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卡森·麦卡勒斯关于基督教爱的伦理的隐性书写 被引量:3
1
作者 宗连花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8-155,共8页
20世纪美国著名作家卡森·麦卡勒斯对基督教的描写非常复杂,她没有把基督教作为主题,却没有一部作品不涉及基督教;她把主人公都设为基督教的叛逆者,却让他们身上都带有基督的色彩;而且,作品中的次要人物又都坚定不移地信奉着上帝,... 20世纪美国著名作家卡森·麦卡勒斯对基督教的描写非常复杂,她没有把基督教作为主题,却没有一部作品不涉及基督教;她把主人公都设为基督教的叛逆者,却让他们身上都带有基督的色彩;而且,作品中的次要人物又都坚定不移地信奉着上帝,并用自己的"信"与主人公的"不信"进行着激烈的角力。本文通过深入考察其主要文本认为,这其实是麦卡勒斯在用隐性书写的方式来表达对基督教爱的伦理的肯定与渴望。本文将围绕麦卡勒斯的几部主要作品,从基督之爱——无性之爱的隐喻、基督之爱——爱邻人的隐性书写方式、咖啡馆——基督之爱的象征三个方面对其作品中关于基督教伦理的隐性书写展开深入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森·麦卡勒斯 基督教 诚爱 隐性书写
原文传递
Unbelief as Sin versus Justification by Agape: A Dialogical Response to Prof. Ogletree and Prof. Stackhouse
2
作者 Liu Qing-ping 《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10年第2期26-41,共16页
Due to the top priority of the command to love God over the command to love one's neighbor, these two commands wil/ fall into a profound paradox "to violate generally accepted morality for the sake of Christian fait... Due to the top priority of the command to love God over the command to love one's neighbor, these two commands wil/ fall into a profound paradox "to violate generally accepted morality for the sake of Christian faith. " The orthodox doctrine of "justification by faith" expresses this paradox in a most definite way, because it regards unbelief in God as the most unacceptable, hateful, and punishable sin against God. Only by giving up this priority can the two love commands truly move beyond the moral paradox and realize their essential and holy unity in the framework of a new " theology of agape" or a new doctrine of "justification by agape.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ISTIANITY love of God love of neighbor paradox justification by faith justification by agape theology of agape.
原文传递
从“公民友爱”到“兄弟之爱”——古罗马社会救助伦理的发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林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7-87,共11页
古代罗马的社会救助伦理经历了从传统的"公民友爱"到基督教的"兄弟之爱"的发展。在传统伦理下,人生目的在追求幸福,幸福、美德与善是不可分的。善行意在实现美德,体现的是友爱,遵循对等、互惠、正义的原则。它以城... 古代罗马的社会救助伦理经历了从传统的"公民友爱"到基督教的"兄弟之爱"的发展。在传统伦理下,人生目的在追求幸福,幸福、美德与善是不可分的。善行意在实现美德,体现的是友爱,遵循对等、互惠、正义的原则。它以城邦及其土地占有制度为基础,以公民为对象。随着这些基础的消失,这种伦理观念及其所依附的善行代救济的救助机制也逐渐被抛弃;在基督教的伦理中,人生目的在永生的救赎,信仰与爱不可分割。善行体现的是对神的信仰和爱,以救济贫困为目的。它以所有人为对象,展示的是兄弟之爱,其社会基础是帝国体制。基督教扩充了爱,把信仰、爱与美德统一起来,发展了传统的救助伦理。这种伦理及其所依附的救助体制超越了狭隘的城邦意识,顺应了罗马帝国发展的需要,最终成为主导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友爱 兄弟之爱 古罗马 社会救助伦理
下载PDF
论基督教伦理中的爱
4
作者 杨卫华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6-17,21,共3页
在基督教中,爱作为精神和理性的本体,是认识和行动的基础,是获得救赎和幸福的根本力量。在基督教伦理中,爱是首要的德行,它体现了基督教伦理与其它宗教伦理的共通和分野。爱是联结神和人的关系纽带。爱不仅是神、也是人的本质所在。
关键词 基督教伦理
下载PDF
西方文学中的爱与死 被引量:1
5
作者 顾亚娟 莫运平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113-116,共4页
西方文学既揭示了爱情背后总是隐藏着死亡阴影的这一事实,同时往往用爱作为武器来战胜死亡。而受到基督教精神浸润的文学作品则更为强调要践行基督教的爱上帝和爱人如己的诫命,如此,才能与基督同死同活,在挚爱中得到救赎。
关键词 欲爱 挚爱 死亡 复活 西方文学 爱情 死亡 审美意识形态
下载PDF
Love in Plato's The Symposium Contrasted with the Christian Concept of Love
6
作者 Suresh Vythylingam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2年第7期502-512,共11页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Plato's view of love in The Symposium, in particular the arguments presented by the Diotima character, but not neglecting all the other views of love presented therein. The paper, as the title...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Plato's view of love in The Symposium, in particular the arguments presented by the Diotima character, but not neglecting all the other views of love presented therein. The paper, as the title indicates, will be confined to a comparison and evaluation of Platonic love against love as articulated within Christianity. Both forms of love will be analyzed and I will attempt to show that although Plato, through Socrates (and Socrates through the Diotima character), tries to redeem the traditional understanding of love in the ancient Greek society that he was living in, Platonic love is still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Christian concept of lo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VE The Symposium PLATO SOCRATES Christian love Biblical love Platonic love agape
下载PDF
基督教爱观的文学解读——《小镇畸人》中乔治·威拉德爱观演进的个案研究
7
作者 董粤章 《基督教文化学刊》 CSSCI 2010年第2期239-252,共14页
引言舍伍德·安德森(Sherwood Anderson,1876—1941)是美国现代作家的导师和现代小说的先驱,被威廉·福克纳(WilliamFaulkner)誉为"我们这一代作家之父,开创了即使是我们的后人也必将承袭的美国式写作传统"。其作品... 引言舍伍德·安德森(Sherwood Anderson,1876—1941)是美国现代作家的导师和现代小说的先驱,被威廉·福克纳(WilliamFaulkner)誉为"我们这一代作家之父,开创了即使是我们的后人也必将承袭的美国式写作传统"。其作品融客体体验和主观想象于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ISTIAN LOVE George Willard EROS agape true LOVE The Holy Bible
原文传递
从“爱欲”到“圣爱”观念转化中的性别压迫
8
作者 杨慧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91-94,共4页
衍生于古希腊神话的"爱欲"观念,经古希腊哲学的重新阐释,逐渐形成基督教的"圣爱"观念。这种以"性压迫"和"性别压迫"为表征的"爱欲"观念的转化过程,不仅是基督教神学对古希腊哲学的... 衍生于古希腊神话的"爱欲"观念,经古希腊哲学的重新阐释,逐渐形成基督教的"圣爱"观念。这种以"性压迫"和"性别压迫"为表征的"爱欲"观念的转化过程,不仅是基督教神学对古希腊哲学的整合过程,同时也是女性在文明进程中地位逐渐丧失,乃至被奴役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欲 圣爱 性别压迫 性压迫
下载PDF
《小城畸人》“性主题”的文化阐释 被引量:6
9
作者 马征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6-61,共6页
“性”在美国小说家舍伍德·安德森的代表作《小城畸人》中 ,历来是批评界争论不休的话题。本文聚焦于作品“性主题”的两性形象和两性关系模式、以及“爱观”的分析 ,进而对其进行文化层面的阐释。在方法论上 ,本文运用了现代叙述... “性”在美国小说家舍伍德·安德森的代表作《小城畸人》中 ,历来是批评界争论不休的话题。本文聚焦于作品“性主题”的两性形象和两性关系模式、以及“爱观”的分析 ,进而对其进行文化层面的阐释。在方法论上 ,本文运用了现代叙述学方法 ,不仅在文本的故事层面观照“性主题”的呈现 ,而且从文本的叙述层面分析其“性主题”的深层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人 主题 舍伍德·安德森 文本 美国小说 叙述 文化阐释 观照 方法论 争论
下载PDF
“自然”与“情爱”的二维变奏——迟子建小说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史元明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67-72,共6页
迟子建的小说世界由两个基本的维度构成,一是自然,二是情爱。在自然的维度中,她的小说表露出作家的灵魂和自然精神一起脉动,并且由此可以探究迟子建思想中的"万物有灵论"元素。在此基础上,就能更深入地理解为什么迟子建作品... 迟子建的小说世界由两个基本的维度构成,一是自然,二是情爱。在自然的维度中,她的小说表露出作家的灵魂和自然精神一起脉动,并且由此可以探究迟子建思想中的"万物有灵论"元素。在此基础上,就能更深入地理解为什么迟子建作品中存在大量的神话,以及这些神话所营造的美学风格和精神内涵。在情爱的维度中,迟子建用女性特有的思维去阐释温情和爱欲,可是当她试图将艺术的笔触伸向城市生活中的这一主题时,却显示出隔膜和僵硬,这是迟子建遇到的艺术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小说 自然 情爱
下载PDF
基督教伦理与当代精神重建 被引量:2
11
作者 汪维藩 《金陵神学志》 2008年第1期61-91,共31页
本文认为,在发展经济、追求财富的同时,当代亟需精神重建。而作为一种天启的宗教伦理,基督教伦理在呼吁公平公义,唤起良心的过程中应当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关键词 精神重建 基督教伦理 爱(agape)
原文传递
人伦之道与基督之道——儒家伦理与基督教伦理比较研究的一个视角
12
作者 陈建明 《科学.经济.社会》 CSSCI 2005年第4期83-86,共4页
对人的不同理解和对人性的不同看法是儒家伦理与基督教伦理呈现各种差异的前提,仁与爱分别是两者最核心的概念,仁植根于人性与人伦,爱源于上帝与神性;仁有差等,爱无差等;仁的实现依赖人自身的努力,爱的实现要靠上帝的恩宠。
关键词 儒家伦理 基督教伦理
下载PDF
《上帝之城》中“圣爱”理念研究
13
作者 李广平 《才智》 2011年第34期159-159,共1页
众所周知,基督教伦理的核心部分之一就是"agape"(圣爱)理念。"agape"是基督教"信、望、爱"三大教义之一,对其进行研究有着深远意义。而基督教神学家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则是我们研究这个问题最好的切... 众所周知,基督教伦理的核心部分之一就是"agape"(圣爱)理念。"agape"是基督教"信、望、爱"三大教义之一,对其进行研究有着深远意义。而基督教神学家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则是我们研究这个问题最好的切入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帝之城》 奥古斯丁 基督教 agap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