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彝族《教育经典》浅论 被引量:5
1
作者 黄建明 《民族教育研究》 2001年第2期71-75,共5页
《教育经典》是流传于大小凉山彝族地区的一部木刻重要文献 ,是卷帙浩繁的彝文文献中为数不多涉及教育的经典著作 ,具有教材或教科书的作用。《教育经典》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刻印。前期刻印的以彝族人民喜闻乐见的谚语、格言的形... 《教育经典》是流传于大小凉山彝族地区的一部木刻重要文献 ,是卷帙浩繁的彝文文献中为数不多涉及教育的经典著作 ,具有教材或教科书的作用。《教育经典》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刻印。前期刻印的以彝族人民喜闻乐见的谚语、格言的形式 ,论及了人的一生 (主要指土司 )从 1岁到 99岁每一阶段必须学会的社会知识和生活技能 ;后期刻印的以彝族传统五言句的形式 ,论及老百姓或奴隶要孝敬父母 ,不能反叛土司等维护奴隶制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经典》 彝族 土司 木刻本 教材 中国 社会知识 生活技能
下载PDF
自然生境对彝族传统经籍传承的影响——黔滇彝族《祭龙经》及其活动仪式比较研究
2
作者 王明贵 王小丰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80-85,共6页
彝文传统经籍《祭龙经》目前只发现在贵州和云南彝族地区使用,有篇幅不同的文本在流传。由于地理环境不同,滇黔《祭龙经》在当代的使用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不同,滇地还有活态的传承,篇幅较长,黔地已经发生变异,只有文本流传。自然生态... 彝文传统经籍《祭龙经》目前只发现在贵州和云南彝族地区使用,有篇幅不同的文本在流传。由于地理环境不同,滇黔《祭龙经》在当代的使用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不同,滇地还有活态的传承,篇幅较长,黔地已经发生变异,只有文本流传。自然生态环境对两地《祭龙经》的传承起到了直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生境 彝文经籍 直接影响 《祭龙经》
下载PDF
论诗书易的共生与兼容
3
作者 张思齐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92-100,共9页
《诗经》《尚书》和《周易》是产生于轴心时期的元典,它们分别对应于文学、史学和哲学。从其时代环境看,该三经具有共生性。从其思想内容看,该三经具有兼容性。从元典在东西方的遭遇看,该三经具有远较其他经典更为旺盛的生命力。诗书易... 《诗经》《尚书》和《周易》是产生于轴心时期的元典,它们分别对应于文学、史学和哲学。从其时代环境看,该三经具有共生性。从其思想内容看,该三经具有兼容性。从元典在东西方的遭遇看,该三经具有远较其他经典更为旺盛的生命力。诗书易三经的共生性和兼容性要求我们在方法论上与时共进,采取与研究对象的实存状况相适应的学术立场,确认该三经的共生与兼容。有助于中国学术走向世界舞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元典 诗书易三经 共生与兼容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太和翻译标准初论 被引量:4
4
作者 陈东成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8-154,164,共7页
根据中国传统经典《易经》的易理和易图哲学思想,提出以"太和"思想作为翻译的标准。太和翻译标准蕴涵《周易》智慧,具有整体性、多样性、审美性、动态性等特性,可通过阴化、阳化策略实现。太和翻译标准的提出和阐释为翻译标... 根据中国传统经典《易经》的易理和易图哲学思想,提出以"太和"思想作为翻译的标准。太和翻译标准蕴涵《周易》智慧,具有整体性、多样性、审美性、动态性等特性,可通过阴化、阳化策略实现。太和翻译标准的提出和阐释为翻译标准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和翻译标准 周易 阴化 阳化
下载PDF
经传一体还是经传分立?——《太玄》仿《易》的经传问题
5
作者 解丽霞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0-55,共6页
《汉书·扬雄传》中"经莫大于《易》,故作《太玄》"的说法导引了后人"以《易》求《玄》"的研究思路,以此得出扬雄仿照《易》经、传一一而作《太玄》经、传的偏失结论。分析扬雄作《太玄》时《易》的实际情况,... 《汉书·扬雄传》中"经莫大于《易》,故作《太玄》"的说法导引了后人"以《易》求《玄》"的研究思路,以此得出扬雄仿照《易》经、传一一而作《太玄》经、传的偏失结论。分析扬雄作《太玄》时《易》的实际情况,就会发现扬雄的解《易》理路是"《玄传》-《玄经》-《易经》",《太玄》是经、传分立的。扬雄采用"经自经、传自传"的方式释《易》,在于倡导"简而要"地追寻经典本义,对东汉古文经学产生了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玄》 《易》 “经、传一体” “经、传解《易》” “经、传分立”
下载PDF
《增订<爨文丛刻>》中的《献酒经》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明贵 王小丰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4年第2期10-14,共5页
《献酒经》作为一种重要的彝文经籍至今没有专门的研究。以《增订<爨文丛刻>》中的《献酒经》为研究对象,通过与其它文本的《献酒经》进行比较,将《献酒经》进行了初步分类,并对其特点进行了归纳。
关键词 《献酒经》 分类 特点 彝文经籍
下载PDF
《针灸甲乙经》之汗症选穴思路刍议 被引量:2
7
作者 吴小平 杨凌毓 +1 位作者 贺煜竣 付磊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0年第11期2055-2057,共3页
《针灸甲乙经》是我国针灸医学书籍影响颇为深远的著作,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受到各代针灸医家推崇。汗之一症,为临床中常见症状,诸多疾病皆可见汗症伴随。全书对于汗症记载内容丰富,取穴明确,治疗颇具特色,故对于《针灸甲乙经》中汗症选... 《针灸甲乙经》是我国针灸医学书籍影响颇为深远的著作,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受到各代针灸医家推崇。汗之一症,为临床中常见症状,诸多疾病皆可见汗症伴随。全书对于汗症记载内容丰富,取穴明确,治疗颇具特色,故对于《针灸甲乙经》中汗症选穴思路及治疗特点的探究,可以为临床提供相关治疗思路。该文通过整理《针灸甲乙经》汗症条文,对其进行归纳总结,方便临床工作者读阅的同时为汗症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甲乙经 汗症 选穴规律 治疗特点
下载PDF
论彝族传统经籍的文学特征
8
作者 王明贵 《红河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9-23,共5页
从传统的视角上看,彝族传统经籍诗歌多而散文少,五言诗体多而杂言诗体少,有认识、教育、审美等功能;从文学人类学的角度看,还有治病、禳灾、慰灵与安人的功能与作用。彝族传统经籍创制者、传承者和使用者往往身份合一,经常是诵而不读、... 从传统的视角上看,彝族传统经籍诗歌多而散文少,五言诗体多而杂言诗体少,有认识、教育、审美等功能;从文学人类学的角度看,还有治病、禳灾、慰灵与安人的功能与作用。彝族传统经籍创制者、传承者和使用者往往身份合一,经常是诵而不读、听而不看,有的经籍在使用时才得以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 传统经籍 文学特征 功能
下载PDF
从《解冤经》看彝族经籍的运用及其仪式生态
9
作者 王明贵 王小丰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99-106,共8页
人文生态仪式中传统经籍的运用,有文化的传承,也有科学知识的内涵。本文通过彝族《解冤经》使用的两个仪式案例及其所使用的两类经籍的解析,论述了传统的理论阐释的局限和彝族传统经籍中复杂的文化与科学内涵及其理解与传递方式以及这... 人文生态仪式中传统经籍的运用,有文化的传承,也有科学知识的内涵。本文通过彝族《解冤经》使用的两个仪式案例及其所使用的两类经籍的解析,论述了传统的理论阐释的局限和彝族传统经籍中复杂的文化与科学内涵及其理解与传递方式以及这类仪式与经籍在当代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生态 彝族经籍 文化 科学内涵 《解冤经》
下载PDF
象可以观——从“易象”到“六艺”之“象”
10
作者 王秀臣 《北方论丛》 2021年第6期36-42,71,共8页
“象”具有“可见性”,“象可以观”是“象”发生作用的基本前提,也是“象”实现其表意功能的根本保障。在先秦典籍文本中,不仅《易》中有“象”,《诗》《书》《易》《礼》《乐》《春秋》“六艺”均包含“象”。走出《周易》之“象”,... “象”具有“可见性”,“象可以观”是“象”发生作用的基本前提,也是“象”实现其表意功能的根本保障。在先秦典籍文本中,不仅《易》中有“象”,《诗》《书》《易》《礼》《乐》《春秋》“六艺”均包含“象”。走出《周易》之“象”,在更为广泛的领域产生思想和理论影响。通过“六艺”文本解读,解析“象”的各种存在形态,可以认识到“象”内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由此进一步探求“象”与文本的联系,揭示“象”丰富复杂的审美内涵和文本内涵,可以为中国古代文艺思想的民族特征提供实证依据和理论支持,理清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发生发展的基本脉络和理论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六艺
下载PDF
唐代鸿儒——孔颖达
11
作者 栗希荣 胡恩堂 《衡水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40-42,共3页
孔颖达是隋唐著名的经学家、教育家。其学识渊博,尤以精通五经称于世,奉敕编撰的《五经正义》,对中国封建社会后半期的思想和文化,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又因屡兼教育要职,其丰富的教育思想对后世教育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关键词 孔颖达 《五经正义》 经学 儒学
下载PDF
彝文典籍《哎哺啥呃》中的彝医理论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士奎 罗艳秋 王正坤 《西部中医药》 2016年第9期62-67,共6页
对彝文典籍《哎哺啥呃》中的彝医基础理论包括河图洛书、青线赤线、哎哺、宇宙八卦、天地五行、天干地支、六色和八方位年8个方面进行初步阐释,旨在对彝医基础理论内涵及应用有一个全面的认知。
关键词 《哎哺啥呃》 彝文典籍 彝医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