利用一个耦合的大气化学-气候模式(WACCM3)研究了地表甲烷排放增加对平流层水汽和全球臭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如果地表甲烷的排放量在2000年的基础上增加50%(达到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A1B排放情景中2050年的值),平流层水汽体积... 利用一个耦合的大气化学-气候模式(WACCM3)研究了地表甲烷排放增加对平流层水汽和全球臭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如果地表甲烷的排放量在2000年的基础上增加50%(达到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A1B排放情景中2050年的值),平流层水汽体积分数将平均增加约0.8×10^(-6)。南半球平流层甲烷转化为水汽的效率比北半球高。在北半球平流层中,1 mol甲烷分子可以转化为约1.63 mol的水汽分子,而在南半球1 mol甲烷分子大概可以转化为约1.82 mol的水汽分子。甲烷排放增加50%将使全球中低纬度地区以及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臭氧柱总量增加1%—3%,使南半球高纬度地区臭氧柱总量增加近8%,而秋季(南半球春季)南极地区臭氧柱总量增加幅度可高达20%,南极臭氧的这种显著增加主要是由于甲烷增加造成的化学反馈所致。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甲烷增加引起的臭氧变化主要与甲烷氧化导致的水汽增加有关。研究还表明,未来甲烷排放增加对臭氧的恢复作用其实与溴化物排放的减少一样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排放 大气化学-气候模式 平流层水汽 平流层臭氧 南极臭氧洞
下载PDF
南极臭氧洞的影响因子和变化趋势 被引量:8
3
作者 卞林根 林忠 +2 位作者 郑向东 马永锋 陆龙骅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11年第2期90-96,共7页
利用卫星和台站观测的南极臭氧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南极臭氧近年来的变化特征和影响因子,探讨了南极臭氧洞期间中山站臭氧突变过程与大气动力的作用。结果显示,平流层氯和溴的卤化物当量(EESC)和平流层温度是影响南极臭氧... 利用卫星和台站观测的南极臭氧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南极臭氧近年来的变化特征和影响因子,探讨了南极臭氧洞期间中山站臭氧突变过程与大气动力的作用。结果显示,平流层氯和溴的卤化物当量(EESC)和平流层温度是影响南极臭氧洞面积的关键因子。臭氧总量与EESC和平流层温度均具有显著相关,表明两站虽然都位于臭氧洞边缘,EESC和平流层温度对臭氧总量的变化仍然可以起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验证了EESC参数在东南极大陆沿岸具有适用性。EESC的年代际变化与臭氧变化趋势相似,臭氧的年际变化与平流层温度关系密切。回归结果表明,2010年后臭氧洞面积逐渐减小,在2070年左右可能恢复到1980年前的水平,但其结果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臭氧洞 平流层氯和溴的卤化物当量(EESC) 平流层温度 趋势
下载PDF
南极臭氧洞的发现 被引量:7
4
作者 胡永云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797-1803,共7页
南极臭氧洞的发现是大气和环境科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其意义不仅在科学层面,也对气候和环境政策的制定产生了重大影响.停止生产氟利昂之后,臭氧层有回升趋势,说明人类完全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关键词 南极臭氧洞 环境科学史 臭氧层 氟利昂 生存环境 里程碑
原文传递
极地平流层云及其非均相化学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振亚 周士康 盛六四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9-55,共7页
南极臭氧洞的形成与南极平流层云及其非均相化学过程有很大关系。南极平流层云中存在着硫酸气溶胶粒子、与硫酸 硝酸 水有关的固体或液体粒子以及水的冰晶粒子等 ,在其表面上可以发生非均相化学反应 ,一方面使本来比较惰性的硝酸氯 (ClO... 南极臭氧洞的形成与南极平流层云及其非均相化学过程有很大关系。南极平流层云中存在着硫酸气溶胶粒子、与硫酸 硝酸 水有关的固体或液体粒子以及水的冰晶粒子等 ,在其表面上可以发生非均相化学反应 ,一方面使本来比较惰性的硝酸氯 (ClONO2 )具有相当大的活性 ,另一方面可以把NO2 或硝酸以硝酸固体粒子的形式从平流层中移走。由非均相化学产生的HOCl和Cl2 发生光离解 ,产生活性氯 ,加强了与ClO的二聚物或者与ClO BrO互反应有关的破坏臭氧的催化循环圈的进行 ,加快南极臭氧洞的形成。本文重点介绍极地平流层云及其非均相化学在极地平流层臭氧消耗过程中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地平流层云 非均相化学 南极臭氧洞 活性氯 臭氧消耗化学 形成机理 冰晶 气溶胶粒子
下载PDF
南极臭氧洞对全球气候影响的数值试验 被引量:6
6
作者 陈月娟 张弘 毕训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64-668,共5页
采用IAP九层全球大气环流模式进行了南极臭氧洞气候效应的数值试验.试验和分析表明,南半球高纬和极地平流层臭氧含量的减少,不仅对南半球气候有明显影响,而且影响到北半球,使全球气候产生明显变化.
关键词 南极 臭氧洞 气候效应 数值试验 大气环流模式
下载PDF
南极臭氧洞对全球大气辐射加热场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弘 陈月娟 毕训强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40-348,共9页
为了探讨南极臭氧洞对全球气候的影响状况,我们用IAP9层全球大气环流模式进行了南极臭氧洞气候效应的数值试验。本文分析了本次试验中南极臭氧洞引起的大气辐射加热场的变化,结果表明,南半球高纬和极地平流层臭氧含量的严重减少... 为了探讨南极臭氧洞对全球气候的影响状况,我们用IAP9层全球大气环流模式进行了南极臭氧洞气候效应的数值试验。本文分析了本次试验中南极臭氧洞引起的大气辐射加热场的变化,结果表明,南半球高纬和极地平流层臭氧含量的严重减少,不仅影响该地的大气辐射加热场,同时也使北半球平流层大气的辐射加热场发生改变。虽然对流层中层所受影响较少,但对流层下层南北半球的大气总辐射加热率的变化却相当明显,这些影响将使全球大气温度场产生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臭氧洞 数值试验 辐射加热场 大气辐射
下载PDF
Numerical Experiment for the Impact of the Ozone Hole over Antarctica on the Global Climate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月娟 张弘 毕训强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8-29,共12页
A numerical experiment has been carried out with IAP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 9-layer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the Antarctic Ozone Hole on the global climate. The results sho... A numerical experiment has been carried out with IAP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 9-layer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the Antarctic Ozone Hole on the global climat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hanges of total amount of ozone over higher latitude and polar region of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affect not only the climate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but also that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significantly. In the next spring, although the total amount of ozone over Antarctica has returned to the normal value, the influences of Ozone Hole still exi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arctic ozone hole CLIMATE Numerical simulation
下载PDF
臭氧与臭氧洞 被引量:2
9
作者 陆龙骅 《自然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4-28,17,I0002,I0003,共8页
2011年空前的北极臭氧损耗,引发了人们对臭氧和臭氧洞的新关注。本文回顾了南极臭氧洞的由来及变化;讨论了南极臭氧洞产生的原因以及南北极臭氧变化的差异;指出目前只是在南极春季出现了臭氧洞,北极并没有出现过臭氧洞。在当前大气环境... 2011年空前的北极臭氧损耗,引发了人们对臭氧和臭氧洞的新关注。本文回顾了南极臭氧洞的由来及变化;讨论了南极臭氧洞产生的原因以及南北极臭氧变化的差异;指出目前只是在南极春季出现了臭氧洞,北极并没有出现过臭氧洞。在当前大气环境被污染的情况下,极地大气臭氧亏损的程度将更多地随大气环流,特别是极地涡旋中的低温状况而发生变化。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为保护大气臭氧层,国际社会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中国也有自己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臭氧洞 北极臭氧亏损 消耗臭氧层物质 极地平流层云 极地涡旋
下载PDF
南极臭氧层空洞的发现及其启示 被引量:3
10
作者 曹力佳 曹怡之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年第14期180-182,共3页
介绍了英国科学家法曼发现南极臭氧层空洞的过程,以及美国宇航局(NASA)的科研人员在这个问题上的失误,并简要介绍了日本学者忠钵繁所做的贡献。阐述了南极臭氧层空洞发现过程带给我们的启示:试验条件的优劣不是决定科学发现的唯一因素;... 介绍了英国科学家法曼发现南极臭氧层空洞的过程,以及美国宇航局(NASA)的科研人员在这个问题上的失误,并简要介绍了日本学者忠钵繁所做的贡献。阐述了南极臭氧层空洞发现过程带给我们的启示:试验条件的优劣不是决定科学发现的唯一因素;期刊的知名度决定着文献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臭氧层空洞 期刊知名度 试验条件 科学发现
下载PDF
南极臭氧洞的发现、研究和启示 被引量:1
11
作者 陆龙骅 《气象科技进展》 2016年第3期89-96,共8页
回顾了南极臭氧洞的发现过程,评述了南极臭氧洞形成和发展的机制、以及南北极臭氧变化的差异,讨论了南极臭氧洞的发现和研究带来的启示。研究指出,目前只是在南极春季出现了臭氧洞,北极并没有出现过臭氧洞。在当前大气环境被污染的情况... 回顾了南极臭氧洞的发现过程,评述了南极臭氧洞形成和发展的机制、以及南北极臭氧变化的差异,讨论了南极臭氧洞的发现和研究带来的启示。研究指出,目前只是在南极春季出现了臭氧洞,北极并没有出现过臭氧洞。在当前大气环境被污染的情况下,极地大气臭氧亏损的程度将更多地随大气环流,特别是极地涡旋中的低温状况而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臭氧洞 消耗臭氧层物质 极地平流层云 极地涡旋
下载PDF
平流层O_3、O动力系统的平衡性质及南极平流层O_3季节变化规律的研究
12
作者 李乐泉 周明煜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680-693,共14页
本文首次利用常微分方程定性理论对平流层O_3、O动力系统的平衡性质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如果在平流层O_3的主要分布高度内,大气扩散作用小于光化学作用,那么平流层的O_3层处于稳定状态;反之,平流层的O_3层将遭到破坏.利用这一机制,我... 本文首次利用常微分方程定性理论对平流层O_3、O动力系统的平衡性质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如果在平流层O_3的主要分布高度内,大气扩散作用小于光化学作用,那么平流层的O_3层处于稳定状态;反之,平流层的O_3层将遭到破坏.利用这一机制,我们可以解释南极平流层O_3的季度变化规律和每年9—10月份出现的南极O_3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流层 动力系统 南极 平衡
下载PDF
近年来大气科学某些进展及其展望
13
作者 朱复成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1992年第5期15-21,共7页
介绍了近几年来大气科学领域内国内外研究的某些最新进展,对目前国际大气科学发展特点和趋势作了简要回顾,并对今后大气科学研究重点作了讨论。
关键词 大气 动力学 阻塞 低频振荡 海气
下载PDF
1993年春季南极中山站上空大气臭氧的观测分析 被引量:19
14
作者 孔琴心 刘广仁 王庚辰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95-400,共6页
利用球载电化学O3探空仪于1993年南半球春季在南极中山站测量了O3和温度垂直廓线,三次观测到O3柱总量<220Du的低值,O3浓度减少从9月开始,9月中旬~10月中旬达到最大。典型O3垂直廓线表明,O3量损失最大区... 利用球载电化学O3探空仪于1993年南半球春季在南极中山站测量了O3和温度垂直廓线,三次观测到O3柱总量<220Du的低值,O3浓度减少从9月开始,9月中旬~10月中旬达到最大。典型O3垂直廓线表明,O3量损失最大区域在高度13~23km之间,此高度与PSCs和火山气溶胶的存在高度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本文给出观测结果及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柱总量 南极臭氧洞 大气 臭氧
下载PDF
南极臭氧洞与南极涡旋的变化——IAP模式的试验结果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月娟 张弘 毕训强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62-468,共7页
通过对 I A P9 层全球大气环流模式试验结果的分析,讨论了1987 年南极臭氧洞对平流层大气辐射加热率和温、压、风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南半球高纬和极地平流层臭氧含量的耗损,使该地区辐射加热率明显减小,气温明显下降,等... 通过对 I A P9 层全球大气环流模式试验结果的分析,讨论了1987 年南极臭氧洞对平流层大气辐射加热率和温、压、风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南半球高纬和极地平流层臭氧含量的耗损,使该地区辐射加热率明显减小,气温明显下降,等压面明显下降,南极涡旋明显加强,说明南极春季涡旋的强弱与该地区臭氧含量及其热状况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臭氧洞 南极涡旋 数值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