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方”治疗慢性肾脏病3-5期肾功能进展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赵静 孙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468-3473,共6页
目的基于“中国肾脏病大数据应用平台”数据,分析孙伟教授运用“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方”治疗慢性肾脏病3-5期非透析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5月到2020年6月之间在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就诊的患者数据,其中慢性肾脏病3期随访超过48... 目的基于“中国肾脏病大数据应用平台”数据,分析孙伟教授运用“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方”治疗慢性肾脏病3-5期非透析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5月到2020年6月之间在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就诊的患者数据,其中慢性肾脏病3期随访超过48周患者107例,慢性肾脏病4-5期随访超过24周患者129例,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各项肾功能指标进展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48周后,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尿素氮(治疗前9.90±3.90 mmol·L^(-1),治疗后9.87±3.88 mmol·L^(-1))、血肌酐(治疗前137.78±25.76μmol·L^(-1),治疗后135.40±27.23μmol·L^(-1))、eGFR(治疗前44.87±7.97 mL·min^(-1),治疗后46.00±9.46 mL·min^(-1))等指标均保持稳定,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4周后,慢性肾脏病4-5期患者肾功能指标尿素氮(治疗前17.59±5.82 mmol·L^(-1),治疗后19.30±6.47 mmol·L^(-1))、血肌酐(治疗前341.89±114.36μmol·L^(-1),治疗后384.11±134.81μmol·L^(-1))、eGFR(治疗前17.14±6.65 mL·min^(-1),治疗后15.05±6.47 mL·min^(-1))较治疗前略有进展,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方”在48周内能稳定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肾功能,并对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的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血钾、二氧化碳结合力、尿酸有一定的稳定作用,中药治疗能有效稳定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的血浆白蛋白水平及电解质酸碱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益肾清利 和络泄浊 大数据平台 疗效分析
下载PDF
叶景华“益肾清利、活血祛风”理论在临床中的运用 被引量:6
2
作者 韩文均 刘娟 +6 位作者 孙建明 刘向辉 张亮 徐妍 余翔 胡洪奎 黄轶晖 《吉林中医药》 2014年第3期228-230,共3页
叶景华名老中医擅长用中医药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在其诸多独创的学术理论中,以"益肾清利、活血祛风"理论在临床中运用最为广泛,可运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诸多方面,尤其是在慢性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不孕不育等方面... 叶景华名老中医擅长用中医药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在其诸多独创的学术理论中,以"益肾清利、活血祛风"理论在临床中运用最为广泛,可运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诸多方面,尤其是在慢性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不孕不育等方面的运用更是有独到特色。将"益肾清利、活血祛风"这一特色理论运用在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治疗可明显改善肾功能,运用在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可延缓肾脏微血管病变,治疗不孕不育症可提高受孕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景华 益肾清利 活血祛风
下载PDF
益肾清利活血汤联合替米沙坦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8
3
作者 王升 孟强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41-1045,共5页
目的探讨益肾清利活血汤联合替米沙坦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替米沙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肾清利活血汤,3个月为1个疗程。然后,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 目的探讨益肾清利活血汤联合替米沙坦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替米沙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肾清利活血汤,3个月为1个疗程。然后,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LKN-1、RBP、TGF-β1、肾功能指标(BUN、Scr、24 h尿蛋白)、肝功能指标(AST、ALT)、血常规指标(WBC、HGB)、体征指标(心率、体温)、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LKN-1、RBP、TGF-β1、肾功能指标显著下降(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肝功能指标、血常规指标、体征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益肾清利活血汤联合替米沙坦可降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LKN-1、RBP、TGF-β1水平,延缓病情进展,预防肾功能恶化,安全性较高,临床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清利活血汤 替米沙坦 慢性肾小球肾炎
下载PDF
益肾清利活血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钟瑜 朱芸芸 徐再春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67-1569,共3页
目的:探讨益肾清利活血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6年6月医院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81例,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1)。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基础上,再用肾炎康复片和百令胶... 目的:探讨益肾清利活血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6年6月医院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81例,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1)。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基础上,再用肾炎康复片和百令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清利活血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肾功能(BUN、SCr),24 h尿蛋白定量(UTP),中医证候积分改变情况,实验室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24%,观察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BUN,SCr、UTP和尿红细胞计数(URBC)水平均下降,观察组BUN,SCr、UTP及URBC水平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血脂(TC、TG、LDL-C)、血尿酸(UA)、血白蛋白(ALB)水平,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清利活血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使患者肾功能、临床体征得以有效改善,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清利活血法 慢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肾虚湿瘀病机科学内涵及益肾清利活血法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20
5
作者 李蔚 高坤 +7 位作者 赵静 夏平 周瑶 陈继红 涂玥 刘红 刘不悔 孙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41-1047,共7页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临床常见病,在现今老龄化社会发病率逐年升高。孙伟教授认为“肾虚湿瘀”是慢性肾脏病的基本病机,而“益肾清利活血法”是孙伟教授长期实践于临床的慢性肾脏病中药汤剂治法。孙伟教授科研团队...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临床常见病,在现今老龄化社会发病率逐年升高。孙伟教授认为“肾虚湿瘀”是慢性肾脏病的基本病机,而“益肾清利活血法”是孙伟教授长期实践于临床的慢性肾脏病中药汤剂治法。孙伟教授科研团队历时10余年,通过阿霉素大鼠模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UUO模型等,证实了特定中药对大鼠肾损伤的改善作用。我们发现中药对于肾损伤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自噬信号通路、AMPK通路、NLRP3炎症小体)。本文探讨了“肾虚血瘀”病机的科学内涵和“益肾清利活血法”的作用机理,为益肾清利活血法治疗慢性肾脏病在临床的应用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肾虚湿瘀 病机 益肾清利活血法
下载PDF
益肾清利颗粒联合低剂量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虚湿热证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6
作者 盛梅笑 孙伟 +13 位作者 邢昌赢 袁发焕 汤水福 熊佩华 马济佩 周栋 高坤 江燕 陈继红 毛慧娟 牟娇 罗月中 魏明刚 刘彩香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36-1641,共6页
目的 评价益肾清利颗粒联合低剂量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虚湿热证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60例)、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8例)、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46例)、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 目的 评价益肾清利颗粒联合低剂量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虚湿热证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60例)、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8例)、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46例)、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5例)、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4例)、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附属医院(18例)共计231例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隐匿性肾炎、慢性肾炎)肾虚湿热证患者,按区组随机方法分为试验组115例、对照组116例。安全性分析集217例(试验组109例,对照组108例),全分析集203例(试验组99例,对照组104例)。两组均予ACEI/ARB等基础治疗,试验组予益肾清利颗粒(生黄芪10 g、制首乌10 g、石苇10 g,1.5 g/袋,含生药10 g)各1袋,2次/d;雷公藤多苷片10 mg,2次/d,根据24 h尿蛋白定量(UTP)调整雷公藤剂量,对照组予益肾清利颗粒模拟剂与雷公藤多苷模拟片。疗程24周,随访24周。观察治疗后UTP、尿红细胞计数(URBC)、肾功能(BUN、SCr)的变化,以及血常规(WBC)、肝功能(SGPT、SGOT)、胃肠不适、皮疹、女性月经紊乱等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82.8%,82/99)优于对照组(61.5%,64/104,P〈0.01),对UTP进行分层比较的结果显示试验组UTP为0.8~3.0 g/24 h的患者疗效更优(P〈0.01);试验组UTP降低的效应发生在治疗第8周以后,作用持续稳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试验组 URBC减少,但波动较大,其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WBC、SGPT、SGOT等安全性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ACEI/ARB等基础治疗上,益肾清利颗粒联合低剂量雷公藤多苷片能较好地控制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蛋白尿,并且有助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肾虚湿热证 蛋白尿 益肾清利颗粒 雷公藤多苷片
下载PDF
中药益肾清利活血方配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 被引量:17
7
作者 杨启超 杨立豹 +4 位作者 赵彦锁 贾英辉 刘盼 王春寒 张建国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2483-2484,共2页
目的:探讨益肾清利活血方配合雷公藤多甙片用于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所有患者给予控制血压、利尿消肿、纠正酸碱和电解质平衡紊乱... 目的:探讨益肾清利活血方配合雷公藤多甙片用于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所有患者给予控制血压、利尿消肿、纠正酸碱和电解质平衡紊乱等一般治疗,两组同时服用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组加用中药益肾清利活血方中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肌酐、血尿素氮、24h尿蛋白定量、血β2微球蛋白均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指标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药联用疗效提高,不良反应减少,明显优于单用雷公藤多甙片,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小球肾炎 益肾清利活血方 雷公藤多甙片
下载PDF
益肾清利活血方联合大黄合剂灌肠治疗慢性肾脏病2~3期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8
作者 殷玲 孙伟 张露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0-283,共4页
目的:观察益肾清利活血方联合大黄合剂灌肠治疗慢性肾脏病(CKD)2~3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符合CKD2~3期的门诊或住院的7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益肾清利... 目的:观察益肾清利活血方联合大黄合剂灌肠治疗慢性肾脏病(CKD)2~3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符合CKD2~3期的门诊或住院的7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益肾清利活血方内服和大黄合剂灌肠治疗,连续观察6个月。观察指标包括:治疗前后的肾功能(BUN、Scr、eGFR)、24 h Upro、血常规、肝功能(ALB、ALT)、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SF-36量表),以及监测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最终完成观察研究65例,其中对照组32例,治疗组33例;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肾功能和24h Upro改善明显(P〈0.05或P〈0.01),治疗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但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多个症状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治疗组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SF-36量表总体评分都有提高,但只有治疗组的一般情况(GH)、情感职能(RE)、社会功能(SF)、躯体疼痛(BF)和精力(VT)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患者的GH、SF和VT评分与同期对照组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益肾清利活血方联合大黄合剂灌肠可改善CKD2~3期患者的肾功能、24 h Upro、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2~3期 益肾清利活血方 灌肠 临床观察
下载PDF
益肾清利活血泄浊方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青 严谨 孙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87-790,共4页
目的观察益肾清利活血泄浊方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5月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慢性肾脏病5期(CKD5)的患者,收集患者CKD3~5期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基础治疗组(对照组,52例),基础治疗+中药组(观察... 目的观察益肾清利活血泄浊方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5月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慢性肾脏病5期(CKD5)的患者,收集患者CKD3~5期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基础治疗组(对照组,52例),基础治疗+中药组(观察组,56例),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红蛋白(HGB)、白蛋白(ALB),记录两组患者CKD3期进入CKD5期的时间,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观察两组患者进入肾脏终点事件(CKD5期)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CKD3~4期时间及CKD4~5期时间延长(P<0.05),患者肾脏生存时间延长(P<0.05),5年、10年生存率升高(P<0.01,P<0.05)。两组SCr、BUN、eGFR、HBG、AL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清利活血泄浊方能有效延缓CKD3~4期患者肾功能进行性减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益肾清利活血泄浊方 肾小球滤过率 终末期肾病
原文传递
益肾清利法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临床疗效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俞曼殊 盛梅笑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3-217,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益肾清利法治疗CGN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科CGN患者89例,采用益肾清利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蛋白尿、肾功能等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第3、6、9个月总有效率上升... 目的:回顾性分析益肾清利法治疗CGN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科CGN患者89例,采用益肾清利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蛋白尿、肾功能等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第3、6、9个月总有效率上升,Ig AN疗效较好;治疗9个月疗效最佳,Ig AN疗效显著;加用雷公藤多苷片治疗者UTP下降率明显提高,肾功能不全代偿组患者Bun、Scr、e GFR的变化差值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患者的肾功能治疗24个月与基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益肾清利法治疗能较好地控制CGN蛋白尿,加用雷公藤多苷片可提高疗效,控制蛋白尿,有助于稳定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炎 蛋白尿 益肾清利法 雷公藤 中医治疗
下载PDF
益肾清利泄浊方治疗痛风性肾病25例 被引量:10
11
作者 冯春俭 黄敏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31-532,564,共3页
目的观察益肾清利泄浊法治疗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加以别嘌呤醇片口服,治疗组加服益肾清利泄浊方,疗程8周。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A)、尿β2-... 目的观察益肾清利泄浊法治疗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加以别嘌呤醇片口服,治疗组加服益肾清利泄浊方,疗程8周。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A)、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蛋白定量(PRO)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0%,对照组总有效率56.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功能方面,2组比较,P<0.05。结论益肾清利泄浊方治疗痛风性肾病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肾病 益肾清利泄浊方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在慢性肾病管理平台架构下探讨“益肾清利泄浊方”治疗慢性肾脏病5期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露 高坤 +5 位作者 陈继红 赵静 刘利华 刘琼 严谨 孙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48-1054,共7页
目的利用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临床-科研-慢病管理数据平台提取真实世界数据观察益肾清利泄浊方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5期非透析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2010年10月1日至2019年1月31日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CKD... 目的利用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临床-科研-慢病管理数据平台提取真实世界数据观察益肾清利泄浊方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5期非透析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2010年10月1日至2019年1月31日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CKD管理系统内的有随访记录的CKD5期患者共203例,其中随访超过6个月患者共126例(62%)纳入数据分析,比较6个月治疗过程前后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白蛋白(albumin,ALB),血钙(calcium,Ca),血磷(phosphorus,P),血压变化情况以及安全性指标。结果与基线数据比较,在观察期内肾功能改善显著,eGFR从基线10.7 mL/min/(1.73 m^2)在第1月末上升为13.2 mL/min/(1.73 m^2)(P<0.05),第2月末上升为15.0 mL/min/(1.73 m^2)(P<0.05),在6个月观察期末上升为17.2 mL/min/(1.73 m^2),在6个月观察期末SCr、BUN、eGFR、Hb、ALB、Ca、P、尿蛋白定量、血压水平与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间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在CKD一体化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肾清利泄浊方能有效保护CKD5期非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延缓甚至在一定时期内逆转肾功能减退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益肾清利泄浊方 肾小球滤过率 终末期肾病
下载PDF
余承惠运用益肾清利活血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高坤 夏平 +4 位作者 谢佳东 李蔚 周瑶 孙伟 何伟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6期106-110,共5页
目的分析余承惠主任运用益肾清利活血法治疗慢性肾脏病(CKD)用药规律,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0年9月-2016年4月余承惠于江苏省中医院门诊治疗的CKD患者医案。构建基于Spark的四节点分布式数据挖掘平台,采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复... 目的分析余承惠主任运用益肾清利活血法治疗慢性肾脏病(CKD)用药规律,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0年9月-2016年4月余承惠于江苏省中医院门诊治疗的CKD患者医案。构建基于Spark的四节点分布式数据挖掘平台,采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复杂网络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处方常用药物、药物性味、归经、功效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结果纳入处方2534首,涉及药物246味,高频药物有白花蛇舌草、白术、茯苓、苍术、川芎、丹参、牡丹皮、黄芪、积雪草、半枝莲、北沙参、墨旱莲、地锦草等;药物性味以甘温、苦寒为主;归经以肝经、脾经及胃经为主。核心处方为黄芪、白术、苍术、茯苓、北沙参、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积雪草、川芎、丹参、牡丹皮。结论余承惠采用益肾清利活血法治疗CKD,其中益肾以益气养阴为主,清利以清热利湿为主,活血以活血行气、活血清热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清利活血法 慢性肾脏病 余承惠 数据挖掘 名医经验 用药规律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平台探讨“益肾清利活血方”治疗慢性肾脏病1-2期蛋白尿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孙斯凡 赵静 +1 位作者 俞璐嘉 孙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447-3453,共7页
目的利用"中国肾脏病大数据应用创新联盟大数据平台"(以下简称"中国肾脏病大数据平台")提取真实世界数据,观察"益肾清利活血方"对慢性肾脏病1-2期蛋白尿的治疗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1日... 目的利用"中国肾脏病大数据应用创新联盟大数据平台"(以下简称"中国肾脏病大数据平台")提取真实世界数据,观察"益肾清利活血方"对慢性肾脏病1-2期蛋白尿的治疗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1日于"中国肾脏病大数据应用平台"随访超过12个月的慢性肾脏病1-2期非肾病范围内蛋白尿患者共125例,比较治疗6个月、治疗12个月的24 h尿蛋白定量及疗效分析。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6个月后总有效率为65.6%,经治12个月后总有效率为75.2%;治疗6个月后的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0.96 g)较基线水平(1.22 g)下降(P<0.05),治疗12个月后的24 h尿蛋白定量(0.77 g)显著下降(P<0.01),控制蛋白尿疗效随着疗程延长而增加。此外,我们观察到其中32例患者有治疗前后肾功能对比,其中尿素氮、血肌酐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有所上升,但均无统计学差异,即患者肾功能保持相对稳定。结论"益肾清利活血方"可以降低慢性肾脏病1-2期患者尿蛋白水平、维持肾功能稳定,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肾脏病大数据平台 肾虚湿(热)瘀 益肾清利活血方 蛋白尿 慢性肾脏病
下载PDF
孙伟教授益肾清利活络法治疗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俊 徐梅昌 +3 位作者 邓旭 杨蕾 白牧鑫 孙伟 《吉林中医药》 2017年第3期226-229,共4页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发展到肾衰竭过程中出现的贫血,西医主要运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进行治疗。其中医病机复杂,常以虚实夹杂为主,肾虚精亏为其本,湿热瘀血为其标。在肾虚基础上,湿热瘀血相互为患进一步加重血虚,故孙师提出肾虚精亏为其本...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发展到肾衰竭过程中出现的贫血,西医主要运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进行治疗。其中医病机复杂,常以虚实夹杂为主,肾虚精亏为其本,湿热瘀血为其标。在肾虚基础上,湿热瘀血相互为患进一步加重血虚,故孙师提出肾虚精亏为其本,且易兼夹瘀血、湿热之实邪阻遏气血之运行,故治疗上益其本并治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贫血 孙伟 益肾清利和络法 益肾健脾 化湿和胃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学探讨益肾清利活血方对马兜铃酸Ⅰ诱导肾损伤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思 何伟明 +3 位作者 张傲雪 温开智 顾丽娜 贺怡宁 《中医药信息》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目的:益肾清利活血方是邹燕勤国医大师以“肾虚湿瘀”为基本病机的临床验方,本研究旨在通过动物实验与转录组测序分析探讨其作用机制与靶点。方法:48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各12只。除... 目的:益肾清利活血方是邹燕勤国医大师以“肾虚湿瘀”为基本病机的临床验方,本研究旨在通过动物实验与转录组测序分析探讨其作用机制与靶点。方法:48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马兜铃酸Ⅰ(AAⅠ)0.1 mL[5 mg/(kg·3d),AAⅠ溶解在0.5%羧甲基纤维素钠中]造模,低剂量组灌胃给予益肾清利活血方冻干粉11 g/(kg·d),高剂量组给予益肾清利活血方冻干粉22 g/(kg·d),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每天灌胃0.3 mL含0.5%羧甲基纤维素钠的PBS溶液,均灌胃30 d。实验结束后留取小鼠血尿和双侧肾脏,测定小鼠血肌酐、尿酸、尿蛋白的水平,进行HE、Masson肾组织染色。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低剂量组各取4只肾脏,通过转录组谱分析其作用机制与靶点,最后通过qPCR对核心靶点进行验证。结果:益肾清利活血方各剂量组可以降低AAⅠ小鼠的尿酸、尿蛋白、血肌酐水平;病理染色结果显示,AAⅠ诱导小鼠存在大量的炎症细胞的浸润,胶原沉积增多,经益肾清利活血方干预后有明显改善作用。转录组学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组与低剂量组分析得到的368个差异基因,功能富集分析发现与炎症密切相关,KEGG富集分析显示其主要参与PPAR、谷胱甘肽代谢、脂肪酸降解、IL-17等信号通路,枢纽基因为Ppara、Fabp1、Apoa2、Acox1和Hspa5等37个,qPCR法验证前8个核心基因显示各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益肾清利活血方可以保护肾功能,降低肾脏组织中炎症和胶原沉积,转录组分析发现其与脂肪酸代谢、铁死亡、IL-17信号通路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清利活血方 慢性肾脏病 转录组学 实验验证 治疗机制
下载PDF
益肾清利活血方对顺铂治疗患者肾功能保护作用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黄敏 郝传铮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446-2449,共4页
目的:考察益肾清利活血方对顺铂治疗患者肾功能保护作用。方法:将80例接受顺铂治疗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肾康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化疗治疗和护理,肾康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益肾清利活血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目的:考察益肾清利活血方对顺铂治疗患者肾功能保护作用。方法:将80例接受顺铂治疗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肾康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化疗治疗和护理,肾康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益肾清利活血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肾功能变化、健康状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肾康组有效率57.5%,控制率87.5%与对照组的52.5%和8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肾康组患者治疗周期数为(5.3±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0.7)(P<0.05)。肾康组患者治疗后Ser为(97.2±8.1)μmol/L、Cer为(67.3±5.3)m L/min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105.2±8.4)μmol/L、(55.6±3.2)m L/min(P<0.05)。肾康组患者治疗后的体质量和体力评分分别为(62.9±2.5)kg和(83.5±10.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0.5±3.2)kg和(81.7±12.8)分(d P<0.05)。肾康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为27.5%、肾功能损伤率为2.5%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62.5%和12.5%(P<0.05)。结论:益肾清利活血方对顺铂治疗的肺癌患者具有保护作用,降低顺铂治疗损伤,从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顺铂 益肾清利活血方 肾功能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建立“益肾清利活血”法治疗的CKD4-5期患者透析时机预测模型
18
作者 孙琦 陶静 +2 位作者 孙伟 王骁晓 王威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98-1705,共8页
目的借助机器学习方法构建CKD4-5期患者进入肾脏替代治疗的时间点预测模型,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0年1月-2021年3月期间孙伟教授运用益肾清利活血法治疗的CKD5期的患者,收集患者CKD4-5期的临床... 目的借助机器学习方法构建CKD4-5期患者进入肾脏替代治疗的时间点预测模型,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0年1月-2021年3月期间孙伟教授运用益肾清利活血法治疗的CKD5期的患者,收集患者CKD4-5期的临床资料,筛选人口统计学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中医症状、辨证分型以及中药使用情况等相关变量,以进入肾脏替代治疗为终点事件,采用线性回归模型联合随机森林模型对自变量(预测因子)进行三阶段降维,筛选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变量,建立基于症状、方药、理化检查指标等多维度的多重线性预测模型,调整决定系数(Adjusted R-Square,Adjusted R2)和Bland-Altman图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从预测变量中筛选到5个预测因子,并构建多重线性模型方程为lnDay=5.058+0.031×白蛋白-0.004×肌酐+0.010×血红蛋白-0.412×使用积雪草-0.715×皮肤瘙痒;利用Bland-Altman图对预测值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Bland-Altman图中的散点均较好的分布在差值的95%正常值范围内,预测值与实际值的一致性较好。结论构建的多重线性预测模型,可用于辅助临床对于肾功能进展时长的预测,利于识别高危人群,为进入肾脏替代治疗前的方案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时机 益肾清利活血 随机森林 预测模型
下载PDF
益肾清利活血泄浊方治疗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19
作者 倪杰 赵静 +2 位作者 江燕 孙伟 李青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7期1458-1463,共6页
目的观察益肾清利活血泄浊方治疗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3~5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期间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收治的89例CKD 3~5期患者,采用随... 目的观察益肾清利活血泄浊方治疗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3~5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期间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收治的89例CKD 3~5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4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肾清利活血泄浊方。治疗3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前后中医临床证候总积分、肾脏疾病相关指标[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白蛋白(Albumin,ALB)、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our urinary total protein,UTP)]、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白介素-12P70(Interleukin-12P70,IL-12P70)、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γ-干扰素(Interleukin-γ,INF-γ)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4.09%(37/44)明显高于对照组55.56%(2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临床证候总积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中医临床证候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BUN、Scr、UT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Hb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ALB较治疗前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BUN、Scr、UT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eGFR、ALB及Hb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BUN、Scr、UT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eGFR、ALB及H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促炎因子IL-2、IL-12P70、IL-17、IFN-γ及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益肾清利活血泄浊方 细胞因子
下载PDF
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法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高坤 赵静 +6 位作者 易岚 郑敏 严谨 刘利华 陈继红 张露 孙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462-3467,共6页
目的观察益肾清利和络泄浊综合疗法长期治疗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4期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接受益肾清利和络泄浊中药治疗并纳入门诊慢病管理系统的共339例CKD 4... 目的观察益肾清利和络泄浊综合疗法长期治疗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4期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接受益肾清利和络泄浊中药治疗并纳入门诊慢病管理系统的共339例CKD 4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为主要观察指标、进入CKD 5期为终点事件,每3个月为1疗程,回顾性与前瞻性相结合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我们观察分析了经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法干预的339例CKD 4期患者的临床资料。eGFR在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治疗的前3个月显著升高,而在随后的9个月中eGFR缓慢稳定的增加。在治疗3个月时,患者Scr水平较基线下降,6、9、12个月时Scr较基线水平上升,总体保持稳定。对血红蛋白、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无明显影响。在观察期内,患者WBC、AST,ALT,K皆无显著变化,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经益肾清利和络泄浊综合疗法干预的CKD 4期患者在1年内的eGFR保持稳定,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4期 中医药治疗 临床研究 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