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hs-CRP、UA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联合检测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意义评价 被引量:27
1
作者 赵伟 曲芳 《河北医药》 CAS 2016年第19期2911-2914,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急性脑梗死(acute brain infarction,AB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酸(UA)水平以及血液流变学各指标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10月接受诊治的ABI患者141例为观察组,观察组...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急性脑梗死(acute brain infarction,AB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酸(UA)水平以及血液流变学各指标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10月接受诊治的ABI患者141例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根据其是否患有T2DM,分为T2DM组53例,非T2DM组88例,选择同期门诊排除的健康体检者55例作为对照组。测定hs-CRP和UA水平以及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hs-CRP和U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T2DM组的hs-CRP和UA水平明显高于非T2DM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T2DM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明显高于非T2DM组(P<0.05);腔隙性脑梗死组、小梗死组、大梗死组患者hs-CRP、UA水平以及血液流变学各指标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随着其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加重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和UA水平均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合并ABI患者血清hsCRP、UA水平水平以及血液流变学各指标与其脑梗塞面积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并对患者病情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急性脑梗死 C-反应蛋白 尿酸 血液流变学指标
下载PDF
经颅磁刺激在急性脑梗死运动功能康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25
2
作者 钮竹 张通 +2 位作者 方定华 吴小未 金鑫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1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研究经颅磁刺激对运动传导通路的易化作用及其在脑卒中运动功能康复中的作用。资料与方法选取 6 5例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在基本治疗相同的情况下 ,治疗组给予 14天的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第 1天和第 14天的MEP(运动诱发电位 )、C... 目的研究经颅磁刺激对运动传导通路的易化作用及其在脑卒中运动功能康复中的作用。资料与方法选取 6 5例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在基本治疗相同的情况下 ,治疗组给予 14天的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第 1天和第 14天的MEP(运动诱发电位 )、CMCT(中枢运动传导时间 )、肌力和Fugl Meyer运动功能评分。 结果在Fugl Meyer运动功能评分、肌力和CMCT等方面 :治疗前 ,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治疗后 ,两组分别与治疗前相比 ,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治疗组的运动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 ,两组之间的MEP潜伏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脑卒中急性期进行经颅磁刺激治疗 ,可明显缩短CMCT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 急性脑梗死 运动功能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和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3
作者 张军 李洁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以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应用阿托伐他汀10、20和40mg/a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血脂调节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变化。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各组患...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以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应用阿托伐他汀10、20和40mg/a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血脂调节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变化。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各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随药物剂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P〈0.05),其中以20mg/d组和40mg/d组下降最为显著(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各组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其中10、20和40mg/d组均显著低于基础治疗组(P〈0.05)。各组患者阿托伐他汀治疗前后血清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无明显变化(均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10、20和40mg/d)进行调脂治疗安全有效,推荐以20mg/d作为适宜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病 脑梗塞 脂类 降血脂药 羟甲基戊二酰基COA还原酶抑制剂
下载PDF
CT灌注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缺血半暗带和核心梗死区的最佳灌注参数阈值探讨 被引量:22
4
作者 虞雁南 丁信法 +1 位作者 张圣 楼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13,共7页
目的:探讨CT灌注(CTP)预测缺血半暗带和核心梗死区的最佳灌注参数阈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3年10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并行基线CTP检查的39例前循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 目的:探讨CT灌注(CTP)预测缺血半暗带和核心梗死区的最佳灌注参数阈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3年10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并行基线CTP检查的39例前循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24 h再灌注率界定无再灌注组(10例)和再灌注组(21例),分别用于评价缺血半暗带与核心梗死区阈值.根据基线CTP和复查CTP分别计算各参数阈值所对应的低灌注体积、最终梗死体积.采用配对t检验、相关性分析、Bland-Altman图分析各灌注参数阈值所对应的低灌注体积与最终梗死体积的一致性,得出最佳阈值.结果:无再灌注组中延迟时间〉3 s与最终梗死体积一致性最高(偏差3.3 ml,95%一致性区间-41.7~48.3;r=0.933,P〈0.001);再灌注组中相对脑血流量〈30%与最终梗死体积一致性最高(偏差-2.2 ml,95%一致性区间-25.6~ 21.2;r=0.923,P〈0.001).结论:延迟时间〉3 s和相对脑血流量〈30%分别是预测半暗带、核心梗死区体积的最佳CTP参数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药物疗法 急性病 血栓溶解疗法 灌流 脑梗死 放射摄影术 脑缺血 缺血 脑血管循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统计学(主题)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卒中后肺炎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8
5
作者 李慎军 胡怀强 +1 位作者 王晓玲 曹秉振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5期2796-2801,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卒中后肺炎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收集2010年8月至2014年8月于济南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记录其年龄、性别、血清肌酐、空腹血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牛津郡社区...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卒中后肺炎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收集2010年8月至2014年8月于济南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记录其年龄、性别、血清肌酐、空腹血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分型等基线资料。按照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标准进行诊断卒中后肺炎。在发病后180d通过电话进行随访,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价(mRS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为预后不良)。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卡普兰一迈耶曲线分析卒中后肺炎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共纳入124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失访173例。有卒中后肺炎组159例,无卒中后肺炎组1090例。与无卒中后肺炎组相比,有卒中后肺炎组年龄大[(67±13)岁比(63±12)岁,P=0.000],梗死程度重[15(14)比4(4),P=0.000];患心力衰竭(12.58%比3.40%,P=0.000)、心房纤颤(26.42%比8.81%,P=0.000)、心肌梗死(10.06%比5.05%,P=0.016)、复发性脑梗死(30.19%比22.66%,P=0.045)、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分型完全前循环型(46.54%比19.63%,P=0.000)、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分型后循环型(39.62%比25.51%,P=0.001)比例高;发病时有意识障碍(60.38%比9.27%,P=0.000)、吞咽困难(34.59%比19.89%,P=0.000)、呕吐(26.42%比8.81%,P=0.000)、失语(35.85%比16.61%,P=0.000)的比例高。预后不良组卒中后肺炎的患病率[29.37%(111/378)]显著高于无卒中后肺炎组[3.73%(26/698)](P=0.000)。卒中后肺炎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180d内预后不良(OR=2.414,95%CI:1.336~4.361,P=0.004)、病死率高(OR=2.132,95%CI:1.229—3.699,P=0.007)的独立预测因子。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肺炎 脑梗死 预后
原文传递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黄晓芸 丁燕晶 方浩威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5年第15期1964-1965,共2页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症支持的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14d后判定临床疗效,并检测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与对照组...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症支持的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14d后判定临床疗效,并检测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血液流变学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可降低全血黏度和全血还原黏度,改善微循环,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灯盏细辛注射液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7
作者 唐小荣 吴振东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8期853-854,共2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单用降纤酶及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以疗程14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3个月时Barthel指数评分为标准观察疗效。结果两组病人疗程14 d神...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单用降纤酶及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以疗程14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3个月时Barthel指数评分为标准观察疗效。结果两组病人疗程14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3个月时Barthel指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降纤酶 急性脑梗死
原文传递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刘成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0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涿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阿替普酶涪栓治疗,观察组患者行醒脑等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T1...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涿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阿替普酶涪栓治疗,观察组患者行醒脑等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T1)、治疗1周后(T2)及治疗1个月后(T3)NIHSS得分、简明Fugl-Meyer量表得分、Barthel指数、ESS得分、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1时两组患者的各项评分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T2及两组NIHSS得分均低于上一个时间段的得分(P<0.05),且观察组NIHSS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T2及T3,两组患者的Fugl-Meyer得分、Barthel指数及ESS得分均高于上一个时间段的得分(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56%(43/45),高于对照组的80.00%(36/45)(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4/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67%(12/45)(P<0.05).【结论】醒脑時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及运动能力,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病 脑梗塞/药物疗法 郁金/药理学 麝香/药理学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药理学
下载PDF
大蒜素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久亮 刘鑫 +1 位作者 毛建生 史载祥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03年第2期23-26,共4页
目的 观察大蒜素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治疗效果 ,并探讨大蒜素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机制。方法 选用发病 3d以内的急性脑梗塞患者 5 5例 ,随机分为大蒜素治疗组及川芎嗪对照组 ,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及血清丙二醛 (MDA)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 治... 目的 观察大蒜素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治疗效果 ,并探讨大蒜素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机制。方法 选用发病 3d以内的急性脑梗塞患者 5 5例 ,随机分为大蒜素治疗组及川芎嗪对照组 ,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及血清丙二醛 (MDA)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 治疗 2周时大蒜素组及川芎嗪组的有效率分别是为 75 76 %、6 4 6 4 %,治疗 4周时为 86 96 %、76 4 7%,同步比较无差异 (P >0 0 5 ) ;治疗 4周时大蒜素组神经缺损分数的改善是 (10 0 0± 5 5 9) ,川芎嗪组 (6 18± 4 32 ) (P <0 0 5 )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MDA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 (P <0 0 1) ,大蒜素组MDA含量逐渐下降 ,治疗 3周时明显低于川芎嗪组 (P <0 0 1)。结论 大蒜素对急性脑梗塞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其作用机理是 :大蒜素可有效地清除自由基 ,减轻脑缺血—再灌流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素 急性脑梗塞 临床观察 中医药疗法
原文传递
综合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0
作者 白慧梅 张玉莲 +2 位作者 何剑炜 张连城 杨颖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8-100,共3页
目的:寻找提高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临床疗效的方法。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和西药组。西药组48例,采用常规西医脱水降颅压、脑保护、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及对症支持等治疗;综合组48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配合针灸及中药灌肠... 目的:寻找提高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临床疗效的方法。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和西药组。西药组48例,采用常规西医脱水降颅压、脑保护、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及对症支持等治疗;综合组48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配合针灸及中药灌肠。28天后统计疗效。结果:综合组总有效率为68.8%,西药组总有效率为39.6%,经统计学处理,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综合组明显优于西药组(P<0.001)。昏迷量表(GCS)评分综合组明显优于西药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病/治疗 脑梗塞/治疗 针药并用 通络 灌肠 @急性大面积脑梗塞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1
作者 何红 甄静 +1 位作者 张之福 赵虹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0期2279-2280,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将5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年龄分为A组(年龄40~49岁)、B组(年龄50~59岁)、C组(年龄60~69岁)、D组(年龄70~79岁)和E组(年龄80~89岁)。分析各...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将5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年龄分为A组(年龄40~49岁)、B组(年龄50~59岁)、C组(年龄60~69岁)、D组(年龄70~79岁)和E组(年龄80~89岁)。分析各年龄段患者血浆Hcy水平、伴随疾病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病关系。结果:各年龄段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A组和E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Hcy水平的升高与各年龄段急性脑梗死发病均有关,与40~49岁和80~89岁的患者关系更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病 脑梗塞/血液 半胱氨酸/血液 人类
原文传递
TOAST分型与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0
12
作者 常华军 全亚萍 陈顺中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456-459,共4页
目的研究TOAST分型与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TOAST分型标准对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分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评价;比较TOAST不同分型患者随访6个月时的病死率、病死率和(或)... 目的研究TOAST分型与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TOAST分型标准对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分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评价;比较TOAST不同分型患者随访6个月时的病死率、病死率和(或)病残率及复发率。结果200例患者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型)45例(22.50%)、小动脉闭塞型(SAO型)57例(28.50%)、心源性栓塞型(CE型)41例(20.50%)、其他明确病因型(SOE型)4例(2.00%)以及不明病因型(SUE型)53例(26.50%)。CE型患者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最为严重[NIHSS评分(21.23±7.82)分],SAO型患者最轻[NIHSS评分(7.24±6.7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E型患者随访6个月时病死率为19.51%(8/14),病死率和(或)病残率为46.34%(19/41)、复发率为26.83%(11/41),与SAO型[病死率(1.75%,1/57)、病死率和(或)病残率(5.26%,3/57)、复发率(1.75%,1/5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OAST分型可以作为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预后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病 脑梗死 预后 神经功能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脑梗死2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梁明 《现代医药卫生》 2013年第2期193-193,195,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2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患者在救治期间,平均住院时间为32 d,其中治愈21例,好转3例,出现失语1例,出现肢体瘫痪1例,死亡2例...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2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患者在救治期间,平均住院时间为32 d,其中治愈21例,好转3例,出现失语1例,出现肢体瘫痪1例,死亡2例。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脑梗死是临床急症,应快速反应、及时发现,抓住其治疗有效期,根据临床症状及早进行头颅CT检查,从而减少致残率和病死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病 脑梗死 病因学 心肌梗死 并发症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丹参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及对血清IL-6、MMP9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旭 江秀龙 +2 位作者 陈兴泳 汪效松 雷惠新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0年第4期276-279,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95例发病<48 h的颈内动脉系统ACI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n=46)、丹参川芎嗪治疗组(n=49)以及对照组(健康...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95例发病<48 h的颈内动脉系统ACI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n=46)、丹参川芎嗪治疗组(n=49)以及对照组(健康体检者,n=40)。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7,14天测血清IL-6、MMP9水平,并进行神经功能评估等疗效观察。结果治疗前常规治疗组和丹参川芎嗪治疗组的IL-6、MMP9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逐渐降低。治疗后第3,7天丹参川芎嗪组IL-6、MMP9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丹参川芎嗪治疗组第7天,常规治疗组第14天血清IL-6、MMP9水平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丹参川芎嗪治疗组出现进展型脑梗死比常规治疗组少;丹参川芎嗪治疗组总有效率(91.8%)高于常规治疗组(63.0%)。结论丹参川芎嗪可降低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血清IL-6、MMP9水平,并可改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川芎嗪 急性病 脑梗死 白细胞介素6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5
作者 黄登鹏 彭卫平 潘速跃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26-728,共3页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的1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A组(n=54)、治疗B组(n=55)、对照组(n=53)。治疗A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颗粒,每次1包,一天3次;治疗B组加用养血清脑颗...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的1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A组(n=54)、治疗B组(n=55)、对照组(n=53)。治疗A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颗粒,每次1包,一天3次;治疗B组加用养血清脑颗粒,每次2包,一天3次;对照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得乐冲剂,每次1包,一天3次,疗程均为2周。治疗前后测定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丙二醛(M DA),D-二聚体(D-D)、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同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A组、B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9.6%、92.7%与56.6%。治疗A组在疗程结束后M DA、D-D、TNFα-、IL-6有所下降,而SOD则有所升高。治疗B组各指标改善更明显,对照组各指标变化不大。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且疗效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血清脑颗粒 急性脑梗死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下载PDF
CT脑灌注成像指导下尿激酶和rt-PA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肖乃安 马琪林 鲁丛霞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以CT脑灌注成像(CTP)指导下尿激酶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和出血转化率。方法对112例发病3h内前循环脑梗死患者给予随机分组,即尿激酶组和rt-PA组,分别使用尿激酶和rt-PA给予C... 目的探讨以CT脑灌注成像(CTP)指导下尿激酶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和出血转化率。方法对112例发病3h内前循环脑梗死患者给予随机分组,即尿激酶组和rt-PA组,分别使用尿激酶和rt-PA给予CT脑灌注成像指导下的静脉溶栓,并进行治疗前后血管再通评价、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ADL评分和出血转化率的比较。结果 112例患者溶栓治疗后NIHSS评分、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尿激酶组和rt-PA组的血管再通率均升高,出血转化率相当(P>0.05)。结论 CTP可以用来指导急性前循环脑梗死静脉溶栓,且尿激酶和rt-PA作用相当,出血转化率无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病 脑出血 脑梗死 统计学(主题) 血栓溶解疗法 尿纤溶酶原激活物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256层螺旋CT一站式全脑灌注与CTA评估急性脑梗死的价值 被引量:9
17
作者 邹玉坚 郑晓林 +1 位作者 肖利华 高云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2年第3期163-166,共4页
目的旨在探讨全脑CT灌注成像+CTA一站式扫描评估急性脑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全脑灌注成像。选取动脉期数据重建脑动脉三维和二维图像,观察脑动脉狭窄、闭塞情况。分别取脑梗死灶中央区、周边区及对侧相应脑白质;... 目的旨在探讨全脑CT灌注成像+CTA一站式扫描评估急性脑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全脑灌注成像。选取动脉期数据重建脑动脉三维和二维图像,观察脑动脉狭窄、闭塞情况。分别取脑梗死灶中央区、周边区及对侧相应脑白质;病变侧正常脑白质与健侧对应部位脑白质作为兴趣区,测量CBV、CBF、MTT和TTP,比较病变侧及健侧测量值。结果 29例患者梗死区供血血管狭窄、闭塞和分支减少26例。梗死中央区TTP和MTT明显延长,CBV和CBF明显下降,与对侧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周边区TTP和MTT延长,CBV增高,CBF下降。与对侧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测量患侧正常脑白质和健侧对应脑白质的CBV、CBF、TTP和MTT的值,CBV、CBF增高,MTT缩短,数据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全脑灌注联合CTA一站式扫描方法简便,能较全面显示血管形态与脑组织微循环状态,对脑组织存活状态的定性敏感性高,为评估急性脑梗死有价值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灌注成像 急性脑梗死 灌注参数
下载PDF
急性前庭综合征患者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春悦 方力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678-1684,共7页
背景急性脑梗死是急性前庭综合征中较为危重的疾病。急性前庭综合征患者起病急,症状重,CT诊断急性脑梗死的灵敏度低,而核磁共振检查又不易立即实施,这使得表现为急性前庭综合征的急性脑梗死诊断具有一定挑战性,因此有必要探究适用于急... 背景急性脑梗死是急性前庭综合征中较为危重的疾病。急性前庭综合征患者起病急,症状重,CT诊断急性脑梗死的灵敏度低,而核磁共振检查又不易立即实施,这使得表现为急性前庭综合征的急性脑梗死诊断具有一定挑战性,因此有必要探究适用于急性前庭综合征患者的检查和评价方法。目的分析急性前庭综合征患者中急性脑梗死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急性前庭综合征中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提供借鉴,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黄金治疗时间。方法收集2021年4月—2022年7月就诊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内科急性前庭综合征患者102例,录入相关临床体征,以核磁共振检查结果作为脑梗死诊断的金标准,分为脑梗死组(16例)与非脑梗死组(86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特点,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急性前庭综合征中脑梗死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相关影响因素对脑梗死的预测价值。结果脑梗死组患者吸烟史、饮酒史、头脉冲试验-眼震-眼位偏斜试验(HINTS)阳性比例、ABCD2评分均高于非脑梗死组(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INTS阳性、ABCD2评分、吸烟史、饮酒史、听力下降是脑梗死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INTS阳性(OR=99.043,95%CI=8.120~1208.090)和ABCD2评分(OR=2.820,95%CI=1.188~6.696)是脑梗死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多指标联合、HINTS阳性、ABCD2评分、吸烟史、饮酒史、听力下降预测脑梗死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49、0.874、0.734、0.643、0.649和0.604。结论急性前庭综合征患者中非脑梗死比例较大,其中以前庭神经炎最常见,HINTS阳性和ABCD2评分与急性前庭综合征中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持续性头晕 急性前庭综合征 脑梗死 头脉冲试验-眼震-眼位偏斜试验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血清脂联素、hs-CRP和IL-6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动态表达及意义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冶生寿 王新兰 +1 位作者 严兴丽 祁秀丽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1227-1230,123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ADP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对病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11月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ADP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对病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11月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在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分组,梗死面积:<5cm^3 38例,5~10cm^3 38例,>10cm^3 34例;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MESSS)评估:轻度37例,中度43例,重度30例。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1个月测定患者ADPN、hs-CRP和IL-6水平。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6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测定ADPN、hs-CRP、IL-6水平。比较各组研究对象ADPN、hs-CRP、IL-6水平,比较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后血清ADPN、hs-CRP、IL-6的动态变化,并进行MESSS与血清ADPN、hs-CRP、IL-6的相关分析。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清ADPN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hs-CRP、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面积越大、病情越严重患者血清ADPN水平越低,hs-CRP、IL-6水平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1个月hs-CRP、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ADPN水平治疗后1周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ESSS与ADPN呈负相关(r=-0.367,P<0.05),与hs-CRP、IL-6呈正相关(r=0.239、0.217,P<0.05)。结论血清ADPN、hs-CRP和IL-6可反映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状态及病情变化,对病情的发展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病 脑梗死 脂联 C反应蛋白质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阿普替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锋 胡春梅 +4 位作者 张素雅 朱瑾 郭思思 周叶 朱静嫣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9期1743-1745,共3页
[目的]探讨阿普替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4月至2013年9月接诊的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其中,观察组42例患者采用阿普替酶进行治疗,而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拜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比... [目的]探讨阿普替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4月至2013年9月接诊的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其中,观察组42例患者采用阿普替酶进行治疗,而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拜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后3d、1周、1个月以及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ES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FMA评分、Barthel评分均较对照组患者出现了明显改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普替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减少患者的神经受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向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病 脑梗死/药物疗法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治疗应用 血栓溶解疗法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