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镇痛、苏醒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41
1
作者 刘清华 李瑞娟 吴波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镇痛、苏醒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县医院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镇痛、苏醒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县医院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独的丙泊酚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镇痛效果,术后苏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率.结果经过观察发现术后镇病效果,治疗组比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定向力恢复时间、术后苏醒时间以及呼吸恢复时间等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这些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不良反应率,治疗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应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不仅能够缩短患者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等,同时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舒芬太尼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镇痛 苏醒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恢复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2
作者 张美琼 陈翠瑜 钟弋云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年第16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功能恢复情况、术后苏醒时间。结果观察组肢体功能、语言功能、生活能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期中应用,可促进患者功能恢复,缩短术后苏醒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 术后恢复期 功能恢复 苏醒
下载PDF
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对全身麻醉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5
3
作者 陈芳 李永旺 +3 位作者 李洪 黄河 杜智勇 杨天德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3312-3313,3316,共3页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对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择期行骨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SF)组和瑞芬太尼(RF)组,每组50例。SF组输注舒芬太尼0.5μg/(kg.h),RF组输注瑞芬太尼0.3μg/(kg.min)。观察记录手术结束后...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对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择期行骨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SF)组和瑞芬太尼(RF)组,每组50例。SF组输注舒芬太尼0.5μg/(kg.h),RF组输注瑞芬太尼0.3μg/(kg.min)。观察记录手术结束后的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出气管导管时间以及术后的疼痛语言(VRS)分级评分和镇静(SS)评分。观察苏醒期内躁动、恶心、呕吐、噩梦、瘙痒以及拔管后嗜睡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出气管导管时间均无显著差别,RF组术后躁动发生率、疼痛发生率显著高于SF组(P<0.01),SF组镇静强度显著强于RF组(P<0.01)。结论舒芬太尼全身麻醉与瑞芬太尼全身麻醉相比,使用前者的患者苏醒期更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瑞芬太尼 苏醒
下载PDF
全麻诱导前应用右美托咪啶对腺样体切除术儿童苏醒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2
4
作者 朱琼芳 房洁渝 陈旭素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03-806,共4页
【目的】探讨全麻诱导前应用右美托咪啶对腺样体切除术小儿全麻恢复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按照完全随机法,将80例经口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患儿分为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啶组(D组),每组40例。右美托咪啶(0.5μg.kg-1)稀释到20 mL,... 【目的】探讨全麻诱导前应用右美托咪啶对腺样体切除术小儿全麻恢复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按照完全随机法,将80例经口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患儿分为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啶组(D组),每组40例。右美托咪啶(0.5μg.kg-1)稀释到20 mL,于麻醉诱导前开始微量泵注,20 min注射完毕,对照组只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期和术中血液动力学变化;术毕患儿均入复苏室,观察两组患儿术后全麻恢复期循环、苏醒情况,躁动评分与发生率,复苏室停留时间及术后相关并发症等。【结果】在麻醉诱导期和术中两组患儿血液动力学均稳定(P>0.05);在麻醉恢复期,D组患儿平均心率和动脉压与对照组比较更为平稳(P<0.05);右美托咪啶组患儿拔管前后躁动发生率及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复苏室停留时间与对照组无差异;对照组有3例术后渗血渗液较多,经后鼻孔填塞2 d后正常,2组均无误吸发生。【结论】右美托咪啶能减轻儿童腺样体切除术后全麻恢复期应激反应,可减轻恢复期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腺样体切除术 儿童 苏醒期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苏醒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吕小静 李刚 +2 位作者 刘忠玉 刘彦涛 张秋月 《河北医药》 CAS 2016年第17期2601-2604,共4页
目的观察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择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的手术患者60例,年龄43~60岁,体重45~77 kg,ASA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右美托咪定组30例,麻醉... 目的观察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择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的手术患者60例,年龄43~60岁,体重45~77 kg,ASA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右美托咪定组30例,麻醉诱导前10 min泵注负荷量右美托咪定0.5μg/kg,然后持续泵入维持量0.2μg·kg^(-1)·h^(-1),手术结束前40 min停药;对照组30例,给予等容量的0.9%氯化钠溶液。记录麻醉前(T0)、拔管时(T1)、拔管后10 min(T2)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HR、SBP、MAP),并记录全身麻醉苏醒质量相关指标,包括拔管呛咳、躁动、寒颤、在术后苏醒室的停留时间。结果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可显著提高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苏醒质量。与对照组相比,右美托咪定组苏醒期各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HR、SBP、MAP)以及拔管呛咳、躁动、寒颤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苏醒室的停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无呼吸抑制发生。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更小,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拔管呛咳发生率低,有效降低术后苏醒期躁动、寒颤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平稳舒适的度过苏醒期,不延长在术后苏醒室的停留时间,可作为临床应用的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 全身麻醉 苏醒
下载PDF
右旋美托咪定对全髋置换择期手术全身麻醉患者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冰 刘昊川 +2 位作者 陈鹏 赵国庆 高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04-809,共6页
目的:观察全髋置换择期手术全身麻醉患者应用不同剂量右旋美托咪定(DEX)后围拔管期及苏醒过程血流动力学变化,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拟行全髋置换择期手术、ASAⅠ~Ⅱ级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DEX组,每组2... 目的:观察全髋置换择期手术全身麻醉患者应用不同剂量右旋美托咪定(DEX)后围拔管期及苏醒过程血流动力学变化,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拟行全髋置换择期手术、ASAⅠ~Ⅱ级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DEX组,每组20例,术毕前30min各组患者分别静脉泵注0、0.5、1.5和2.5μg.kg-1 DEX,10min内泵注完毕。观察并分别记录各组患者用药前(T0)、拔管前(T1)、拔管时(T2)及拔管后3min(T3)各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心肌耗氧量(MCO),同时记录苏醒时间(t1)、拔管时间(t2)以及术后30 min(Ta)、术后35 min(Tb)、术后40 min(Tc)3个时间点的警觉镇静评分(OAA/S)。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2、T3时间点,DEX低剂量组患者SBP、DBP、HR及MC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X中、高剂量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X中、高剂量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DEX高剂量组患者拔管时间(t1)、苏醒时间(t2)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DEX高剂量组患者OAA/S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3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1.5μg.kg-1 DEX能稳定全身麻醉患者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指标,缩短患者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维持OA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美托咪定 全身麻醉 血流动力学 苏醒期
下载PDF
七氟醚复合麻醉和异丙酚用于妇科病腹腔镜手术的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对比 被引量:11
7
作者 孙建国 《江西医药》 CAS 2014年第11期1141-1144,共4页
目的通过对18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临床资料的回顾,评价七氟醚麻醉对不同妇科病腹腔镜手术的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80例,分为七氟醚及异丙酚两组,每组90例。监测诱导前、插管即刻、插管后5min、... 目的通过对18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临床资料的回顾,评价七氟醚麻醉对不同妇科病腹腔镜手术的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80例,分为七氟醚及异丙酚两组,每组90例。监测诱导前、插管即刻、插管后5min、切皮时、气腹后、拔管即刻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记录手术时间、诱导时间、停药至喉罩拔除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呼之睁眼)、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术中疼痛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七氟醚组插管后5min、切皮时的MAP高于异丙酚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醚组各时间段PETCO2低于异丙酚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腹腔镜手术麻醉及恢复时间无显著影响,拔除气管导管时的不良反应,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七氟醚诱导的复合麻醉吸入过程平稳,苏醒迅速,可以满足不同种类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妇科手术 七氟醚 吸入式麻醉 苏醒
下载PDF
不同剂量地佐辛对瑞芬太尼静脉全麻术后苏醒期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罗小玲 欧阳伟子 赵丽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23期3479-3480,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地佐辛对腹腔镜手术患者瑞芬太尼静脉全麻术后苏醒期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四组(T1组、T2组、T3组、T4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行双盲试验。在麻醉深度监测下行麻醉诱导及维...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地佐辛对腹腔镜手术患者瑞芬太尼静脉全麻术后苏醒期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四组(T1组、T2组、T3组、T4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行双盲试验。在麻醉深度监测下行麻醉诱导及维持,维持药物为丙泊酚+瑞芬太尼,术毕前15 min,T1组、T2组、T3组、T4组分别静注地佐辛80μg/kg、60μg/kg、40μg/kg、20μg/kg,C组静注生理盐水10 ml,观察患者睁眼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恶心呕吐及躁动不良反应。结果 T1组、T2组的睁眼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明显较T3组、T4组和C组延长(P<0.05),T4组和C组VAS评分及躁动情况发生率显著高于T1组、T2组和T3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静脉全麻腹腔镜手术患者,地佐辛(40μg/kg)可预防术毕疼痛及痛觉过敏现象,减少苏醒期的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瑞芬太尼 全麻 腹腔镜 苏醒期
下载PDF
醒脑静注射液对全静脉麻醉患者恢复期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舒爱华 方海滨 +2 位作者 占乐云 张明瑜 吕恩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1907-1909,共3页
目的:研究醒脑静注射液(XNJI)对全静脉麻醉患者恢复期的催醒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60例择期气管插管全静脉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按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分I或Ⅱ级,术毕送入麻醉恢复室(PACU),随机分为2组:醒脑静组(X组)和对照组(C... 目的:研究醒脑静注射液(XNJI)对全静脉麻醉患者恢复期的催醒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60例择期气管插管全静脉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按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分I或Ⅱ级,术毕送入麻醉恢复室(PACU),随机分为2组:醒脑静组(X组)和对照组(C组),各30例。X组10min内静脉滴注催醒液(XNJI0.5mL.kg-1),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记录2组患者呼唤反应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在PACU停留时间;并记录2组给药前及给药后5、15、30、45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动脉血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β-内啡肽(β-EP)的浓度。结果:血流动力学参数X组给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给药后30、45min与给药前比较及与X组同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组在呼唤反应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在PACU停留时间显著低于C组(P<0.05);E、NE、β-EP浓度X组给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给药后大部分时点升高并显著高于X组(P<0.01)。结论:XNJI能明显加快全静脉麻醉患者苏醒,可能与其有效抑制应激反应,以及降低β-内啡肽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静注射液 全静脉麻醉 麻醉苏醒 Β-内啡肽
原文传递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预防老年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兴国 张诗海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24-126,176,共4页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预防老年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作用。方法60例ASA Ⅰ~Ⅱ级择期上腹部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5),试验组1(切皮前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50mg,n=15),试验组2(缝皮时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50mg,n=15),试...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预防老年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作用。方法60例ASA Ⅰ~Ⅱ级择期上腹部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5),试验组1(切皮前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50mg,n=15),试验组2(缝皮时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50mg,n=15),试验组3(切皮前及术毕缝皮时均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50mg,n=15)。观察手术时间、麻醉维持时间、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监测苏醒期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及躁动评分、镇静评分身体舒适度评分;术后24h随访副作用。结果4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及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在术毕后各时点的HR,MAP均显著降低(P〈0.05)。4组患者在各观察时点的SpO2无统计学差异。各试验组在各观察时点的躁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Ramsay镇静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拔管后10min,各试验组的身体舒适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组患者术后24h内仅试验组1有1例患者出现皮肤瘙痒,试验组3中有1例患者出现胃部不适及呕吐。结论静注氟比洛芬酯能安全有效预防老年患者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老年患者 全麻 苏醒 躁动
原文传递
浅谈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原因及护理体会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少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74-75,共2页
目的调查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的原因及护理体会。方法对331例全麻患者进行观察,调查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原因及护理方法。结果术后疼痛占45.3%,气管导管、尿管刺激占23.6%,心理因素占8.1%,其他原因所致(如缺氧、药物作用、反复吸痰、体... 目的调查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的原因及护理体会。方法对331例全麻患者进行观察,调查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原因及护理方法。结果术后疼痛占45.3%,气管导管、尿管刺激占23.6%,心理因素占8.1%,其他原因所致(如缺氧、药物作用、反复吸痰、体位不适等)占5.4%。通过术前访视、选择适当的导尿时间、正确安置手术体位、适时拔除气管导管、术后充分镇痛等患者安全度过苏醒期。结论针对不同的原因进行护理,可减少躁动对患者所造成的伤害,保障患者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醒期 躁动 原因 护理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小儿全身麻醉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及苏醒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琰 《中国实用医刊》 2013年第5期15-17,共3页
目的比较手术结束前静脉泵注不同浓度的右关托咪定对小儿全身麻醉围拔管期的血流动力学及苏醒的影响。方法选择6—10岁,ASAⅠ~Ⅱ级,全身麻醉下行低温等离子腺样体消融术+扁桃体摘除术的患儿84例,随机分为四组,右美托咪定0.7μg... 目的比较手术结束前静脉泵注不同浓度的右关托咪定对小儿全身麻醉围拔管期的血流动力学及苏醒的影响。方法选择6—10岁,ASAⅠ~Ⅱ级,全身麻醉下行低温等离子腺样体消融术+扁桃体摘除术的患儿84例,随机分为四组,右美托咪定0.7μg/kg组(A组),右美托咪定0.5μg/kg组(B组),右美托咪定0.3μg/kg组(C组),生理盐水组(D组)。术毕前30min静脉泵注相应药品,15min内泵注完毕。观察并记录用药前(T0),拔管前(T1),拔管时(T2),拔管后5min(T3)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心肌耗氧量(MCO)及患儿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不同时间点的警觉/镇静评分(OAA/S)。结果T2、T3时,与A、B组比较,C、D两组血压及HR、MCO均增高(P〈0.05);A、B组间血压及HR、MC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不同时间点的OAA/S评分,B、C、D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C、D三组比较,拔管和苏醒时间延长,OAA/S评分减少(P〈0.05)。结论0.5μg/kg右美托咪定使患儿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平稳并能减少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增加对气管导管的耐受性,有利于患儿平稳度过麻醉苏醒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小儿 拔管 血流动力学 苏醒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持续输注对老年胃肠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麻醉药用量及术后苏醒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海中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持续输注对接受胃肠手术治疗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麻醉药用量及术后苏醒的影响。方法将90例行胃肠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均予以常规麻醉,观察组经静脉持续输注右美...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持续输注对接受胃肠手术治疗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麻醉药用量及术后苏醒的影响。方法将90例行胃肠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均予以常规麻醉,观察组经静脉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经静脉持续输注等容量的0.9%氯化钠溶液。观察两组手术不同时点血流动力学、麻醉药用量及术后苏醒时间的变化。结果气管插管时、切皮时以及拔管时,两组平均动脉压水平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药液持续输注结束时、气管插管时、气管插管后3 min、切皮时以及拔管时,两组心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或0.01)。观察组应用麻醉药瑞芬太尼、丙泊酚剂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苏醒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插管后、拔管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脑电双频谱指数60、脑电双频谱指数70、脑电双频谱指数80、睁眼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 P<0.05或0.01)。结论对接受胃肠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予以右美托咪定持续输注,可减少麻醉用药剂量,有利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且不影响患者的苏醒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胃肠手术 右美托咪定 持续输注 血流动力学 麻醉药用量 苏醒
下载PDF
呼气末正压通气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全身麻醉围术期动脉血氧合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雪萍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3-75,共3页
目的观察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患者全身麻醉围手术期动脉血氧合及麻醉苏醒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开腹胆囊切除术HAPC患者50例,年龄41~52岁,ASAⅠ、Ⅱ级,均无呼吸及循环系统合并症。两组患者均来自高原世... 目的观察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患者全身麻醉围手术期动脉血氧合及麻醉苏醒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开腹胆囊切除术HAPC患者50例,年龄41~52岁,ASAⅠ、Ⅱ级,均无呼吸及循环系统合并症。两组患者均来自高原世居人群,随机分为A、B两组,各25例。A组手术开始即给予5 cm H2O PEEP,B组无PEEP。麻醉方式为全静脉插管全身麻醉,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及维库溴胺诱导,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L),50%氧空混合机械通气。采取两组患者手术切皮前(T1)、手术开始后15 min(T2)及手术结束前(T3)的动脉血样本,观察3个时间点的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 O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观察两组患者停药后的复苏时间。结果 A组患者T1与T2、T1与T3两时间点Pa O2、Sa O2组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与T3两时间点Pa O2、Sa O2组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T2和T3时间点Pa O2、Sa O2组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T1、T2和T33个时间点MAP、HR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停药后的苏醒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APC患者全身麻醉期间应用PEEP可有效促进肺通气及弥散功能,提高动脉氧合,减少麻醉苏醒时间,对循环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气末正压通气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动脉氧合 苏醒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预防鼻内镜手术苏醒期躁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曹金良 阮骆阳 +2 位作者 郑英文 许晓梦 杨作天 《河北医学》 CAS 2012年第7期895-898,共4页
目的:评价氟比洛芬酯对鼻内镜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预防作用。方法:42例ASA I-II级择期鼻内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麻醉开始前及手术结束前分别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50mg,n=21);对照组(手术开始前及手术结束前静脉给予相同体积的... 目的:评价氟比洛芬酯对鼻内镜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预防作用。方法:42例ASA I-II级择期鼻内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麻醉开始前及手术结束前分别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50mg,n=21);对照组(手术开始前及手术结束前静脉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n=21)。观察手术时间、麻醉维持时间、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监测苏醒期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及躁动评分、镇静评分;术后24 h随访副作用。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及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术毕后各时点的HR、MAP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在各观察时点的SpO2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组在各观察时点的躁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Ramsay镇静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静注氟比洛芬酯能安全有效预防鼻内镜手术全麻苏醒期躁动,不明显延长苏醒及拔管时间,不增加恶心呕吐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鼻内镜手术 全麻 苏醒 躁动
下载PDF
GABA受体在静脉全麻药催眠作用的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许鹏程 程伟 +1 位作者 马丽丽 戴体俊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γ-氯基丁酸A(GABAA)受体与静脉全麻药戊巴比妥钠、羟丁酸钠、依托咪酯、丙泊酚和氯胺酮催眠作用的关系。方法建立小鼠腹腔注射静脉全麻药催眠模型,在催醒实验中分别观察侧脑室注射不同剂量的GABA。受体阻断药荷包牡丹碱(Bi... 目的探讨γ-氯基丁酸A(GABAA)受体与静脉全麻药戊巴比妥钠、羟丁酸钠、依托咪酯、丙泊酚和氯胺酮催眠作用的关系。方法建立小鼠腹腔注射静脉全麻药催眠模型,在催醒实验中分别观察侧脑室注射不同剂量的GABA。受体阻断药荷包牡丹碱(Bic)和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GABAA受体阻断药一叶秋碱(Se)对小鼠睡眠时间(sleepingtime,ST)的影响。结果Bic和Se能够剂量依赖性地缩短戊巴比妥钠、依托咪酯、丙泊酚和氯胺酮催眠小鼠的ST(P〈0.05或P〈0.01),但不能缩短羟丁酸钠催眠小鼠的ST。结论GABA、受体是戊巴比妥钠、依托咪酯、丙泊酚和氯胺酮催眠作用的重要靶位,可能不是羟丁酸钠催眠作用的靶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BAA 受体 静脉全麻药 荷包牡丹碱 一叶秋碱 催眠 催醒
原文传递
咪唑安定与七氟醚对扁桃腺切除患儿苏醒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郎孝群 何焕钟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9年第7期896-899,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咪唑安定对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后七氟醚麻醉恢复质量和意识恢复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实施扁桃腺切除的6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对A组、B组患...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咪唑安定对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后七氟醚麻醉恢复质量和意识恢复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实施扁桃腺切除的6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对A组、B组患儿分别采用0.04mg/kg、0.07mg/kg咪唑安定联合七氟醚实施复合麻醉,对C组患儿单独使用七氟醚实施麻醉。在手术开始前将七氟醚经气管插入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前约10min拔管使患儿停吸七氟醚,送入麻醉苏醒室(PACU)。记录患儿从送入麻醉苏醒室到苏醒所用时间、开始恢复意识所用时间、苏醒后儿童躁动情况、苏醒后患儿呼吸道并发症发生例数及七氟醚用药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咪唑安定可显著降低七氟醚用药量,C组分别与A组和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440、12.224,均P<0.001)。C组与A、B两组比较,患儿苏醒所用时间显著延长(C组vs. B组,t=17.934,P<0.05;C组vs. A组,t=12.895,P<0.05);意识恢复情况与苏醒情况基本保持一致。咪唑安定可显著降低患儿苏醒后躁动,C组分别与A组和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605、8.247,均P<0.001),但是增大咪唑安定浓度不能进一步降低患儿苏醒后躁动评分(A组vs. B组,t=0.641,P>0.05)。结论咪唑安定可显著降低扁桃腺切除患儿七氟醚复合麻醉苏醒后的躁动程度,无呼吸道消化道并发症,但咪唑安定会延长患儿苏醒所用时间及意识恢复所用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安定 扁桃腺切除 儿童 七氟醚复合麻醉 苏醒
下载PDF
脂肪乳剂对全身麻醉3 h以上患者苏醒的影响观察
18
作者 刘淑彬 《基层医学论坛》 2018年第16期2163-2165,共3页
目的观察脂肪乳剂对全身麻醉3 h以上患者苏醒的影响。方法将60例全身麻醉3 h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在全麻苏醒期10 min内静脉注射20%脂肪乳剂2 m L/kg,对照组则同时静脉注射0.9%Na Cl溶液2 m L/kg。观察记录患者... 目的观察脂肪乳剂对全身麻醉3 h以上患者苏醒的影响。方法将60例全身麻醉3 h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在全麻苏醒期10 min内静脉注射20%脂肪乳剂2 m L/kg,对照组则同时静脉注射0.9%Na Cl溶液2 m L/kg。观察记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Modified Aldrete Score≥9时间;同时观察记录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2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Modified Aldrete Score≥9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观察到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论全身麻醉3 h以上苏醒期静脉注射20%脂肪乳剂2 m L/kg可有效缩短患者苏醒时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3h以上 苏醒 脂肪乳剂 影响
下载PDF
呋噻米对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苏醒的影响
19
作者 赵燕峰 陈光洪 汪杰 《临床医学工程》 2008年第12期12-13,共2页
目的呋噻米对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苏醒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估计离手术结束30分钟内,血容量充足情况下静脉注射呋噻米20mg组(P组,n=30)和未注射呋噻米组(I组,n=30),估计离手术结束15~30分钟内,关闭异氟醚... 目的呋噻米对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苏醒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估计离手术结束30分钟内,血容量充足情况下静脉注射呋噻米20mg组(P组,n=30)和未注射呋噻米组(I组,n=30),估计离手术结束15~30分钟内,关闭异氟醚挥发罐,P组在血容量充足情况下静脉注射呋噻米20mg,同时用异丙酚4mg·kg-1·h-1静脉泵维持手术结束,Ⅰ组在用异丙酚4mg·kg-1·h-1静脉泵维持手术结束,比较两组的麻醉恢复质量,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时间,结膜水肿消失时间,关闭异氟醚挥发罐后两组吸入麻药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的变化情况以及与手术时间相关的重力产生的水肿情况:颜面部水肿、结膜水肿、眼球突出。结果麻醉苏醒质量P组明显优于I组。结论呋噻米可明显缩短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苏醒时间,改善麻醉苏醒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噻米 妇科 腹腔镜 麻醉 苏醒
下载PDF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及留置尿管耐受度的影响 被引量:59
20
作者 刘德敏 刘红 《河北医学》 CAS 2016年第8期1361-1364,共4页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及留置尿管耐受度的影响,为提高全身麻醉患者护理水平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进行全身麻醉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80例,根据入院先后的顺序分为观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及留置尿管耐受度的影响,为提高全身麻醉患者护理水平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进行全身麻醉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80例,根据入院先后的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观察组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二者清醒时间、拔管时间、躁动发生情况及尿道刺激反应程度等。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及术中出血量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清醒时间(10.16±1.78)min、拔管时间(14.51±1.17)min,对照组患者清醒时间(12.24±1.82)min、拔管时间(16.70±1.2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躁动程度均低于对照组,麻醉苏醒后观察组患者尿路刺激反应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能促进麻醉后清醒、缩短拔管时间、减少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和程度,提高留置尿管耐受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手术室护理 食管癌根治术 苏醒期躁动 尿道刺激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