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脑舒通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氧化损伤与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刘雪梅 黄启福 +3 位作者 张允岭 柳洪胜 娄金丽 郑宏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10-313,I0001,共5页
目的研究心脑舒通胶囊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24h后断头取脑,HE染色,光镜下观察大鼠大脑皮层区细胞损伤程度,TUNEL法检测... 目的研究心脑舒通胶囊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24h后断头取脑,HE染色,光镜下观察大鼠大脑皮层区细胞损伤程度,TUNEL法检测皮层区神经细胞凋亡程度,分光光度计检测患侧脑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LD)、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结果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大鼠均出现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有明显缺血性形态学改变如细胞水肿等;皮层区凋亡细胞数增多,缺血侧脑组织的MDA增多、SOD活性降低,与假手术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心脑舒通胶囊能明显改善MCAO大鼠神经症状体征,减轻皮层区神经细胞水肿,降低细胞凋亡;并可显著提高SOD活性,降低MDA、LD、LDH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心脑舒通胶囊有减轻缺血再灌注脑组织损伤程度、降低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整氧化应激、提高自由基酶性清除能力,从而减轻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 大脑皮层 自由基 凋亡 心脑舒通胶囊 大鼠
原文传递
心脑舒通胶囊治疗脑血栓形成后遗症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杜宝奎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5期29-30,共2页
目的观察心脑舒通胶囊治疗脑血栓形成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106例脑血栓形成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脑舒通胶囊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神经功... 目的观察心脑舒通胶囊治疗脑血栓形成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106例脑血栓形成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脑舒通胶囊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Barthel)评分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与73.9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706,P=0.000)。结论心脑舒通胶囊治疗脑血栓形成后遗症临床疗效满意,建议在本疾病患者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栓形成 后遗症 心脑舒通胶囊
下载PDF
心脑舒通胶囊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微循环调节活性物质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允岭 刘超 +3 位作者 刘雪梅 郑宏 陶冶 张锦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50-453,I0003,共5页
目的探讨心脑舒通胶囊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微循环障碍干预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24 h后处死取材,HE染色光镜下观察大鼠皮层区病理形态学变化和损伤状况;放射免疫法检测患侧皮层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 目的探讨心脑舒通胶囊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微循环障碍干预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24 h后处死取材,HE染色光镜下观察大鼠皮层区病理形态学变化和损伤状况;放射免疫法检测患侧皮层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血栓素B2(TXB2)水平;凝血酶法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患侧皮层有明显缺血性病理形态学改变,如神经细胞肿胀、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微血管管腔狭窄等;皮层6-Keto-PGF1α、TXB2水平异常升高(P<0.05,P<0.01);血浆FIB水平显著上升(P<0.01)。心脑舒通胶囊能明显减轻模型大鼠皮层病理形态学损伤;并可降低TXB2水平,降低血浆FIB水平(P<0.01,P<0.05)。结论心脑舒通胶囊可明显减轻缺血再灌注脑组织损伤,保护受损脑组织,其机理可能与调节血管活性物质、调整血液流变学病理状态、从而改善微循环障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舒通胶囊 脑缺血 再灌注 微循环 大鼠
原文传递
心脑舒通胶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登青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第5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心脑舒通胶囊(XNSTC)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方法 6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随机分为心脑舒通胶囊(XNSTC)组与阿斯匹林(ASP)组。XNSTC组32例给予心脑舒通胶囊治疗;ASP组30例内服ASP。两组病人均连续用药1年。治疗前后采用... 目的探讨心脑舒通胶囊(XNSTC)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方法 6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随机分为心脑舒通胶囊(XNSTC)组与阿斯匹林(ASP)组。XNSTC组32例给予心脑舒通胶囊治疗;ASP组30例内服ASP。两组病人均连续用药1年。治疗前后采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颈动脉结构及血流状态,并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各参数,与同期选择的19名健康人作对照分析。结果患者经心脑舒通胶囊(XNSTC)治疗1年,劲动脉IMT显著变薄(P <0.05),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 G)、低密度脂蛋白固醇(LDL-C)显著下降(P均<0.01);ASP组患者颈动脉IMT、血脂(TC、TG、LDL-C)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均有明显改善(P均<0.01)。治疗期间未见心脑舒通胶囊(XNSTC)明显毒副作用。结论心脑舒通胶囊可作为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舒通胶囊(XNSTCP) 颈动脉 内膜-中层厚度 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