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主要生态区小麦施肥增产效应分析 被引量:96
1
作者 王旭 李贞宇 +1 位作者 马文奇 张福锁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469-2476,共8页
【目的】分析中国主要农业生态区小麦的化肥增产效应,为小麦进一步增产和提高化肥效率提供依据。【方法】总结近年来全国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示范数据,通过化肥偏生产力、农学效率等指标分析中国主要农业生态区小麦施肥的增产效应及其变化... 【目的】分析中国主要农业生态区小麦的化肥增产效应,为小麦进一步增产和提高化肥效率提供依据。【方法】总结近年来全国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示范数据,通过化肥偏生产力、农学效率等指标分析中国主要农业生态区小麦施肥的增产效应及其变化特点。【结果】各区域施肥量水平较高且差异明显,其中黄淮海区施肥量最高,为383 kg.hm-2;北部高原区施肥量最低,为233 kg.hm-2。西北区和长江中下游区的化肥增产作用高于北部高原区和黄淮海区。化肥偏生产力水平最高的区域是西北区,为23.9 kg.kg-1;最低的地区是黄淮海区,为17.4 kg.kg-1。化肥农学效率的最高的地区是西北区,为9.7 kg.kg-1;最低的地区是黄淮海区,为4.2 kg.kg-1。与20世纪80年代初相比,长江中下游区和西北区的氮肥农学效率分别提高了21.6%和5.6%,而黄淮海区和北部高原区分别降低了46.0%和12.4%;北部高原区和西北区的磷肥农学效率分别提高了13.7%和10.4%;黄淮海区和长江中下游区分别降低了38.6%和6.24%。【结论】各区域小麦施肥水平明显提高且差异加大,化肥增产作用仍很显著,增产效应差异明显,粮食低产区不一定是化肥高效区。合理施肥,提高化肥养分效率仍然是各区域小麦增产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资源利用 农业生态区 小麦 增产效应
下载PDF
南方地区秸秆还田对土壤综合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4
2
作者 杨帆 董燕 +1 位作者 徐明岗 包耀贤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040-3044,共5页
以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重庆、广西等省94个秸秆还田定位试验为基础,运用数值化理论综合评价我国南方地区秸秆还田的土壤肥力变化和培肥增产效应.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肥力综合指数(SFI)和作物产量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但SFI整... 以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重庆、广西等省94个秸秆还田定位试验为基础,运用数值化理论综合评价我国南方地区秸秆还田的土壤肥力变化和培肥增产效应.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肥力综合指数(SFI)和作物产量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但SFI整体以中等水平的三等地(该等级土地面积占研究区土地面积的69.1%)和较低水平的四等地(占21.3%)为主;秸秆还田后,SFI和产量较秸秆不还田平均提高了6.8%和4.4%;水稻产量与SFI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SFI可真实反映研究区土壤肥力综合水平.在当前农艺水平下,秸秆还田是有效提高我国南方地区土壤综合肥力的重要举措,应大面积推广秸秆还田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增产效应
原文传递
氮磷钾肥对红壤区水稻增产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54
3
作者 李成亮 何园球 +1 位作者 王艳玲 刘晓利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9-184,共6页
通过红壤区水稻试验,分析了长期使用氮磷钾肥条件下双季水稻的生物量(包括稻谷产量和秸秆量)、养分增产效应和土壤肥力的变化。氮磷钾肥的配合施用对双季水稻生物量的影响顺序为NPK>NP>PK>NK>CK。N、P、K对水稻的增产效应... 通过红壤区水稻试验,分析了长期使用氮磷钾肥条件下双季水稻的生物量(包括稻谷产量和秸秆量)、养分增产效应和土壤肥力的变化。氮磷钾肥的配合施用对双季水稻生物量的影响顺序为NPK>NP>PK>NK>CK。N、P、K对水稻的增产效应系数分别为41.2%~54.8%、66.3%~88.2%和10.3%~10.9%。N、P和K增产效应的变异系数规律与其增产效应相反,说明养分对双季水稻增产效应越高,其稳定性越好。双季水稻的增产效应及其稳定性均表现为早稻优于晚稻。氮磷钾肥的配施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磷肥的使用明显增加了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钾肥使用提高了土壤全钾和交换性钾含量,然而水稻生物量的输出却与之相反,两者的平衡决定着土壤全钾和交换性钾含量的变化。氮磷钾肥对土壤pH值影响则不一致,氮肥(尿素)的长期使用降低土壤pH值,而磷肥(钙镁磷肥)的使用减缓了土壤pH值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水稻 氮肥 磷肥 钾肥 增产效应 土壤肥力 长期定位试验 施肥
下载PDF
基于Meta-analysis的中国马铃薯地膜覆盖产量效应分析 被引量:47
4
作者 赵爱琴 魏秀菊 朱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1-7,共7页
为了定量综合分析中国近30 a地膜覆盖对马铃薯的增产效果,该研究综合已发表的田间试验研究数据,应用Meta-analysis方法定量分析使用地膜后马铃薯产量的增产率或减产率,并探讨其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通过文献检索,共获得84篇有关... 为了定量综合分析中国近30 a地膜覆盖对马铃薯的增产效果,该研究综合已发表的田间试验研究数据,应用Meta-analysis方法定量分析使用地膜后马铃薯产量的增产率或减产率,并探讨其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通过文献检索,共获得84篇有关地膜覆盖马铃薯生产试验文献。经严格筛选,共从42篇文献中获得52组数据,分布于中国14个省(市、区),涵盖西北、西南和东南3个主要区域。主体数据经Meta分析表明:地膜覆盖在西北地区增产效应最显著,相对增产率为35.6%;其次是东南和西南地区,相对增产率分别为20%和12%;从全国时间序列看,1990年以后地膜相对增产率较高,但2010年后地膜增产效果有降低趋势;白色地膜与黑色地膜、垄作和平作对地膜增产效应影响不显著;在年均降水量<500 mm和年均温<10℃的区域地膜增产效应最明显,地膜相对增产率分别为40.5%和37.6%。进一步分析表明,2010年后地膜覆盖效果在年均降水量<500 mm且年均温<10℃的地区和年均降水量>500 mm且年均温>10℃的地区均呈现降低趋势,说明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对地膜增产产生负面影响,或随着使用年限增加地膜开始表现出对产量的负面效应。该研究可为地膜覆盖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 降雨 温度 马铃薯生产 Meta分析 增产效应 负面效应
下载PDF
蜜蜂为油菜授粉增产效果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28
5
作者 石元元 管翠 +2 位作者 曾志将 安建东 罗术东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94-999,1005,共7页
种植赣杂3号油菜,在油菜开花前,把种植的油菜分为自然授粉、蜜蜂授粉和无蜂授粉三个区。然后测定座果率、产量、千粒重、畸形率、发芽率、出油率、油菜籽成分、柱头上花粉含量、花粉活力、花粉管萌发、子房中的RNA含量等指标,并统计授... 种植赣杂3号油菜,在油菜开花前,把种植的油菜分为自然授粉、蜜蜂授粉和无蜂授粉三个区。然后测定座果率、产量、千粒重、畸形率、发芽率、出油率、油菜籽成分、柱头上花粉含量、花粉活力、花粉管萌发、子房中的RNA含量等指标,并统计授粉昆虫的种类和数量。结果表明:蜜蜂授粉区油菜籽产量比自然授粉区和无蜂授粉区分别提高40.16%和114.98%,实际亩产油量比自然授粉区和无蜂授粉区分别高7.59%和25.12%,并且蜜蜂授粉区的千粒重、发芽率、柱头上的花粉含量、花粉活力、花粉管萌发数量、子房中RNA的含量都是极显著或显著高于自然授粉区和无蜂授粉区;蜜蜂授粉区油菜籽畸形率极显著低于自然授粉区和无蜂授粉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蜜蜂 授粉 增产效果 授粉机理
下载PDF
野生稻高产QTL导入晚稻恢复系的增产效果 被引量:20
6
作者 杨益善 邓启云 +3 位作者 陈立云 邓化冰 庄文 熊跃东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6年第1期59-64,共6页
以含有野生稻高产QTLyld1.1和yld2.1的测交材料(V20A/O.rufipogon∥V20B///V20B////测64-7)为基因供体(作父本),以中熟晚稻恢复系测64-7为受体(作母本),连续回交3代再多代自交,每代采取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田间选择相结合的方法,育成携... 以含有野生稻高产QTLyld1.1和yld2.1的测交材料(V20A/O.rufipogon∥V20B///V20B////测64-7)为基因供体(作父本),以中熟晚稻恢复系测64-7为受体(作母本),连续回交3代再多代自交,每代采取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田间选择相结合的方法,育成携带野生稻高产QTLyld1.1和yld2.1的籼型晚稻新恢复系远恢611。以远恢611及受体亲本测64-7作父本,分别与21个不同类型的不育系配制21对杂交稻组合,同时以威优46、汕优63、金优207为生产对照,分析了野生稻高产QTL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远恢611系列组合平均理论产量比测64-7系列组合(CK)增产15.5%,21对组合中有17对表现增产,增产组合数约占81.0%;实收产量有16对组合(占76.2%)表现比CK增产,平均增幅7.8%;单位面积颖花量有19对组合(占90.5%)表现比CK增加,平均增幅14.5%;这3项指标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对供试45个组合的理论产量、实收产量、单位面积颖花量进行排名,远恢611系列组合分别有15个、12个和15个进入前20位,其中部分组合显示了超高产潜力。从产量结构来看,穗大粒多是远恢611系列组合最显著的特点,其平均穗总粒数达244.7粒,比CK增加61.3%;穗实粒数平均145.5粒,比CK增加74.0%,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而有效穗数和千粒重相对较低,抗倒性相对较强。说明野生稻高产QTL在新恢复系远恢611及其系列组合中得到了较好的表达,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和重要的育种价值。此外,还对野生稻高产QTL及远恢611进一步利用的途径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野生稻高产QTL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 基凶表达 增产效果 超高产育种
下载PDF
不同覆盖材料土壤水温效应与作物增产效应分析 被引量:22
7
作者 梁美英 卜玉山 +3 位作者 李伟 周秋香 史晓凯 马茹茹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28-335,共8页
在位于山西省阳曲县河村的"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农业综合节水研究示范基地",采用大田试验对不同材料(普膜、降解地膜、秸秆、液膜)覆盖下的土壤水分和温度动态变化以及玉米生长和产量效应、WUE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不同覆... 在位于山西省阳曲县河村的"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农业综合节水研究示范基地",采用大田试验对不同材料(普膜、降解地膜、秸秆、液膜)覆盖下的土壤水分和温度动态变化以及玉米生长和产量效应、WUE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不同覆盖材料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供试降解膜和普膜覆盖均具有显著的增温效果和一定的保水作用,秸秆覆盖同时具有显著的降温作用和保水作用,而供试液膜只具有一定的增温效应,无保水作用,不同覆盖材料的增温或降温效应主要表现在玉米生育前期。供试降解膜和普膜覆盖均显著促进了玉米生长发育,玉米产量和WUE以降解膜覆盖最高,普膜覆盖次之,但经济效益以普膜覆盖最好,降解膜覆盖次之。供试液膜对玉米生长也具有一定促进作用,玉米产量、WUE和经济效益也均略好于CK,但差异均不显著。而秸秆覆盖影响了玉米生长发育,产量、WUE和经济效益均显著低于CK。由以上结果可见,在试验区域低温干旱并存的条件下,有效的覆盖材料应同时具备增温作用和保水作用,而且增温作用较保水作用更为重要。因此,秸秆不适合作为低温干旱并存区域的覆盖材料,供试液膜因其效果欠佳也不适宜推广应用,而普膜覆盖的推广应用可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但考虑到普膜的环境污染成本,供试降解膜也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材料 土壤水分 土壤温度 增产效应 WUE 经济效益
下载PDF
马铃薯增施钾肥增产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徐德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47-149,共3页
通过2年的试验研究了增施钾肥对马铃薯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试验表明,增施钾肥提高了马铃薯产量、块茎淀粉含量和商品率,提高了叶面积系数、叶绿素含量和净同化率。不同处理增产效果不同,增施钾肥量低时随着钾肥量的提高增产提质效果... 通过2年的试验研究了增施钾肥对马铃薯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试验表明,增施钾肥提高了马铃薯产量、块茎淀粉含量和商品率,提高了叶面积系数、叶绿素含量和净同化率。不同处理增产效果不同,增施钾肥量低时随着钾肥量的提高增产提质效果逐渐提高,当增施钾肥到一定水平时(180kg·hm-2),继续提高钾肥量增产提质效果下降。根据增产提质效果及实际效益,推荐施肥量为:N110kg·hm-2、P2O575kg·hm-2、K2O180kg·hm-2、农家肥104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钾肥 增产效果 产量
下载PDF
粉垄耕作改良盐碱地效果及机理 被引量:18
9
作者 韦本辉 申章佑 +3 位作者 周佳 周灵芝 胡泊 张宪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99-703,共5页
在重度盐碱地上,采用粉垄专用机械2 a内耕作3次,并以拖拉机旋耕为对照,比较了两种耕作方式0~20、20~40、40~60 cm土层土壤容重、含盐量以及作物产量,探讨了粉垄耕作改良盐碱地的效果及其机理。结果表明:粉垄耕作3次,0~20 cm土壤容重由... 在重度盐碱地上,采用粉垄专用机械2 a内耕作3次,并以拖拉机旋耕为对照,比较了两种耕作方式0~20、20~40、40~60 cm土层土壤容重、含盐量以及作物产量,探讨了粉垄耕作改良盐碱地的效果及其机理。结果表明:粉垄耕作3次,0~20 cm土壤容重由试验前的1.27 g/cm^3降至1.06 g/cm^3,降幅达16.54%;而对照土壤容重降至1.12 g/cm^3,降幅为11.81%,粉垄耕作比对照降低29.1%。第1次耕作后,粉垄耕作土壤0~20、20~40和40~60 cm土层全盐量分别为8.6、5.7和4.4 g/kg,对照分别为9.2、4.9和4.2 g/kg,粉垄耕作较对照的变化幅度分别为–6.52%、16.32%和4.54%,第3次耕作种植夏玉米,粉垄耕作玉米产量(鲜重)为12150 kg/hm^2,比对照(7020 kg/hm^2)增产73.0%。试验结束时,0~20、20~40、40~60 cm土壤全盐含量粉垄耕作分别为4.3、7.2和4.9 g/kg,比对照(分别为8.9、4.7和4.3 g/kg)分别下降51.68%、增加53.19%和增加13.95%。上述结果表明,粉垄耕作可以使土壤盐分向下迁移而下层盐分不易上移,保证上层土壤盐分相对较低,从而有利于作物的正常发育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垄耕作 超深耕作 重度盐碱地 物理改良 增产效果
下载PDF
豫西地区夏玉米适时晚收产量效应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王育红 孟战赢 +2 位作者 王向阳 张园 张高德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0-62,73,共4页
以郑单958、浚单20和洛玉4号为材料,对不同收获期夏玉米子粒长、乳线长、含水量、容重、千粒重及其产量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适时晚收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在豫西生态条件下,与玉米吐丝后45 d比较,推迟15 d收获平均增产1 333.6 k... 以郑单958、浚单20和洛玉4号为材料,对不同收获期夏玉米子粒长、乳线长、含水量、容重、千粒重及其产量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适时晚收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在豫西生态条件下,与玉米吐丝后45 d比较,推迟15 d收获平均增产1 333.6 kg/hm2,千粒重平均提高42.55 g。对吐丝后天数与子粒产量及子粒特性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表明该地区玉米粒重和产量最高值出现在吐丝后第62天,至完熟期3个品种子粒乳线均未完全消失,子粒含水量下降到27%以下可作为收获期的标准,容重最高值出现在吐丝后第49天,晚收影响子粒容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收获时期 增产效应 豫西地区
下载PDF
水稻多功能插秧机侧向深施肥试验效果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黄凰 曹卫华 +2 位作者 杨敏丽 安田真 王健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0-154,共5页
研究带侧向深施肥装置的水稻多功能插秧机(插秧施肥方式)在我国南方水稻与油菜轮作区的应用效果。以常规种植方式为对照组,设计4种肥料减施方案,监测水稻生长过程和产量的关键指标,并对其经济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比常规种植方式,插... 研究带侧向深施肥装置的水稻多功能插秧机(插秧施肥方式)在我国南方水稻与油菜轮作区的应用效果。以常规种植方式为对照组,设计4种肥料减施方案,监测水稻生长过程和产量的关键指标,并对其经济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比常规种植方式,插秧施肥方式能够提高成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增产约6%。合理的肥料减施率为30%,平均每hm2增加利润1 654.95元。插秧施肥方式在增产增效方面效果显著,可优先在合作社或种植大户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侧向深施肥 插秧机 肥料减施率 增产效果
原文传递
致密储层低产井重复压裂方式及裂缝参数优化 被引量:14
12
作者 房平亮 冉启全 +2 位作者 刘立峰 鞠斌山 王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32-37,共6页
重复压裂技术是目前致密油藏低产井提高单井产量的主要措施之一。为了提高重复压裂的增产效果,有必要对重复压裂射孔方式及裂缝参数进行优化。文中以新疆昌吉致密油田为例,建立了重复压裂产能预测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低产井在... 重复压裂技术是目前致密油藏低产井提高单井产量的主要措施之一。为了提高重复压裂的增产效果,有必要对重复压裂射孔方式及裂缝参数进行优化。文中以新疆昌吉致密油田为例,建立了重复压裂产能预测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低产井在不同射孔方式、裂缝半长及导流能力条件下的产能指标。结果表明,相比于旧射孔压裂方式,在新射孔处压裂的增油效果更加显著,且二次压裂的新射孔段越多,增产效果越好;裂缝半长对新疆致密油重复压裂效果影响仅次于压裂级数,随着裂缝半长的增加,日产油量与累产油量均随之升高;而由于致密储层渗透率过低,裂缝的导流能力的变化对致密油藏的生产动态的影响相对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重复压裂 射孔方式 裂缝半长 裂缝导流能力 增产效果
下载PDF
长期施肥下紫色土小麦肥料利用率及增产效*应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杜君 秦鱼生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8-94,共7页
通过7 a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紫色土小麦氮磷钾肥的当季利用率和累积利用率,以及长期不同施肥对肥料养分增产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NPK处理小麦的氮、磷、钾利用率最高,分别为40.35%,12.94%和21.10%,是最佳施肥配合;非N配合的PK处理小麦... 通过7 a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紫色土小麦氮磷钾肥的当季利用率和累积利用率,以及长期不同施肥对肥料养分增产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NPK处理小麦的氮、磷、钾利用率最高,分别为40.35%,12.94%和21.10%,是最佳施肥配合;非N配合的PK处理小麦对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均较低,即在不施用氮肥的情况下,施用磷肥和钾肥是无效的.同时在不施用磷肥的情况下,NK配施处理其钾肥的当季利用率也很低.氮肥的累积效应中,NPK处理氮肥的累积效应不明显,而NP和NK处理的氮肥利用率累积效应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磷的累积效应中,NPK处理的磷肥的累积利用率有增加的趋势,说明磷肥具有一定的后效,但时间越长磷肥的后效越不明显,PK处理磷肥的累积效应明显,但累积利用率较低,而NP处理的磷肥累积利用率变化较为稳定;钾的累积效应中,NPK处理和NK处理钾肥的累积利用率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增加趋势,而后3年的增加趋势趋向于稳定.在肥料的增产效应上,1 kg氮、磷、钾肥(N,P2O5,K2O)的平均增产量分别是11.13,8.77和6.75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紫色土 长期施肥 肥料利用率 增产效应
下载PDF
豫东蔬菜产区越夏辣椒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13
14
作者 贾利元 张慎举 皇甫自起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16期282-286,共5页
为了调整、优化豫东辣椒产区品种结构,筛选适宜的越夏辣椒优良品种供菜农使用并满足市场需求,以‘绿剑’、‘永利109’、‘博研168’、‘极品158’、‘香辣4号’和‘黄金龙’等6个夏辣椒品种为试验材料,以‘湘研16’为对照,采用常规田... 为了调整、优化豫东辣椒产区品种结构,筛选适宜的越夏辣椒优良品种供菜农使用并满足市场需求,以‘绿剑’、‘永利109’、‘博研168’、‘极品158’、‘香辣4号’和‘黄金龙’等6个夏辣椒品种为试验材料,以‘湘研16’为对照,采用常规田间试验方法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在豫东蔬菜产区现行的生产、生态及技术条件下,这6个夏辣椒品种的生长发育性状、产量因素、增产增收效应及抗病性等总体上均优于对照‘湘研16号’。这些辣椒品种既是比较理想的‘湘研16’替代品种,又可满足辣椒生产中品种结构调整优化和多元化的市场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夏辣椒 品种比较 生长发育性状 增产效应 抗病性
下载PDF
大旱之年小麦地膜覆盖增产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敏 党建友 +1 位作者 张定一 姬虎太 《山西农业科学》 2010年第2期57-59,共3页
田间试验和调查结果表明,旱地小麦全生育期地膜覆盖栽培以其突出的聚水、保墒性能,明显改善了麦田的水分条件,促进了小麦个体生长发育,小麦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明显增加,并使旱地小麦的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好于露地播种小麦。... 田间试验和调查结果表明,旱地小麦全生育期地膜覆盖栽培以其突出的聚水、保墒性能,明显改善了麦田的水分条件,促进了小麦个体生长发育,小麦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明显增加,并使旱地小麦的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好于露地播种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旱地小麦实现高产稳产的一项突破性技术措施,是解决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小麦生长期缺水问题的关键性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地膜覆盖 增产效果
下载PDF
夏玉米晚收增产效应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卜俊周 谢俊良 +2 位作者 彭海成 岳海旺 张洪彬 《河北农业科学》 2011年第1期1-2,共2页
以夏玉米品种郑单958、浚单20和先玉335为试验材料,从不同收获时期的籽粒含水量、千粒重及产量方面,分析了夏玉米适时晚收的增产效应。结果表明:玉米适时晚收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目前黄淮海地区生产上主推的玉米品种达到完全成熟,收获... 以夏玉米品种郑单958、浚单20和先玉335为试验材料,从不同收获时期的籽粒含水量、千粒重及产量方面,分析了夏玉米适时晚收的增产效应。结果表明:玉米适时晚收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目前黄淮海地区生产上主推的玉米品种达到完全成熟,收获期在10月10号左右为宜,籽粒含水量下降到28%以下可作为收获期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收获时期 产量 增产效应
下载PDF
浒苔海藻肥在白菜上的增产效果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秀珍 宋海妹 +1 位作者 单俊伟 梁云波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20期292-292,295,共2页
浒苔的暴发给海洋和城市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浒苔营养丰富,富含硫酸多糖,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海藻资源。研究浒苔海藻肥在白菜生产中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浒苔海藻液态肥在白菜上施用的增产效果达15.6%,粉状肥的增产效果达7.4%,且与目... 浒苔的暴发给海洋和城市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浒苔营养丰富,富含硫酸多糖,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海藻资源。研究浒苔海藻肥在白菜生产中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浒苔海藻液态肥在白菜上施用的增产效果达15.6%,粉状肥的增产效果达7.4%,且与目前的海带海藻肥无显著差异,是一种新型的海藻肥料,宜在生产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浒苔 海藻肥 白菜 增产效果
下载PDF
粮食直接补贴的增产效应——基于河南省面板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旗 刘培培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40,共5页
粮食直接补贴的增产效应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二是增加生产性投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笔者通过对河南省2004年~2009年粮食生产面板数据的分析,认为直接补贴对粮食主产区提高粮食产量的作用大于非主产区;对扩大种植面... 粮食直接补贴的增产效应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二是增加生产性投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笔者通过对河南省2004年~2009年粮食生产面板数据的分析,认为直接补贴对粮食主产区提高粮食产量的作用大于非主产区;对扩大种植面积而言,直接补贴效应系数低于价格效应系数;粮食增产依靠种植面积增加的空间越来越小;直接补贴政策与价格政策配合使用,才能促使农民增加粮食生产性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直接补贴 面板数据 增产效应
下载PDF
宁夏灌区春小麦高产磷肥施用增产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沈强云 党根友 +3 位作者 王兆川 樊明 代晓华 魏亦勤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2-167,共6页
宁夏灌区土壤多为灌淤土和淡灰钙土,磷肥施用受Ca、Mg离子的束缚,易被固定成难溶性磷酸盐,从而影响到作物产量及磷肥当年利用效率。本文在高磷(速效P 42.8mg/kg)和低磷(速效P 6.55mg/kg)的不同土壤上,分别进行了春小麦磷肥(P2O... 宁夏灌区土壤多为灌淤土和淡灰钙土,磷肥施用受Ca、Mg离子的束缚,易被固定成难溶性磷酸盐,从而影响到作物产量及磷肥当年利用效率。本文在高磷(速效P 42.8mg/kg)和低磷(速效P 6.55mg/kg)的不同土壤上,分别进行了春小麦磷肥(P2O5)施量0–330kg/hm2的回归试验。其结果得出:在低磷土壤上,磷肥(P2O5)施量(x,kg/hm2)与春小麦产量(Y, kg/hm2)的回归方程为:Y=4072.1+5.014x+0.1296x2-0.0003133x3,增产效果极显著;而在高磷土壤上磷肥增产效果不显著。磷肥施量在0—240 kg/hm2的施用范围内,低磷土壤有显著的投入产出效益,试验投入产出效益为10—24元/元(小麦价格2.1元/kg,磷肥P2O5价格8.61元/kg),最高投入产出效益对应的磷肥施量为135 kg/hm2。因此针对宁夏灌区土壤肥力,提出了中低产田春小麦高产的推荐施磷方案以及高肥力土壤条件下小麦磷肥的施肥建议,可结合耕翻深施磷肥或磷肥、有机肥混合施,改善土壤PH值及微生物活性,提高磷肥肥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磷肥 增产效果 宁夏灌区
下载PDF
杂交水稻强化栽培不同措施的增产效应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经勇 余官平 +3 位作者 唐永群 文明 卢瑶 王光明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04-808,共5页
用穗重型杂交水稻渝优11号为载体,研究探明了重庆地区强化栽培模式下本田底肥氮占总氮比例、栽插密度、施肥水平、栽插叶龄等栽培措施对稻谷单产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筛选出了各因子水平的优化组合A2B3C1D2,初步提出了重庆地区强化栽培的... 用穗重型杂交水稻渝优11号为载体,研究探明了重庆地区强化栽培模式下本田底肥氮占总氮比例、栽插密度、施肥水平、栽插叶龄等栽培措施对稻谷单产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筛选出了各因子水平的优化组合A2B3C1D2,初步提出了重庆地区强化栽培的技术规程:纯氮的70%作底肥、每hm2栽12万窝、每hm2施纯N 105 kg、叶龄为3.5叶时移栽的因子组合可以获得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强化栽培 配套技术 增产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