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城市结构调整与模式选择的空间溢出效应 被引量:77
1
作者 于斌斌 金刚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1-44,共14页
本文利用2003-2011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城市结构调整和模式选择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加,中国城市劳动生产率的空间相关强度呈现规律性的递减趋势,并随着时间的推... 本文利用2003-2011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城市结构调整和模式选择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加,中国城市劳动生产率的空间相关强度呈现规律性的递减趋势,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劳动生产率的高值集聚区逐渐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中国城市间劳动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在0-850公里范围内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过程,波峰出现在450公里左右;产业结构调整尤其是东部城市产业内的高端化升级以及中西部城市对东部城市产业的有效承接,可以显著提升中国城市的劳动生产率,而由劳动力跨行业配置引致的结构性失业对城市劳动生产率具有明显的负向效应;对中国城市化而言,城市多样化模式比专业化模式更能促进城市规模扩张和劳动生产率提升。最后,根据本文的主要结论围绕消除"市场分割"、区域协调发展、城市群架构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城市模式 城市劳动生产率 空间溢出
原文传递
密度效应、最优城市人口密度与集约型城镇化 被引量:75
2
作者 苏红键 魏后凯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17,共13页
本文从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城市粗放扩张的现实问题出发,针对城市经济活动集聚的密度效应研究的不足,利用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2006—2010年面板数据考察了中国城市密度效应及最优城市人口密度,藉此分析了未来中国走集约型城镇化道路的问题... 本文从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城市粗放扩张的现实问题出发,针对城市经济活动集聚的密度效应研究的不足,利用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2006—2010年面板数据考察了中国城市密度效应及最优城市人口密度,藉此分析了未来中国走集约型城镇化道路的问题。研究结果发现:在样本范围内,密度效应表现出显著的倒U型特征;在控制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之后,密度效应的倒U型特征依然显著;以城区总人口比建成区面积核算的最优城市人口密度约为1.30万人/平方公里。基于最优城市人口密度的观点,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应当在最优城市人口密度标准下协调推进,由此进一步分析了走集约型城镇化道路的节地潜力,明确了集约型城镇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指出可以从加强土地挖潜、提高城镇人口吸纳能力、建设紧凑型城镇三个方面出发推进集约型城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效应 最优城市人口密度 劳动生产率 集约型城镇化
原文传递
工业集聚与城市劳动生产率的因果关系和决定因素——中国城市的空间计量经济联立方程分析 被引量:66
3
作者 柯善咨 姚德龙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14,共12页
本文根据集聚经济的微观机制、工业集聚和城市生产率的内生性,以及邻近城市间的外部性构建了空间计量联立方程,并利用2005年数据对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工业集聚和劳动生产率进行了截面分析。3SLS估计表明我国工业的相对集聚和劳动生产率互... 本文根据集聚经济的微观机制、工业集聚和城市生产率的内生性,以及邻近城市间的外部性构建了空间计量联立方程,并利用2005年数据对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工业集聚和劳动生产率进行了截面分析。3SLS估计表明我国工业的相对集聚和劳动生产率互为因果、互相强化,工业集聚和生产率在相邻城市间有明显的空间粘滞性和连续性。工业集聚的多变量估计还表明我国城市就业的空间密度过高,其拥挤效应导致生产率降低。本文最后简要讨论了研究结果相关的政策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集聚 城市劳动生产率 空间计量经济
原文传递
中国城市规模和产业结构对城市劳动生产率的协同效应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陈杰 周倩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5-86,共12页
文章基于我国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GMM、门槛面板模型和空间面板模型等计量方法,实证研究了城市规模和产业结构对中国城市劳动生产率的协同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中国城市劳动生产率与城市规模之间呈倒U... 文章基于我国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GMM、门槛面板模型和空间面板模型等计量方法,实证研究了城市规模和产业结构对中国城市劳动生产率的协同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中国城市劳动生产率与城市规模之间呈倒U形关系,与二产/三产增加值之比也呈现倒U形关系;(2)城市"规模红利"的发挥受制于产业结构,而产业结构的"结构红利"大小也受城市规模的影响。文章据此提出:虽然少数中国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已经初步出现规模不经济迹象,但绝大多数中等城市规模仍偏小,"规模红利"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同时绝大多数城市还未充分发挥第二产业的潜力,不宜过早"去工业化"。文章据此对中国城市发展战略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即要用更加市场化的手段鼓励城市规模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模 产业结构 城市劳动生产率 门槛面板模型 空间面板模型
原文传递
双重集聚外部性与中国城市群经济发展 被引量:17
5
作者 魏守华 李婷 汤丹宁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0-40,共11页
城市群是经济空间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本文认为,我国城市群地区具有更快的经济增长率和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是双重集聚外部性,即单个城市聚点外部性和城市间网络外部性共同驱动的结果。基于1997~2010年我国22个城市群128个城市面板数... 城市群是经济空间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本文认为,我国城市群地区具有更快的经济增长率和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是双重集聚外部性,即单个城市聚点外部性和城市间网络外部性共同驱动的结果。基于1997~2010年我国22个城市群128个城市面板数据回归结果,支持本文理论观点。具体来说,聚点外部性的基础设施、市场规模、教育与研发、FDI集聚对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都有促进作用;网络外部性的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城市群分工协作对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都有促进作用,城市群知识共享更多表现为劳动生产率提升,而FDI城市群集聚的溢出效应不明显。经验证据还表明,东部城市群的双重外部性显著强于中西部城市群,因而具有更快的经济增长率;核心大城市的双重外部性强于外围中小城市,由此具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双重(集聚)外部性 聚点外部性 网络外部性 经济增长 劳动生产率
原文传递
空气污染对城市消费活力的影响——来自住宿餐饮部门就业的证据 被引量:5
6
作者 王佳 冯浩哲 《消费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1-62,共12页
空气质量对居民行为和经济活动的影响得到广泛关注。文章利用2015—2019年283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使用OLS、2SLS模型实证分析了空气污染对城市消费活力产生的影响,并使用微观数据对可能机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空气污染对城... 空气质量对居民行为和经济活动的影响得到广泛关注。文章利用2015—2019年283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使用OLS、2SLS模型实证分析了空气污染对城市消费活力产生的影响,并使用微观数据对可能机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空气污染对城市消费活力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文章还采用热逆温天数作为空气污染的工具变量,2SLS估计结果依然稳健。在异质性分析中,空气污染对城市消费活力的影响存在地域差异,南方城市的空气污染对城市消费活力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而北方城市未受显著影响;空气污染对城市消费活力的影响存在城市规模差异,小型城市的空气污染对城市消费活力具有抑制效应,而大型城市、中型城市未受显著影响。在微观机制分析中,空气污染通过降低劳动生产率与增加居民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来降低城市消费活力。研究结论为改善空气质量以激发城市消费活力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 城市消费活力 2SLS 劳动生产率 医疗保健消费支出
原文传递
社会信用与企业韧性——基于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2
7
作者 阳立高 王智志 李玉双 《科学决策》 2024年第3期45-56,共12页
在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不稳定的背景下,如何增强企业韧性是所有企业都要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基于2007—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测度了企业韧性水平,并以城市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时点DID模型实证... 在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不稳定的背景下,如何增强企业韧性是所有企业都要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基于2007—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测度了企业韧性水平,并以城市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时点DID模型实证检验了社会信用对企业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信用提升能够显著增强企业韧性;社会信用主要通过提高城市人力资本水平、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和提升企业劳动生产率三个机制来增强企业韧性。异质性分析发现:社会信用对企业韧性的增强作用在内部治理水平较低企业、非国有企业、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中的效果更大。文章为研究企业韧性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新的视角,对如何增强企业韧性、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信用 企业韧性 城市人力资本 企业交易成本 企业劳动生产率
下载PDF
如何看待都市型现代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特殊性——以北京市为例
8
作者 姜长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至关重要。基于对北京市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的原因分析,指出普适型农业政策对于以北京等超大城市为典型代表的大城市周边地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有其不适应性,创新都市型现代农业支持政策日趋紧迫。...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至关重要。基于对北京市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的原因分析,指出普适型农业政策对于以北京等超大城市为典型代表的大城市周边地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有其不适应性,创新都市型现代农业支持政策日趋紧迫。据此提出要辩证看待北京等超大城市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的问题,做到分类精准施策;要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引导超大城市农业发展更多聚焦都市型现代农业,并提升精品农业、短链农业、科技型农业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要坚持试点先行,创新政策,支持北京等超大城市创建都市型现代农业先锋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强国 都市型现代农业 农业劳动生产率 超大城市
下载PDF
西部地区城乡融合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
9
作者 许蓉 陈修素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24年第4期17-27,共11页
城乡融合发展能够促进城乡之间资源要素流动,为农民增收创造大量机会,对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构建了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0—2022年我国西部地区12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测算各省份城乡融合发展水... 城乡融合发展能够促进城乡之间资源要素流动,为农民增收创造大量机会,对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构建了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0—2022年我国西部地区12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测算各省份城乡融合发展水平,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城乡融合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并引入中介变量农业劳动生产率探究城乡融合对农民收入的间接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乡融合发展不仅能直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还可以通过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间接地促进农民收入增加;不同地区的城乡融合发展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基于上述结论,为促进农民收入增加,文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应加快推进西部地区城乡融合发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因地制宜地制定差异化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农民收入 西部地区 农业机械化水平 农业劳动生产率
下载PDF
城市群政策如何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基于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机制分析
10
作者 王婷 王科斌 杨晓懿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共15页
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是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城市群战略是其重要政策安排。基于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视角,构建城市群政策影响企业劳动生产率的理论分析框架,利用11个国家级城市群政策数据与2013-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匹配,... 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是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城市群战略是其重要政策安排。基于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视角,构建城市群政策影响企业劳动生产率的理论分析框架,利用11个国家级城市群政策数据与2013-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匹配,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评估。结果发现,中国城市群政策显著提高了企业劳动生产率。具体而言:在发挥有效市场作用机制方面,城市群政策通过扩大市场规模和增强市场竞争,提高了企业劳动生产率;在发挥有为政府作用环境方面,城市群政策通过促进政府决策行动协同、产业分工空间布局、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和交通设施互联互通,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劳动生产率水平。该结论为进一步完善城市群政策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政策 劳动生产率 有效市场 有为政府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城市劳动生产率提升:理论、历史和实践逻辑
11
作者 胡思颖 孙雨薇 +2 位作者 向芳 季颖露 吴伟平 《科技创业月刊》 2024年第5期83-87,共5页
数字经济对传统生产方式的变革,为城市创新和创业活动提供了强大动力,成为推动城市劳动生产率提升的重要推手。首先从劳动配置效率、企业技术创新、劳动力市场化发展等维度剖析了数字经济赋能城市劳动生产率提升的理论逻辑;然后从萌芽... 数字经济对传统生产方式的变革,为城市创新和创业活动提供了强大动力,成为推动城市劳动生产率提升的重要推手。首先从劳动配置效率、企业技术创新、劳动力市场化发展等维度剖析了数字经济赋能城市劳动生产率提升的理论逻辑;然后从萌芽于技术进步的时代背景、形成于产业升级的深刻变革、发展于市场需求的伟大实践等方面,阐述了数字经济赋能城市劳动生产率提升的历史逻辑;最后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的人才培养、数字经济的安全保障等维度探索数字经济赋能城市劳动生产率提升的实践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市劳动生产率 理论逻辑 历史逻辑 实践逻辑
下载PDF
中国城市就业吸纳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86个地级市就业弹性的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田野 李平 《西部论坛》 2014年第2期43-54,共12页
采用弧弹性方法测算我国286个地级市的就业弹性,从城市规模和所处区域两个层面分析不同城市就业吸纳能力的差异,并进一步考察高就业弹性是否以牺牲城市劳动生产率为代价以及不同规模城市就业弹性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 采用弧弹性方法测算我国286个地级市的就业弹性,从城市规模和所处区域两个层面分析不同城市就业吸纳能力的差异,并进一步考察高就业弹性是否以牺牲城市劳动生产率为代价以及不同规模城市就业弹性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就业吸纳能力失衡问题较为突出,较大规模城市和东部城市总体上具有更高的就业弹性;各类城市的第三产业就业弹性普遍较高;较大规模城市和东部城市在绝对数值上具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但城市就业吸纳能力在增速上与城市生产效率存在替代关系;较大规模城市的较强就业吸纳能力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工业化发展阶段、城市就业结构、城市化进程、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水平以及城市民营与外资经济发展水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就业弹性 城市规模 城市就业吸纳能力 城市劳动生产率 城市就业结构 城市产业结构 工业化阶段 城市化进程
下载PDF
空间供给外部性、经济集聚与城市劳动生产率——对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韩峰 郑腾飞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9-73,99,共16页
本文基于马歇尔外部性理论,利用2003~2010年全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从要素供给方面探讨了空间外部性对城市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及城市间的供给关联机制。研究发现,专业化劳动力可得性、中间投入可得性和区际技术溢出对城市劳动... 本文基于马歇尔外部性理论,利用2003~2010年全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从要素供给方面探讨了空间外部性对城市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及城市间的供给关联机制。研究发现,专业化劳动力可得性、中间投入可得性和区际技术溢出对城市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在100公里范围内最为显著和稳定。在空间供给外部性作用下,多数城市具有明显的净集聚经济效益。考虑地方保护主义和国际、国内市场潜力与空间供给变量的交叉影响后发现,地方保护主义显著抑制了专业化劳动力和中间投入可得性的影响效果,但对技术溢出的作用不显著;国内、国际市场均加强了专业化劳动力可得性的影响效果,且国际市场潜力的作用更为明显;国际市场潜力对中间投入可得性的作用效果具有正向影响,而国内市场潜力的作用为负;国内市场比国际市场更能够促进城市间的技术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歇尔外部性 空间供给外部性 经济集聚 城市劳动生产率
原文传递
人口集聚视角下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鹏 莫珂迪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2-137,共16页
交通基础设施供给对城市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也是影响经济增长和城市劳动生产率的基础性因素。聚焦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劳动生产率在不同人口集聚情况下的影响机制,利用2006-2015年我国285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估计... 交通基础设施供给对城市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也是影响经济增长和城市劳动生产率的基础性因素。聚焦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劳动生产率在不同人口集聚情况下的影响机制,利用2006-2015年我国285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估计,结果显示: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劳动生产率影响存在人口密度门槛,人口密度的升高对城市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呈倒"U"型变化,随着人口密度增加,城市劳动生产率的边际效应随交通基础设施供给增加而升高。分地区估计结果表明,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供给增加使城市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人口密度门槛在地区间差异较大。东部地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供给增加能够抵消集聚不经济,人口密度门槛随交通基础设施供给增加而提高;而中西部地区未达到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劳动生产率产生正向影响的人口密度门槛,在人口密度低的西部地区城市存在交通基础设施过度供给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城市劳动生产率 人口密度
下载PDF
紧凑式城市空间结构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基于区域经济发展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顺成 李喜演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2-47,共6页
选取33个大城市有关从业者人均区域生产总值及其相应的数据,分析了紧凑式城市规划要素对区域劳动生产率所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口集中度越高、多核心度越高、土地混合利用度越高,就越能够促进区域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口密度和劳动生... 选取33个大城市有关从业者人均区域生产总值及其相应的数据,分析了紧凑式城市规划要素对区域劳动生产率所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口集中度越高、多核心度越高、土地混合利用度越高,就越能够促进区域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口密度和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着倒U型的曲线关系。认为在中国构建紧凑式的城市形态有助于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率,城市管理部门应充分考虑城市和地区所处的时间和空间背景特征,以求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特点和需要的紧凑式的城市规划和管理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凑式城市 城市空间结构 紧凑发展 劳动生产率
原文传递
支出结构偏向对城市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于2003—2013年中国城市的面板数据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洁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4-42,共9页
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地方财政支出对推动城市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运用2003—2013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通过面板模型考察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偏向对城市规模与城市劳动生产率二者关系的影响,及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偏向对城... 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地方财政支出对推动城市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运用2003—2013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通过面板模型考察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偏向对城市规模与城市劳动生产率二者关系的影响,及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偏向对城市劳动生产率影响的作用机制。理论与实证研究发现,地方财政支出行为对城市规模及城市劳动生产率具有重要影响,城市地方政府支出结构偏向使得城市过度集聚,短期内促进了城市经济增长,长期来看却不利于城市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出偏向 城市规模 城市劳动生产率
下载PDF
密度、距离、分割对城市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基于四川省2000年~2010年动态面板数据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倪麟 高丹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19,共6页
笔者利用四川省2000年~2010年1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选取经济密度、与成都市的距离、省内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度3个指标,控制人口出生率、外商直接投资和人均固定资本等变量,建立动态面板估计模型。在模型分析过程中,为了避免模内生... 笔者利用四川省2000年~2010年1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选取经济密度、与成都市的距离、省内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度3个指标,控制人口出生率、外商直接投资和人均固定资本等变量,建立动态面板估计模型。在模型分析过程中,为了避免模内生性和异质性等问题,通过系统GMM估计方法来消除这些问题,进而得到较为准确的计量结果。笔者发现,四川省城市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密度、与成都市距离、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度呈显著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 距离 分割 城市劳动生产率 系统GMM 四川
下载PDF
欠发达地区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分析——以苏北地区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程宏如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4期19783-19786,共4页
以苏北地区为例,根据2000~2009《江苏统计年鉴》中的数据,阐述了欠发达地区城乡经济差距情况,欠发达地区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十分明显,主要体现在人均收入、生活水平和家庭支出的恩格尔系数不同的差距。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城乡经济差距形... 以苏北地区为例,根据2000~2009《江苏统计年鉴》中的数据,阐述了欠发达地区城乡经济差距情况,欠发达地区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十分明显,主要体现在人均收入、生活水平和家庭支出的恩格尔系数不同的差距。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城乡经济差距形成的原因,城乡占有资源的不对称性和不流动性客观上造成城乡居民经济收入差距;城镇工业发展快于农业发展拉大城乡居民经济收入差距;城乡比较劳动生产率差距扩大城乡居民经济收入差距。提出了缩小欠发达地区城乡经济发展差距的对策:深化改革,实现经济资源城乡间自由流动;以城带乡,发挥城市在城乡协调发展中的作用;以农村和农业为抓手,提高农业比较生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经济 差距 比较劳动生产率 二元结构强度 苏北地区
下载PDF
城市群空间结构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分析——以福建省为例
19
作者 李志勇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46-56,共11页
城市群作为城市发展到高级阶段的重要标志,不仅是培育核心增长极,更是成为推动区域整体经济发展的有效空间形式。实证研究福建城市群空间结构对经济效率的影响,既是对城市群发展有效性的检验,也是为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来增强城市群综合... 城市群作为城市发展到高级阶段的重要标志,不仅是培育核心增长极,更是成为推动区域整体经济发展的有效空间形式。实证研究福建城市群空间结构对经济效率的影响,既是对城市群发展有效性的检验,也是为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来增强城市群综合实力和活力的重要手段。实证结果表明,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福建城市群形态上服从多中心结构,但功能上并不完备,即总体服从弱多中心结构的发展模式,应该采取有别于多中心结构的对策来建立合理有序的城市结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城市群 空间结构 全要素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 弱多中心结构
下载PDF
城市经济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崔莹莹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第5期82-86,共5页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无论是城市形态、城市性质或是城市功能,都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城市建设催生了整个中国社会的经济转型及结构调整。城市集聚是规模经济与外部经济的集合体,体现出正向的经济效应,企业、职能部门、科研机...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无论是城市形态、城市性质或是城市功能,都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城市建设催生了整个中国社会的经济转型及结构调整。城市集聚是规模经济与外部经济的集合体,体现出正向的经济效应,企业、职能部门、科研机构、劳动者之间所发生的临近效应、关联效应、结构效应,可以提高城市的生产率,促进城市的经济增长。与此同时,城市经济实力增强、城市生产率提高又会提高其综合竞争力,从而引发更高层次的经济集聚。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关注到了集聚经济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重要性,并针对城市经济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二者之间的作用关系,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经济集聚 劳动生产率 经济密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