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9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IS的陕西省旬阳地区滑坡灾害危险性区划 被引量:49
1
作者 张桂荣 殷坤龙 +1 位作者 刘传正 唐灿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39-43,共5页
西部地区是我国地质灾害的重灾区。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该地区即将开展大规模的基础建设、能源开发等。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与地质灾害的矛盾将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来。为解决这一问题,论文选取中国滑坡重灾区的江汉流域开展灾害危险性... 西部地区是我国地质灾害的重灾区。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该地区即将开展大规模的基础建设、能源开发等。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与地质灾害的矛盾将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来。为解决这一问题,论文选取中国滑坡重灾区的江汉流域开展灾害危险性区划应用研究。研究区选在旬阳地区的县城近郊,通过MAPGIS软件平台及其二次开发的滑坡灾害分析系统,采用规则网格单元划分方法,运用信息量模型对该区斜坡稳定性进行了空间定量预测,并依信息量法的结果编制了该区的危险性预测分区图。为政府部门进行土地规划决策、避免在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大规模土地开发和工程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滑坡 灾害危险性 栅格 信息量模型 空间预测
下载PDF
西秦岭天水地区关子镇中基性岩浆杂岩体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9
2
作者 裴先治 李勇 +5 位作者 陆松年 陈志宏 丁仨平 胡波 李佐臣 刘会彬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3-29,共7页
西秦岭天水关子镇地区新确定的流水沟变质中基性岩浆杂岩体主要由变质辉长岩-辉长闪长岩-闪长岩组成,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形成于岛弧构造环境。变质中基性岩浆杂岩的TIMS法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507.5±3.0)Ma,表明西秦岭北带岛弧型... 西秦岭天水关子镇地区新确定的流水沟变质中基性岩浆杂岩体主要由变质辉长岩-辉长闪长岩-闪长岩组成,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形成于岛弧构造环境。变质中基性岩浆杂岩的TIMS法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507.5±3.0)Ma,表明西秦岭北带岛弧型岩浆岩的形成时代为晚寒武世,反映以关子镇蛇绿岩为代表的古洋盆的俯冲作用和形成火山-岩浆岛弧的时限可能为晚寒武世或稍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秦岭 天水地区 中基性岩浆杂岩体 岛弧型 锆石U-PB年龄 早古生代
下载PDF
四川盆地西部龙门山地区中二叠统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勘探方向 被引量:52
3
作者 张本健 谢继容 +4 位作者 尹宏 胡欣 王宇峰 杨迅 裴森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3-42,共10页
四川盆地西部龙门山地区近年来相继在ST1井、LT1井中二叠统栖霞组—茅口组钻获高产工业气流,展现出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为了进一步认识该区天然气聚集层系的储集性,基于大量的地面露头与钻井资料,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 四川盆地西部龙门山地区近年来相继在ST1井、LT1井中二叠统栖霞组—茅口组钻获高产工业气流,展现出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为了进一步认识该区天然气聚集层系的储集性,基于大量的地面露头与钻井资料,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该区栖霞组—茅口组的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并结合已开发气藏的特征,综合评价了有利的天然气勘探区带。研究结果表明:(1)龙门山北段前缘及南段前缘在中二叠世沉积期发育台地边缘滩微相,是有利于规模储集体发育的地区;(2)中二叠统储集体主要为缝洞—孔隙型与孔隙—缝洞型,前者常见于栖霞组,而后者则多见于茅口组;(3)控制中二叠统储层大规模发育的因素主要是沉积微相、白云石化作用、溶蚀作用及构造破裂,沉积微相是储层规模发育的基础,白云石化作用和溶蚀作用改善了储层的渗流能力,构造破裂则促进了大规模的溶蚀改造作用。结论认为:(1)龙门山北段中坝—双鱼石台缘滩区是最有利的天然气勘探区带;(2)龙门山南段莲花山—平落坝台缘滩区是次有利的勘探区带;(3)九龙山—老关庙、大邑—大兴场台内滩区是积极探索寻找大规模岩溶缝洞型气藏的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西部 龙门山 中二叠世 缝洞—孔隙型 孔隙—缝洞型 储集层特征 控制因素 勘探区
下载PDF
河西干旱区短时强降水过程的中尺度分析 被引量:36
4
作者 李文莉 王宝鉴 +1 位作者 吉惠敏 狄潇泓 《干旱气象》 2013年第2期318-326,共9页
运用中尺度天气分析技术,对河西西部干旱区3次短时强降水过程从高空、地面的影响系统、水汽条件、抬升条件、不稳定条件、高低层风场配置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找出了3次过程的相似点与不同之处,结果表明:500 hPa新疆有低压槽东移,低槽... 运用中尺度天气分析技术,对河西西部干旱区3次短时强降水过程从高空、地面的影响系统、水汽条件、抬升条件、不稳定条件、高低层风场配置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找出了3次过程的相似点与不同之处,结果表明:500 hPa新疆有低压槽东移,低槽前部甘肃河东到张掖为高压脊或者歪脖子高压,青海高原有低涡或者切变线,相应的低层也为低槽、切变线或者低涡,地面有冷锋、辐合线配合的环流形势是河西西部短时强降水产生的关键,高空急流(200 hPa)或者高空显著流线入口区右侧、地面露点温度Td>10℃的高湿区、低层绝对湿度比湿>6 g/kg,中层500 hPa处在显著湿区、700 hPa假相当位温高能舌、K指数>30℃,CAPE值也明显增大为产生短时强降水提供了有利条件,最后建立了河西西部干旱区短时强降水中尺度天气分析概念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西部 干旱区 短时强降水 中尺度天气图 对比分析
下载PDF
川西前陆盆地的发展演化、地层充填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意义 被引量:24
5
作者 雍自权 刘庆松 李倩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6-29,162,共4页
前陆盆地构造位置重要、油气资源丰富,是盆地分析和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为此,利用构造、沉积及钻井等资料,综合研究了已经成为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的重要领域的川西前陆盆地的发展演化、地层充填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意义。结果表明,川西前... 前陆盆地构造位置重要、油气资源丰富,是盆地分析和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为此,利用构造、沉积及钻井等资料,综合研究了已经成为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的重要领域的川西前陆盆地的发展演化、地层充填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意义。结果表明,川西前陆盆地发展始于印支运动的卡尼期而终于喜山期;盆地的发展在各个时期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沉积沉降中心的迁移、构造应力场的变化、构造格局的变化。上述三方面的差异性决定了川西前陆盆地天然气藏的生、运、聚、保条件。该区油气藏主要受前陆盆地形成过程中的坳陷和隆起带控制,燕山期形成的绵竹—盐亭隆起带、邛崃—新津隆起带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区,也是川西前陆盆地油气勘探的主要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西 前陆盆地 发展 演化 构造 油气藏形成 勘探区
下载PDF
西部地区文化产业效率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高云虹 李学慧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2-121,共10页
利用2014年文化产业相关统计数据,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西部地区文化产业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西部地区整体文化产业效率偏低,各省份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相差较大,纯技术效率低是制约西部地区文化产业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对... 利用2014年文化产业相关统计数据,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西部地区文化产业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西部地区整体文化产业效率偏低,各省份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相差较大,纯技术效率低是制约西部地区文化产业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对比剔除外部环境因素前后的结果表明,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变量对我国西部各省份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影响较大;文化产业无效率省份均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文化产业 效率 三阶段DEA模型
原文传递
对西部矿产资源开发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4
7
作者 古德生 《矿业研究与开发》 EI CAS 2001年第1期1-3,共3页
西部矿产资源丰富 ,但知识资源匮乏、自然条件恶劣、水资源严重短缺。因此 ,在当今技术飞速发展、市场经济日趋全球化的形势下 ,西部矿产资源的开发必须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以市场为导向 ,以科技为先导 ;走企业集团... 西部矿产资源丰富 ,但知识资源匮乏、自然条件恶劣、水资源严重短缺。因此 ,在当今技术飞速发展、市场经济日趋全球化的形势下 ,西部矿产资源的开发必须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以市场为导向 ,以科技为先导 ;走企业集团化建设的道路 ;加强地质勘查工作 ;实行“生态矿业” ;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矿产资源开发 外部环境 内部环境 可持续发展战略
下载PDF
西部地区宗教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曹洪 黄善明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3-45,共3页
宗教旅游是市场规模大、需求稳定的优质旅游客源市场 ,西部地区拥有发展宗教旅游的良好基础 ;但西部地区宗教旅游开发、推广和保护力度不够。通过宗教活动推广西部地区宗教旅游 ,实现西部地区宗教旅游的产业化 ,对于改善西部地区产业结... 宗教旅游是市场规模大、需求稳定的优质旅游客源市场 ,西部地区拥有发展宗教旅游的良好基础 ;但西部地区宗教旅游开发、推广和保护力度不够。通过宗教活动推广西部地区宗教旅游 ,实现西部地区宗教旅游的产业化 ,对于改善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宗教 旅游
原文传递
我国三类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汤生玲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2期29-33,共5页
通过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就业空间和教育发展基础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三类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不同发展模式,认为东部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应以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职业学校为主,中部地区宜以... 通过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就业空间和教育发展基础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三类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不同发展模式,认为东部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应以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职业学校为主,中部地区宜以县级职教中心为主,西部地区应以职普渗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农村职业教育 比较研究
下载PDF
产业集群与西部地区的小城镇建设 被引量:10
10
作者 苏海红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6-20,共5页
产业集群以外部经济、便利的信息和服务、较少的交易成本及竞争优势能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小城镇往往依托产业集群而兴旺,并以经济集聚和社会服务功能,解决城乡间产业、就业及收入结构长期失衡问题。本文试图通过产业集... 产业集群以外部经济、便利的信息和服务、较少的交易成本及竞争优势能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小城镇往往依托产业集群而兴旺,并以经济集聚和社会服务功能,解决城乡间产业、就业及收入结构长期失衡问题。本文试图通过产业集群和小城镇建设的关联分析,从集群经济角度探讨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小城镇 西部地区
下载PDF
西部地区县域城镇化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富田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7-40,54,共5页
应用建制镇的系统统计数据,通过比较研究表明:近年西部的城镇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城镇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西部的县域城镇化率却比较低,多数小城镇的人口聚集功能较弱。究其原因,主要是西部小城镇的非农产业基础薄弱,产业和人口集聚功... 应用建制镇的系统统计数据,通过比较研究表明:近年西部的城镇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城镇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西部的县域城镇化率却比较低,多数小城镇的人口聚集功能较弱。究其原因,主要是西部小城镇的非农产业基础薄弱,产业和人口集聚功能有限。要提高西部的县域城镇化水平,必须立足西部实际,科学规划城镇体系,因地制宜发展非农产业,引导重点城镇发展,增强重点城镇的人口吸拉力,实现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 城镇化 县域城镇化
下载PDF
我国西部地区地质生态环境问题及演化趋势预测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媛 周平根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78-82,共5页
我国西部地区地质生态环境脆弱 ,地质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种类繁多 ,严重制约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的实施。本文以西部地质生态环境问题发育的地域性特点为线索 ,分析了西部地质生态环境问题发育现状 ,并在此基础上 ,对其发展演化趋势进行... 我国西部地区地质生态环境脆弱 ,地质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种类繁多 ,严重制约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的实施。本文以西部地质生态环境问题发育的地域性特点为线索 ,分析了西部地质生态环境问题发育现状 ,并在此基础上 ,对其发展演化趋势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地质生态环境 趋势预测
下载PDF
西昆仑团结峰地区E-MORB残片的发现、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12
13
作者 魏永峰 赵志强 +3 位作者 林美英 罗巍 徐刚 邓泽锦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16年第3期312-316,共5页
团结峰地区玄武岩呈残片状产于上河尾滩组复理石中,为碱性系列岩石。稀土元素球粒陨石分布模式呈LREE略富集-富集的右倾型,轻重稀土分异明显,(La/Sm)_N=1.02~2.71、(La/Ce)_N=1.02~1.38,为典型E-MORB,Rb,Ba,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 团结峰地区玄武岩呈残片状产于上河尾滩组复理石中,为碱性系列岩石。稀土元素球粒陨石分布模式呈LREE略富集-富集的右倾型,轻重稀土分异明显,(La/Sm)_N=1.02~2.71、(La/Ce)_N=1.02~1.38,为典型E-MORB,Rb,Ba,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蛛网图特征与碱性E-MORB相似,表明岩石可能形成于陆间裂谷-初始洋盆环境。在团结峰地区已发现与E-MORB岩片相伴生的超基性岩、基性岩及硅质岩岩片,共同构成了蛇绿岩残片。其中,基性岩及玄武岩U-Pb年龄为229~254 Ma,为蛇绿岩形成时间。从形成时代、物质组分和分布位置分析,该蛇绿岩残片可与西兰乌金蛇绿混杂岩带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昆仑 团结峰地区 E-MORB 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瑾 李保玉 孟庆庄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20,共7页
基于对数字经济概念和内涵的分析,文章从理论上说明数字经济主要从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和数据要素三个方面促进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够使西部地区经济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同时,结合新发展理念,文章也给出了数字... 基于对数字经济概念和内涵的分析,文章从理论上说明数字经济主要从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和数据要素三个方面促进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够使西部地区经济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同时,结合新发展理念,文章也给出了数字经济促进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即坚持创新发展,数字经济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坚持协调发展,数字经济助力西部地区实现平衡发展;坚持绿色发展,数字经济提升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坚持开放发展,数字经济推动西部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共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西部地区实现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 新发展理念
下载PDF
湘西旅游走廊的开发构想 被引量:11
15
作者 郑群明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8-73,共6页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湖南旅游业面临新的挑战 ,开发湘西旅游走廊对扩大湖南旅游业的影响、带动湘西经济的发展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湘西旅游区一流的旅游资源 ,便利的交通和政策的优势使湘西旅游走廊的开发成为可行。构建...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湖南旅游业面临新的挑战 ,开发湘西旅游走廊对扩大湖南旅游业的影响、带动湘西经济的发展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湘西旅游区一流的旅游资源 ,便利的交通和政策的优势使湘西旅游走廊的开发成为可行。构建由“核心带—腹地带—辐射带”组成的多层次湘西旅游走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地区 旅游业 发展 空间结构 拓扑 设计 旅游走廊 旅游开发 旅游产品 旅游资源
下载PDF
论皖西大别山区民歌的文化艺术价值 被引量:11
16
作者 谢昭新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20-124,共5页
皖西大别山区民歌呈现的多是七言五句的特殊形态,这些五句子民歌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而且是一种文化象征,既表现出一种精美的艺术欣赏价值,也蕴含着多元的文化认同价值:历史文化价值,民俗文化价值,艺术审美价值。
关键词 皖西 大别山区 民歌 文化价值 艺术价值
下载PDF
基于DEA-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的我国西部地区医疗资源评价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子钒 张玉联 +1 位作者 罗仕伟 罗勇军 《卫生软科学》 2022年第2期52-55,共4页
[目的]对西部12个省份2010-2019年的医疗资源进行评价分析,为提高西部地区医疗资源配置效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西部12个省份2010-2019年医疗资源投入和产出数据,通过DEA-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进行计算,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 [目的]对西部12个省份2010-2019年的医疗资源进行评价分析,为提高西部地区医疗资源配置效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西部12个省份2010-2019年医疗资源投入和产出数据,通过DEA-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进行计算,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分析西部地区10年医疗资源的配置状况[结果]2019年DEA有效省份包括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宁夏,占据总量半数,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的均值分别为0.866、0.904和0.959;2010-2019年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只有2012年实现效率进步,增效为1.7%,其余年份效率均在0.99以下,升降波动并不明显。[结论]西部地区医疗资源占据一定数量优势,但医疗卫生技术与管理层面较为缺乏,同时存在资源利用不充分的现象;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资源投入体系亟待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 西部地区 医疗资源 效率 配置
下载PDF
西部大开发与西部地区扩大对外开放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孙久文 张倩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8,共8页
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加大西部开放力度,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重要举措。首先从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对外直接投资、国际旅游四个方面分析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情况,总体来看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取得较大发展,但仍然低于... 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加大西部开放力度,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重要举措。首先从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对外直接投资、国际旅游四个方面分析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情况,总体来看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取得较大发展,但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继而从西部自身特点、国内发展、国际形势三个方面分析加大西部地区开放力度的必要性。加大西部开放力度,要从提升西部地区产业对外合作水平、推进西部城市群与中心城市建设、创新国际合作新模式、促进广泛的“互联互通”等重点方向展开。具体开放路径包括厘清西部各地区功能定位、强化开放大通道建设、“内陆+沿边”多层次开放、完善相关制度保障、扩展区际互动合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西部地区 “一带一路” 区域发展 对外开放
下载PDF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因果关系研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许广月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9年第6期45-52,共8页
运用面板单位根检验、异质面板协整检验和面板因果检验方法,检验中国30个省市区1986—2006年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结论表明:(1)从长期来看,东部沿海和西部地区存在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双向因果关系,中部和东北地区存在从能源... 运用面板单位根检验、异质面板协整检验和面板因果检验方法,检验中国30个省市区1986—2006年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结论表明:(1)从长期来看,东部沿海和西部地区存在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双向因果关系,中部和东北地区存在从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2)从短期来看,东部沿海和西部地区存在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双向因果关系,中部地区存在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东北地区存在从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该结论为制定合理的能源消费长期战略与短期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面板因果检验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东北地区
下载PDF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and eco-environmental safety in Northwest China 被引量:6
20
作者 ZHANG Jishi XU Jinxiang +2 位作者 ZHANG Yongqiu WANG Mingquan CHENG Zhongshan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06年第3期277-285,共9页
Northwest China includes Xinjiang Ugyur Autonomous Region, Qinghai Province, Gansu Province,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and Shaanxi Province, covering 308×10^4km^2. It is located in the warm-temperate zone and... Northwest China includes Xinjiang Ugyur Autonomous Region, Qinghai Province, Gansu Province,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and Shaanxi Province, covering 308×10^4km^2. It is located in the warm-temperate zone and the climate is arid or semi-arid. Precipitation is very scarce but evaporation is extremely high. The climate is dry, the water resources are deficient, the ecoenvironment is fragile,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s uneven. In this region, precipitation is the only input, and evaporation is the only output in the inland rivers, and precipitation, surface water and groundwater change with each other for many times, which benefits the storage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The average precipitation in this region is 232 mm, the total precipitation amount is 7003×108m^3/a, the surface water resources are 1891×10^8m^3/a, the total natural groundwater resources are 1150×10^8m^3/a, the total available water resources are 438×10^8 m^3/a, and the total water resources are 1996×10^8m^3/a and per capita water resources are 2278 m^3/a. The water resources of the whole area are 5.94×10^4m^3/(a.km^2), being only one-fifth of the mean value in China. Now, the available water resources are 876×10^8m^3/a, among which groundwater is proximate 130×10^8m^3/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st area water resourc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ecological safety of water resourc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