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cycle Adsorption of Cu2+ on Amine-functionalized Mesoporous Silica Monolithic 被引量:1
1
作者 ZHAO Da-zhou JING Shu-bo XU Jia-ning YANG Hong ZHENG Wei SONG Tian-you ZHANG Ping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4期793-797,共5页
3-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 functionalized worm-like mesoporous silica monolithic(WMSM-NH2) was prepared and used as a new regenerable adsorbent for the removal of Cu2+ ions. 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WMS... 3-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 functionalized worm-like mesoporous silica monolithic(WMSM-NH2) was prepared and used as a new regenerable adsorbent for the removal of Cu2+ ions. 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WMSM-NH2 monolithic had a high efficiency value of 99.3% for Cu2+ remediation when the Cu2+ solution was at an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10.32 mg/L. The regeneration study of the WMSM-NH2 monolithic presented that the adsorp- tion efficiency of 89.0% was remained and a mass of 92.0% was left after seven adsorption-desorption cycles were executed. The monolithic material with high resistance to the acid and good mechanical stability can facilitate the operations of adsorption and regeneration of the adsorb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ine-functionalized mesoporous silica monolithic(WMSM-NH2) Cu2+ removal Multiple cycle adsorp- tion Easy operation
原文传递
Characteristics of Phosphorus Adsorption with Boiler Slag and Process Optimization 被引量:3
2
作者 梁思华 余光伟 +3 位作者 林佩祯 种云霄 崔理华 邱兰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2年第7期1547-1549,1565,共4页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hosphorus adsorption on boiler slag and optimize the adsorption process. [Method] Boiler slag was used as an adsorbent in the single-grade adsorption...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hosphorus adsorption on boiler slag and optimize the adsorption process. [Method] Boiler slag was used as an adsorbent in the single-grade adsorption process to dispose the rural domestic sewage. During the course, phosphorus adsorption kinetics and thermodynamics, adsorption operating curve and the minimum boiler slag dosage were analyzed and calculated. [Result] Langmuir adsorption isotherm could be applied to describe the absorption of phosphorus with boiler slag, and the absorption kinetics was confirmed with the pseudo second-order equation. The maximum absorption quantity and the initial absorption rate increased with the rise of temperature, reaching up to 0.159 1 mg/g and 0.169 8 mg/(g·min) respectively at 40 ℃. Thermodynamic variables ΔG0<0 and ΔH0>0 indicated that the entire process was a spontaneous endothermic reaction, and high temperature would facilitate the reaction of absorption. In the single grade adsorption, the minimum adsorbent dosage decreased as the temperature rose; at 40 ℃ the optimum mass ratio of boiler slag to wastewater was 3.31 kg/m3. [Conclusion] The adsorption process with boiler slag as adsorbent is an economical and effective approach for treating rural domestic sew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domestic sewage Boiler slag PHOSPHORUS Single grade adsorption KINETICS THERMODYNAMICS
下载PDF
油气回收技术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璐 王新军 雒亚东 《安全、健康和环境》 2010年第8期26-28,31,共4页
对不同的油气回收技术进行了分析比较。分析了冷凝法、吸收法、吸附法、膜分离法对油气回收的优缺点,及回收效果影响因素。认为油气回收装置的应用将为石化企业带来明显的社会、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
关键词 油气回收 冷凝 吸收 吸附 膜分离
下载PDF
某铀矿CO_2+O_2地浸液树脂吸附铀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许根福 《铀矿冶》 CAS 2015年第1期8-11,共4页
用CO2+O2做溶浸剂进行的地浸,其地浸液pH为7.9~8.4,ρ(HCO-3)高达2 550mg/L,ρ(U)平均为32mg/L。根据UO2^2+-CO3^2-配合常数以及弱电解质HCO3^-的电离常数,得出溶液中的铀主要以UO2(CO3)3^4-形态存在的结论。当该地浸液加适量C... 用CO2+O2做溶浸剂进行的地浸,其地浸液pH为7.9~8.4,ρ(HCO-3)高达2 550mg/L,ρ(U)平均为32mg/L。根据UO2^2+-CO3^2-配合常数以及弱电解质HCO3^-的电离常数,得出溶液中的铀主要以UO2(CO3)3^4-形态存在的结论。当该地浸液加适量CO2,使其pH下降到7.6~7.1,而ρ(HCO3^-)无明显变化时,对总铀而言,该溶液中约有摩尔分数为10%的铀以UO2(CO3)2^2-形态存在。树脂分别从原始地浸液及加CO2后的地浸液中吸附铀时,其容量均很高,分别为90和120 mg/mL。研究表明,这主要是由于溶液中较多地存在UO2(CO3)3^4-的质子化离子[HnUO2(CO3)3]^n-4(n=1、2、3),且大量被树脂吸附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O2地浸液 强碱性树脂 吸附机制
下载PDF
蛋白质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 被引量:2
5
作者 蔡爱军 马子川 刘敬泽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25-732,共8页
综述了蛋白质在固体表面上吸附行为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环境学、生物学、医学以及生物工程技术等不同领域中蛋白质的吸附行为及其意义;讨论了影响蛋白质吸附量的条件、吸附态蛋白质的构象变化和等温吸附曲线,并提出了研究展望.
关键词 蛋白质 固体表面 吸附
下载PDF
磷酸铝分子筛的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亮 储刚 沈春玉 《抚顺石油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36-38,共3页
应用动态高温X射线衍射技术 ,研究了AlPO4 分子筛的热稳定性及随温度变化的X射线衍射峰强度 ,常温下考察了不同吸附时间下X射线衍射谱峰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 ,A1PO4 分子筛作为催化剂载体的原始样品 ,在经高温预处理后 ,分解了残留在... 应用动态高温X射线衍射技术 ,研究了AlPO4 分子筛的热稳定性及随温度变化的X射线衍射峰强度 ,常温下考察了不同吸附时间下X射线衍射谱峰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 ,A1PO4 分子筛作为催化剂载体的原始样品 ,在经高温预处理后 ,分解了残留在孔道内的有机物质和经脱附消除了水汽的影响 ,其结晶性能趋于最佳。在 90 0℃时骨架仍没有明显破坏 ,在 10 0 0℃时转化为磷铝致密相。AlPO4 分子筛吸附水汽并没有改变其基本的化学结构 ,此吸附过程是可逆的。此外 ,AlPO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铝 分子筛 热稳定性 研究 动态高温X射线衍射 吸附
下载PDF
氢氧化镁对水溶性阴离子染料废水脱色的研究 被引量:43
7
作者 许坤 贾智萍 姜兆春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4-99,共6页
本文研究了氢氧化镁对水溶性阴离子染料模拟废水的脱色规律及机理.结果表明镁盐法具有优异的脱色效果.例如,染料浓度100mg·l^(-1),镁盐投加量1000mg·1^(-1),用CaO调至pH10.9—11.5,十种被研究的水溶性阴离子染料的脱色平均值... 本文研究了氢氧化镁对水溶性阴离子染料模拟废水的脱色规律及机理.结果表明镁盐法具有优异的脱色效果.例如,染料浓度100mg·l^(-1),镁盐投加量1000mg·1^(-1),用CaO调至pH10.9—11.5,十种被研究的水溶性阴离子染料的脱色平均值在99%以上.吸附机理属于离子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色 阴离子染料 氢氧化镁 废水处理
下载PDF
沸石去除地下水中氨氮的影响因素分析及作用机理探讨 被引量:35
8
作者 杨胜科 王文科 +1 位作者 李翔 郭春林 《西安工程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69-72,共4页
对改性沸石去除氨氮的条件及机理进行了实验探讨。结果表明 ,沸石经过活化剂处理后具有降低水中氨氮的作用。影响沸石去除氨氮的主要因素包括沸石与含氨氮溶液作用时间、沸石用量、溶液中氨氮浓度、沸石的粒度和溶液的温度等 ,探讨了沸... 对改性沸石去除氨氮的条件及机理进行了实验探讨。结果表明 ,沸石经过活化剂处理后具有降低水中氨氮的作用。影响沸石去除氨氮的主要因素包括沸石与含氨氮溶液作用时间、沸石用量、溶液中氨氮浓度、沸石的粒度和溶液的温度等 ,探讨了沸石去除氨氮的机理 ,初步认为主要是由于离子交换作用和吸附作用共同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 地下水 氨氮 交换 吸附量
下载PDF
基于小角X射线散射构造煤孔隙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37
9
作者 宋晓夏 唐跃刚 +2 位作者 李伟 曾凡桂 相建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9-724,共6页
为研究不同变形程度构造煤的孔隙结构特征,采用小角X射线散射(SAXS)和低温氮吸附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重庆中梁山南矿不同类型构造煤的孔径、孔体积、比表面积和表面分形维数等参数的变化规律。SAXS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煤的变形程度... 为研究不同变形程度构造煤的孔隙结构特征,采用小角X射线散射(SAXS)和低温氮吸附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重庆中梁山南矿不同类型构造煤的孔径、孔体积、比表面积和表面分形维数等参数的变化规律。SAXS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煤的变形程度增强,C射线散射强度增大,煤中微孔比例增加,最可几孔径减小,孔隙表面分形维数增大,这与低温氮吸附的结果一致。但由于两种方法的测试原理不同,SAXS所测孔隙比表面积高出低温氮吸附结果1~2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角X射线散射 构造煤 孔隙结构 低温氮吸附 分形维数
下载PDF
天然沸石对铵吸附能力的生物再生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温东辉 张曦 +2 位作者 吴为中 李文奇 唐孝炎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94-500,共7页
用浙江缙云的天然斜发沸石在实验室进行了吸附铵饱和沸石的生物再生静态试验 ,经过73d生物作用和离子交换作用 ,饱和沸石对铵的吸附能力恢复了 61%~ 85 %;在云南滇池流域进行了吸附大量铵的沸石的生物再生现场中试试验 ,经过 4~ 6个... 用浙江缙云的天然斜发沸石在实验室进行了吸附铵饱和沸石的生物再生静态试验 ,经过73d生物作用和离子交换作用 ,饱和沸石对铵的吸附能力恢复了 61%~ 85 %;在云南滇池流域进行了吸附大量铵的沸石的生物再生现场中试试验 ,经过 4~ 6个月的自然生物再生过程 ,沸石对铵的吸附能力恢复了 2 2 %~ 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沸石 生物再生 铵吸附量
下载PDF
煤泥高效调浆理论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7
11
作者 马力强 韦鲁滨 +1 位作者 李吉辉 陈清如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15-319,共5页
基于煤粒与捕收剂充分接触和有效黏附是实现煤泥调浆前提条件的认识,应用Sommer-feld颗粒间碰撞模型,导出了调浆过程中颗粒分散后的碰撞概率,并用颗粒绕流效应对碰撞概率进行了修正,考察了高剪切条件下实际流场中油滴与煤泥颗粒碰撞的规... 基于煤粒与捕收剂充分接触和有效黏附是实现煤泥调浆前提条件的认识,应用Sommer-feld颗粒间碰撞模型,导出了调浆过程中颗粒分散后的碰撞概率,并用颗粒绕流效应对碰撞概率进行了修正,考察了高剪切条件下实际流场中油滴与煤泥颗粒碰撞的规律.提出了捕收剂与煤泥颗粒有效吸附概率的概念,讨论了煤泥高效调浆的技术途径,并进行了调浆试验.结果表明:提高调浆剪切强度,保证调浆时间是确保浮选精煤回收率和质量的关键,过度调浆不利于提高浮选精煤回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 调浆 颗粒碰撞 有效吸附概率
原文传递
沸石的改性处理及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秀英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12,16,共3页
介绍了沸石改性的方法,讨论了影响沸石吸附性能的因素。实验表明,在废水温度为25℃,pH为6,Cd2+的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吸附剂的用量为20 g/L,吸附时间为120 min的条件下,改性沸石对镉离子的去除率达到99.12%。
关键词 沸石 废水处理 改性 吸附
下载PDF
植物废料吸附含铬污废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3
作者 胡颖 操家顺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6年第1期51-58,共8页
六价铬(Cr(VI))是最危险的无机毒物之一,会引起人体致癌、诱导有机体突变及对肝脏的损伤。水体铬污染已危及环境和人类健康。含铬污水吸附处理方法是一种运用广泛且卓有成效的方法。商业活性炭因其表面积大、高吸附性能和表面活性大成... 六价铬(Cr(VI))是最危险的无机毒物之一,会引起人体致癌、诱导有机体突变及对肝脏的损伤。水体铬污染已危及环境和人类健康。含铬污水吸附处理方法是一种运用广泛且卓有成效的方法。商业活性炭因其表面积大、高吸附性能和表面活性大成为重金属优良的吸附材料,但其成本较高,而来自农业废弃物或植物的吸附材料具有来源丰富、成本低廉、处理简单和吸附能力强等特点,是比较经济的吸附材料。对近年来含Cr(VI)污水吸附处理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比较了来自植物的各类廉价吸附材料,并对此类吸附材料的吸附容量、影响因素(pH值、接触时间、温度、金属初始浓度)、改性方法、再生利用和吸附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价铬(Cr(VI)) 植物废料 吸附材料 低成本 吸附容量 吸附机理
下载PDF
蒽醌法生产双氧水氧化尾气的节能处理 被引量:13
14
作者 辛强 《化工技术经济》 2004年第2期39-40,43,共3页
介绍蒽醌法生产双氧水装置中,用活性炭纤维吸附和透平膨胀制冷两种技术处理氧化尾气的原理、工艺流程。通过对用两种技术的两套尾气处理装置的比较,指出现阶段透平膨胀制冷技术是一项高效节能技术,在蒽醌法生产双氧水装置上具有良好的... 介绍蒽醌法生产双氧水装置中,用活性炭纤维吸附和透平膨胀制冷两种技术处理氧化尾气的原理、工艺流程。通过对用两种技术的两套尾气处理装置的比较,指出现阶段透平膨胀制冷技术是一项高效节能技术,在蒽醌法生产双氧水装置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蒽醌法 双氧水 活性炭纤维吸附技术 透平膨胀制冷技术 尾气处理 氧化尾气
下载PDF
柚子皮对模拟放射性废水中钍(IV)的选择性吸附 被引量:11
15
作者 黄瑶瑶 石润平 +4 位作者 黄涵芳 王法理 王晓雪 丁健刚 贾斌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742-1746,共5页
采用柚子皮作为生物吸附剂,在对模拟的放射性废水的单种金属元素溶液吸附研究中,柚子皮表现出对镧锕系金属离子的高效吸附;在对多种金属元素的混合溶液吸附研究中,柚子皮表现出对钍离子的高效选择性吸附。结果表明,Th^(4+)的质量浓度100... 采用柚子皮作为生物吸附剂,在对模拟的放射性废水的单种金属元素溶液吸附研究中,柚子皮表现出对镧锕系金属离子的高效吸附;在对多种金属元素的混合溶液吸附研究中,柚子皮表现出对钍离子的高效选择性吸附。结果表明,Th^(4+)的质量浓度100 mg/L、初始pH 4、吸附剂浓度3.5 g/L、粒径150~200目、吸附时间120 min时,柚子皮吸附剂对Th^(4+)的去除率可达94.87%,最大吸附量43.01 mg/g。柚子皮对Th^(4+)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吸附属于单分子层吸附。柚子皮对钍(IV)的吸附行为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柚子皮吸附剂 钍离子 吸附等温线 吸附动力学
下载PDF
纯化及羧化多壁碳纳米管吸附铀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淑娟 李金英 +2 位作者 罗明标 杨佳 张麟熹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85-290,共6页
对商品多壁碳纳米管(MWNTs)进行纯化及硝酸羧化处理,并对其分别进行热重及红外表征。研究了纯化和羧化MWNTs对溶液中铀的吸附行为,考察了介质酸度、温度、吸附时间、溶液中铀的初始质量浓度对吸附容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有质量比约为... 对商品多壁碳纳米管(MWNTs)进行纯化及硝酸羧化处理,并对其分别进行热重及红外表征。研究了纯化和羧化MWNTs对溶液中铀的吸附行为,考察了介质酸度、温度、吸附时间、溶液中铀的初始质量浓度对吸附容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有质量比约为10%的羧基成功接枝于MWNTs,羧化MWNTs比纯化MWNTs表面更为粗糙,且出现羧基的特征红外波数为2 913cm-1及1 641cm-1。在pH=3.0~6.0范围内,2种MWNTs对铀的吸附量随着pH和平衡浓度的增大而升高,反应时间与温度对吸附容量的影响不大。2种MWNTs的等温吸附及热力学模型研究表明,吸附反应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方程,在最佳条件下,静态平衡吸附量分别为47.81mg/g和89.09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表征 吸附铀 吸附模型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及其在石油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月明 唐景春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5年第5期1-6,13,共7页
石油的泄漏事故在油田勘探、开采和石油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时有发生,造成严重的石油污染。石油污染物中除了石油烃外,还含有多环芳烃,重金属等污染物,可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目前,处理石油污染土壤的方法主要有焚烧、热... 石油的泄漏事故在油田勘探、开采和石油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时有发生,造成严重的石油污染。石油污染物中除了石油烃外,还含有多环芳烃,重金属等污染物,可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目前,处理石油污染土壤的方法主要有焚烧、热解吸、溶剂萃取、生物处理、热化学清洗等方法。由于石油烃类属于疏水有机物,黏附于土壤颗粒上,很难进行分离和降解,而表面活性剂能够促进疏水有机物的解吸和溶解,是一种有效、经济、有潜力的方法,并得到广泛的研究,本文重点介绍了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在石油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和土壤吸附对表面活性剂效果的影响,提出了表面活性剂在石油污染土壤修复中的研究趋势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泥 热化学清洗 生物修复 生物表面活性剂 土壤吸附
下载PDF
等温吸附量计算方法的推导及应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元千 汤晨阳 陈奇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6-62,共7页
等温吸附方程和等温累积吸附方程是描述页岩气和煤层气吸附规律的2个重要理论方程。前者描述的是不同压力下的等温吸附量,后者描述的是不同压力下的等温累积吸附量。应当指出,构成等温吸附量曲线中不同压力下的数据点,不是利用实验测定... 等温吸附方程和等温累积吸附方程是描述页岩气和煤层气吸附规律的2个重要理论方程。前者描述的是不同压力下的等温吸附量,后者描述的是不同压力下的等温累积吸附量。应当指出,构成等温吸附量曲线中不同压力下的数据点,不是利用实验测定直接得到的,而是利用理论公式计算得到的。尽管在中外,尤其是中国,目前已有若干计算等温吸附量的方法,但多因在理论推导过程中存在不正确性和不可靠性,而导致计算公式和计算结果的错误,并引出了所谓过剩吸附量的不正确概念,这样也就谈不上为页岩吸附气和煤层吸附气的资源评价提供可靠的饱和累积吸附量数据。为此,基于气体状态方程,利用气体的物质守恒原理,经严格的推导,得到计算等温吸附量的3种方法。同时,提出了判断是否达到饱和吸附状态的判断因子。页岩和煤层吸附实验资料的应用结果表明,新建的计算方法和判断因子是正确、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煤层气 等温吸附量 计算方法 判断因子 饱和吸附量
下载PDF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lithium λ-MnO2 ion-sieves 被引量:5
19
作者 Chang WANG Yanlong ZHAI +1 位作者 Xi WANG Ming ZENG 《Frontiers of Chem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4期471-477,共7页
Abstract Lithium λ-MnO2 ion-sieves were prepared from spinel LiMn2O4 via treatment with nitric acid. The LiMn2O4 was synthesized by a solid state reaction between LiOH· H2O and MnO2. The effects of the calcinati... Abstract Lithium λ-MnO2 ion-sieves were prepared from spinel LiMn2O4 via treatment with nitric acid. The LiMn2O4 was synthesized by a solid state reaction between LiOH· H2O and MnO2. The effects of the calcination time and temperature on the preparation of the LiMn2O4 precursor and the lithium ion-sieve were investigated. In addition, the Li^+ extraction ratio, the Mn^2+ dissolving ratio and the adsorption properties of the lithium ion-sieve were all measured. The lithium ion-sieve had a high exchange capacity and was selective for Li^+. Specifically, at pH = 13, the ion exchange capacity of Li^+ was 30.9mg/g in 10 mmol/L LiCl solution and the lithium extraction ratio and manganese dissolving ratio were 95% and 25%, respec- 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ium ion-sieve solid state reaction adsorp-tion LIMN2O4
原文传递
岩溶地下河系统石灰石对BTEX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余道 宋晓薇 +1 位作者 蒋亚萍 程亚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80-185,共6页
石油类单环芳香烃BTEX是岩溶地下水中常见的有机污染物,但有关BTEX与石灰石的吸附研究报道很少。文中利用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桂林寨底地下河系统石灰石含水介质对汽油组分BTEX化合物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结果表明:(1)石灰石... 石油类单环芳香烃BTEX是岩溶地下水中常见的有机污染物,但有关BTEX与石灰石的吸附研究报道很少。文中利用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桂林寨底地下河系统石灰石含水介质对汽油组分BTEX化合物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结果表明:(1)石灰石含水介质对BTEX具有明显的吸附性,BTEX实验吸附容量介于0.004~0.061mg/g,大小顺序为甲苯〉苯〉间对二甲苯〉邻二甲苯〉乙苯,其动力学过程适合用假二级动力学模型描述,表明乙苯和二甲苯的吸附速率明显高于甲苯和苯,模型预测的BTEX吸附容量介于0.005~0.067mg/g,大小顺序与实验结果一致。(2)BTEX在石灰石含水介质中的吸附热力学符合Freundlich模型及其特例Linear模型,Freundlich常数介于0.076 4~0.189 3[mg/g][L/mg]1/n,1/n介于0.943 4~0.970 1,BTEX分配系数为0.002 3~0.021 2L/g。BTEX吸附能力顺序为间对二甲苯〉乙苯〉邻二甲苯〉甲苯〉苯。然而,石灰石与BTEX之间的吸附等温线不适合用Langmuir模型描述。这项研究能够为深入探讨BTEX在西南岩溶地下水中的迁移与归宿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石 单环芳香烃(BTEX) 含水介质 吸附动力学 吸附等温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