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0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零碳排放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日前优化调度 被引量:8
1
作者 李卫东 张力兵 +3 位作者 齐大伟 陈佳慧 王海鑫 郭子豪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5-151,共7页
基于碳捕集和电转气(P2G)技术,该文建立考虑零碳排放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日前调度模型。首先,搭建零碳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框架,通过在燃煤机组上增设碳捕集装置收集燃煤机组产生的二氧化碳,并将其作为原料通过P2G技术将二氧化碳转换为甲... 基于碳捕集和电转气(P2G)技术,该文建立考虑零碳排放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日前调度模型。首先,搭建零碳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框架,通过在燃煤机组上增设碳捕集装置收集燃煤机组产生的二氧化碳,并将其作为原料通过P2G技术将二氧化碳转换为甲烷,同时针对火电机组出力与产生甲烷量之间的数学关系进行深入研究。然后,以综合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建立日前调度模型,同时考虑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零碳目标,将无法收集利用的二氧化碳通过购买碳排放权的方式排放到大气中,进而实现零碳的目标。最后,通过算例验证所提的零碳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该文所提模型可实现电-气综合能源系统零碳排放的目标,且与传统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相比,减少弃风1320.96 MWh,降低运行成本56.16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碳 综合能源系统 碳捕集 电转气 碳排放权 风电消纳
下载PDF
全面贯彻执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 被引量:6
2
作者 雷学军 《中国能源》 2017年第7期4-11,共8页
为了全面贯彻执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作者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认真地研究与探索,发现并界定了具有高效捕碳能力和较强吸污作用的"速生碳汇草";首次提出了碳循环系列理论;主张综合开发利用... 为了全面贯彻执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作者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认真地研究与探索,发现并界定了具有高效捕碳能力和较强吸污作用的"速生碳汇草";首次提出了碳循环系列理论;主张综合开发利用大气碳资源,制造碳产品,形成碳产业,发展"新气候经济";创建"零碳"发展模式,驾驭高碳,将一切物质合理的循环利用,调节资源消耗与资源补偿的平衡,实现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赢;对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修复生态系统,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类可持续生存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碳循环理论 新气候经济 零碳发展模式 可持续生存与发展
下载PDF
机场未来零碳能源系统发展路径研究
3
作者 刘杰 周恩永 +3 位作者 向君 雷羽 马超 祝庆 《能源与节能》 2024年第9期17-19,共3页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加快实施,各行各业均开始关注自身的零碳发展布局,民航业也将其列于未来规划中。然而,目前航空业零碳发展的思路尚不明确,尚未形成长期发展路径,导致各项工作开展相比其他行业较为滞后。着眼于机场这一民航业中最...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加快实施,各行各业均开始关注自身的零碳发展布局,民航业也将其列于未来规划中。然而,目前航空业零碳发展的思路尚不明确,尚未形成长期发展路径,导致各项工作开展相比其他行业较为滞后。着眼于机场这一民航业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主体,以一机场为案例,分析未来碳中和愿景下的能源和技术条件,明确机场零碳能源系统的建设目标,为未来的建设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 节能 零碳 能源系统 建设思路
下载PDF
Delivering Tram-Based Boulevards: Learning from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Three European City Case Studies
4
作者 Jan Scheurer Marie Verschuer +1 位作者 Peter Newman Cheryl Desha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2023年第2期262-281,共20页
Increasing calls for zero-carbon cities invite transformative solutions for people and places within our cities around the world. Key to the transformation is cities and regions shifting in mobility away from fossil-f... Increasing calls for zero-carbon cities invite transformative solutions for people and places within our cities around the world. Key to the transformation is cities and regions shifting in mobility away from fossil-fuel based car-oriented solutions. The paper investigates a range of case studies where “tram-based boulevards” have been planned or implemented to provide such opportunities. The case studies share a common broader policy objective: to transform the car-oriented or car-saturated areas to an intensified urban template based on a critical presence of dedicated mid-tier transit infrastructure and active transport. “Trams”, or mid-tier, mid-capacity transit when combined with 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 (TOD) along whole corridors can provide transformative pathways towards zero-carbon outcomes as well as multiple, strong urban benefits. However, many successful or instructive examples of this practice from non-English speaking countries, particularly in Europe, are underdocumented in the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The paper addresses this gap by investigating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evident in a range of European case studies. These are explored for insight towards policy learning particularly in New World cities seeking to transform into a zero-carbon and more transit-oriented template: How can decision-makers avoid repeating the identified pitfalls, and instead focus on emulating the successful approaches and outcomes? We conclude the need for recognition of the inherent synergies between transport and land use settings in any endeavour, and their translation into policy priorities in both fields of planning. We also conclude the importance of decision makers proactively identifying and critically appraising specific opportunities for change, concerning funding, technology, public opinion, stakeholder alliances or market dynamics, and capitalising on them at suitable moments in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 (TOD) Transit Activated Corridors (TAC) zero-carbon Cities Transit Diversity Urban Corridor Intensification Trams Boulevards European Case Studies
下载PDF
Constructing a Chinese-Style Zero-Carbon Financial System: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5
作者 Zhu Min Pan Liu Zheng Chongyang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23年第1期181-204,共24页
The Chinese government's"dual carbon"commitment to carbon peaking and carbon neutrality in September 2020 indicates that China will promote green economy transition and achieve high-quality growth in lin... The Chinese government's"dual carbon"commitment to carbon peaking and carbon neutrality in September 2020 indicates that China will promote green economy transition and achieve high-quality growth in line with th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Definitely,both China's economic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 will undergo a paradigm shift.This paper reviews the evolution of global finance's role in supporting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climate chang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nd proposes that the time has come to develop zero-carbon finance which should be closely aligned with the""netzero emissions"requirement for achieving the global temperature target of the Paris Agreement.While the current policy frameworks for zero-carbon finance in major Western countries are useful references,they also have limitations.In order to build a Chinese-style zero-carbon financial system,China should integrate the experience of other countries and leverage both institutional advantages and green finance practices of own to the fullest extent possible.This paper goes into further detail about the concept of building a zerocarbon financial macro-management framework and a composite ecology of the zerocarbon financial market,and puts forward policy recommendations.The Chinese-style zero-carbon finance solution will also contribute to global carbon neutrality by enabling China to achieve carbon neutrality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providing countries with China's solutionas refer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peaking and carbon neutrality paradigm shift zero-carbon finance financial support policyframework
原文传递
Strategic potential of multi-energy system towards carbon neutrality:A forward-looking overview
6
作者 Tobi Michael Alabi Favour D.Agbajor +2 位作者 Zaiyue Yang Lin Lu Adedayo Johnson Ogungbile 《Energy and Built Environment》 2023年第6期689-708,共20页
Carbon neutrality is an ambitious goal that has been promulgated to be achieved on or before 2060.However,most of the current energy policies focus more on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efficiency and high penetration of ... Carbon neutrality is an ambitious goal that has been promulgated to be achieved on or before 2060.However,most of the current energy policies focus more on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efficiency and high penet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Thus,this paper presented a review strategy towards carbon neutrality by presenting the concept of a multi-energy system(MES)in terms of its technologies,configuration,modelling and feasibility as zero-emission equipment.The paper addressed some prominent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zero-carbon multi-energy systems(ZCMES).Various proven solutions in the extant studies that have been affirmed to alleviate some of these challenges were presented.In the end,we identified and summarised the current research gaps,and the future directions to ensure the feasibility of ZCMES as a primary strategy towards the actualization of carbon neutrality.Hence,this review work serves as a reference for revising the current energy policies to incorporate a carbon neutrality frame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energy system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 zero-carbon zero-emission Energy policy
原文传递
新一代智能集装箱码头绿色零碳设计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王轩 张晋恺 《港工技术》 2022年第4期94-96,111,共4页
天津港C段集装箱码头已建成并投产运营,作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智能、绿色、零碳集装箱码头,在设计及建设过程中采用了诸多创新工艺及先进技术,同时在绿色生产、能源管控、零碳码头建设方面做了诸多成功尝试。本文分析及总结了天津港C... 天津港C段集装箱码头已建成并投产运营,作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智能、绿色、零碳集装箱码头,在设计及建设过程中采用了诸多创新工艺及先进技术,同时在绿色生产、能源管控、零碳码头建设方面做了诸多成功尝试。本文分析及总结了天津港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的创新经验,同时结合拟进行建设的集装箱码头项目,从新能源开发利用、智慧管理平台节能、水资源利用、零排放等多方面提出设计思路和解决方案,可为新一代智能化集装箱码头的绿色、零碳建设提供参考思路及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装箱码头 智能化 自动化 绿色 零碳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夏热冬冷区核能供热应用分析
8
作者 王莞珏 王洁 +4 位作者 陈栋 孙士恩 徐明阳 蒋书涵 丰米宁 《能源研究与管理》 2023年第1期50-53,58,共5页
为探索夏热冬冷区低碳清洁供暖的可行方案,通过梳理主要核能供热技术以及对典型低温供热堆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夏热冬冷区对于集中供热具有迫切的现实需求,小型堆或是未来该区核能供热的理想选择,其相关技术已相对成熟,但经济性仍需提... 为探索夏热冬冷区低碳清洁供暖的可行方案,通过梳理主要核能供热技术以及对典型低温供热堆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夏热冬冷区对于集中供热具有迫切的现实需求,小型堆或是未来该区核能供热的理想选择,其相关技术已相对成熟,但经济性仍需提升,DHR-400可通过延长供暖期、降低初期投资提高经济性,NHR200-Ⅱ可通过降低初期投资、延长供暖期、提高电价、缩短建设期时长提高经济性。此外,建议采取分步推进、示范先行,完善法规标准体系、优化设计、拓展供热堆的应用场景等措施促进核能供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热冬冷 核能 供热 经济性分析 零碳
下载PDF
Aging phenomena of backsheet materials of photovoltaic systems for future zero-carbon energy and the improvement pathway
9
作者 Jia-Wei Zhang Weihang Deng +6 位作者 Zifan Ye Sombel Diaham Chatchai Putson Xing Zhou Jingbo Hu Zhonggang Yin Rong Jia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22期106-119,共14页
The insulation degradation in polymeric backsheets has been identified as a main cause of catastrophic accidents induced by short circuit or ground faults in photovoltaic module.To ensure quality,the photovoltaic indu... The insulation degradation in polymeric backsheets has been identified as a main cause of catastrophic accidents induced by short circuit or ground faults in photovoltaic module.To ensure quality,the photovoltaic industry is therefore faced with urgent demand in discovering degradation mechanisms.Moreover,th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friendly backsheet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backsheets recycling specifications are vital to fulfilling the requirements of a future reliable photovoltaic system with improved productivity.In this review,we innovatively summarize the detection methods of insulation deterioration from the viewpoints of spectroscopic,thermal and mechanical approaches.The corresponding ambient conditions in measurement and their accelerating effect on the degradation of photovoltaic backsheets are discussed.Subsequently,emerging novel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for enhancing insula-tion properties,antiaging performance and optical-electrical energy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photovoltaic cell are summarized.It offers a comprehensive strategy to design materials with optimal structures in photovoltaic module for a future zero-carbon energy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voltaic Polymeric backsheets Degradation Environmental-friendly design zero-carbon
原文传递
华晨宝马新世代工厂零碳供热方案探析
10
作者 邹崴 刘佳 耿金雨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3年第11期291-292,296,共3页
针对华晨宝马铁西新工厂周边能源资源整合进行分析,从项目建设地周边可利用资源分布情况,到能源分类禀赋及热负荷分配,再结合宝马需求情况,基于实际情况,探讨了解决工厂零碳供热的可行性。
关键词 零碳 固体电蓄热 再生水资源余热 中深层地热能
下载PDF
浅谈零碳建筑的国内现实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宪良 《建筑节能》 CAS 2011年第4期51-52,共2页
介绍了伦敦零碳社区建筑对国内建筑的借鉴意义及其理念、技术。从建筑成本、生活成本、建筑舒适性保障及中等密度城市建筑解决方案的设计理念出发,阐释了零碳建筑推广在国内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零碳 建筑 借鉴 现实意义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零碳商务办公园区实施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晓琳 张体强 张宇宁 《四川化工》 CAS 2022年第5期56-58,共3页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下,商务办公园区转型升级,打造零碳化园区势在必行。本文简述了打造零碳商务办公园区所面临的挑战和难题,并结合案例提出了打造“零碳”商务办公园区的实施路径,以期为类似“零碳”园区的建设提供参考和示范。
关键词 商务办公 园区 零碳 实施路径
下载PDF
以核能多用途利用构建零碳新赛道——以秦山核电核能供热示范工程为例的探索与建议
13
作者 孙震啸 周萍 +1 位作者 钟小波 徐中 《中国核电》 2022年第5期770-773,共4页
为构建“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的零碳发展新赛道,秦山核电与浙江省海盐县合作推进核能供热项目建设并取得一阶段示范项目成功经验,由此拓展核能多用途利用的更多尝试。文章总结了核能供热项目的实践经验和成效,梳理了现阶段遇到的主... 为构建“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的零碳发展新赛道,秦山核电与浙江省海盐县合作推进核能供热项目建设并取得一阶段示范项目成功经验,由此拓展核能多用途利用的更多尝试。文章总结了核能供热项目的实践经验和成效,梳理了现阶段遇到的主要问题,包括缺少规划和标准指导、核能多用途利用不充分、产业布局欠合理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包括加快出台专项规划和标准,拓展核能多用途利用的维度及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等对策建议,以实现地方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能多用途利用 核能供热 零碳 政企合作
下载PDF
碳中和:中国能走多快? 被引量:60
14
作者 潘家华 廖茂林 陈素梅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3,共13页
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为倒逼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抓手,也展现了大国责任担当,有助于提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中国是全球CO2排放量最多的国家,但作为"品质提升型"的新兴经济体,人口规模稳... 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为倒逼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抓手,也展现了大国责任担当,有助于提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中国是全球CO2排放量最多的国家,但作为"品质提升型"的新兴经济体,人口规模稳中趋降。从各国碳排放历史轨迹来看,发达国家碳排放已进入下降通道,但平台期长;后发国家可以削峰发展,加速达峰,缩短高位平台期,实现非对称去碳。碳中和的挑战十分艰巨,先发国家零碳之路还比较漫长,后发国家亦无捷径。尽管如此,碳中和已成为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目标。对于中国而言,受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和消费升级的影响,碳达峰可期,但碳中和尚需更大努力。因此,需要从零碳能源、零碳模式、供给侧、需求侧以及发展格局等层面设计碳中和的实现路径,开发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等零碳能源,加速清零化石能源;探索建立多赢繁荣与自给自足并举的零碳经济模式;发展零碳产业,开发零碳产品和零碳消费品;引导低碳零碳生活方式;打造区域协同、能源互补、空间均衡的零碳格局;规避一些诸如"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就是减碳""清洁煤技术无污染""碳市场是碳的市场""碳中和必须要大干快上碳捕集封存技术""绿色植物碳汇潜力巨大"等误区,咬定减碳去碳,一路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减碳去碳路径 零碳能源 碳市场
下载PDF
双碳目标的挑战与电力结构调整趋势展望 被引量:28
15
作者 蔡绍宽 《南方能源建设》 2021年第3期8-17,共10页
[目的]“碳中和·碳达峰”是促进中国能源经济转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战略决策。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双碳目标下全社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实现双碳目标需要正确理论方法的指导和科学的部署。[方法]为此,文章基于中国能源发展... [目的]“碳中和·碳达峰”是促进中国能源经济转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战略决策。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双碳目标下全社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实现双碳目标需要正确理论方法的指导和科学的部署。[方法]为此,文章基于中国能源发展形势,剖析了双碳目标的本质,从宏观层面给出了双碳目标的根本出路,并从能源供给侧的角度对双碳目标下零碳能源发电负荷指标和负荷需求指标等电力负荷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提出了“等效电力能源替代”新概念。[结果]基于核能、水能、风能、太阳能等资源禀赋给出了双碳目标下电力结构调整的方案,分析了电力结构调整带来的系统运行特性问题,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措施。[结论]双碳目标或将掀起新一代能源革命和全面的工业革命,水、风、光、核四种主要的零碳能源资源能够满足中国的社会经济持续发展需求,新能源将迎来高速发展时代。文章从多方面论述了未来能源的发展趋势,给出了电力结构调整的建设性意见,对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碳达峰 发展趋势 电力结构 零碳能源 系统运行
下载PDF
低碳、近零碳、零碳公共建筑碳排放控制指标研究 被引量:23
16
作者 张时聪 王珂 徐伟 《建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0,35,共11页
公共建筑功能类型复杂,碳排放强度受能源结构、气候区、建筑类型等多种因素影响,其碳排放量差别较大,如何科学设定不同气候区不同类型建筑的低碳、近零碳、零碳排放控制指标是引导公共建筑减碳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本文首先系统分析了GB 5... 公共建筑功能类型复杂,碳排放强度受能源结构、气候区、建筑类型等多种因素影响,其碳排放量差别较大,如何科学设定不同气候区不同类型建筑的低碳、近零碳、零碳排放控制指标是引导公共建筑减碳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本文首先系统分析了GB 50189—201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5015—2021《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T 51350—2019《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之间相对节能比例、运行参数、能耗限值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了提升建筑能效和提升可再生能源应用对公共建筑减碳的量化影响,并提出了低碳、近零碳、零碳公共建筑分级控制指标约束方法与数值建议。结果表明:提升建筑能效至超低能耗建筑能效水平可使得各气候区、各类公共建筑碳排放强度较基准建筑下降30%~40%以上;若在建筑达到近零能耗建筑能效指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相对于基准建筑的减碳率可再增加15%;以GB 55015—2021《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中各类公共建筑全口径碳排放强度为基准值,以实现零碳排放为目标值,将公共建筑碳排放分为低碳、近零碳、零碳三级进行引导,采用相对减碳率或碳排放强度绝对值进行约束,则不同气候区低碳建筑相对减碳率建议为30%~40%,近零碳建筑相对减碳率建议为45%~55%,并从建筑类型、气候区、太阳能资源分区分别提出碳排放强度绝对值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建筑 近零碳建筑 零碳建筑 公共建筑 控制指标
原文传递
日本迈向碳中和的产业绿色发展战略——基于对《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绿色成长战略》的考察 被引量:25
17
作者 刘平 刘亮 《现代日本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27,共14页
日本首相菅义伟于2020年10月宣布2050年争取实现碳中和目标之后,日本政府迅速出台了以产业绿色发展为宗旨的《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绿色成长战略》,将实现碳中和这一挑战视为推动相关产业绿色发展,最终实现经济与环境良性循环的大好机遇,... 日本首相菅义伟于2020年10月宣布2050年争取实现碳中和目标之后,日本政府迅速出台了以产业绿色发展为宗旨的《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绿色成长战略》,将实现碳中和这一挑战视为推动相关产业绿色发展,最终实现经济与环境良性循环的大好机遇,日本政府还确定了能源相关产业、运输与制造相关产业、家庭与办公相关产业3个大类中的14个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勾勒了以能源生产与供应、能源消费以及二氧化碳封存-回收与再利用3条主线构筑绿色发展产业体系的架构,拟定了以财政扶持、税收优惠、金融支持为主的产业政策。其产业绿色发展战略的特点:一是以海上风电为突破口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二是在氢能普及推广过渡期以氨燃料为主发展无碳燃料产业;三是以氢能开发利用为产业绿色大发展的关键技术路线;四是以电气化、节能化、数字化和储能电池的应用为能源消费变革的主要途径;五是发展智慧绿色农林水产业,扩大二氧化碳封存-回收与再利用途径与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清洁能源革命 零碳经济 产业革命 产业升级 产业政策
原文传递
以二氧化碳规模化利用技术为核心的碳减排方案 被引量:23
18
作者 陈倩倩 顾宇 +1 位作者 唐志永 孙予罕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78-487,共10页
碳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进入工业时代的基石。人类大量使用含碳资源产生的二氧化碳(CO_2)不应给人类社会带来威胁,更不应是碳资源利用的终结者,而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善加利用的资源。文章在国内CO_2利用技术研发取得了可喜进展的基... 碳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进入工业时代的基石。人类大量使用含碳资源产生的二氧化碳(CO_2)不应给人类社会带来威胁,更不应是碳资源利用的终结者,而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善加利用的资源。文章在国内CO_2利用技术研发取得了可喜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种未来可能适合于中国的以CO_2规模化利用技术为核心的碳减排方案,包括化石能源耦合CO_2的转化利用技术、零碳能源耦合CO_2的转化利用技术以及温和条件下CO_2直接转化利用技术等。基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短中期化石能源的主导地位以及可再生能源日新月异的发展,化石能源的易获取性和低成本使得其耦合CO_2的转化利用技术方案近年来飞速发展,并可能将在近期带来巨大碳减排潜力和经济效益;零碳能源发电技术的突飞猛进有利于核能/可再生能源发电耦合CO_2生产燃料化学品技术的发展,成为中期最具竞争力的CO_2大规模利用技术;远期来说太阳能驱动的CO_2温和转化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碳循环,是远期最有前景的CO_2还原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利用 化石能源 零碳能源 碳减排
原文传递
从绿色建筑、被动式建筑迈向零碳建筑的思考 被引量:22
19
作者 董恒瑞 刘军 +2 位作者 秦砚瑶 吴思睿 罗干 《重庆建筑》 2021年第10期19-22,共4页
零碳建筑是建筑领域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内容。该文基于绿色建筑和被动式建筑的项目研发经验,从绿色建筑、被动式建筑的理念及技术体系出发,探究零碳建筑的特征和内在发展逻辑,为绿色建筑和被动式建筑向零碳建筑发展提供... 零碳建筑是建筑领域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内容。该文基于绿色建筑和被动式建筑的项目研发经验,从绿色建筑、被动式建筑的理念及技术体系出发,探究零碳建筑的特征和内在发展逻辑,为绿色建筑和被动式建筑向零碳建筑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建筑 被动式建筑 零碳建筑 建筑节能 “碳达峰、碳中和” 碳汇
下载PDF
“双碳”形势下电力行业氢能应用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朱凯 张艳红 《发电技术》 2022年第1期65-72,共8页
氢是可储存、可移动、能控制的二次清洁能源,是理想的电力能源载体。把氢作为能源进行开发利用,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全社会低碳转型的重要手段。作为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行业,电力行业尤其是发电行业,应尽快发展... 氢是可储存、可移动、能控制的二次清洁能源,是理想的电力能源载体。把氢作为能源进行开发利用,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全社会低碳转型的重要手段。作为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行业,电力行业尤其是发电行业,应尽快发展包括氢能在内的新型能源应用,实现行业的能源零碳转型。为此,根据“双碳”目标要求,分析了我国电力行业氢能应用现状,提出了当前氢能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国际主要氢能国家电力应用发展经验,结合“再电气化”要求,从法规制定、政策支持、金融创新以及电力行业场景应用等角度为氢能电力应用提出发展建议,即“十四五”期间电力企业应做好氢能发展技术储备,抓住行业发展机会,积极推动电力系统能源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 新能源 双碳 碳中和 零碳转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