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4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澳大利亚职教经验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被引量:32
1
作者 祝士明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5-88,共4页
本文介绍了澳大利亚较完善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和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并提出了发展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澳大利亚 职业教育 培训体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被引量:38
2
作者 马建富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2-36,共5页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要求培育职业农民,提升新市民素质,关注留守农民,造就创业型新市民以及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为此,必须根据留守农民、职业农民和新市民发展需求,重新定位农村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摆脱二...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要求培育职业农民,提升新市民素质,关注留守农民,造就创业型新市民以及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为此,必须根据留守农民、职业农民和新市民发展需求,重新定位农村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摆脱二元思维定势,建设具有包容性的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服务体系;创新人力资本投资制度,促进农民人力资源开发;根据城镇群集体系特征,创新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村职业教育 职业培训体系
原文传递
培育工匠精神:高职院校的应为与可为 被引量:32
3
作者 庄群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91-95,共5页
建设制造强国和技能强国,离不开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的内涵丰富,需要从外在表现和内在特质两个层面来认识和把握这些内涵。培育工匠精神,高职院校理应且完全可以有所作为,通过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加强工... 建设制造强国和技能强国,离不开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的内涵丰富,需要从外在表现和内在特质两个层面来认识和把握这些内涵。培育工匠精神,高职院校理应且完全可以有所作为,通过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加强工匠精神的培育,为未来大国工匠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技术技能人才 工匠精神 培养体制机制
下载PDF
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体系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何应林 眭依凡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4-108,共5页
构建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体系对于推动融合培养实践开展、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该体系由融合培养理念、融合培养目标、融合培养条件和融合培养活动4个要素构成,在其实施中,应制定科学的融合培养制度,... 构建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体系对于推动融合培养实践开展、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该体系由融合培养理念、融合培养目标、融合培养条件和融合培养活动4个要素构成,在其实施中,应制定科学的融合培养制度,主动引导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精神培养,而且当前宜采用"将职业精神培养融入职业技能培养"这一融合培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技术技能人才 职业技能 职业精神 融合培养体系
原文传递
我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与培训体系建设 被引量:26
5
作者 曹晔 盛子强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44-49,共6页
针对我国职业院校大量教师来自普通本科院校、外聘兼职教师数量不足、企业顶岗实习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不到位等弊端,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职业院校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在国家主导下建立了国家和省级培训基地... 针对我国职业院校大量教师来自普通本科院校、外聘兼职教师数量不足、企业顶岗实习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不到位等弊端,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职业院校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在国家主导下建立了国家和省级培训基地,通过项目实施和软硬件建设,积极支持开展"双师型"教师培训工作,初步构建起培训机构多元、培训形式多样、培训类型多种的"双师型"教师培训网络。按照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未来还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积极开发培训资源,完善适应"互联网+"时代要求的培训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专业发展 “双师型”教师 支持政策 培训体系
下载PDF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体系优化的四维径路 被引量:23
6
作者 桑雷 马蕾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8-112,共5页
通过教育调查发现,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总体上具有较好的成效,但也存在"重观念轻设计"目标割裂的问题、"重传授轻应用"理实脱节的问题。综合考虑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与职业核心素养结构,提出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 通过教育调查发现,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总体上具有较好的成效,但也存在"重观念轻设计"目标割裂的问题、"重传授轻应用"理实脱节的问题。综合考虑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与职业核心素养结构,提出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体系优化的路径和方法,即:培养目标"嵌"素养,优化目标体系;课程教学"练"素养,优化内容体系;实践活动"攒"素养,优化服务体系;质量监控"验"素养,优化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学生 职业核心素养 培养体系 优化
下载PDF
“中国制造2025”与高职制造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研究——基于《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的启示 被引量:21
7
作者 邓小华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4-18,共5页
"中国制造2025"为高职院校制造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配套规划之一,《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不仅为高职院校制造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的具体行动提供了坐标系,也描绘... "中国制造2025"为高职院校制造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配套规划之一,《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不仅为高职院校制造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的具体行动提供了坐标系,也描绘了路线图。在《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的整体框架下,高职院校制造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可从四个方面展开,即通过对接需求的专业布局推进高职制造业人才供给结构改革,通过确立人文引领的核心素养实现高职制造业人才培养目标调整,通过完善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推动高职制造业人才培养过程创新,以及通过制度自觉的生态治理促进高职制造业人才培养环境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制造2025 高职院校 《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 人才培养体系
下载PDF
中职会计专业项目实训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21
8
作者 吴飞云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62-64,共3页
构建中职会计专业项目实训体系应着眼于学生具体会计岗位能力的培养,以社会需要和会计岗位必备的业务技能为基础,突出实训的实践性、实用性,把会计专业实训项目划分为专业基础会计项目实训、常任类会计岗位项目实训和提升类会计岗位项... 构建中职会计专业项目实训体系应着眼于学生具体会计岗位能力的培养,以社会需要和会计岗位必备的业务技能为基础,突出实训的实践性、实用性,把会计专业实训项目划分为专业基础会计项目实训、常任类会计岗位项目实训和提升类会计岗位项目实训,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建立有效的实训效果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项目教学 会计专业 实训体系
下载PDF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制度壁垒及其结构性消解 被引量:19
9
作者 王笙年 徐国庆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2-99,共8页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形成固化的成果,这一过程有一些关键制度壁垒需要突破。为完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要厘清各级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将职教高考作为突破职业教育纵向贯通和横向融通制度壁垒的动力机制。国家政策视野下的课程建...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形成固化的成果,这一过程有一些关键制度壁垒需要突破。为完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要厘清各级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将职教高考作为突破职业教育纵向贯通和横向融通制度壁垒的动力机制。国家政策视野下的课程建设要加强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建设,正确把握其内涵和意义,明确模块化建设思路,突出教育性开发路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是加强教师培养体系建设,突破项目化思维,以职后阶段作为主阵地完善教师能力标准,改革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 体系建设 专业教学标准 教师培养体系
下载PDF
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20
10
作者 孟庆国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50-54,共5页
近年来,我国职教师资培养面临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现四化同步发展、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等新机遇和挑战。在新的背景下,我国一些地区和学校进行了建设新型职教教师培养体系的探索。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 近年来,我国职教师资培养面临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现四化同步发展、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等新机遇和挑战。在新的背景下,我国一些地区和学校进行了建设新型职教教师培养体系的探索。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完善职教教师培养体系,建议加强对职教师资培养工作的规划与管理,加大职教师资招生与培养制度改革,营造有利于职教教师培养的政策环境,加强对职技高师院校的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师培养体系 教师教育
下载PDF
未来15年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与政策选择 被引量:15
11
作者 王建 《职业技术教育》 2006年第19期20-28,共9页
一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与政策选择建立在其现行教育制度与文化环境基础之上,需考虑经济与教育政策之间的关系及教育历史、社会基本价值、政治体制的特点。针对现实国情及未来15年所要面临的挑战,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与政策选... 一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与政策选择建立在其现行教育制度与文化环境基础之上,需考虑经济与教育政策之间的关系及教育历史、社会基本价值、政治体制的特点。针对现实国情及未来15年所要面临的挑战,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与政策选择可表述为:建立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伙伴关系与政策协调机制,在建设学习型社会框架下重新定位职业教育并纳入国家教育主流体系,建立技能认证和测试制度以保证相关质量标准,完善政府、企业、个人成本分担有关经费的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发展模式 培训体制 政策选择
下载PDF
协同视阈下德国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体系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申文缙 周志刚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5-128,共14页
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水平的有效途径。德国致力于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体系改革与发展,当前体系建设呈现以下鲜明特色:以人为本的培训价值观、多元开放的组织体系、协同共建的运行机制、民主协商的评价文化。协同培训... 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水平的有效途径。德国致力于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体系改革与发展,当前体系建设呈现以下鲜明特色:以人为本的培训价值观、多元开放的组织体系、协同共建的运行机制、民主协商的评价文化。协同培训体系改进了培训系统结构,增强了系统整体功能,提高了培训质量与效益,在世界职业教育教师培训领域树立了典范。德国培训理念及实践经验对构建我国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体系具有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教师 培训体系 协同 运行机制 评价
下载PDF
基于职业能力的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培养体系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谢莉花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1期39-44,共6页
随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和深化,以职业能力为基础,构建校企一体化培养体系成为旨在双元合作培养技术工人的职业学校和企业的共同诉求。校企一体化培养体系的构建能够为开展校企深度合作的学校和企业提供导向和支持,其特点是:以职业... 随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和深化,以职业能力为基础,构建校企一体化培养体系成为旨在双元合作培养技术工人的职业学校和企业的共同诉求。校企一体化培养体系的构建能够为开展校企深度合作的学校和企业提供导向和支持,其特点是:以职业能力为出发点,重点关注核心能力的培养,构建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采用任务引领和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模式,教学实施以行动为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职业能力 校企一体化 培养体系 课程
下载PDF
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迟荣 《辽宁高职学报》 2009年第3期81-82,112,共3页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因而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教师应具备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也就成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重点。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培养,需要合理...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因而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教师应具备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也就成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重点。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培养,需要合理的运行机制和完善的方法体系来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实践能力 培养体系 构建 教师
下载PDF
基于胜任力的高职院校教师培训体系构建 被引量:15
15
作者 涂云海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56-59,共4页
高职院校教师的培养是其师资队伍建设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对当前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基于胜任力的高职院校教师培训体系,以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为起点,确定高职院校教师的胜任力、分析培训需求、制订和实施培训... 高职院校教师的培养是其师资队伍建设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对当前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基于胜任力的高职院校教师培训体系,以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为起点,确定高职院校教师的胜任力、分析培训需求、制订和实施培训计划、评估培训效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师培训 胜任力 培训体系
下载PDF
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市场运作机制 被引量:8
16
作者 朱海伦 谢捷琼 《职业技术教育》 2005年第31期61-64,共4页
农民工培训涉及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农民工之间复杂的博弈关系。为了使该工程的落实效果达到最大化,有必要对各方的经济行为进行分析,谨慎处理其间的博弈关系。考虑到政府作为公共管理部门的角色定位,可以通过... 农民工培训涉及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农民工之间复杂的博弈关系。为了使该工程的落实效果达到最大化,有必要对各方的经济行为进行分析,谨慎处理其间的博弈关系。考虑到政府作为公共管理部门的角色定位,可以通过促进农民工培训与农村社区教育有机结合、推动培训市场规范发育、加强公共信息发布等途径,提高培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职业培训 市场运作机制 博弈
下载PDF
我国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重建的核心逻辑 被引量:13
17
作者 徐国庆 王浩南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1-77,共7页
职业教育教师培养面临培训项目多,教师整体素质却持续得不到根本改变的局面。其根本原因在于职业教育教师能力不足问题并非通过设立各种培训项目所能解决,而是需要对培养体系进行重建。新的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设计要基于... 职业教育教师培养面临培训项目多,教师整体素质却持续得不到根本改变的局面。其根本原因在于职业教育教师能力不足问题并非通过设立各种培训项目所能解决,而是需要对培养体系进行重建。新的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设计要基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教师来源途径多元化两个前提。在整个培养体系设计上,要走出供给思维下形成的以师范教育为核心的模式,建立以新入职教师系统化教育为核心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在培养内容上,应以教育教学知识为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的主体内容,教师专业能力应主要通过扩大选择途径来获取,并实施有针对性的短期培训。学位制度由于培养数量限制等原因,不能成为支撑职业教育教师能力提升的主要制度。在支撑制度上应主要依托教师职业资格证制度来实现职业教育教师能力的整体提升,教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要发挥这一功能,必须提升其专业化水平,并把教师培养过程与证书获取整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师培养体系 核心逻辑 教师能力 教师职业资格
下载PDF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系统演变——基于政策的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董仁忠 杨丽波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8-116,共9页
自独立以来,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系统历经各州职业教育与培训系统独立发展、联邦政府干预职业教育与培训系统、职业教育与培训系统的结构化改革、推进体现新职业主义倾向的改革四个重要阶段。根据每个阶段的社会与经济发展水平,澳大... 自独立以来,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系统历经各州职业教育与培训系统独立发展、联邦政府干预职业教育与培训系统、职业教育与培训系统的结构化改革、推进体现新职业主义倾向的改革四个重要阶段。根据每个阶段的社会与经济发展水平,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与州、领地政府制定相应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使得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系统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尽管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系统具有诸多优点,同时也面临若干严峻挑战,亟待推进相关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职业教育与培训系统 政策分析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我国商科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 被引量:13
19
作者 申琦 石伟平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1-5,共5页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应用和新经济的加速到来,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也推动着传统商业的转型升级。职业教育的商科建设该如何应对商业模式的新变革、培养"适销对路"的"新商科"人才,成为当前最重要的课...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应用和新经济的加速到来,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也推动着传统商业的转型升级。职业教育的商科建设该如何应对商业模式的新变革、培养"适销对路"的"新商科"人才,成为当前最重要的课题之一。文章分析了商业业态的变化及其催生的大量新产业、新岗位、新工种对于人才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要求,提出从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培养模式等诸多方面进行改革,重构职业教育新商科人才培养体系,探索高职院校新商科的创新发展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 职业教育 新商科 人才培养体系 创新发展
下载PDF
职教教师专业化内涵及培养体系构建 被引量:13
20
作者 朱新生 施步洲 +1 位作者 庄西真 臧志军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0-54,共5页
就其核心特质而言,职教教师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其在学科专业、教育领域和职业领域都应掌握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其专业发展的目标,就是在职教理论指导下,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与不断发展的专业技术和工程技术人员实践相适应,不断提... 就其核心特质而言,职教教师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其在学科专业、教育领域和职业领域都应掌握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其专业发展的目标,就是在职教理论指导下,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与不断发展的专业技术和工程技术人员实践相适应,不断提高促进学生发展的能力。为实现这种目标,需建立专业化的职教教师培养培训体系,这一体系需以科学的职教理论为统领,努力实现培养培训内容的一体化,培养培训机构的一体化和领导管理体制的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教教师 专业化 培养培训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