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词性及其识别对汉语伴随性词汇学习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干红梅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5-112,共8页
词汇学习是语言学习的核心问题,是成人第二语言学习者最艰巨的任务。无论在一语学习还是在二语学习中,通过阅读伴随性学习词汇都是扩大词汇量的主要途径。本文通过纸笔测试考察词性及其识别对中级汉语学习者伴随性词汇学习的影响。结果... 词汇学习是语言学习的核心问题,是成人第二语言学习者最艰巨的任务。无论在一语学习还是在二语学习中,通过阅读伴随性学习词汇都是扩大词汇量的主要途径。本文通过纸笔测试考察词性及其识别对中级汉语学习者伴随性词汇学习的影响。结果发现:与汉语为母语的儿童学习情况相似,词性影响汉语为二语的伴随性词汇学习。名词、动词的学习效果较好,形容词的学习效果次之。大多数中级水平的学习者已经具有较强的词性意识,在阅读中也会主动利用词性信息来促进新词的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阅读 伴随性词汇学习 词性
下载PDF
动词“给”的语法化历程 被引量:7
2
作者 周红 《殷都学刊》 2009年第4期108-114,共7页
语法化可分为词类的语法化和句法结构的语法化,从这两个层面并结合汉语史对动词"给"的语法化历程及其动因进行了考察与探讨。"给"有动词、介词和助词三种词类,词汇意义不断减弱。"使事物位移"(给1)演变为... 语法化可分为词类的语法化和句法结构的语法化,从这两个层面并结合汉语史对动词"给"的语法化历程及其动因进行了考察与探讨。"给"有动词、介词和助词三种词类,词汇意义不断减弱。"使事物位移"(给1)演变为"允许某人做某事"(给2),在语法化历程中逐渐失去动作性,演变为"物体传递的方向、目标(介词给3、给4)",演变为"处置性、施事性标记(介词给5、给6)",演变为"强化及物性标记(助词给7)"。"给"在句法结构中的位置越来越非中心化,动词"给"处于句子中心位置;介词"给"后带名词宾语后处于中心动词之前,或介词"给"位于中心动词之后;助词"给"位于中心动词之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 词类 句法结构 语法化
下载PDF
A Study of Paraphrase Strategies Employed by Chinese Students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小辉 《海外英语》 2010年第5X期89-90,共2页
Paraphrase means re-expressing the original meaning in different words,especially words that are easier and simpler to understand.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studying quality.Many students just know th... Paraphrase means re-expressing the original meaning in different words,especially words that are easier and simpler to understand.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studying quality.Many students just know the surface meaning and tend to neglect the implication.So their competence of dealing with problems independently is difficult to cultivate.This thesis aims to investigate paraphrasing strategies employed by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Based on the statistic results of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the author tries to sum up the paraphrasing strategies frequently used by students and the rare ones,to reflect the drawback and come up with effective suggestions in the hope of improving students' paraphrase ability and finally strengthening the their competence of language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APHRASE STRATEGIES SYNONYMY METAPHOR word-class transformation
下载PDF
军用词典库的设计 被引量:2
4
作者 姜文志 蒋伟俊 +1 位作者 张金乙 王迪 《兵工自动化》 2007年第8期50-51,65,共3页
军用词典库的设计,关键是对装备有词类进行"类分"和"组分"。其数据结构由常用的位置代码改为父级代码,同时记录本层次的代码。词处理模块选用中科院的多层隐马模型分词系统ICTCLAS及哈工大的统计分词系统HIT_IRLab... 军用词典库的设计,关键是对装备有词类进行"类分"和"组分"。其数据结构由常用的位置代码改为父级代码,同时记录本层次的代码。词处理模块选用中科院的多层隐马模型分词系统ICTCLAS及哈工大的统计分词系统HIT_IRLab,并设计判决器及其判决规则。理论值和实际统计所得数据仿真比较表明,该词典库有利于提高装备信息管理的自动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用词典库 词类 数据结构 分词技术 判决规则
下载PDF
汉语词类问题反思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望发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62-64,共3页
汉语词类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汉语词类划分的标准不一致,划分不彻底,有时很难对某个具体的词进行归类;二是语素、词、短语界限不清,界定标准操作性不强;三是对词语的语法特征认识不深刻,观点还没有统一起来,语法特征与词类... 汉语词类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汉语词类划分的标准不一致,划分不彻底,有时很难对某个具体的词进行归类;二是语素、词、短语界限不清,界定标准操作性不强;三是对词语的语法特征认识不深刻,观点还没有统一起来,语法特征与词类的关系定位模糊不清。词类要走出现状,划分标准应该一致,词类的划界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语法特征尽可能解释整个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词类 划分 语法特征
下载PDF
黎锦熙“依句辨品”说的重新认识和评价”
6
作者 刁晏斌 《励耘语言学刊》 2010年第2期1-21,共21页
黎锦熙先生《新著国语文法》中的"凡词,依句辨品,离句无品"一句话长期以来饱受非议,这样的评价并不公平。如果能够把握"辨"等的准确含义,并且把所指对象限定在"合适"的范围内,"依句辨品"是正确的。这一点,从汉语词的实际情况、... 黎锦熙先生《新著国语文法》中的"凡词,依句辨品,离句无品"一句话长期以来饱受非议,这样的评价并不公平。如果能够把握"辨"等的准确含义,并且把所指对象限定在"合适"的范围内,"依句辨品"是正确的。这一点,从汉语词的实际情况、划分词类的标准以及相关的实际工作和研究等方面都可以得到证明。一旦承认了"依句辨品"的合理性,对依附于前一句话的"离句无品"也就没有理由否定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锦熙 新著国语文法 词类
下载PDF
性质形容词重论 被引量:48
7
作者 张国宪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17,共13页
性质形容词是形客词的典型成员,在形容词次范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迄今为止性质形容词的专论并不多见,就一些基本的问题尚未形成共识。本文尝试给出性质形容词的形式鉴别标准;分析性质形容词的词法特征和基本句法功能。文章最后指... 性质形容词是形客词的典型成员,在形容词次范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迄今为止性质形容词的专论并不多见,就一些基本的问题尚未形成共识。本文尝试给出性质形容词的形式鉴别标准;分析性质形容词的词法特征和基本句法功能。文章最后指出,性质形容词作定语和谓语这种复合句法功能的实现是由形容词在词类连续统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的,折射出左邻右舍的相关性,正是这种迥异的句法功能为汉语形容词的词类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质形容词 鉴别标准 基本句法功能 词类地位
原文传递
美国一流大学实验室及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管理的特色及启示 被引量:35
8
作者 王芳 田宏伟 +1 位作者 段天林 王德贵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58-261,共4页
实验室和大型仪器在高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介绍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实验室以及大型仪器设备平台的使用和管理模式,包括重视实验室安全和实验队伍建设的制度,全面开放共享的实验室管理理念,以及大型仪器平台的高效使用等... 实验室和大型仪器在高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介绍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实验室以及大型仪器设备平台的使用和管理模式,包括重视实验室安全和实验队伍建设的制度,全面开放共享的实验室管理理念,以及大型仪器平台的高效使用等方面的情况,以期为提高我校的实验室及大型仪器平台的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一流大学 实验室管理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 设备管理
下载PDF
关于汉语词类的研究——纪念汉语词类问题大讨论50周年 被引量:18
9
作者 范晓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12,共10页
本文概述了汉语词类研究的现状,认为1953年至1955年的汉语词类问题讨论是“文法革新讨论”的继续,为深入研究汉语词类奠定了基础。文章指出这50年来汉语词类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区分词类由多标准转为单一功能标准;对功能的形式特征及... 本文概述了汉语词类研究的现状,认为1953年至1955年的汉语词类问题讨论是“文法革新讨论”的继续,为深入研究汉语词类奠定了基础。文章指出这50年来汉语词类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区分词类由多标准转为单一功能标准;对功能的形式特征及各种词类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索;提出了当前词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文章论述了汉语词类的几个理论问题:认为词的词汇意义是划分词类的基础,但不是分类的根据;主张把分类的根据和辨类的方法区别开来;认为词有三种语法功能(句法功能、语义功能、语用功能),理论上词的语法类可分为句法类、语义类、语用类;主张三种功能类既分开又结合来构建实用的汉语语法体系;提出了词类区分的几条原则和汉语词类体系的层级处理以及某些词类在定性上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类 分类根据 汉语词类体系
下载PDF
2014-2015世界一流大学科研竞争力评价与结果分析 被引量:24
10
作者 赵蓉英 王嵩 +1 位作者 柴雯 邱均平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0-127,共8页
文章依据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2014-2015)》,从国家(地区)科研竞争力排名、世界一流大学分指标排名、中国进入ESI排行的大学数量和中国各大学进入ESI学科排名等4个方面... 文章依据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2014-2015)》,从国家(地区)科研竞争力排名、世界一流大学分指标排名、中国进入ESI排行的大学数量和中国各大学进入ESI学科排名等4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与影响因素解析。从结果看,中国大陆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在整体上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ESI 大学评价 科研竞争力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的社会成本分担机制研究——基于美国大学与捐赠基金关系的数据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辉 洪成文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6-60,共5页
大学捐赠基金是社会成本分担的一个突破口。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数量的增加,大学基金是实现追赶世界一流的最佳发力点。以美国大学基金的发展与一流大学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通过对美国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大学基金进... 大学捐赠基金是社会成本分担的一个突破口。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数量的增加,大学基金是实现追赶世界一流的最佳发力点。以美国大学基金的发展与一流大学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通过对美国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大学基金进行分析,寻找美国一流大学发展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为我国"双一流"建设提供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社会成本分担 美国大学捐赠基金
原文传递
关于古汉语词类活用定义的检讨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文国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8-73,共6页
现有的关于古汉语词类活用的定义在称呼此种语法现象时所用术语不同,尤其是"词类活用"的"词类"内涵模糊,所指不一;不能区分开活用与本用、兼类,常用的词频统计法有着很大的局限性;所谓的词类活用的条件,只不过是拿... 现有的关于古汉语词类活用的定义在称呼此种语法现象时所用术语不同,尤其是"词类活用"的"词类"内涵模糊,所指不一;不能区分开活用与本用、兼类,常用的词频统计法有着很大的局限性;所谓的词类活用的条件,只不过是拿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作比较的产物,犯了先入为主的毛病;未涉及词类活用的范围问题,致使在其范围的确定上意见不一;把词类活用看作是一种纯粹的语法现象,没有提到词类活用与词义引申的关系,致使该种语法现象的本质隐而不显。此种局面非常不利于对词类活用这种语法现象本质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汉语 词类活用 定义 本用 词义引申
下载PDF
汉语词类超常活用及典型性探讨 被引量:8
13
作者 廖光蓉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5-112,共8页
汉语词类超常活用有以下几种情形:名词超常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或副词,形容词超常活用为名词、动词或副词;数词先活用为形容词,再超常活用为动词;从主谓复合名词中析出动词,但其义与欲表达之义完全不同;从专有名词析出姓和从外来普通双... 汉语词类超常活用有以下几种情形:名词超常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或副词,形容词超常活用为名词、动词或副词;数词先活用为形容词,再超常活用为动词;从主谓复合名词中析出动词,但其义与欲表达之义完全不同;从专有名词析出姓和从外来普通双音节单纯词析出音节组合,活用为专用称呼语;主要表现如下:复杂的概念化,改变形式和概念结构,不合语法,语义艰涩难懂,逻辑结构层次级差超过一;超常成因复杂,超常典型性级差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类活用 超常 表现 成因 典型性
下载PDF
知识演变与组织创新:世界一流大学的生成机制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崔乃文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8-105,共8页
聚焦于知识与组织的互动,采用比较方法中的求同法进行多案例研究,提炼世界一流大学的生成机制。研究发现:大学的学术知识演变中存在专门化与综合化、基础性与应用性的冲突,由于对冲突的处理方式不同,世界一流大学中存在三种不同的组织类... 聚焦于知识与组织的互动,采用比较方法中的求同法进行多案例研究,提炼世界一流大学的生成机制。研究发现:大学的学术知识演变中存在专门化与综合化、基础性与应用性的冲突,由于对冲突的处理方式不同,世界一流大学中存在三种不同的组织类型,即德国研究型大学的单层线性结构、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双层复合结构和美国创业型大学的网络弥散结构。而这三种类型的共同逻辑是通过组织创新来适应和推动学术知识的重大演变,这是世界一流大学生成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知识演变 组织创新 求同法
原文传递
论世界一流大学的精神特质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徐湘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25,共7页
现代世界一流大学的精神即对大学核心价值与理想信念的坚守,其精神特质是在大学精神中体现出的特殊品位、志向、气质与神韵。上溯世界一流大学高度集中的欧美大学发展历史可知,其精神特质是在古希腊、古罗马的博雅教育,德国的教学与科... 现代世界一流大学的精神即对大学核心价值与理想信念的坚守,其精神特质是在大学精神中体现出的特殊品位、志向、气质与神韵。上溯世界一流大学高度集中的欧美大学发展历史可知,其精神特质是在古希腊、古罗马的博雅教育,德国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念,以及美国威斯康星思想基础上形成的。大学主体的本然状态体现为作为信仰意义的本体、知识传承与创造的本职、实践活动的教育本身,大学的本体精神、知识精神和实践精神构成一流大学精神特质的三维分析框架。世界一流大学的精神特质从以上三方面加以体现,具体表现为:形上寄托、真理追求、原理探究、自由教育、个性自由、胸怀天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本体精神 知识精神 实践精神 精神特质
下载PDF
离心结构复合词的语义认知动因 被引量:7
16
作者 颜红菊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1-97,共7页
向心结构和离心结构的对立在复合词和短语中的表现不一样,短语都是向心结构,并未形成真正的向心和离心的对立,而复合词中存在着大量的离心结构。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离心结构复合词有着深刻的语义认知基础。把向心结构理论贯彻到复... 向心结构和离心结构的对立在复合词和短语中的表现不一样,短语都是向心结构,并未形成真正的向心和离心的对立,而复合词中存在着大量的离心结构。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离心结构复合词有着深刻的语义认知基础。把向心结构理论贯彻到复合词范围,并探索其语义认知动因,对理论发展、语言现象本体研究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结构 向心结构 转喻 词类范畴的连续性
下载PDF
我国顶尖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秘诀”探析——以其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的表现为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少雪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9-36,共8页
自2003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发布至今,我国顶尖大学在其中的表现越来越好,创造了世界大学发展的奇迹。分析发现,持续强大的经费支持和精准发力的办学导向是我国顶尖大学排名位次快速提升的“法宝”。然而这种办学模式对我国顶... 自2003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发布至今,我国顶尖大学在其中的表现越来越好,创造了世界大学发展的奇迹。分析发现,持续强大的经费支持和精准发力的办学导向是我国顶尖大学排名位次快速提升的“法宝”。然而这种办学模式对我国顶尖大学的整体协调性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实际上,大学排名只是一个参考,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我国顶尖大学需要有自己的办学宗旨和办学定力,创造属于自己的卓越。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顶尖大学离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还有不小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尖大学 排名指标 排名位次 世界一流大学
原文传递
言语产生中汉语词类信息的加工进程 被引量:4
18
作者 洪冬美 钟毅平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83-886,共4页
采用视觉呈现干扰词的图片—词干扰实验范式,探讨产生不同语法结构时言语产生汉语词类信息的加工进程。3个实验分别考察了以单字词、名词短语和简单陈述句命名图片时词类信息的加工,结果发现:三个实验中都存在不同词类干扰的不一致,名... 采用视觉呈现干扰词的图片—词干扰实验范式,探讨产生不同语法结构时言语产生汉语词类信息的加工进程。3个实验分别考察了以单字词、名词短语和简单陈述句命名图片时词类信息的加工,结果发现:三个实验中都存在不同词类干扰的不一致,名词干扰比非名词干扰更强烈;语义加工与语法特征加工存在重叠的时间窗,研究结果支持言语产生的交互激活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产生 图-词干扰实验范式 汉语词类信息 干扰效应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超大城市群的特殊性与行动路径 被引量:5
19
作者 方创琳 王洋 《城市与环境研究》 CSSCI 2022年第1期55-67,共13页
粤港澳大湾区是全球四大湾区之一,主要发展指标居全球四大湾区之首,是对我们国家经济贡献最大的三大城市群之一,未来有望建成全球第七大世界级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四个特殊性,即远程驱动带来的高度外向化、体制机... 粤港澳大湾区是全球四大湾区之一,主要发展指标居全球四大湾区之首,是对我们国家经济贡献最大的三大城市群之一,未来有望建成全球第七大世界级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四个特殊性,即远程驱动带来的高度外向化、体制机制运行的多元化、梯度落差导致的高度差异化以及生态环境的高度同质化。我们提出把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超大城市群和集聚全球高端生产要素的美丽富饶大湾区总体建设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提出了六个具体行动路径:远程驱动,强化大湾区对全球生产要素的强大吸管效应,建成全球高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基地;近程联动,无障碍畅通大湾区基础设施,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效率;湾内互动,引导高端要素向环珠江口集聚,拓展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空间;智能撬动,加快大湾区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建成智能大湾区和智慧型城市群;绿色带动,推进大湾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一体化,建成富饶美丽大湾区;体制先动,逐步理顺大湾区发展的体制机制,共建大湾区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世界级城市群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特殊性 行动路径
原文传递
新时期我国“双一流”高校国际化评价的价值蓝图与指标创新
20
作者 文雯 常伶颖 伍建新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2期34-43,共10页
大学国际化评价是对高校国际化意义和价值的评判。新时期,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更迭演进,极大地拓展了国际教育价值视域。国际化新理念的出现必然会对大学国际化实践与评价产生方向性影响。通过梳理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的演进脉络,透视新... 大学国际化评价是对高校国际化意义和价值的评判。新时期,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更迭演进,极大地拓展了国际教育价值视域。国际化新理念的出现必然会对大学国际化实践与评价产生方向性影响。通过梳理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的演进脉络,透视新时期国际化价值理念的新发展,厘清当前世界主流大学国际化评价体系的特点和我国高校国际化评价在价值认知上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在比较和反思中勾勒出我国“双一流”大学国际化评价的价值蓝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国际化 评价 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