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车差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可拓协调控制 被引量:21
1
作者 陈无畏 孙晓文 汪洪波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4-335,共12页
根据电动轮汽车各轮扭矩独立可控的特点,改变左右转向轮的驱动力差提供转向助力,实现差动助力转向.考虑到差动助力转向系统对汽车稳定性的影响,利用Carsim/Simulink建立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模型,设计了两层差动助力转向稳定性可拓协调... 根据电动轮汽车各轮扭矩独立可控的特点,改变左右转向轮的驱动力差提供转向助力,实现差动助力转向.考虑到差动助力转向系统对汽车稳定性的影响,利用Carsim/Simulink建立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模型,设计了两层差动助力转向稳定性可拓协调控制系统.在上层控制器中,根据汽车行驶状态,建立可拓协调控制器,其中将二维可拓集合中的可拓距转换到一维可拓集合中计算,求解关联函数,确定各控制器输出权重.在下层控制器中,采用转向盘转矩直接控制策略,建立差动助力转向控制器;根据可拓域和非域中汽车状态的不同,实现基于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的切换控制,进而建立横摆力矩控制器;基于二次规划方法对四轮驱动转矩优化分配,并根据所处的值域对3种不同的约束条件进行选择.最后利用Carsim和Matlab/Simulink在不同路面附着系数的双移线工况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与差动助力转向系统单独工作时相比,当路面附着系数为0.8时,该控制系统能够提高道路跟踪能力,横向偏差最多减少50%,纵向偏差最多减少30%,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和侧向加速度明显减小,其均方根值分别优化了54.9%,21.4%和22.3%,改善了汽车操纵稳定性;当路面附着系数为0.4时,该系统能够避免汽车失稳,提高行车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横摆力矩 可拓协调 差动助力转向 关联函数
原文传递
开裂式方向舵对某无尾飞翼布局飞机气动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子军 黎军 +1 位作者 李天 王晋军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3-66,共4页
开裂式方向舵是无尾飞翼布局飞机一种重要的阻力式偏航装置。本文在不同马赫数和舵偏下,通过风洞实验,深入研究了开裂式方向舵的作动对某无尾飞翼布局飞机气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开裂式方向舵是一种合理的偏航式操纵装置,能够在... 开裂式方向舵是无尾飞翼布局飞机一种重要的阻力式偏航装置。本文在不同马赫数和舵偏下,通过风洞实验,深入研究了开裂式方向舵的作动对某无尾飞翼布局飞机气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开裂式方向舵是一种合理的偏航式操纵装置,能够在升力、侧力和俯仰力矩变化较小的条件下提供较大的偏航力矩,但也与滚转力矩存在一定程度的耦合。本文的研究为开裂式方向舵的工程化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裂式方向舵 飞翼布局飞机 偏航操纵装置 阻力式方向舵 偏航力矩
下载PDF
矩形平面天线风荷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惠增宏 高永卫 肖春生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3-65,75,共4页
车辆和舰船等上使用的移动雷达天线必须满足结构重量轻、风荷载小、对其不同方位易于操纵和控制等特点,以便达到准确、快捷、高效的应用目的。文中在西北工业大学NF-3风洞采用测力法对具有不同镂空度的车载矩形平面天线风荷载进行了实... 车辆和舰船等上使用的移动雷达天线必须满足结构重量轻、风荷载小、对其不同方位易于操纵和控制等特点,以便达到准确、快捷、高效的应用目的。文中在西北工业大学NF-3风洞采用测力法对具有不同镂空度的车载矩形平面天线风荷载进行了实验研究。介绍了实验设备、模型构造和实验技术,给出了典型的实验结果,并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实体平面天线的最大阻力系数和方位力矩系数分别为1.877 5和0.135 0,而镂空度为50%的栅状平面天线的最大阻力系数和方位力矩系数分别为0.850 0和0.062 4,后者的阻力系数和方位力矩系数仅分别为前者的45%和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天线 风荷载 阻力 方向力矩
下载PDF
空气动力学特性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晶郁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6-88,共3页
分析了作用于汽车上的空气动力对汽车直线行驶及横向稳定性的影响,给出了减少汽车空气升力及横摆力矩的方法。
关键词 空气动力学 升力 横摆力矩 操纵稳定性 汽车
下载PDF
大型风电机组滑动式偏航系统制动过程机电耦合特性规律
5
作者 廖建敏 阳雪兵 +2 位作者 李重桂 田湘龙 刘宾玲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7669-7675,共7页
偏航系统是连接风电机组叶轮与塔筒承载部件,其偏航运动受气-机-电-液耦合作用,通过对偏航系统机电特性分析,开展了偏航力矩载荷力学分析计算,基于4种典型的极限工况,对工况发生历程中偏航力矩变化规律进行分析,重点对偏航运行制动及偏... 偏航系统是连接风电机组叶轮与塔筒承载部件,其偏航运动受气-机-电-液耦合作用,通过对偏航系统机电特性分析,开展了偏航力矩载荷力学分析计算,基于4种典型的极限工况,对工况发生历程中偏航力矩变化规律进行分析,重点对偏航运行制动及偏航静止制动特性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电机制动速度控制阀值、制动响应时长、尾部制动时长是滑动式偏航系统制动特性主要考虑因素,确定滑动系统配合以变频控制偏航方式,采用失电制动模式为最优选择,制动电机速度可降低至35%。而在偏航静止制动状态下,相比于驱动个数的增加,制动力矩增大对改善偏航滑移最为明显,产生偏航瞬时发生转动角度更小,但输出小齿冲击受载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偏航系统 偏航力矩 制动特性 偏航滑移
下载PDF
三体船操纵性水动力的势流理论计算 被引量:4
6
作者 詹金林 卢晓平 李光磊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42-647,共6页
为了研究三体船操纵特性,采用势流理论有升力三维面元计算方法,计算和分析了三体船斜航下的有关操纵运动水动力.在物体表面和尾涡面上布置均匀涡环网格,通过满足物面边界条件和库塔条件,计算物体对流场的扰动速度,进而确定物体受力并分... 为了研究三体船操纵特性,采用势流理论有升力三维面元计算方法,计算和分析了三体船斜航下的有关操纵运动水动力.在物体表面和尾涡面上布置均匀涡环网格,通过满足物面边界条件和库塔条件,计算物体对流场的扰动速度,进而确定物体受力并分析其规律.在对NACA0012机翼压强分布和单体船模水动力随漂角变化规律验证的基础上,将所提方法推广至三体船在斜航运动时受到的横向力和转首力矩计算.据计算结果,分析了三体船侧体位置对其斜航下操纵运动水动力和操纵运动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文中计算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所提势流理论三维面元计算方法为三体船操纵运动水动力预报和三体船操纵运动特性分析奠定了基础,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和很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操纵性 三体船 面元法 机翼理论 位置导数 转首力矩
下载PDF
鸭舵转速对双旋弹追随稳定性影响研究
7
作者 王刚 张润桐 +1 位作者 林海珍 席柯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78,共8页
发展了适合双旋弹虚拟飞行仿真的高保真计算流体力学和刚体动力学耦合平台,以此为基础研究了旋转鸭舵对双旋弹弹道追随稳定性的影响。为了准确刻画双旋弹前后体的差动旋转效应,将滑移网格算法引入自研非结构混合网格流场数值模拟程序HUN... 发展了适合双旋弹虚拟飞行仿真的高保真计算流体力学和刚体动力学耦合平台,以此为基础研究了旋转鸭舵对双旋弹弹道追随稳定性的影响。为了准确刻画双旋弹前后体的差动旋转效应,将滑移网格算法引入自研非结构混合网格流场数值模拟程序HUND3D。通过对双旋弹进行定轴转动非定常模拟,考察了不同鸭舵转速下双旋弹的流动特征与气动特性。通过耦合求解非定常雷诺平均NS方程和七自由度刚体动力学方程,实现了双旋弹不同弯度弹道的虚拟飞行仿真,分析了弹道追随过程的动力学机理,并结合气动特性分析结果研究了控制鸭舵转速改善弹道追随稳定性的策略。研究结果表明:鸭舵旋转所产生的气动干扰,能够显著影响弹体的侧向力与偏航力矩。通过控制前体鸭舵转速以产生有利于弹道追随的偏航力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弹道追随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旋弹 虚拟飞行仿真 计算流体力学 滑移网格 侧向力 偏航力矩 追随稳定性
下载PDF
微推偏火箭喷管非对称内流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2
8
作者 杨余旺 郑亚 +1 位作者 丘光申 季宗德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8-41,共4页
研究了入流倾斜于喷管超音速段轴线的微推偏喷管内流场。数值方法是具有高分辨率高精度的三维隐式有限体积的TVD格式。针对一系列典型锥形喷管和钟型喷管,数值模拟结果得出非对称内流场的侧向力和侧向力矩随喷管几何结构以及入流条... 研究了入流倾斜于喷管超音速段轴线的微推偏喷管内流场。数值方法是具有高分辨率高精度的三维隐式有限体积的TVD格式。针对一系列典型锥形喷管和钟型喷管,数值模拟结果得出非对称内流场的侧向力和侧向力矩随喷管几何结构以及入流条件变化的一些特征,并同有关实验结果符合良好,对微推偏喷管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发动机 喷管 偏航力矩 流动分布 数值仿真
下载PDF
浅谈风力发电机组偏航系统现场运行技术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叶宁 《红水河》 2019年第4期43-46,61,共5页
风机偏航控制作为风电机组关键技术环节,对风电机组安全、经济运行具有重要作用。该文介绍了福家田风电场风力发电机偏航系统的结构原理,分析了偏航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典型故障现象及远程处置方法,并归纳整理出风机偏航系统远程监控其他... 风机偏航控制作为风电机组关键技术环节,对风电机组安全、经济运行具有重要作用。该文介绍了福家田风电场风力发电机偏航系统的结构原理,分析了偏航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典型故障现象及远程处置方法,并归纳整理出风机偏航系统远程监控其他注意事项及日常巡检维护要求,为同类型机组远程集控运行质量的提升、机组运行异常时远程处理控制的规范、风电场风能利用效率的提高、机组安全控制的保障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偏航 阻尼 力矩 远程控制
下载PDF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static directiona stability
10
作者 Wen Jing Wang Yankui Deng Xueying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6期1527-1540,共14页
A generic aircraft usually loses its static directional stability at moderate angle of attack(typically 20–30°). In this research, wind tunnel studies were performed using an aircraft model with moderate swept w... A generic aircraft usually loses its static directional stability at moderate angle of attack(typically 20–30°). In this research, wind tunnel studies were performed using an aircraft model with moderate swept wing and a conventional vertical tail.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flow mechanisms responsible for static directional stability. Measurements of force, surface pressure and spatial flow field were carried out for angles of attack from 0° to 46° and sideslip angles from-8° to 8°. Results of the wind tunnel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vertical tail is the main contributor to static directional stability, while the fuselage is the main contributor to static directional instability of the model. In the sideslip attitude for moderate angles of attack, the fuselage vortex and the wing vortex merged together and changed asymmetrically as angle of attack increased on the windward side and leeward side of the vertical tail. The separated asymmetrical vortex flow around the vertical tail is the main reason for reduction in the static directional stability. Compared with the wing vortices, the fuselage vortices are more concentrated and closer to the vertical tail, so the yawing moment of vertical tail is more unstable than that when the wings are absent. On the other hand,the attached asymmetrical flow over the fuselage in sideslip leads to the static directional instability of the fuselage being exacerbated. It is mainly due to the predominant model contour blockage effect on the windward side flow over the model in sideslip, which is strongly affected by angle of atta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ymmetric flow Directional stability Flow mechanisms SIDESLIP yawing moment
原文传递
前体边条控制技术对航向静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闻静 王延奎 邓学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180-2188,共9页
当飞机航向失稳时,垂尾所在的机身后体处于低能的翼身涡尾流中,效率降低,而机身前体则位于尚未干扰的气流中,在机身头部加前体边条,可以起到增加航向静稳定性作用。通过对一系列前体边条的试验研究,发现长度为机身总长3%的前体边条,可... 当飞机航向失稳时,垂尾所在的机身后体处于低能的翼身涡尾流中,效率降低,而机身前体则位于尚未干扰的气流中,在机身头部加前体边条,可以起到增加航向静稳定性作用。通过对一系列前体边条的试验研究,发现长度为机身总长3%的前体边条,可将全机航向失稳迎角提高约8°左右,且侧滑角越小,航向失稳迎角提高越多。通过测压和PIV试验数据可以发现,前体边条提高航向静稳定性,主要是由于前体边条产生边条涡,该涡主要影响机身前体,使得前体背风侧负压力值减小,从而导致前体截面不稳定偏航力矩减小,增加了全机的航向静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向静稳定性 翼身涡尾流 前体边条 偏航力矩 垂尾
下载PDF
两轮独立驱动电动车驱动控制系统的研究
12
作者 高志彬 王大山 +1 位作者 牛贺功 汪攀 《汽车实用技术》 2015年第9期12-15,共4页
文章以两轮独立驱动的电动车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整车的驱动控制系统。系统以汽车稳定性为控制目标,基于横摆力矩实现车轮驱动力矩的分配,并在MATLAB环境下,建立了整车驱动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验证了控制系统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基于横摆... 文章以两轮独立驱动的电动车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整车的驱动控制系统。系统以汽车稳定性为控制目标,基于横摆力矩实现车轮驱动力矩的分配,并在MATLAB环境下,建立了整车驱动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验证了控制系统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基于横摆力矩的整车控制系统较好的跟踪目标参数,能有效提高汽车操纵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轮独立驱动 横摆力矩 模糊控制
下载PDF
Interaction of Ships within Navigable Ice Channel
13
作者 Vadim K. Goncharov Natalia Yu. Klementieva Kirill E. Sazonov 《Journal of Shipping and Ocean Engineering》 2014年第1期1-14,共14页
At intensive winter navigation, the ships should separate under movement on opposite courses or make overtaking of slowly moving cargo vessels in the water areas covered with ice. Under navigation within ice channel, ... At intensive winter navigation, the ships should separate under movement on opposite courses or make overtaking of slowly moving cargo vessels in the water areas covered with ice. Under navigation within ice channel, possibilities for maneuvering are reduced; therefore, danger of collision of ships exists. The ice floes between vessels hulls and outside are the major factors defining values and direction of side force and yawing moment that arise on their hulls during divergence. Ice loads on the ship hull exceed considerably the loads caused by water flow around hull. Performed previously experiments in the ice basin have detected that besides increase of side force and yawing moment modules the change of side force directions occurs during the divergence of vessels in comparison with same maneuvering on water area without ice cover. Article contains the detailed problem definition and mathematical model of ships interaction during opposite passing by or overtaking and technical approach to computation of loads on vessels hulls. As example of strategy application, the simulation of loads on overtaking ship was performed, and main results of computations are presented. Outcomes of investigation are character of variation of side force and yawing moment during passage along overtaken ship and dependence of the peak values of additional ice resistance, side force and yawing moment on beam distance between vessels and thickness that are contained in the artic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IP ice channel ice concentration navigation OVERTAKING opposing traffic side force yawing moment
下载PDF
汽车操纵稳定性与空气动力学特性的关系
14
作者 陈燕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54-156,共3页
分析了作用于汽车上的空气动力对汽车直线行驶及横向稳定性的影响,介绍了减少汽车空气升力及横摆力矩的方法.
关键词 汽车 空气动力学 升力 横摆力矩 操纵稳定性
下载PDF
4WD电动汽车转速闭环控制 被引量:3
15
作者 卓桂荣 余卓平 +1 位作者 陈惠 陈辛波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8-22,共5页
研究了4WD电动汽车的转速闭环控制。提出了模型跟踪2自由度转速闭环控制策略和基于观测器的车速估算方法。介绍了该控制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实现技术。通过轮毂电机加载试验台的硬件在回路仿真、9自由度整车模型弯道制动及分离系数路面仿真... 研究了4WD电动汽车的转速闭环控制。提出了模型跟踪2自由度转速闭环控制策略和基于观测器的车速估算方法。介绍了该控制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实现技术。通过轮毂电机加载试验台的硬件在回路仿真、9自由度整车模型弯道制动及分离系数路面仿真,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4WD 驱动防滑 横摆力矩控制
下载PDF
大型风力发电机组调向功率的探讨
16
作者 许勇毅 黄立松 +2 位作者 何国栋 郑霞财 斯建龙 《能源工程》 2004年第3期14-16,共3页
针对风力发电机组调向对风机构工作性能直接关系到机组的整体性能,从研究风力发电机组调向阻力矩入手,提出了确定机组调向功率需考虑的一些因素和方法。
关键词 风力发电 调向功率 调向阻力矩 机组调向
下载PDF
基于分层控制的车辆主动制动稳定性分析
17
作者 石盛奇 冯能莲 +3 位作者 潘阳 陈升鹏 汤杰 于静美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5-10,共6页
为提高车辆行驶的主动安全性,引入分层控制思想。建立名义横摆角速度和名义质心侧偏角为输出的线性二自由度车辆模型。基于线性二次型调节器设计上层控制器,得到附加横摆力矩,采用差动制动原理,设计中层控制器对附加横摆力矩进行分配,... 为提高车辆行驶的主动安全性,引入分层控制思想。建立名义横摆角速度和名义质心侧偏角为输出的线性二自由度车辆模型。基于线性二次型调节器设计上层控制器,得到附加横摆力矩,采用差动制动原理,设计中层控制器对附加横摆力矩进行分配,根据中层控制器分配的附加横摆力矩计算滑移率增量,基于PID控制理论设计下层滑移率控制器,以控制车轮的制动压力;最后联合MATLAB/Simulink和Car Sim进行鱼钩转向和双移线转向仿真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分层控制能够有效地提高车辆行驶的主动制动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制动稳定性 控制器 线性二次型调节器 附加横摆力矩 PID
下载PDF
头部局部轮廓变形飞行器气动特性的研究
18
作者 白皓 李永新 +1 位作者 刘明金 周志扬 《新技术新工艺》 2011年第9期74-77,共4页
针对智能细长体飞行器头部局部轮廓变形缩比模型,以通用流体计算软件FLUENT为计算平台,研究多种飞行器头部局部轮廓变形方案在不同来流速度下的气动特性,分析飞行器所受到的气动升力、阻力和偏航力矩系数得出定性变化规律,再通过低速风... 针对智能细长体飞行器头部局部轮廓变形缩比模型,以通用流体计算软件FLUENT为计算平台,研究多种飞行器头部局部轮廓变形方案在不同来流速度下的气动特性,分析飞行器所受到的气动升力、阻力和偏航力矩系数得出定性变化规律,再通过低速风洞试验分析验证多种头部鼓包和变截面变形方案对飞行器气动特性的定量影响,由大量的数值模拟仿真和风洞试验结果总结出了飞行器头部局部轮廓变形位置和形状对飞行器机动特性影响的定量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廓变形 偏航力矩系数 气动特性 FLUENT 风洞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