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0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镀法制备纳米Cu/Al复合粉末 被引量:21
1
作者 刘小娣 杨毅 李凤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335-1337,共3页
为了改善超细铝粉的表面易氧化问题和微米级铝粉对推进剂的热分解催化作用不明显现象,以对推进剂具有良好催化作用的纳米Cu包覆金属Al表面。采用化学镀铜法对微米级铝粉表面进行镀覆,制备出纳米Cu粒子在超细Al颗粒表面包覆完整的Al-Cu... 为了改善超细铝粉的表面易氧化问题和微米级铝粉对推进剂的热分解催化作用不明显现象,以对推进剂具有良好催化作用的纳米Cu包覆金属Al表面。采用化学镀铜法对微米级铝粉表面进行镀覆,制备出纳米Cu粒子在超细Al颗粒表面包覆完整的Al-Cu核壳式复合粉末,并利用正交实验优化镀液组分及镀覆工艺条件。利用XRD、SEM、EDX等仪器,对复合粉末的形貌、物相结构及表面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铝粉表面包覆一层致密的纳米铜层,这种纳米层是由粒度约为18.83nm的晶态析出的纳米铜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铜 铝粉 纳米复合技术 表面处理 固体推进剂
下载PDF
双层包覆对铝粉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辉 叶红齐 林天全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8-40,共3页
为了提高铝粉的耐腐蚀性能,在铝粉表面进行了无机-有机、有机-无机双层包覆,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用量、分散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用量、n(SiO2)/n(Al)、n(H2O)/n(SiO2)对包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无... 为了提高铝粉的耐腐蚀性能,在铝粉表面进行了无机-有机、有机-无机双层包覆,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用量、分散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用量、n(SiO2)/n(Al)、n(H2O)/n(SiO2)对包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机-有机包覆的最优条件是: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1h;引发剂用量0.030g,分散剂用量为0.500g。而有机-无机双层包覆的最优条件是:n(SiO2)/n(Al)=20%,反应温度为30℃,n(H2O)/n(SiO2)=10。与原料铝粉相比,无机、有机单层包覆的缓蚀效率分别为66.1%、80.0%,而无机-有机双层包覆与有机-无机双层包覆铝粉的缓蚀效率分别可达96.4%、97.9%,即通过在铝粉表面进行双层包覆可有效地提高其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粉 双层包覆 析氢 耐腐蚀
下载PDF
纳米Fe粒子包覆微米Al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毅 姜炜 +4 位作者 张先锋 程志鹏 安崇伟 郭效德 李凤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900-1902,共3页
采用置换法,通过在溶液中引入F^-离子,实现了弱酸性条件下Fe纳米粒子在微米Al粉表面定量、快速地化学沉积,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的Fe/Al微纳米复合粒子。将该复合粒子中的Al核用盐酸溶蚀后得到由纳米Fe粒子组成的空心球壳。利用SEM、... 采用置换法,通过在溶液中引入F^-离子,实现了弱酸性条件下Fe纳米粒子在微米Al粉表面定量、快速地化学沉积,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的Fe/Al微纳米复合粒子。将该复合粒子中的Al核用盐酸溶蚀后得到由纳米Fe粒子组成的空心球壳。利用SEM、EDS、XRD、BET和TG/DSC对产物进行了相应地表征,结果表明,微米Al核表面被一层粒径约为30~60nm的Fe纳米粒子致密包覆,Fe/Al复合粉体的比表面积达到11.993m^2/g较包覆前的1.082m^2/g增加了11倍,且Fe/Al微纳米复合粉体与O2反应的活性明显高于原料Al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表面包覆 置换法 Al粉 纳米Fe粒子
下载PDF
添加剂对超硬材料陶瓷结合剂显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张会 薛群虎 毕春磊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62-1065,1071,共5页
本文以金属Al粉和α-Al2O3微粉为添加剂,研究其添加量对陶瓷结合剂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通过X-ray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得知,金属Al粉添加量为4wt%,在620℃温度下烧成时,金属Al粉主要以单质熔融铝的形式存在,且熔融铝与陶瓷结... 本文以金属Al粉和α-Al2O3微粉为添加剂,研究其添加量对陶瓷结合剂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通过X-ray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得知,金属Al粉添加量为4wt%,在620℃温度下烧成时,金属Al粉主要以单质熔融铝的形式存在,且熔融铝与陶瓷结合剂结合良好,使得试样的强度比基础陶瓷结合剂提高了10.3%;试样中单独加入α-Al2O3微粉可以提高陶瓷结合剂的粘度,有效防止烧成过程中的不均匀变形,同时可以提高陶瓷结合剂的致密度;金属Al粉添加量为2wt%,同时加入30wt%的α-Al2O3,在680℃下烧成时,大部分的金属Al粉被氧化为氧化铝,α-Al2O3微粉和金属Al粉氧化生成的氧化铝进一步增强了陶瓷结合剂的致密度,并且与陶瓷结合剂反应生成可以拓宽烧结范围、抑制裂纹延伸的霞石(NaAlSiO4),使得试样的强度比基础陶瓷结合剂提高了19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硬材料 陶瓷结合剂 金属Al粉 Α-AL2O3微粉
下载PDF
铝粉造孔制备多孔氧化铝陶瓷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石棋 范羽宣 +1 位作者 林铭 武敬君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5-49,共5页
研究了成型压力与铝粉引入量对多孔氧化铝陶瓷气孔状态、烧成收缩率、抗弯强度的影响,通过SEM观察了多孔氧化铝陶瓷材料的微观结构。研究发现,铝粉的加入可有效制备多孔结构高铝陶瓷,并降低了高铝陶瓷材料的烧成收缩率。且随着成型压力... 研究了成型压力与铝粉引入量对多孔氧化铝陶瓷气孔状态、烧成收缩率、抗弯强度的影响,通过SEM观察了多孔氧化铝陶瓷材料的微观结构。研究发现,铝粉的加入可有效制备多孔结构高铝陶瓷,并降低了高铝陶瓷材料的烧成收缩率。且随着成型压力增大,达到同一显气孔率所需的铝粉加入量会减少。结合样品的断面形貌分析认为:铝粉在陶瓷基体中造孔机理是铝粉爆炸造孔和氧化膨胀造孔这两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粉 多孔氧化铝陶瓷 爆炸造孔 氧化膨胀造孔
下载PDF
添加剂对超硬材料陶瓷结合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毕春磊 薛群虎 +1 位作者 张会 李菁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58-1361,共4页
以金属Al粉与α-Al2O3微粉作为陶瓷结合剂的添加剂,研究其对陶瓷结合剂抗弯强度、矿物组成及气孔分布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Al粉添加量为4wt%,在620℃下烧结时,试样抗折强度最高为29.97 MPa,较基础陶瓷结合剂试样提高了10.3%;单... 以金属Al粉与α-Al2O3微粉作为陶瓷结合剂的添加剂,研究其对陶瓷结合剂抗弯强度、矿物组成及气孔分布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Al粉添加量为4wt%,在620℃下烧结时,试样抗折强度最高为29.97 MPa,较基础陶瓷结合剂试样提高了10.3%;单独添加α-Al2O3微粉能够提高结合剂的黏度,防止试样在烧成过程中产生不均匀变形,提高陶瓷结合剂的网络致密度;在680℃下烧结,试样抗折强度大幅提高,最高强度为65.46 MPa,较基础陶瓷结合剂提高了140%,并且与陶瓷结合剂发生反应生成霞石(NaAlSiO4),霞石的生成有拓宽烧结范围,抑制裂纹延伸的作用;金属Al粉与α-Al2O3微粉共同加入对陶瓷结合剂抗折强度的提高有更好的效果,在680℃下烧结,当金属Al粉添加量为2wt%,α-Al2O3微粉添加量为30wt%时,试样抗折强度最高为80.33 MPa,较基础陶瓷结合剂试样提高了195.5%;金属Al粉的加入不会影响陶瓷结合剂气孔的形成,气孔分布均匀且较多,具备容纳磨屑与携带冷却液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Al粉 Α-AL2O3微粉 陶瓷结合剂
下载PDF
铝粉粒度和含量对NEPE推进剂燃烧产物颗粒阻尼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胡翔 张林 +3 位作者 唐泉 李伟 廖海东 庞爱民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50-556,共7页
为研究铝粉粒度和含量对NEPE推进剂燃烧产物颗粒阻尼的影响,采用密闭弹燃烧法收集了NEPE推进剂的凝相燃烧产物并开展粒度分析,根据Culick线性颗粒阻尼理论计算了燃烧产物对声不稳定燃烧的颗粒阻尼。结果表明,铝粉的粒度和含量均显著影响... 为研究铝粉粒度和含量对NEPE推进剂燃烧产物颗粒阻尼的影响,采用密闭弹燃烧法收集了NEPE推进剂的凝相燃烧产物并开展粒度分析,根据Culick线性颗粒阻尼理论计算了燃烧产物对声不稳定燃烧的颗粒阻尼。结果表明,铝粉的粒度和含量均显著影响NEPE推进剂燃烧产物对声不稳定燃烧的颗粒阻尼,主要是由于铝粉粒度和含量影响了凝相燃烧产物的粒度分布。对一定频率声不稳定燃烧,凝相燃烧产物中粒径处于[1/2D_(opt),2D_(opt)](D_(opt)为最佳颗粒粒径)区间的颗粒质量分数越高,燃烧产物的颗粒阻尼效率系数越大,产生的颗粒阻尼越大。燃烧产物中凝相燃烧产物的质量分数是决定颗粒阻尼大小的因素之一,与推进剂中铝粉含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酯增塑聚醚(NEPE)推进剂 铝粉 燃烧产物 颗粒阻尼
下载PDF
水性颜料铝粉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晓菊 周锦鑫 顾顺超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 EI 2008年第1期369-371,374,共4页
先以硅烷偶联剂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对铝粉粒子进行预处理,使其接枝在粒子表面,然后通过溶胶-凝胶(Sol-gel)沉淀法,以较为廉价的硅酸盐为原料,在水相体系中对铝粉表面进行包覆SiO_2处理。探讨了硅烷偶联剂添加量、... 先以硅烷偶联剂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对铝粉粒子进行预处理,使其接枝在粒子表面,然后通过溶胶-凝胶(Sol-gel)沉淀法,以较为廉价的硅酸盐为原料,在水相体系中对铝粉表面进行包覆SiO_2处理。探讨了硅烷偶联剂添加量、硅酸盐浓度以及陈化时间对包覆后产物析氢量的影响。并运用SEM、IR和XRD等方法对包覆样品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工艺条件,可以制备出在60℃碱性缓冲溶液A中12h内发气量小于1mL的铝粉颜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粉 NA2SIO3 溶胶-凝胶法 偶联剂SiO2
下载PDF
正硅酸乙酯包覆铝银粉抗蚀性的研究及表征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博雷 赵麦群 赵萍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7-100,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正硅酸乙酯(TEOS)包覆的铝粉颜料。通过设计正交试验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浓度、蒸馏水浓度及TEOS浓度对包覆铝粉耐酸效率的影响,得出最佳工艺方案并对包覆产物进行了表征。极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反应...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正硅酸乙酯(TEOS)包覆的铝粉颜料。通过设计正交试验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浓度、蒸馏水浓度及TEOS浓度对包覆铝粉耐酸效率的影响,得出最佳工艺方案并对包覆产物进行了表征。极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反应条件对包覆铝粉耐酸效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反应时间>反应温度>TEOS浓度>蒸馏水浓度>氨水浓度。最佳工艺方案为反应时间4 h,反应温度35℃,TEOS浓度63.4%,蒸馏水浓度29.3%,氨水浓度35.4%。包覆粉末SEM、EDS、FT-IR及XRD结果表明铝粉表面成功包覆了一层二氧化硅包覆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银粉 正硅酸乙酯 抗蚀性 溶胶-凝胶法
下载PDF
微细铝粉硫酸镍体系化学镀镍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尚东 郭虹 孙挺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16,共3页
采用硫酸镍体系直接在微细铝粉基体上化学镀镍,最佳工艺条件为:250g/L硫酸镍,90g/L次亚磷酸钠,35g/L柠檬酸钠,9g/L柠檬酸,4g/L硫脲,镀液pH值为10.0~11.2,镀液温度80~90℃,微细铝粉粒径(13±2)μm。采用扫描电... 采用硫酸镍体系直接在微细铝粉基体上化学镀镍,最佳工艺条件为:250g/L硫酸镍,90g/L次亚磷酸钠,35g/L柠檬酸钠,9g/L柠檬酸,4g/L硫脲,镀液pH值为10.0~11.2,镀液温度80~90℃,微细铝粉粒径(13±2)μm。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化学分析方法对镀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镀层晶胞外观规则,晶粒大小均匀,结合紧密,厚度适中,没有明显缺陷和空隙,化学镀覆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粉 化学镀镍 硫酸镍体系 镀层性能
下载PDF
铝粉对Al2O3–MgO复合材料抗氧化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玉瑛 郑清瑶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67-372,共6页
以烧结刚玉、α-Al2O3微粉、高纯镁砂、金属铝粉为原料,酚醛树脂为结合剂,制备MgO-Al2O3和Al-MgO-Al2O3系复合材料,样品成型后经过200℃烘干,于1500℃氧化气氛烧成。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研究了金属铝粉对MgO–Al2O3... 以烧结刚玉、α-Al2O3微粉、高纯镁砂、金属铝粉为原料,酚醛树脂为结合剂,制备MgO-Al2O3和Al-MgO-Al2O3系复合材料,样品成型后经过200℃烘干,于1500℃氧化气氛烧成。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研究了金属铝粉对MgO–Al2O3复合材料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添加金属铝粉的样品烧后主晶相为α-Al2O3及镁铝尖晶石,微观结构较为疏松;引入金属铝粉后,样品烧后主晶相为α-Al2O3及镁铝尖晶石,新生相包括Al4O4C、Al4C3、(Al2OC)x(AlN)1-x等,微观结构较为致密,样品性能得到改善。添加金属铝粉样品的内外组成呈梯度变化,Al4O4C相主要出现在样品内部,并有金属铝残留;金属铝粉引入使样品氧分压从表面到内部依次降低,金属铝粉氧化后与MgO原位合成尖晶石,使结构致密化,阻隔了氧气的进一步渗入,样品内部形成的Al2O与C反应得到晶须状Al4O4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金属铝粉 镁铝尖晶石 抗氧化性
下载PDF
冷轧过程中铝粉产生的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成强 李福林 《轻合金加工技术》 CAS 2022年第1期22-24,共3页
在铝合金冷轧过程中,产品的表面质量是决定产品质量的重要考核指标,因此表面铝粉的控制就至关重要。介绍了奥科宁克(秦皇岛)铝业有限公司冷轧过程中铝粉控制的一些经验,供同行借鉴。经过数年的研究,公司的产品质量逐步提高,为满足用户... 在铝合金冷轧过程中,产品的表面质量是决定产品质量的重要考核指标,因此表面铝粉的控制就至关重要。介绍了奥科宁克(秦皇岛)铝业有限公司冷轧过程中铝粉控制的一些经验,供同行借鉴。经过数年的研究,公司的产品质量逐步提高,为满足用户要求、提高公司效益、减小劳动强度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轧制 铝粉 添加剂 磨削工艺
下载PDF
基于20L球形爆炸装置的微米级铝粉爆炸特性实验 被引量:14
13
作者 林柏泉 梅晓凝 +1 位作者 王可 李庆钊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61-667,共7页
采用20L球形爆炸装置,对6种不同粒径分布的微米铝粉在不同浓度下的爆炸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浓度和粒径对铝粉爆炸特性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其爆炸产物的表面特征.结果表明,铝粉的最大爆炸压力、压力上升速率和爆炸指数随铝粉浓度... 采用20L球形爆炸装置,对6种不同粒径分布的微米铝粉在不同浓度下的爆炸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浓度和粒径对铝粉爆炸特性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其爆炸产物的表面特征.结果表明,铝粉的最大爆炸压力、压力上升速率和爆炸指数随铝粉浓度的增加呈抛物线变化,在最适爆炸浓度(copt=500g/m3)时三者均达到峰值.随着铝粉粒径的减小时,最大爆炸压力、压力上升速率呈指数增加趋势,且在铝粉粒径小于10μm时,其增幅更为显著.爆炸过程中的铝粉粉尘云的燃烧时间随铝粉浓度的增大呈指数规律衰减并趋于平缓,同时随着铝粉粒径的减小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米铝粉 最大爆炸压力 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 燃烧时间
下载PDF
Al_2O_3超细颗粒制备新方法——活性铝粉的水解反应 被引量:14
14
作者 郑福前 刘建良 +4 位作者 谢明 邓忠民 吕贤勇 施安 管伟明 《粉末冶金工业》 CAS 2000年第1期36-39,共4页
快速凝固制备的微细铝粉具有很高的活性,遇水后发生激烈反应,生成铝的水合物。这些反应产物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可得到一系列活性的及稳定的高纯超细Al2O3陶瓷粉末。这是制备高纯超细Al2O3粉末的一种新方法。本文概述了活性铝粉水解反应... 快速凝固制备的微细铝粉具有很高的活性,遇水后发生激烈反应,生成铝的水合物。这些反应产物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可得到一系列活性的及稳定的高纯超细Al2O3陶瓷粉末。这是制备高纯超细Al2O3粉末的一种新方法。本文概述了活性铝粉水解反应过程及生成物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铝粉 水解反应 超细颗粒 氧化铝
下载PDF
Al粉氮化制备超细AlN粉 被引量:10
15
作者 裴新美 戴英 南策文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9-51,共3页
以Al粉和C粉为原料 ,经球磨、干燥后在 1 40 0℃氮气气氛中氮化。氮化产物于 650℃煅烧脱碳 ,制备出粒度为 50nm左右的超细AlN粉。用SEM、TEM观察AlN粉的形貌。碳黑的高活性是形成无团聚纳米AlN粉的原因。
关键词 超细粉 氮化 氮化铝陶瓷 铝粉 碳粉
下载PDF
含能铝粉表面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勇 白海军 +5 位作者 甘巧玉 景黄丽 石建波 王洪波 黄革 赵奇志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17-1025,共9页
铝粉作为常用的含能材料已经在推进剂、火炸药中广泛应用,但其也存在易氧化、易团聚等劣势,导致能量密度降低、点火温度升高、燃速降低等缺点。针对不同的应用需求,采取不同的方式对铝粉表面进行改性、优化能量释放效果是当前国内外研... 铝粉作为常用的含能材料已经在推进剂、火炸药中广泛应用,但其也存在易氧化、易团聚等劣势,导致能量密度降低、点火温度升高、燃速降低等缺点。针对不同的应用需求,采取不同的方式对铝粉表面进行改性、优化能量释放效果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根据材料在铝粉能量释放时的作用机制,综述了国内外利用含能材料、含氟聚合物、金属氧化物、惰性聚合物、小分子有机物、单质材料六类材料对铝粉表面进行改性的方法和产物性能特点,对不同改性方法的应用场景进行了分析,并展望了铝粉表面改性技术的发展方向:利用含氟聚合物对表面进行初步改性,并进一步利用金属氧化物、含能材料等制备性能更为全面、可调控的复合铝粉,如硝化棉负载n-Al@PVDF等,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重点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能铝粉 表面改性 核壳结构 抗氧化性 点火温度 燃烧速度 能量密度
下载PDF
微米级铝颗粒热氧化特性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架皓 刘建忠 +4 位作者 周禹男 王健儒 许团委 杨卫娟 周俊虎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67-674,共8页
利用同步热分析技术,以10 K·min^(-1)的加热速率将3种微米铝粉从室温加热至1110℃,分析获得的热重-微商热重-差热分祈曲线,并通过Satava-Sestak积分法计算得到氧化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及最可几机理函数;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 利用同步热分析技术,以10 K·min^(-1)的加热速率将3种微米铝粉从室温加热至1110℃,分析获得的热重-微商热重-差热分祈曲线,并通过Satava-Sestak积分法计算得到氧化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及最可几机理函数;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对不同阶段的氧化产物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粒径越小的铝粉,越容易被氧化,其氧化程度也越深。微米铝粉的氧化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阶段Ⅰ,温度低于550℃,反应非常缓慢,Al颗粒表面的无定形氧化铝层缓慢生长;阶段Ⅱ,550~670℃,氧化层由无定形氧化铝向γ-Al_2O_3转变,新形成的γ-Al_2O_3层不能在Al颗粒表面形成一个连续完整的外壳,裸露的Al与氧气接触,因此在阶段Ⅱ开始时,氧化速率迅速增大,当γ-Al_2O_3层完全覆盖Al核后,氧化速率迅速降低;阶段Ⅲ,670~1110℃,在内部熔融态Al受热体积膨胀及氧化铝由γ-Al_2O_3向α-Al_2O_3转变引起表面积收缩的共同作用下,颗粒表面氧化壳层产生裂缝或破碎,活性Al释放,氧化反应非常剧烈,最终生成稳定的α-Al_2O_3。粒径越小的Al粉,其氧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越低,反应越容易进行;3种样品的热氧化反应均符合边界控制模型函数R3:G(α)=G(α)=1-(1-α)^(1/3),温度适用范围550~1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米铝粉 热氧化特性 动力学 微观形貌 表观活化能
下载PDF
蒸发冷凝法制备纳米Al粉及其热反应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魏胜 王朝阳 +3 位作者 黄勇 吴卫东 唐永建 韦建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67-370,共4页
用蒸发冷凝法制备了金属纳米Al粉 ,采用悬浮蒸发技术得到了粒径分布较窄的纳米颗粒。利用热重 差示扫描量热 (TG DSC)联用仪 ,对纳米Al粉及块状Al在不同载气环境 (N2 或Ar)下进行热力分析 ,在高纯氮环境中 ,实验温度范围 (约 14 0 0℃ ... 用蒸发冷凝法制备了金属纳米Al粉 ,采用悬浮蒸发技术得到了粒径分布较窄的纳米颗粒。利用热重 差示扫描量热 (TG DSC)联用仪 ,对纳米Al粉及块状Al在不同载气环境 (N2 或Ar)下进行热力分析 ,在高纯氮环境中 ,实验温度范围 (约 14 0 0℃ )内的块状Al和纳米Al粉表现出不同的反应活性。此外 ,实验考察了不同升温速率对纳米Al粉与N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反应特性 蒸发冷凝法 纳米Al粉 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反应活性 钠米铝粉 材料 惯性约束聚变
下载PDF
NC/Al纳米复合含能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7
19
作者 晋苗苗 罗运军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0-234,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超临界二氧化碳干燥法制备了硝化棉/铝粉(NC/Al)纳米复合材料,并通过红外光谱、比表面积、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差示扫描量热(DSC)等分析方法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纳米铝粉与NC气凝胶骨架成功复合;...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超临界二氧化碳干燥法制备了硝化棉/铝粉(NC/Al)纳米复合材料,并通过红外光谱、比表面积、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差示扫描量热(DSC)等分析方法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纳米铝粉与NC气凝胶骨架成功复合;复合材料为平均孔径在20~50nm之间的介孔材料,纳米铝粉在凝胶中均匀分散;NC/Al纳米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随铝粉添加量增加而下降;复合材料中纳米铝粉与硝化棉质量比为5:10时,NC组分分解热由空白NC气凝胶的1689.21J·g-1提高至2408.07J·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学 硝化棉 纳米铝粉 溶胶凝胶 纳米复合含能材料 超临界干燥
下载PDF
纳米铝粉的活性和放热行为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樊永平 纪松 +2 位作者 张延松 丁昂 李明利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11年第2期93-95,共3页
研究了由电流电弧法和电爆炸法制备的两种纳米铝粉。用TEM、TG-DTA等方法对其形貌以及热学性能进行研究,同时对两种纳米铝粉中活性铝的含量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制备的纳米铝粉颗粒均呈球形,活性铝的含量相当;两种纳米铝粉的... 研究了由电流电弧法和电爆炸法制备的两种纳米铝粉。用TEM、TG-DTA等方法对其形貌以及热学性能进行研究,同时对两种纳米铝粉中活性铝的含量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制备的纳米铝粉颗粒均呈球形,活性铝的含量相当;两种纳米铝粉的熔点和金属铝相近。从TG-DTA曲线可以看出,两者的热学行为相似,均表现出两次氧化的过程,且电爆炸法制备的纳米铝粉的氧化放热效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电弧法 电爆炸法 纳米铝粉 氧化放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