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香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08
1
作者 常允平 韩英梅 张俊艳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期52-59,共8页
乳香为橄榄科植物乳香树或同属植物的胶状树脂,主要含有五环三萜、四环三萜、大环二萜等萜类和多种挥发油类成分。研究表明药用乳香具有抗炎、抗肿瘤、抗哮喘、抗氧化等药理活性,有潜在的药用价值。综述了乳香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 乳香为橄榄科植物乳香树或同属植物的胶状树脂,主要含有五环三萜、四环三萜、大环二萜等萜类和多种挥发油类成分。研究表明药用乳香具有抗炎、抗肿瘤、抗哮喘、抗氧化等药理活性,有潜在的药用价值。综述了乳香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为乳香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香 乳香酸 乙酰基-11-羰基-β-乳香酸 抗肿瘤 抗炎
原文传递
HPLC法测定乳香药材中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的含量 被引量:23
2
作者 孔静 于海云 +1 位作者 耿桂霞 翟海民 《齐鲁药事》 2007年第7期403-404,共2页
目的测定乳香药材中11-装基-β-乙酰乳香酸的含量,建立有效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二极管阵列检测器Empower色谱工作站;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C18柱(250×4.6mm,5μm);以乙腈-水-冰乙酸(79:21:0.1)为流动相... 目的测定乳香药材中11-装基-β-乙酰乳香酸的含量,建立有效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二极管阵列检测器Empower色谱工作站;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C18柱(250×4.6mm,5μm);以乙腈-水-冰乙酸(79:21: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9nm。结果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在12μg·mL^-1-495μg·mL^-1(r=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12%,RSD为1.51%(n=6)。结论所刹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含量符合标准,本法可作为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冠脉宁片(胶囊)中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及松香酸检查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瑞忠 张玉荣 +3 位作者 何轶 戴忠 鲁静 马双成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326-2329,2330,共5页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冠脉宁片(胶囊)(乳香、没药、血竭等)中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和掺伪物松香中松香酸的含有量.方法 冠脉宁片(胶囊)和松香的乙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Agilent TC-C18 (4.6 mm×150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0....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冠脉宁片(胶囊)(乳香、没药、血竭等)中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和掺伪物松香中松香酸的含有量.方法 冠脉宁片(胶囊)和松香的乙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Agilent TC-C18 (4.6 mm×150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75∶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1 nm(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241 nm(松香酸).同时采用液-质联用方法对松香酸进一步确证.结果 松香酸的检出限为0.3 μg/mL;松香酸和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线性范围分别为3.036 ~ 303.6 μg/mL和3.068~306.8 μg,/mL; 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和松香酸回收率分别为98.16%和104.22%.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HPLC方法可用于冠脉宁片(胶囊)中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的测定及掺伪松香中松香酸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宁片(胶囊) 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 松香 松香酸 掺伪 HPLC 液-质联用法
下载PDF
西黄丸中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的鉴别及含量测定 被引量:9
4
作者 徐亚 郑用琏 +2 位作者 陈平 任冰 徐玲 《中国药师》 CAS 2014年第6期952-954,共3页
目的:建立西黄丸中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的定性定量检验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西黄丸中乳香类成分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的方法。结果:运用建立的薄层色谱法检测12个生产厂家提供的17批西黄丸,均含有11-羰基-... 目的:建立西黄丸中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的定性定量检验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西黄丸中乳香类成分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的方法。结果:运用建立的薄层色谱法检测12个生产厂家提供的17批西黄丸,均含有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但含量差别大,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进行含量测定,其中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含量最低为0.27%,最高为1.05%。结论:建立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可用于西黄丸中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的定性定量检验,可作为西黄丸现行法定检验标准中乳香显微鉴别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黄丸 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 鉴别 含量测定
下载PDF
Z-没药甾酮联合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汪继涛 刘天龙 李玉文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3354-3359,共6页
目的:研究Z-没药甾酮(Z-GL)联合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AKBA)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Z-GL+AKBA低、高剂量组(二者低、高剂量均分别为25、50 mg/kg),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 目的:研究Z-没药甾酮(Z-GL)联合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AKBA)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Z-GL+AKBA低、高剂量组(二者低、高剂量均分别为25、50 mg/kg),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线栓法复制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损伤模型。各给药组大鼠均于再灌注后灌胃相应药物,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等容二甲基亚砜,每12 h给药1次,连续7 d。采用改良Longa评分法评价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的病理学变化,采用TTC法检测其脑梗死面积并计算脑梗死百分比,采用TUNEL法检测其脑组织中在体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其脑组织中CD3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Delta样配体4(DLL4)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皮层细胞数量减少且排列不规则,可见明显梗死区,并伴有新生血管明显减少;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脑梗死面积百分比均显著升高,TUNEL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CD34、VEGF、DLL4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上述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脑梗死面积百分比均显著降低,TUNEL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CD34、VEGF、DLL4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且Z-GL+AKBA高剂量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百分比、TUNEL阳性细胞数均显著低于或少于低剂量组,CD34、DLL4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低剂量组(P<0.05或P<0.01)。结论:Z-GL和AKBA联用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其脑损伤;这种作用可能与促进血管新生以及上调VEGF、DLL4蛋白的表达有关,并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Z-没药甾酮 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 血管新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神经功能缺损 大鼠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中药制剂中松香酸、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及苏丹红Ⅰ~Ⅳ的含量 被引量:7
6
作者 王璐 刘成雁 +4 位作者 王志嘉 任雪冬 吴冬冬 尤海丹 熊爽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26-531,共6页
建立了快速检测中药制剂中松香酸、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苏丹红Ⅰ~Ⅳ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样品以甲醇为提取溶剂,经ZorbaxSB—C18色谱柱分离,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3mL/min;采用电喷... 建立了快速检测中药制剂中松香酸、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苏丹红Ⅰ~Ⅳ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样品以甲醇为提取溶剂,经ZorbaxSB—C18色谱柱分离,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3mL/min;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扫描方式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曲线法定量。结果表明,6种化合物分别在3.0~100μg/L(苏丹红Ⅰ,Ⅱ)及30~1000μg/L(松香酸、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及苏丹红Ⅲ,Ⅳ)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方法检出限为0.7~8.6μg·kg^-1,定量下限为2.2—25.1μg·kg^-1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下各化合物的平均回收率为76.5%~94.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3%-9.9%。采用酸化提取液的方法解决了苏丹红Ⅲ和Ⅳ的光学异构现象带来的计算误差。通过对目标化合物碎片离子的研究以及质谱裂解规律的总结,为其定性鉴别和定量分析提供了参考。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快速、灵敏,适合掺假中药制剂中松香酸及苏丹红含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松香酸 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 苏丹红Ⅰ~Ⅳ 中药制剂
下载PDF
西黄丸HPLC-ELSD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周杰 商雪莹 +2 位作者 佟玲 刘晓琳 张蕾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219-2224,共6页
目的建立西黄丸的HPLC-ELSD指纹图谱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0.5%醋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0℃。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条件为漂移管温度45℃,载气体积流量1.5 L/min。结果建... 目的建立西黄丸的HPLC-ELSD指纹图谱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0.5%醋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0℃。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条件为漂移管温度45℃,载气体积流量1.5 L/min。结果建立了西黄丸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标定出25个共有峰,有24个共有峰来自乳香,1个共有峰(2号峰)来自体外培育牛黄,西黄丸不同批次之间相似度均大于0.9,采用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和特征图谱相似度分析对10批西黄丸HPLC特征图谱进行评价,找出相对差异较大的样品以及对于西黄丸质量影响较大的成分。结论该HPLC指纹图谱结合模式识别可以较好地反映西黄丸的内在质量,为西黄丸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黄丸 HPLC-ELSD 指纹图谱 质量评价 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原文传递
HPLC比较乳香炮制前后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含量 被引量:7
8
作者 张振凌 郑玉丽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51-53,共3页
目的:比较乳香炮制前后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含量变化。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不同批次乳香炮制前后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含量不同,090325批次中生品3.79%、清炒品4.07%、醋炙品4.08%,090917批次中生品3.24%、清炒品3.32%、醋炙... 目的:比较乳香炮制前后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含量变化。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不同批次乳香炮制前后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含量不同,090325批次中生品3.79%、清炒品4.07%、醋炙品4.08%,090917批次中生品3.24%、清炒品3.32%、醋炙品3.71%,100413批次中生品4.02%、清炒品4.07%、醋炙品4.08%。结论:炮制后乳香中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含量有升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香 炮制 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 高效液相色谱
原文传递
HPLC-DAD法同时测定八味沉香散中的6种成分 被引量:6
9
作者 吴剑涓 李文明 李腾飞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3569-3572,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八味沉香散中没食子酸、原儿茶酸、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去氢二异丁香酚、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6种成分的HPLC-DAD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Waters XBridge-C18色谱柱(250 mm×4.6 mm,5.0μm),甲醇-乙腈...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八味沉香散中没食子酸、原儿茶酸、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去氢二异丁香酚、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6种成分的HPLC-DAD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Waters XBridge-C18色谱柱(250 mm×4.6 mm,5.0μm),甲醇-乙腈(50∶50,A)和甲醇-0.1%乙酸水溶液(10∶90,B)为流动相,体积流量0.8 m L/min,梯度洗脱;柱温35℃;进样量10μL。分别对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及加样回收率进行考察。结果被测定的6种指标成分没食子酸在1.5~30.0 mg/L(r=0.999 0)、原儿茶酸在1.0~20.0 mg/L(r=0.999 2)、木香烃内酯在2.0~40.0 mg/L(r=0.999 1)、去氢木香内酯在2.0~40.0 mg/L(r=0.999 3)、去氢二异丁香酚在0.2~4.0 mg/L(r=0.999 4)、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在3.5~70.0 mg/L(r=0.999 1)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重复性良好,RSD均小于2.0%;在室温条件下24 h内稳定;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8.49%~101.55%(RSD≤2.0%)。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为八味沉香散的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味沉香散 HPLC 没食子酸 原儿茶酸 木香烃内酯 去氢木香内酯 去氢二异丁香酚 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
原文传递
Acetyl-11-keto-β-boswellic acid extracted from Boswellia serrata promotes Schwann cell proliferation and sciatic nerve function recovery 被引量:5
10
作者 xiao-wen jiang bin-qing zhang +3 位作者 lu qiao lin liu xue-wei wang wen-hui yu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3期484-491,共8页
Frankincense can promote blood circulation. Acetyl-11-keto-β-boswellic acid (AKBA) is a small molecule with anti-inflammatory properties that is derived from Boswellia serrata. Here, we hypothesized that it may pro... Frankincense can promote blood circulation. Acetyl-11-keto-β-boswellic acid (AKBA) is a small molecule with anti-inflammatory properties that is derived from Boswellia serrata. Here, we hypothesized that it may promote regeneration of injured sciatic nerve. To address this hypothesis, we established a rat model of sciatic nerve injury using a nerve clamping method. Rats were administered AKBA once every 2 days at doses of 1.5, 3, and 6 mg/kg by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for 30 days from the 1st day after injury. Sciatic nerve function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sciatic functional index. Degree of muscle atrophy was measured using the triceps surae muscle Cuadros index.Neuropathological changes were observed by 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Western blot analysis was used to detect expression of phospho-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1 and 2 (p-ERK1/2) in injured nerve. S100 immunoreactivity in injured nerve was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In vivo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3 and 6 mg/kg AKBA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sciatic nerve index, Cuadros index of triceps muscle, p-ERK1/2 expression, and S100 immunoreactivity in injured sciatic nerve of sciatic nerve injury model rats. Furthermore,for in vitro experiments, Schwann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AKBA at 0–20 μg/mL. Proliferation of Schwann cells was detected by Cell Counting Kit-8 colorimetry assa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2 μg/mL AKBA is the optimal therapeutic concentration. In addition, ERK phosphorylation levels increased following 2 μg/mL AKBA treatment. In the presence of the ERK1/2 inhibitor, PD98059 (2.5 μL/mL), the AKBA-induced increase in p-ERK1/2 protein expression was partially abrogated. In conclusion, our study shows that AKBA promotes peripheral nerve regeneration with ERK protein phosphorylation playing a key role in this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ve regeneration acetyl-11-keto-β-boswellic acid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repair sciatic nerve crush injury Schwann cells cell proliferation ERK signaling pathway PD98059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小活络丸中乳香的定性鉴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付妍 张亚双 闵春艳 《中国药事》 CAS 2013年第2期183-187,共5页
目的建立小活络丸中乳香的定性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小活络丸中的乳香和乳香主成分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结果运用建立的薄层色谱法检测15个厂家66批次的小活络丸,有16批次小活络丸未检出乳香和11-羰基-... 目的建立小活络丸中乳香的定性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小活络丸中的乳香和乳香主成分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结果运用建立的薄层色谱法检测15个厂家66批次的小活络丸,有16批次小活络丸未检出乳香和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一步检测,最终确定有15批次小活络丸未检出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51批次检出乳香和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结论建立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可用于小活络丸中乳香的定性鉴别,可作为小活络丸现行法定检验标准中乳香显微鉴别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活络丸 乳香 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 定性鉴别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对盐酸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大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敏纯 李玉文 +6 位作者 王明明 张一恺 陆扬 孙渊 丁一 文爱东 王志鹏 《中国药师》 CAS 2015年第3期361-364,共4页
目的:研究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AKBA)对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大鼠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AKBA低剂量组、AKBA高剂量组。皮下注射ISO 100 mg·kg-1诱导心肌缺血损伤模型后,测定各... 目的:研究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AKBA)对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大鼠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AKBA低剂量组、AKBA高剂量组。皮下注射ISO 100 mg·kg-1诱导心肌缺血损伤模型后,测定各组大鼠心电图ST段变化,检测血清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钙蛋白I(c Tn I)、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变化,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性改变,检测心肌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AKBA高剂量组大鼠心电图ST段移位显著低于模型组;AKBA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心肌酶的CK-MB、c Tn I、LDH;AKBA高剂量组降低大鼠血清中MDA,升高SOD活力;AKBA高剂量组的心肌组织病理损伤小于模型组;AKBA高剂量组抑制心肌缺血损伤中的心肌细胞的凋亡。结论:AKBA组能有效抑制ISO所致心肌缺血损伤,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 心肌缺血 盐酸异丙肾上腺素
下载PDF
跌打活血散HPLC-DAD-ELSD双通道指纹图谱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静 刘燕 +2 位作者 于健东 戴忠 马双成 《中国药事》 CAS 2016年第9期924-931,共8页
目的:建立跌打活血散双通道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以评价该制剂质量。方法:以C18(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乙腈-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0 m L·min-1;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115℃;氮气流速:2.7 L... 目的:建立跌打活血散双通道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以评价该制剂质量。方法:以C18(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乙腈-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0 m L·min-1;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115℃;氮气流速:2.7 L·min-1;进样量:20μL,采用HPLC-DADELSD联用法建立UV 254 nm与ELSD双通道指纹图谱,对7家生产企业的14批跌打活血散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在上述色谱条件下,相似度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企业产品间存在一定差异,经对照品比对确认了指纹图谱中14个色谱峰(儿茶素、表儿茶素、羟基红花黄色素A、阿魏酸、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Re、川续断皂苷VI、血竭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结论:建立的跌打活血散HPLC-DAD-ELSD双通道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简便、可靠,可更为全面有效地控制该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制剂 跌打活血散 双通道指纹图谱 儿茶素 表儿茶素 羟基红花黄色素A 阿魏酸 三七皂苷R1 人参皂苷Rg1/Re 川续断皂苷VI 血竭素 芦荟大黄素 大黄酸 大黄素 大黄酚 大黄素甲醚 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
下载PDF
HPLC波长转换法同时测定天麻头痛片中天麻素、欧前胡素、阿魏酸、胡薄荷酮和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的含量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香玲 陈红军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16年第3期331-335,共5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天麻头痛片中天麻素、欧前胡素、阿魏酸、胡薄荷酮和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TC-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溶液,流速为1.2 m L·min?1,梯度洗脱,进样量为10μL,柱温...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天麻头痛片中天麻素、欧前胡素、阿魏酸、胡薄荷酮和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TC-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溶液,流速为1.2 m L·min?1,梯度洗脱,进样量为10μL,柱温为35℃。结果天麻素、欧前胡素、阿魏酸、胡薄荷酮和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检测浓度分别在1.25~25.00,0.50~10.00,10.00~200.00,0.50~10.00,0.50~10.00μg·m L-1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1.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0%,99.4%,99.1%,98.9%,98.6%,RSD分别为1.33%,1.38%,0.79%,3.12%,1.26%(n=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为天麻头痛片的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头痛片 天麻素 欧前胡素 阿魏酸 胡薄荷酮 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AKBA联合阿霉素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增殖、迁移和裸鼠移植瘤生长
15
作者 曾佑琴 陈思雨 +6 位作者 刘燕 刘奕彤 张玲 夏姣 吴心语 魏常友 冷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49-2460,共12页
目的探究AKBA联合阿霉素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在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上的协同抑制作用,并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AKBA作用乳腺癌的下游信号通路。方法MDA-MB-231细胞体外培养,CCK-8法分别检测AKBA和阿霉素(ADR)作用MDA-MB-231细... 目的探究AKBA联合阿霉素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在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上的协同抑制作用,并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AKBA作用乳腺癌的下游信号通路。方法MDA-MB-231细胞体外培养,CCK-8法分别检测AKBA和阿霉素(ADR)作用MDA-MB-231细胞48 h的半抑制浓度(IC50),SynergyFinder在线网站(https://synergyfinder.fimm.fi)分析AKBA联合阿霉素的协同指数和最佳协同浓度。设置实验分组,对照组:MDA-MB-231正常培养;AKBA组:MDA-MB-231+AKBA(22.5μmol/L)处理48 h;ADR组:MDA-MB-231+(0.84μmol/L)处理48 h;AKBA+ADR组:MDA-MB-231+AKBA(22.5μmol/L)+ADR(0.84μmol/L)处理48 h,使用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划痕实验检测AKBA联合阿霉素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的能力,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qPCR实验检测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将4~5周龄Balb/c nude小鼠随机分为4组(6只/组),建立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200μL 0.9%生理盐水;AKBA组:腹腔注射200μL50 mg/kg的AKBA;ADR组:腹腔注射200μL 2.5 mg/kg的ADR;AKBA+ADR组:腹腔注射200μL50 mg/kg的AKBA和2.5 mg/kg的ADR等量混合溶液,检测各组抑瘤率,HE染色检测组织病理情况,并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预测AKBA作用于乳腺癌的下游靶点和信号通路。结果AKBA对MDA-MB-231细胞作用48 h的IC50为45.15±0.97μmol/L,ADR的IC50为0.42±0.99μmol/L;SynergyFinder证实AKBA与ADR联合具有协同作用(ZIP>10);相较于对照组、AKBA组和阿霉素组,AKBA+ADR组明显抑制TNBC细胞增殖活性(P<0.0001),集落形成数量减少更多(P<0.05);相较对照组、AKBA和ADR组,AKBA+ADR组明显减弱细胞划痕愈合率(P<0.01);较对照组、AKBA组和ADR组,AKBA+ADR组所致细胞迁移至下室的数量减少更多(P<0.01);与对照组和AKBA或ADR单独使用相比,AKBA+ADR组抑制MDA-MB-231细胞侵袭基质胶能力增强(P<0.05);较AKBA或ADR单独作用,AKBA+ADR组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调Bax、Caspase-3剪切体和下调Bcl-2的表达更多(P<0.05);AKBA组、AD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KBA 乙酰基-11-酮基-β-乳香酸 三阴性乳腺癌 阿霉素
下载PDF
乳香药材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尚立霞 刘燕 +7 位作者 耿丽波 袁振海 张清华 况成裕 王妮 刘玲玲 王虹艳 吴华夏 《食品与药品》 CAS 2014年第5期315-317,共3页
目的 制定乳香药材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为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鉴别乳香药材中主要有效成分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含量并制定含量限度,色谱柱为XTerra... 目的 制定乳香药材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为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鉴别乳香药材中主要有效成分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含量并制定含量限度,色谱柱为XTerraMS C18(3.9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冰醋酸溶液(80:20),检测波长250 nm。结果 乳香药材中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的TLC鉴别特征明显,专属性强;乳香药材中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的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0.256-5.12μg(r=1.000),平均回收率(n=6)为99.43%(RSD=1.21%),规定乳香药材中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的含量不得低于2.0%。结论 本方法能快速、简单、准确地对乳香药材中有效成分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进行定性定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香 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 薄层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基于HPLC波长切换联合梯度洗脱技术的双参龙胶囊中10种主要成分定量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毅 周慧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81-1086,共6页
目的建立HPLC波长切换联合梯度洗脱法(HPLC-DVD法)同时测定双参龙胶囊(SSLC)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鲁斯可皂苷元、苦杏仁苷、人参皂苷Rb_1、人参皂苷Re、阿魏酸、西红花苷-I、丹酚酸B、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和丹参酮Ⅱ_A 10种指标成... 目的建立HPLC波长切换联合梯度洗脱法(HPLC-DVD法)同时测定双参龙胶囊(SSLC)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鲁斯可皂苷元、苦杏仁苷、人参皂苷Rb_1、人参皂苷Re、阿魏酸、西红花苷-I、丹酚酸B、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和丹参酮Ⅱ_A 10种指标成分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DVD法,Hypersil ODS C_(18)(150 mm×4.0 mm,3μm)色谱柱;甲醇-水(8∶2,A)-0.1%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6 mL/min;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检测波长为260 nm,鲁斯可皂苷元的检测波长为280 nm,苦杏仁苷的检测波长为210 nm,人参皂苷Rb_1和人参皂苷Re的检测波长为203 nm,阿魏酸的检测波长为320 nm,西红花苷I的检测波长为440 nm,丹酚酸B的检测波长为286 nm,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的检测波长为250 nm,丹参酮Ⅱ_A的检测波长为270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 10种指标成分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在3.88~69.86mg/L(r=0.999 2)、鲁斯可皂苷元在22.1~397.8 mg/L(r=0.999 1)、苦杏仁苷在37.43~673.5 mg/L(r=0.999 4)、人参皂苷Rb_1在45.15~812.72 mg/L(r=0.999 6)、人参皂苷Re在4.55~81.95 mg/L(r=0.999 5)、阿魏酸在3.06~55.15 mg/L(r=0.999 4)、西红花苷-I在1.93~34.76 mg/L(r=0.999 5)、丹酚酸B在15.68~282.15 mg/L(r=0.999 6)、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在11.31~203.58 mg/L(r=0.999 1)、丹参酮Ⅱ_A在1.89~34.16 mg/L(r=0.999 6)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良好,RSD≤1.27%;重复性良好,RSD≤1.28%;供试品溶液在室温条件下8 h内稳定,RSD≤0.96%;平均加样回收率和相应的RSD分别为99.61%、1.21%,100.11%、0.76%,101.52%、0.62%,101.22%、1.03%,100.83%、1.14%,98.94%、0.53%,101.04%、1.09%,100.05%、1.25%,99.81%、0.68%,101.94%、1.31%。9批次供试品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鲁斯可皂苷元、苦杏仁苷、人参皂苷Rb_1、人参皂苷Re、阿魏酸、西红花苷-I、丹酚酸B、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和丹参酮Ⅱ_A量分别为0.142~0.158、0.747~0.764、1.578~1.619、2.163~2.18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DVD法 双参龙胶囊 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 鲁斯可皂苷元 苦杏仁苷 人参皂苷Rb1 人参皂苷RE 阿魏酸 西红花苷-I 丹酚酸B 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 丹参酮Ⅱ_A
原文传递
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对皮肤T细胞淋巴瘤细胞系HuT 78增殖、凋亡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可嘉 沈小雁 +1 位作者 王宏林 郑捷 《现代免疫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28,共7页
为探究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acetyl-11-keto-β-boswellic acid,AKBA)对皮肤T细胞淋巴瘤(cutaneous T cell lymphoma,CTCL)细胞系HuT 78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用不同浓度的AKBA处理HuT 78细胞系24、48 h后,应用CCK-8法检测HuT 7... 为探究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acetyl-11-keto-β-boswellic acid,AKBA)对皮肤T细胞淋巴瘤(cutaneous T cell lymphoma,CTCL)细胞系HuT 78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用不同浓度的AKBA处理HuT 78细胞系24、48 h后,应用CCK-8法检测HuT 78细胞的增殖;应用FACS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水平;通过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AKBA通过抑制HuT 78细胞NF-κB抑制蛋白α(NF-κB inhibitor alpha,IκB-α)的磷酸化抑制NF-κB活化;下调抗凋亡蛋白Bcl-xL、Bcl-2的表达,促进caspase3的活化降解,同时上调Fas的配体FasL的表达,对HuT 78细胞发挥抑制增殖和促进凋亡的作用,可作为免疫治疗的候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 皮肤T细胞淋巴瘤 皮肤T细胞淋巴瘤细胞系 核因子ΚB
原文传递
HPLC法同时测定骨折挫伤胶囊中4种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3
19
作者 孔令锋 田金苗 +1 位作者 郭汉文 苗颖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38-442,共5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骨折挫伤胶囊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大黄酚、大黄素、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Bonus-RP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和体积分数0.2%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骨折挫伤胶囊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大黄酚、大黄素、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Bonus-RP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和体积分数0.2%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35℃;流速1.0 mL·min-1;羟基红花黄色素A、大黄酚和大黄素检测波长为428 nm,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检测波长为248 nm;进样量10μL。结果羟基红花黄色素A、大黄酚、大黄素、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检测质量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06 0~0.238 6、0.001 0~0.041 7、0.001 0~0.040 3、0.004 1~0.164 6μg(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7%、98.7%、97.4%、99.8%(RSD<2.0%,n=6)。结论本研究可用于骨折挫伤胶囊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挫伤胶囊 HPLC 含量测定 羟基红花黄色素A 大黄酚 大黄素 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
下载PDF
参三七伤药片(胶囊)中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含量测定及掺假物松香酸的检查 被引量:2
20
作者 钱明明 刘益庆 杨颖 《中国处方药》 2021年第12期22-25,共4页
目的建立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参三七伤药片(胶囊)中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及掺伪物松香中松香酸的含量。方法采用Aglient Eclipse Plus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0.1%甲酸-乙腈(28∶72);流速:1.0 ml/min;波长切... 目的建立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参三七伤药片(胶囊)中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及掺伪物松香中松香酸的含量。方法采用Aglient Eclipse Plus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0.1%甲酸-乙腈(28∶72);流速:1.0 ml/min;波长切换:0~30 min,241 nm,30~45 min,251 nm;进样量:10μl。同时采用UPLC-MS/MS方法对检出松香酸的样品进行进一步确证。结果松香酸检测限为0.04 mg/g,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和松香酸分别在2.012~201.2μg/ml(r=0.9999,n=5)和4.272~427.2μg/ml(r=0.9999,n=5)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2%和99.71%。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参三七伤药片(胶囊)中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及掺伪松香中松香酸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三七伤药片(胶囊) 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 松香酸 掺伪 高效液相色谱法 液-质联用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