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疱性口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孙洪正 徐自忠 +5 位作者 周晓黎 董俊 花群义 高洪 范晴 江海天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10期72-76,共5页
水疱性口炎(VS)是由水疱性口炎病毒(VSV)引起的人畜共患的重大动物疫病。VS病毒生态学复杂,易感动物较多,传播媒介种类广,病毒可在一定区域内长期存在。VSV主要呈嗜上皮性,大量流涎是家畜感染最重要的临床症状,其特征为口腔黏膜、乳房... 水疱性口炎(VS)是由水疱性口炎病毒(VSV)引起的人畜共患的重大动物疫病。VS病毒生态学复杂,易感动物较多,传播媒介种类广,病毒可在一定区域内长期存在。VSV主要呈嗜上皮性,大量流涎是家畜感染最重要的临床症状,其特征为口腔黏膜、乳房皮肤及蹄冠部皮肤出现水泡及糜烂,人感染后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由于其临床症状与口蹄疫不易区别,发病时容易引起国际贸易恐慌,因此,对VS诊断防治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社会经济和公共卫生意义。文章从分子生物学特征、流行病学、诊断和防控4个方面对水疱性口炎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疱性口炎 临床症状 诊断 防控
下载PDF
水泡性口炎病毒的鉴别诊断技术 被引量:5
2
作者 蒋秋燕 刘向松 +1 位作者 林洪 凌沛学 《食品与药品》 CAS 2005年第09A期44-48,共5页
水泡性口炎是由水泡性口炎病毒所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的病毒性疾病。本文就国内外近年来水泡性口炎病毒的鉴别诊断技术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 水泡性口炎 水泡性口炎病毒 鉴别 诊断
下载PDF
连花清瘟颗粒联合利巴韦林和康复新液治疗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小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年第5期42-43,共2页
目的观察连花清瘟颗粒联合利巴韦林和康复新液治疗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10月份在医院儿科门诊进行诊治的疱疹性口腔炎的患儿80例,完全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除给予维生素C和维生素B2等支持、对症治疗... 目的观察连花清瘟颗粒联合利巴韦林和康复新液治疗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10月份在医院儿科门诊进行诊治的疱疹性口腔炎的患儿80例,完全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除给予维生素C和维生素B2等支持、对症治疗以外,均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10-15mg·kg^-1·d^-1,分2次给药和口服康复新液,〈3岁患儿每次5ml,〉3岁患儿每次10ml,均3次/d,治疗组患儿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连花清瘟颗粒口服(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6g/袋),≤3岁3g/次,3次/d;〉3岁6g/次,3次/d,均治疗5d10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P〈0.01),治疗组热退时间,口腔炎疱疹溃疡愈合时间为(1.4±0.7)d、(2.9±0.6)d比较对照组的(3.2±1.2)d、(3.7±0.9)d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连花清瘟颗粒联合利巴韦林和康复新液治疗疱疹性口腔炎,能迅速缓解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花清瘟 利巴韦林 康复新液 疱疹性口腔炎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水泡性口炎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褚秀玲 成军 +1 位作者 周学章 高丰 《吉林畜牧兽医》 2004年第7期9-12,共4页
水泡性口炎(Vesicular Stomatitis,VS)是由水泡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引起马、牛和猪 的一种重要的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口腔粘膜、乳房和蹄部冠状带皮肤出现水泡和溃疡。VSV感染牛和猪时,在 临床症状上极易与口蹄疫... 水泡性口炎(Vesicular Stomatitis,VS)是由水泡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引起马、牛和猪 的一种重要的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口腔粘膜、乳房和蹄部冠状带皮肤出现水泡和溃疡。VSV感染牛和猪时,在 临床症状上极易与口蹄疫(FMD)、猪水泡病(SVD)、猪水泡疹(VES)混淆。且能够感染人。被国际兽疫局(OIE) 列为A类传染病。因此,对VSV致病机理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社会经济和公共卫生意义。本文从病原及其分子 生物学特点、分布与生态学以及致病机理三个方面对水泡性口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泡性口炎 水泡性口炎病毒 症状 分布 生态学 致病机理 诊断 防制
下载PDF
人β防御素3对绿色荧光蛋白标记水疱性口炎病毒复制的作用
5
作者 张乙进 安利娟 +2 位作者 罗红 舒莉萍 江滟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1299-1304,共6页
目的探讨人β防御素-3(HBD3)对绿色荧光蛋白(GFP)-水疱性口炎病毒(VSV)病毒株复制的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分为Control组、1.00感染复数(MOI)组、0.10 MOI及0.01MOI组,Control组为无病毒对照组,后3组Vero细胞用1.0... 目的探讨人β防御素-3(HBD3)对绿色荧光蛋白(GFP)-水疱性口炎病毒(VSV)病毒株复制的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分为Control组、1.00感染复数(MOI)组、0.10 MOI及0.01MOI组,Control组为无病毒对照组,后3组Vero细胞用1.00 MOI、0.10 MOI、0.01MOI VSV-GFP感染,采用噬斑形成实验观察感染第3天时各组Vero细胞存活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感染24 h时1.00、0.10及0.01 MOI组Vero细胞内病毒基质蛋白(M)和GFP信使RNA(mRNA)表达;取对数生长期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分为未处理组、VSV-GFP组及VSV-GFP+HBD3组,采用Imag J软件对各组镜下A549荧光进行相对定量分析,使用RT-PCR检测各组A549细胞内M和GFP mRNA表达。结果随着病毒滴度的增加,Vero细胞内空斑形成数目增多;Vero细胞内M和GFP mRNA表达表现为0.01 MOI组<0.10 MOI组<1.00 MOI组(P<0.05);VSV-GFP+HBD3组A549细胞单位面积内的荧光强度较VSV-GFP组减弱(P<0.05),M和GFP mRNA表达较VSV-GFP组降低(P<0.05)。结论HBD3可抑制VSV-GFP进入细胞后的病毒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疱性口炎 病毒 感染 病毒复制 抗菌肽 人β防御素-3 抗病毒
下载PDF
水泡性口炎的发病机理与防制 被引量:4
6
作者 张煜 苏建青 +2 位作者 褚秀玲 成军 高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7495-7497,共3页
水泡性口炎(VS)是由水泡性口炎病毒(VSV)引起马、牛和猪等动物的一种重要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口腔黏膜、乳房和蹄部冠状带皮肤出现水泡和溃疡。水泡性口炎不但能感染动物,而且能够感染人,被国际兽医局(OIE)列为A类传染病。因此,对VSV致... 水泡性口炎(VS)是由水泡性口炎病毒(VSV)引起马、牛和猪等动物的一种重要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口腔黏膜、乳房和蹄部冠状带皮肤出现水泡和溃疡。水泡性口炎不但能感染动物,而且能够感染人,被国际兽医局(OIE)列为A类传染病。因此,对VSV致病机理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社会经济和公共卫生意义。从病原、流行病学、病理变化、临床症状等方面对水泡性口炎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泡性口炎 发病机制 防制
下载PDF
中西药结合防治牦牛水疱性口炎 被引量:2
7
作者 武庭斌 《畜牧兽医杂志》 2019年第5期87-88,共2页
近年来,随着牦牛肉价格的不断攀升,致使牦牛贩运频繁,购入量逐年增加,输入的疫病也比较多,给养殖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而在牦牛养殖业发展过程中,牛水疱性口炎在甘肃省肃南县马蹄乡是首次发生,虽然本病大多呈良性经过,损害一般不甚... 近年来,随着牦牛肉价格的不断攀升,致使牦牛贩运频繁,购入量逐年增加,输入的疫病也比较多,给养殖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而在牦牛养殖业发展过程中,牛水疱性口炎在甘肃省肃南县马蹄乡是首次发生,虽然本病大多呈良性经过,损害一般不甚严重,但对牛的健康有较大影响,应用中西药结合治疗牛水疱性口炎,见效快、成本低,可减少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药防治 牦牛 水疱性口炎
下载PDF
更昔洛韦凝胶治疗疱疹性口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邹文舟 周爱玲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35-36,共2页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凝胶在疱疹性口炎应用中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对照组74例。两组均静脉给予阿昔洛韦和维生素C,治疗组局部使用更昔洛韦凝胶,对照组使用口灵含漱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6%)明显高于对照...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凝胶在疱疹性口炎应用中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对照组74例。两组均静脉给予阿昔洛韦和维生素C,治疗组局部使用更昔洛韦凝胶,对照组使用口灵含漱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6%)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428,P<0.01)。结论:更昔洛韦凝胶治疗疱疹性口炎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昔洛韦 疱疹性口炎 儿童
下载PDF
水泡性口炎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褚秀玲 苏建青 高丰 《张家口农专学报》 2004年第2期36-40,共5页
水泡性口炎(Vesicular Stomatitis,VS)是由水泡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引起马、牛和猪的一种重要的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口腔粘膜、乳房和蹄冠部皮肤出现水泡和溃疡。VSV 感染牛和猪时,在临床症状上极易与口蹄疫(FMD... 水泡性口炎(Vesicular Stomatitis,VS)是由水泡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引起马、牛和猪的一种重要的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口腔粘膜、乳房和蹄冠部皮肤出现水泡和溃疡。VSV 感染牛和猪时,在临床症状上极易与口蹄疫(FMD)、猪水泡病(SVD)、猪水泡疹(VES)混淆。且能够感染人。被国际兽医局(OIE)列为 A 类传染病。因此,对 VSV 致病机理和预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社会经济和公共卫生意义。从水泡性口炎的病原、流行病学、病理变化、临床症状等对水泡性口炎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泡性口炎病毒 VSV 公共卫生意义 水泡病 OIE 口蹄疫 兽医 感染 传染病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规模化猪场猪水疱性口炎流行病学及防治
10
作者 杨银凤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22年第5期67-68,共2页
规模化养殖场猪水疱性口炎是由水疱病毒感染引发的一种重大传染性疾病,该种疾病目前没有针对性的治疗药物,发生流行后只能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针对养殖场中的水疱性口炎,需要饲养管理人员提前采取措施进行防控,构建完善的养殖管理方... 规模化养殖场猪水疱性口炎是由水疱病毒感染引发的一种重大传染性疾病,该种疾病目前没有针对性的治疗药物,发生流行后只能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针对养殖场中的水疱性口炎,需要饲养管理人员提前采取措施进行防控,构建完善的养殖管理方案。该文探讨了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猪水疱性口炎的流行特点、发病症状、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希望通过研究对更好地控制该种疾病的发生流行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化生猪养殖场 猪水疱性口炎 防治
下载PDF
基于重组水疱性口炎病毒载体的寨卡疫苗构建及免疫原性评价
11
作者 卢建博 郑文铝 +3 位作者 陈文文 余硕 刘珠果 戴秋云 《军事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2-197,共6页
目的建立表达寨卡病毒E蛋白或含prM蛋白的G蛋白缺失型重组水疱性口炎病毒(rVSV)载体疫苗,评价其免疫效果。方法选取E蛋白或含prM蛋白基因,分别构建入prVSVΔG和prVSV骨架质粒,通过反向遗传学操作得到2种缺失VSV-G蛋白的重组病毒疫苗(rVS... 目的建立表达寨卡病毒E蛋白或含prM蛋白的G蛋白缺失型重组水疱性口炎病毒(rVSV)载体疫苗,评价其免疫效果。方法选取E蛋白或含prM蛋白基因,分别构建入prVSVΔG和prVSV骨架质粒,通过反向遗传学操作得到2种缺失VSV-G蛋白的重组病毒疫苗(rVSV△G-E、rVSV△G-prM-2A-E)和2种含VSV-G蛋白的重组病毒疫苗(rVSV-E、rVSV-prM-2A-E),免疫BALB/c小鼠后进行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水平检测,比较4种重组病毒疫苗免疫差异。结果rVSV△G-prM-2A-E免疫后诱导产生的特异性抗体与rVSV-prM-2A-E免疫后抗体水平相当(P>0.05),但显著高于rVSV△G-E免疫组(P<0.05);rVSV△G-prM-2A-E免疫诱导产生的中和抗体略高于rVSV△G-E和rVSVE免疫组,但低于rVSV-prM-2A-E免疫组;4种重组疫苗免疫后能有效诱导细胞分泌淋巴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产生,但诱导产生的IFN-γ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rVSV△G-prM-2A-E及rVSV△G-E的扩增需要添加VSV-G。结论提供额外的VSV-G可成功包装并扩增rVSV△G-prM-2A-E,且该疫苗诱导产生较高中和抗体及细胞免疫反应,可进一步研发成实用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寨卡病毒 病毒包膜蛋白质类 重组蛋白质类 水疱性口炎 免疫原性 疫苗
原文传递
荧光与亚甲蓝联用对血浆中病毒灭活的研究 被引量:37
12
作者 黄宇闻 程庆文 +2 位作者 莫琴 谢如锋 钱开诚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1-4,共4页
以细胞感染试验、凝血法、交叉免疫电泳等技术 ,观察荧光与亚甲蓝联用对血浆中水泡性口炎病毒 (VSV)和辛德比斯病毒 (SV)的灭活效果及血浆蛋白的变化。结果 ,向盛装在聚氯乙烯袋内的血浆中加 1μmol/L亚甲蓝并经荧光 (30 0 0 0Lux)照射 ... 以细胞感染试验、凝血法、交叉免疫电泳等技术 ,观察荧光与亚甲蓝联用对血浆中水泡性口炎病毒 (VSV)和辛德比斯病毒 (SV)的灭活效果及血浆蛋白的变化。结果 ,向盛装在聚氯乙烯袋内的血浆中加 1μmol/L亚甲蓝并经荧光 (30 0 0 0Lux)照射 30min ,可将血浆中滴度 >7TCID50 (lg)的VSV和SV灭活。消毒后 ,血浆中的Ⅷ :C、Ⅸ :C、纤维蛋白原的回收率 >75% ,白蛋白、球蛋白的回收率 >8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病毒灭活 荧光 亚甲蓝
下载PDF
口蹄疫等5种动物病毒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9
13
作者 杨素 花群义 +5 位作者 徐自忠 杨晶焰 谭德勇 董俊 杨云庆 赖建华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79-482,i001,共5页
用分子克隆方法获得口蹄疫病毒、水泡性口炎病毒、蓝舌病病毒、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和赤羽病病毒各一段高度保守的基因片段 ,用芯片点样仪点样到包被过的玻璃片上 ,制备成检测芯片。提取样品中的RNA ,进行反转录和荧光标记后滴加到芯片... 用分子克隆方法获得口蹄疫病毒、水泡性口炎病毒、蓝舌病病毒、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和赤羽病病毒各一段高度保守的基因片段 ,用芯片点样仪点样到包被过的玻璃片上 ,制备成检测芯片。提取样品中的RNA ,进行反转录和荧光标记后滴加到芯片上进行特异性杂交 ,对杂交结果进行扫描检测 ,可同时诊断上述 5种动物传染病 ,此方法不但快速、准确、敏感 ,而且可同时进行多种病毒的检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 动物病毒 基因芯片 分子克隆 水泡性口炎病毒 蓝舌病病毒 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下载PDF
几种动物病毒的基因芯片检测技术 被引量:25
14
作者 杨素 花群义 +7 位作者 徐自忠 周晓黎 杨晶焰 董俊 杨云庆 贾建军 谭德勇 赖建华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5-39,共5页
分别用水疱性口炎病毒、蓝舌病病毒、口蹄疫病毒、猪瘟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和赤羽病病毒各一段高度保守的基因片段构建质粒 ,在此基础上制备了芯片探针。提取样品中的核酸 ,经反转录和荧光标记后滴加到芯片上进... 分别用水疱性口炎病毒、蓝舌病病毒、口蹄疫病毒、猪瘟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和赤羽病病毒各一段高度保守的基因片段构建质粒 ,在此基础上制备了芯片探针。提取样品中的核酸 ,经反转录和荧光标记后滴加到芯片上进行特异性杂交 ,对杂交结果扫描检测 ,可同时对上述 7种动物传染病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 ,此方法敏感性高 ,特异性强 ,适合于大批动物高通量检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病毒 基因芯片 检测技术 水疱性口炎病毒 蓝舌病病毒 口蹄疫病毒 猪瘟病毒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下载PDF
重组病毒载体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5
作者 成传刚 慕婷 +3 位作者 袁军 谢铎源 李津 吴克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318-328,共11页
近年来,重组病毒载体疫苗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它是将外源保护性抗原基因插入到病毒基因组内获得重组病毒,免疫机体后表达出相应的目的蛋白,从而诱导免疫应答的一类载体疫苗。重组病毒载体疫苗具有插入外源基因长、接种途径多、能诱导体液... 近年来,重组病毒载体疫苗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它是将外源保护性抗原基因插入到病毒基因组内获得重组病毒,免疫机体后表达出相应的目的蛋白,从而诱导免疫应答的一类载体疫苗。重组病毒载体疫苗具有插入外源基因长、接种途径多、能诱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及易生产制备等优点,且能克服传统疫苗的某些弊端,能极大地提高疾病的预防性,已在疫苗研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重组病毒作为表达载体制成的预防性疫苗已开展多项临床试验,本文综述了重组病毒载体疫苗当前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其发展趋势,为进一步研制新型重组病毒疫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病毒载体疫苗 腺病毒 痘病毒 水泡型口炎病毒(VSV) 临床试验
原文传递
白芍总甙促干扰素诱生及抗病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肖尚喜 张咏南 史百芬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58-60,共3页
研究白芍总甙的促干扰素诱生及抗病毒作用,结果表明;白芍总甙10 mg·L^(-1)在试管内无直接诱生干扰素(JFN)作用.可促进鸡新城疫互I系弱毒冻干疫苗诱生αIFN,其最适浓度为10 mg·L^(-1)可促进ConA诱生γIFN.当ConA为亚适剂量时,... 研究白芍总甙的促干扰素诱生及抗病毒作用,结果表明;白芍总甙10 mg·L^(-1)在试管内无直接诱生干扰素(JFN)作用.可促进鸡新城疫互I系弱毒冻干疫苗诱生αIFN,其最适浓度为10 mg·L^(-1)可促进ConA诱生γIFN.当ConA为亚适剂量时,最适浓度为l~10 mg·L^(-1)当ConA为最适剂量时,其最适浓度为0.1 ~1mg·L^(-1),皆可提高IFN效价l~2倍。具有直接抗病毒作用,白芍总甙250 mg·L^(-1)能使水泡性口炎病毒效价下降2.22个对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白芍总甙 诱生
下载PDF
埃博拉病毒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杨利敏 李晶 +1 位作者 高福 刘文军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3,共23页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可引起人和非人灵长类动物出血热传染病的最为致命的烈性病毒,致死率可达90%。2014年在西非爆发的埃博拉疫情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为常规和有效的方法,尽管目前还没有正式获得批准上市的...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可引起人和非人灵长类动物出血热传染病的最为致命的烈性病毒,致死率可达90%。2014年在西非爆发的埃博拉疫情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为常规和有效的方法,尽管目前还没有正式获得批准上市的埃博拉病毒疫苗,但是已有多个尚处于研究阶段的疫苗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上取得了很好的保护效果,并有几个已进入临床Ⅰ期试验阶段,有望尽快用于本次埃博拉疫情的防控。本文对目前处于研究阶段的多个类型的埃博拉病毒疫苗进行了综述,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博拉病毒 疫苗 腺病毒 水疱性口炎病毒 病毒样颗粒
原文传递
多重PCR同时检测口蹄疫病毒、猪水疱病病毒和水疱性口炎病毒 被引量:10
18
作者 钟金栋 花群义 +5 位作者 肖荣海 夏雪山 杨云庆 周晓黎 董俊 邓祖洪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6年第7期55-58,93,共5页
根据基因库中的口蹄疫病毒(FM-DV),猪水疱病病毒(SVDV)和水疱性口炎病毒(VSV)各基因序列,设计了与FMDV,SVDV和VSV互补的3对特异性引物,对样品中的cDNA模板进行了多重PCR扩增及反应条件的优化,结果同时得到与设计相符合的3条特异性条带,... 根据基因库中的口蹄疫病毒(FM-DV),猪水疱病病毒(SVDV)和水疱性口炎病毒(VSV)各基因序列,设计了与FMDV,SVDV和VSV互补的3对特异性引物,对样品中的cDNA模板进行了多重PCR扩增及反应条件的优化,结果同时得到与设计相符合的3条特异性条带,分别为189 bp,125 bp和300 bp。用这3对引物对病毒样品cDNA模板进行多次扩增,均能稳定得到与设计相符合的3条特异性条带。本试验能特异、敏感、快速地鉴定FMDV,SVDV和VS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猪水疱病病毒 水疱性 口炎病毒 多重PCR
下载PDF
二重荧光RT-LAMP方法鉴别检测口蹄疫病毒和水泡性口炎病毒 被引量:13
19
作者 范晴 谢芝勋 +8 位作者 谢志勤 谢丽基 黄娇玲 张艳芳 曾婷婷 王盛 罗思思 邓显文 刘加波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96-1004,共9页
口蹄疫和水泡性口炎是牛常见高度急性病毒传染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可同时鉴别口蹄疫病毒和水泡性口炎病毒的二重荧光RT-LAMP检测方法。根据口蹄疫病毒(FMDV)3D基因和水泡性口炎病毒(VSV)N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了... 口蹄疫和水泡性口炎是牛常见高度急性病毒传染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可同时鉴别口蹄疫病毒和水泡性口炎病毒的二重荧光RT-LAMP检测方法。根据口蹄疫病毒(FMDV)3D基因和水泡性口炎病毒(VSV)N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了2套特异性引物,在每条内引物的5′端标记荧光基团,通过扩增产物颜色判断检测结果。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可同时检测口蹄疫病毒和水泡性口炎病毒的二重荧光RT-LAMP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灵敏性高,每个反应最低能够检测到100个拷贝混合模板;特异性好,能在同一个反应管里检测到两种病毒,对其他牛病原体无扩增;干扰性小,扩增效率不受模板浓度影响。本研究建立的口蹄疫病毒和水泡性口炎病毒二重荧光RT-LAMP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特异、敏感等优点,可用于FMDV和VSV的临床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水泡性口炎病毒 二重荧光RT-LAMP 检测
下载PDF
表达增强绿色荧光蛋白重组水疱性口炎病毒印第安纳株的构建 被引量:13
20
作者 温志远 葛金英 +2 位作者 胡森 王永 步志高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05-911,共7页
通过负链RNA病毒反向遗传操作技术,成功救获了表达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的重组印地安纳株水疱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 Indiana serotype)、救获的重组病毒保持了野生型VSV高滴度... 通过负链RNA病毒反向遗传操作技术,成功救获了表达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的重组印地安纳株水疱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 Indiana serotype)、救获的重组病毒保持了野生型VSV高滴度生长特性,细胞连续传代10次仍保持GFP的稳定表达及生物学特性不变。本研究为VSV作为新型重组活病毒载体疫苗和肿瘤治疗载体研制及基础病毒学相关研究提供了理想的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水疱性口炎病毒 增强绿色荧光蛋白 反向遗传操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