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三级甲等公立医院数字减影设备的成本效益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何双双 《中国卫生资源》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3-267,共5页
目的对公立医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设备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结合社会效益评价,为设备采购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投资回收期法、投资收益率法、量本利分析法和净现值法对数字减影设备进行成本... 目的对公立医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设备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结合社会效益评价,为设备采购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投资回收期法、投资收益率法、量本利分析法和净现值法对数字减影设备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运用模糊数学法建模和指标评分法进行社会效益评价。结果公立医院数字减影设备包括DSA数字血管造影机、DSA全数字化平板探测器血管造影机、血管造影X线系统,其中:血管造影X线系统投资收益率最高为19.07%,投资回收期仅2.80年,运行效益评价为优秀;DSA全数字化平板探测器血管造影机A的经济指标最低,原因在于其业务量仅达保本工作量的83.91%,但其社会效益评分最高(C值为7.3)。结论公立医院在采购和管理数字减影等大型设备时需进行充分的成本效益分析论证,兼顾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和科研属性,实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equipment 成本效益cost-effectiveness 社会效益social benefit 投资回收期法investment payback period method 投资收益率法rate of return on investment method 量本利分析法volume-cost-profit analysis method 净现值法net present value method 模糊数学法fuzzy mathematics method 指标评分法index scoring method
下载PDF
盘外泵注胶原酶治疗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薄存菊 卢振和 +3 位作者 陈金生 黄乔东 刘晓明 刘少颜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46-649,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以来应用微量注射泵泵注胶原酶,盘外溶解治疗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经磁共振确认为L4~5和/或L5~S1间盘突出的36名患者,在DSA引导下经骶裂孔置入导管至腰椎间盘突出物所在的硬膜外腔,经导管...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以来应用微量注射泵泵注胶原酶,盘外溶解治疗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经磁共振确认为L4~5和/或L5~S1间盘突出的36名患者,在DSA引导下经骶裂孔置入导管至腰椎间盘突出物所在的硬膜外腔,经导管推注3 ml造影剂证明位置正确。微量泵恒速泵注胶原酶,术后绝对卧床4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和改良Macnab评分判定治疗效果。结果:术后无1例发生突出物脱落;术后所有患者疼痛均有明显改善,3个月时优良率91.6%;复查腰椎MR显示突出物均有明显缩小。结论:经骶裂孔置入硬膜外导管恒速泵注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利于药物积聚于突出物周围,提高治疗的长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造影 腰椎间盘突出症 胶原酶 注射方法
下载PDF
脑血管造影术后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梁妙玲 滕金蓉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第15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脑血管造影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将160例经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的患者随机抽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用弹力绷带压迫加沙袋压迫止血,观察组术后采用沙袋压迫穿刺局部4 h,4 h后可采取多种体位休息,患侧下肢可左... 目的:探讨脑血管造影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将160例经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的患者随机抽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用弹力绷带压迫加沙袋压迫止血,观察组术后采用沙袋压迫穿刺局部4 h,4 h后可采取多种体位休息,患侧下肢可左右移动,小腿可曲伸,12 h后拆除绷带;对照组术后常规沙袋压迫穿刺局部6 h,患肢制动12 h、静卧24 h,24 h后拆除绷带。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不适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血管造影术后采用沙袋压迫局部4 h,4 h后可采取多种体位休息,患侧下肢可左右移动,小腿可曲伸,12 h后拆除绷带,之后0.5 h可床上活动,2 h可缓慢下地活动是完全安全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造影术 护理方法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基于CAG三维重建与超声图像的数据融合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岭 陈晓冬 +1 位作者 郁道银 安志勇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34-839,共6页
临床中,融合X射线造影图像和血管内超声图像可以辅助医生更好的对冠心病进行诊断。本研究在X射线造影系统中对导引丝和血管骨架分别三维重建的基础上,利用最佳垂平面法求得导引丝序列点的最佳切向量,首先对超声图像在导引丝上定位,然后... 临床中,融合X射线造影图像和血管内超声图像可以辅助医生更好的对冠心病进行诊断。本研究在X射线造影系统中对导引丝和血管骨架分别三维重建的基础上,利用最佳垂平面法求得导引丝序列点的最佳切向量,首先对超声图像在导引丝上定位,然后根据造影图像与超声图像提供的导引丝和血管骨架的空间关系求得超声图像的偏心角,最后利用四元数法对超声图像在导引丝上进行准确的定向。通过临床数据进行实验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相对于传统的融合方法,该方法不仅实现了超声图像空间角度的确定,而且具有实现简单、计算速度快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造影图像 血管内超声 最佳垂平面 四元数
下载PDF
血管造影检测与预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股动静脉内径 被引量:1
5
作者 周继明 刘继军 +2 位作者 秦风义 史臻 张浩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17-720,共4页
目的根据人体测量学和人口统计学变量,通过血管造影定位和检测建立<3岁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股动脉和股静脉内径(Dm)预估方法。方法 74例<3岁先心病患儿接受股动脉和股静脉Dm值检测。详细记录患儿性别、年龄、体重、身高,Most... 目的根据人体测量学和人口统计学变量,通过血管造影定位和检测建立<3岁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股动脉和股静脉内径(Dm)预估方法。方法 74例<3岁先心病患儿接受股动脉和股静脉Dm值检测。详细记录患儿性别、年龄、体重、身高,Mosteller公式计算体表面积(BSA)。结果 74例患儿股动脉、股静脉Dm平均值分别为(3.11±0.39)mm、(5.10±0.85)mm。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患儿股动脉、动静脉Dm与年龄、体重、身高和BSA显著相关(r=0.53~0.59,P<0.000 1),股动脉Dm与股静脉Dm显著相关(r=0.751,P<0.000 1),两者Dm比值为0.602~0.636;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股动脉Dm与身高显著相关(P<0.001),股静脉Dm与年龄、BSA显著相关(P<0.05)。结论先心病患儿股静脉和股动脉Dm与身高因素相关性最高,两者Dm比值稳定在一定范围。股动脉Dm可根据身高预估,股静脉Dm可根据年龄、BSA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股动静脉内径 血管造影术 预估方法
下载PDF
4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
6
作者 郑惠延 马艳丽 《中国实用医刊》 2010年第4期12-13,共2页
目的 探讨4排螺旋CT冠状造影在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临床上初步拟诊为冠心病的35例患者的93支血管并进行螺旋CT冠状造影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比分析螺旋CT冠状造影的准确性.结果 螺旋CT冠... 目的 探讨4排螺旋CT冠状造影在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临床上初步拟诊为冠心病的35例患者的93支血管并进行螺旋CT冠状造影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比分析螺旋CT冠状造影的准确性.结果 螺旋CT冠状造影发现47支冠状动脉狭窄,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51支冠状动脉狭窄.螺旋CT冠状造影发现的44支血管狭窄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一致,敏感性为86.3%,特异性为100%.螺旋CT冠状造影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大体一致.结论 4排螺旋CT冠状造影可作为诊断冠心病的一种无创筛选检查方法,提高了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临床价值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常规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造影 Spiral CT 造影检查 冠状动脉狭窄 冠心病 Results CORONARY angiography screening method 造影诊断 检查结果 CAG 血管狭窄 检查方法 对比分析 analysis
原文传递
血管变异对糖尿病大鼠急性下肢缺血模型的影响及动脉造影的评估意义
7
作者 王宁 伊力哈木江.依马木 +2 位作者 姜涛 段明军 谢自敬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通过动脉造影法对糖尿病鼠下肢急性缺血模型进行评估,探讨血管变异对糖尿病急性下肢缺血模型构建的影响。方法 30只雄性Wistar鼠,经高脂喂养后腹腔注射STZ(40 mg/kg)诱发糖尿病模型,血糖达16.8 mmol/L后,再手术结扎股动脉,造成左... 目的通过动脉造影法对糖尿病鼠下肢急性缺血模型进行评估,探讨血管变异对糖尿病急性下肢缺血模型构建的影响。方法 30只雄性Wistar鼠,经高脂喂养后腹腔注射STZ(40 mg/kg)诱发糖尿病模型,血糖达16.8 mmol/L后,再手术结扎股动脉,造成左下肢急性缺血模型,喂养28 d后用动脉造影法测定下肢血流。结果 83.3%大鼠(25只)空腹血糖水平达16.8 mmol/L,结扎后1~7 d,大体观察下肢显著性缺血(P〈0.05),28d大体观察下肢形态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缺血侧下肢肌肉较对侧略萎缩,但行动自如;动脉造影显示,28 d后来自于髂内动脉的动脉分支明显增粗,其远端血管代偿性增加,供应膝关节及以下区域。结论大鼠下肢有来自于髂内动脉的分支参与供血,此变异对缺血模型的建立有影响;使用动脉造影法可以发现此类变异,并准确评估糖尿病下肢缺血及血管的代偿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造影 大鼠 糖尿病 下肢缺血
下载PDF
Test-Bolus改良法在头颈部CTA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8
作者 杨正彬 谢惠 +2 位作者 吴绍全 邓小林 吴红敏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86-490,共5页
目的:对比Test-Bolus改良法与经验值法在头颈部CTA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探讨TestBolus改良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40例行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est-Bolus经验值法组(A组)和Test-Bolus改良法组(B组),每组70例,分别运用常... 目的:对比Test-Bolus改良法与经验值法在头颈部CTA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探讨TestBolus改良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40例行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est-Bolus经验值法组(A组)和Test-Bolus改良法组(B组),每组70例,分别运用常规经验值法和改良法进行头颈部CTA扫描,测量两组带骨薄层增强图像不同层面(主动脉弓层面、双侧颈动脉窦层面、双侧大脑中动脉M1段层面)动脉血管内的CT值,并对两组减影VR图像进行主观质量评分。结果:A、B两组不同层面动脉血管内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VR图像评分为优、良的例数总和所占百分比分别为:A组77.1%(54/70),B组95.7%(67/70),B组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567,P=0.000)。A组减影VR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为(3.11±0.28)分,B组为(3.44±0.32)分,B组评分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颈部CTA检查中采用Test-Bolus改良法计算增强延迟时间更合理,图像质量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 CT血管成像 Test-Bolus经验值法 Test-Bolus改良法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延迟时间
下载PDF
冠脉造影数字跟踪法测定冠脉血流速度与Doppler血流速度相关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骆秉铨 陈兴新 +5 位作者 钱菊英 张义勤 杨瑞华 石怀林 夏项 葛均波 《中国微循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目的研究冠脉造影数字跟踪技术测定冠脉血流速度与Doppler血流速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入选住院冠脉造影病人40例,包括左前降支(LAD)单支病变行介入治疗(PCI)10例,诊断性冠脉造影30例(冠脉造影正常、心肌桥、轻-中度狭窄病变)。所有病例... 目的研究冠脉造影数字跟踪技术测定冠脉血流速度与Doppler血流速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入选住院冠脉造影病人40例,包括左前降支(LAD)单支病变行介入治疗(PCI)10例,诊断性冠脉造影30例(冠脉造影正常、心肌桥、轻-中度狭窄病变)。所有病例采用冠脉造影数字跟踪技术测定LAD平均血流速度(CFVm),其中15例用冠脉造影TIMI计帧法测定LAD血流速度(帧.f)。另15例使用Doppler导丝测定LAD平均峰值血流速度(APV),并与CFVm作相关分析。结果冠脉造影数字跟踪法测定LAD的CFVm(18.58±6.46)与Doppler导丝测得的LAD近端(17.42±5.99)和远端(17.93±5.78)的APV显著相关(r=0.79.r=0.64);而与TIMI计帧法血流速度呈弱相关(r=-0.47)。PCI治疗成功后,随着狭窄最小腔径增加,跟踪法血流速度加快(P<0.01),CFVm≥20cm/s。结论冠脉造影数字跟踪技术测定冠脉血流速度与Doppler血流速度显著相关,两者表达单位一致,方法简便易行,重复性好,可以用作常规冠脉造影血流速度定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数字跟踪法 血流速度
下载PDF
冠脉造影数字跟踪技术测量冠脉血流速度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兴新 骆秉铨 +1 位作者 杨瑞华 陈莉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94-298,共5页
本研究通过对冠脉生理学分析,结合流体力学原理,利用冠脉造影配套硬件和软件开发,建立血管造影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应用数字跟踪技术测定冠脉血流速度,并与“金标准”Doppler血流导丝和TIMI氏血流作相关分析和初步临床应用研究80例,结... 本研究通过对冠脉生理学分析,结合流体力学原理,利用冠脉造影配套硬件和软件开发,建立血管造影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应用数字跟踪技术测定冠脉血流速度,并与“金标准”Doppler血流导丝和TIMI氏血流作相关分析和初步临床应用研究80例,结果表明:冠脉造影跟踪法测定LAD的平均流速(17.98±5.66)与Doppler测得的LAD近中断的APV(17.70±5.77)呈正相关(r=0.75,P<0.001),与TIMI氏血流呈负相关(18.58±6.46 cm/s对28±7.5帧,r=-0.51,P<0.05)。研究结果和临床应用表明:该方法所提取的冠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有助于提高常规冠脉造影解剖形态与生理功能相结合的诊断能力,且方法简便易行,节约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造影 数字跟踪法 冠脉血流速度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屏气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在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程流泉 高元桂 +2 位作者 孙玮 盛复庚 蔡幼铨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5期321-323,共3页
目的 :评价屏气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 ( 3D FIESTA)序列在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 (CMRA)中的可靠性。材料和方法 :67例受检者 ,采用心电触发的三维FIESTA序列 ,呼气末屏气采样 ,在 8个不同层面方向定位显示冠状动脉各主支 ,包括右冠 (RCA)... 目的 :评价屏气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 ( 3D FIESTA)序列在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 (CMRA)中的可靠性。材料和方法 :67例受检者 ,采用心电触发的三维FIESTA序列 ,呼气末屏气采样 ,在 8个不同层面方向定位显示冠状动脉各主支 ,包括右冠 (RCA)、左主支 (LM)、左前降支 (LAD)和左回旋支 (LCX) ,以 0 -IV级图像质量体系为参照 ,评分II级以上作为可接受标准 ,采用美国心脏协会 (AHA)的冠状动脉分段标准评价其显示的长度和范围。结果 :67例受检者能够屏气配合完成检查的 65例 ,检查适用率为 97.0 % ;对AHA 18、19段 (RCA近段和中段 )、AHA 1、2 (LM)、AHA 3、5、7段 (LAD近段和中段 ) ,AHA 10段 (LCX近段 )的显示可重复性为 10 0 % ;对AHA 9、14、2 1段 (LAD、LCX和RCA的远段 )的显示可重复性分别为 95 .3 8%、72 .3 1%、96.92 %。结论 :此三维FIESTA序列可以稳定显示冠状动脉主要分支的近段和中段 ,初步具备临床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 冠状动脉 磁共振成像 心电触发 无创检查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基于头颈部CTA改良法的个性化扫描初探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正彬 谢惠 +1 位作者 吴绍全 邓小林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64-1068,共5页
目的初步探究体重和监测层面颈动脉CT峰值如何影响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改良法个性化扫描动脉内CT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行头颈部CTA检查患者42例,全部检查者均运用头颈部CTA改良法进行个性化扫描时间测算,测量并记录体重(记作:M)、... 目的初步探究体重和监测层面颈动脉CT峰值如何影响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改良法个性化扫描动脉内CT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行头颈部CTA检查患者42例,全部检查者均运用头颈部CTA改良法进行个性化扫描时间测算,测量并记录体重(记作:M)、监测层面双侧颈动脉中心区最大CT值(记作:Nmax)、主动脉弓层面动脉中心区CT值(记作:N1)、双侧颈动脉窦部层面动脉中心区CT值(双侧取平均,记作:N2)、双侧大脑中动脉M1段层面动脉中心区CT值(双侧取平均,记作:N3)。结果运用多元线性Pearson相关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M、Nmax与N2有中度线性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673、0.700,P值分别为0.000、0.000;标准化Beta值分别为-0.418、0.476,P分别为0.001、0.000,入选标准为P=0.10,排除标准为P=0.15),预测方程式为:N2=617.929-4.806×M+0.999×Nmax;分别运用一元线性Pearson相关及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N1与N2、N3与N2均有高度线性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957、0.953,P值分别为0.000、0.000;标准化Beta值分别0.957、0.953,P值分别为0.000、0.000),预测方程式为:N1=5.685+0.795×N2、N3=7.254+0.857×N2。结论M和Nmax与头颈部CTA个性化扫描动脉内CT值呈中度线性相关关系,N1与N2、N3与N2均有高度线性相关关系,运用相关预测方程式可以指导头颈部CTA个性化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CTA 改良法 小剂量监测 个性化
原文传递
提高平板运动试验正确率的两个方法 被引量:7
13
作者 朱顺和 王彬尧 +3 位作者 励锦华 冯笔华 杜勇平 郑道声 《临床心电学杂志》 1999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平板运动试验(TET)的准确性。方法于1995~1997年10月给147名拟诊心绞痛或冠心病住院者在冠脉造影(CAG)前作TET,采取两项措施以提高TET的正确率。(1)对每例患者在检查前均详询胸痛特...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平板运动试验(TET)的准确性。方法于1995~1997年10月给147名拟诊心绞痛或冠心病住院者在冠脉造影(CAG)前作TET,采取两项措施以提高TET的正确率。(1)对每例患者在检查前均详询胸痛特征,将其分为缺血型(ICP)或非缺血型(NICP)两类,与TET一并分析;(2)综合分析胸痛、ST段压低及SBP比等参数,本文以两项以上异常定为TET阳性标准。结果(1)胸痛为ICP型、TET阳性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达95%,而NICP型胸痛者TET若为阴性,则98%冠脉正常;(2)以本文标准判断TET阳性或阴性,敏感性为89%,特异性达95%,均高于一般资料。结论分析TET结果,应结合病史,尤其重视胸痛的特征,尚应全面分析反映心肌缺血的各方面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运动试验 冠状动脉造影 评估方法
下载PDF
基于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4
作者 钱杰 徐云华 +1 位作者 王杰 薛张华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9期124-129,共6页
目的:构建医院医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设备评价指标体系,为医院设备采购、维护和保养提供支持与参考。方法:采用线上线下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和专家咨询等复合方式,通过德尔菲法建立DSA设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设备... 目的:构建医院医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设备评价指标体系,为医院设备采购、维护和保养提供支持与参考。方法:采用线上线下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和专家咨询等复合方式,通过德尔菲法建立DSA设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设备评价指标体系的各项指标权重。结果: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系统与技术性能、软件与安全、机器质量、售后服务和供应商资质5个一级指标和26项二级指标,5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2954、0.2359、0.2037、0.2072和0.0557;二级指标组合权重值由大到小排名前3的分别为准确性与稳定性(0.1180)、开机率与故障率(0.1058)和设备修复时间(0.0804)。采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售后服务选择后,售后服务响应时间由应用前的平均48.6 h缩短到12.09 h,响应时间缩短75.12%,临床科室对设备厂商的服务满意度由应用前的74.98%提升到97.37%。结论:基于德尔菲法和AHP构建的DSA设备评价指标体系将主观性强的评价指标转变为客观性并进行量化,能够规范医院临床科室对DSA设备招标评估的措施制定,为医院设备采购、维护和保养提供科学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 专家咨询法 设备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基于局部信噪比阈值调节的分光谱去相关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方法
15
作者 王露桐 汪毅 +3 位作者 徐玉帅 娄世良 蔡怀宇 陈晓冬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3-152,共10页
在基于强度信息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OCTA)技术中,去相关映射被广泛应用,但该方法易受噪声影响,尤其是对于低信噪比区域,噪声会使帧间高相关的静态组织信号呈现出高去相关性,与血流信号的高去相关值混叠,从而会降低微血管图像的... 在基于强度信息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OCTA)技术中,去相关映射被广泛应用,但该方法易受噪声影响,尤其是对于低信噪比区域,噪声会使帧间高相关的静态组织信号呈现出高去相关性,与血流信号的高去相关值混叠,从而会降低微血管图像的成像质量。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信噪比动态阈值调节的分光谱振幅去相关方法,首先探讨了图像局部信噪比与静态体素去相关值的关系及影响因素,并以分频谱处理数据的方式削弱轴向运动伪影并加强血流信息,然后依据图像局部信噪比与静态体素去相关的关系调整设定阈值,用以判定区分动静态体素,阈值以下的去相关值视为静态体素,结合Sigmoid函数予以抑制。采用该算法在高信噪比的皮肤数据和低信噪比的视网膜数据处理中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皮肤enface图像信噪比提升约4 dB;视网膜enface图像的对比度相较其他算法优势明显,相比于未进行静态抑制的分频谱振幅去相关造影(SSADA)方法,enface图像的对比度提升了0.0182。可见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抑制微血管图像中的静态体素噪声,提升图像对比度和血管可视性,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层析 血管造影 分频谱 相关映射法 信噪比引导
原文传递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即刻采用轴线翻身法的临床效果
16
作者 王宁 王君 +2 位作者 于英男 王瑜 边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7期75-77,81,共4页
目的 探讨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即刻采用轴线翻身法对患者穿刺点出血情况、腰背部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医学部收治的236例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 探讨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即刻采用轴线翻身法对患者穿刺点出血情况、腰背部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医学部收治的236例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18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平卧6 h后进行轴线翻身;观察组术后即刻采用轴线翻身法翻身。比较两组穿刺点出血情况、腰背部疼痛程度及满意度。结果 两组穿刺点皮下血肿、少量渗血、明显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腰背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即刻采用轴线翻身法,可降低患者腰背部疼痛程度,改善术后舒适度,提高满意度,且即刻轴线翻身法并不增加穿刺点出血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脑血管造影术 轴线翻身法 穿刺点出血
下载PDF
更新的Diamond-Forrester法和Duke临床评分预测模型对可疑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7
作者 贺婷 刘星 +3 位作者 李莹 吴俏玉 罗爱静 袁洪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2440-2444,共5页
目的比较更新的Diamond-Forrester法(UDFM)和Duke临床评分(DCS)两种预测模型对我国可疑冠心病患者评估的准确性,并进一步分析两者在不同性别之间准确性的差异。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5月因胸痛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心内科行冠... 目的比较更新的Diamond-Forrester法(UDFM)和Duke临床评分(DCS)两种预测模型对我国可疑冠心病患者评估的准确性,并进一步分析两者在不同性别之间准确性的差异。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5月因胸痛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患者1 311例。分别利用UDFM、DCS估算患者的验前概率(PTP),并分为低(〈30%)、中(30%~70%)、高(〉70%)PTP组,高PTP组即认为患有冠心病。以CAG为金标准,分析UDFM、DCS对我国可疑冠心病患者诊断的准确性,并进一步分析两者在不同性别之间准确性的差异。结果 CAG结果显示,739例(56.37%)患者确诊为冠心病。UDFM结果显示,294(22.43%)、673(51.33%)、344(26.24%)例患者分别纳入低、中、高PTP组;DCS结果显示,165(12.59%)、403(30.74%)、743(56.67%)例患者分别纳入低、中、高PTP组。两者PTP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9.00,P〈0.001)。在确诊的739例患者中,UDFM将125(16.91%)、372(50.34%)、242(32.75%)例患者分别纳入低、中、高PTP组,DCS将64(8.66%)、189(25.58%)、486(65.76%)例患者分别纳入低、中、高PTP组,两者确诊患者PTP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7.00,P〈0.001)。以CAG为金标准,UDFM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32.8%,特异度为82.2%,正确率为54.3%,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64〔95%CI(0.61,0.67)〕;DCS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65.8%,特异度为55.1%,正确率为61.1%,ROC曲线下面积为0.63〔95%CI(0.60,0.66)〕。两者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3,P〉0.05)。UDFM对男性典型胸痛患者、不典型胸痛患者、非心绞痛型胸痛患者计算的PTP与实际阳性率较接近,而对女性患者,除50~59岁典型心绞痛患者存在高估现象外,余均存在低估现象;DCS对男性患者存在高估现象,对女性患者,除典型心绞痛患者存在高估现象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验前概率 冠状血管造影术 诊断 灵敏度 特异度 更新的Diamond-Forrester法 Duke临床评分
下载PDF
关于DSA机房环境影响评价的思考
18
作者 戴瑜 《核安全》 2024年第4期19-25,共7页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是核技术利用项目中最常见的医用Ⅱ类射线装置。核技术利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制、评审和复核均遵循《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 10.1—2016)格式及要求,需...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是核技术利用项目中最常见的医用Ⅱ类射线装置。核技术利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制、评审和复核均遵循《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 10.1—2016)格式及要求,需采用理论计算的方式核算DSA机房的屏蔽防护是否满足《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 130—2020)辐射限值。本文从DSA设备结构特点和作为医疗器械的准入条件方面入手,给出满足GBZ 130—2020最低屏蔽铅当量、最不利机房尺寸及最不利工况下DSA机房的屏蔽计算及参数选取,并通过计算结果验证了GBZ 130—2020对DSA机房的最小铅当量要求。建议DSA机房的环境影响预测方法,可采取与GBZ 130—2020标准对比,而不必拘泥于HJ 10.1—2016要求的理论计算,有利于减轻环评编制人员、评审人员和审批人员的工作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 核技术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 10.1—2016) 《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 130—2020) 标准对比法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经侧孔快速交换法与传统鼻胃管减压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
19
作者 廖甜 王永恒 +1 位作者 李澜 黄湘俊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89-292,共4页
目的 观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引导下经侧孔快速交换法与传统鼻胃管减压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9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病人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予以... 目的 观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引导下经侧孔快速交换法与传统鼻胃管减压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9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病人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予以传统鼻胃管减压治疗,研究组予以DSA引导下经侧孔快速交换法置管减压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恢复指标(排气时间、拔管时间、进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腹痛缓解时间、X线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疼痛程度(VAS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的差异。结果 等级资料秩和检验显示,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排气时间、拔管时间、进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腹痛缓解时间、X线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78.61±20.38)小时、(80.35±20.26)小时、(82.49±21.59)小时、(88.66±23.55)小时、(3.49±0.75)天、(4.31±1.16)天和(6.53±1.1)天,对照组分别为(101.36±31.56)小时、(104.33±28.85)小时、(108.41±25.55)小时、(141.32±35.49)小时、(6.05±1.29)天、(7.29±1.32)天和(10.01±2.06)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示,两组治疗后1天、治疗后3天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且治疗后3天的VAS评分低于治疗后1天,但研究组治疗后1天、治疗后3天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时SF-36量表各因子得分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且研究组出院时SF-36量表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SA引导下经侧孔快速交换法置管减压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可有效缓解病人疼痛程度,促进早期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连性肠梗阻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 经侧孔快速交换法 传统鼻胃管减压 疗效
下载PDF
团注追踪法下不同监测点对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雯暄 陈伟彬 +1 位作者 张博伦 张惠英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98-1102,共5页
目的评估对比剂团注追踪法下不同监测点对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将128例拟行CCTA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不同监测点组:左心房(LA)组、左心室(LV)组、升主动脉(AA)组、降主动脉(DA)组,每组32例。阈值为130 HU,对... 目的评估对比剂团注追踪法下不同监测点对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将128例拟行CCTA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不同监测点组:左心房(LA)组、左心室(LV)组、升主动脉(AA)组、降主动脉(DA)组,每组32例。阈值为130 HU,对比剂使用碘美普尔(含碘400 g/L),注射速率为4 mL/s,用量为40 mL。比较4组间的主、客观图像评价指标及辐射剂量参数的差异。结果4组患者的主动脉根部、左主干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LA组主动脉根部及左主干CT值均高于其他3组;4组前降支近段、回旋支近段及右冠状动脉中段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组图像噪声、左主干及右冠状动脉对比噪声比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A组图像噪声较低。4组主动脉根部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比、左主干及右冠状动脉信噪比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组间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及辐射剂量相关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使用对比剂团注追踪法的CCTA扫描中,将监测点定位于左心房内可以获得更好的图像质量,左心房是CCTA检查较为理想的监测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 冠状血管造影术 冠状动脉疾病 图像质量 团注追踪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