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归丸及右归丸创方思想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19
1
作者 周敏 方晓阳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01-905,共5页
左归丸、右归丸是张介宾治疗肾脏阴阳亏损的重方,既往对二方的组方讨论多局限于君、臣、佐、使的配伍理论、药物功效及统计分析,至于二方如何创制的问题着墨不多。认为从张介宾医学思想的传承以及对药物的认知方面分析,左归丸、右归丸... 左归丸、右归丸是张介宾治疗肾脏阴阳亏损的重方,既往对二方的组方讨论多局限于君、臣、佐、使的配伍理论、药物功效及统计分析,至于二方如何创制的问题着墨不多。认为从张介宾医学思想的传承以及对药物的认知方面分析,左归丸、右归丸其实是张介宾取"六味之意",并依其真阴学说为核心,参以个人用药体悟而创制的新方。左归丸、右归丸在医方结构上具有同根的特点,用药之法也与《类经》和《景岳全书》中的记载相合,可视为张介宾将医理融于临证遣方的一种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剂史 张介宾 左归丸 右归丸
原文传递
“无虚不作眩”学术思想研究溯源 被引量:15
2
作者 佟佳馨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65-167,共3页
该文主要探讨张介宾的"无虚不作眩"学术思想及从虚论治眩晕理论溯源。先秦时期《内经》认为眩晕证由气、血、精、髓虚有关,搭建虚证眩晕的基本框架,为张介宾"无虚不作眩"理论做铺垫。汉代提出心虚、胆虚、脾胃虚弱... 该文主要探讨张介宾的"无虚不作眩"学术思想及从虚论治眩晕理论溯源。先秦时期《内经》认为眩晕证由气、血、精、髓虚有关,搭建虚证眩晕的基本框架,为张介宾"无虚不作眩"理论做铺垫。汉代提出心虚、胆虚、脾胃虚弱可导致眩晕,为张介宾虚证眩晕的认识与论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隋唐时期认为卫气不固、阳气衰弱可引发眩晕,创眩晕养生防病理论,补前人之不备,启后世之先河。宋金元时期继承及发展了虚证眩晕理论,又提出下虚致眩。张介宾结合先贤各家之说提出"无虚不作眩"理论,在治疗上提出"以治虚为先,而兼治为佐"的原则,从理、法、方、药各方面发展这一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张介宾 虚证 溯源 理论研究
下载PDF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投稿须知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文静 刘瑞 黄传兵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320-322,共3页
1稿件要求1.1稿件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严谨,层次清晰,文字精炼,数据准确,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1.2稿件请寄打印稿,亦可用16开单面方格纸誊写,字迹端正。简化字以1986年10月重新公布的《简化字总表》为准,不用繁体字和异体字,
关键词 《简化字总表》 请寄 浙江中医药
下载PDF
论朱震亨与张介宾补肾思想之异同 被引量:8
4
作者 席崇程 田栋 +5 位作者 刘金涛 张宁 刘珍珠 王维广 陈子杰 翟双庆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36-640,共5页
朱震亨(朱丹溪)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其滋阴学说对后世影响颇大。张介宾早年研习丹溪学说,对朱震亨滋阴思想在批判继承的同时,又发丹溪补益思想之未发,另成一派,成为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朱震亨与张介宾二家在补肾思想上都重视肾精,在... 朱震亨(朱丹溪)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其滋阴学说对后世影响颇大。张介宾早年研习丹溪学说,对朱震亨滋阴思想在批判继承的同时,又发丹溪补益思想之未发,另成一派,成为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朱震亨与张介宾二家在补肾思想上都重视肾精,在药材选择上都将植物药与动物药结合起来,在药物剂型上都以丸剂为主。但是在温补肾阳方面朱震亨偏于用平和药物,少火生气,而张介宾喜用大辛大热之品,以求速效;在滋补肾阴方面朱震亨主张在补阴之品中佐以苦寒之品,清降相火,张介宾偏于将滋阴与补气、温阳结合起来,阳中求阴。二者关于补肾的思想对于临床上伴肾虚证候的各种疾病的治疗具有较大的指导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 朱震亨 张介宾 学术思想
原文传递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景岳全书·脱肛》用药规律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灿 石健 +1 位作者 孙玉敏 牛晨懿 《基层中医药》 2024年第4期101-106,共6页
目的研究《景岳全书·脱肛》的组方用药规律及科学内涵。方法研读《景岳全书·脱肛》,收集并整理其治疗脱肛的方药组成,运用SPSS Modeler 18.0等软件针对其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性味归经、配伍组合等方面进行聚类分析、关联规则... 目的研究《景岳全书·脱肛》的组方用药规律及科学内涵。方法研读《景岳全书·脱肛》,收集并整理其治疗脱肛的方药组成,运用SPSS Modeler 18.0等软件针对其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性味归经、配伍组合等方面进行聚类分析、关联规则等处理,以探究并分析张介宾治疗脱肛的用药思想及规律。结果《景岳全书·脱肛》中所载治疗脱肛的方剂共26首,所涉中药61味,药性涉及寒、热、温、凉、平共5性,以温、寒、平为主;药味涉及酸、苦、甘、辛、咸、淡、涩7味,以甘、辛、苦最为频繁;药物归经共涉及12条经络,以脾、肝、肾、肺、胃经为主。关联规则得出15个药物组合。聚类分析得出5组聚类:升麻,柴胡,陈皮;人参,白术,甘草;甘草,黄芩;白芍,川芎,当归;山药,山茱萸,熟地黄。结论张介宾治疗脱肛主要采用温补之法,阴阳气血并补,对于兼有实邪者注意辨证施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岳全书 张介宾 脱肛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下载PDF
理学“形而上”特征对张介宾学术理论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尚力 姚洁敏 +1 位作者 李明 杨丽娜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22-26,共5页
通过分析张介宾医学理论发展的理学背景,认为张介宾将理学哲学范畴体系引入医学研究,以理学的宇宙本体"太极"为逻辑起点,建立了中医理论的哲学本体,将"生机"意义提高至世界本体高度,以《太极图说》为理论模型、&qu... 通过分析张介宾医学理论发展的理学背景,认为张介宾将理学哲学范畴体系引入医学研究,以理学的宇宙本体"太极"为逻辑起点,建立了中医理论的哲学本体,将"生机"意义提高至世界本体高度,以《太极图说》为理论模型、"心学"为法,建构中医理论,形成阴阳一体、五脏互藏、肾命学说等理论成果,其医学思想和理论成果的本质特点归结为"形而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明理学 张介宾 中医理论
原文传递
《景岳全书》辨治腰痛学术思想初探 被引量:1
7
作者 樊新甫 牛永涛 +1 位作者 蒋伟 薛娣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88-90,共3页
张介宾是明末著名中医家,其所撰写的《景岳全书》关于腰痛的辨证施治、理法方药论述较为全面。张介宾辨证腰痛强调肝肾亏虚为致病之根本,与感受风、寒、湿、热以及跌扑损伤所致之气滞血瘀密切相关,注重应用补益肝肾、祛风散寒、清热利... 张介宾是明末著名中医家,其所撰写的《景岳全书》关于腰痛的辨证施治、理法方药论述较为全面。张介宾辨证腰痛强调肝肾亏虚为致病之根本,与感受风、寒、湿、热以及跌扑损伤所致之气滞血瘀密切相关,注重应用补益肝肾、祛风散寒、清热利湿以及活血化瘀类中药。其辨治腰痛的思想对后世医家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岳全书》 张介宾 辨治 腰痛 学术思想
原文传递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景岳全书》痹证用药特色及组方规律
8
作者 刘静 许霞 +4 位作者 孙广瀚 李笑南 高徐源 朱俊 刘君兰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66-71,共6页
目的 使用数据挖掘技术探析《景岳全书》治疗痹证内服方药所体现的用药特色及组方规律,启迪现代临床组方用药思路。方法 通过对《景岳全书》中内服治痹方所涉及的药物进行整理归纳,使用Microsoft Excel(2019)对《景岳全书》治痹内服方... 目的 使用数据挖掘技术探析《景岳全书》治疗痹证内服方药所体现的用药特色及组方规律,启迪现代临床组方用药思路。方法 通过对《景岳全书》中内服治痹方所涉及的药物进行整理归纳,使用Microsoft Excel(2019)对《景岳全书》治痹内服方所用药物进行频数统计,使用IBM SPSS 25.0、IBM SPSS Modeler 18.0中Apriori算法,进行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探求张介宾治痹用药特色及组方思想。结果 《景岳全书》共计94首治痹方剂,涉及药物140种,累计用药794次;用药频次最高的前15味药分别为甘草、当归、川芎、茯苓、防风、羌活、白术、肉桂、牛膝、人参、熟地黄、附子、陈皮、白芍、苍术;所使用的药物主要为温性药,药味以辛味为主,主要归脾(胃)经,补虚药使用总频次最高;对使用频次最高的前46味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得出枳壳-桔梗,陈皮-半夏,槟榔-紫苏叶等18组药物组合;对用药频次最高的前46味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出等甘草-人参-茯苓,甘草-人参-白术、当归-熟地黄-川芎等13组药物组合。结论 张氏治痹重视补益肝肾、培补真阴,辨证论治而强调祛除寒邪,擅长健脾益气、调理气机以祛除痰湿之邪,强调活血化瘀药物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岳全书 张介宾 痹证 数据分析 用药特色 组方规律
下载PDF
旧学新知:《本草正》中药之“毒”的知识来源研究
9
作者 马凌 石慧 张宗明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2期184-188,共5页
《本草正》是明末审视中药之“毒”的重要本草著作,考虑到《本草纲目》是明以前本草药物知识的集大成者,对二者文本结构与论述细节进行对比后,确认两书在知识书写上确有渊源,进而探讨其背后的医学理论,发现该书关于“毒”与气味关系的... 《本草正》是明末审视中药之“毒”的重要本草著作,考虑到《本草纲目》是明以前本草药物知识的集大成者,对二者文本结构与论述细节进行对比后,确认两书在知识书写上确有渊源,进而探讨其背后的医学理论,发现该书关于“毒”与气味关系的讨论应另有来源。因此将“毒”与气味的关系作为《本草正》中药之“毒”衍异知识的核心进行考察,得出与金元医学及其后续医家的相关理论存有密切联系,也采录自当时流行之医疗观念,且寒凉时弊的盛行也推动了其衍异知识的形成。这些揭示出《本草正》所含中药之“毒”知识的丰富性与先进性,显示了其与明末现实医疗需求相适应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介宾 《本草正》 《本草纲目》 中药之“毒”
下载PDF
孙一奎、张介宾的火论思想与命门学说之辨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杜晓航 刘午阳 +2 位作者 袁媛 周波 袁卫玲 《天津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1538-1542,共5页
自宋金元以来,君火、相火和命门等理论逐渐成为许多医家研究的热门话题。孙一奎和张介宾禀前人之学,且对具有争议的相火理论和命门学说进行了系统的阐发,进一步丰富了火论思想。从生理、病理和临证治疗等3个方面,对孙一奎、张介宾君火... 自宋金元以来,君火、相火和命门等理论逐渐成为许多医家研究的热门话题。孙一奎和张介宾禀前人之学,且对具有争议的相火理论和命门学说进行了系统的阐发,进一步丰富了火论思想。从生理、病理和临证治疗等3个方面,对孙一奎、张介宾君火和相火、命门与相火之间学术思想进行剖析。文章发现,孙一奎和张介宾都受到了“理学太极”思想的影响,并将其融入命门学说中,两人均重视温补之气,但侧重点不同,孙一奎注重元气培补,张介宾则关注阴阳互补。此外,文章还揭示了君相二火的形成过程以及其与命门学说的关系,并对君火、相火、命门等概念进行了阐释。通过研究,以期更加深入了解两人的火论思想,把握他们学术观点之间的联系,既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火论思想的演变,也为后世医家深入理解和应用火理论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论 孙一奎 张介宾 君火 相火 命门学说
下载PDF
“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在药物应用中之体会
11
作者 范诗宇 于涛 《四川中医》 2024年第4期53-55,共3页
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概念后,后世医家多运用此理论以指导针刺治疗由阴阳失和引起的一系列病证。而张介宾独出心裁提出“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亦为用药之理,并举出“求汗于血,生气于精”、“引火归元... 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概念后,后世医家多运用此理论以指导针刺治疗由阴阳失和引起的一系列病证。而张介宾独出心裁提出“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亦为用药之理,并举出“求汗于血,生气于精”、“引火归元,纳气归肾”等法则,今仅就张介宾“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中用药之理浅谈个人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阴引阳 从阳引阴 用药之理 张介宾
下载PDF
张介宾辨治怔忡用药规律数据挖掘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哲 孙璇 +5 位作者 毕颖斐 杨颖 李林俸 郝丽梅 王贤良 毛静远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张介宾辨治怔忡的理论认识和用药特点。方法纳入《景岳全书·杂证谟·怔忡惊恐》所载怔忡治疗处方,对方中使用药物的用药频次、药物性味、药物归经、处方列阵进行统计;设支持度为10、置信度为0.8,进行用药组合及关联规... 目的探讨张介宾辨治怔忡的理论认识和用药特点。方法纳入《景岳全书·杂证谟·怔忡惊恐》所载怔忡治疗处方,对方中使用药物的用药频次、药物性味、药物归经、处方列阵进行统计;设支持度为10、置信度为0.8,进行用药组合及关联规则分析;设相关度为8、惩罚度为2,进行复杂系统聚类分析核心药物组合及新处方组合。结果共纳入35首处方、64味药物进行分析。处方列阵以"补阵"(26首)为主;用药频次前3位的药物分别为人参(23次)、炙甘草(21次)、远志(19次);药物性味以温药(128次)、甘药(216次)为主,药物归经以心经(195次)、肺经(154次)、脾经(152次)、肾经(151次)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7组药物组合,支持度前3位的分别为人参-远志(17)、人参-酸枣仁(14)、人参-茯苓(13)、茯苓-远志(13)。得到11组关联规则,置信度前3位的分别为茯苓,远志-人参(0.923);人参,茯苓-远志(0.923);酸枣仁,远志-人参(0.917);当归,远志-人参(0.909);人参,茯神-远志(0.909)。聚类分析共得到由3味药物组成的核心药物组合7组,分别为朱砂-炙甘草-熟地黄、远志-人参-黄芪、远志-黄芪-茯神、炙甘草-石菖蒲-熟地黄、麦冬-当归-黄芪、麦冬-生地黄-木通、茯苓-石菖蒲-熟地黄;得到2首新处方组合,分别为1)远志、黄芪、茯神、炙甘草、石菖蒲、熟地黄,2)麦冬、当归、黄芪、生地黄、木通。结论张介宾辨治怔忡以阴阳为纲,尤重阳气,兼顾表、里、寒、热、虚、实之"六变"和脏腑协同,并擅以甘温为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怔忡 张介宾 《景岳全书》 用药规律 关联规则
原文传递
从《新方八阵·补阵》浅窥张介宾阴阳思想 被引量:5
13
作者 席崇程 蒲亦乐 +7 位作者 田栋 黄俊伟 王维广 刘珍珠 刘金涛 张宁 陈子杰 翟双庆 《中医学报》 CAS 2021年第9期1830-1833,共4页
《新方八阵·补阵》的创立充分体现了张介宾对阴阳学说的应用,该理论的根源离不开理学开山祖师周敦颐的太极图。张介宾根据周敦颐"无极-太极-阴阳-五行-万物"的宇宙生成模式,创造出"真阴-精气-阴阳"的阴阳生成... 《新方八阵·补阵》的创立充分体现了张介宾对阴阳学说的应用,该理论的根源离不开理学开山祖师周敦颐的太极图。张介宾根据周敦颐"无极-太极-阴阳-五行-万物"的宇宙生成模式,创造出"真阴-精气-阴阳"的阴阳生成模式。张介宾认为,命门中精气之动化生元阳,精气之静化生元阴(其阴阳圈与命门圈紧密相连)。元精、元气与元阴、元阳密切相关,若元阴元阳虚衰,必补元精元气,创造出"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著名论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精 元气 元阴 元阳 “阴中求阳” “阳中求阴” 《新方八阵·补阵》 张介宾 周敦颐 太极图 精气 真阴 太极 无极
下载PDF
探析张介宾《景岳全书》辨治怔忡惊恐特色
14
作者 李志云 董宏利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第1期32-35,共4页
探析张介宾《景岳全书》辨治怔忡惊恐特色。张氏治病重视命门水火,善补真阴真阳,指出真阴真阳亏虚是怔忡惊恐的基本病机,提出真阴真阳亏虚为本,虚则补之,客邪为标,补虚与祛邪兼顾,情志为病,治疗以补虚为主,亦需调养情志的论治原则。用... 探析张介宾《景岳全书》辨治怔忡惊恐特色。张氏治病重视命门水火,善补真阴真阳,指出真阴真阳亏虚是怔忡惊恐的基本病机,提出真阴真阳亏虚为本,虚则补之,客邪为标,补虚与祛邪兼顾,情志为病,治疗以补虚为主,亦需调养情志的论治原则。用方以“补阵”为主,用药性味以温药、平药及甘药为主,归经以心、脾、肺、肾经为主,药物功效以补虚、安神为主,充分体现了张氏真阴亏虚,甘平补之,真阳亏虚,甘温补之、扶阳不忘补阴,补阴不离扶阳、治病必求于本,用药贵在精专的方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介宾 景岳全书 怔忡惊恐 真阴真阳 温补
下载PDF
张介宾治疗腰痛用方浅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曹佳城 黄雪莲 《新中医》 CAS 2018年第12期266-268,共3页
本文探讨张介宾治疗腰痛的用方特色。通过整理明代医家张介宾的著作,根据张介宾编撰的《景岳全书》,针对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相火为元气之贼"的主张,提出了"阳非有余、阴常不足""真阳真阴均... 本文探讨张介宾治疗腰痛的用方特色。通过整理明代医家张介宾的著作,根据张介宾编撰的《景岳全书》,针对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相火为元气之贼"的主张,提出了"阳非有余、阴常不足""真阳真阴均不足"的观点。张介宾认为"腰痛之虚证,十之八九,故凡腰痛者,多由真阴不足,宜培补肾气"。因此,将张介宾治疗腰痛的用方特色归纳为:辨证施治,重视虚实;阴阳互求,固护真阴;重视调治血分;不避寒凉,或以补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介宾 腰痛 辨证施治 真阴虚证 调治血分 文献综述
原文传递
金水六君煎治疗膀胱咳浅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俞志相 宋平 《中医临床研究》 2019年第14期58-59,共2页
膀胱咳者,症见咳则遗尿。遗尿盖因肾虚,咳嗽则因痰湿蕴肺。此乃本虚标实,肺肾同病,法当金水同治。金水六君煎出自明代张介宾,由二陈汤加当归、熟地黄组成,是治疗肺肾同病的止咳名方,恰可用于治疗肺肾阴虚、痰湿蕴肺型的膀胱咳。
关键词 膀胱咳 金水六君煎 张介宾 压力性尿失禁
下载PDF
《黄帝内经》肾与九窍(官窍)相关 被引量:2
17
作者 尹萌 鞠宝兆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年第4期12-14,共3页
脏腑与官窍之间关系《黄帝内经》相关论述甚为繁多;就肾而言,建立在五行学说基础上的肾开窍于耳及前后二阴影响最为深远;肾尚与其他官窍(目、鼻、口、舌)有着密切的关联,肾藏精,肾精充养官窍,维持官窍正常功能。后世医家在《内经》理论... 脏腑与官窍之间关系《黄帝内经》相关论述甚为繁多;就肾而言,建立在五行学说基础上的肾开窍于耳及前后二阴影响最为深远;肾尚与其他官窍(目、鼻、口、舌)有着密切的关联,肾藏精,肾精充养官窍,维持官窍正常功能。后世医家在《内经》理论基础上创立诸多补肾调神良方来治疗官窍病,如张介宾济川煎、半硫丸、地黄饮子、缩泉丸等;临床治疗官窍病不应忽视肾虚致病,由肾虚所致官窍病治疗,应以补肾填精为大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与九窍 黄帝内经 官窍 五行学说 补肾调神 肾虚致病 张介宾 济川煎、半硫丸、地黄饮子、缩泉丸 文献医籍
下载PDF
张介宾《景岳全书》藏象辨证论治特色探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颜新 李明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3-44,共2页
藏象学说,张介宾解释为:“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并从阴阳一体、二纲六变、临床辨证及治形补阴诸方面阐述藏象的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促进了中医藏象辨证学说的发展。
关键词 张介宾 藏象辨证 《景岳全书》
下载PDF
“动极者镇之以静”在脑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柱 《中医临床研究》 2016年第8期50-51,共2页
"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是中医动态平衡论的治法之一,正是由于阴和阳之间的这种互生制约,才维持了阴阳之间的动态平衡,因而促进了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临床应用以"静"制"动"的方法治疗三叉... "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是中医动态平衡论的治法之一,正是由于阴和阳之间的这种互生制约,才维持了阴阳之间的动态平衡,因而促进了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临床应用以"静"制"动"的方法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中风后肢体痉挛等,均取得了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介宾 动极者镇之以静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论张介宾“医易同原”理念下的中医推理逻辑 被引量:2
20
作者 郎需瑞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2-88,共7页
学界以往对中医逻辑的证成主要是依据“基础论”进行的,即把“中国古代医学逻辑”作为一个派生理念,借助西方逻辑基本信念的支持来证成它。这种路数存在问题。明代医学家张介宾受宋代易学、理学的影响,在“医易同原”的理念下,以“明理... 学界以往对中医逻辑的证成主要是依据“基础论”进行的,即把“中国古代医学逻辑”作为一个派生理念,借助西方逻辑基本信念的支持来证成它。这种路数存在问题。明代医学家张介宾受宋代易学、理学的影响,在“医易同原”的理念下,以“明理”为前提,以“正之以理”“因机推测”为原则,以“推之以理”为方法构建的“运气”推理系统,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经典推理系统。通过解析张介宾的中医推理逻辑可知,中国古代医学有其独特的推理形式、规则与方法。当下,不宜再用西方的话语体系解析、评判中国古代医学,而应基于中医自身的话语体系构建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凸显其独立性与原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介宾 明理 推之以理 因机推测 逻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