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易学与堪舆学的人地关系和谐论思辨 被引量:20
1
作者 孙峰华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6-282,共17页
易学是哲学也是人文地理学研究"人地关系"的一种哲学方法论。本文探讨了易学大成之周易的科学性质,附带着研究了李约瑟难题并给出答案。文章指出"易历四世"是易学认识"人地关系"发展规律不断升华的哲学嬗... 易学是哲学也是人文地理学研究"人地关系"的一种哲学方法论。本文探讨了易学大成之周易的科学性质,附带着研究了李约瑟难题并给出答案。文章指出"易历四世"是易学认识"人地关系"发展规律不断升华的哲学嬗变,探讨了连山易、归藏易、周易哲学思想对"人地关系"规律的认识。着重研究了作为人文地理学的一种哲学方法论——周易对"人地关系"的解释。堪舆学胎生于易学,没有易学就没有堪舆学。现代堪舆学与中国人文地理学关联密切,其原因是:①自然地理环境要素是堪舆学的基础;②大量的地理知识和方法是堪舆学研究的支柱;③堪舆学研究的核心是人地关系。探究了易学、堪舆学与人地关系协调论的辩证关系,揭示了易学和堪舆学在研究、协调人地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对堪舆学的认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中国现代人文地理学应该用历史的、客观的、科学的、辩证的观点解读其独特领域——堪舆学。以"青海黄河果岭国际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布局为案例,探讨了现代堪舆学的实践过程。堪舆学含有一定的迷信成分,但也含有极为重要的科学思想。既不要用其科学性掩盖其伪科学性,也不要用其伪科学性否定其科学性。无论是学院派还是民间派,只要研究、应用堪舆学的人,都树立了科学的堪舆学思想,真正的现代堪舆学也就建立起来了,风水迷信也就荡然无存了。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易学、堪舆学,应与西方相关的人文地理哲学、学科紧密的结合起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共同推动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中国的堪舆学、人文地理学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需要更多的关怀、宽容和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学 周易 堪舆学 人地关系 和谐论 思辨 案例
原文传递
近二十年来彝学研究述略 被引量:8
2
作者 王明东 孔军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6-61,共6页
近20年来,彝学研究既有历时性的也有共时性的,研究方法不断创新,彝汉文献资料互为补充,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论著,丰富了中国民族史研究的内容,对于推动彝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彝学 研究 述略
下载PDF
论《本义》注文与卷首《卦变图》之相合 被引量:2
3
作者 王风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28,共10页
明末以来,有不少学者批评朱熹《卦变图》,认为《周易本义》注文与卷首《卦变图》不合。实际上,这些学者未能认识到朱熹《卦变图》是用二维图表表达多维内容,从而误读了这张图。而一旦正确解读朱熹《卦变图》,将会发现《周易本义》注文... 明末以来,有不少学者批评朱熹《卦变图》,认为《周易本义》注文与卷首《卦变图》不合。实际上,这些学者未能认识到朱熹《卦变图》是用二维图表表达多维内容,从而误读了这张图。而一旦正确解读朱熹《卦变图》,将会发现《周易本义》注文与卷首《卦变图》符合若契,毫无相悖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卦变图 朱熹 周易本义
下载PDF
唐君毅易学思想中的“感通”问题 被引量:5
4
作者 刘乐恒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8-47,共10页
现代新儒家唐君毅的易学思想是以"感通"为基本的线索、视野而展开的。通过感通之理,唐君毅展示出他对《周易》经传及其哲学的若干新解读。首先,唐君毅通过感通之理,揭示出《周易》从卜筮之书转化为德义之书的内在脉络与动态过... 现代新儒家唐君毅的易学思想是以"感通"为基本的线索、视野而展开的。通过感通之理,唐君毅展示出他对《周易》经传及其哲学的若干新解读。首先,唐君毅通过感通之理,揭示出《周易》从卜筮之书转化为德义之书的内在脉络与动态过程;其次,他阐发出古人通过观象而体知到天地万象是相互感通的,并由此体知到人们应从物象感通之理中引申出修德工夫;第三,他通过人的修德过程以及神明之知,阐发了天道与人性的内在、互动关系,这当中也包含了感通之理;第四,本文简要概述唐君毅所论感通之理的特质与取向,以显豁出唐君毅易学思想的基础视野;最后,本文总结唐先生易学思想中感通论题的当代性意义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通 唐君毅 现代新儒学 易学
下载PDF
高亨与黄寿祺易学研究比较浅谈 被引量:4
5
作者 王长红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4-48,共5页
从20世纪初至80年代末,易学研究在"疑古思潮"等因素的影响下发生了巨大变化,"经传分观"成为以高亨先生为代表的易学者研究的基本原则,并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同时以黄寿祺先生为代表的传统的易学研究表现出求新求变的... 从20世纪初至80年代末,易学研究在"疑古思潮"等因素的影响下发生了巨大变化,"经传分观"成为以高亨先生为代表的易学者研究的基本原则,并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同时以黄寿祺先生为代表的传统的易学研究表现出求新求变的趋向。本文拟通过对高、黄二位先生易学研究的比较,浅谈今后的易学研究所应具有的观念和应采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亨 黄寿祺 易学 经传分观 象数说
下载PDF
易学话语与伊斯兰教中国化——论《天方正学》对易学话语的利用问题 被引量:5
6
作者 问永宁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6-71,96,共7页
明清时期,伊斯兰教汉文著述大量出现,汉语伊斯兰教在很多非基本信仰问题的思考与表述上,表现出明显的中国特色。清代后期,以蒋湘南与蓝曦为代表的伊斯兰教学者,系统利用熟悉的易学资源阐释汉语伊斯兰教思想。其中蓝曦在《天方正学》中,... 明清时期,伊斯兰教汉文著述大量出现,汉语伊斯兰教在很多非基本信仰问题的思考与表述上,表现出明显的中国特色。清代后期,以蒋湘南与蓝曦为代表的伊斯兰教学者,系统利用熟悉的易学资源阐释汉语伊斯兰教思想。其中蓝曦在《天方正学》中,发展了王岱舆、马注等人已经开始的以回释儒的传统,大量利用卦气说、伏羲画卦说、易象说与太极化生宇宙说一套易学话语系统,作为建构汉语伊斯兰教思想的重要资源,这可以看作易学在清代的一个发展。这种情况的出现和中国思想史上格义的传统、易学强大的阐释空间、伊斯兰教思想和中国传统思想本身的沟通之处、汉语伊斯兰教思想明显有苏非气息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方正学》 易学 以回释儒 伊斯兰教中国化
下载PDF
苏轼与程颐易学思想之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姜海军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68,共8页
苏轼和程颐在北宋中期影响非常大,他们分别是蜀学和洛学的创始人。苏轼和程颐在中国古代易学史上也非常有影响,由于二人学术思想体系不同,他们在易学解释原则与方法、思想与运用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通过对苏轼和程颐易学思想的比较,由... 苏轼和程颐在北宋中期影响非常大,他们分别是蜀学和洛学的创始人。苏轼和程颐在中国古代易学史上也非常有影响,由于二人学术思想体系不同,他们在易学解释原则与方法、思想与运用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通过对苏轼和程颐易学思想的比较,由此也可以反映二人在学说体系方面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程颐 易学 经学 理学
下载PDF
从《周易参同契》看易学在道教中的传播与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孙亦平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2-48,87,共8页
《周易参同契》作为道教易学的重要代表作,其最重要的特色是会归"大易"、"黄老"和"炉火"三家之理,借《周易》言黄老说炼丹。本文将《周易参同契》置于汉代易学的背景下,从黄老道家哲学与道教仙学的发展中... 《周易参同契》作为道教易学的重要代表作,其最重要的特色是会归"大易"、"黄老"和"炉火"三家之理,借《周易》言黄老说炼丹。本文将《周易参同契》置于汉代易学的背景下,从黄老道家哲学与道教仙学的发展中,来探讨《周易参同契》如何托《周易》卦爻象为象征符号来隐喻金丹道之内涵,以展示易学在道教中的传播与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参同契》 易学 道教 传播与影响
下载PDF
明代贵州易学述论
9
作者 刘海涛 《汉籍与汉学》 2023年第2期133-146,共14页
明代贵州建省给贵州易学的兴盛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契机。明正德(1506—1521)前,贵州易学首先在贵州宣慰司、思南府等地兴盛起来;随着大量谪发人员以及师儒的到来,易学也在自成体系的卫、所中得到广泛传播。明正德后,随着阳明心学的创立与... 明代贵州建省给贵州易学的兴盛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契机。明正德(1506—1521)前,贵州易学首先在贵州宣慰司、思南府等地兴盛起来;随着大量谪发人员以及师儒的到来,易学也在自成体系的卫、所中得到广泛传播。明正德后,随着阳明心学的创立与兴起,心学易在贵州思南、清平、都匀等地异常兴盛,尤其以孙应鳌的《淮海易谈》最为著名。南明时期,大量遗民来到贵州,贵州易学传统得以延续。明代贵州易学是贵州文化与中原主流文化正式接轨的标志,也是贵州地方性经学形成的标志,因此在贵州学术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明代 易学 心学
原文传递
心学视域下的易学——杨简易学思想初探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理峰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5-28,42,共5页
杨简作为心学解《易》派的代表,其易学思想是心学与易学相融合的产物。是一种心学视域下的易学.在杨简的心学体系中,心具有本体特征,它虚明灵妙,且存在于人自身;功夫论上既要讲求恢复本心,又不可强索而得.杨简以此心学视野去观照易学... 杨简作为心学解《易》派的代表,其易学思想是心学与易学相融合的产物。是一种心学视域下的易学.在杨简的心学体系中,心具有本体特征,它虚明灵妙,且存在于人自身;功夫论上既要讲求恢复本心,又不可强索而得.杨简以此心学视野去观照易学,将整个易学体系纳入其心学视域之中,并且注重阐发一些与心相关的易学观念,从而使其易学思想呈现出高度一元论的特征.当与经典结论不相兼容时,他又敢于怀疑经典,以保证其易学的圆融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简 易学 心学 己易
下载PDF
马融易学探微 被引量:3
11
作者 潘斌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38,共5页
马融治《易》用古本,上承费直,使费氏之学得有传承;又下启郑玄易学,使费氏之学得以发扬光大。他以"十翼"解《易经》,同时还以"十翼"互证易理。马融承费直之学,重视以儒理解《易》,这种倾向首先体现在他重视以礼解... 马融治《易》用古本,上承费直,使费氏之学得有传承;又下启郑玄易学,使费氏之学得以发扬光大。他以"十翼"解《易经》,同时还以"十翼"互证易理。马融承费直之学,重视以儒理解《易》,这种倾向首先体现在他重视以礼解《易》。其以儒理解《易》的另一个表现是引史注《易》。其在解《易》时十分重视象数学中的卦气说,此外还重视取象和五行说。马融解《易》皆由象数为切入点,而最终归本于人事。马融易学在汉晋易学嬗变中有着承上启下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学 “十翼” 象数 义理
下载PDF
还理于《象》——叶适易学的破与立 被引量:3
12
作者 何俊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27,共8页
宋代理学以易学为理论架构,但各家立论不同决定了对易理的不同阐扬。叶适集永嘉事功学之成,与朱、陆鼎立。陆学以心为本,故叶适于易学尤以破程朱理学为主。叶适从文本与思想两方面否定《系辞传》与《序卦传》,主张以《象传》为依据,兼... 宋代理学以易学为理论架构,但各家立论不同决定了对易理的不同阐扬。叶适集永嘉事功学之成,与朱、陆鼎立。陆学以心为本,故叶适于易学尤以破程朱理学为主。叶适从文本与思想两方面否定《系辞传》与《序卦传》,主张以《象传》为依据,兼及《彖传》,还理于象,于事上呈现义理的丰富性,从而为事功学确立易学论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适 易学 象传 事功学
原文传递
从“他者叙述”到“我者建构”:彝学研究的历史转型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菊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4-50,共7页
彝学经历了百年以来的发展,已经完成了从"他者叙述"到"我者建构"的历史转型。回顾彝学在近现代到当代的历程,总结出一些经验、规律无疑会引导彝学在新的世纪获得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 彝族 彝学研究 历史转型
原文传递
房审权、李衡易学成就略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社庄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2-75,共4页
房审权在宋代易学空前繁荣的背景下,反用唐李鼎祚《周易集解》之法,汇集汉代以来解《易》诸家,坚持以义理解《易》为主,切实地推动了义理易学的发展,在易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李衡继承房审权的易学思想,在删补《周易义海》的基础上,编... 房审权在宋代易学空前繁荣的背景下,反用唐李鼎祚《周易集解》之法,汇集汉代以来解《易》诸家,坚持以义理解《易》为主,切实地推动了义理易学的发展,在易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李衡继承房审权的易学思想,在删补《周易义海》的基础上,编撰完成《周易义海撮要》.《周易义海》、《周易义海撮要》为我们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易学资料,也客观地折射出了南宋以前义理易学的发展的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审权 李衡 周易义海撮要 易学
下载PDF
论马一浮"六艺之学"视野中的易学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迎刚 马龙潜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5-80,共6页
作为现代新儒家早期思想的代表人物,马一浮先生提出了以儒家"六艺之学"统摄天下诸学的主张。这是马先生的一个创举,体现着他对传统儒学有意识地改造和发扬。作为"六艺之学"的一个分支,易学研究在马一浮先生的学术... 作为现代新儒家早期思想的代表人物,马一浮先生提出了以儒家"六艺之学"统摄天下诸学的主张。这是马先生的一个创举,体现着他对传统儒学有意识地改造和发扬。作为"六艺之学"的一个分支,易学研究在马一浮先生的学术研究中无疑具有着"本体论"地位和作用,它所体现的"心之本体",不仅是"六艺"所自出的本原,也是"六艺之学"共同的目的和归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一浮 六艺之学 易学 本体
下载PDF
黄宗羲《易学象数论》意旨发覆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克宾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13,共9页
黄宗羲《易学象数论》是一部系统探析与评判汉宋易学象数学与数术学的专门之作,其研究之高度与广度都远超局限于宋易或汉易的前贤与后学。后世对该书之认识与评价多局限于考据辨伪方面,既未能照见其所具之思想意义,又未能论及其总体之... 黄宗羲《易学象数论》是一部系统探析与评判汉宋易学象数学与数术学的专门之作,其研究之高度与广度都远超局限于宋易或汉易的前贤与后学。后世对该书之认识与评价多局限于考据辨伪方面,既未能照见其所具之思想意义,又未能论及其总体之学术宗旨。该书前三卷论汉宋象数易说,黄宗羲以考论《河图》《洛书》与先天图为平生得意之笔。这些考论除了在考据上能发先儒所未发以外,在理论上则关涉到对理气关系的重新勘定。在认为汉宋象数易说多为"伪象"的同时,黄宗羲在该书中也试图建立他的易象学,其宗旨乃是将象数义理会归为一。后三卷论汉宋拟《易》援《易》之数术学,黄氏之首要目的是为了揭示此类数术学之真相,从而将之与《易》本身之象数区别开来,但其对数术学的肯认与研究还有更深层的原因,与其气化宇宙论、经世观念和历史演变观都有密切的关系。以今日之视野观之,该书由于过分强调经典之"真"而将与之不合之象数易说定之为"伪",没能看到汉宋象数易说在易学理论上的创新性及其在历史发展中的思想意义与价值,此为其局限性之所在。今日之易学象数学研究当承继前贤而再翻新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宗羲 易学 象数 数术 易象学
原文传递
21世纪彝族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德虎 薛景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2-116,共5页
新世纪十年,国内彝族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在彝族历史、哲学、宗教、伦理、社会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更是不少。这些研究成果为后人提供较为详实的学术参考资料。当然,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关键词 21世纪 彝族研究 综述
原文传递
近百年来明代易学研究述评 被引量:1
18
作者 任利伟 任丽伟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56-62,共7页
20世纪初期至40年代,明代易学不被关注;50年代尤其是80年代以来,明代易学逐渐受到重视。既往对明代易学的研究大都就易学言易学,未能脱离"象数"与"义理"这一传统路数。只有注重进一步拓宽学术视野,充分紧密地结合... 20世纪初期至40年代,明代易学不被关注;50年代尤其是80年代以来,明代易学逐渐受到重视。既往对明代易学的研究大都就易学言易学,未能脱离"象数"与"义理"这一传统路数。只有注重进一步拓宽学术视野,充分紧密地结合明代社会思潮和学术文化氛围,将受《周易》以及易学启示、影响的明代历史过程和思想、学术等文化现象作为考察对象,才能更好地把握住明代易学发展的整体脉络与主要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易学研究 述评
下载PDF
朱震卦变思想解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唐琳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41,72,共7页
卦变说是朱震易学思想中体系最为庞杂、但却最能体现其作为象数派易学家的部分。他对“卦变”做出了多种解读,提出凡是由一卦演变出另一卦及有关意义的思想,皆可视为卦变。虽然其中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处,但其内在的思维理路,就是试图以“... 卦变说是朱震易学思想中体系最为庞杂、但却最能体现其作为象数派易学家的部分。他对“卦变”做出了多种解读,提出凡是由一卦演变出另一卦及有关意义的思想,皆可视为卦变。虽然其中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处,但其内在的思维理路,就是试图以“变”为主体内容,以卦变为基础,统率易学中的相关体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震 易学 卦变 爻象 卦气
下载PDF
谈项安世易学对吴澄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国洪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2-96,共5页
宋代项安世著《周易玩辞》一书,主张“因辞而测象”的治易路数,其学术风格兼重象数和义理。项氏《周易玩辞》一书,对元代吴澄产生了很大影响。吴澄的易学思路,基本也遵循“观象玩辞”的路数进行,其易学著作《易纂言》多处提及并肯定项... 宋代项安世著《周易玩辞》一书,主张“因辞而测象”的治易路数,其学术风格兼重象数和义理。项氏《周易玩辞》一书,对元代吴澄产生了很大影响。吴澄的易学思路,基本也遵循“观象玩辞”的路数进行,其易学著作《易纂言》多处提及并肯定项氏观点。但吴澄没有在项氏的观点面前止步,在易象内涵、卦变理论和义理的理解等方面,表现出与项氏易学不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安世 易学 吴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