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承天护圣寺、功德寺与昆明湖景观环境的演变(上) 被引量:3
1
作者 夏成钢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1-84,共4页
众所周知,北京昆明湖由瓮山泊演变而来。然而这种演变非同寻常,它有着一个亮丽的开端,奠定了这片风景区的走向,这就是大承天护圣寺(后为功德寺)。它始建于元代,就其自身建设而言,它是中国园林史、建筑史上一个独具特色的寺庙园林;就其... 众所周知,北京昆明湖由瓮山泊演变而来。然而这种演变非同寻常,它有着一个亮丽的开端,奠定了这片风景区的走向,这就是大承天护圣寺(后为功德寺)。它始建于元代,就其自身建设而言,它是中国园林史、建筑史上一个独具特色的寺庙园林;就其影响而言,它启动了瓮山泊周边的风景开发,整合了玉泉山与瓮山景观,使之联体为一个以湖水为核心的整体空间,最终催生了昆明湖与静明园、清漪园的出现。它的遗存为这一区域的人文、生态环境演变提供了证据。保护这一文化遗产景观至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大承天护圣寺 功德寺 昆明湖 瓮山泊 玉泉山
下载PDF
大承天护圣寺、功德寺与昆明湖景观环境的演变(中) 被引量:1
2
作者 夏成钢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9-102,共4页
明代在大承天护圣寺遗址上建立的功德寺,继承强化了传统山水格局的认知:背峰面湖、左右山护。这座寺庙实际具备了皇家行宫的作用,它的建设带动了周边风景的开发,远超前代,北京西湖风景区日趋完备。这之中水田的发展由纯粹生产转化为重... 明代在大承天护圣寺遗址上建立的功德寺,继承强化了传统山水格局的认知:背峰面湖、左右山护。这座寺庙实际具备了皇家行宫的作用,它的建设带动了周边风景的开发,远超前代,北京西湖风景区日趋完备。这之中水田的发展由纯粹生产转化为重要的观赏内容,并催生了众多田园诗文的创作。但由于功德寺体量与后起众多寺庙相差无几,对全区控制力日趋衰弱,远少前代的皇家气势,散沙式的景观格局渐现端倪。水田的进一步开发为后世田园大景观做好铺垫,同时也留下与湖争地的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功德寺 北京西湖 玉泉山 明宣宗 田园风景
下载PDF
湖北玉泉山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钟超 《湖北农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250-253,共4页
在玉泉山植物区系中,主要维管植物有75科,157属,216种。植物区系中的小科、极小科集中了许多热带成分的科属以及植物区系中的绝大部分的古老、孑遗植物,在区系组成上受神农架植物成分的影响较大。
关键词 玉泉山 区系 孑遗植物 神农架
下载PDF
昆明湖水系变迁及其对北京城市发展的意义
4
作者 吴文涛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0-116,共7页
北京颐和园里的昆明湖不仅是这座经典园林的灵魂和骄傲,也是北京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水利成果与城市水系格局中的重要文化符号。从最初的小型天然湖泊到今天的昆明湖,它的变迁不仅限于自然界的沧海桑田,而且与人类的改造息息相关,... 北京颐和园里的昆明湖不仅是这座经典园林的灵魂和骄傲,也是北京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水利成果与城市水系格局中的重要文化符号。从最初的小型天然湖泊到今天的昆明湖,它的变迁不仅限于自然界的沧海桑田,而且与人类的改造息息相关,被城市发展赋予了更多的人文含义。探索梳理其源流变迁,可以使我们深刻认识昆明湖之于北京水源的重要性以及隐藏在其景观功能、水利功能之后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颐和园 昆明湖 玉泉山 水系 变迁
下载PDF
北京西郊玉泉山泉水复涌条件及方案预测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董殿伟 马如林 +1 位作者 李玉虎 林佳旭 《城市地质》 2021年第2期139-146,共8页
由于地下水的大量开采及永定河补水的减少,玉泉山泉水自1975年断流。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在西山地区进行回灌和压采区域地下水成为可能。利用GMS数值模型,以河道补给、人工回灌、关井压采等手段设计4种调蓄方案,分析玉泉山泉复涌可... 由于地下水的大量开采及永定河补水的减少,玉泉山泉水自1975年断流。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在西山地区进行回灌和压采区域地下水成为可能。利用GMS数值模型,以河道补给、人工回灌、关井压采等手段设计4种调蓄方案,分析玉泉山泉复涌可行性及复涌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方案四可优先作为玉泉山泉复涌的调蓄方案,该方案主要利用在永定河引水渠和南旱河沿岸进行大口井回灌,回灌量约为8000万m^(3)·a^(-1),同时,岩溶水集中水厂停采,其余开采量保持现状不变。在此方案下,区域水位平均每年上升0.84 m,预计到2050年末,玉泉山泉水位51.9 m,达到出流水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泉山泉 泉水恢复 岩溶水 地下水调蓄方案 GMS 回灌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论朱英诞诗歌中“交错感”的营建——以《玉泉山塔影》为例
6
作者 边笑弘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7年第2期62-65,共4页
以《玉泉山塔影》为文本,通过揭示朱英诞诗歌中四种交错感:空间交错、时间交错、明暗交错和情感交错的营建过程,进一步明晰朱英诞诗歌混溶、丰富、多元的意境,探寻欣赏诗歌过程中"妙在不能言"的发生机制。
关键词 交错感 朱英诞 玉泉山塔影 象征主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