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酸钠碱熔处理褐铁型红土镍矿的热力学分析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郭强 曲景奎 +2 位作者 韩冰冰 魏广叶 齐涛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2-78,共7页
对Na2CO3碱熔处理褐铁型红土镍矿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和实验研究.热力学分析表明,在500~1500K,针铁矿和三水铝石的分解趋势明显,铬铁矿FeOCr2O3在高温下分解.焙烧过程可生成Na2CrO4,并呈FeOCr2O3>Cr2O3的顺序,且温度升高,铬的浸出... 对Na2CO3碱熔处理褐铁型红土镍矿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和实验研究.热力学分析表明,在500~1500K,针铁矿和三水铝石的分解趋势明显,铬铁矿FeOCr2O3在高温下分解.焙烧过程可生成Na2CrO4,并呈FeOCr2O3>Cr2O3的顺序,且温度升高,铬的浸出率增大.NaAlO2和硅酸钠的生成反应在高温下自发进行,在1123~1273K,温度升高,铝、硅的浸出率均呈现增大趋势.但温度继续升高,已生成的NaAlO2易与SiO2发生反应生成铝硅酸钠相,导致可溶性铝、硅和钠的损失.实验得出在1273K,2h及碱矿质量比0.6的条件下,铬、铝和硅的浸出率分别为99.7%,82.8%和4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铁型红土镍矿 碳酸钠 热力学分析 碱熔焙烧 浸出
原文传递
从红土镍矿镍铁渣中分离浸取镍铬工艺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培育 郭强 +2 位作者 宋云霞 曲景奎 齐涛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08-614,共7页
将镍铁渣破碎、球磨后磁选富集Ni于精矿中,富集Cr于尾矿中.磁选后Ni从0.26%富集至2.57%(ω),Cr从4.55%富集至4.61%(ω).考察了H_2SO_4常压酸浸精矿时Ni的浸出规律.结果表明,在酸浸温度110℃、酸浓度220g/L、酸浸时间2 h、液固质量比... 将镍铁渣破碎、球磨后磁选富集Ni于精矿中,富集Cr于尾矿中.磁选后Ni从0.26%富集至2.57%(ω),Cr从4.55%富集至4.61%(ω).考察了H_2SO_4常压酸浸精矿时Ni的浸出规律.结果表明,在酸浸温度110℃、酸浓度220g/L、酸浸时间2 h、液固质量比5的优化酸浸条件下,Ni浸出率为91.5%.在80~120℃内,Ni浸出反应活化能为19.6kJ/mol.Ni浸出反应主要受扩散控制.用Na_2CO_3碱熔焙烧尾矿,在温度1000℃、Na_2CO_3/渣质量比0.65、时间1 h、镍铁渣尾矿粒度〈74μm的优化条件下,Cr浸出率为9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铁渣 磁选 常压酸浸 碱熔
原文传递
碱焙烧气氛对废稀土荧光粉铈铽提取的研究
3
作者 徐略渭 何秉轩 +5 位作者 胡皓东 雷鑫 邵龙彬 梁勇 廖春发 刘德刚 《中国稀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8-275,共8页
废稀土荧光粉是重要的稀土二次资源,目前从废稀土荧光粉中回收稀土存在铈铽提取率低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通过热力学计算,绘制了铈、铽氧化物的离解-生成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图与离解-生成反应平衡图,表明在1000 K条件下碱焙烧废稀土荧... 废稀土荧光粉是重要的稀土二次资源,目前从废稀土荧光粉中回收稀土存在铈铽提取率低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通过热力学计算,绘制了铈、铽氧化物的离解-生成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图与离解-生成反应平衡图,表明在1000 K条件下碱焙烧废稀土荧光粉,且氧分压低于1.5×10^(-42)Pa时,铈,铽能以Ce_(2)O_(3),Tb_(2)O_(3)形式稳定存在。通过研究O_(2)浓度对废稀土荧光粉碱焙烧过程中抑制Ce,Tb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先在O_(2)浓度低于0.4%,温度973 K碱焙烧3 h,后通过液固比10∶1,温度60℃,HCl浓度8 mol·L^(-1),浸出1 h,Ce,Tb提取率分别高达99.11%,99.18%,克服了传统废稀土荧光粉碱焙烧-HCl浸出工艺中Ce,Tb提取率低的难题,从而提出了低氧碱焙烧废稀土荧光粉抑制铈铽氧化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稀土荧光粉 低氧 碱焙烧 热力学
原文传递
石墨资源概况与提纯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星 胡立嵩 +2 位作者 夏林 李键 陈仁婧 《化工时刊》 CAS 2015年第2期19-22,共4页
介绍了石墨的性质、用途和国内外石墨资源的发展现状。联系基本原理、工艺条件、研究进展和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对比石墨提纯方法的优缺点,认为碱酸法可以成为工业生产中石墨提纯的最优方法,石墨深加工技术的发展是未来石墨资源发展... 介绍了石墨的性质、用途和国内外石墨资源的发展现状。联系基本原理、工艺条件、研究进展和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对比石墨提纯方法的优缺点,认为碱酸法可以成为工业生产中石墨提纯的最优方法,石墨深加工技术的发展是未来石墨资源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提纯 焙烧 石墨烯 酸碱法 深加工
下载PDF
复杂钪精矿碱熔合焙烧-水解-盐酸浸出工艺分离钪 被引量:1
5
作者 肖军辉 梁冠杰 +3 位作者 黄雯孝 丁威 彭杨 吴强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6-74,共9页
川西含钪精矿含钪为189.80g/t,主要含钪的载体矿物为绿泥石、蒙脱石、滑石和角闪石,且铁、钙、镁等元素的含量较高,钪的分离难度较大。采用碱熔合—水解—盐酸浸出工艺分离川西含钪精矿中的钪,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650℃、焙烧时间15min... 川西含钪精矿含钪为189.80g/t,主要含钪的载体矿物为绿泥石、蒙脱石、滑石和角闪石,且铁、钙、镁等元素的含量较高,钪的分离难度较大。采用碱熔合—水解—盐酸浸出工艺分离川西含钪精矿中的钪,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650℃、焙烧时间15min、碳酸氢钠用量100%、盐酸用量15%、浸出时间75min、浸出温度45℃、液固比为1.5∶1的工艺条件下,获得了钪浸出率99.56%的钪分离指标。浸出渣的化学成分、形貌及能谱分析显示:浸出渣中主要的成分为硅、铝、镁、钪,且钪的含量较低为4.32g/t,浸出渣的扫描电镜分析图谱中没有明显的Sc谱线峰值,这也说明绝大部分钪被溶解进入液相,从理论上验证了钪精矿采用碱熔合焙烧-水解-盐酸浸出工艺分离钪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钪精矿 碱熔合焙烧 水解 盐酸浸出
下载PDF
碳酸钠体系硬质合金磨削废料碱融焙烧水浸工艺研究
6
作者 贺山明 潘界昌 +2 位作者 李文君 徐国钻 陈邦明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9-73,共5页
采用碳酸钠碱融焙烧-水浸工艺处理硬质合金磨削废料,系统考察了焙烧温度、碱用量、焙烧时间、水浸参数等工艺条件对WC转化效果的影响。在较优的碱融焙烧-水浸工艺条件下,WO_(3)浸出率高达98%以上,磨削废料中钨组元能被高效一步转化为粗... 采用碳酸钠碱融焙烧-水浸工艺处理硬质合金磨削废料,系统考察了焙烧温度、碱用量、焙烧时间、水浸参数等工艺条件对WC转化效果的影响。在较优的碱融焙烧-水浸工艺条件下,WO_(3)浸出率高达98%以上,磨削废料中钨组元能被高效一步转化为粗钨酸钠溶液;提高焙烧温度和碱用量均能有效提高WO_(3)浸出率;通过调控粗钨酸钠溶液pH为9~11,可降低溶液中Cu、Cr、SiO_(2)等杂质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硬质合金 碱融焙烧 磨削废料 水浸
下载PDF
硝酸工业氧化炉灰中贵金属富集技术研究
7
作者 解雪 张邦胜 +4 位作者 刘贵清 冯培忠 张帆 郑远东 吴祖璇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1年第10期23-26,共4页
碱熔-水浸法是从高硅高铝的低品位复杂物料中富集贵金属的有效手段。本文介绍了硝酸工业氧化炉灰回收过程中采用碱熔-水浸处理废催化剂的方法。结果表明,废催化剂碱熔焙烧试验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焙烧温度900 ℃,时间2 h,氢氧化钠∶原料=... 碱熔-水浸法是从高硅高铝的低品位复杂物料中富集贵金属的有效手段。本文介绍了硝酸工业氧化炉灰回收过程中采用碱熔-水浸处理废催化剂的方法。结果表明,废催化剂碱熔焙烧试验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焙烧温度900 ℃,时间2 h,氢氧化钠∶原料=1.2∶1.0。碱熔焙烧渣水浸的最佳工艺条件如下:水浸温度为90 ℃,时间为15 min,液固比为20∶1。废催化剂经碱熔-水浸后,物料中的铂族金属得到有效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熔焙烧 三元催化网 硝酸 氧化炉灰
下载PDF
复杂高硅钴白合金碱焙烧脱硅预处理 被引量:9
8
作者 徐志峰 月日辉 +1 位作者 严康 王成彦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916-2923,共8页
针对高硅钴白合金结构复杂、难以直接硫酸浸出问题,开展碱焙烧脱硅预处理研究以破坏稳定致密的硅铁合金结构。结果表明:经碱焙烧预处理后,钴白合金形貌发生明显改变。碱焙烧条件如下:温度600℃,NaOH用量为硅、铁反应所需理论量0.64倍。... 针对高硅钴白合金结构复杂、难以直接硫酸浸出问题,开展碱焙烧脱硅预处理研究以破坏稳定致密的硅铁合金结构。结果表明:经碱焙烧预处理后,钴白合金形貌发生明显改变。碱焙烧条件如下:温度600℃,NaOH用量为硅、铁反应所需理论量0.64倍。在上述条件下焙烧2 h后,所得渣经水洗,硅的脱除率达到66.57%;再经常压硫酸浸出,钴、铁浸出率均高达99%以上,而铜则完全保留在浸出渣中,实现了钴和铜分离,渣中的铜经第二段氧化浸出得以回收。进一步基于工艺矿物学分析,对碱焙烧脱硅预处理后钴白合金的常压浸出行为进行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白合金 碱焙烧 脱硅 预处理 常压浸出
下载PDF
石英、三氧化二铝、高岭土与纯碱在高温下的反应机理 被引量:9
9
作者 赵经贵 刘景茂 +4 位作者 张新 霍丽华 陈耐生 吴万国 陈维钧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1995年第3期87-91,共5页
本文考查了石英、三氧化二铝及高岭石与纯碱在高温条件下的反应过程。通过热重、差热、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了相转变过程及其生成的物种,探讨了应用高温碱焙烧的方法使高岭土中石英转化的可能性。
关键词 石英 三氧化二铝 高岭土 分子筛 纯碱 高温
下载PDF
碱法处理含钛高炉渣的矿相变化及工艺条件探索 被引量:7
10
作者 何思祺 孙红娟 +1 位作者 彭同江 吴逍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4-50,56,共8页
采用XRF、XRD和金相显微镜分析含钛高炉渣的化学成分、物相组成和矿物形态,发现渣中含钛量高达20%,主要矿物相为钙钛矿、透辉石和镁铝尖晶石,各物相结合紧密、分布均匀。将Na_2CO_3与含钛高炉渣进行高温混合焙烧,焙烧熟料用去离子水进... 采用XRF、XRD和金相显微镜分析含钛高炉渣的化学成分、物相组成和矿物形态,发现渣中含钛量高达20%,主要矿物相为钙钛矿、透辉石和镁铝尖晶石,各物相结合紧密、分布均匀。将Na_2CO_3与含钛高炉渣进行高温混合焙烧,焙烧熟料用去离子水进行水浸处理,以实现对含钛高炉渣中Si、Al组分的提取,同时实现对Ti组分的富集,达到分离三种有价组分的目的。通过研究焙烧温度、碱渣质量比和焙烧时间对组分浸取率的影响以及焙烧过程中矿物相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焙烧过程中镁铝尖晶石先于透辉石与助剂Na_2CO_3发生反应,而钙钛矿不与Na_2CO_3发生反应。优化的焙烧条件为:焙烧温度900℃,碱渣质量比为2∶1,焙烧反应时间180 min,此条件下SiO_2和Al_2O_3的提取率分别达到47.52%和82.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钛高炉渣 加碱焙烧 活化 浸取 组分分离
原文传递
机械活化浸出废荧光粉中稀土氧化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雨 徐欣欣 +1 位作者 雷鹰 高志芳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2-78,共7页
采用机械活化浸出的方法从废弃荧光粉中浸出稀土元素,考查了液固比、硫酸浓度、浸出时间对稀土氧化物浸出率的影响,并对浸出渣进行了碱式焙烧—二段浸出。研究结果表明,Y_2O_3、Eu_2O_3浸出率随液固比增大略有降低,随硫酸浓度的提高和... 采用机械活化浸出的方法从废弃荧光粉中浸出稀土元素,考查了液固比、硫酸浓度、浸出时间对稀土氧化物浸出率的影响,并对浸出渣进行了碱式焙烧—二段浸出。研究结果表明,Y_2O_3、Eu_2O_3浸出率随液固比增大略有降低,随硫酸浓度的提高和浸出时间的延长显著提高,最高达99.66%和91.69%;CeO_2、Tb_4O_7浸出率远小于Y_2O_3、Eu_2O_3,仅为32.97%和32.79%,其浸出率受到镁铝尖晶石的酸解浸出的影响;碱式焙烧破坏了镁铝尖晶石的结构,显著提高了CeO_2、Tb_4O_7的浸出率,浸出渣中Y_2O_3、Eu_2O_3、CeO_2、Tb_4O_7的二段浸出率分别达到98.83%、93.71%、81.78%和88.46%,此时稀土氧化物总回收率最大为96.21%;对浸出终渣进行了XRD、SEM和EMPA分析,发现浸出渣呈絮状结构,颗粒大小为1μm^10μm,没有检出稀土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荧光粉 机械活化浸出 稀土氧化物 镁铝尖晶石 碱式焙烧
原文传递
钛渣制备人造金红石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范艳青 蒋训雄 +4 位作者 汪胜东 蒋伟 冯林永 张登高 刘巍 《矿冶》 CAS 2012年第4期50-53,共4页
对钛渣制备人造金红石进行了研究,通过在高温下NaOH与钛渣中含硅矿物的反应,破坏对杂质铁形成包裹的硅酸盐,焙砂水浸脱硅后,再经酸浸除铁等杂质,煅烧得到TiO2含量大于92%的高品质人造金红石。通过考察影响因素,确定钛渣制备人造金红石... 对钛渣制备人造金红石进行了研究,通过在高温下NaOH与钛渣中含硅矿物的反应,破坏对杂质铁形成包裹的硅酸盐,焙砂水浸脱硅后,再经酸浸除铁等杂质,煅烧得到TiO2含量大于92%的高品质人造金红石。通过考察影响因素,确定钛渣制备人造金红石最佳工艺参数。按钛渣中铝、硅含量理论计算的4.5倍摩尔比加入氢氧化钠混匀,在900℃焙烧2 h。焙砂在液固比1∶1、常温下水浸出1 h脱硅;水洗样在液固比4∶1,盐酸浓度18%,浸出温度90℃,浸出时间4 h条件下进行了酸浸除杂;酸浸样在900℃下煅烧1 h制备人造金红石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渣 人造金红石 碱焙烧 酸浸
下载PDF
用高岭土的碱焙烧熟料合成4A分子筛的水热转化机理 被引量:6
13
作者 赵经贵 张斌 +2 位作者 刘景茂 霍丽华 陈耐生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1996年第2期103-105,102,共4页
本文考查了经选定条件下高温碱焙烧的高岭土熟料的矿物组成及其在水热合成过程的转化机理。
关键词 高岭土 焙烧 水热转化 分子筛
下载PDF
碱焙烧法从稀土抛光粉废渣中回收稀土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晓杰 于亚辉 +2 位作者 许涛 郝茜 林忠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5-80,共6页
研究了采用碱焙烧法从稀土抛光粉废渣中回收稀土的生产工艺。将稀土抛光粉废渣通过碱焙烧、水洗酸化除杂后得到氧化稀土。酸化滤液经草酸沉淀、灼烧得到氧化稀土。工艺中未采用氟化氢、硝酸等对环境危害较大的酸,回收过程无污染,稀土抛... 研究了采用碱焙烧法从稀土抛光粉废渣中回收稀土的生产工艺。将稀土抛光粉废渣通过碱焙烧、水洗酸化除杂后得到氧化稀土。酸化滤液经草酸沉淀、灼烧得到氧化稀土。工艺中未采用氟化氢、硝酸等对环境危害较大的酸,回收过程无污染,稀土抛光粉废渣得到合理的综合利用。实验研究表明,稀土回收率达90%以上,氧化稀土的纯度96%以上。本工艺具有投资少、流程简单、回收利用率高、对环境友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焙烧法 稀土抛光粉废渣 回收稀土
原文传递
失效汽车催化剂精炼渣中铂族金属的碱焙烧富集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欢 李勇 +3 位作者 吴喜龙 高毅远 陈文俊 李红梅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7-40,共4页
针对难溶解的失效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精炼渣,采用碱焙烧-水浸工艺去除渣中的硅和铝,使铂钯铑得到富集。考察了碱用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料层厚度和水浸温度等因素对精炼渣溶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碱料比1:1、焙烧温度650℃、焙烧... 针对难溶解的失效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精炼渣,采用碱焙烧-水浸工艺去除渣中的硅和铝,使铂钯铑得到富集。考察了碱用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料层厚度和水浸温度等因素对精炼渣溶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碱料比1:1、焙烧温度650℃、焙烧时间3 h、料层厚度4 cm、水浸温度70℃时,精炼渣溶解达到90%以上,富集渣中铂族金属品位提高1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技术 失效汽车尾气催化剂 精炼渣 铂族金属 碱焙烧 水浸
下载PDF
碱焙烧富集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中有价金属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曲志平 王光辉 闫丽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2年第5期25-28,共4页
作为铂族金属重要的二次资源,失效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回收利用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由于原料中贵金属含量过低导致其回收难度大,如何将其中有价金属有效富集决定了回收工艺的回收效率。采用碱式焙烧-酸溶工艺对原料进行溶解富... 作为铂族金属重要的二次资源,失效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回收利用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由于原料中贵金属含量过低导致其回收难度大,如何将其中有价金属有效富集决定了回收工艺的回收效率。采用碱式焙烧-酸溶工艺对原料进行溶解富集试验研究,得出焙烧-酸溶富集有价金属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碱/料比0.8,温度800℃,焙烧时间2 h;经焙烧-酸溶处理后催化剂总失重90.0%,富集渣贵金属含量达到1.42%,富集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 碱焙烧 富集
下载PDF
低品位贵金属废催化剂碱焙烧渣中铂钯铑浸出过程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贵清 曲志平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3-15,共3页
低品位贵金属废催化剂回收铂钯铑的难度主要体现在贵金属成分从很低品位的物料中浸出富集的过程。介绍了经Na_2CO_3焙烧-水洗-硫酸溶解后的渣高效浸出的实验研究,发现采用预还原-氧化浸出的方法可以使渣中贵金属得到有效浸出,以渣中贵... 低品位贵金属废催化剂回收铂钯铑的难度主要体现在贵金属成分从很低品位的物料中浸出富集的过程。介绍了经Na_2CO_3焙烧-水洗-硫酸溶解后的渣高效浸出的实验研究,发现采用预还原-氧化浸出的方法可以使渣中贵金属得到有效浸出,以渣中贵金属含量计算Pt、Pd浸出率超过90%,Rh浸出率超过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焙烧渣 预还原 氧化 浸出
下载PDF
从高温合金废料浸出渣中浸出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家春 范兴祥 +5 位作者 董海刚 吴跃东 李博捷 杨海琼 赵文虎 杨辉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5-47,59,共4页
针对高温合金浸出渣中的钌,采用碱焙烧-水浸工艺进行实验研究,考察了碱料比、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水浸温度、水浸时间等因素对钌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碱料比、焙烧温度对钌的浸出率影响较大。在最佳的实验条件:碱料比8:1、焙烧温度... 针对高温合金浸出渣中的钌,采用碱焙烧-水浸工艺进行实验研究,考察了碱料比、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水浸温度、水浸时间等因素对钌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碱料比、焙烧温度对钌的浸出率影响较大。在最佳的实验条件:碱料比8:1、焙烧温度600℃、焙烧时间4 h、水浸温度95℃、水浸时间3 h下,钌的浸出率为9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金属冶金 高温合金废料 碱焙烧 水浸
下载PDF
赤泥与高硫铝土矿协同焙烧回收氧化铝 被引量:4
19
作者 熊平 刘战伟 魏杰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1-67,共7页
以固体危废物拜耳法赤泥和难处理的高硫铝土矿作为原料,进行碱法焙烧回收氧化铝的工艺探讨。通过热力学数据库,考察焙烧温度、碱溶出过程中参数对氧化铝溶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焙烧温度对氧化铝溶出的影响最大;焙烧过程产生不溶性盐和... 以固体危废物拜耳法赤泥和难处理的高硫铝土矿作为原料,进行碱法焙烧回收氧化铝的工艺探讨。通过热力学数据库,考察焙烧温度、碱溶出过程中参数对氧化铝溶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焙烧温度对氧化铝溶出的影响最大;焙烧过程产生不溶性盐和物料高温下收缩形核,均降低氧化铝的回收率;在最佳焙烧温度1100℃下碱法焙烧,氧化铝的最佳溶出条件为:溶出温度80℃、溶出时间25 min、液固比(mL/g)10、NaOH浓度18 g/L、Na_(2)CO_(3)溶度8 g/L,在此条件下,物料中氧化铝的溶出率可达92.16%,溶出渣通过磁选回收铁,剩余的非磁性物质作为耐火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高硫铝土矿 碱法焙烧 氧化铝
下载PDF
含铂族金属铁合金碱焙烧脱硅预处理研究
20
作者 何啟涛 赵雨 +3 位作者 张纯熹 赵家春 杜文晶 董海刚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62,共6页
针对含铂族金属铁合金结构复杂、难以溶解的问题,开展碱焙烧脱硅预处理研究以破坏稳定致密的合金结构。经试验验证,适宜的焙烧条件为:碱料质量比1.4、焙烧温度600℃、焙烧时间2.0 h,此条件下合金相完全分解,转化为NaFeO_(2)和Na_(4)SiO_... 针对含铂族金属铁合金结构复杂、难以溶解的问题,开展碱焙烧脱硅预处理研究以破坏稳定致密的合金结构。经试验验证,适宜的焙烧条件为:碱料质量比1.4、焙烧温度600℃、焙烧时间2.0 h,此条件下合金相完全分解,转化为NaFeO_(2)和Na_(4)SiO_(4),Na_(4)SiO_(4)经水浸脱除,所得水浸渣中硅含量降至0.84%。脱硅预处理后物料结构疏松、活性较高,易于酸溶除铁,有利于铂族金属精炼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族金属 铁捕集 含铂族金属铁合金 碱焙烧 脱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