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干扰素α_(1b)治疗小儿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13
1
作者 欧宝莲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11期128-129,132,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以本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240例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B、C组,A组行重组人干扰素α1b肌内注射治疗,B组行干扰素雾化治疗,C组给...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以本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240例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B、C组,A组行重组人干扰素α1b肌内注射治疗,B组行干扰素雾化治疗,C组给予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治疗,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退热时间、全身症状缓解时间、总病程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B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8.75%、95.00%,均高于C组的7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的退热时间、全身症状缓解时间及总病程明显短于C组(P〈0.05),B组的退热时间、全身症状缓解时间及总病程明显短于A组(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肌内注射疗效均良好,但雾化吸入总病程更短,值得优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Α1B 病毒性呼吸道感染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战“疫”时期“病毒生物学”课程的教学调整与思考 被引量:4
2
作者 李瑞娟 周海波 +1 位作者 钟冠男 李爱英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11-317,共7页
2020年春天,全球进入对抗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感染引起的"新冠"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COVID-19)疫情的斗争中。为了适应全民抗"疫"的新形势,引导学生理... 2020年春天,全球进入对抗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感染引起的"新冠"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COVID-19)疫情的斗争中。为了适应全民抗"疫"的新形势,引导学生理性地、科学地认识此次病毒疫情,"病毒生物学"课程的教学从内容到形式也进行了同步设计与微调。除了将教学模式由线下教学变成线上直播,本课程结合疫情发展情况在学期初进行COVID-19的专题讲座,以及通过"COVID-19-5 min"形式每次上课进行疫情周报解读,分析国内外疫情并传授病毒流行病学相关知识。另外,对"病毒生物学"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做了适当微调,更多关注病毒性传染疾病发展和相关科学研究的进展。通过对在线教学从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和调整,强化教学效果的反馈和改善,引导学生不信谣、不传谣,帮助学生加强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及疫情的科学认识。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调整以及病毒疫情相关知识点的强化,激发了生物学专业学生对病毒学、流行病学及公共卫生健康等问题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病毒性疾病 新冠肺炎 病毒生物学 线上教学
原文传递
呼吸道感染伴消化道症状患儿血清酶学变化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1
3
作者 区惠红 王淑珍 《现代临床护理》 2007年第3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伴有消化道症状患儿血清酶学变化情况,及其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30例(感染组)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伴有消化道症状患儿和30例(普通组)不伴有消化道症状患儿血清酶学变化情况,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目的探讨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伴有消化道症状患儿血清酶学变化情况,及其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30例(感染组)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伴有消化道症状患儿和30例(普通组)不伴有消化道症状患儿血清酶学变化情况,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儿的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HBDH)的含量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伴有消化道症状的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酶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护理人员要严密观察病情,及早发现病情变化、早控制、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呼吸道感染 消化道 心肌酶 护理
下载PDF
中山市民众医院小儿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使用干扰素肌注及雾化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
4
作者 欧宝莲 李达祥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31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肌注及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患儿240例,年龄3个月~12岁,随机分为A、B、C组,各80例。A组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肌注,B组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 目的:探讨干扰素肌注及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患儿240例,年龄3个月~12岁,随机分为A、B、C组,各80例。A组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肌注,B组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治疗,C组使用其他药物雾化吸入,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结果: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A组(86.25%)和C组(7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退热时间与A组和C组比较显著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干扰素雾化治疗小儿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呼吸道感染 小儿 干扰素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急性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病毒抗体检测
5
作者 王红阳 李琳 +2 位作者 喻昌利 刘信荣 刘昌起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9-381,共3页
目的:了解老年急性呼吸道感染(ARI)患者中7种常见病毒感染血清学和临床特点。方法:呼吸内科住院267例ARI患者,收集临床资料,双份血清检测7种侵犯呼吸道的常见病毒IgM抗体,综合分析其特点。结果:267例中病毒抗体检测阳性者129例(48.3%... 目的:了解老年急性呼吸道感染(ARI)患者中7种常见病毒感染血清学和临床特点。方法:呼吸内科住院267例ARI患者,收集临床资料,双份血清检测7种侵犯呼吸道的常见病毒IgM抗体,综合分析其特点。结果:267例中病毒抗体检测阳性者129例(48.3%)。其中单纯疱疹Ⅰ型病毒(HSVI)57例(21.3%);呼吸道合胞病毒(RSV)45例(16.9%);EB病毒36例(13.5%);巨细胞病毒(CMV)27例(10.1%);柯萨奇病毒(COX)18例(6.7%);风疹病毒(RV)9例(3.4%);腺病毒(ADV)6例(2.2%)。单一病毒抗体阳性87例(32.6%);2种病毒抗体混合阳性24例(9.0%);3种及3种以上病毒抗体混合阳性18例(6.7%)。抗体阳性检出率无性别差异。HSVⅠ感染夏季多发,EB感染冬季多发。混合感染者胸部X线表现以结节状影和磨玻璃状影较多,单一抗体阳性患者胸部X线片无异常39例(44.8%);肺纹理紊乱32例(36.8%);网状影25例(28.7%)。高热(T≥38.5℃)92例;干咳42例;卡他表现38例;咯血18例;胸痛16例。伴高血压病45例、糖尿病19例、冠心病18例。结论:病毒是引起老年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以HSVⅠ,RSV,EB和CMV较为多见。冬春季是多发季节。主要表现高热、干咳、咯血、胸痛,头痛。胸部X线表现混合感染者以结节状影或磨玻璃状影较多,而单一病毒感染者肺纹理增多紊乱和网状影较常见,也可无明显异常。多种病毒感染常见于伴有基础疾病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抗体 老年 呼吸道病毒感染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预防新兵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经济学分析
6
作者 高璐璐 陈清 +3 位作者 申玉杰 李建栋 郭江 俞守义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336-339,共4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预防新兵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效果和经济效益,为军队人群寻求经济有效的预防呼吸道病毒感染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平行试验设计,以不同地区的1499名新兵为研究对象进行药物效果的评... 目的评价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预防新兵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效果和经济效益,为军队人群寻求经济有效的预防呼吸道病毒感染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平行试验设计,以不同地区的1499名新兵为研究对象进行药物效果的评价,采用成本-效果分析(CEA)、成本-效益分析(CBA)对药物的经济学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试验组腺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4种病毒急性呼吸道感染率分别下降4.1%、16.2%、12.0%、11.8%,增量成本与效果比(△C/△E)分别是3517.07、890.12、1201.67、1222.03元,效益成本比(BCR)为1.90。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对新兵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不仅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而且具有一定的经济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兵 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 重组人干扰素 经济学
下载PDF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1
7
作者 丁樱 闫永彬 +3 位作者 吴力群 杨燕 王俊红 张葆青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5145-5146,5152,共3页
目的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用于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发热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择2013年1-4月240例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发热(中医风热夹滞证)的病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153例给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对照组8... 目的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用于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发热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择2013年1-4月240例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发热(中医风热夹滞证)的病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153例给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对照组87例给予利巴韦林颗粒治疗,给药每日3次,疗程3d,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总体疗效、开始退热时间和完全退热时间。结果患儿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77%、对照组为85.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的开始退热时间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完全退热时间则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发热疗效可靠,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发热 风热夹滞证 临床疗效分析
原文传递
呼吸道病毒多病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8
作者 隋竑弢 王大燕 舒跃龙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8-244,共7页
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导致人群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多重病原检测迅速筛查大量致病原,已成为呼吸道病毒感染检测的重要技术。本文介绍了呼吸道病毒多病原检测技术及一些对呼吸道病毒检测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新兴技术。这些技术包括... 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导致人群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多重病原检测迅速筛查大量致病原,已成为呼吸道病毒感染检测的重要技术。本文介绍了呼吸道病毒多病原检测技术及一些对呼吸道病毒检测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新兴技术。这些技术包括多重呼吸道病毒快速分离培养技术、传统多重逆转录PCR技术、多重实时定量PCR技术、微芯片技术、质谱技术及宏基因组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但有助于提高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和治疗,而且也将促进新型呼吸道病毒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病毒感染 多病原检测 检测方法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基于TLR4-NF-κB通路的槲皮素对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抑炎作用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许玲芬 李英兰 +2 位作者 王佳斌 于湧 顾玉海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3-57,共5页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对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60只小鼠采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滴鼻感染法建立呼吸道感染模型,3 d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对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60只小鼠采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滴鼻感染法建立呼吸道感染模型,3 d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槲皮素50、100 mg/kg组和利巴韦林150 mg/kg组,各组灌胃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1次/d,连续14 d。流式细胞仪检测T辅助17(Th17)细胞和调节性T(Treg)细胞浓度,检测肺指数和脾指数;ELISA法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7(IL-17)、IL-23和IL-10含量;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损伤;蛋白印迹法检测TLR4、NF-κB和髓样分化因子88(MYD 88)蛋白相对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小鼠肺组织肺泡形态正常,未见炎性细胞浸润;模型对照组小鼠肺泡结构紊乱,肺泡腔增厚,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并出现组织出血,利巴韦林150 mg/kg组肺组织结构较完整,肺泡结构较明显,无出血,可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槲皮素50、100 mg/kg组肺损伤均不同程度减轻。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Th17细胞浓度分数、肺指数和脾指数及肺组织HS-CRP、TNF-α、IFN-γ、IL-17、IL-23含量明显升高,TLR4、NF-κB、MYD 88蛋白相对表达明显上调,Treg细胞浓度分数和IL-10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槲皮素50、100 mg/kg组及利巴韦林150 mg/kg组Th17细胞浓度分数、肺指数和脾指数、肺组织HS-CRP、TNF-α、IFN-γ、IL-17、IL-23含量明显降低、TLR4、NF-κB、MYD 88蛋白相对表达明显下调,Treg细胞浓度分数和IL-10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槲皮素可改善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小鼠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肺损伤,可能是通过TLR4/NF-κB信号通路发挥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病毒性呼吸道感染 免疫功能 Toll样受体4 核因子-ΚB 髓样分化因子88
原文传递
SAA联合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对小儿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病情诊断的价值
10
作者 袁艳军 田二军 张嫚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704-708,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 (SAA)联合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对小儿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病情诊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方法 按照1∶1比例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平顶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2例血常规正常小儿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病毒组)及122... 目的 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 (SAA)联合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对小儿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病情诊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方法 按照1∶1比例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平顶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2例血常规正常小儿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病毒组)及122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进行前瞻性研究,检测并比较两组儿童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核左移、反应性淋巴细胞比例)改变及SAA水平。统计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核左移、反应性淋巴细胞比例)改变及SAA检出血常规正常小儿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情况,以病原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改变、SAA及联合检测对小儿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病情诊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比较不同病情程度患儿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改变及SAA水平,应用Spearman分析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改变及SAA水平与病情程度相关性。结果 病毒组儿童的核左移数量、反应性淋巴细胞比例及血清SAA分别为(9.54±3.15)个、(5.94±1.87)%、(29.60±9.53) 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7±0.66)个、(0.32±0.20)%、(3.60±0.92)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原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改变联合SAA诊断小儿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敏感度(98.36%)、特异度(99.18%)、准确率(98.77%)最高,漏诊率(1.64%)最低(P<0.05);重症肺炎儿童的核左移数量、反应性淋巴细胞比例、血清SAA分别为(15.87±5.02)个、(14.26±3.78)%、(47.25±11.33) mg/L,明显高于普通肺炎儿童的(10.61±2.30)个、(5.13±1.54)%、(30.29±8.57) mg/L和上呼吸道感染儿童的(6.09±1.54)个、(6.09±1.54)%、(22.32±4.40) mg/L,而普通肺炎儿童的核左移数量、反应性淋巴细胞比例、血清SAA明显高于上呼吸道感染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核左移数量、反应性淋巴细胞比例、SAA水平与病情程度均呈正相关(r=0.725、0.801、0.820,P<0.05)。结论 小儿病毒性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病毒性呼吸道感染 血常规正常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 血清淀粉样蛋白A 病情程度
下载PDF
基于张氏热病理论治疗外感热病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闫国良 朱凌云 +5 位作者 宋宏伟 张树瑛 汪海慧 李万义 郑天虹 李淑芳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27-29,33,共4页
目的:评价根据海派中医张氏热病理论制定的清透达邪法治疗外感热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160例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高热证)患者,采用区组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按1∶1比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清透达邪方... 目的:评价根据海派中医张氏热病理论制定的清透达邪法治疗外感热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160例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高热证)患者,采用区组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按1∶1比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清透达邪方口服,对照组患者给予安慰剂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即刻退热效率、退热时间及临床主要症状积分的变化。结果:(1)临床疗效:治疗3 d后,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8.75%,对照组为80.0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即刻退热效率:首次服药后4 h,治疗组中的即刻退热患者为53例(66.70%),对照组为54例(68.40%),两组的即刻退热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退热时间:治疗组患者的平均退热时间为(12.63±17.52) h,对照组为(19.68±16.54) h,治疗组患者的平均退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发热、头痛、咽痛、咳嗽的症状积分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头痛、咽痛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透达邪法治疗外感热病能有效退热,改善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氏热病理论 清透达邪法 外感热病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原文传递
基层应用干扰素α1b雾化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体会 被引量:3
12
作者 佘云珍 刘树青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33期53-53,55,共2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儿童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患儿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盐酸氨溴索、注射用水雾化;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儿童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患儿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盐酸氨溴索、注射用水雾化;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治疗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定,是社区治疗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1B 病毒性呼吸道感染 雾化吸入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1b鼻咽喷雾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进尊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21年第5期15-19,共5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1b鼻咽喷雾治疗在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4月至2020年12月儿科门诊诊断的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12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56例,实验组予重组人干扰素α...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1b鼻咽喷雾治疗在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4月至2020年12月儿科门诊诊断的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12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56例,实验组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 100 U+生理盐水2 mL喷洒鼻咽部,3次/天,连续治疗3~5 d。2组均予以止咳、化痰、退热、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治疗3~5 d后进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比较。结果实验组退热时间(t=5.707,P=0.000)、全身症状体征缓解时间(t=6.994,P=0.000)、总病程(t=4.593,P=0.000)均较对照组短;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Z=-2.869,P=0.004);实验组鼻塞流涕(t=14.707,P=0.000)、咳嗽(t=13.710,P=0.000)、咽部充血(t=13.430,P=0.000)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只有实验组1例患儿出现恶心,其他均无不良反应。结论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鼻咽喷雾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方法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重组人干扰素Α1B 鼻咽喷雾治疗
下载PDF
莪术油注射液雾化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范彩霞 奚小土 韩凡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第10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讨莪术油注射液雾化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莪术油注射液雾化治疗,观察比较... 目的:探讨莪术油注射液雾化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莪术油注射液雾化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退热时间、临床疗效及证候积分。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和临床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莪术油注射液雾化治疗可显著改善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油注射液 上呼吸道感染 发热
下载PDF
炎琥宁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15
作者 李静 《内蒙古中医药》 2008年第11期35-36,共2页
目的:观察炎琥宁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142例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静脉滴注炎琥宁,对照组静脉滴注病毒唑。结果:治疗组对控制症状方面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炎琥宁对治疗小儿病毒性上... 目的:观察炎琥宁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142例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静脉滴注炎琥宁,对照组静脉滴注病毒唑。结果:治疗组对控制症状方面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炎琥宁对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具有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琥宁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采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疗效观察 被引量:39
16
作者 徐旭 黄梦 陈忠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30-1332,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采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疗效。方法:截选2015年1月—2016年1月86例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利巴韦林颗粒,10 mg/(kg·d),分2~3次服用]与治疗组(小儿豉翘清热颗...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采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疗效。方法:截选2015年1月—2016年1月86例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利巴韦林颗粒,10 mg/(kg·d),分2~3次服用]与治疗组(小儿豉翘清热颗粒,6个月~1岁,1~2 g/次,1~3岁,2~3 g/次,3~7岁,3~4 g/次;均为3次/d),各43例。记录两组患儿开始退热时间、完全退热时间,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评价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治疗组患儿开始退热时间、完全退热时间分别为(5.49±4.13)h、(9.20±3.75)h明显短于对照组(22.14±8.67)h、(25.48±12.25)h,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TNF-α、IL-6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86.05%,明显高于对照组58.14%,P<0.05。治疗期间均无严重性不良反应,未影响本次研究结果。结论:采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且安全,可推荐为患儿治疗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利巴韦林颗粒 退热 血清指标
下载PDF
疏风解毒胶囊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1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5
17
作者 奚肇庆 周建中 +8 位作者 梅建强 谭善忠 葛爱芹 郑艳 陈分乔 赵庆峰 耿连艺 邵铭 张丽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26-427,共2页
目的观察疏风解毒胶囊对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风热证)的治疗作用。方法共收集5家医院130例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风热证)患者,其中包括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10例,疑似病例2例,临床诊断病例31例,予疏风解毒胶囊治疗,用药3天,随访1天... 目的观察疏风解毒胶囊对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风热证)的治疗作用。方法共收集5家医院130例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风热证)患者,其中包括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10例,疑似病例2例,临床诊断病例31例,予疏风解毒胶囊治疗,用药3天,随访1天,观察即刻退热疗效和解热时间。结果服药4h内退热39例占30.00%,72h退热118例占90.77%;平均解热时间为20.5h。结论疏风解毒胶囊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风热证)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风解毒胶囊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发热 甲型H1N1流感 风热证
原文传递
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对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影响 被引量:29
18
作者 张亚平 林颖 +2 位作者 闵珉 席蓓莉 童朝阳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34-736,共3页
目的探讨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时对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的影响,并判断其疗效。方法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220例,进行随机分组,其中110例为实验组(疏风解毒胶囊+常规治疗组),110例为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组)... 目的探讨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时对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的影响,并判断其疗效。方法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220例,进行随机分组,其中110例为实验组(疏风解毒胶囊+常规治疗组),110例为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组),急诊就诊时和治疗72h及治疗1周检测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结果实验组(疏风解毒胶囊组)治疗72h和1周血清SAA分别为(98.44±7.90)mg/L和(8.21±0.77)mg/L,对照组分别为(160.57±12.28)mg/L和(25.38±2.34)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2h的F=2.42,P<0.05,1周的F=9.24,P<0.05)。愈显率实验组为68.00%,对照组为67.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P>0.05)。疏风解毒胶囊的止咳作用优于常规对症治疗(χ2=13.71,P<0.05)。结论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具有降低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作用,且止咳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风解毒胶囊 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血清淀粉样蛋白A
原文传递
重组人干扰素α-2b(假单胞菌)雾化吸入治疗儿童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被引量:28
19
作者 孙珺 张艳秋 +4 位作者 于靖波 裘艳华 衣兰云 于睿淼 王丽阳 《中国药师》 CAS 2015年第10期1752-1754,共3页
目的:观察α-2b型干扰素(假单胞菌)雾化吸入治疗病毒性上感儿童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确诊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对症及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 目的:观察α-2b型干扰素(假单胞菌)雾化吸入治疗病毒性上感儿童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确诊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对症及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假单胞菌)15万IU·kg-1·d-1加0.9%氯化钠注射液2-4 ml雾化吸入给药,qd,每次5-10 min,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 mg·kg-1·d-1加5%葡萄糖注射液150 ml,ivd。两组均连续治疗5 d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退热效果、感冒症状(包括咳嗽、卡他、全身症状)改善情况和临床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退热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轻、中度咳嗽变化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热程、咳嗽消退时间、卡他症状消退时间和全身症状消退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达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雾化吸入α-2b干扰素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Α-2B 利巴韦林 雾化吸入 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透表清气法对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发热体温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奚肇庆 徐艳 《中国中医急症》 2008年第3期281-282,共2页
目的观察退热颗粒对外感发热卫分证、卫气同病证的退热疗效影响。方法选择45例符合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退热颗粒治疗组(治疗组)30例与小柴胡冲剂治疗组(对照组)15例,疗程3d;比较两组治疗后体温变化、临床次症及... 目的观察退热颗粒对外感发热卫分证、卫气同病证的退热疗效影响。方法选择45例符合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退热颗粒治疗组(治疗组)30例与小柴胡冲剂治疗组(对照组)15例,疗程3d;比较两组治疗后体温变化、临床次症及血常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2h段降低发热患者体温、改善临床症状及积分下降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退热颗粒治疗外感发热具有较好退热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 发热 透表清气法 中医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