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6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赤芍对大鼠Walker 256癌肝转移影响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37
1
作者 丁罡 宋明志 于尔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64-366,共3页
目的 :研究丹参、赤芍对大鼠Walker 2 5 6癌肝转移影响的机制。方法 :ELISA检测实验大鼠中药灌胃后血清V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的变化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实验大鼠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的变化。结果 :大鼠血清VEGF浓度在予丹参、赤芍... 目的 :研究丹参、赤芍对大鼠Walker 2 5 6癌肝转移影响的机制。方法 :ELISA检测实验大鼠中药灌胃后血清V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的变化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实验大鼠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的变化。结果 :大鼠血清VEGF浓度在予丹参、赤芍灌胃后明显升高 ,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高于生理盐水组。活血中药 (丹参、赤芍 )组的肝转移率、血性腹水率、腹腔播散率均高于生理盐水组。结论 :丹参、赤芍中药可增强实验大鼠VEGF的表达及肿瘤血管形成 ,促进肿瘤侵袭和转移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转移 肿瘤血管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活血化瘀 Walker256癌 大鼠 中医药治疗 丹参 赤芍
下载PDF
Ki67、P53、VEGF和C-erbB-2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26
2
作者 李宝江 朱志华 +8 位作者 王军业 侯景辉 赵进明 张蓬原 姚广裕 王曦 龙浩 杨名添 戎铁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76-1179,共4页
背景与目的:细胞增殖抗原标记物(Ki67)为细胞增殖的一个重要生物学指标。本研究旨在探讨Ki67、P53、VEGF和C-erbB-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51例乳腺癌组织中Ki67和其他生物学指标的... 背景与目的:细胞增殖抗原标记物(Ki67)为细胞增殖的一个重要生物学指标。本研究旨在探讨Ki67、P53、VEGF和C-erbB-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51例乳腺癌组织中Ki67和其他生物学指标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74.8%(113/151)。Ki67表达与乳腺癌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状况无显著性相关(P>0.05);Ki67表达与P53、C-erbB-2表达呈正相关(P<0.05),而与VEGF表达无显著性相关;Ki67和VEGF的共表达与肿瘤大小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结论:Ki67阳性表达可作为评价乳腺癌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指标,联合VEGF检测更有助于乳腺癌临床分期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67 乳腺癌组织 表达 vegf 临床分期 C-ERBB-2 临床病理因素 结论 显著性 目的
下载PDF
羟基红花黄色素A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85
3
作者 张前 牛欣 +3 位作者 闫妍 金鸣 杨向竹 李金荣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29,共5页
目的 从中药中寻找新的血管生成抑制剂 ,并探讨其抑制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机理。方法 从红花中提取分离羟基红花黄色素A ,利用鸡胚尿囊膜 (CAM)实验观察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并通过RT PCR实验 ,观察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 目的 从中药中寻找新的血管生成抑制剂 ,并探讨其抑制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机理。方法 从红花中提取分离羟基红花黄色素A ,利用鸡胚尿囊膜 (CAM)实验观察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并通过RT PCR实验 ,观察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CAM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及其受体 (VEGF R) (flt 1)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提取出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纯度达到了 98 9% ,浓度为 0 5 9g L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能使CAM血管数明显变细减少 (P <0 0 1)并能显著抑制CAM组织中bFGF、VEGF及VEGF R(flt 1)的mRNA表达 (P <0 0 5 )。结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首次得出羟基红花黄色素A能显著抑制CAM新生血管生成 ,其作用机制之一是通过抑制bFGF、VEGF及VEGF R(flt 1)的mRNA表达来实现的 ,提示羟基红花黄色素A可能是一很有潜力的血管生成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红花黄色素A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鸡胚尿囊膜 血管生成抑制剂
原文传递
VEGF相关信号通路在血管新生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4
4
作者 向本旭 刘婷婷 +2 位作者 孙芳玲 艾厚喜 王文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1-86,共6页
组织器官在生理或病理状态下,受到促血管生成因子的刺激,引发生血管新生。VEGF、Notch、Wnt/β-catenin、Ang1(2)/tie2、PI3K-AKT等多个信号通路参与到该过程,对血管新生的各个阶段产生影响。其中VEGF联系众多信号通路,对血管新生整个... 组织器官在生理或病理状态下,受到促血管生成因子的刺激,引发生血管新生。VEGF、Notch、Wnt/β-catenin、Ang1(2)/tie2、PI3K-AKT等多个信号通路参与到该过程,对血管新生的各个阶段产生影响。其中VEGF联系众多信号通路,对血管新生整个过程进行调节,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对VEGF及相关信号通路调节血管新生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对多种疾病发病机制的阐明及临床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我们总结了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希望为血管新生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 血管新生 研究进展
下载PDF
GnRH?α联合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症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复发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89
5
作者 张冬雅 郭红军 邱海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激动剂(GnRH-α)联合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复发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56例子宫腺肌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观察组...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激动剂(GnRH-α)联合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复发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56例子宫腺肌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观察组给予亮丙瑞林联合曼月乐治疗,对照组给予曼月乐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相关指标的水平。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时子宫体积大小、痛经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月经失血(PBAC)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3及6个月时,观察组VEGF、MMP-2及MMP-9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阴道不规则出血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GnRH-α联合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症患者效果显著,并且对于复发的控制效果相对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RH-Α 曼月乐 子宫腺肌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_3对肿瘤血管生长调控因子蛋白表达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7
6
作者 陈明伟 倪磊 +1 位作者 赵小革 牛小英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57-360,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单体人参皂苷20(R)Rg3对肿瘤血管生长调控因子(VEGF,bFGF,MMP2)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进行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304细胞株培养、10-6mol·L-1浓度Rg3药物干预72h,采用免疫组化、基因芯片技... 目的探讨中药单体人参皂苷20(R)Rg3对肿瘤血管生长调控因子(VEGF,bFGF,MMP2)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进行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304细胞株培养、10-6mol·L-1浓度Rg3药物干预72h,采用免疫组化、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上述因子蛋白表达阳性率和灰度变化以及A549细胞基因的差异表达情况。结果Rg3干预后,A549细胞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P=0.03),VEGF,Flt,KDT以及MMP2蛋白阳性表达的强度较对照组均有显著下降(P<0.05),内皮细胞VEGF,Flt和KDT蛋白阳性表达的灰度较对照组均有显著下降(P<0.05)。基因芯片差异性表达显示其中14个基因下调,10个基因上调。结论Rg3可显著抑制肿瘤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血管生长调控因子蛋白表达,通过不同靶点作用于肿瘤细胞影响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3 蛋白表达 肿瘤血管 vegf 阳性表达 对照组 抑制作用 生长调控 浓度 因子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肿瘤血管密度及其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59
7
作者 夏景林 杨秉辉 +5 位作者 叶胜龙 林芷英 马曾辰 周信达 吴志全 汤钊猷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40-442,共3页
目的研究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和肿瘤血管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在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对63例手术切除的小肝癌(直径<5cm)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研究。其中2年内转移复发组29例,2年... 目的研究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和肿瘤血管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在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对63例手术切除的小肝癌(直径<5cm)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研究。其中2年内转移复发组29例,2年内无转移复发组34例。每例取3张连续的切片分别进行HE染色、VEGF和生物素标记的荆豆凝集素I(Bio-UEA-I)的免疫组化染色。根据Bio-UEA-I染色的血管内皮细胞计数来测定MVD。结果转移复发组和无转移复发组的MVD分别为49.6±29.7、22.7±28.2(P<0.01);转移复发组和无转移复发组的VEGF阳性率分别为86.2%(25/29)、47.1%(16/34),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在肿瘤分期、有无卫星灶、有无门脉癌栓3方面差异也具有显著性(P<0.05,P<0.05,P<0.01)。结论除肿瘤分期、卫星灶、门脉癌栓具有预后意义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病理学 血管密度 vegf
原文传递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3
8
作者 蒋扬富 杨治华 +2 位作者 胡敬群 蔡建强 杨晓洁 《癌症》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7-19,33,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与肝癌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对39例原发性肝癌的手术切除标本(包括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中的...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与肝癌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对39例原发性肝癌的手术切除标本(包括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中的VEGF及MMP-9基因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VEGF分别在92%(36/39)的肝癌组织、79%(26/33)的肝硬变组织和57.1%(4/7)的正常肝组织中表达,MMP-9分别在69%(27/39)的肝癌组织和35.9%(14/39)的肝硬变组织中表达。39例患者中已有16例转移、复发,MMP-9基因表达与肝癌复发、转移关系密切,复发、转移组癌组织MMP-9/β2-MG值为0.75±0.56,未复发、转移组癌组织MMP-9/β2-MG值为0.34±0.29(P<0.05)。VEGF基因表达与肝癌复发、转移尚未见显著相关性,复发、转移组与未复发、转移组癌组织MMP-9/β2-MG值分别为1.08±0.68和0.92±0.63(P>0.05)。结论:VEGF及MMP-9基因在肝癌及肝硬变组织中均有差异性表达,VEGF与肝癌生长关系密切;MMP-9基因表达与肝癌侵袭、转移有关,可作为反映肝癌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 vegf 原发性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对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0
9
作者 胡可斌 刘志红 +1 位作者 刘栋 黎磊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29-233,共5页
目的 :研究雷公藤内酯醇对人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mRNA表达及VEGF生成与分泌的影响 ,进一步探讨雷公藤内酯醇降低肾小球肾炎患者尿蛋白的作用机制。  方法 :以人内皮细胞系ECV 30 4为研究对象 ,利用RT PCR ,流式细胞... 目的 :研究雷公藤内酯醇对人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mRNA表达及VEGF生成与分泌的影响 ,进一步探讨雷公藤内酯醇降低肾小球肾炎患者尿蛋白的作用机制。  方法 :以人内皮细胞系ECV 30 4为研究对象 ,利用RT PCR ,流式细胞仪 ,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不同剂量雷公藤内酯醇对佛波脂 (PMA)诱导的内皮细胞VEGFmRNA表达及VEGF生成与分泌的影响。  结果 :雷公藤内酯醇可以抑制PMA诱导的内皮细胞VEGFmRNA表达及VEGF生成与分泌 ,并呈剂量依赖性。  结论 :雷公藤内酯醇抑制内皮细胞VEGFmRNA表达及VEGF生成与分泌可能是其雷公藤内酯醇降低肾小球肾炎患者尿蛋白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醇 内皮细胞 肾小球肾炎 vegf
下载PDF
薏苡仁注射液对小鼠移植性S180肉瘤血管形成抑制的作用 被引量:53
10
作者 冯刚 孔庆志 +4 位作者 黄冬生 黄涛 卢宏达 费雁 冯觉平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29-230,248,共3页
目的 探讨薏苡仁注射液对肿瘤血管形成抑制作用。方法 通过建立动物肿瘤模型 ,运用薏苡仁实验治疗 ,检测其抑瘤率和肿瘤内血管密度 ,以及瘤体VEGF和bFGF表达的改变。结果 薏苡仁具有明显的抑制S180肉瘤生长作用。实验组的S180瘤体内... 目的 探讨薏苡仁注射液对肿瘤血管形成抑制作用。方法 通过建立动物肿瘤模型 ,运用薏苡仁实验治疗 ,检测其抑瘤率和肿瘤内血管密度 ,以及瘤体VEGF和bFGF表达的改变。结果 薏苡仁具有明显的抑制S180肉瘤生长作用。实验组的S180瘤体内微血管密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免疫组化显示薏苡仁大、中剂量组均可下调S180瘤体内VEGF、bFGF的表达。结论 薏苡仁注射液对肿瘤血管形成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降低VEGF、bFGF的表达可能是其抑制肿瘤血管形成的主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仁注射液 小鼠 移植性S180肉瘤 血管形成 肿瘤抑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VEGF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6
11
作者 吴胤瑛 李恩孝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5年第5期i0005-i0008,共4页
肿瘤的生长依赖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家族是重要的血管生成正性调节因子,VEGF家族包括VEGF-A、VEGF-B、VEGF-C、VEGF-D、VEGF-E和胎盘生长因子,本文旨在对VEGF家族的结构、功能、调控等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 vegf vegfR 抗血管生成 肿瘤
下载PDF
半枝莲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61
12
作者 张妮娜 卜平 +1 位作者 朱海杭 沈维干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59-1463,共5页
背景与目的:以血管再生作为靶点的诸多化学合成药物在有效抑制血管生成的同时具有不可抵抗的副作用,近年来国内外都在致力于从天然药物中开发肿瘤血管生成阻断剂。作为传统抗癌有效药物半枝莲,其阻断血管生成的作用研究少见报道。本实... 背景与目的:以血管再生作为靶点的诸多化学合成药物在有效抑制血管生成的同时具有不可抵抗的副作用,近年来国内外都在致力于从天然药物中开发肿瘤血管生成阻断剂。作为传统抗癌有效药物半枝莲,其阻断血管生成的作用研究少见报道。本实验拟探讨其对肿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Matrigel栓、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umbilicalvascularendotheialcell,HUVEC)建立体内外血管生成模型,观察半枝莲对血管生成的影响;通过Transwell小室趋化实验检测半枝莲对宫颈癌细胞HeLa培养上清诱导内皮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检测半枝莲对HeLa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半枝莲能明显抑制Matrigel栓内微血管的形成;体外小管形成实验发现,20%、40%半枝莲含药血清组小管形成数为(5.6±1.1)、(1.0±0.7),与同浓度空白血清组(9.8±1.3和13.4±1.1)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01、0.000)。经20%、40%半枝莲含药血清处理后内皮细胞迁移数分别为(19.75±2.63)、(14.00±2.58),明显少于同浓度空白血清组(24.25±2.06和26.50±4.65)(P值分别为0.038、0.006)。40%含药血清作用24、48h后HeLa细胞VEGF表达量分别为(138.67±9.50)、(93.84±41.11),与空白血清组(195.82±2.43和193.68±18.37)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06、0.036)。结论:半枝莲能有效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其机制可能与阻断内皮细胞迁移、下调VEGF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枝莲/药理学 HELA细胞 vegf 血管生成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对肝癌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9
13
作者 王滨 徐辉 +3 位作者 曹贵文 孙业全 于德新 宁厚法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4-206,共3页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后残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 MVD)、微血管直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后残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 MVD)、微血管直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经病理证实的HCC 63例,包括单纯手术切除42例(对照组),TACE术后行Ⅱ期手术切除21例(TACE组).TACE组患者手术前接受1~2次不等的TACE治疗,均按统一规范标准给予化疗药物灌注+栓塞治疗.对手术切除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其中TACE组取病灶边缘残存肿瘤部分,检测肿瘤组织的MVD、微血管直径及肿瘤细胞VEGF的表达.结果对照组MVD值为(51.69±18.17)条,TACE组MVD值为(58.57±15.75)条,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48, P>0.05);对照组微血管直径为 (17.62±10.54)μm,TACE组微血管直径为 (15.79±7.65)μm,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t=0.71, P>0.05).对照组VEGF阳性染色细胞数为138.26±65.24,TACE组VEGF阳性染色细胞数为243.66±88.88,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34, P<0.01),TACE显著上调了VEGF蛋白的表达;VEGF阳性染色细胞数与MVD明显相关(r=0.4936, t=4.4329, P<0.05).结论化疗栓塞术后残癌组织存在丰富的肿瘤血供,残癌组织肿瘤细胞VEGF表达明显升高,新生血管生成及VEGF的表达可能在栓塞后残癌组织血供重建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CE vegf MVD 表达 对照组 微血管 癌组织 边缘 规范标准 显著性
原文传递
MEBT/MEBO对皮肤创面愈合过程中VEGF、bFGF、EGF mRNA表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3
14
作者 唐乾利 韩珊珊 +5 位作者 付军 代波 冯婧 黄欣 李杰辉 狄钾骐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597-601,共5页
目的探讨MEBT/MEBO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急性损伤创面模型,观察MEBT/MEBO对模型创面组织VEGF、bFGF、EGF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①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大体情况:造模后第8天,MEBT/MEBO组、贝复济组大鼠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 目的探讨MEBT/MEBO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急性损伤创面模型,观察MEBT/MEBO对模型创面组织VEGF、bFGF、EGF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①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大体情况:造模后第8天,MEBT/MEBO组、贝复济组大鼠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明显好于模型组,MEBT/MEBO组和贝复济组大鼠创面较红润,可见散在的肉芽颗粒生长,模型组大鼠创面较苍白,生长缓慢。②愈合时间:MEBT/MEBO组大鼠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12.50±0.83)天,短于贝复济组(13.15±0.88)天,明显短于模型组(14.20±1.28)天,MEBT/MEBO组与贝复济组、模型组在愈合时间方面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③VEGF、bFGF、EGF mRNA表达:模型组大鼠的表达量在造模后8天时相点显著低于MEBT/MEBO组、贝复济组(P<0.01),MEBT/MEBO组在造模后8天时相点比贝复济组的表达量稍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①MEBT/MEBO可以提高大鼠肉芽组织中VEGF、bFGF、EGFmRNA的表达水平,推测MEBO可能通过对VEGF、bFGF、EGF的调控,促进创面成纤维细胞的分裂增殖及新生毛细血管的增殖,从而促进肉芽组织形成,加速创面愈合。②MEBT/MEBO能明显缩短实验性SD雄性大鼠体表创伤创面修复愈合时间,具有促进大鼠体表创伤创面愈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与损伤 投药 皮肤 MEBT/MEBO 创面愈合 vegf MRNA BFGFMRNA EGF MRNA
下载PDF
HIF-1α、VEGF、VEGFR2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2
15
作者 蒋晓东 戴鹏 +2 位作者 宋大安 吴瑾 黎世秋 《临床肺科杂志》 2011年第3期386-388,共3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理组织中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5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10例肺良性病组织中HIF-1α、VEGF...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理组织中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5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10例肺良性病组织中HIF-1α、VEGF、VEGFR2表达情况,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HIF-1α、VEGF、VEGFR2高表达率分别为58%、54%、60%。三者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均有高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HIF-1α、VEGF、VEGFR2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无关(P>0.05)。HIF-1α的表达与VEGF、VEGFR2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非小细胞肺癌中HIF-1α、VEGF、VEGFR2表达水平有相关性,它们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和转移中有重要意义,对临床判断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和指导临床抗血管生成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乏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下载PDF
益气化瘀方对大鼠颈椎间盘软骨终板内血管的影响 被引量:55
16
作者 王拥军 施杞 +4 位作者 周重建 兰凤莉 沈培芝 刘梅 徐宇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1-4,共4页
目的 :探讨益气化瘀方对椎间盘软骨终板内血管状态的影响 ,了解椎间盘营养供应的情况。方法 :选择 8月龄清洁级 SD雄性大鼠 5 0只。选择 5月对照组、5月模型组为本实验观察时段。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 ,益气化瘀方、活血通络方、... 目的 :探讨益气化瘀方对椎间盘软骨终板内血管状态的影响 ,了解椎间盘营养供应的情况。方法 :选择 8月龄清洁级 SD雄性大鼠 5 0只。选择 5月对照组、5月模型组为本实验观察时段。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 ,益气化瘀方、活血通络方、芬必得组 ,每组 1 0只 ,雌雄各半。体视学分析、Dissector自动计数分析软骨终板内血管芽的数量、面积 ;免疫组化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VEGF)在软骨终板的表达情况 ,进行VEGF与血管芽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益气化瘀方可以增加血管芽的数量和面积 ,与活血通络方作用相似 ,优于芬必得 ;模型组软骨终板内 VEGF表达明显 ,但表达率减少 ;益气化瘀方 VEGF表达量降低 ,但表达率增加明显。VEGF的表达与血管芽密度有正相关。结论 :益气化瘀方可以增加血管芽数量和 VEGF的表达 ,促进血管修复、再生和增加椎间盘营养供应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化瘀方 软骨终板 血管芽 vegf 大鼠 椎间盘营养供应
下载PDF
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MR动态增强与血管生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1
17
作者 倪新初 沈钧康 +12 位作者 陆之安 钱农 周丽娟 杨晓春 王灌忠 张彩元 王水珍 项剑波 潘昌杰 荣伟良 陈建国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单玉喜 钱铭辉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4-59,共6页
目的 研究MR动态增强对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诊断价值 ,并初步探讨MR动态增强表现特征与血管生成的相关关系。方法 对 32例前列腺癌和 4 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的患者进行常规MR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 ,观察病灶的动态增强MRI特... 目的 研究MR动态增强对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诊断价值 ,并初步探讨MR动态增强表现特征与血管生成的相关关系。方法 对 32例前列腺癌和 4 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的患者进行常规MR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 ,观察病灶的动态增强MRI特征并绘制信号强度 时间曲线(SI T曲线 ) ,SI T曲线分成 3型 :Ⅰ型为信号强度早期增高后仍持续增高 ;Ⅱ型为信号强度早期增高后出现平台期 ;Ⅲ型为信号强度早期增高后出现下降期。获得感兴趣区的病理标本 ,并进行苏木素 伊红 (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微血管密度 (MVD)测定 ,比较分析动态增强参数及曲线类型与VEGF、MVD的相关关系。结果 前列腺癌MRI动态增强的早期强化参数开始时间、最大信号强度及早期强化率与BPH不同 (P分别为 <0 0 1、0 0 5、0 0 1 ) ,但两者之间有部分重叠。动态增强MRI中后期的强化特征即SI T曲线类型中 ,前列腺癌组 :Ⅰ型曲线 3例、Ⅱ型曲线 8例、Ⅲ型曲线 2 1例 ;BPH组 :Ⅰ型曲线 1 8例、Ⅱ型曲线 1 9例、Ⅲ型曲线 3例 ,前列腺癌以Ⅲ型曲线为主 ,Ⅱ型曲线既可见于前列腺癌又可见于BPH ,Ⅰ型曲线多见于BPH。前列腺癌与BPH的SI T曲线类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 )。前列腺癌的VEGF和MVD的测定水平高于BPH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BPH 早期 MR动态增强 MVD vegf MRI 曲线 帮助信息 大信号
原文传递
Expression of hypoxia-inducible factor la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mpact on neovascularization and survival 被引量:51
18
作者 Geng-WenHuang Lian-YueYang Wei-QunLu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11期1705-1708,共4页
AIM: To study the expression of 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and the impact on neovascularization and survival. METHODS: Express... AIM: To study the expression of 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and the impact on neovascularization and survival. METHODS: Expressions of HIF-1α, VEGF and microvessel density (MVD) are studied through immunohistochemistry in 36 cases of HCC and the corresponding paraneoplastic tissue and 6 cases of normal liver tissue.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expressions of HIF-1α and VEGF with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data and survival are analyzed.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VEGF in HCC was 32/36, which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paraneoplastic tissue and normal liver tissue (P<0.05). The expression of HIF-1aaaaaa in HCC tissue is 24/36, also higher than that in paraneoplastic tissue and normal liver tissue (P<0.05). The expression of VEGF and HIF-1α in HCC with microscopic venous invasion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HCC without microscopic venous invasion (P<0.05). Spearman correlation analysis does not only show the expression of HIF-1α as correlated with the expression of VEGF (rs = 0.459, P<0.01), but it also shows the expression of HIF-1α and VEGF as correlated with MVD (rs=0.412 and 0.336, respectively, P<0.05). The differences of the survival rates among VEGF positive group and VEGF negative group are significant (P<0.05), whereas the differences of the survival rates among the HIF-1α negative group and positive group are not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HIF-1α plays important roles in neovascularization in HCC possibly through regulation of VEGF transcrip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 alpha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下载PDF
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5
19
作者 龚红英 李通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比较奥扎格雷钠注射液和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6年1月襄阳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奥扎格雷... 目的比较奥扎格雷钠注射液和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6年1月襄阳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80 mg稀释于500 m L生理盐水中,2次/d。治疗组静脉滴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25 mg/次,2次/d。两组均连续使用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脑血管储备能力。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8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14 d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NIHSS评分的降低程度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14 d后,两组患者VEGF水平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VEGF水平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14 d后,两组患者脑血管储备能力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脑血管储备能力呈一直上升趋势,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比较,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地恢复患者神经功能,提高VEGF水平,增加患者脑血管储备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奥扎格雷钠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NIHSS评分 vegf 脑血管储备能力
原文传递
Suppression of cell growth and invasion by miR-205 in breast cancer 被引量:56
20
作者 Hailong Wu Shoumin Zhu Yin-Yuan Mo 《Cel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4期439-448,共10页
MicroRNAs (miRNAs) are endogenous, small, non-coding RNAs, which are capable of silencing gene expression at the post-transcriptional level. In this study, we report that miR-205 is significantly underexpressed in b... MicroRNAs (miRNAs) are endogenous, small, non-coding RNAs, which are capable of silencing gene expression at the post-transcriptional level. In this study, we report that miR-205 is significantly underexpressed in breast tumor compared to the matched normal breast tissue. Similarly, breast cancer cell lines, including MCF-7 and MDA-MB- 231, express a lower level miR-205 than the non-malignant MCF-10A cells. Of interest, ectopic expression of miR-205 significantly inhibits cell proliferation and anchorage independent growth, as well as cell invasion. Furthermore, miR- 205 was shown to suppress lung metastasis in an animal model. Finally, western blot combined with the luciferase reporter assays demonstrate that ErbB3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 (VEGF-A) are direct targets for miR-205, and this miR-205-mediated suppression is likely through the direct interaction with the putative miR-205 binding site in the 3'-untranslated region (3'-UTR) of ErbB3 and VEGF-A. Together,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miR- 205 is a tumor suppressor in breast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east cancer cell growth ERBB3 MIRNA miR-205 post-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vegf-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