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化锆镀层的化学气相沉积 被引量:20
1
作者 朱钧国 杜春飙 +2 位作者 张秉忠 杨冰 彭新立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59-62,共4页
碳化锆是一种重要的高熔点、高强度和耐腐蚀的高温结构材料。为了进一步发展和开发利用高温气冷堆 ,用碳化锆镀层替代碳化硅镀层制备新型的包覆燃料颗粒。采用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 ,选用四氯化锆、丙烯、氢和氩的反应体系 ,在直径为 5 5 ... 碳化锆是一种重要的高熔点、高强度和耐腐蚀的高温结构材料。为了进一步发展和开发利用高温气冷堆 ,用碳化锆镀层替代碳化硅镀层制备新型的包覆燃料颗粒。采用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 ,选用四氯化锆、丙烯、氢和氩的反应体系 ,在直径为 5 5 m m的流化床沉积炉中制备碳化锆镀层。为控制四氯化锆粉末的流量研制了专用的送粉装置。研究表明碳化锆镀层的密度随沉积温度而变化 ,反应气体中碳锆的原子数比值和氢氩流量比值影响碳化锆镀层性能和结构。在沉积温度 16 0 0℃左右 ,反应气体中碳锆的原子数比值小于0 .5和氢氩流量比值大于 1.0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气相沉积 碳化锆 流化床 四氯化锆 高温结构材料 包覆燃料颗粒 镀层密度 镀层相成分 高温气冷堆
原文传递
光热转换纤维的蓄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石海峰 张兴祥 +1 位作者 王学晨 牛建津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9-22,25,共5页
采用红外测温仪和点温计等手段测试了碳化锆和三氧化二铝的红外线吸收性能 ,以及含有不同重量的聚丙烯纤维的光热转换性能和热性能。结果表明 ,碳化锆具有良好的近红外线吸收性能 ,而三氧化二铝具有良好的远红外线吸收性。含有 4%碳化... 采用红外测温仪和点温计等手段测试了碳化锆和三氧化二铝的红外线吸收性能 ,以及含有不同重量的聚丙烯纤维的光热转换性能和热性能。结果表明 ,碳化锆具有良好的近红外线吸收性能 ,而三氧化二铝具有良好的远红外线吸收性。含有 4%碳化锆的纤维具有最大近红外线吸收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热性能 光热转换纤维 光热转换陶瓷 碳化锆 聚丙烯 三氧化二铝 红外吸收性能
下载PDF
ZrC陶瓷的性能、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宋瑞颖 刘宁 +2 位作者 张红芹 刘忠伟 蔡威 《硬质合金》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4-140,共7页
ZrC作为一种难熔的金属碳化物,具有高熔点、高硬度、高热导和电导率、以及高的化学稳定性等优良特性,广泛应用于发射器表面涂层、核燃料颗粒涂层、热光电辐射器涂层以及超高温耐火材料等领域。本文综述了ZrC的基本性能及国内外关于ZrC... ZrC作为一种难熔的金属碳化物,具有高熔点、高硬度、高热导和电导率、以及高的化学稳定性等优良特性,广泛应用于发射器表面涂层、核燃料颗粒涂层、热光电辐射器涂层以及超高温耐火材料等领域。本文综述了ZrC的基本性能及国内外关于ZrC粉末和陶瓷的制备技术及应用,并对ZrC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锆 性能 制备 应用
原文传递
自蔓延高温技术制备ZrC粉体(英文)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静 傅正义 +3 位作者 王为民 王皓 李秀完 新原浩一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79-985,共7页
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self-propagating high-temperature synthesis,SHS)技术,以 Zr+C 为反应体系合成了 ZrC 粉末。研究了实验参数对 SHS过程中点火电流、燃烧温度的影响。采用了 3 种碳源,研究了其对最终产物形貌及化学组成的影响。... 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self-propagating high-temperature synthesis,SHS)技术,以 Zr+C 为反应体系合成了 ZrC 粉末。研究了实验参数对 SHS过程中点火电流、燃烧温度的影响。采用了 3 种碳源,研究了其对最终产物形貌及化学组成的影响。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 NaCl 作为 SHS 稀释剂,控制产物粒径及形貌。结果表明:炭黑是高温自蔓延法制备 ZrC 粉体的最佳碳源。由该体系制备的 ZrC 粉末粒径在 0.5~1 μm之间,氧含量为 0.38%。随稀释剂 NaCl 含量增加,体系燃烧温度降低,产物粒径减小。当 NaCl 含量为 30% (质量分数)时,体系燃烧温度下降至 1 810 K,产物 ZrC 粉末的粒径减小至 50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锆 自蔓延高温合成 碳源 氯化钠
原文传递
无机盐溶胶-凝胶法制备超细ZrB2-ZrC复合粉体 被引量:11
5
作者 闫永杰 张辉 +2 位作者 黄政仁 刘学建 董绍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15-818,共4页
利用ZrO_2-B_2O_3-C体系中碳热还原的基本原理,分别采用氧氯化锆、硼酸和酚醛树脂作为ZrO_2,B_2O_3和C的来源,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超细ZrB_2-ZrC复合粉体.采用热分析仪,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对前驱粉体煅烧中的热力学过程,复合粉体的... 利用ZrO_2-B_2O_3-C体系中碳热还原的基本原理,分别采用氧氯化锆、硼酸和酚醛树脂作为ZrO_2,B_2O_3和C的来源,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超细ZrB_2-ZrC复合粉体.采用热分析仪,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对前驱粉体煅烧中的热力学过程,复合粉体的物相以及粒径和形貌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ZrB_2、ZrC相在1300℃开始生成,1500℃煅烧1h后碳热还原反应基本完成.复合粉体的平均粒径在200nm左右,比表面积达87m^2g^(-1),加入1.0wt%的聚乙二醇作为分散剂时,粉体的团聚现象得到很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碳化锆 硼化锆
下载PDF
碳化锆碱熔制备氧氯化锆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李中军 黄银霞 +2 位作者 要红昌 杨民乐 陈建立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15-418,共4页
以碳化锆为原料,采用碱熔-水洗-酸浸-结晶工艺制备氧氯化锆,制得的氧氯化锆产品中ZrO2含量达到36.20%。考察了氢氧化钠与碳化锆物料比、碱熔温度、碱熔时间和碳化锆粒度对碱熔过程中锆转化率的影响,以及水与碱熔料比、水洗温度和水洗时... 以碳化锆为原料,采用碱熔-水洗-酸浸-结晶工艺制备氧氯化锆,制得的氧氯化锆产品中ZrO2含量达到36.20%。考察了氢氧化钠与碳化锆物料比、碱熔温度、碱熔时间和碳化锆粒度对碱熔过程中锆转化率的影响,以及水与碱熔料比、水洗温度和水洗时间对水洗过程中除硅率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了碳化锆在煅烧碱熔过程中的物相变化。结果表明,碱熔过程中碳化锆转化为偏锆酸钠,碱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氢氧化钠与碳化锆的质量比为1.5,煅烧温度800℃,煅烧时间60 min,矿样粒度120目。在该工艺条件下碱熔,锆的转化率可达到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锆 碱熔 氧氯化锆
下载PDF
化学气相反应法制备Zr-Si-C涂层 被引量:7
7
作者 殷小玮 GUTMANAS Elazar +1 位作者 成来飞 张立同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419-1422,1438,共5页
为了提高Zr-Si-C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基于粉末埋入反应辅助涂覆工艺,采用新型化学气相反应法在SiC陶瓷表面制备Zr-Si-C涂层。SiC陶瓷基片被包埋于Zr-1%(质量分数)I_2混合粉体中,在850~1100℃进行化学气相反应。碘促进Zr原子向SiC陶... 为了提高Zr-Si-C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基于粉末埋入反应辅助涂覆工艺,采用新型化学气相反应法在SiC陶瓷表面制备Zr-Si-C涂层。SiC陶瓷基片被包埋于Zr-1%(质量分数)I_2混合粉体中,在850~1100℃进行化学气相反应。碘促进Zr原子向SiC陶瓷表面的传输,Zr与SiC之间的扩散反应导致在SiC表面生成连续的Zr-Si-C复合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结合X射线能谱分析以及相图分析确定了涂层微结构及相组成。结果表明:复合涂层内层为ZrC、中间层为Zr_2Si-ZrC_(1-x)复相区、外层为ZrC_(1-x)。通过测量涂层厚度研究了涂层的生长动力学.在850~1100℃范围内,涂层生长符合抛物线规律,活化能为(210±20)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气相反应 碳化硅 碳化钴 涂层 粉末埋入反应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Nano-sized Zirconium Carbide Powders through a Novel Active Dilution Self-propagating High Temperature Synthesis Method 被引量:6
8
作者 达奥运 龙飞 +5 位作者 WANG Jilin XING Weihong WANG Yang ZHANG Fan 王为民 FU Zhengyi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15年第4期729-734,共6页
High quality nano-sized zirconium carbide (ZrC) powders were successfully fabricated via a developed chemical active dilution self-propagating high-temperature synthesis (SHS) method assisted by ball milling pretr... High quality nano-sized zirconium carbide (ZrC) powders were successfully fabricated via a developed chemical active dilution self-propagating high-temperature synthesis (SHS) method assisted by ball milling pretreatment process using traditional cheap zirconium dioxide powder (ZrO2), magnesium powder (Mg) and sucrose (C12H22Oll) as raw materials. FSEM, TEM, HRTEM, SAED, XRD, FTIR and Raman, ICP- AES, laser particle size analyzer, oxygen and nitrogen analyzer, carbon/sulfur determinator and TG-DSC were employed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morphology, structur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as-synthesized ZrC samples. The as-synthesized samples demonstrated high purity, low oxygen content and evenly distributed ZrC nano-powders with an average particle size of 50nm. In addition, the effects of endothermic rate and the possible chemical reaction mechanism were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rconium carbide ZRC self-propagating high-temperature synthesis active dilution NANO-POWDERS ball milling
下载PDF
化学气相沉积ZrC陶瓷涂层的微观结构和抗烧蚀性能 被引量:7
9
作者 熊翔 孙威 +3 位作者 李国栋 张红波 肖鹏 陈招科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1年第11期18-24,39,共8页
为了提高碳/碳(C/C)复合材料的抗烧蚀性能,在C/C基体上成功制备了碳化锆(ZrC)高温抗烧蚀涂层。用常压化学气相沉积法,前驱体选用ZrCl4+C3H6+H2+Ar体系。通过调节C3H6的流量,制得3种碳锆原子比的ZrC陶瓷涂层(ZrC1.0+C,ZrC1.0,ZrC0.7)。... 为了提高碳/碳(C/C)复合材料的抗烧蚀性能,在C/C基体上成功制备了碳化锆(ZrC)高温抗烧蚀涂层。用常压化学气相沉积法,前驱体选用ZrCl4+C3H6+H2+Ar体系。通过调节C3H6的流量,制得3种碳锆原子比的ZrC陶瓷涂层(ZrC1.0+C,ZrC1.0,ZrC0.7)。分析了不同锆碳比ZrC涂层的相组成和形貌差异,研究了锆碳比对ZrC陶瓷涂层的烧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ZrC涂层都可有效提高C/C复合材料的抗烧蚀性能,但由于微观结构特征不同,3种涂层显示不同的烧蚀性能和烧蚀机制。其中,ZrC0.7涂层试样烧蚀后,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层,烧蚀性能最佳,烧蚀240 s后质量烧蚀率和线烧蚀率分别为1.1×10-4 g/cm2.s和0.3×10-3 m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锆 化学气相沉积 碳/碳复合材料 烧蚀 氧化
下载PDF
化学气相沉积碳化锆涂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栾新刚 刘巧沐 +2 位作者 刘佳 成来飞 张立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5-47,53,共4页
碳化锆具有众多优异的性能,能够适应超高音速飞行、再入大气和火箭推进系统等复杂、苛刻的极端环境,是最具应用潜力的超高温材料之一。综述了化学气相沉积制备碳化锆涂层,介绍了取得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今后的研究目标和发展... 碳化锆具有众多优异的性能,能够适应超高音速飞行、再入大气和火箭推进系统等复杂、苛刻的极端环境,是最具应用潜力的超高温材料之一。综述了化学气相沉积制备碳化锆涂层,介绍了取得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今后的研究目标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气相沉积 碳化锆 涂层
下载PDF
Ti-Ni钎料钎焊连接ZrC-SiC复合陶瓷接头的界面组织 被引量:4
11
作者 宋昌宝 林铁松 +2 位作者 何鹏 魏红梅 贾德昌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8-303,共6页
采用Ti-Ni高温钎料对ZrC-20%(体积分数)SiC复合陶瓷进行了钎焊连接,研究了钎料中Ni的含量对界面微观组织以及钎焊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调节钎料成分实现了对界面反应速率的控制。结果表明:Ti-83%(摩尔分数)Ni共晶钎料钎焊ZrC-SiC时,... 采用Ti-Ni高温钎料对ZrC-20%(体积分数)SiC复合陶瓷进行了钎焊连接,研究了钎料中Ni的含量对界面微观组织以及钎焊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调节钎料成分实现了对界面反应速率的控制。结果表明:Ti-83%(摩尔分数)Ni共晶钎料钎焊ZrC-SiC时,界面发生剧烈反应并形成约50μm厚的过渡层,反应产物主要为Ni2Si以及C;当采用Ti-61%Ni共晶钎料钎焊ZrC-SiC时,Ni首先与SiC发生反应,其反应产物C与Ti继续反应生成TiC;随钎料中Ni含量降低,以及TiC化合物对Ni原子扩散的阻碍作用导致界面反应速率下降,反应层厚度为10~15μm。当钎料中Ni含量降至50%时,界面形成了单一TiC层,厚度约为5μm。在3种钎焊接头中,采用Ti-61%Ni共晶钎料的钎焊接头界面组织从陶瓷到钎缝均匀过渡,其抗剪强度达到127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锆 碳化硅 复合陶瓷 钎焊 抗剪强度
原文传递
ZrC--SiC复合陶瓷扩散焊接头界面组织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4
12
作者 宋昌宝 林铁松 +1 位作者 何鹏 贾德昌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5-279,共5页
采用Ti活性中间层对ZrC--20%SiC复合陶瓷进行扩散焊连接,研究了活性元素Ti与复合陶瓷的界面反应机理,分析了焊接温度对接头微观组织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与复合陶瓷发生界面反应,首先形成TiC化合物层,部分反应中间产物Zr原... 采用Ti活性中间层对ZrC--20%SiC复合陶瓷进行扩散焊连接,研究了活性元素Ti与复合陶瓷的界面反应机理,分析了焊接温度对接头微观组织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与复合陶瓷发生界面反应,首先形成TiC化合物层,部分反应中间产物Zr原子固溶于TiC化合物中,其余部分扩散进入Ti中间层,形成固溶体;延长反应时间或提高焊接温度,Ti进一步与反应中间产物Zr、Si原子在靠近陶瓷一侧生成Ti--Zr--Si三元相,同时增加界面反应层的厚度。焊接接头的剪切强度随温度由900℃升高到1 200℃先提高后降低,在压力为20MPa及1 000℃保温30min条件下,达到最大值(149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锆 碳化硅 复合陶瓷 扩散焊 界面组织 中间层
原文传递
TZM合金中碳化物生成机制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梁静 奚正平 +1 位作者 汤慧萍 李来平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210-214,共5页
通过对TZM钼合金中与生成碳化钛相关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的计算,与钼的有关相图比较,分析在粉末冶金TZM钼合金烧结过程中碳化物的形成方式和机制。结果表明:不同于熔炼TZM,在真空烧结过程中TiC是以Ti+C=TiC的方式在粉末颗粒相界面、... 通过对TZM钼合金中与生成碳化钛相关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的计算,与钼的有关相图比较,分析在粉末冶金TZM钼合金烧结过程中碳化物的形成方式和机制。结果表明:不同于熔炼TZM,在真空烧结过程中TiC是以Ti+C=TiC的方式在粉末颗粒相界面、晶界亚晶界等处原位生成,少量TiC在烧结后的降温过程中在晶内析出;Zr元素部分以单质存在,部分在高温下与Mo形成固溶体,在降温过程中析出Laves相Mo2Zr;在Zr颗粒边缘易于形成ZrC,晶内则不易形成Zr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布斯自由能 钼合金 碳化钛 碳化锆
原文传递
New route to synthesize preceramic polymers for zirconium carbide 被引量:3
14
作者 Xue Yu Tao Wen Feng Qiu +2 位作者 Hao Li Tong Zhao Xian Yong Wei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9期1075-1078,共4页
A preceramic polymer, polyzirconosaal (PZSA), was synthesized by the ligand-exchange reaction between polyzirconoxane (PZO) and salicyl alcohol (SA). The precursor was air-stable and exhibited excellent solubili... A preceramic polymer, polyzirconosaal (PZSA), was synthesized by the ligand-exchange reaction between polyzirconoxane (PZO) and salicyl alcohol (SA). The precursor was air-stable and exhibited excellent solubility and rheology. These properties are useful for the processing of C/C-ZrC composites v/a precursor infiltration and pyrolysis (PIP) process. The polymer to ceramic conversion was investigated by TG, XRD and TEM. Nanosized ZrC was formed by pyrolysis of this precursor at 1300 ℃ in argon with ceramic yield of 5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ceramic polymer zirconium carbide Precursor infiltration and pyrolysis
原文传递
光热转换海藻纤维的制备及其热性能
15
作者 王文浩 倪海燕 +1 位作者 吴是甬 刘冰灵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24年第6期23-27,32,共6页
为了提高纤维可吸收光线的波长范围和光热转换效率,通过在海藻纤维中添加可吸收波长范围不同的纳米碳化锆和远红外陶瓷粉,以此提高海藻纤维对太阳光的利用效率;同时采用氙灯、红外灯作为光源,通过红外测温枪测试织物的温升性能。试验结... 为了提高纤维可吸收光线的波长范围和光热转换效率,通过在海藻纤维中添加可吸收波长范围不同的纳米碳化锆和远红外陶瓷粉,以此提高海藻纤维对太阳光的利用效率;同时采用氙灯、红外灯作为光源,通过红外测温枪测试织物的温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同时添加碳化锆和远红外陶瓷粉的纤维温度变化比只添加单一材料的更快,且平衡温度也更高;在180s氙灯和红外灯的共同照射下,添加2种光热材料的纤维温度比空白样的高了39.2℃,与只添加碳化锆的织物对比,温度高了1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纺丝 碳化锆 远红外陶瓷粉 海藻纤维 光热转换
下载PDF
碳化锆陶瓷有机前驱体的热解过程 被引量:4
16
作者 孔玮佳 于守泉 +2 位作者 戈敏 张伟刚 杜令忠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23-630,共8页
合成了碳化锆陶瓷有机前驱体,研究了其在热解过程中化学成分和物相组成变化,探讨了从有机高分子向无机陶瓷转化的机理,对碳热还原反应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前驱体在600℃以下完成了有机结构的断裂、裂解碎片的重排与挥发,600℃... 合成了碳化锆陶瓷有机前驱体,研究了其在热解过程中化学成分和物相组成变化,探讨了从有机高分子向无机陶瓷转化的机理,对碳热还原反应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前驱体在600℃以下完成了有机结构的断裂、裂解碎片的重排与挥发,600℃以上裂解产物不再具备有机特征;随热解温度升高,无定型碳和单斜相ZrO2逐渐生成,大于1200℃时可检测到立方相ZrC,1400℃时单斜相ZrO2基本消失;1500℃时完成碳热还原反应,在远低于热力学反应温度的条件下生成了高度结晶的纳米尺寸的立方相碳化锆陶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锆陶瓷 有机前驱体 碳热还原
原文传递
ZrC掺杂对ZTA复相陶瓷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淑芬 朱亚滨 +6 位作者 郭亚威 柴建龙 刘超 申铁龙 姚存峰 崔明焕 王志光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723-1728,共6页
以ZTA20%(zirconia-20% toughened alumina)为基体,通过掺杂不同体积分数的ZrC(10%、15%、20%、25%)研究其对复相陶瓷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法在1400℃、40 MPa保温15 min制备样品。用Archimedes法测得样品相... 以ZTA20%(zirconia-20% toughened alumina)为基体,通过掺杂不同体积分数的ZrC(10%、15%、20%、25%)研究其对复相陶瓷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法在1400℃、40 MPa保温15 min制备样品。用Archimedes法测得样品相对密度最高可达99.08%。不同ZrC含量的烧结样品的物相成分均为ZrC、α-Al2O3和ZrO2,烧结后无杂质相产生,表明复相陶瓷在烧结过程中具有优良的化学相容性,该复相陶瓷内部各晶粒尺寸均匀,无异常长大现象,断裂机制为穿晶断裂和沿晶断裂相结合。随着ZrC含量的增加,复相陶瓷的弯曲强度先增大后减小,ZrC含量为20%时达到最大值722 MPa;断裂韧性则由5.47 MPa·m^1/2增加到6.51 MPa·m^1/2;显微硬度由17.30 GPa逐渐降低至16.19 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锆 氧化锆增韧氧化铝复相陶瓷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ZrC粉体制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彦伟 刘宏瑞 +2 位作者 李军平 胡继东 陈海坤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18,共4页
ZrC作为一种先进的高温结构陶瓷材料,在航空航天、清洁能源(第四代核技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综述了ZrC粉体的制备技术,主要有直接合成法、机械合金化法、自蔓延高温合成法、碳热还原法、溶胶-凝胶法、液相前驱体法、激光... ZrC作为一种先进的高温结构陶瓷材料,在航空航天、清洁能源(第四代核技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综述了ZrC粉体的制备技术,主要有直接合成法、机械合金化法、自蔓延高温合成法、碳热还原法、溶胶-凝胶法、液相前驱体法、激光气相反应法和高频等离子体法等,详细分析了各制备技术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C 制备技术 碳热还原法 溶胶-凝胶法 高频等离子体法
下载PDF
锆英石微波碳热还原合成ZrC-SiC复合粉体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江昊 杜爽 +4 位作者 邓先功 李发亮 段红娟 张海军 张少伟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17-221,共5页
以锆英石和活性炭为原料,采用微波碳热还原法制备了Zr C-Si C复合粉体,对其合成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并研究了反应温度、添加剂的用量和埋粉等工艺条件对合成的Zr C-Si C复合粉体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反应温度和... 以锆英石和活性炭为原料,采用微波碳热还原法制备了Zr C-Si C复合粉体,对其合成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并研究了反应温度、添加剂的用量和埋粉等工艺条件对合成的Zr C-Si C复合粉体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反应温度和在反应物中添加B2O3有助于促进Zr C-Si C复合粉体的合成,而将反应物埋入Si C粉对该复合粉体的合成则有抑制作用。与常规加热相比,微波加热法可以有效地降低碳热还原反应的起始温度,并且减少制备过程的时间和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英石 微波碳热还原 碳化锆 碳化硅 复合粉体
原文传递
Preparation of ZrC-SiC composite coatings by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and study of co-deposition mechanism
20
作者 Qiaomu Liu Jia Liu Xingang Luan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2期2942-2949,共8页
In this work, the Zr C-SiC composite coatings were co-deposited by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using ZrCl4, MTS, CH4 and H2 as raw materials. The morphologies, compositions and phases of the composite coatings were ... In this work, the Zr C-SiC composite coatings were co-deposited by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using ZrCl4, MTS, CH4 and H2 as raw materials. The morphologies, compositions and phases of the composite coatings were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EDS) and X-ray diffraction(XR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orphologies, compositions and phases of the composite coatings were related to the deposition temperature, the flow rate of the carrier H2 gas, and the ratio of C/Zr. Moreover, the co-deposition mechanism of the composite coatings was also studied. It was found that different deposition temperatures resulted in different deposition mechanisms. At temperatures in the range of 1150–1250℃, the Zr C-SiC co-deposition was controlled by the surface kinetic process. At temperatures in the range of 1250–1400℃, the Zr C-SiC co-deposition was controlled by the mass transport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 zirconium carbide Silicon carbide Composite coatings Co-deposition mechanism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