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质粒为基础的同源重组技术在葡萄球菌基因敲除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武有聪 孟媛媛 +3 位作者 丁百兴 韩海燕 瞿涤 白丽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81-586,共6页
葡萄球菌是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通过同源重组敲除葡萄球菌的靶基因是研究其功能的重要方法。以质粒为基础的重组系统是外源基因序列传递,发生同源重组的重要载体。近年来,葡萄球菌基因敲除所用的重组质粒的特性取得不断改进。结合... 葡萄球菌是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通过同源重组敲除葡萄球菌的靶基因是研究其功能的重要方法。以质粒为基础的重组系统是外源基因序列传递,发生同源重组的重要载体。近年来,葡萄球菌基因敲除所用的重组质粒的特性取得不断改进。结合本课题组工作,简要综述以质粒为基础的同源重组技术在葡萄球菌基因敲除中的应用及技巧,重点比较不同质粒的特点及使用条件,对于葡萄球菌致病机制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粒 同源重组 基因敲除 葡萄球菌
下载PDF
Amelogenin基因座在4例亲子鉴定中等位基因分型缺失的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刘艺东 胡毅恺 +1 位作者 李莎 徐红梅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1期21-25,共5页
目的应用PowerPlex~21 System试剂盒和AGCU21+1 STR荧光检测试剂盒作为补充位点试剂盒出现的Amelogenin基因座X片段缺失情况。方法应用Investigator Argus X-12 Kit试剂盒和Microreader?19X ID System试剂盒扩增并进行毛细管电泳,检... 目的应用PowerPlex~21 System试剂盒和AGCU21+1 STR荧光检测试剂盒作为补充位点试剂盒出现的Amelogenin基因座X片段缺失情况。方法应用Investigator Argus X-12 Kit试剂盒和Microreader?19X ID System试剂盒扩增并进行毛细管电泳,检测出完整的X基因座分型。结果 2013年3月至2016年12月,共发现4例男性个体出现Amelogenin基因座X片段缺失情况。结论应用PowerPlex~21 System试剂盒和AGCU21+1STR荧光检测试剂盒进行日常法医物证检案时,偶尔发生Amelogenin基因座X片段缺失,利用其他法医物证鉴定试剂盒进行验证可确保正确的基因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子鉴定 Amelogenin基因座 等位基因分型缺失
下载PDF
nm23-H_1基因缺失人肺癌细胞株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4
3
作者 车国卫 周清华 +6 位作者 刘伦旭 李潞 王艳萍 覃杨 陈晓禾 孙芝琳 朱文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72-277,共6页
nm23-H1基因与肺癌的侵袭与转移密切相关,但是其作用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为研究nm23-H1基因的功能,筛选并鉴定了nm23-H1基因缺失人肺癌细胞株及其生物学特性.应用Southernblot,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9株人肺癌细胞株中nm23-H1基因的... nm23-H1基因与肺癌的侵袭与转移密切相关,但是其作用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为研究nm23-H1基因的功能,筛选并鉴定了nm23-H1基因缺失人肺癌细胞株及其生物学特性.应用Southernblot,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9株人肺癌细胞株中nm23-H1基因的存在状态及其生物学行为.结果发现发现人大肺癌细胞株L9981中存在nm23-H1等位基因的杂合性缺失,与其同源的NL9980及其它7株肺癌细胞株中nm23-H1基因均以杂合子的形式存在;并且L9981细胞株的增殖能力、克隆形成能力、体外侵袭力,裸鼠体内成瘤性及移植瘤肺转移的能力均显著高于NL9980.研究结果显示nm23-H1基因的缺失可能与L9981细胞株恶性表型和高转移潜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23-141基因 等位基因缺失 肺癌细胞株
下载PDF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requency of allelic deletion of chromosome 17p and late-stage colorectal carcinoma
4
作者 季晨阳 季丹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1998年第2期79-82,共4页
Late stage colorectal carcinoma is very complicated in its molecular mechanisms. One hundred andnine cases of colorectal carcinomas were analyzed with RFLP method for the allelic deletion of chromosome 17short arms (A... Late stage colorectal carcinoma is very complicated in its molecular mechanisms. One hundred andnine cases of colorectal carcinomas were analyzed with RFLP method for the allelic deletion of chromosome 17short arms (ADCC17p)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rs(luency of allelic deletion of chromosome 17short arms (FADC17P) in Dukes’ D stage (95 % ) was higher than those in Dukes’ A, B. C stages (54% 68% ); Fisher’s exact test P <0. 01; FADC17p in colorectal carcinomas with distant metastasis (95 % ) washigher than those without distant metastasis, Fisher’s exact test P <0. 01 However,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FADC 1 7p between the colorectal carcinomas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those without lymph node metastasis (P >0. 05). Therefore, it is considered that ADC17p is an important diagnosticmarker of late stage colorectal carcinomas, and indicates a poor progn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TE STAGE COLORECTAL CARCINOMAS allelic deletion P53 gene
全文增补中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微环境中CD4、CD8表达及IL-6水平与TP53等位基因缺失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庞雪莲 马佳佳 +3 位作者 骆婷婷 李君娜 张巍 崔文丽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1411-1417,共7页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TP53基因状态与免疫微环境相关因子CD4蛋白、CD8蛋白、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与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174例DLBCL标本,制备组织芯片。应...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TP53基因状态与免疫微环境相关因子CD4蛋白、CD8蛋白、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与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174例DLBCL标本,制备组织芯片。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TP53等位基因缺失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53、CD4、CD8蛋白表达情况。收集伴TP53等位基因缺失及未缺失DLBCL患者的血液标本各10例,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IL-6水平。结果TP53等位基因缺失率为21.8%(38/174)。p53蛋白总阳性率为40.8%(71/174)。CD4、CD8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1.72%(3/174)、81.03%(141/174)。发生TP53等位基因缺失的病例p53、CD8蛋白的阳性率更高(P<0.05),血清IL-6均值水平也更高(P<0.05)。TP53等位基因缺失、结外侵犯、疾病复发是DLBCL的不良预后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TP53等位基因缺失的DLBCL病例中p53、CD8蛋白阳性率较高,血清IL-6水平升高,总生存率降低,表明TP53等位基因缺失影响DLBCL免疫微环境,是不良预后因子,可能成为免疫检测和/或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TP53 等位基因缺失 免疫微环境 预后
下载PDF
胃癌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异常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游思洪 刘平 +2 位作者 张道富 丁小健 张小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31-235,共5页
目的:检测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等位基因缺失和突变情况,分析该异常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用PCR鄄SSCP的方法检测36例胃癌和自身正常组织中FHIT基因外显子5、8及多态性位点D3S1300、D3S1234、D3S1312、D3S1313的缺失和... 目的:检测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等位基因缺失和突变情况,分析该异常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用PCR鄄SSCP的方法检测36例胃癌和自身正常组织中FHIT基因外显子5、8及多态性位点D3S1300、D3S1234、D3S1312、D3S1313的缺失和突变。结果:肿瘤组织中外显子5有2例(2/36,5.6%)发生缺失,外显子8没有发现缺失;D3S1300的LOH发生率为25%(7/28),MSI为22.2%(8/36);D3S1234的LOH发生率为31%(9/29),MSI为13.9%(5/36);外显子5、8及多态性位点D3S1300、D3S1234、D3S1312、D3S1313的SSCP分析未发现突变。结论:胃癌患者FHIT基因外显子5、8的缺失和突变频率并不高,这种缺失和突变对胃癌的发生到底起多大作用需要进一步探讨;胃癌患者D3S1300、D3S1234位点的LOH、MSI等遗传不稳定现象发生频率较高,能否用于胃癌高危人群筛查和早期诊断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FHIT 等位基因缺失
下载PDF
大肠腺癌17号染色体短臂等位基因丢失的病理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季晨阳 季丹 +1 位作者 DuncanRSmith Hak-suGoh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22-24,共3页
对96例新鲜大肠腺癌组织17p等位基因丢失分析显示,17p等位基因丢失频率与大肠腺癌的部位、Dukes'分期和大肠癌转移相关。Dukes'D期17p等位基因丢失频率(94%)高于Dukes'A、B、C期(58~68%),P<0.01。大肠腺癌伴远处器官转移... 对96例新鲜大肠腺癌组织17p等位基因丢失分析显示,17p等位基因丢失频率与大肠腺癌的部位、Dukes'分期和大肠癌转移相关。Dukes'D期17p等位基因丢失频率(94%)高于Dukes'A、B、C期(58~68%),P<0.01。大肠腺癌伴远处器官转移组17p等位基因丢失(93%)高于非远处器官转移组(65%),P<0.05。左半结肠17p等位基因丢失频率(75%),高于右半结肠(50%),P<0.05。上述结果表明,17p等位基因丢失可能是晚期大肠腺癌的生物学标记,显示大肠腺癌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等位基因 基因丢失 病理学 大肠肿瘤
下载PDF
人肝硬化组织中DMBT1的表达与卵圆细胞增生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高亚博 王华枫 +1 位作者 金晓龙 肖家诚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34-437,共4页
目的探讨DMBT1在人类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卵圆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对22例人肝硬化标本进行CK19、Hep和DMBTl免疫组化染色,用激光显微切割方法研究DMBT1在增生的胆小管(PBD)中的缺失(LOOH),同时对其中5例标本进行电镜观察,... 目的探讨DMBT1在人类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卵圆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对22例人肝硬化标本进行CK19、Hep和DMBTl免疫组化染色,用激光显微切割方法研究DMBT1在增生的胆小管(PBD)中的缺失(LOOH),同时对其中5例标本进行电镜观察,以10例正常肝脏作对照。结果光镜下,所有肝硬化组织中均可找到少量卯圆细胞,其数量与炎症程度成正相关,电镜下证实卯圆细胞位于PBD中。DMBT1在卵圆中细胞也有表达,其在PBD中的阳性率为45.5%。LOH分析发现DMBTl在PBD中的发生率为45.5%,与周围肝细胞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正常肝组织中未找到双向表达的卵圆细胞,仅少量大胆管有DMBT1的表达。结论人肝硬化组织中存在双向分化的卵圆细胞,位于PBD中,DMBT1在此类细胞中高表达,DMBT1 LOH较特异的出现在PBD中,并与蛋白表达呈现相对一致性,说明DMBT1可能参与卯圆细胞的分化增殖,在肝硬化的发生与发展中可能起到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卵圆细胞 DMBT1 激光显微切割 等位基因缺失
原文传递
人肺癌中nm23等位基因缺失的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陈军 周清华 +3 位作者 覃扬 孙芝琳 孙泽芳 刘伦旭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8-13,共6页
目的 探讨人肺癌中nm2 3等位基因缺失与肺癌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Southern印迹杂交对 5 2例人肺癌组织中nm2 3 H1 和nm2 3 H2 等位基因缺失进行了研究 ,并以自身远离癌灶的肺组织作对照。结果  5 2例肺癌中 14例存在nm2 3 H1 等... 目的 探讨人肺癌中nm2 3等位基因缺失与肺癌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Southern印迹杂交对 5 2例人肺癌组织中nm2 3 H1 和nm2 3 H2 等位基因缺失进行了研究 ,并以自身远离癌灶的肺组织作对照。结果  5 2例肺癌中 14例存在nm2 3 H1 等位基因的杂合缺失 ( 2 6.92 % )。 47例有nm2 3 H2 杂交信号的肺癌中 ,2例存在nm2 3 H2 等位基因缺失 ( 4 .2 6% )。伴有淋巴结和 /或远处转移的肺癌中 ,nm2 3 H1等位基因缺失率 ( 4 2 .86% )明显高于不伴有转移的肺癌 ( 8.3 3 % ) (P <0 .0 1) ;低分化和未分化癌nm2 3 H1等位基因缺失率 ( 4 5 .45 % )亦明显高于中~高分化癌 ( 13 .3 3 % ) (P <0 .0 5 )。nm2 3 H1 等位基因缺失与肺癌组织学类型、P TNM分期、原发肿瘤大小、部位 ,以及患者年龄等无明显关系 (P >0 .0 5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nm2 3基因可能参与调控肺癌的细胞分化和转移过程 ,且nm2 3 H1 基因在肺癌转移和细胞分化中的调节作用较nm2 3 H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23基因 肺肿瘤 等位基因缺失
下载PDF
用Cre/LoxP和CRISPR基因工程技术构建猪肌肉生长抑制素双等位基因敲除细胞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綦世金 毕延震 +6 位作者 刘西梅 华文君 郑新民 李奎 唐中林 华再东 陈彬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1-318,共8页
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失活可引起哺乳动物的肌肉增生,但其调控机制尚不清楚,且缺乏可靠的试验材料验证Mstn相关分子通路的变化。本研究所用PK3108细胞系是在野生型PK15细胞系的基础上成功靶向敲除一条等位基因,在其靶位... 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失活可引起哺乳动物的肌肉增生,但其调控机制尚不清楚,且缺乏可靠的试验材料验证Mstn相关分子通路的变化。本研究所用PK3108细胞系是在野生型PK15细胞系的基础上成功靶向敲除一条等位基因,在其靶位点敲入标记基因,敲除了204bp的外显子3序列,LoxP锚定在其标记基因两侧。利用Cre/LoxP重组酶删除系统删除插入PK3108Mstn靶位点的标记,借助流式细胞仪和荧光蛋白甄别得到无标记的过渡型细胞系PK3108-2。将Cas9/sgRNA表达载体和供体DNA共转染PK3108-2,借助G418抗性筛选和倒置荧光显微镜挑选出仅带阳性标记的克隆L18,对其基因组进行PCR产物凝胶电泳与PCR产物测序,证明克隆L18在预设位点发生同源重组;对其蛋白质进行Western印迹实验表明,Mstn被成功地敲除失活。综上结果证明,本研究实现了双等位基因的精准敲除,构建了Mstn双敲除梯度回复表达细胞系。本研究为揭示Mstn的作用机制提供理想的实验材料,也为双等位基因的敲除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肌肉抑制素双等位基因敲除 CRISPR/Cas9 CRE/LOX P重组酶删除系统
下载PDF
乳腺癌nm23-H_1等位基因缺失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丽萍 袁建达 +1 位作者 张泰明 许良中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257-259,共3页
应用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检测了34例乳腺癌以及相应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H1等位基因缺失情况,分析该基因的等位基因缺失与肿瘤大小,发病年龄,雌激素受体状况以及腋下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nm23-H1等位基因... 应用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检测了34例乳腺癌以及相应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H1等位基因缺失情况,分析该基因的等位基因缺失与肿瘤大小,发病年龄,雌激素受体状况以及腋下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nm23-H1等位基因缺失与肿瘤大小.发病年龄以及雌激素受体状况无关.而与腋下淋巴结转移关系十分密切.有转移病例nm23-H1等位基因缺失的百分率为333%(7/21).无转移病例等位基因缺失的百分率为77%(1/13),两组病例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结果提示nm23-H1基因在抑制肿瘤转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肿瘤转移 等位基因缺失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胰岛素受体底物-1基因5′-调控序列CAG富含区碱基缺失/插入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建军 宋惠萍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研究胰岛素受体底物 1(IRS 1)基因 5′ 调控序列与 2型糖尿病的关系。采用PCR SSCP技术扫描 76例 2型糖尿病患者和 78例正常对照IRS 1基因 5′ 调控区 ,结合应用PCR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法 ,检测IRS 1基因 5′ 调控序列CAG富... 研究胰岛素受体底物 1(IRS 1)基因 5′ 调控序列与 2型糖尿病的关系。采用PCR SSCP技术扫描 76例 2型糖尿病患者和 78例正常对照IRS 1基因 5′ 调控区 ,结合应用PCR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法 ,检测IRS 1基因 5′ 调控序列CAG富含区的插入 /缺失多态性 ;以检获的正常和变异样品基因组DNA为摸板 ,用高保真pfuDNApolymerase进行扩增 ,采用亚克隆技术 ,将扩增片段分别插入pCATBasic质粒中。通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并结合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分析后 ,根据迁移率不同筛选含有不同等位基因的重组质粒并进行测序。结果发现人IRS 1基因 5′ 调控区CAG富含区存在以三核苷酸为单位的多种插入 /缺失变异。共检测出 7种基因型和 6种等位基因 (T1~T6 ) ,其中等位基因T5 ,T6仅见于 2型糖尿病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受体底物-1 CAG富含区 等位基因 Ⅱ型糖尿病 基因调控 插入/缺失
下载PD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13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1997年第2期95-98,共4页
970299 The application of emergency <sup>99m</sup>Tc-MIBImyocardial imaging in the diagnosis of atypical infarc-tion and during the thrombolytic therapy(five-case re-port). ZHANG Zhongzheng(张中正), et... 970299 The application of emergency <sup>99m</sup>Tc-MIBImyocardial imaging in the diagnosis of atypical infarc-tion and during the thrombolytic therapy(five-case re-port). ZHANG Zhongzheng(张中正), et al. 1st AffiliHosp, Shanxi Med Coll, Taiyuan, 030001. Chin J NuclMed 1997; 17(1): 28-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YPICAL SHANXI ANGINA Taiyuan minutes alleles elevation emergency BYPASS deletion
下载PDF
INFECTIOUS DISEASE
14
《China Medical Abstracts(Internal Medicine)》 2001年第1期7-14,共8页
关键词 alleles ISOLATES GENOTYPE deletion mutant neoformans FMDV ANTIFUNGAL DNA GASTRITIS
原文传递
CARDIOVASCULAR SYSTEM
15
《China Medical Abstracts(Internal Medicine)》 2000年第1期22-28,共7页
关键词 allelE MYOCARDITIS PHENOTYPE linkage GENOTYPE varied length deletion DILATED Tianjin
原文传递
ENDOCRINOLOGY
16
《China Medical Abstracts(Internal Medicine)》 1999年第2期73-84,共12页
关键词 allelE THYROID genotype deletion SALMON NIDDM POSTMENOPAUSAL ENDOCRINOLOGY administration leptin
原文传递
Psychiatric Disorder Mental deficiency
17
《China Medical Abstracts(Internal Medicine)》 2009年第3期191-192,共2页
关键词 impairment CONVERTING genotype allelE ultraviolet deletion SOUTHEAST Nanjing DEFICIT JUDGMENT
原文传递
染色体Yp11.2范围内多个Y-STR等位基因缺失探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邓继良 胡森杰 +2 位作者 刘亚举 李政 张兹钧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5期490-492,共3页
目的探讨多个位于染色体Yp11.2内的Y-STR基因座等位基因缺失的原因。方法使用STRtyper-27Y试剂盒对3份Amel-Y基因缺失的样本进行检测,并用Yfiler plus和Powerplex Y23两种试剂盒进行验证。结果 3份样本除Amel-Y缺失外,DYS458、DYS570、D... 目的探讨多个位于染色体Yp11.2内的Y-STR基因座等位基因缺失的原因。方法使用STRtyper-27Y试剂盒对3份Amel-Y基因缺失的样本进行检测,并用Yfiler plus和Powerplex Y23两种试剂盒进行验证。结果 3份样本除Amel-Y缺失外,DYS458、DYS570、DYS576、DYS481、DYS627、DYS449基因座Y等位基因也均显示缺失,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在6.74-7.87Mb之间,紧密相连位于Yp11.2。结论 3份样品Y染色体片段缺失与扩增引物设计无关,可能系Y染色体上6.74-8.65Mb甚至更大范围出现连锁片段缺失,检测时需要注意试剂盒基因座位置的涵盖范围应尽量宽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物证学 PCR扩增 STR基因座 Y等位基因缺失
原文传递
基于等位基因InDel快速检测黑木耳原生质体单核体 被引量:8
19
作者 范秀芝 周雁 边银丙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3-279,共7页
以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judae栽培菌株Au916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两个等位基因中的InDel为基础,以原生质体再生菌株为研究材料,建立了基于InDel的黑木耳原生质体单核体检测技术,并采用荧光显微镜检和配对试验对此方法进行... 以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judae栽培菌株Au916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两个等位基因中的InDel为基础,以原生质体再生菌株为研究材料,建立了基于InDel的黑木耳原生质体单核体检测技术,并采用荧光显微镜检和配对试验对此方法进行了验证。应用InDel能清晰地区分黑木耳双核体和两种原生质体单核体,且不同的单核体之间可以进行交配,其杂交双核体能正常出耳,结果表明基于等位基因InDel标记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黑木耳原生质体单核体。在大规模测序获得真菌基因组信息的基础上,InDel标记在原生质体单核体鉴定中的应用将更加普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等位基因 INDEL 原生质体再生 单核体 GAPDH 荧光显微镜检
原文传递
镁离子转运蛋白CorA间质结构域删除分析
20
作者 孙占华 王世珍 +2 位作者 黄萱 许淼 隋森芳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57-1061,共5页
为了研究CorA的镁离子转运机理,对大肠杆菌CorA的间质结构域区进行了删除突变分析,并利用酵母突变体互补技术进行了突变体活性测定。以酿酒酵母质膜镁离子转运系统敲除突变体菌株CM66及其基因型对照菌株CM52为宿主菌,建立了大肠杆菌Cor... 为了研究CorA的镁离子转运机理,对大肠杆菌CorA的间质结构域区进行了删除突变分析,并利用酵母突变体互补技术进行了突变体活性测定。以酿酒酵母质膜镁离子转运系统敲除突变体菌株CM66及其基因型对照菌株CM52为宿主菌,建立了大肠杆菌CorA转运活性测定体系。结果显示:大肠杆菌CorA间质结构域N-端起始的24个残基对于CorA在酵母质膜中的表达或维持其本身正确构象发挥重要作用,CorA M124到D154段的部分残基在CorA介导的镁离子转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物理学 镁离子转运系统 钴离子抗性等位基因(CorA) 间质结构域 删除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