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6
1
作者 曹新福 李享 +2 位作者 刘红旭 周明学 周琦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1期14-23,共10页
目的系统评价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信息资源系统、PubMed、Web of Science及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6月,收集有关稳心颗粒联... 目的系统评价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信息资源系统、PubMed、Web of Science及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6月,收集有关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由两位评价员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纳入的32篇研究共3383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在临床总有效率[RR=1.21,95%CI(1.18,1.25),P<0.00001]、室性期前收缩次数[SMD=-4.40,95%CI(-5.64,-3.17),P<0.00001]、房性期前收缩次数[SMD=-4.27,95%CI(-5.78,-2.77),P<0.00001]、ST段压低程度[MD=-0.36,95%CI(-0.41,-0.31),P<0.00001]、ST段压低持续时间[MD=-0.73,95%CI(-0.82,-0.65),P<0.00001]、不良反应发生率[RR=0.69,95%CI(0.55,0.87),P=0.002]方面,均优于单用美托洛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当前证据表明,与单用美托洛尔比较,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可提高临床疗效,并且安全性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律失常 稳心颗粒 美托洛尔 室性期前收缩 房性期前收缩 ST段压低 系统评价
下载PDF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对扩张性心肌病室性早搏的疗效 被引量:14
2
作者 庄瑞娟 陶以嘉 金卫东 《江苏医药》 CAS 2015年第7期796-798,共3页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对扩张性心肌病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扩张性心肌病患者66例,随机均分为A、B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加用美托洛尔缓释片,B组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3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对扩张性心肌病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扩张性心肌病患者66例,随机均分为A、B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加用美托洛尔缓释片,B组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3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动态心电图、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脑利钠肽(BNP)。结果治疗3周后,两组BNP降低,室性早搏减少,B组较A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B组LVEF较A组明显改善(0.51±0.04vs.0.39±0.05)(P<0.05)。结论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能较好地控制室性早搏,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托洛尔缓释片 胺碘酮 扩张性心肌病 室性早搏
原文传递
宣痹通阳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室性期前收缩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健 《中医学报》 CAS 2017年第9期1728-1732,共5页
目的:观察自拟宣痹通阳汤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绞痛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方法:146例冠心病心绞痛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 目的:观察自拟宣痹通阳汤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绞痛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方法:146例冠心病心绞痛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宣痹通阳汤。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24小时室性期前收缩次数、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缩短分数及生存质量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证候积分为(8.54±1.75)分,对照组为(14.58±1.5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小时室性期前收缩次数(1458.89±107.56)次,对照组为(1857.68±114.57)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5.79%,对照组为79.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缩短分数分别为(55.24±1.67)%、(28.06±1.33)%,对照组分别为(49.87±1.23)%、(25.03±1.4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理健康、躯体活动、生理健康、社会关系评分分别为(23.21±1.54)分、(22.24±1.49)分、(23.47±1.57)分、(22.88±1.58)分,对照组分别为(20.35±1.69)分、(19.58±1.35)分、(20.57±1.38)分、(19.68±1.52)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宣痹通阳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室性期前收缩疗效显著,可缓解临床症状,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减少24小时室性期前收缩次数,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缩短分数,提高生存质量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痹通阳汤 冠心病心绞痛 室性期前收缩 24小时室性期前收缩次数 左心室射血分数 左心室缩短分数 生存质量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胃癌术后早期瑞素肠内营养对患者机体营养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静东 郭倩 +1 位作者 王琦三 阿地里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9期716-719,722,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瑞素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机体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和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0年1月~8月胃癌根治性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早期肠内营养组和完全肠外营养组,每组30例。早期肠内营养组于术后2... 【目的】探讨早期瑞素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机体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和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0年1月~8月胃癌根治性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早期肠内营养组和完全肠外营养组,每组30例。早期肠内营养组于术后24 h施行早期瑞素肠内营养,完全肠外营养组于术后24 h术后给予常规完全肠外营养输液治疗。两组患者共接受7天营养支持治疗及临床观察,分别于手术前1 d、术后第1 d与第8 d检测营养指标,肝肾功能指标,并观察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选取我院和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0年1月~8月胃癌根治性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早期肠内营养组和完全肠外营养组,每组30例。早期肠内营养组于术后24 h施行早期瑞素肠内营养,完全肠外营养组于术后24 h术后给予常规完全肠外营养输液治疗。两组患者共接受7 d营养支持治疗及临床观察,分别于手术前1 d、术后第1 d与第8 d检测营养指标,肝肾功能指标,并观察肠功能恢复时间。【结论】早期瑞素肠内营养能明显改善胃癌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促进患者胃肠功能及全身机能的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素 早期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胃癌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伴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5
作者 于清 《中医临床研究》 2017年第1期111-112,共2页
目的:对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伴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以我院收治的58例心梗后慢性心衰伴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中西组和常规组,每组29例。常规组单一... 目的:对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伴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以我院收治的58例心梗后慢性心衰伴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中西组和常规组,每组29例。常规组单一应用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中西组加用自拟中药方剂,连续治疗4周后,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通过治疗后,中西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1%,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9.3%,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梗后慢性心衰伴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采取中西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更为确切,可有效改善病症,提高心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心梗后心衰 室性期前收缩
下载PDF
运用动态心电图检测评价心肌缺血伴室性期前收缩起源部位的意义 被引量:9
6
作者 陈香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1期1586-1588,共3页
目的运用动态心电图检测分析心肌缺血伴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各起源部位的发生率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收治的300例心肌缺血伴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列为观察组,选取同期296例体检健康伴室性期前收缩人群列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 目的运用动态心电图检测分析心肌缺血伴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各起源部位的发生率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收治的300例心肌缺血伴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列为观察组,选取同期296例体检健康伴室性期前收缩人群列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24h检测。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左心室和右心室各起源部位期前收缩的情况;分析观察组患者不同心室起源部位期前收缩的发生率与心肌缺血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左心室前壁、心尖部及左心室总期前收缩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右心室流出道及右心室总期前收缩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同时观察组患者左心室前壁及心尖部期前收缩发生率高于右心室前壁及心尖部,右心室流出道期前收缩发生率高于左心室流出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可以有效检测评价心肌缺血伴室性期前收缩患者期前收缩不同起源部位,其中左心室前壁及心尖部期前收缩容易合并发生心肌缺血,同时对于心肌缺血早期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重要的临床价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室性期前收缩 动态心电图
下载PDF
养心氏片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许笑雯 李益萍 +1 位作者 阮小芬 王肖龙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12期1633-1638,共6页
目的对养心氏片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文献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医药期刊数据库,外文数据库Pubmed,对于符合筛选条件的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运用异质性检... 目的对养心氏片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文献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医药期刊数据库,外文数据库Pubmed,对于符合筛选条件的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运用异质性检验、敏感性分析、Meta分析等方法将研究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总计857例病人,总体文献的质量偏低。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联合养心氏片治疗更能改善心律失常病人的临床症状疗效[OR=2.76,95%CI(1.89,4.02),P<0.000 01]、心电图疗效[OR=2.16,95%CI(1.35,3.47),P=0.001]、室性期前收缩疗效[OR=6.20,95%CI(1.39,27.56),P=0.02]。纳入文献中共有18例病人有出现胃脘不适、恶心等胃肠道方面的症状,但未出现明显的肝肾功能异常症状。结论心律失常病人应用养心氏片治疗较安全,较单一西药常规治疗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但由于纳入的文献质量都不高,上述结论仍需更多高质量、多样本量、长期随访、双盲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的论据加以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养心氏片 系统评价 随机对照研究 META分析 临床症状 心电图 室性期前收缩
下载PDF
特发性室性期前收缩患儿心率变异性和心率减速力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王文娟 文红霞 +6 位作者 曹晓晓 张京杨 邱梅 李思 易兰芬 王充亮 吴慧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81-485,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起源特发性室性期前收缩患儿的心率变异性(HRV)与心率减速力(DC)各项指标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55例特发性室性期前收缩患儿的临床资料,按不同年龄组分为婴幼儿期(〈3岁),学龄前期组(3~6岁)和学龄期(~16... 目的探讨不同起源特发性室性期前收缩患儿的心率变异性(HRV)与心率减速力(DC)各项指标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55例特发性室性期前收缩患儿的临床资料,按不同年龄组分为婴幼儿期(〈3岁),学龄前期组(3~6岁)和学龄期(~16岁),并在不同年龄组内按室性期前收缩来源部位不同,分为右室型组和左室型组;比较分析不同年龄组、不同来源期前收缩组之间HRV与DC各指标的差异。结果三个不同年龄组的DC和HRV时域分析各项参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幼儿组中,右室型组和左室型组间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高频功率(HF)、低频功率(LF)/HF、DC、相邻RR间期差值50ms的百分数(PNN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学龄前期组中,右室型组和左室型组间的RMSSD、LF、HF、LF/HF、D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学龄期组中,右室型组和左室型组间的RMSSD、HF、LF/HF、D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特发性室性期前收缩患儿自主神经平衡调节受损,以迷走神经张力的降低为主;起源于优势心室(婴幼儿期及学龄前期患儿以右心室占优势,学龄期患儿左心室为优势心室)的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增加了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期前收缩 心率变异性 心率减速力 儿童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室性期前收缩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吴慧芳 郭自强 +3 位作者 李星星 匡武 张婧倩 许秋雯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8期1267-1274,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9年11月...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9年11月,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0篇文献,涉及2626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较单用传统抗心律失常西药治疗室性期前收缩可提高总有效率[RR=1.26,95%CI(1.19,1.32),P<0.00001],改善室性期前收缩临床症状[RR=1.23,95%CI(1.17,1.30),P<0.00001]、动态心电图情况[RR=1.23,95%CI(1.16,1.30),P<0.00001]及中医证候积分[SMD=-0.50,95%CI(-0.71,-0.30),P<0.00001],减少室性期前收缩频数[SMD=-0.76,95%CI(-0.95,-0.56),P<0.00001]及不良反应[RR=0.60,95%CI(0.44,0.82),P=0.001]。结论现有证据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室性期前收缩可提高病人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动态心电图和中医证候积分,并减少室性期前收缩频数,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期前收缩 中成药 中西医结合 META分析
下载PDF
温阳通脉方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伴室性期前收缩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虹 武嘉兴 王盼 《河北中医》 2016年第6期880-884,共5页
目的观察温阳通脉方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伴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伴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标准化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温阳通脉方。2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2组治... 目的观察温阳通脉方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伴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伴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标准化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温阳通脉方。2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24 h心电图期前收缩次数变化及主要中医症状、体征积分变化,统计心电图疗效及中医证候临床疗效。结果 2组心电图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24 h心电图期前收缩次数及各中医症状、体征积分、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24 h心电图期前收缩次数治疗前后差值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通脉方联合西药治疗可有效改善不稳定性心绞痛伴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疗效优于单纯标准化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早搏复合征 心绞痛 不稳定型 中药疗法
下载PDF
期前收缩病人中医证候特征的文献分析
11
作者 王慈 曹雅雯 +3 位作者 张璇 黄湘媛 王贤良 毛静远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8期3275-3282,共8页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期前收缩病人的中医证候特征及构成证素分布规律。方法:检索建库至2022年12月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和PubMed数据库公开发表的期前收缩文献,经筛选后提取符合纳入标准文献的证候及证素等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期前收缩病人的中医证候特征及构成证素分布规律。方法:检索建库至2022年12月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和PubMed数据库公开发表的期前收缩文献,经筛选后提取符合纳入标准文献的证候及证素等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63篇,其中室性期前收缩文献58篇,房性期前收缩文献5篇,共涉及病人6791例。期前收缩病人的常见证候包括气阴两虚证(15.42%)、气血两虚证(9.38%)、心血瘀阻证(7.18%)等;常见病位证素包括心(64.02%)、肾(12.84%)、脾(9.91%)等;常见病性证素包括气虚(23.14%)、阴虚(16.88%)、血瘀(15.99%)、痰(9.35%)等。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房性期前收缩病人的常见证候为气血两虚(30.29%)、心阳不振(16.57%)、痰火扰心(14.86%)等;常见证素为气虚(19.51%)、血虚(19.21%)、血瘀(16.46%)等。室性期前收缩病人的常见证候为气阴两虚(15.87%)、气血两虚(8.76%)、心血瘀阻(7.40%)等;常见证素为气虚(23.23%)、阴虚(17.03%)、血瘀(15.98%)等。结论:期前收缩病人总体证候特征虚实夹杂、以虚为主,气阴两虚并重、痰热血瘀互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前收缩 房性期前收缩 室性期前收缩 中医证候 证素 文献分析
下载PDF
右心室间隔部希氏束附近室性期前收缩心电图与射频消融 被引量:5
12
作者 詹贤章 吴书林 +5 位作者 杨平珍 薛玉梅 李海杰 陈泗林 方咸宏 廖洪涛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8年第2期91-94,共4页
目的报道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希氏束附近起源室性期前收缩体表心电图特征及射频消融效果。方法无器质性心脏病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5例,分析其12导联体表心电图室性期前收缩特点;病人接受心内电生理检查,于右心室流入道行激动与起搏标测,... 目的报道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希氏束附近起源室性期前收缩体表心电图特征及射频消融效果。方法无器质性心脏病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5例,分析其12导联体表心电图室性期前收缩特点;病人接受心内电生理检查,于右心室流入道行激动与起搏标测,以心室激动较体表QRS波提早、消融导管远端起搏图形与体表心电图室性期前收缩相似部位为消融靶点。结果室性期前收缩QRS波形态:5例病人Ⅰ导联和Ⅱ导联QRS波均呈R型,Ⅲ导联、aVF导联以低振幅波为主,V1导联均呈QS型,胸导联较早转变成qR或R型(发生于V2或V3),V5、V6均呈高R型;室性期前收缩QRS波时限为110~120ms。5例病人分别于前间隔(2例)、中间隔(1例)、后间隔(2例)标测到消融靶点,放电后前间隔部、后间隔部病人室性期前收缩均消失,中间隔病人消融失败。无房室传导阻滞并发症。随访8~30个月,成功病例未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无室性期前收缩发作。结论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希氏束附近起源室性期前收缩体表心电图具有明显的特征,认识这些特征有助于导管标测与射频消融,消融此部位室性期前收缩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前收缩 室性 右心室 心电图 射频消融
下载PDF
室性期前收缩射频消融术中心脏压塞的发生率、原因及处理分析
13
作者 殷建龙 李腾 +5 位作者 李华龙 彭文杰 李超 梁建 廖志勇 李宜富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92-296,共5页
目的探讨室性期前收缩射频消融术中心脏压塞的发生率、原因及处理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1460例患者行室性期前收缩射频消融术的临床资料,14例(0.96%)发生心脏压塞。结果14例患者年龄... 目的探讨室性期前收缩射频消融术中心脏压塞的发生率、原因及处理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1460例患者行室性期前收缩射频消融术的临床资料,14例(0.96%)发生心脏压塞。结果14例患者年龄为(62±12)岁,其中男性3例(0.40%),女性13例(1.23%)。标测、消融及导管情况:术中机械损伤所致心脏压塞10例(71.4%),消融损伤所致心脏压塞4例(28.6%);强生TC 6例,ST 2例,Navistar 4 mm 1例;雅培Coolflex导管2例;波科Nav Mifi导管1例;雅培Array球囊电极及Safire双弯导管2例。93%(13/14)患者穿孔发生在右心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RVOT)。12例心包穿刺引流好转,1例需要紧急外科开胸修补,1例保守治疗未行心包穿刺引流。所有心脏压塞患者发现、抢救及时,均无死亡。结论室性期前收缩射频消融术的心脏压塞发生率不低,多发生于RVOT,需要及时识别、及早处理,绝大部分患者经心包穿刺引流治疗后好转,少部分需紧急外科开胸修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期前收缩 射频消融 心脏压塞 心包穿刺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对室性期前收缩患者期前收缩负荷及血尿酸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罗鸿宇 华琦 +1 位作者 朱玮玮 刘建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722-724,共3页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对室性期前收缩(PVC)患者期前收缩负荷、血尿酸及心功能参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51例PVC患者的临床特点,根据是否合并MS分2组,PVC合并MS为合并组60例,PVC未合并MS为未合并组91例,分析2组PVC负荷和心功能参数...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对室性期前收缩(PVC)患者期前收缩负荷、血尿酸及心功能参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51例PVC患者的临床特点,根据是否合并MS分2组,PVC合并MS为合并组60例,PVC未合并MS为未合并组91例,分析2组PVC负荷和心功能参数等。结果与未合并组比较,合并组PVC频次、PVC负荷、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15808.5±10202.9)次vs(12151.8±7215.9)次、(15.7±9.5)%vs(12.2±6.9)%、(339.27±101.95)μmol/Lvs(307.85±83.56)μmol/L,P<0.05];合并组左心室质量指数明显升高,LVEF明显降低(P<0.05)。结论MS可能促进血尿酸升高及PVC的发展,引起心脏结构及功能改变,应早期给予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疾病 室性早搏复合征 尿酸 期前收缩负荷
下载PDF
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观察
15
作者 刘琦亚 吕印格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4期114-117,共4页
目的 观察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室性期前收缩(PVC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北京市昌平区沙河医院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78例PVC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胺碘酮治疗,治疗组采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每日1... 目的 观察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室性期前收缩(PVC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北京市昌平区沙河医院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78例PVC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胺碘酮治疗,治疗组采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每日1剂水煎300 ml,早晚各150 ml分服,治疗周期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中医证候积分、PVCs次数、PVCs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变化情况,以及两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1个月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VCs次数均较治疗前下降,PVCs指数均较治疗前升高,LVEF、SV均较治疗前升高,LVESD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87%、82.6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04)。治疗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13%、20.51%,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29)。结论 与胺碘酮相比,炙甘草汤加减治疗PVCs疗效确切,不良反应低,可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期前收缩 炙甘草汤加减 胺碘酮 心率变异性 心率震荡
下载PDF
加味炙甘草汤结合胺碘酮治疗心梗后慢性心衰伴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洪立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年第8期145-146,149,共3页
目的探讨胺碘酮结合加味炙甘草汤治疗心梗后慢性心衰伴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9月—2019年5月诊治的108例心梗后慢性心衰伴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临床资料,并按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 目的探讨胺碘酮结合加味炙甘草汤治疗心梗后慢性心衰伴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9月—2019年5月诊治的108例心梗后慢性心衰伴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临床资料,并按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将单纯采取胺碘酮治疗者设为对照组(n=54),将采取胺碘酮结合加味炙甘草汤治疗者设为研究组(n=54)。就2组患者疗效、心律失常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左心射血分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心梗后慢性心衰伴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频发室早、二三联律、短阵室速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左心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结合加味炙甘草汤治疗心梗后慢性心衰伴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效果更佳,可有效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并纠正左心射血分数,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炙甘草汤 心肌梗死 慢性心衰 室性期前收缩 中西医结合疗法 胸痹
下载PDF
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昼夜变化与植物神经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钟家蓉 吴立青 +4 位作者 周勤 余更生 罗顺清 田杰 钱永如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9期1226-1227,共2页
目的 了解儿童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 (VPC)的昼夜变化、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关系及预后。方法 对 4 0例无器质心脏病室性早搏患儿进行 2 4h动态心电图、植物神经功能检查、频谱心电图及心室晚电位等检查 ,并定期随访心电图等。结果... 目的 了解儿童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 (VPC)的昼夜变化、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关系及预后。方法 对 4 0例无器质心脏病室性早搏患儿进行 2 4h动态心电图、植物神经功能检查、频谱心电图及心室晚电位等检查 ,并定期随访心电图等。结果  (1)动态心电图 :4 0例VPC中 ,日间型 11例 (2 7 5 % ) ,夜间型 8例 (2 0 0 % ) ,混合型 2 1例 (5 2 5 % )。 (2 )植物神经功能检查结果 :11例日间型VPC中 8例有交感神经功能亢进 ,8例夜间型均有迷走神经功能亢进 ,2 1例混合型中 3例交感神经功能亢进 ,2例迷走神经功能亢进。 (3)随访无 1例有晕厥和死亡。结论 儿童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部分与植物神经功能失衡有关 ,室性早搏呈昼夜变化 ,日间型多为交感神经功能亢进 ,夜间型多为迷走神经功能亢进 ,心电图多数为单源早搏 ,少数为复杂VPC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早搏 动态心电图 植物神经
下载PDF
胎儿期心律失常类型及患儿出生后的心律转归 被引量:2
18
作者 郑明琼 徐小静 +1 位作者 张二清 张丽媛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6期14-16,共3页
目的总结胎儿期心律失常的类型,并观察患儿出生后心律转归。方法收集32例胎儿期心律失常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胎儿期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出生后治疗及转归情况。结果 32例患儿中男22例、女10例,发现心律失常时胎龄为(32.7±5.9)周,... 目的总结胎儿期心律失常的类型,并观察患儿出生后心律转归。方法收集32例胎儿期心律失常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胎儿期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出生后治疗及转归情况。结果 32例患儿中男22例、女10例,发现心律失常时胎龄为(32.7±5.9)周,出生孕周(37.2±2.9)周。32例患儿心律失常类型为房性期前收缩(房早)6例(18.6%),心房扑动、心房颤动9例(28.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5例(15.6%),室性期前收缩(室早)1例(3.1%),短阵室速2例(6.3%),Ⅲ度房室传导阻滞6例(18.8%),快慢综合征1例(3.1%),长Q-T综合征2例(6.3%)。32例患儿12例出生后无需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率及生长发育均正常;20例患儿予抗心律失常治疗,10例出生时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2例患儿死亡;1例行射频消融术治疗,6例Ⅲ度房传导阻滞患儿植入永久起搏器治疗;30例患儿中28例两岁内停止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3例继续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结论胎儿期心律失常在胎儿出生后多数可自行好转,部分患儿需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2岁内可治愈,患儿预后较好。存在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儿出生后需放置起搏器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胎儿期心律失常 房性期前收缩 心房扑动 心房颤动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室性期前收缩 短阵室速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快慢综合征 长Q-T综合征
下载PDF
复律养心汤联合心律平治疗儿童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热邪扰心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阳 幺远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452-2455,共4页
目的:观察复律养心汤联合心律平治疗儿童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中医辨证为热邪扰心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中医辨证为热邪扰心证频发室早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3例),分别采用复律养心汤联合心律平,以及单用心律平治疗,共治... 目的:观察复律养心汤联合心律平治疗儿童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中医辨证为热邪扰心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中医辨证为热邪扰心证频发室早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3例),分别采用复律养心汤联合心律平,以及单用心律平治疗,共治疗12周。选取临床症状积分、24h室早频数作为观察指标。每4周为1疗程比较各指标改善情况,同时监测用药安全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均能减少患儿24h室早频数(P<0.01),试验组在治疗第8周末对室早频数及室早总疗效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8周末、第12周末试验组总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儿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复律养心汤联合心律平治疗儿童频发室早热邪扰心证是安全有效的,对患儿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单纯应用心律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频发室早 热邪扰心证 复律养心汤 室性期前收缩 中医药治疗 心律平
原文传递
起源于主动脉左窦室性早搏的射频消融治疗 被引量:3
20
作者 靳晨亭 周晓舟 +1 位作者 朱桂平 周万兴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09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探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起源于主动脉左窦室性早搏(室早)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8例起源于主动脉左窦的室早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采用激动顺序标测,靶点V波较体表心电图QRS波群提前30~50ms,温控大头导管温度65℃~70℃,放电240s。结... 目的:探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起源于主动脉左窦室性早搏(室早)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8例起源于主动脉左窦的室早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采用激动顺序标测,靶点V波较体表心电图QRS波群提前30~50ms,温控大头导管温度65℃~70℃,放电240s。结果:靶点位于主动脉左窦左冠状动脉开口下方1~2cm,即刻成功率为100%。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1个月内,18例患者复查动态心电图均仍见室早,由术前(28157±1360)次/日降低为术后(856±310)次/日。术后1个月后,除4例器质性心脏病者仍见室早(697±263)次/日,其余患者室早消失。随访3~24个月无复发。结论:射频消融治疗起源于主动脉左窦的室早安全有效,器质性心脏病者也可以尝试射频消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室性早搏 主动脉窦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