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02铀矿床热液的混合和沸腾垂直分带模式 被引量:41
1
作者 倪师军 胡瑞忠 金景福 《铀矿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70-77,共8页
302隐伏铀矿床以其矿化垂幅大和原生垂直分带保存完整而在华南铀成矿区具有典型意义。本文提出了一个热液的混合和沸腾垂直分带模式。热液的混合是指大气降水、幔源流体以及花岗岩中残留热液的三元混合。矿前阶段发生了规模较大的热... 302隐伏铀矿床以其矿化垂幅大和原生垂直分带保存完整而在华南铀成矿区具有典型意义。本文提出了一个热液的混合和沸腾垂直分带模式。热液的混合是指大气降水、幔源流体以及花岗岩中残留热液的三元混合。矿前阶段发生了规模较大的热液混合作用,这导致了矿床垂直分带雏形的形成。成矿阶段发生的热液沸腾作用有利于进一步增强矿前阶段形成的矿床垂直分带程度。矿后一定程度的改造作用形成了矿床垂直分带的现代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沸腾 垂直分带 铀矿床 矿化
下载PDF
岩溶高原地下水径流系统垂向分带 被引量:40
2
作者 王宇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共8页
大量的矿产资源采掘、地质勘探、洞穴探测、示踪试验等揭露和观测研究发现地下水径流系统的分带性是客观存在的。根据含水层的埋藏条件、地下径流的空间形态、地下水动力性质、地下水循环深度和流程的差异,岩溶高原地下水径流系统垂向... 大量的矿产资源采掘、地质勘探、洞穴探测、示踪试验等揭露和观测研究发现地下水径流系统的分带性是客观存在的。根据含水层的埋藏条件、地下径流的空间形态、地下水动力性质、地下水循环深度和流程的差异,岩溶高原地下水径流系统垂向上可划分为:浅循环径流带、深循环径流带2大类,进一步划分为:表层径流带、垂向渗流带、季节波动带、潜水—承压水径流带及层状承压径流带、带状承压径流带6个分带。岩溶高原地下水径流系统分带主要由地层沉积旋回、地质构造切割及组合、地形地貌起伏变化、岩溶发育分带特性所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高原 水循环 地下水 径流系统 垂向分带
下载PDF
510-1铀矿床垂直分带规律的发现及其成因意义 被引量:25
3
作者 张成江 陈友良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34-441,共8页
510-1铀矿床中与成矿有关的石英、方解石脉在空间分布上显示出与华南地区花岗岩型铀矿床相似的"上酸下碱"的垂直分带规律。矿床上部(1中段)为"酸帽",主要发育石英脉;中部(2~4中段)为"酸碱共生带",石英... 510-1铀矿床中与成矿有关的石英、方解石脉在空间分布上显示出与华南地区花岗岩型铀矿床相似的"上酸下碱"的垂直分带规律。矿床上部(1中段)为"酸帽",主要发育石英脉;中部(2~4中段)为"酸碱共生带",石英脉与方解石脉均较发育;而下部(5~6中段及以下)则为"碱性基底",大量发育方解石脉,未见石英脉,表明矿床第5中段附近(距现今地表深约200m)为"酸碱分离"的地球化学界面。由矿床浅部向深部,总体上方解石中Sr、Zr、Ba、Zn、U、Ni、Cr等微量元素的含量明显增加,其中第5中段附近为多种微量元素的聚集地带。方解石、石英的δCe、δEu值垂向变化也反映出5中段附近为成矿流体演化的氧化还原过度带,与矿床"酸碱分离"的界面一致,暗示这一部位为一重要的流体成矿地球化学界面,亦是铀发生突发成矿作用产生高度富集的部位。垂直分带规律显示出该矿床属于典型的热液矿床,深部找矿潜力还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分带 碳硅泥岩型铀矿床 若尔盖
下载PDF
超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竖向分区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张铁辉 赵伟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9,共8页
设备和管道系统的承压能力是影响空调水系统竖向分区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国内外30余项规范标准及10多个厂商产品参数的调研,分析了空调系统主要设备、管道及连接方式的承压能力;结合20个工程案例,对国内外在建和建成的典型超高层建筑空... 设备和管道系统的承压能力是影响空调水系统竖向分区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国内外30余项规范标准及10多个厂商产品参数的调研,分析了空调系统主要设备、管道及连接方式的承压能力;结合20个工程案例,对国内外在建和建成的典型超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形式和竖向分区方法进行了归类总结;基于理论与工程案例分析,得出了超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竖向分区原则和不同高度超高层建筑水系统竖向分区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空调水系统 竖向分区 管道承压设备承压
下载PDF
云南个旧矿区南部矿床原生晕垂直分带研究——以龙树脚矿段为例 被引量:16
5
作者 谈树成 高建国 +4 位作者 晏建国 秦德先 董燕 范柱国 唐从国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91-601,共11页
矿床原生晕的垂直分带研究是寻找隐伏矿体和盲矿体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通过对 30余种元素的分析 ,研究元素的分带指数、变化系数和变化指数梯度差 ,由此得出矿床原生晕由上至下的垂直分带为 :Mn Cd Zn Sn Cu Au Hg As( 1 82 0中段 ) ;B... 矿床原生晕的垂直分带研究是寻找隐伏矿体和盲矿体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通过对 30余种元素的分析 ,研究元素的分带指数、变化系数和变化指数梯度差 ,由此得出矿床原生晕由上至下的垂直分带为 :Mn Cd Zn Sn Cu Au Hg As( 1 82 0中段 ) ;Bi W Co Sb( 1 730中段 ) ;Mo Y( 1 70 0中段 ) ;Ni V Nb Sr La Sc Ti Yb Be Ag( 1 6 4 0中段 ) ;Pb Ga B Ba( 1 5 2 0中段 )。 30种元素的分带序列为 :Mn Ag1 Pb1 Cd Zn Sn Cu Au Hg As Bi W Co Sb Mo Y Ni V Nb Sr Cr La Sc Ti Yb Be Ag2 Pb2 Ga B B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矿床原生晕 垂直分带 隐伏矿体 盲矿体 成矿预测
下载PDF
铜陵矿集区矿田构造垂直分带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进文 裴荣富 梅燕雄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6-215,共10页
在对铜陵矿集区内矿田构造分类及其控矿特征分析的基础上 ,依据空间分布位置将矿田控矿构造带划分为浅带、中带和深带 3个层次 ,其空间配置为 :浅带“行、列、汇”构造样式、中带岩浆侵入接触构造体系和深带“隆中凹”构造 ,三者在空间... 在对铜陵矿集区内矿田构造分类及其控矿特征分析的基础上 ,依据空间分布位置将矿田控矿构造带划分为浅带、中带和深带 3个层次 ,其空间配置为 :浅带“行、列、汇”构造样式、中带岩浆侵入接触构造体系和深带“隆中凹”构造 ,三者在空间上构成了矿田构造的垂直分带。以上覆地层厚度估算矿田各层次控矿构造带的深度大约为 :浅带 0~ 1km ;中带 1~ 3.0km ;深带 >3.0km。三个层次的控矿构造带分别控制了热液脉型、矽卡岩型和层控矽卡岩型等主要矿床类型。浅、中、深控矿构造带在不同的矿田常具有不同的组合形式 ,可以单独出现 ,也可以是两两组合 ,当三者复合产出时则构成完整的矿田构造垂直分带。矿田构造垂直分带的发育程度往往决定矿田的成矿特点 ,是控制成矿系列和“多层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矿田构造 垂直分带 分带模式 铜陵矿集区
下载PDF
三峡库区巴东新城区库岸三叠系巴东组层间软弱带 被引量:17
7
作者 柴波 殷坤龙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09-816,共8页
巴东新城区发育有黄土坡滑坡、赵树岭滑坡、太矶头滑坡、童家坪滑坡等多处大型古滑坡,研究库岸斜坡岩体结构特征对滑坡的治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巴东新城区白土坡和西壤坡两段库岸深300余米监测剖面的地质勘探资料,根据岩芯... 巴东新城区发育有黄土坡滑坡、赵树岭滑坡、太矶头滑坡、童家坪滑坡等多处大型古滑坡,研究库岸斜坡岩体结构特征对滑坡的治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巴东新城区白土坡和西壤坡两段库岸深300余米监测剖面的地质勘探资料,根据岩芯颜色、岩性和结构将巴东组第三段划分为24段;通过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和岩芯精细测量分析库岸斜坡岩体处于滨海环境的海陆过渡相,岩性组合、岩层厚度、矿物组成及强度具有复杂的垂向分带特征;探讨了层间软弱带和大型滑坡的关系。研究表明:巴东新城区库岸斜坡巴东组第三段内发育有13层贯通的软弱带,表现为为富含泥质、结构破碎的泥质软弱夹层、构造碎裂岩、溶蚀改造带和软岩软弱带。在沉积成岩时经历了滨海相反复的海侵海退,软弱带多分布在沉积环境动荡的开阔台地(陆棚泻湖)和局限台地(潮间带)。巴东组第二、三段岩性及沉积环境属缓慢过渡,在构造作用下未发生明显的滑脱。沉积结构和后期构造共同作用形成了贯通软弱带,为大型滑坡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三峡水库全面蓄水后,软弱带在地下水长期作用下必将加剧库岸斜坡的深部形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东新城区 巴东组第三段 软弱带 垂向分带
下载PDF
伊犁盆地南缘洪海沟矿床富大矿体地质特征与成因机制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陈奋雄 聂逢君 +1 位作者 张成勇 张占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324-3336,共13页
洪海沟矿床是近年来伊犁盆地南缘发现的大型铀矿床,既有砂岩型工业铀矿体也有煤岩型工业铀矿体。本文从洪海沟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入手,分析该地区铀成矿的主控因素,从构造和沉积的角度探讨其对氧化带发育和铀空间定位的约束。研究认为,构... 洪海沟矿床是近年来伊犁盆地南缘发现的大型铀矿床,既有砂岩型工业铀矿体也有煤岩型工业铀矿体。本文从洪海沟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入手,分析该地区铀成矿的主控因素,从构造和沉积的角度探讨其对氧化带发育和铀空间定位的约束。研究认为,构造斜坡带中次级隆起为成矿体提供流体的补给与氧化流体运移的动力,构造坡度的变异部位是成矿物质卸载的有利部位。主砂体是氧化流体运移的通道,制约并引导氧化流体的运移方向,砂体变异造成氧化带尖灭并控制着铀矿体的空间定位。氧化流体分带的多样性造成矿体类型和形态的多样,层间氧化带的平面分带性控制着砂岩型铀矿体的产出,氧化流体的垂向分带性控制煤岩型铀矿体的空间产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海沟 砂岩型铀矿床 氧化流体分带性 垂向分带 矿床成因
下载PDF
云南个旧老厂锡矿矿田构造垂直分带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高阳 张寿庭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5-341,共7页
在对老厂矿田构造分类及其控矿构造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依据空间分布位置,将构造分为浅部,深部两个构造层次,依次为浅部的断裂及层间滑动破碎带和深部的接触带构造。二者分别控制了层间氧化矿和接触带矽卡岩锡石硫化物矿床。此外,岩体和... 在对老厂矿田构造分类及其控矿构造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依据空间分布位置,将构造分为浅部,深部两个构造层次,依次为浅部的断裂及层间滑动破碎带和深部的接触带构造。二者分别控制了层间氧化矿和接触带矽卡岩锡石硫化物矿床。此外,岩体和地表之间的节理裂隙带控制了细脉带型矿床。这些类型组合在一起构成了矿田构造的垂直分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旧 矿田构造 垂直分带
下载PDF
庐枞火山盆地深部岩石与成矿过程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荣华 张雪彤 胡书敏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665-2680,共16页
黄铁矿-硬石膏-磁铁矿矿石为典型矿石的金属矿床产于长江中下游中生代火山盆地,庐枞火山岩盆地。丰富的铁矿和黄铁矿床,主要分布在火山岩和潜火山岩里,同时也分布于盆地周边。火山岩石主要是钾玄岩-粗安岩-粗面岩组合。在深部,与它们的... 黄铁矿-硬石膏-磁铁矿矿石为典型矿石的金属矿床产于长江中下游中生代火山盆地,庐枞火山岩盆地。丰富的铁矿和黄铁矿床,主要分布在火山岩和潜火山岩里,同时也分布于盆地周边。火山岩石主要是钾玄岩-粗安岩-粗面岩组合。在深部,与它们的成分对应的岩浆岩石是碱性辉长岩-辉石二长岩-正长岩组合,如缺口辉长岩,杨山地区的辉石正长岩。火山岩和深部的辉长岩-二长岩-正长岩都经历了多次水热活动。黄铁矿-硬石膏-磁铁矿矿床主要伴随两套蚀变,即,火山岩石的大面积深色蚀变(硬石膏-辉石-长石蚀变岩)和浅色蚀变(硅化泥化)。在二长-正长岩与火山岩石的接触带,有强烈的类云英岩石(电气石-石英-云母组合)。在缺口辉长岩里,曾经发现大量磁铁矿脉(磁铁矿-方柱石-方钠石-石榴石组合)。在杨山和马口地区,正长岩里的铁矿是辉石钾长石磁铁矿组合及阳起石-磷灰石-磁铁矿组合。二长-正长岩体在盆地里广泛分布,在大范围内是几乎是层状的。调查研究表明:火山盆地底部辉长岩-二长岩-正长岩组合与铁矿有关。盆地里深部岩石和成矿作用存在有垂直分布特性。上面是喷发岩石,及潜火山岩石,下面是深部的碱性辉长岩-二长岩-正长岩杂岩体。中间有过渡带,岩墙岩席带。上面是与钾玄岩-粗安岩层和潜火山岩石里赋存的磁铁矿和黄铁矿床,下面有产于碱性辉长岩-二长岩-正长岩里也有铁矿化。蚀变岩石地质年代的初步研究发现:罗河铁矿的深部钠长石化岩石,与马口铁矿附近的正长岩石的地质年代接近(110~119Ma)。事实说明,在火山岩和潜水火山岩石里成矿作用和深部岩浆岩里成矿作用可能是同时发生的。20~435℃条件下正长岩石与水的反应动力学实验表明,在400℃左右时正长岩最容易被溶解。正长岩与水反应后,也会形成一个携带金属的流体。水岩相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成矿过程 碱性辉长岩 二长岩-正长岩杂岩 立体模型 水岩相互作用 含矿物质来源
下载PDF
乌奴格吐山斑岩铜-钼矿地球化学特征及评价标志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荣全 宋雷鹰 +1 位作者 曹书武 贾继标 《矿产与地质》 2007年第5期515-519,共5页
乌奴格吐山斑岩型铜-钼矿床是通过物化探方法于二十世纪80年代发现的,文章从岩石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入手,讨论矿床的蚀变矿化等特征。斑岩铜-钼矿床具有较强的蚀变特征,通过钻孔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数据计算了矿床原生晕垂直分带,由于乌奴... 乌奴格吐山斑岩型铜-钼矿床是通过物化探方法于二十世纪80年代发现的,文章从岩石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入手,讨论矿床的蚀变矿化等特征。斑岩铜-钼矿床具有较强的蚀变特征,通过钻孔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数据计算了矿床原生晕垂直分带,由于乌奴格吐山斑岩型铜-钼矿体呈陡倾斜状态,故原生晕垂直分带与轴向分带相一致。根据所讨论的地球化学特征,确定某些评价标志,为额尔古纳成矿带南部(新巴尔虎右旗西部)寻找斑岩型矿床提供理论依据和找矿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钼矿床 找矿评价标志 地球化学特征 斑岩型 垂直分带 乌奴格吐山
下载PDF
基于GIS陕南商洛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垂直分层 被引量:12
12
作者 朱琳 朱延年 +2 位作者 陈明彬 刘敏峰 郭兆夏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8-113,共6页
以陕南商洛地区为例,选取适当的农业气候区划及垂直分层指标,利用GIS空间分析及制图功能,在实现指标空间化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实现山区农业气候垂直分层。结果表明:商洛地区在不同气候带内可分别划分3个垂直气候层:北亚热带... 以陕南商洛地区为例,选取适当的农业气候区划及垂直分层指标,利用GIS空间分析及制图功能,在实现指标空间化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实现山区农业气候垂直分层。结果表明:商洛地区在不同气候带内可分别划分3个垂直气候层:北亚热带山区有温热易旱层(低于700 m)、温暖半湿润层(750-1250 m)和温凉冷凉湿润层(1250-1800 m);暖温带山区包括温暖易旱层(800-1100 m)、温凉半湿润层(1100-1500 m)和冷凉湿润层(1500-2500 m)。并对各层适宜发展农业生态类型进行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商洛地区 气候资源 垂直分层
下载PDF
含金硫化物基岩区红土型金矿的成矿作用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志群 《矿产与地质》 1996年第6期380-387,共8页
实验表明,在含金硫化物基岩区,硫代硫酸金络阴离子团和硫酸金络阴离子团是金在表生条件下的主要迁移形式,它们的沉淀与铁、锰氢氧化物的形成有密切联系。金的表生迁移—沉淀条件除一般的表生地质条件外,还有特殊的物理化学—生物化... 实验表明,在含金硫化物基岩区,硫代硫酸金络阴离子团和硫酸金络阴离子团是金在表生条件下的主要迁移形式,它们的沉淀与铁、锰氢氧化物的形成有密切联系。金的表生迁移—沉淀条件除一般的表生地质条件外,还有特殊的物理化学—生物化学条件。络阴离子团的地球化学性质,控制着红土型金矿床的垂向分带与金的次生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成矿作用 红土型金矿 含金流化物 基岩区
下载PDF
小秦岭大湖金矿床的矿化分带规律及其指示意义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晓波 刘继顺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43-248,共6页
 大湖金矿床位于小秦岭金矿田北矿带中段,最低见矿标高为-12m,为小秦岭之最。矿区石英脉型矿化和构造蚀变岩型矿化具有典型的分带规律,不同矿化阶段的垂向分带特征明显。对比小秦岭地区其他矿床的矿化特征和赋存的空间位置后发现,大湖...  大湖金矿床位于小秦岭金矿田北矿带中段,最低见矿标高为-12m,为小秦岭之最。矿区石英脉型矿化和构造蚀变岩型矿化具有典型的分带规律,不同矿化阶段的垂向分带特征明显。对比小秦岭地区其他矿床的矿化特征和赋存的空间位置后发现,大湖金矿床的矿化分带规律在区域上具有普遍性意义,即由浅部到深部,矿化类型的变化趋势为 + + 阶段→ + 阶段→ 阶段→构造蚀变岩型矿化。金矿化的垂向分带规律对矿床的深部成矿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据此指出了不同矿化亚带矿床深部可能出现的矿化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湖金矿床 矿化垂向分带 小秦岭 河南 矿化特征 赋存状态
下载PDF
粤北棉花坑铀矿床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与深部找矿预测标志 被引量:11
15
作者 庞雅庆 徐文雄 +3 位作者 匡正平 高飞 伏顺成 付宏宁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15年第6期582-588,共7页
本文以原生晕垂向分带理论为指导,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对棉花坑铀矿床9号脉垂向上原生晕特征进行研究,查明成矿及伴生元素组合特征,建立元素垂向分带序列。结果表明,U、W、HREE、Pb为棉花坑铀矿床主要成矿元素,矿头晕以Cu、Zn、Ni为主,矿... 本文以原生晕垂向分带理论为指导,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对棉花坑铀矿床9号脉垂向上原生晕特征进行研究,查明成矿及伴生元素组合特征,建立元素垂向分带序列。结果表明,U、W、HREE、Pb为棉花坑铀矿床主要成矿元素,矿头晕以Cu、Zn、Ni为主,矿尾晕以Sr、Ba、Bi为主。通过对棉花坑铀矿床原生晕特征的综合分析,指出了该矿床-480m以下仍具有很大找矿潜力,并总结了热液型铀矿深部成矿预测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晕 垂向分带 预测标志 棉花坑铀矿床
下载PDF
水中氚测试在山岭隧道涌水量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杜红梅 《铁道工程学报》 EI 2004年第1期69-72,68,共5页
本文简述了山岭隧道水文地质勘测中 ,应用同位素氚测试法 ,通过计算地下水生成的相对年龄、帮助了解地下水的垂直分带及判定构造控制地下水水量的水文地质特征 ,计算地下水垂直渗透速度及预测山岭隧道地下水的补给量。
关键词 山岭隧道 涌水量预测 氚测试 同位素氚 垂直分离 水文地质勘测 地质结构
下载PDF
总体城市设计中高度和强度控制的双基准模型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泽 付磊 +1 位作者 姜秋全 唐子来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83-1089,共7页
作为非法定规划,总体城市设计成果需要提出整体性的高度和强度控制分区,通过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法定规划实现对建成环境的控制和引导.然而,传统的专题规划与城市设计框架下的开发控制分区方法均在一定程度上隐含了"经济优先,兼顾美观... 作为非法定规划,总体城市设计成果需要提出整体性的高度和强度控制分区,通过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法定规划实现对建成环境的控制和引导.然而,传统的专题规划与城市设计框架下的开发控制分区方法均在一定程度上隐含了"经济优先,兼顾美观"的公共政策价值取向,并不适用于所有城市.为此,基于效率对强度、美学对高度的直接影响,针对云南省大理市总体城市设计提出了高度和强度分区的双基准模型,并通过强度与高度分区的匹配检验,实现了总体城市设计对空间形态的双管控,兼顾了开发控制的经济原则和美学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城市设计 强度分区 高度分区 双基准模型 大理市
下载PDF
梧州市花岗岩风化壳工程地质研究及垂直分带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恒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43-52,共10页
花岗岩风化壳由表及里有不同的风化等级。认识风化程度的差异,给出各风化层的判别标准,这对于风化壳工程地质性状的研究,评价建筑场地的稳定性极为重要。本文在系统地搜集梧州市花岗岩风化壳的地质资料和已有的土工试验资料的基础上... 花岗岩风化壳由表及里有不同的风化等级。认识风化程度的差异,给出各风化层的判别标准,这对于风化壳工程地质性状的研究,评价建筑场地的稳定性极为重要。本文在系统地搜集梧州市花岗岩风化壳的地质资料和已有的土工试验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薄片显微照像分析、颗粒分析。结合城市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特点,给出了梧州市花岗岩风化壳垂直分带的划分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风化壳 垂直分带 梧州市 工程地质
下载PDF
山东玲珑矿田东风矿区成矿规律及远景预测 被引量:9
19
作者 姜维明 齐婓 +5 位作者 孟伟 许建波 刘秋杰 吕军恩 原少波 孙健 《黄金科学技术》 2012年第4期21-25,共5页
玲珑矿田东风矿区金矿脉为典型的焦家式蚀变岩型矿脉,受破头青(招平)断裂的控制。东风矿区矿化富集带具有明显的垂向分带性和向NE侧伏的规律,其深部(-700 m以下)存在着矿体的第二富集带——极强烈的矿化富集带。由于破头青(招平)断裂的... 玲珑矿田东风矿区金矿脉为典型的焦家式蚀变岩型矿脉,受破头青(招平)断裂的控制。东风矿区矿化富集带具有明显的垂向分带性和向NE侧伏的规律,其深部(-700 m以下)存在着矿体的第二富集带——极强烈的矿化富集带。由于破头青(招平)断裂的强烈构造活动及控矿作用,在东风矿区,乃至玲珑矿田,甚至胶西北金矿集区深部具备巨大的资源潜力,其预测范围将在数千米以下,成为世界级的金矿集中区。研究东风矿区成矿规律,不仅有助于在矿区最大限度地探矿,而且有助于揭示玲珑金矿田甚至胶西北金矿集中区的成矿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化富集带 垂向分带性 侧伏规律 资源潜力 东风矿区 山东省
下载PDF
湘西符竹溪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潘灿军 鲍振襄 包觉敏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15年第1期53-59,共7页
符竹溪金矿赋存于新元古界板溪群马底驿组紫红色板岩内,成矿受区域性EW向符竹溪断裂及其派生的NNW-NW向断裂控制,矿床属于受断裂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脉状充填型矿床。矿床具有显著的层控特点,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地壳深部;矿脉具有沿倾... 符竹溪金矿赋存于新元古界板溪群马底驿组紫红色板岩内,成矿受区域性EW向符竹溪断裂及其派生的NNW-NW向断裂控制,矿床属于受断裂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脉状充填型矿床。矿床具有显著的层控特点,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地壳深部;矿脉具有沿倾向延伸较大、侧伏成矿及柱状富集的特点;主要脉带中的矿体在深部逐渐靠近,有合并成为厚大矿体的趋向;中酸性脉岩与锑金成矿在时空和成因上的关系密切,可作为锑金的找矿标志;锑金矿化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性;成矿受隐伏中酸性岩体的热(动)力的控制,深部可能存在与上部不同的矿化类型或不同的矿种。研究认为,符竹溪金矿向深部仍有较大的成矿空间,边部V1,V2等脉带向SE向延伸部位和花岗斑岩脉带找矿前景良好,推测存在斑岩型金锑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竹溪金矿特征 柱状富集 垂直分带 成矿作用 深边部找矿 湘西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