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宋代时文的“以古文为法” 被引量:23
1
作者 祝尚书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8-25,共8页
明、清两代影响很大的“以古文为时文”的口号,其源头是北宋人唐庚提出的时文“以古文为法”。“以古文为法”在南宋引发了回归欧、苏的潮流,并通过古文评点的方式引导时文写作,造就了乾道、淳熙时期时文发展的高峰。但同时,时文取法古... 明、清两代影响很大的“以古文为时文”的口号,其源头是北宋人唐庚提出的时文“以古文为法”。“以古文为法”在南宋引发了回归欧、苏的潮流,并通过古文评点的方式引导时文写作,造就了乾道、淳熙时期时文发展的高峰。但同时,时文取法古文的是纯文法、技法,这又是严重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古文 时文 科举 评点本
下载PDF
《醉翁亭记》文风“滑稽”论——兼论欧阳修的“太守之乐” 被引量:3
2
作者 吴怀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2-62,共11页
从北宋庆历六年问世至今,《醉翁亭记》所享有的崇高声誉掩盖了其接受史中的异议和批评,文风"滑稽"论便是尚未受到关注和深入阐释的重要观点。此论实包含多重深刻内涵:从文体思想看,揭示了此文"以文为赋"、"以... 从北宋庆历六年问世至今,《醉翁亭记》所享有的崇高声誉掩盖了其接受史中的异议和批评,文风"滑稽"论便是尚未受到关注和深入阐释的重要观点。此论实包含多重深刻内涵:从文体思想看,揭示了此文"以文为赋"、"以文为记"的结撰手法,且反映了"尊体"与"破体"两种文体理念的冲突。从主体感受看,欧阳修有意突破"古文"与"时文"的文体界限,融合骈、散,实继承韩愈"以文为戏"传统,寓庄于谐,自我调侃,而刻意突出"乐"之体味,调和人生苦境,"苦中强乐",表现了政治上的挫折感以及超越人生苦难的努力。文体界限的突破和苦乐感受的交融,根源于欧阳修在北宋党争中的沉痛体验,亦契合中国古代士大夫的普遍遭遇。鲜活的体貌特征和深沉的情感张力,赋予此文文学经典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翁亭记》 欧阳修 古文 破体 滑稽 以文为戏 太守之乐
下载PDF
韩、柳古文创造的路径及其体性
3
作者 罗书华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8-125,共8页
在对韩、柳古文运动及其理论研究中,人们对于文道理论尤为重视,而对于古文的文体创造与体性却有所忽视。本文指出,韩、柳古文的创造主要遵从了三条路径:从时态上看,是非今革古之路;从语体上看,是融合骈散之路;从观念上看,是出文入笔之... 在对韩、柳古文运动及其理论研究中,人们对于文道理论尤为重视,而对于古文的文体创造与体性却有所忽视。本文指出,韩、柳古文的创造主要遵从了三条路径:从时态上看,是非今革古之路;从语体上看,是融合骈散之路;从观念上看,是出文入笔之路。正是这几条路径的选择,创造出了韩、柳古文这种混合今古、以散带骈、跳出文笔的全新文体,中国散文学史也因此从文笔对举阶段走向了诗文并称的新阶段。对于以往研究中诸如古文运动以骈文为对立面等不实认识,本文也有所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运动 古文今文 骈散 文笔
原文传递
晚明王学视域下的“以时文为古文”现象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荣刚 《凯里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75-79,共5页
晚明"以时文为古文"现象,主要体现了八股时文与古文之间在创作上的相互影响。然而,如果从王学对晚明文学发展影响的视域来考察,又体现着反复古文学思潮对八股时文的影响。以时文文法创作古文与以古文文法创作时文,是二者之间... 晚明"以时文为古文"现象,主要体现了八股时文与古文之间在创作上的相互影响。然而,如果从王学对晚明文学发展影响的视域来考察,又体现着反复古文学思潮对八股时文的影响。以时文文法创作古文与以古文文法创作时文,是二者之间创作上相互影响的结果,而反复古文学思潮则影响了晚明文学观念上的变化,即"时文"与"古文"之所以不同,仅仅是由于不同时代对文章的不同指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学 李贽 公安派 时文 古文
下载PDF
桐城派古文创作对小说笔法的吸纳与运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邓心强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1-75,共5页
桐城派文体呈现出开放性和包容性等特征,其古文创作对小说笔法进行了充分吸纳与运用,表现在运用细节描写,因小见大;以简笔叙述情节、勾画场面、渲染环境来刻画人物;注重典型的选取。究其原因,这不仅与桐城派学习、借鉴传统,从优良古文... 桐城派文体呈现出开放性和包容性等特征,其古文创作对小说笔法进行了充分吸纳与运用,表现在运用细节描写,因小见大;以简笔叙述情节、勾画场面、渲染环境来刻画人物;注重典型的选取。究其原因,这不仅与桐城派学习、借鉴传统,从优良古文中吸取各种写作技法有关,亦与林纾等小说家身份关联密切;同时与作家独特的美学追求,及在理论和创作上追求创新与超越相关。桐城派借鉴、吸纳小说笔法丰富了其古文的表现手法,提升了文体品味,其对古文创作的价值和意义在于:真情传神,营造意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城派 古文 小说 笔法 吸纳
下载PDF
“辞尚体要”说与宋代文风的嬗变 被引量:1
6
作者 白建忠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1期77-84,共8页
"辞尚体要"一语最早出自伪古文《尚书·毕命》篇,是指文辞表达的旨趣切实完备且抓住要领。"辞尚体要"说的文章理论价值经刘勰《文心雕龙》揭橥之后,对宋代的文风产生了重要影响。有宋一代帝王和文人臣子经常利... "辞尚体要"一语最早出自伪古文《尚书·毕命》篇,是指文辞表达的旨趣切实完备且抓住要领。"辞尚体要"说的文章理论价值经刘勰《文心雕龙》揭橥之后,对宋代的文风产生了重要影响。有宋一代帝王和文人臣子经常利用"辞尚体要"说批评、纠正当时浮华的文风,使"辞尚体要"说一直回荡在宋代的文坛上,可谓不绝如缕。宋代的古文革新能取得成功,"辞尚体要"说在其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宋代,"辞尚体要"说作为遏制浮华文风的一剂良药,能否被付诸实践,有诸多因素制约,其中帝王与朝廷的好尚,实乃有力之提倡。宋代重视"辞尚体要"说,与宋人好议论、崇尚夏商周三代的文风、普遍重视文章的实用性和《尚书》学的兴盛等方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辞尚体要 《文心雕龙》 宋代 古文 文风
下载PDF
诏敕文体改良与中唐古文运动
7
作者 张超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4-41,共8页
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在国势倾颓之时期待王朝中兴,推动儒学复兴,积极参与政治革新,在经世致用的需要下大力进行古文的创作。其中有很多人任当时的翰林学士、中书舍人,他们利用掌书王命的职权,或以理论相号召,或以实践相支持,对诏敕进... 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在国势倾颓之时期待王朝中兴,推动儒学复兴,积极参与政治革新,在经世致用的需要下大力进行古文的创作。其中有很多人任当时的翰林学士、中书舍人,他们利用掌书王命的职权,或以理论相号召,或以实践相支持,对诏敕进行了文体方面的改良和革新,使这一封建王朝的最高政令文体能够更好地为君主统治服务,同时也起到了推广古文写作的作用,构成了唐代古文运动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运动 翰林学士 中书舍人 革新 诏敕 文体改良
下载PDF
柳永的“赋笔为词”与宋初的文学精神
8
作者 孙虹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69-74,共6页
本文在新的层面讨论阐述了柳永词在宋初文学精神的影响下 ,其“赋笔为词”远绍两汉义归雅颂的理性精神 ,并与由汉大赋蜕变而来的宋代文赋呈合流之势 ,从而揭示了柳永“赋笔为词”在词中“宋调”形成的过程中对后世开山意义之一端。
关键词 赋笔为词 义归雅颂 理性精神 骈散兼行 古文章法
下载PDF
数字化背景下古文字字编类工具书的编纂与出版--以《新甲骨文编》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洪飏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22-125,共4页
古文字学界向来就有编纂工具书的传统。古文字字编类工具书,是一种以图表的形式汇集古文字字形、表现释字成果、表达学术观点的工具书。它既是资料的汇编,又包含着大量的科研成果,集学术性和应用性于一体。数字化背景下,对古文字字编类... 古文字学界向来就有编纂工具书的传统。古文字字编类工具书,是一种以图表的形式汇集古文字字形、表现释字成果、表达学术观点的工具书。它既是资料的汇编,又包含着大量的科研成果,集学术性和应用性于一体。数字化背景下,对古文字字编类工具书的编纂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其编纂体例、排版用字等都要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古文字学科的需要,才能更好地方便使用。以《新甲骨文编》的编纂为例,对其编纂体例、排版印刷用字、同形字和异体字的归部以及具体编纂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等都分别加以剖析总结,有助于古文字工具书的编纂和方便学术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字字编类工具书 《新甲骨文编》 编撰体例 排印用字
下载PDF
唐宋古文运动革新文风的艺术契机
10
作者 许和亚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62-65,共4页
唐宋古文运动的逻辑起点并非针对骈文,革新文风才是其关注的焦点。唐代古文家"因道及文","文以载道"才是其核心观点和指导思想;北宋古文家"因文及道",其诗文革新并不与"西昆"为敌。唐宋古文家... 唐宋古文运动的逻辑起点并非针对骈文,革新文风才是其关注的焦点。唐代古文家"因道及文","文以载道"才是其核心观点和指导思想;北宋古文家"因文及道",其诗文革新并不与"西昆"为敌。唐宋古文家古文创作成就的取得基于其不拘骈散、融骈入散的艺术追求。同时,唐宋古文家的史学思想与实践对其古文创作有重要的涵化作用,直接影响其古文创作的思想与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古文运动 革新文风 艺术契机
下载PDF
曾国藩的古文观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岩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15-21,共7页
曾国藩 ( 1811- 1872 )不但是一个政治家 ,而且在文学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 ,常被人视为桐城派的殿军。文章通过对曾氏与桐城派关系的清理 ,发现曾氏虽然受到姚鼐的很大影响 ,但曾氏本人并不视自己为桐城派中的一员。曾氏生当学术变迁之... 曾国藩 ( 1811- 1872 )不但是一个政治家 ,而且在文学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 ,常被人视为桐城派的殿军。文章通过对曾氏与桐城派关系的清理 ,发现曾氏虽然受到姚鼐的很大影响 ,但曾氏本人并不视自己为桐城派中的一员。曾氏生当学术变迁之际 ,故能以包容之势吸取各家之长 ,“义理、词章、经济、考据”诚为其学术之大端 ,但曾氏的古文主张则在于折衷骈散 ,“以精确之训诂 ,作古茂之文章”。曾氏的文章风格论在发挥姚鼐阴阳刚柔之说的同时又凸现自己的趣味 ,即喜欢具“阳刚之美”的文章。曾氏的创作论反映了曾氏本人的古文取径 ,可与曾氏的古文主张互相印证。总之 ,曾氏的古文理论在处于社会巨变的当时是颇具代表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城派 古文观 创作论 风格论 曾国藩 古文理论 文学研究 训诂
下载PDF
论骈文的文体意识——骈文文体结构哲学札记之二
12
作者 刘绍卫 《柳州师专学报》 2002年第2期1-4,共4页
骈文是最具东方色彩的文体之一 ,其文体意识的产生有其民族文化心理的背景 ,对偶是骈文最显著的文体意识 ,也是骈文“丽”
关键词 骈文 文体意识 古文 四六 审美趣味 体式
下载PDF
论明代八股文中的七子派秦汉古文宗尚 被引量:3
13
作者 冯小禄 张欢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35-41,共7页
从属于官方文献的会试录序、大臣请正秦汉文体的奏疏和七子派成员的科考策语记录,再从七子派成员的秦汉文教学措施、教学效果和八股文选本,又从七子派成员的八股文作风和八股文风尚变迁的反映,可以明确看到,前后七子派尚辞而流于晦涩的... 从属于官方文献的会试录序、大臣请正秦汉文体的奏疏和七子派成员的科考策语记录,再从七子派成员的秦汉文教学措施、教学效果和八股文选本,又从七子派成员的八股文作风和八股文风尚变迁的反映,可以明确看到,前后七子派尚辞而流于晦涩的秦汉文宗尚已进入明代八股文的风尚写作中,并成为与唐宋文宗尚一直相对峙的八股文写作路线。七子派和唐宋派的对立,不只在古文层面,还在与明代文人命运休戚相关的八股文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派 八股文 古文 时尚 唐宋派
下载PDF
权德舆对楚骚的接受与中唐文学思想的变迁
14
作者 陈彝秋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0-57,共8页
长期的南方生活使权德舆在创作心理和创作风格上均受到楚骚文学传统的影响,在理论上对楚骚的接受与肯定成就了他较为通达与宽容的文学观念。因其在贞元文坛上的重要地位,权德舆对楚骚的接受态度又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中唐诗、文理论的发展... 长期的南方生活使权德舆在创作心理和创作风格上均受到楚骚文学传统的影响,在理论上对楚骚的接受与肯定成就了他较为通达与宽容的文学观念。因其在贞元文坛上的重要地位,权德舆对楚骚的接受态度又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中唐诗、文理论的发展与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德舆 楚骚 中唐诗学 古文运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