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72篇文章
< 1 2 1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命运共同体: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新视界 被引量:63
1
作者 马廷奇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8-126,共9页
建设命运共同体是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选择。理论上,实体性存在是共同体建设的现实依据,规范性取向是共同体建设的本质要求;实践中,共同体建设既是校企不同的治理逻辑使然,也是行业企业技能专用性的需求。从现... 建设命运共同体是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选择。理论上,实体性存在是共同体建设的现实依据,规范性取向是共同体建设的本质要求;实践中,共同体建设既是校企不同的治理逻辑使然,也是行业企业技能专用性的需求。从现实而言,校企命运共同体建构面临职业院校合作关系的依附性、治理模式单一、政府行政悖论等制度性困境,改革的关键是要强调实体性建设与规范性建设相统一,实现运行机制和治理范式的转变,建构命运相连、共同发展的校企新型合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命运共同体 校企合作 治理模式
原文传递
公园城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52
2
作者 杨雪锋 《中国名城》 2018年第5期36-40,共5页
公园城市是生态城市发展的新阶段,是新时代汲取城市发展思想精华与国内外城市建设实践经验的结晶。公园城市把城市的定义从早期的地域生活共同体升华到命运共同体,因而具有公共品属性、生态属性和空间属性的三重内涵。公园城市以生态价... 公园城市是生态城市发展的新阶段,是新时代汲取城市发展思想精华与国内外城市建设实践经验的结晶。公园城市把城市的定义从早期的地域生活共同体升华到命运共同体,因而具有公共品属性、生态属性和空间属性的三重内涵。公园城市以生态价值为核心,兼顾生态、功能和美学三大标准,实现生命、生态、生产、生活"四生共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城市 命运共同体 生态价值 四生共融
下载PDF
从利益共同体到命运共同体 被引量:22
3
作者 康健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10,共6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当前国际关系领域一个颇具代表性的高频热词,这一理念也是中国对世界做出的一份宝贵贡献,它正以其思想高度和实践可能性,而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响应和解读,并日益凸显其价值和重要性,不断发挥积极作用。... "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当前国际关系领域一个颇具代表性的高频热词,这一理念也是中国对世界做出的一份宝贵贡献,它正以其思想高度和实践可能性,而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响应和解读,并日益凸显其价值和重要性,不断发挥积极作用。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是基于中国传统智慧及和合思维作出的深刻思考,是对当今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问题的高度自觉,是关于人类社会价值内涵的崭新理念。从利益共同体到情感共同体、到价值共同体乃至命运共同体,每一个环节都具有其现实和历史的合理性,整个过程都呈现出一个逐步深化与上升的趋势和方向。只有将此一过程及其各个环节纳入到具体分析之中来加以认知,才能真正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概念及其实践,了解其深意、价值和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共同体 情感共同体 价值共同体 命运共同体
原文传递
第三个奇迹: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进程及展望 被引量:16
4
作者 翟崑 陈旖琦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4-144,共11页
2021年是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近30年来,中国与东盟关系实现了从建立对话关系到战略伙伴关系,再到共建命运共同体的共同演化。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双边层面、东盟组织层面以及在东亚合作框架内,形成了多元复合的合作局面。虽然... 2021年是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近30年来,中国与东盟关系实现了从建立对话关系到战略伙伴关系,再到共建命运共同体的共同演化。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双边层面、东盟组织层面以及在东亚合作框架内,形成了多元复合的合作局面。虽然南海问题长期难解,但基本保持在可控范围。中国与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制度性合作升级,逆转了冷战期间中国与该地区的对抗、冲突,甚至战争局面,堪称奇迹。中国与东盟在后冷战时代所创造的总体上“和平繁荣”局面,根源于各自的正向发展与良性互动,也就是“东盟奇迹”和“中国奇迹”的融合共进。“东盟奇迹”是指东盟成立50多年来所创建的“地区和平生态系统”马凯硕,孙合记.东盟奇迹[M].翟崑,王丽娜,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41~44.,“中国奇迹”是指中国4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因此,以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为标志的双方关系的良性发展,就是本文所提的“第三个奇迹”。翟崑.探索后冷战时代东南亚地区的演进之道[J].东南亚研究,2019,(6).本文的立意是探究第三个奇迹何以形成,受何制约,以及如何维护其良性发展。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是双方关系在后冷战时代的提质升级,是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与东盟共同体建设这两个战略体系的对接。第二,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本质上是双方制度化合作的延续和升级,从区域内外比较来看,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第三,中国和东盟之所以能克服障碍并保持升级合作,是因为双方借势后冷战时代国际战略格局演变,创造性地克服内外合作困境,促进了地区系统的优化。第四,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发展也面临体系性、结构性和策略性挑战,面临天花板效应,但仍有发展空间,其共建方向应该是“通而不统”,以“通”(互联互通)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 命运共同体 第三个奇迹
下载PDF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承认逻辑”:意蕴、困境及路径 被引量:15
5
作者 符妹 李振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19,共7页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主体承认、制度承认、价值承认和目标承认的四重"承认意蕴",以利益承认、法权承认、文明承认、生态承认四个维度的"承认路径",突破了承认陷阱及承认逻辑异化的"...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主体承认、制度承认、价值承认和目标承认的四重"承认意蕴",以利益承认、法权承认、文明承认、生态承认四个维度的"承认路径",突破了承认陷阱及承认逻辑异化的"困境",具有独具一格的"承认逻辑",突破和超越了现代资本主义理论及其实践的"虚假承认",由此逐步勾勒出由社会主义到全人类的内在逻辑和承认图景,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时代诉求和重要思想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承认 承认逻辑
原文传递
新世界主义和全球传播视域中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 被引量:14
6
作者 邵培仁 许咏喻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7-107,共11页
全球传播与共同体是共生共进的关系。'传播'的本义就带有'共享'或'共同体'的含义,共同体的建构和维系也要以持续稳定运行的传播系统为前提。网络与新媒体等传播技术发展迅猛,虽在助推人类文明发展、增进人类福... 全球传播与共同体是共生共进的关系。'传播'的本义就带有'共享'或'共同体'的含义,共同体的建构和维系也要以持续稳定运行的传播系统为前提。网络与新媒体等传播技术发展迅猛,虽在助推人类文明发展、增进人类福祉层面功不可没,但也带来网络犯罪、网络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因此,多元主体参与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建设将成为大势所趋。该理念和构想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美好世界'为宗旨,以互联网技术的普遍应用及网络技术与信息安全为起点,是对共同体理念、传统世界主义思想和网络安全观的多重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共同体传播 命运共同体 全球传播 新世界主义
原文传递
中国奥林匹克40年:历程、价值、思路 被引量:13
7
作者 邵凯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19,38,共7页
旨在梳理中国奥林匹克发展40年的历史经验,并探索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中国奥林匹克的发展思路。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在深入梳理中国奥林匹克事业发展基础之上,将其创新地划分为3个历史阶段并给予相应的时代... 旨在梳理中国奥林匹克发展40年的历史经验,并探索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中国奥林匹克的发展思路。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在深入梳理中国奥林匹克事业发展基础之上,将其创新地划分为3个历史阶段并给予相应的时代价值变化分析,并从历史还原角度分析3个不同时期我国参与国际奥林匹克事业的历史思路。运用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理念立足我国奥林匹克发展实际,提出推动我国奥林匹克事业在中国发展的3条具体思路:1)立足于我国体育发展实践,以奥林匹克运动带动全民健身;2)根植于东方体育文化实际,形成具有影响力的亚洲体育强国;3)全面参与与共享奥林匹克,展示世界体育共同体中的大国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奥林匹克 命运共同体 改革开放 发展方式
下载PDF
上海合作组织与新时代中国多边外交 被引量:12
8
作者 孙壮志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18,155-156,共17页
2021年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0周年,该组织的诞生是中国多边外交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与其他国际组织不同,上海合作组织秉持的合作理念多为中国提出的外交倡议,同中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扮演的角色关系密切。从成立伊始的"... 2021年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0周年,该组织的诞生是中国多边外交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与其他国际组织不同,上海合作组织秉持的合作理念多为中国提出的外交倡议,同中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扮演的角色关系密切。从成立伊始的"上海精神"与新安全观,到青岛峰会提出为"上海精神"充实新的时代内涵即发展观、安全观、合作观、文明观与全球治理观,再到提出建设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在上海合作组织中的特殊作用受到其他成员国、观察员国和对话伙伴国的赞誉,同样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近年来,多边外交已经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上海合作组织的实践有效支撑了中国多边外交的发展和突破。在后疫情时代,国际格局和地区形势正发生巨大变化,大国地缘政治博弈升级,日趋严重的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以及种族主义和排外情绪会不断干扰多边合作进程,上海合作组织需要积极作为,深化务实合作,维护多边主义,基于地区实际凝聚更多共识,发挥规则和制度的引领作用,争取在重点领域取得更多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合作组织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多边外交 全球治理 命运共同体
原文传递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外交关系70年:经验、反思及展望 被引量:12
9
作者 周士新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20年第1期1-13,共13页
中越于1950年1月28日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标志着新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外交关系的真正开始。70年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既经历过敌对和挫折、冷漠与警惕,也呈现出缓和与改善、睦邻和友好,当前进入了密切沟通合作的新时代。从历史上看,中国... 中越于1950年1月28日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标志着新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外交关系的真正开始。70年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既经历过敌对和挫折、冷漠与警惕,也呈现出缓和与改善、睦邻和友好,当前进入了密切沟通合作的新时代。从历史上看,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在互动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外交战略经验,例如,要坚持走自己的发展道路,不盲目追随或模仿其他国家;不干涉其他国家内政,也坚决不让其他国家干涉本国内政;在促进地区一体化过程中增进地区和平与繁荣;尽量避免域外因素无谓干扰,协商一致自主解决相互间的问题。同时,双方也汲取了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挫折和教训,如双方都要认识到自己和其他国家实力和能力的限度,尽量采取避免伤害对方的行为,不要对其他国家期待太高,也不要做出无法兑现的承诺;不能现实主义地考虑地区热点难点问题,更不能陷入安全困境而无法自拔,而是要建设性找到符合共同利益的解决方案,以合作促进可持续安全和繁荣。展望未来,中国和东南亚国家都要站高位,塑造命运共同体理念;望长远,巩固和增进致力于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稳住心,维持地区合作机制稳健运行;亮实处,让双方合作项目工程成为增强相互认同的粘合剂,让地区各国和各国人民体验到平等互惠、合作共赢产生的获得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盟 周边外交 命运共同体 战略伙伴关系 新时代
下载PDF
论生成式人工智能之于教育的命运共同体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立会 沈万里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6,共7页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因其强大的“生成”能力而备受教育领域广泛关注。然而,不断涌现的教育组织对ChatGPT的禁止与教育研究者对其振臂高呼形成了“卢德主义再兴起”与“技术决定复升温”的鲜明对比。无论逃避还是接纳,均需...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因其强大的“生成”能力而备受教育领域广泛关注。然而,不断涌现的教育组织对ChatGPT的禁止与教育研究者对其振臂高呼形成了“卢德主义再兴起”与“技术决定复升温”的鲜明对比。无论逃避还是接纳,均需对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技术进行追本溯源。从辩证唯物主义视角讨论生成式人工智能之于教育的影响,不仅能助力教育者以“全景式”视角审视国家政策驱动的教育、科技、人才的三位一体,更能明晰生成式人工智能之于教育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对立统一。生成式人工智能之于教育的未来必将由“协同”走向“命运共同体”的“和谐”共生状态。教育观的轴心应向“人”之向度转变;技术观的人机之理应以“求同存异”谋求合作共赢;人才观的主体应“与时俱进”以更好凸显人之主体。教育观、技术观、人才观的三位一体共筑教育未来命运共同体,方能使生成式人工智能之于教育带来的“失衡”转向和谐“平衡”的未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辩证唯物主义 技术真相 教育本源 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中外人文交流的使命与历程——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京辉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1-10,共10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伊始就重视中外人文交流。70年来,中外人文交流发展共经历了四大阶段:即着力苏东社会主义阵营,取得卓著成绩阶段;援助亚非拉,以“三个世界”理论破解外交与交流困局,国际地位大幅提升阶段;互尋互动,改革开放打破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伊始就重视中外人文交流。70年来,中外人文交流发展共经历了四大阶段:即着力苏东社会主义阵营,取得卓著成绩阶段;援助亚非拉,以“三个世界”理论破解外交与交流困局,国际地位大幅提升阶段;互尋互动,改革开放打破单边坚冰,谱写中外人文交流新篇章阶段;传承开拓,全方位、多元化开展对外人文交流,中外人文交流进入新时期阶段。新时代,中外人文交流已经与战略互信、经贸合作成为中国对外关系的三大支柱。面向未来,中外人文交流需要妥善处理好双边合作与多边合作的关系、短效机制与长效机制的关系、官方形式与民间形式的关系,以“命运共同体”意识为基本遵循,以“跨文化交流”意识为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人文交流 中华人民共和国 命运共同体 跨文化交流 “一带一路” 新时代
下载PDF
携手应对危机 共享发展机遇——亚洲金融危机25年来中国—东盟经济金融合作的启示和未来重要方向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来明 赵昌文 +2 位作者 蒋希蘅 周太东 周雨 《管理世界》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4,40,共15页
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曾给中国和东盟国家经济社会带来严重影响,25年来,中国和东盟国家携手应对危机带来的系列挑战,并在制度性安排、贸易、投资、互联互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金融合作等多个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诸多宝贵经... 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曾给中国和东盟国家经济社会带来严重影响,25年来,中国和东盟国家携手应对危机带来的系列挑战,并在制度性安排、贸易、投资、互联互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金融合作等多个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诸多宝贵经验。当前,中国和东盟国家面临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加速重构、国际金融不稳定性上升、数字化绿色化转型“阵痛”等共同挑战。双方应借鉴历史经验,不断在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绿色低碳转型、互联互通、数字经济、区域金融自主、普惠包容健康发展等方面深化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复苏和增长,携手共建区域发展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金融危机 东盟 命运共同体
原文传递
中国引领全球治理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8
13
作者 钮菊生 刘敏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3-46,127,共15页
二战结束以来,一直是美国和欧洲充当全球治理的领导者。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格局的发展变化,西方主导的全球治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近年来,全球治理乱象频出。随着中国实力的增长,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过程也从被动参与到主动推... 二战结束以来,一直是美国和欧洲充当全球治理的领导者。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格局的发展变化,西方主导的全球治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近年来,全球治理乱象频出。随着中国实力的增长,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过程也从被动参与到主动推进,并逐步成为全球治理的引领者。这种引领既是国内外形势的发展使然,也是中国在全球治理过程中自信自觉的表现。当下中国在引领全球治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引领全球治理的合法性问题;二是全球治理成本的平衡问题;三是引领全球治理过程中的权力分配问题。解决以上难题,我们要总结历史经验,统筹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先易后难,分阶段落实。现阶段应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引领全球治理要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取向;其次,针对全球治理的不同主体要坚持权责一致,开放包容的价值理念;最后,在全球治理的行动中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与此同时要提高中国自身的国家治理能力,完善国家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治理 引领 合法性 治理成本 权力 价值理念 人类命运共同体
原文传递
边境多民族口岸社区非传统安全问题研究——以中缅边境片马口岸为例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智环 司文一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3-38,共6页
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口岸在毗邻国家间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而生态、人口、经济、治安等边境非传统安全问题更是在口岸区域'集中显现',令国家间'唇齿相依'的关系更有深义。现阶段片马口岸社区在发展过... 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口岸在毗邻国家间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而生态、人口、经济、治安等边境非传统安全问题更是在口岸区域'集中显现',令国家间'唇齿相依'的关系更有深义。现阶段片马口岸社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系列非传统安全问题,在中缅边境诸多口岸中颇具代表性。相邻国家在相互理解并不断接触、协商的基础上实现'通边',口岸社区增强自身经济发展能力的'实边',以及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口岸发展中'兴边'的重要作用,是促进边境安全中的口岸发展的正确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岸 非传统安全 文化兴边 命运共同体
原文传递
游戏、科幻与元宇宙:命运共同体的影像建构 被引量:2
15
作者 孔令顺 彭婷婷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7,共13页
从人类命运共同体到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演化,标志着对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的超越。命运共同体,不仅是现实的共同体,更是想象的共同体。这种想象,不是无中生有的凭空臆造,而是基于影像的传播与建构。以各类影像为载体的共同体不再受时间、空... 从人类命运共同体到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演化,标志着对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的超越。命运共同体,不仅是现实的共同体,更是想象的共同体。这种想象,不是无中生有的凭空臆造,而是基于影像的传播与建构。以各类影像为载体的共同体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甚至表现为游戏、科幻或影游的融合,进而可以建构出一种“超真实”的影像元宇宙世界。虚拟形态的共同体表现出极强的“脱域”,从而获得一种不受时空限制的精神自由,同时也带来国家安全观的新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命运共同体 影像 影游融合 传媒艺术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农产品流通的机遇与对策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品飞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9-66,220,共9页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国家的广泛关注,为世界经济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流通存在着诸多机遇,为此,应提出切实的实施路径,制定可行的农产品进出口政策。实施新兴市场多元化及自...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国家的广泛关注,为世界经济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流通存在着诸多机遇,为此,应提出切实的实施路径,制定可行的农产品进出口政策。实施新兴市场多元化及自由贸易区战略,倡导在新的历史时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发扬团队合作精神,突出利益和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传播。根据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确定政策保障、运输保障及便利保障等对策,提倡互联网、大数据介入"一带一路"农产品流通,为各国农产品国际化流通提供实时、全方位数据服务。通过上述政策措施,促进各国农产品的流通,实现全球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农产品流通 互联互通 命运共同体
原文传递
中国共产党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百年实践探索 被引量:6
17
作者 魏莉 李少霞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4期60-67,共8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的命运共同体,具有命运与共性。作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者,如何通过一系列制度设计和政策措施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保障各民族发展的均衡性和利益的协调性,实现中华民...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的命运共同体,具有命运与共性。作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者,如何通过一系列制度设计和政策措施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保障各民族发展的均衡性和利益的协调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和时代交给中国共产党的使命。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将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一项战略工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中逐步推进和实施,经历了借鉴与萌发、探索与创新、继承与完善、发展与成熟四个阶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统揽民族地区发展,拓展了中华民族的理论内涵和构建逻辑,开启了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新征程,为聚合多元、凝聚共识,实现民族复兴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百年历程 中华民族共同体 命运共同体 民族区域自治
下载PDF
中国的国际社会理念及其激励性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一带一路”建设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玉主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29,144-145,共28页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在中国与各合作方的共同努力下,务实合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但是,对“一带一路”倡议与习近平主席后来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关系,学术界给出的解释却是多元的。这种多元性的存在...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在中国与各合作方的共同努力下,务实合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但是,对“一带一路”倡议与习近平主席后来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关系,学术界给出的解释却是多元的。这种多元性的存在说明对这一关系的认识还没有形成一致,尚需进一步探讨。文章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对未来世界的展望,是中国的国际社会理念。它超越了国际政治学领域的国际社会概念,因为在这种国际社会状态下,各方承认他们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存在深度的相互依赖关系(或某种形式的共同命运),并因此愿意通过协商、合作来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处理各国/各文明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化解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以创造和维护一个和平、稳定、繁荣、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而“一带一路”倡议则是中国以激励性机制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包含的国际社会理念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际社会理念 激励性建构
原文传递
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学说构成 被引量:5
19
作者 金应忠 《国际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8-69,共42页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学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将其从曾经作为一个被倡导的“意识”演变成为引领新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从曾经的一个概念演变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关系学的一门学说,是人类关于人文科学研究自进入本世...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学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将其从曾经作为一个被倡导的“意识”演变成为引领新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从曾经的一个概念演变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关系学的一门学说,是人类关于人文科学研究自进入本世纪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之一。本文拟从“改革开放推动社会主义中国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内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遵循国际社会相互依存的本质逻辑”“在相互依存中探索和衷共济、和合共生之道”“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物质基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相伴相生”六个方面展开讨论,揭示其学说构成及其逻辑原初性与逻辑演绎轨迹,从逻辑系统性角度加深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合共生 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 生产的国际关系 习近平外交思想
原文传递
共生理论视域下产业学院命运共同体构建探索 被引量:1
20
作者 秦凤梅 胡成丽 《职业教育研究》 2024年第3期25-31,共7页
结合产业学院目前内外政策制度环境偏弱、多元治理格局难以形成、人才质量难以保障等现实困境,参考共生理论提出构建产业学院命运共同体策略,即通过完善治理结构体系,设计利益共享激励机制,构建校企协同育人体系,建立科学合理评价指标体... 结合产业学院目前内外政策制度环境偏弱、多元治理格局难以形成、人才质量难以保障等现实困境,参考共生理论提出构建产业学院命运共同体策略,即通过完善治理结构体系,设计利益共享激励机制,构建校企协同育人体系,建立科学合理评价指标体系,从而有效联结校企共生单元,优化校企共生环境,演化形成连续性、一体化的校企互惠共生模式,积聚共生能量,促进产业学院健康、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理论 现代产业学院 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