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1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染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对虾相关免疫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66
1
作者 雷质文 黄倢 +1 位作者 杨冰 俞开康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6-51,共6页
12 9尾中国对虾 (Penaeuschinensis)分别捕自未暴发白斑综合症 (WSSV病毒所致 )虾池、WSSV暴发虾池以及曾暴发WSSV虾池。用斑点杂交和组织病理学方法确定各尾对虾的染毒 (WSSV)程度。用 96孔酶标板法测量相应个体血淋巴上清液的抗菌活力... 12 9尾中国对虾 (Penaeuschinensis)分别捕自未暴发白斑综合症 (WSSV病毒所致 )虾池、WSSV暴发虾池以及曾暴发WSSV虾池。用斑点杂交和组织病理学方法确定各尾对虾的染毒 (WSSV)程度。用 96孔酶标板法测量相应个体血淋巴上清液的抗菌活力 (Ua)、溶菌活力 (UL)、酚氧化酶 (PO)活性以及过氧化酶 (POD)相对活性 ;用硝酸纤维膜斑点法测定其碱性磷酸酶 (ALP)相对活性 ;用血凝法测定其凝集效价(HAT)。通过对以上免疫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 ,WSSV感染与对虾血淋巴PO活性以及ALP相对活性变化有紧密联系 ;不同虾池各免疫因子差异显著 ,发病虾池虾样各免疫指标平均值均低于其他虾池 ;曾发病虾池的虾样PO活性较强 ;WSSV与HPV感染无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 ;未发病虾池与曾发病虾池实验对虾的Ua与UL 相关性极显著 ,发病虾池实验对虾Ua与UL 呈负相关 ;发病虾池对虾PO与ALP活性相关性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白斑综合症病毒 对虾血淋巴 免疫因子
下载PDF
对虾白斑综合征杆状病毒体内增殖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2
2
作者 黄灿华 石正丽 +3 位作者 张建红 张立人 陈棣华 J.R.Bonami 《中国病毒学》 CSCD 1999年第4期358-363,共6页
应用对虾白斑综合征杆状病毒(WSSV),对淡水克氏螯虾、罗氏沼虾、日本沼虾和两种淡水蟹(中华绒螯蟹、长江华溪蟹)进行人工感染实验。结果除淡水克氏螯虾之外,其它受试的虾蟹均不能感染WSSV。克氏螯虾3个不同剂量级感染至12d平均死... 应用对虾白斑综合征杆状病毒(WSSV),对淡水克氏螯虾、罗氏沼虾、日本沼虾和两种淡水蟹(中华绒螯蟹、长江华溪蟹)进行人工感染实验。结果除淡水克氏螯虾之外,其它受试的虾蟹均不能感染WSSV。克氏螯虾3个不同剂量级感染至12d平均死亡率为94%。从发病或死亡个体采集血淋巴,经电镜负染色可观察到完整的病毒粒子,其形态大小、靶细胞组织病理均与从中国对虾中分离的WSSV相似或相同。同时,通过原位杂交技术进一步证明该实验的可靠性。克氏螯虾重复感染效果良好,有可能成为研究WSSV的一种理想的病毒体内增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体内增殖 wssv 淡水甲壳纲动物
下载PDF
PCR法制备地高辛标记探针斑点杂交检测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 被引量:24
3
作者 雷质文 史成银 +3 位作者 黄倢 杨冰 俞开康 战文斌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01-204,共4页
用 PCR法成功制备了 DIG标记探针 ,探针长度为 547bp,探针的产量为 2 1.6 ng/ μL。此探针与随机引物合成探针检测样品灵敏度相近。用此探针核酸斑点杂交法检测了 54尾中国对虾。结果表明 :此探针在对白斑综合症病毒的检测。
关键词 多聚酶链式反应 核酸探针 白斑综合症病毒 中国对虾
下载PDF
几株肠道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非特异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 被引量:32
4
作者 李桂英 宋晓玲 +3 位作者 孙艳 麦康森 谢国驷 黄倢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58-1367,共10页
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坚强芽孢杆菌活菌(Bacillus firmus)、坚强芽孢杆菌活菌(1.0×108 CFU/g)+美人鱼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damsela)灭活菌(1%)、坚强芽孢杆菌活菌(1.0×108 CFU/g)+溶藻弧菌(Vibrio alg... 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坚强芽孢杆菌活菌(Bacillus firmus)、坚强芽孢杆菌活菌(1.0×108 CFU/g)+美人鱼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damsela)灭活菌(1%)、坚强芽孢杆菌活菌(1.0×108 CFU/g)+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灭活菌(1%)配制3种免疫饲料。每组3个重复,对个体质量为(3.2±0.26)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进行了为期30 d的养殖实验。每5 d取样,以血清中的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UL)活性为免疫指标,探讨了肠道益生菌及其灭活菌体作为免疫制剂对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水平的影响;在投喂免疫饲料后的第16天,按0.9 g/10尾剂量,直接投喂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对虾病料,计算各实验组每天的累计死亡率,分析肠道益生菌及其灭活菌体作为免疫制剂对凡纳滨对虾病毒感染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益生菌的实验组对虾血清中SOD、ACP、AKP和NOS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特别是显著提高了对虾抗WSSV感染的能力。其中坚强芽孢杆菌活菌(1.0×108 CFU/g)和美人鱼发光杆菌灭活菌(1%)实验组的抗病毒感染能力最强,感染WSSV 14 d后累计死亡率为10.71%;而对照组为64.28%。结论认为,饲料中添加肠道益生菌及其灭活菌体能提高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水平和抵抗疾病的能力,有望作为新型对虾免疫增强剂应用于对虾养殖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益生菌 凡纳滨对虾 非特异性免疫 抗病力 wssv
下载PDF
急性感染对中国明对虾非特异免疫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7
5
作者 黄旭雄 周洪琪 宋理平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5-331,共7页
本文研究了哈维弧菌(Vibrio harveyi)急性感染和WSSV急性暴发后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非特异性免疫水平的变化。给中国明对虾幼虾腹肌注射30μL哈维弧菌菌液(7.2×107CFU/mL),以未注射及注射无菌生理盐水为空白对照... 本文研究了哈维弧菌(Vibrio harveyi)急性感染和WSSV急性暴发后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非特异性免疫水平的变化。给中国明对虾幼虾腹肌注射30μL哈维弧菌菌液(7.2×107CFU/mL),以未注射及注射无菌生理盐水为空白对照组和盐水对照组,检测急性感染48h之内不同时间段死亡个体及仍然存活的中国明对虾幼虾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LSZ)活性。受到哈维弧菌攻击仍然存活的幼虾SOD活性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感染后48h内死亡个体,而感染后48h内死亡个体的SOD活性与两对照组虾无显著差异。弧菌感染的幼虾LSZ活性较两对照组有极显著的降低,越早死亡的个体LSZ活性越低。通过环境胁迫诱导暴发WSSV症状的中国明对虾与未表现出WSSV症状者相比,总血淋巴细胞密度(THCs)、腹肌SOD活性及LSZ活性均极显著地降低,血清蛋白浓度极显著升高,而血清酚氧化酶(PO)活性增高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明对虾 急性感染 哈维弧菌 wssv 免疫水平
下载PDF
白斑综合征病毒在养殖克氏原螯虾中感染流行研究 被引量:32
6
作者 丁正峰 薛晖 +3 位作者 夏爱军 唐建清 刘丽平 刘伟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9-133,共5页
2007年,在从南京采集的患病养殖克氏原螯虾样品超薄切片中发现大量类似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颗粒,结合初步的流行病学调查、人工回感实验及PCR检测结果确定导致此次养殖克氏原螯虾大规模死亡的病原为WSSV。利用建立的特异性引物PCR... 2007年,在从南京采集的患病养殖克氏原螯虾样品超薄切片中发现大量类似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颗粒,结合初步的流行病学调查、人工回感实验及PCR检测结果确定导致此次养殖克氏原螯虾大规模死亡的病原为WSSV。利用建立的特异性引物PCR方法,在江苏省内扬州邵伯湖、淮安白马湖、盱眙、南京禄口等多处养殖克氏原螯虾体内均检测到该病毒,且在鳃、心肌、神经、肝脏、肠道、肌肉等多处组织中被检出;未检测到另外两种常见对虾病毒:桃拉病毒(TSV)和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 组织病理 PCR 人工回感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非特异免疫基因表达量和抗病力的影响 被引量:28
7
作者 孙艳 刘飞 +3 位作者 宋晓玲 麦康森 李玉宏 黄倢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45-851,共7页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肠道复合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相关免疫基因表达量的研究。通过感染实验,分析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病毒感染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Real-time PCR揭示在投喂期间饲料中添加芽孢杆菌/溶藻弧菌组的对虾...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肠道复合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相关免疫基因表达量的研究。通过感染实验,分析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病毒感染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Real-time PCR揭示在投喂期间饲料中添加芽孢杆菌/溶藻弧菌组的对虾血淋巴细胞中的proPO、SOD和LZM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WSSV后,对芽孢杆菌/溶藻弧菌组凡纳滨对虾血淋巴7个采样时间点的proPO、SOD、LZM的表达进行Real-time PCR分析,检测表明WSSV刺激24h后,对虾血淋巴中的proPO、SOD和LZM的表达呈现显著性上调,且分别在48h、96h、96h达到最大值。累积死亡率结果证实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均可提高其对虾抗WSSV感染的能力,尤其以坚强芽孢杆菌活菌与溶藻弧菌活菌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益生菌 实时荧光定量PCR 抗病力 wssv 免疫相关基因
下载PDF
用DNA斑点杂交法检测对虾及其饵料和环境生物携带白斑综合症病毒状况的调查 被引量:14
8
作者 宋晓玲 史成银 +1 位作者 黄倢 张立敬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40,共5页
于 1996~ 1998年采用DNA斑点杂交法 ,完成了共计 836份养殖对虾 ,2 13份对虾饵料和环境生物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 ,对虾在每年的 4~ 10月都可检测出白斑综合症病毒 (WSSV) ,6月出现最高峰 ,阳性检出率达到 4 2 .6 % ;其次 ,为 7月和 5... 于 1996~ 1998年采用DNA斑点杂交法 ,完成了共计 836份养殖对虾 ,2 13份对虾饵料和环境生物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 ,对虾在每年的 4~ 10月都可检测出白斑综合症病毒 (WSSV) ,6月出现最高峰 ,阳性检出率达到 4 2 .6 % ;其次 ,为 7月和 5月 ,分别达 31.6 %和 2 4 .5 %。在对虾不同生长阶段 (包括亲虾、各期幼体、仔虾、幼虾及成虾 )均可检出WSSV ,其中以仔虾的带毒率最高 ,达 36 .4 % ,其次为糠虾幼体 ,达 34.6 %。体长范围 1.1~ 2 .0cm的仔虾阳性率最高 ,其次体长为 5 .1~ 6 .0cm的幼虾样品。检测的中国对虾样品(6 2 5份 )带毒率为 16 .8% ,日本对虾样品 (2 11份 )带毒率为 4 5 .0 %。对虾主要饵料及环境生物类群包括鱼类、虾类、蟹类、桡足类、端足类、沙蚕、卤虫均可检出WSSV ,其中小型虾类、端足类、桡足类、蟹类样品的WSSV检出率均高于 2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日本对虾 铒料 环境生物 白斑综合症病毒 DNA斑点杂交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养殖对虾的白斑症病毒(WSSV)感染 被引量:21
9
作者 战文斌 邢婧 +2 位作者 王远红 铃木信一 福田颖穗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1期51-54,共4页
对虾WSSV病是亚洲对虾养殖业中的一个棘手问题。本研究采用Kimura引物 ,用PCR技术对不同生长期的中国对虾 (Penaeuschinensis)进行了WSSV的检测 ,同时也检测了对虾发病时养殖池中多见的野生厚蟹 (Helicesp .)和矛尾刺虎鱼 (Acanthogob... 对虾WSSV病是亚洲对虾养殖业中的一个棘手问题。本研究采用Kimura引物 ,用PCR技术对不同生长期的中国对虾 (Penaeuschinensis)进行了WSSV的检测 ,同时也检测了对虾发病时养殖池中多见的野生厚蟹 (Helicesp .)和矛尾刺虎鱼 (Acanthogobiushasta)。检测结果表明 :分别在检测的 5尾亲虾中的 1尾 ,6尾仔虾中的 1尾 ,5尾稚虾中的 3尾及所检测的 5尾病虾和 2只厚蟹中获得到 982bp的PCR扩增产物 ,说明为WSSV感染阳性。在检测的 2尾矛尾刺虎鱼中均未获得PCR扩增产物 ,说明为WSSV感染阴性。在亲虾、虾苗以及虾池内的野生厚蟹中检测到WSSV感染的阳性结果表明 :WSSV感染的亲虾有可能是病毒的储主 ,WSSV感染的野生厚蟹有可能是病毒中间宿主或病毒的携带者 ,它们在对虾WSSV病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 白斑症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感染白斑症病毒(WSSV)后大颗粒血细胞的变化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志栋 战文斌 +1 位作者 薛艳红 邢婧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7-71,共5页
采用抗凡纳滨对虾大颗粒细胞的单克隆抗体,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分析了凡纳滨对虾人工感染白斑症病毒(WSSV)后血细胞中大颗粒细胞的变化。研究表明,凡纳滨对虾感染WSSV后,大颗粒细胞的细胞质较正常细胞的多;从WSSV感染凡纳滨对虾的第1... 采用抗凡纳滨对虾大颗粒细胞的单克隆抗体,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分析了凡纳滨对虾人工感染白斑症病毒(WSSV)后血细胞中大颗粒细胞的变化。研究表明,凡纳滨对虾感染WSSV后,大颗粒细胞的细胞质较正常细胞的多;从WSSV感染凡纳滨对虾的第1天至第3天,大颗粒细胞的数量增加幅度较大。同时,大颗粒细胞占血细胞总数的比例也增加较大第1天为15.2%,第2天为18%,第3天增大到45.9%,而后大颗粒细胞的比例稍有下降,到第8天下降到43.3%,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虾的大颗粒细胞比例为1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白斑症病毒 单克隆抗体 大颗粒细胞
下载PDF
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白斑综合症病毒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忠发 邵俊斌 +3 位作者 沃健儿 王虹玲 蒋文雅 何伟贤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663-665,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特异、灵敏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用于检测白斑综合病毒DNA,为控制对虾白斑综合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GenBank登录的白斑综合病毒株序列,使用生物学软件进行序列对比,在白斑综合症病毒保守区序列设计引物和Tagma...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特异、灵敏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用于检测白斑综合病毒DNA,为控制对虾白斑综合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GenBank登录的白斑综合病毒株序列,使用生物学软件进行序列对比,在白斑综合症病毒保守区序列设计引物和Tagman探针并进行筛选。对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提高了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和重现性等,并与标准方法(核酸探针点杂交)进行比对,对现场32份虾样进行了检测。结果:Tagman实时荧光定量PCR与标准方法的特异性符合率为100%,灵敏度超过标准方法的10000~100000倍,检测时间为标准方法的1/24,重现性良好(s=0.1~0.49,CV=0.78%~3.72%),并能准确定量。结论:本研究建立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用于白斑综合症病毒检测具有特异、灵敏、快速、定量、重现性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 TAQMAN 综合症 白斑 快速检测 荧光定量PCR方法 标准方法 病毒DNA 重现性 科学依据 设计引物 反应条件 核酸探针 检测时间 特异性 灵敏度 序列 病毒株 生物学 点杂交 符合率
下载PDF
用ELISA检测中国对虾的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 被引量:9
12
作者 汪岷 戴继勋 +3 位作者 张士璀 包振民 李红岩 王馗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2-136,共5页
关键词 中国对虾 wssv ELISA 虾病
下载PDF
WSSV3个编码蛋白的基因密码子偏爱性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庆慧 黄倢 韩文君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7,共7页
运用EMBOSS(TheEuropeanMolecularBiologyOpenSoftwareSuite)的CHIPS(Condon HeterozygosityinaProteinCodingSequence)和CUSP(Createacondonusagetable)程序对WSSV3个编码蛋白的基因密码子偏爱性分析,分析结果与大肠杆菌、酵母及人的... 运用EMBOSS(TheEuropeanMolecularBiologyOpenSoftwareSuite)的CHIPS(Condon HeterozygosityinaProteinCodingSequence)和CUSP(Createacondonusagetable)程序对WSSV3个编码蛋白的基因密码子偏爱性分析,分析结果与大肠杆菌、酵母及人的密码子偏爱性进行比较。结果显示,WSSV vp37、WSSV vp39及WSSV vp19的Nc(Effectivenumberofcondons)值为49.897、48.640、46.868。3种蛋白的编码密码子使用频率有较大的差异,其在大肠杆菌、酵母及人的密码子偏爱性也有不同,分析结果表明,WSSV vp37和WSSV vp39的密码子与原核生物及人的相差较大,其表达系统选择在酵母较为合适,而WSSV vp19的密码子与原核和真核生物酵母相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ssv 密码子 偏爱性
下载PDF
美人鱼发光杆菌对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及抗病力的影响 被引量:18
14
作者 兰萍 宋晓玲 +1 位作者 张辉 成君军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5-73,共9页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和1%美人鱼发光杆菌灭活菌、0.1%美人鱼发光杆菌活菌配制成3种免疫实验饲料,以基础饲料为空白对照组饲料,每组设3个平行样。对个体质量为(4.83±0.36)g的凡纳滨对虾进行为期20 d的饲养实验,分别在0、5、10...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和1%美人鱼发光杆菌灭活菌、0.1%美人鱼发光杆菌活菌配制成3种免疫实验饲料,以基础饲料为空白对照组饲料,每组设3个平行样。对个体质量为(4.83±0.36)g的凡纳滨对虾进行为期20 d的饲养实验,分别在0、5、10、15和20d进行取样,以血清中的酚氧化酶(PO)、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UL)活性为免疫指标,探讨了美人鱼发光杆菌作为免疫制剂对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效应的影响;在投喂免疫饲料后的第22天,按0.004 2 kg/kg体重的剂量,直接投喂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病料,并记录累积死亡率。结果表明,美人鱼发光杆菌免疫实验组对凡纳滨对虾血清中PO、ACP、AKP、UL和SOD活性影响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在饲料中添加美人鱼发光杆菌后,明显提高了对虾抵御WSSV感染的能力。其中0.1%美人鱼发光杆菌活菌实验组的抗病毒感染能力最强,WSSV感染14d内累计死亡率为63.3%±5.8%;而对照组为96.7%±3.3%。研究表明,美人鱼发光杆菌添加在对虾饲料中能提高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水平,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将其作为对虾免疫增强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美人鱼发光杆菌 非特异性免疫 抗病力 wssv
下载PDF
对虾WSSV人工感染螯虾及其检测 被引量:15
15
作者 莫照兰 雷质文 +2 位作者 杨冰 黄倢 张培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3-46,共4页
用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人工感染淡水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clarkii) ,感染组螯虾3~6d内全部死亡。核酸探针点杂交两次检测感染螯虾的鳃、胃、血淋巴 ,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2% (92% ) ,89 % (86 % ) ,81 % (75 % ) ,对照为11 % (3% )... 用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人工感染淡水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clarkii) ,感染组螯虾3~6d内全部死亡。核酸探针点杂交两次检测感染螯虾的鳃、胃、血淋巴 ,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2% (92% ) ,89 % (86 % ) ,81 % (75 % ) ,对照为11 % (3% ) ,5 % (5 % ) ,0(0) ;光镜下可观察到感染螯虾的胃、鳃组织的靶细胞核肿大、嗜酸性着染 ,电镜下病变组织细胞核可见形态大小与WSSV一致的病毒粒子 ;病毒核酸原位杂交两次检测感染螯虾的胃、鳃 ,阳性检出率均为100 % ,对照阳性检出率均为0。结果表明 :对虾WSSV可感染淡水克氏原螯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ssv 人工感染 克氏原螯虾 核酸探针点杂交 核酸原位杂交 检测 对虾病毒
下载PDF
对感染白斑综合症病毒的亲虾子代的跟踪检测 被引量:10
16
作者 江世贵 翁少萍 +2 位作者 吕玲 苏天风 何建国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6-69,共4页
感染白斑综合症病毒 (whitespotsyndromevirus,WSSV)的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亲虾能产出携带WSSV的卵子 ,这些卵子可完成胚胎发育过程、孵化出无节幼体 ,并可以培育出状幼体、糠虾幼体和仔虾。在确认只有亲虾作为WSSV传染源的情况下 ... 感染白斑综合症病毒 (whitespotsyndromevirus,WSSV)的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亲虾能产出携带WSSV的卵子 ,这些卵子可完成胚胎发育过程、孵化出无节幼体 ,并可以培育出状幼体、糠虾幼体和仔虾。在确认只有亲虾作为WSSV传染源的情况下 ,培育出的部分幼体和部分仔虾携带WSSV ;在相同的条件下 ,不带WSSV的亲虾产出的卵及幼体、仔虾未检测到WSS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斑综合症病毒 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wssv 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 检测 子代 亲虾
下载PDF
中国明对虾抗白斑综合症病毒分子标记的筛选 被引量:18
17
作者 孟宪红 孔杰 +2 位作者 刘萍 马春艳 李颖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19,共6页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经过连续4代选育的抗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中国明对虾(Fennerope naeuschinensis)(XY4)及未经选育的与XY4来源相同的中国明对虾野生群体(HB)进行分析,以期筛选出与抗病性状相关的分子遗传标记,为进一...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经过连续4代选育的抗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中国明对虾(Fennerope naeuschinensis)(XY4)及未经选育的与XY4来源相同的中国明对虾野生群体(HB)进行分析,以期筛选出与抗病性状相关的分子遗传标记,为进一步的基因定位以及中国对虾的种质资源保护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共进行220个RAPD单引物和114对双引物的检测,产生标记数目共计2439个。依据标记在群体中出现的频率和变化规律,共筛选出5个可能与抗病相关的特异性标记,对这些特异性标记进行测序并将测序结果进行BLAST分析,发现测得片段的序列与数据库中序列的相似性较低,未能找到与所测序列同源性较高的功能基因。这与利用AFLP技术分析的结果一致。由于选育过程施加人工选择,推论这些特异性标记虽不是抗WSSV分子标记,但可能与抗病性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明对虾 RAPD 白斑综合症病毒 抗病群体 分子标记
下载PDF
5种中草药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抗病力的影响 被引量:17
18
作者 黄永春 陈辉辉 +1 位作者 涂晨凌 于慧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期86-90,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中草药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抗病的影响,为对虾的健康养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黄芪、板蓝根、柴胡、甘草和茯苓经超微粉碎后,分别添加1.5%到基础饲料中,饲喂凡纳滨对虾35 d,研究其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成活率、饲料系数... [目的]研究不同中草药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抗病的影响,为对虾的健康养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黄芪、板蓝根、柴胡、甘草和茯苓经超微粉碎后,分别添加1.5%到基础饲料中,饲喂凡纳滨对虾35 d,研究其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成活率、饲料系数、消化酶活力、非特性免疫指标及感染WSSV后的抗病力的影响。[结果]各组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大小顺序均为茯苓组>黄芪组>甘草组>柴胡组>板蓝根组>对照组。各组饵料系数的大小顺序为茯苓组<黄芪组<甘草组<柴胡组<板蓝根组<对照组。各组对虾存活率的大小顺序为板蓝根组>柴胡组>甘草组>黄芪组>茯苓组>对照组。不同中草药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不同。各组淀粉酶大小顺序为茯苓组>甘草组>黄芪组>板蓝根组>柴胡组>对照组;各组脂肪酶大小顺序为甘草组>茯苓组>黄芪组>对照组>柴胡组>板蓝根组;各组蛋白酶大小顺序为茯苓组>黄芪组>甘草组>板蓝根组>对照组>柴胡组。5种中草药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非特异性免疫力有影响,其中黄芪组和甘草组对虾的AKP、ACP、POD和SOD活力较高。感染WSSV后,各组凡纳滨对虾的半致死时间顺序为柴胡组>板蓝根组>黄芪组>甘草组>茯苓组>对照组,各组存活率大小顺序为柴胡组>黄芪组>板蓝根组>甘草组>茯苓组>对照组。[结论]中草药制剂可以明显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和抗病力。其中,茯苓的促生长作用较佳,而黄芪、板蓝根、柴胡和甘草可以明显提高其抗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凡纳滨对虾 生长 消化酶 免疫酶 wssv
下载PDF
养殖水体中添加蜡样芽孢杆菌PC465对凡纳滨对虾抗病力的影响 被引量:17
19
作者 王春迪 宋晓玲 +5 位作者 张晓静 张盛静 孙新颖 刘宝彬 高文辉 黄倢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6-155,共10页
将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PC465添加到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水体中至终浓度分别为10^4、10^5和10^6CFU/mL,以无益生菌添加的养殖组为对照组,定期检测实验对虾肠道和养殖水体中的细菌总数、弧菌总数以及... 将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PC465添加到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水体中至终浓度分别为10^4、10^5和10^6CFU/mL,以无益生菌添加的养殖组为对照组,定期检测实验对虾肠道和养殖水体中的细菌总数、弧菌总数以及水体中氨氮含量和亚硝酸氮含量。实验结果表明,水体中添加益生菌能降低凡纳滨对虾肠道内细菌数量,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高浓度的益生菌处理组可以明显降低养殖水体内弧菌数量(P〈0.05),但是益生菌并没有显著影响水体中的氨氮含量和亚硝酸氮含量。养殖4周后进行WSSV投喂感染实验,感染实验表明,实验组H组(益生菌浓度为10^6CFU/mL)和M组(益生菌浓度为10^5CFU/mL)凡纳滨对虾的累计死亡率分别为63.9%和74.6%,显著低于对照组100%的累计死亡率(P〈O.05)。感染实验期间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了凡纳滨对虾3种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统计数据显示,益生菌处理组的脂多糖-β-1,3-葡聚糖结合蛋白(1ipopolysaccharide-β-1,3-glucan-binding protein,LGBP)、3-1,3-葡聚糖结合蛋白-脂蛋白(beta-1,3-glucan.bindingprotein-lipoprotein,pGBP-HDL)、热激蛋白70(heatshockproteins,Hsp70)mRNA的表达量在WSSV感染后呈显著上调趋势。实验结果提示,水体中添加蜡样芽孢杆菌PC465可以提高凡纳滨对虾抗WSSV感染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降低对虾肠道和水体中的细菌和弧菌数量,或调节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蜡样芽孢杆菌 wssv 肠道菌群 水质 抗病力
下载PDF
对虾6种病毒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5
20
作者 刘飞 张宝存 +1 位作者 张晓华 黄倢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0-67,共8页
本研究针对养殖对虾6种病毒,包括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肝胰腺细小病毒(HPV)、桃拉综合征病毒(TSV)、对虾杆状病毒(BP)和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IMNV),选择各自的基因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首... 本研究针对养殖对虾6种病毒,包括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肝胰腺细小病毒(HPV)、桃拉综合征病毒(TSV)、对虾杆状病毒(BP)和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IMNV),选择各自的基因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首先进行了单一病毒的PCR验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同时特异性检测6种对虾病毒的多重PCR检测体系。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并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的验证。50μl反应体系,Mg2+的最佳浓度为5mmol/L,ExTaq酶最佳用量为3.75U,反应程序中最佳退火温度为55.5℃。6种病毒之间以及与对虾基因组都存在很好的特异性。最终经试验验证,该系统的检测灵敏度对WSSV可达104拷贝,IHHNV可达102拷贝,HPV可达104拷贝,TSV可达103拷贝,BP可达105拷贝,IMNV可达105拷贝。虽然该多重PCR方法灵敏度不如单一的PCR检测高,但是通过实际样品检测验证了该方法省时、消耗较少,又不失准确性,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可靠性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ssv IHHNV HPV TSV BP IMNV 多重 PCR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