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mmox反应器中氨氧化菌的分离鉴定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胡宝兰 郑平 管丽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14-316,共3页
从 Anammox反应器污泥中分离了 6株好氧氨氧化菌 ,并对其中的 N1菌株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 。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氨氧化菌 分离 鉴定 生物学特性 ANAMMOX反应器
下载PDF
晚期垃圾渗滤液短程硝化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史一欣 倪晋仁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0-114,共5页
采用固定化微生物曝气生物滤池(I-BAF),探讨了水力停留时间(HRT)、游离氨(FA)、pH、溶解氧(DO)对晚期垃圾渗滤液短程硝化的影响和碳氮比(C/N)对同步脱氮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HRT为2d,对应氨氮负荷为0.26~0.3g/L... 采用固定化微生物曝气生物滤池(I-BAF),探讨了水力停留时间(HRT)、游离氨(FA)、pH、溶解氧(DO)对晚期垃圾渗滤液短程硝化的影响和碳氮比(C/N)对同步脱氮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HRT为2d,对应氨氮负荷为0.26~0.3g/L·d,保持出水FA在1mg/L以上,pH在7.9左右,DO控制在1.3±0.2mg/L时,最利于实现短程硝化。DO是影响短程硝化的决定性因素,DO〉1.6mg/L时,短程硝化可能向全程硝化转化。投加碳源NaAc并控制C/N在1.6~2.2,可以使部分亚硝氮直接通过同步反硝化去除,提高总氮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短程硝化 亚硝酸菌 硝酸菌 亚硝氮积累率
下载PDF
包埋固定化硝化菌驯化阶段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邓岩岩 迟莉娜 +3 位作者 周伟丽 张振家 严立 张业健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3-76,共4页
为研究包埋硝化细菌驯化阶段的特征,以模拟氨氮废水为进水,按10%~15%的体积填充率,维持系统DO的质量浓度为3~5mg·L-1,在流化床反应器中进行连续式培养驯化。以每日进出水氨氮含量为监测指标,同时进行聚合酶链式(PCR)扩增试验,考... 为研究包埋硝化细菌驯化阶段的特征,以模拟氨氮废水为进水,按10%~15%的体积填充率,维持系统DO的质量浓度为3~5mg·L-1,在流化床反应器中进行连续式培养驯化。以每日进出水氨氮含量为监测指标,同时进行聚合酶链式(PCR)扩增试验,考察包埋硝化菌颗粒活性与颗粒内细菌数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驯化后硝化细菌活性有了很大提高,载体颗粒内目标细菌氨氧化菌得到有效富集,包埋颗粒活性由10.873上升至234.46mg·L-1.h-1;在进水氨氮的质量浓度360mg·L-1时,驯化结束时的氨氮去除率稳定在90%以上;载体颗粒内的生物含量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埋固定化 硝化菌 驯化 氨氧化菌 PCR扩增
下载PDF
亚硝化工艺稳定运行动力学判据方程的建立 被引量:7
4
作者 杨洋 左剑恶 +1 位作者 鲁颐琼 卜德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43-548,共6页
在Monod方程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温度、pH值、DO、游离氨氮浓度和亚硝酸氮浓度等因素对氨氧化细菌(AOB)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NOB)生长速率的影响,分别建立了AOB和NOB的生长动力学方程,并确定了亚硝化工艺稳定运行的动力学判据为μAOB>μ... 在Monod方程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温度、pH值、DO、游离氨氮浓度和亚硝酸氮浓度等因素对氨氧化细菌(AOB)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NOB)生长速率的影响,分别建立了AOB和NOB的生长动力学方程,并确定了亚硝化工艺稳定运行的动力学判据为μAOB>μNOB.计算和讨论了亚硝化工艺稳定运行时的温度、DO和pH值等工艺条件的范围,结果表明,当其他工艺条件适合时,即使在温度<20℃或者DO>3mg/L等"不利"条件下,亚硝化工艺也可以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化 氨氧化细菌 亚硝酸盐氧化细菌 生长动力学
下载PDF
荧光原位杂交法研究氧化沟内微生物群落分布特征 被引量:5
5
作者 夏岚 李遵龙 郑朋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203-207,共5页
为研究氧化沟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中菌群分布特征,本文运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研究了氧化沟内在不同溶解氧条件下,几种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在活性污泥菌胶团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随溶解氧变化呈现不同的分布情况,... 为研究氧化沟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中菌群分布特征,本文运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研究了氧化沟内在不同溶解氧条件下,几种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在活性污泥菌胶团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随溶解氧变化呈现不同的分布情况,与其生长特性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 氨氧化细菌 反硝化细菌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短程硝化过程影响因素与控制条件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文兵 张云 田猛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0年第4期441-444,共4页
控制硝化反应条件,使硝化反应只进行到亚硝态氮阶段并实现稳定的亚硝态氮积累,是短程硝化反硝化稳定运行的关键。通过详细阐述影响硝化过程中氨氧化细菌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生长的重要因素,对SHAR-ON、OLAND、CANON、SBR、A/O、MBR、曝... 控制硝化反应条件,使硝化反应只进行到亚硝态氮阶段并实现稳定的亚硝态氮积累,是短程硝化反硝化稳定运行的关键。通过详细阐述影响硝化过程中氨氧化细菌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生长的重要因素,对SHAR-ON、OLAND、CANON、SBR、A/O、MBR、曝气生物滤池等工艺的短程硝化控制条件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的技术优势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程硝化 亚硝态氮积累 氨氧化细菌 亚硝酸盐氧化细菌 短程硝化反硝化
下载PDF
‘寒富’苹果园生长季土壤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灵芝 李秀玲 秦嗣军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74-1379,共6页
采用PCR-DGGE技术,对‘寒富’苹果园生长季内土壤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与土壤理化因子的相关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土壤硝化强度、氨氧化细菌数量、种群组成及多样性表现出明显差异。其中,11月份土壤硝化强度最高,9... 采用PCR-DGGE技术,对‘寒富’苹果园生长季内土壤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与土壤理化因子的相关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土壤硝化强度、氨氧化细菌数量、种群组成及多样性表现出明显差异。其中,11月份土壤硝化强度最高,9月份最低,而氨氧化细菌数量则表现为11月份最低,7月最高。多样性特征分析表明,土壤氨氧化细菌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均表现为11月份最高,9月份最低;而丰富度指数则表现为5月份与7月份最高,11月份最低;优势度指数则为9月份最高,5月份最低。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苹果园土壤氨氧化细菌均隶属于β-变形菌纲(β-Proteobacteria),多为不可培养菌株,其中亚硝化螺旋菌属(Nitrosospira)为土壤优势菌属。氨氧化细菌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发现,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与硝化强度、氨氧化细菌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优势度指数呈显著相关,而与土壤氨氧化细菌数量无明显相关性。说明环境因子时间分布的不均匀性是不同时期土壤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差异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氧化细菌 苹果园土壤 DGGE 种群结构
原文传递
不同利用年限水稻土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赵伟烨 刘玮 +1 位作者 刘勤 蒋先军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84-788,共5页
【目的】本文以利用年限分别为100、300、700、1000和2000年的水稻土及杭州湾海涂(0年)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对不同利用年限水稻土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随着利用年限的变化而显著变化。【方法】采用PCR-DGGE技术分析6个利用年限水稻土的氨氧... 【目的】本文以利用年限分别为100、300、700、1000和2000年的水稻土及杭州湾海涂(0年)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对不同利用年限水稻土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随着利用年限的变化而显著变化。【方法】采用PCR-DGGE技术分析6个利用年限水稻土的氨氧化细菌群落组成。【结果】利用PCR-DGGE得到的电泳图像显示不同利用年限水稻土样品可检测到的AOB的DGGE条带数量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不同利用年限对水稻土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产生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年限 水稻土 氨氧化细菌 群落结构
下载PDF
氨氮对AOB抑制的形态及规律
9
作者 崔剑虹 李祥 +2 位作者 黄勇 朱亮 杨朋兵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168-4173,共6页
采用亚硝化生物膜反应器通过大量的批式实验,研究了氨氮对AOB抑制的形态及规律,控制反应条件为温度30℃,HRT 4.76 h,ORP 100 m V.结果表明,在进水氨氮浓度2 000 mg·L-1时,当AOB活性达到半抑制水平后,通过降低p H使FA浓度从235 mg&#... 采用亚硝化生物膜反应器通过大量的批式实验,研究了氨氮对AOB抑制的形态及规律,控制反应条件为温度30℃,HRT 4.76 h,ORP 100 m V.结果表明,在进水氨氮浓度2 000 mg·L-1时,当AOB活性达到半抑制水平后,通过降低p H使FA浓度从235 mg·L-1降到13 mg·L-1,AOB的抑制得以解除.说明是FA对AOB产生抑制.将在各浓度梯度下得到的半抑制FA浓度IC50FA和达到半抑制水平所需反应时间t进行拟合,发现两者呈指数关系.通过分析具体方程发现在本实验条件下FA抑制AOB的最小值为98.84 mg·L-1.FA对AOB的抑制受FA浓度和反应时间两者的影响,且存在可以对AOB产生抑制的最小FA浓度值.当FA浓度大于该最小值且经过相应的反应时间后将会对AOB产生抑制作用.高浓度FA经过较短的反应时间即可对AOB形成抑制,较低浓度的FA经过足够长的反应时间可以对AOB形成与之相同的抑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化 氨氧化菌 抑制 游离氨 反应时间
原文传递
硫酸粘菌素生产废水的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
10
作者 宋楠 何晓红 +2 位作者 李大平 高平 陶勇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35-1039,共5页
硫酸粘菌素生产废水中含有高浓度有机物、硫酸根、残余抗生素等,处理难度较大.为解决硫酸粘菌素生产废水脱氮速率低的问题,通过在生物膜反应器中添加氨氧化菌的方法,考察了硫酸粘菌素生产废水的硝化反硝化脱氮效果.结果显示,硝化反应器... 硫酸粘菌素生产废水中含有高浓度有机物、硫酸根、残余抗生素等,处理难度较大.为解决硫酸粘菌素生产废水脱氮速率低的问题,通过在生物膜反应器中添加氨氧化菌的方法,考察了硫酸粘菌素生产废水的硝化反硝化脱氮效果.结果显示,硝化反应器启动迅速,氨氮去除负荷(NRR,以N计)最高可达到350 mg L-1d-1.在反硝化反应器中,当进水以硝态氮为主或亚硝态氮为主时,总氮去除速率分别为500 mg L-1 d-1和680 mg L-1 d-1.通过小球藻作为模式生物的毒性试验发现,硝化处理前的废水对小球藻具有明显的抑制,而经硝化处理后的废水则无明显抑制作用.此外,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显示,处理硫酸粘菌素生产废水的微生物菌群与人工配制废水有明显的差异.研究表明该处理工艺不仅能显著提高硫酸粘菌素生产废水的脱氮速率,还能有效降低其生物毒性,具有工业化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粘菌素生产废水 硝化反硝化 氨氧化菌 生物膜 生物脱氮
原文传递
高氨氮浓度下的亚硝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9
11
作者 左剑恶 杨洋 蒙爱红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32-335,共4页
利用小试 CSTR反应器对高氨氮浓度条件下的亚硝化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35℃时 ,在无污泥回流的情况下 ,运行 2 6 d后即实现了亚硝化 ,从第 73d开始出水中检测不出 NO3- ;在增加了连续污泥回流的情况下 ,反应器的运行更稳定 ,... 利用小试 CSTR反应器对高氨氮浓度条件下的亚硝化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35℃时 ,在无污泥回流的情况下 ,运行 2 6 d后即实现了亚硝化 ,从第 73d开始出水中检测不出 NO3- ;在增加了连续污泥回流的情况下 ,反应器的运行更稳定 ,且出水中仍检测不到 NO3- ;反应器内的污泥具有很高的氨氧化活性 ,其最大氨氧化速率可达 3.0 1 kg N H+ 4- N / ( kg VSS· d) ;并利用间歇试验对 p H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氧化速率 氨氧化细菌 游离氨 亚硝化 CSTR反应器 脱氮 废水处理
下载PDF
异养硝化、厌氧氨氧化及古菌氨氧化与新的氮循环 被引量:30
12
作者 郭建华 彭永臻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489-1498,共10页
自然界中氮循环与微生物的作用密不可分.在过去的几年里,随着异养硝化、厌氧氨氧化和古菌氨氧化过程的发现,人们对氮循环的认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就异养硝化菌、厌氧氨氧化菌和氨氧化古菌的发现、生化机理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进行综述,... 自然界中氮循环与微生物的作用密不可分.在过去的几年里,随着异养硝化、厌氧氨氧化和古菌氨氧化过程的发现,人们对氮循环的认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就异养硝化菌、厌氧氨氧化菌和氨氧化古菌的发现、生化机理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今后人们重新认识和构建新的氮循环提供有用信息,并对这些新型微生物今后在污水生物脱氮处理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展望和设想.指出今后在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可通过富集异养硝化菌强化同步硝化反硝化、富集厌氧氨氧化菌实现单级自养脱氮、富集氨氧化古菌提高低溶解氧下的脱氮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氨氧化细菌 古细菌 氨氧化古菌 异养硝化 氮循环
下载PDF
河流湿地氮循环修复过程中的新型功能微生物 被引量:20
13
作者 范改娜 祝贵兵 +3 位作者 王雨 王衫允 王朝旭 尹澄清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58-1563,共6页
自然生态系统中厌氧氨氧化菌和氨氧化古菌的发现,改变了人们对传统氮循环过程的认识.通过氨氧化古菌和厌氧氨氧化菌在缺氧/厌氧的条件下完成硝化反应和封闭的氮循环,对于河流氮循环生态修复意义显著.通过PCR聚合酶链反应结合水体沉积物... 自然生态系统中厌氧氨氧化菌和氨氧化古菌的发现,改变了人们对传统氮循环过程的认识.通过氨氧化古菌和厌氧氨氧化菌在缺氧/厌氧的条件下完成硝化反应和封闭的氮循环,对于河流氮循环生态修复意义显著.通过PCR聚合酶链反应结合水体沉积物理化指标,研究典型河流湿地中厌氧氨氧化菌和氨氧化古菌及其在循环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海河支流北运河湿地中存在厌氧氨氧化菌和氨氧化古菌,它们对于水体和底泥沉积物的氮转化有较重要作用.通过构建16S rRNA克隆文库生物多样性分析比较,发现湿地中厌氧氨氧化菌的生物多样性相对较低,96个克隆序列只分为3个OTUs;其与基因库(GenBank)中已探明的厌氧氨氧化菌Candidatus"Kuenenia stuttgartiensis"和Candidatus"Brocadia fulgida"的相似度分别为98%和95%.通过建立氨氧化古菌克隆文库发现,96个克隆子共得到5个OTUs,其与GenBank中关系最近序列(土壤/沉积物中)的相似度均大于95%;对本实验样本和水相、土壤/沉积物相中不同氨氧化古菌进行进化谱系分析,发现北运河河流湿地的古菌amoA基因属于土壤/沉积物进化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湿地 厌氧氨氧化菌 氨氧化古菌 生物多样性 氮循环
原文传递
高效氨氧化菌群富集、驯化及其动态变化规律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焕 汪群慧 +2 位作者 孙晓红 王旭明 仇天雷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48-1552,共5页
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对氨氧化菌群进行了连续驯化,得到了氨氮去除效率稳定的氨氧化菌群。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结合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考察了氨氧化菌群在连续传代过程中数量及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并考察了pH值... 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对氨氧化菌群进行了连续驯化,得到了氨氮去除效率稳定的氨氧化菌群。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结合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考察了氨氧化菌群在连续传代过程中数量及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并考察了pH值、碳源(HCO3-)浓度和氨氮浓度等因素对氨氧化菌群去除氨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连续驯化,氨氧化菌的比例由最初的1.8%提高到了31.3%。在碳源浓度为1.5 mg/L,NH4+-N初始浓度为200 mg/L,pH值为8的条件下,菌群对氨氮的去除率达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氧化菌群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 氨氮去除
原文传递
苯酚对氨氧化菌硝化和污泥性能冲击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路聪聪 葛士建 +2 位作者 王淑莹 曹旭 彭永臻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576-2583,共8页
以苯酚为毒性抑制剂,短程硝化污泥为对象,分析研究了不同苯酚浓度对氨氧化菌硝化过程的抑制特性和抑制动力学,以及对污泥胞外聚合物组分及呼吸速率的短期冲击影响。结果表明,55mg.L-1苯酚的存在使硝化速率降低37%;低浓度苯酚条件下(<... 以苯酚为毒性抑制剂,短程硝化污泥为对象,分析研究了不同苯酚浓度对氨氧化菌硝化过程的抑制特性和抑制动力学,以及对污泥胞外聚合物组分及呼吸速率的短期冲击影响。结果表明,55mg.L-1苯酚的存在使硝化速率降低37%;低浓度苯酚条件下(<80mg.L-1)符合Monod单分子一级动力学方程,且为可逆性抑制,恢复后呼吸速率可达20~25mg O2.L-1.h-1;且因接种污泥含大量异养菌使得抑制常数(52.871mg.L-1)远大于纯硝化菌群系统。另外,苯酚的存在促使菌群启动自我保护机制产生更多的胞外聚合物(EPS)抵抗环境变化。苯酚浓度升至135mg.L-1时,蛋白质和多糖分别增加87.4%和311.7%;而且EPS组分发生相应变化,蛋白质/多糖(P/C)与初始COD/氨氮(C/N)比呈负相关性,P/C从22.1降至3.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程硝化 氨氧化菌 抑制动力学 苯酚 胞外聚合物 耗氧呼吸速率
下载PDF
杭州湾水环境中氨氧化微生物对外源氨氮的响应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仁华 温东辉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08-914,共7页
采集杭州湾邻近工业园区纳污水域靠近排污点(A点)及远离排污点(B点)的沉积物和水样,进行实验室模拟培养实验。在外源氨氮的刺激下,培养体系中微生物氨氧化作用加强,35天后水中投加的NH4+-N全部被去除,而NO3-N出现积累。源于A,B点的样品... 采集杭州湾邻近工业园区纳污水域靠近排污点(A点)及远离排污点(B点)的沉积物和水样,进行实验室模拟培养实验。在外源氨氮的刺激下,培养体系中微生物氨氧化作用加强,35天后水中投加的NH4+-N全部被去除,而NO3-N出现积累。源于A,B点的样品在培养实验后,基于细菌氨单加氧酶基因(Bact-amoA)的DGGE指纹图谱中的条带数由1条分别增加至7条和5条,表明氨氧化细菌的群落结构发生变化,多样性增加;而基于古菌氨单加氧酶基因(Arch-amoA)的DGGE条带数没有明显变化,表明氨氧化古菌的群落结构没有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氧化细菌 氨氧化古菌 氨氧化 外源氨氮
下载PDF
处理高氮低碳废水的垂直流人工湿地中厌氧氨氧化菌分布特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冰 郑煜铭 +2 位作者 陈燕敏 卢鑫 古励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703-2711,共9页
为探明C/N和湿地植物对湿地中厌氧氨氧化菌的影响特征,基于不同C/N比和植物配置,构建4组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高氮低碳废水,研究其对氮污染物的去除特征差异,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湿地中的主要功能微生物及厌氧氨氧化... 为探明C/N和湿地植物对湿地中厌氧氨氧化菌的影响特征,基于不同C/N比和植物配置,构建4组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高氮低碳废水,研究其对氮污染物的去除特征差异,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湿地中的主要功能微生物及厌氧氨氧化菌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进水TN浓度为779.33 mg·L^(-1)时,各湿地的T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5.48%、84.90%、77.94%和80.16%.整体来看,无碳源有植物湿地的脱氮效果最佳;有碳源湿地的脱氮效果优于无碳源无植物湿地;且有植物湿地的脱氮效果优于无植物湿地.各湿地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在门上平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厌氧氨氧化菌属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各湿地中均检出4种厌氧氨氧化菌属,其中Candidatus Kuenenia属在各湿地中占比最高(>90%).无碳源有植物湿地中厌氧氨氧化菌属相对丰度最高,且有植物湿地均高于无植物湿地,表明有植物无碳源的湿地系统更加有利于厌氧氨氧化的生长繁殖,而碳源的添加会对其起抑制作用,但植物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碳源对厌氧氨氧化菌生长的抑制.各人工湿地系统的主要脱氮途径为厌氧氨氧化过程,且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的协同耦合脱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厌氧氨氧化菌 湿地植物 C/N比 脱氮
下载PDF
氨氧化细菌的分子生态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18
作者 董莲华 杨金水 袁红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81-1388,共8页
氨氧化细菌(AOB)在全球氮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目前AOB的分子生态学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AOB的种类和系统发育,基于16S rRNA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AOB的系统发育比较简单,均属于变形菌纲的β和γ亚纲.还介绍了目前研究AOB主要采用... 氨氧化细菌(AOB)在全球氮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目前AOB的分子生态学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AOB的种类和系统发育,基于16S rRNA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AOB的系统发育比较简单,均属于变形菌纲的β和γ亚纲.还介绍了目前研究AOB主要采用的分子生态学方法,如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末端标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等,总结了生态因子的改变对AOB群落结构和数量的影响,并对今后氨氧化细菌的应用分子生态学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氧化细菌 氨单加氧酶 AMOA 末端标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实时定量PCR 生态因子
下载PDF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法研究我国不同土壤氨氧化细菌群落组成及活性 被引量:31
19
作者 袁飞 冉炜 +1 位作者 胡江 沈其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18-1324,共7页
实验选用了我国3种不同土壤研究土壤硝化活性、硝化细菌数量,并使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土壤中氨氧化细菌(AOB)区系变化。通过28d的土壤培养实验研究发现,潮土具有最强的硝化势,几乎100%的铵态氮转化为硝态氮;而红... 实验选用了我国3种不同土壤研究土壤硝化活性、硝化细菌数量,并使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土壤中氨氧化细菌(AOB)区系变化。通过28d的土壤培养实验研究发现,潮土具有最强的硝化势,几乎100%的铵态氮转化为硝态氮;而红壤中的硝化势最弱,只有4.9%的铵态氮转化为硝态氮。对这3种土壤硝化细菌进行计数发现,3种土壤氨氧化菌数量差异显著,而3种土壤亚硝酸氧化菌(NOB)处于一个数量级。采用氨氧化菌功能基因amoA(氨单加氧酶ammoniamonooxygenase)特异PCR结合DGGE的方法对土壤氨氧化菌区系进行分析。红壤有4个氨氧化菌种属,与潮土和黄泥土没有共同的氨氧化菌种属。4个种属中两个是与潮土和黄泥土亲源性比较远的,特有的氨氧化菌种属,这两个种属与已知的Nitrosospira属的cluster3bz97838和Nitrosospira属的cluster3aAF353263亲源性比较近。潮土有5个氨氧化菌种属,潮土与黄泥土有两个共同的氨氧化菌种属,这两个种属中的一个是潮土和黄泥土特有的,与其他氨氧化菌种属亲源性比较远的氨氧化菌种属,这个种属与已知的Nitrosospira属的cluster3bZ97849亲源性比较近。黄泥土有4个氨氧化菌种属,除了与潮土共有的一个种属是两种土壤特有的氨氧化菌种属外,黄泥土还有一个与其他氨氧化菌种属亲源性比较远的,黄泥土特有的种属,与Nitrosospira属的cluster3aAF353263亲源性很近。3种土壤中分离到的硝化细菌表现出不同的硝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以amoA基因为目标的PCR-DGGE是比以16SrDNA为目标的PCR-DGGE更有效的研究氨氧化菌种群的方法;3种土壤的氨氧化菌种群差异显著,尤其是红壤的氨氧化菌种群与另外两种土壤差异明显,这种差异可能与红壤的低pH条件对氨氧化菌种群的长期选择有关;3种土壤中的硝化活性与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数量没有显著相关,可能由于3种土壤差异显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法 土壤 硝化活性 氨氧化菌
下载PDF
生活污水常温处理系统中AOB与NOB竞争优势的调控 被引量:32
20
作者 曾薇 张悦 +1 位作者 李磊 彭永臻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30-1436,共7页
常温(19℃±1℃)条件下,采用SBR工艺处理低碳氮比(C/N)实际生活污水,研究氨氧化菌(AOB)与亚硝酸盐氧化菌(NOB)竞争优势的调控,在接种全程硝化污泥的系统中使AOB成为优势菌群,启动并维持常温短程硝化.通过控制曝气量为40 L/h使系统... 常温(19℃±1℃)条件下,采用SBR工艺处理低碳氮比(C/N)实际生活污水,研究氨氧化菌(AOB)与亚硝酸盐氧化菌(NOB)竞争优势的调控,在接种全程硝化污泥的系统中使AOB成为优势菌群,启动并维持常温短程硝化.通过控制曝气量为40 L/h使系统溶解氧处于较低水平(DOaverage<1.0 mg/L),同时结合好氧硝化时间的优化控制,即在pH值"氨谷"点前及时停止曝气的短周期定时控制,强化AOB的竞争优势.待AOB的竞争优势初步形成后(亚硝酸盐积累率NO-2-N/NO-x-N达到50%),每周期曝气时间随着NO-2-N/NO-x-N的提高由3 h逐步延长至4 h、5 h,从而提高NH+4-N去除率,进一步增强AOB在系统中的竞争优势,短程硝化成功启动,NO-2-N/NO-x-N稳定在95%以上.FISH检测结果表明AOB大约占总菌群的9.97%.在线控制好氧硝化时间可以很好地维持短程硝化效果,NH+4-N去除率达到97%以上.研究还表明,对于全程硝化污泥常温下如果不限制溶解氧,单纯依靠短周期定时控制无法使AOB成为优势硝化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污水 常温 短程硝化 氨氧化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