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酮ⅡA对乏氧环境下人高转移性巨细胞肺癌细胞表面β1-整合素及E-cadher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张明辉 张培彤 周天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低氧培养的人高转移性巨细胞肺癌(PG)细胞表面黏附分子E-cadherin、β1-整合素表达的影响。方法 PG细胞复苏,按干预药物不同分为丹参酮ⅡA高、中、低剂量组及顺铂组、阴性对照组,分别置于常氧和低氧环境下培养,48 h...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低氧培养的人高转移性巨细胞肺癌(PG)细胞表面黏附分子E-cadherin、β1-整合素表达的影响。方法 PG细胞复苏,按干预药物不同分为丹参酮ⅡA高、中、低剂量组及顺铂组、阴性对照组,分别置于常氧和低氧环境下培养,48 h后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黏附分子E-cadherin、β1-整合素在各组PG细胞表面表达情况。结果低氧环境下,PG细胞所表达β1-整合素荧光强度随丹参酮ⅡA浓度的增高而逐渐减弱,但表达β1-整合素的阳性细胞率接近100%,无统计学意义;PG细胞表达E-cadherin,随着丹参酮ⅡA浓度的增加,其阳性细胞数增加,但表达E-cadherin的荧光强度很弱,无统计学意义。常氧环境下,PG细胞所表达β1-整合素的荧光强度随着丹参酮ⅡA浓度的增高逐渐减弱,表达β1-整合素的阳性细胞率接近100%,无统计学意义;PG细胞表达E-cadherin,随着丹参酮ⅡA浓度的增加,其阳性细胞数减少,但表达E-cadherin荧光强度很弱,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氧环境下,丹参酮ⅡA通过下调E-cadherin和β1-整合素表达来抑制PG细胞的浸润转移;在低氧环境下,通过下调β1-整合素来抑制PG细胞的转移而上调E-cadherin表达来增加PG细胞的浸润转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高转移性巨细胞肺癌细胞 丹参酮ⅡA Β1-整合素 黏附分子
下载PDF
脓疱型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黏附分子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2
作者 陈胜平 张国威 +1 位作者 何威 刘向农 《福州总医院学报》 2009年第3期226-228,共3页
目的:观察脓疱型银屑病(PP)患者经芳维A酸乙酯(AE)治疗前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表面黏附分子CD15、CD11b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3例PP患者应用AE治疗前、AE治疗后其PMN表面黏附分子CD15、CD11b的荧光... 目的:观察脓疱型银屑病(PP)患者经芳维A酸乙酯(AE)治疗前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表面黏附分子CD15、CD11b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3例PP患者应用AE治疗前、AE治疗后其PMN表面黏附分子CD15、CD11b的荧光强度,以13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13例PP患者经AE治疗后其PMN表面黏附分子CD15、CD11b的表达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AE治疗后PP患者PMN表面黏附分子CD15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CD11b的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AE是通过抑制PP患者PMN表面黏附分子CD15、CD11b的表达而达到其临床疗效;PMN表面黏附分子CD15、CD11b的表达可作为PP活动性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疱型银屑病 黏附分子 CD15 CD11b 芳维A酸乙酯
原文传递
α-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氧化应激和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2
3
作者 潘晓燕 郑景晨 +3 位作者 龚小花 陈以勒 沈飞霞 汪大望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72-373,共2页
目的观察α-硫辛酸(ALA)对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DPN)氧化应激和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30例DPN患者予ALA 600mg/d静脉滴注14天。检测治疗前后氧化应激功能指标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水平。结果 AL... 目的观察α-硫辛酸(ALA)对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DPN)氧化应激和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30例DPN患者予ALA 600mg/d静脉滴注14天。检测治疗前后氧化应激功能指标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水平。结果 ALA可抑制氧化应激功能,降低ICAM-1的水平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降低丙二醛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VCAM-1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LA可抑制DPN患者氧化应激功能及降低ICAM-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硫辛酸 糖尿病神经病变 氧化应激 细胞间黏附分子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原文传递
高压氧预处理对大鼠腹部皮瓣ICAM-1、VCAM-1、NF-κB表达及成活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宋可新 张明子 +2 位作者 刘艺芳 王友彬 马雪梅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3-207,共5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预处理对大鼠腹部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NF-κB的表达及皮瓣存活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8只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6只、缺血再灌注组(IR)... 目的探讨高压氧预处理对大鼠腹部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NF-κB的表达及皮瓣存活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8只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6只、缺血再灌注组(IR)6只和高压氧预处理组(HBO)6只,HBO组术前3d开始行高压氧治疗,每天2次,间隔12h,而IR组和SH组大鼠术前不做处理,3组大鼠均于腹部形成6cm×9cm右侧腹壁浅动脉为蒂的轴型皮瓣,SH组大鼠直接行皮瓣原位缝合,IR组和HBO组加行缺血处理3h。术后第3天取存活皮瓣组织进行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以及Western Blot检测其ICAM-1、VCAM-1和NF-κB的表达。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应用SPSS18.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IR组大鼠腹部皮瓣存活面积百分比为(22.38±4.35)%,平均血流量为(32.61±5.68)PU,HBO组皮瓣存活面积为(45.34±3.15)%,平均血流量为(61.78±3.61)PU,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E染色可见,SH组炎性细胞浸润程度极低,而IR组炎性细胞浸润程度明显高于HBO组。免疫组化结果中可见,IR组皮瓣ICAM-1、VCAM-1及NF-κB表达呈强阳性,且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分别为(47.89±7.48)%、(75.71±5.48)%和(78.17±4.37)%,而HBO组呈弱阳性,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分别为(18.59±2.63)%、(28.44±4.69)%和(43.73±9.0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结果与免疫组化结果基本-致,在HBO组中ICAM-1、VCAM-1及NF-κB的表达量显著下降,而IR组3种因子的蛋白表达量较HBO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高压氧预处理可以降低大鼠腹部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ICAM-1、VCAM-1以及NF-KB的表达,并促进皮瓣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外科皮瓣 再灌注损伤 胞间黏附分子1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NF-ΚB
原文传递
陈兰花冲剂对糖尿病足坏疽大鼠肌腱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张东萍 杨博华 奚九一 《疑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197-200,共4页
目的研究陈兰花冲剂对糖尿病足坏疽大鼠肌腱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STZ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并以足部注射真菌菌液方法建立糖尿病足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比较陈兰花冲剂及糖脉康对大鼠足... 目的研究陈兰花冲剂对糖尿病足坏疽大鼠肌腱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STZ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并以足部注射真菌菌液方法建立糖尿病足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比较陈兰花冲剂及糖脉康对大鼠足部肌腱组织ICAM-1表达的影响。结果糖尿病大鼠模型及糖尿病足动物模型均成功复制。造模后,各模型组大鼠体重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显著升高(均为P<0.05),但陈兰花冲剂组与糖脉康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均为P>0.05);各模型组肌腱组织ICAM-1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陈兰花组明显低于糖脉康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陈兰花冲剂无明显降低血糖作用,但可明显抑制肌腱组织ICAM-1的表达,抑制机体炎性因子的水平可能是其治疗糖尿病足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兰花冲剂 糖尿病足 真菌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大鼠
下载PDF
葛根素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细胞间黏附分子-1基因表达的调控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强翔 钟惠菊 +3 位作者 李剑欣 贺金莲 张卓 陆小兰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6年第11期1480-1483,共4页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球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基因表达的调控。方法利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法诱导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实验用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葛根素治疗组。治疗16周。观察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大鼠的...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球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基因表达的调控。方法利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法诱导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实验用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葛根素治疗组。治疗16周。观察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大鼠的一般状况、血糖、尿素氮、血肌苷,内生肌苷清除率、24 h尿蛋白排泄率,原位杂交检测肾组织CD54基因表达。结果造模组大鼠均出现肾脏功能有损害;葛根素能改善基本状况,降低糖尿病大鼠的尿素氮、血肌苷、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增加内生肌苷清除率,细胞间黏附分子mRNA表达显著下调。结论葛根素具有确切的肾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药理学 糖尿病肾病 胞间粘附分子1
原文传递
冠心病病人血清IMA与sICAM-1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文一 王红巧 张丰雪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517-518,521,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与血清缺血修饰清蛋白(IMA)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浓度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120例CHD病人血清IMA和sICAM-1浓度的变化,并与40例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CHD病人血清IMA与sICA...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与血清缺血修饰清蛋白(IMA)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浓度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120例CHD病人血清IMA和sICAM-1浓度的变化,并与40例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CHD病人血清IMA与sICAM-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18.45、11.02,P〈0.001)。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及稳定型心绞痛病人IMA和sICAM-1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102.16、32.81,q=3.70~20.24,P〈0.001)。不同类型CHD病人血清IMA与sICAM-1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0.609-0.855,P〈0.01)。结论血清IMA和sICAM-1浓度变化参与CHD的发生与发展,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细胞黏附分子 缺血修饰清蛋白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细胞间黏附分子K469E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温培娥 路方红 +5 位作者 刘振东 商青 王舒健 赵颖馨 孙尚文 金世宽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1-333,共3页
目的探讨ICAM-1基因K496E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对437名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AS组和动脉正常组(正常组),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酶联吸附测定技术检测所有患者的细胞... 目的探讨ICAM-1基因K496E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对437名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AS组和动脉正常组(正常组),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酶联吸附测定技术检测所有患者的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因K496E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及ICAM-1血浆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S组KK型频率明显高于正常组(χ2=12.437,P=0.000),基因型相对风险度分析发现,KK基因型的个体发生AS的危险性是KE或EE型的2.087倍(OR=2.087,95%CI=1.382~3.151);携带K等位基因发生AS的风险是E等位基因的1.962倍。经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等指标后,ICAM-1血浆水平、K等位基因和吸烟均不同程度的影响AS的发病,而且K等位基因及吸烟对于AS发病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结论ICAM-1基因K469E多态性与EH患者的AS有相关性,K等位基因可能是AS的遗传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基因多态性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神经细胞黏附分子在学习记忆减退大鼠海马中的表达 被引量:2
9
作者 宣爱国 龙大宏 曾凡表 《解剖学研究》 CAS 2008年第6期409-412,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黏附分子(NCAM)细胞在学习记忆减退对大鼠脑海马组织中的表达。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和对照组。建立学习记忆减退模型鼠,4周后行Y迷宫检测和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验证模型成立;并对海马CA1和CA... 目的探讨神经黏附分子(NCAM)细胞在学习记忆减退对大鼠脑海马组织中的表达。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和对照组。建立学习记忆减退模型鼠,4周后行Y迷宫检测和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验证模型成立;并对海马CA1和CA3区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NCAM含量的变化。结果Y迷宫检测显示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较正常组明显下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明模型组胆碱能神经元数和NCAM阳性数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学习记忆减退可降低大鼠脑海马组织NCAM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细胞黏附分子 海马 学习与记忆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高糖诱导的系膜细胞核因子-κB活性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慧 邹大进 +3 位作者 贾一韬 韦多 季军捷 彭玲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58-460,共3页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高糖诱导的大鼠系膜细胞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正常糖(NG)、高糖(HG)及HG+不同浓度罗格列酮培养大鼠系膜细胞。以RT-PCR检测ICAM-1 mRNA的表达,采用ELISA检测培养细胞上清中ICAM-...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高糖诱导的大鼠系膜细胞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正常糖(NG)、高糖(HG)及HG+不同浓度罗格列酮培养大鼠系膜细胞。以RT-PCR检测ICAM-1 mRNA的表达,采用ELISA检测培养细胞上清中ICAM-1蛋白的浓度。采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法检测NF-κB的活性。结果HG组ICAM-1/GAPDH吸光度是NG组的2.9倍(P<0.01)。5μmol/L及20μmol/L罗格列酮均可显著抑制ICAM-1 mRNA的表达。HG刺激系膜细胞1 h可使NF-κB活性增强2.5倍(P<0.01),高糖诱导的NF-κB的活化可被罗格列酮(20μmol/L)所抑制(0.8±0.2vs2.5±0.3,P<0.01)。结论罗格列酮可通过抑制NF-κB信号传导途径降低高糖诱导的系膜细胞ICAM-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格列酮 核因子-ΚB 细胞间黏附分子1 系膜细胞
下载PDF
三羟异黄酮保护内毒素诱导急性肺损伤实验研究
11
作者 李兴旺 董晟 +2 位作者 谢玉波 金胜威 连庆泉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6年第11期1491-1494,共4页
目的探讨三羟异黄酮对内毒素(LPS)诱导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生理盐水组(S组)、三羟异黄酮组(G组)、LPS组(L组)和三羟异黄酮预处理组(G+L组)。LPS刺激后,观察6 h。以肺湿干重比(W/D... 目的探讨三羟异黄酮对内毒素(LPS)诱导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生理盐水组(S组)、三羟异黄酮组(G组)、LPS组(L组)和三羟异黄酮预处理组(G+L组)。LPS刺激后,观察6 h。以肺湿干重比(W/D)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蛋白含量作为肺损伤的指标。通过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BALF中细胞学分析来评估中性粒细胞的聚集和活性。采用RT-PCR,检测ICAM-1mRNA在肺组织表达的变化。肺组织经HE染色后,观察组织病理学上的改变。结果L组大鼠BALF总蛋白和W/D都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同S组比较,在G+L组LPS导致了BALF、肺组织匀浆MPO活性及BALF中PMN数目显著增加(P<0.01);L组大鼠肺组织中ICAM-1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S组(P<0.01)。预先给予三羟异黄酮可以非常显著抑制LPS引起这些指标的改变(P<0.05或0.01)。三羟异黄酮预处理也改善了LPS所致肺组织形态学上严重的损伤。上述所有参数在G组与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羟异黄酮预处理能够减轻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这种效果可能与其下调ICAM-1的表达而抑制PMN在肺组织的聚集、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黄酮类/药理学 内毒素类 肺疾病 胞间黏附分子1
原文传递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粘附分子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12
作者 张平 张红 +3 位作者 秦向荣 曾景福 陈亚红 王仕忠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1期992-993,996,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在急性胰腺炎(AP)发病中的作用,并研究ICAM-1的连续监测在AP的分类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于60例AP患者,其中急性水肿性胰腺炎(AEP)组36例和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组24例,连续7天采用ELISA法测定... 目的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在急性胰腺炎(AP)发病中的作用,并研究ICAM-1的连续监测在AP的分类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于60例AP患者,其中急性水肿性胰腺炎(AEP)组36例和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组24例,连续7天采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sI-CAM-1水平变化。结果AEP组和AHNP组患者血清sICAM-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组患者血清sICAM-1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AEP患者sICAM-I浓度-时间曲线呈下降型,AHNP患者sICAM-1浓度-时间曲线呈递增型或复发型。结论sICAM-1在AP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sICAM-1升高的程度及方式与AP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AP的分类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病 胞间粘附分子1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对UV辐照致HDMEC损伤后VCAM-1和bFGF表达的影响
13
作者 吴怡 张小卿 +3 位作者 王诗晗 马贤德 金明淑 吴景东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8年第10期1846-1849,共4页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对模拟日光中UV辐照所致人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HDMEC)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研究以人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UVA照射的方法造模,以不同浓度的桃红四物汤为干预因素,分别予高、中、低剂量桃红四物汤含药...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对模拟日光中UV辐照所致人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HDMEC)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研究以人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UVA照射的方法造模,以不同浓度的桃红四物汤为干预因素,分别予高、中、低剂量桃红四物汤含药血清培养,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VCAM-1和bFGF的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和桃红四物汤中、低剂量含药血清组中的VCAM-1含量均显著上调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而桃红四物汤高剂量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桃红四物汤高剂量、中剂量和低剂量含药血清组中的VCAM-1含量均显著下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桃红四物汤高剂量、中剂量和低剂量含药血清组中的bFGF含量均显著上调且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桃红四物汤高剂量、中剂量和低剂量含药血清组中的bFGF含量均显著下降且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UVA辐射致HDMEC损伤发生炎症反应,促进VCAM-1、bFGF的表达上调,桃红四物汤干预后二者表达下调,表明桃红四物汤能修复受损的血管内皮细胞,进而降低紫外线辐射造成的皮肤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A照射、血管内皮细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桃红四物汤
下载PDF
DC—SIGN启动子区-139和-336位点多态性与HIV感染的关系
14
作者 李勤光 许利军 +3 位作者 张启云 黄凡 陈惠聪 陈荣华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204-208,共5页
目的研究树突细胞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一3结合非整合素因子(dendritic cells specific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3-grabbing nonintegrin, DE-SIGN )启动子区-139和-336位点多态性与HIV易感性、感染途径以及疾病进展的关系... 目的研究树突细胞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一3结合非整合素因子(dendritic cells specific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3-grabbing nonintegrin, DE-SIGN )启动子区-139和-336位点多态性与HIV易感性、感染途径以及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比较160例HIV感染者和178名健康对照人群DC—SIGN启动子区-139位点和-336位点基因型分布的差异,采用Spearman秩和相关检验分析DC—SIGN启动子区-139和-336多态性与HIV感染的关系。结果在160例HIV感染者中,出现92例(57.5%)-139C和68例(42.5%)-139T,29例(18.1%)-336C和131例(81.9%)-336T。-139T/C和-336T/C基因型分布在HIV感染者与健康对照者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21和1.754,P值均〉0.05)。通过性接触或静脉注射毒品而感染HIV的患者中,-139T/C和-336T/C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2=0.435和0.103,P值均〉0.05)。在所有研究对象中,-139C基因型的个体多伴随-336C基因型(r=0.359,P〈0.01)。在外周血CD4+T细胞计数≤50个/μL的患者中,-139T基因型出现的频率(27.9%)高于-139C基因型(23.0%)(x2=4.055,P〈0.05)。-139T/C和-336T/C对HIVRNA载量影响不明显(t=-0.643和-1.637,P值均〉0.05)。结论DC—SIGN启动子区-336C常与-139C耦联出现;-139或-336位点多态性与HIV的易感性和感染途径无明显相关性,但-139T基因型患者更易出现CD4+T细胞数量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树突细胞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因子 易感性 感染 淋巴细胞
原文传递
HepaCAM基因转染对肾癌细胞侵袭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荀春华 罗春丽 +3 位作者 吴小候 谢建红 杨淑哲 潘翠翠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029-1033,共5页
目的:研究肝细胞黏附分子(hepatocyte cell adhesion molecule,hepaCAM)基因转染对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细胞株786-0侵袭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携带hepaCAM基因的重组质粒hepaCAM-pEGFPN2转染786-0细胞后,... 目的:研究肝细胞黏附分子(hepatocyte cell adhesion molecule,hepaCAM)基因转染对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细胞株786-0侵袭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携带hepaCAM基因的重组质粒hepaCAM-pEGFPN2转染786-0细胞后,用G418筛选形成阳性克隆并扩增培养,以转染了pEGFPN2和未转染的786-0细胞作为对照。采用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epaCAM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MMP)-2和MMP-9 mRNA的表达,明胶酶谱法检测MMP-2和MMP-9的活性变化,Transwell小室法检测786-0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结果:稳定转染hepaCAM基因后,786-0细胞的hepaCAM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1),而MMP-2和MMP-9 mRNA的表达和酶活性明显受抑(P<0.05),hepaCAM基因的导入显著削弱了RCC细胞的跨膜侵袭能力(P<0.01)。结论:hepaCAM可能通过下调MMP-2和MMP-9的表达以及抑制明胶酶的活性,进而抑制肾癌细胞786-0的侵袭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细胞黏附分子 转染 肿瘤侵袭 肿瘤细胞 培养的 基因 hepaCAM
下载PDF
活血化瘀中药加高压氧对脑缺血再灌注血小板膜糖蛋白及白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尉中民 程晓静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65-469,共5页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与高压氧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血小板膜糖蛋白、白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暂时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共分7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模型组)、高压氧组、联合治疗大剂量组、...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与高压氧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血小板膜糖蛋白、白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暂时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共分7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模型组)、高压氧组、联合治疗大剂量组、联合治疗中剂量组、联合治疗小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高压氧处理组在造模后第1天开始进行高压氧处理;药物处理组在造模前5 d开始按规定剂量经胃灌服中药,每天1次;各组分别在造模后1、3、5 d 3个不同时间点处死小鼠,从小鼠眶动脉和眶静脉采血1 mL,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各组小鼠各时点血小板膜糖蛋白CD31、CD61、CD62p及白细胞黏附分子CD11a/CD18、CD11b/CD18、CD62L的变化。结果①活血化瘀中药联合高压氧可有效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血小板膜糖蛋白CD31、CD61、CD62p及白细胞黏附分子CD11a/CD18、CD11b/CD18、CD62L的异常表达。从3种用药剂量对检测指标的作用效果来看,以活血化瘀中药中剂量组与高压氧联合应用效果更好。②单纯活血化瘀中药中剂量组亦可明显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血小板膜糖蛋白CD31、CD61、CD62p及白细胞黏附分子CD11a/CD18、CD11b/CD18、CD62L的异常表达。结论活血化瘀中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 高压氧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血小板膜糖蛋白 白细胞黏附分子 小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